TWM482760U -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2760U
TWM482760U TW102224704U TW102224704U TWM482760U TW M482760 U TWM482760 U TW M482760U TW 102224704 U TW102224704 U TW 102224704U TW 102224704 U TW102224704 U TW 102224704U TW M482760 U TWM482760 U TW M4827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ing portion
dimensional image
image capturing
base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4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Wei Tseng
Feng-Jung Liu
Shin-Hu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Cheng Sh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Cheng Shiu filed Critical Univ Cheng Shiu
Priority to TW102224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2760U/zh
Publication of TWM482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2760U/zh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Description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尤其是一種能夠利用一旋轉盤供置放一待攝物件,以拍攝取得該待攝物件於不同視角下的影像供合成一三維影像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習用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係包含一攝影軌道及一滑座,該滑座結合於該攝影軌道當中,且該滑座設有一結合部,用以結合一攝影裝置。其中,該滑座能夠沿著該攝影軌道滑移,該攝影軌道呈弧形,使得設置於該滑座之結合部沿著該攝影軌道之圓弧移動。
藉此,透過將該攝影裝置結合於該滑座之結合部,同時驅使該滑座由該攝影軌道之一端朝另一端滑移,即可運用弧形拍攝的方式利用該攝影裝置等距拍攝取得不同視角的影像,再以後製軟體將不同視角的影像合成為一三維(three dimensional,3D)影像,該三維影像可以運用光柵的折射原理使肉眼觀看時產生視覺錯覺,進而產生立體視覺效果。
透過上述習用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所製作的三維影像,相較傳統仰賴人力將一平面影像檔案經由分層、修補、勾圖立體等製圖步驟所產生的三維影像,確實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及人工成本。然而,該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之攝影軌道動輒長達數公尺,造成其體積龐大且價格昂貴,使得目前在市面上普及率仍相當低落。
況且,由於該攝影軌道之長度較長,該滑座通常仰賴馬達等 元件以自動於該攝影軌道中滑移,因此該攝影裝置必須對應該滑座之滑行速度以適當之頻率連續拍攝,方能確實等距拍攝取得不同視角的影像。換言之,習用之相機或手機倘若未具備符合上述需求之連拍功能,將無法應用於該習用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當中,造成其操作困難度較高。
綜上所述,習用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存在「體積龐大」、「價格昂貴」與「操作困難」等諸多缺點,導致所製作之三維影像成本高昂,亟需提供一種進一步改良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以提升三維影像製作便利性。
本創作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利用一旋轉盤可旋轉地結合於一基座,該基座可供結合固定一支撐架,該支撐架具有一載台可供承置一攝影裝置,該攝影裝置可拍攝取得置放於該旋轉盤之一待攝物件於不同視角下的影像,以供製作一三維影像,具有提升三維影像製作便利性之功效。
本創作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透過於該基座同時結合數個支撐架,各該支撐架之載台分別供固定該攝影裝置及拍攝過程中所需之光源或反光板等器材,以提升該攝影裝置所拍攝之影像的品質,具有提升三維影像拍攝品質之功效。
為達到前述創作目的,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手段包含有:一種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包含:一基座,包含一底板及一環牆,該環牆係環繞設置於該底板外周,且該底板設有一第一樞接部;一旋轉盤,包含一承載面及一第二樞接部,該第二樞接部設置於該旋轉盤遠離該承載面之一側,該第二樞接部係與該第一樞接部相互樞接結合,使得該旋轉盤形成可旋轉地結合於該基座;及一支撐架,包含一固定座、一柱桿及一載台,該固定座係結合於該環牆,該固定座及該載台分別 結合該柱桿之二端,該載台係供承置一攝影裝置。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基座結合數個支撐架,各該支撐架之載台係供承置該攝影裝置或一光源。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底板係為一圓型板體,該環牆及該第一樞接部分別形成於該底板之圓周及圓心位置。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二樞接部設有一緩衝件,該緩衝件係抵接該第一樞接部以供減少該旋轉盤相對該基座旋轉時所產生之摩擦力。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基座另設有一動力元件,該動力元件係結合該第一樞接部以供驅動該第一樞接部旋轉並且一併帶動該旋轉盤轉動。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動力元件為一步進馬達。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支撐架另包含一固定件,該固定件結合於該載台,以供夾持固定承置於該載台之攝影裝置。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載台設有一第三樞接部,該固定件設有一第四樞接部,該固定件係經由該第四樞接部以樞接結合於該第三樞接部,使得該固定件能夠相對該載台樞轉。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環牆的內周面設有一刻度,該刻度係供讀取該旋轉盤之旋轉角度。
本創作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支撐架之柱桿設有一高度調整件,以供調整該柱桿之長度,且該柱桿設有一刻度,該刻度係供讀取該柱桿之長度。
〔本創作〕
1‧‧‧基座
11‧‧‧底板
111‧‧‧第一樞接部
111’‧‧‧第一樞接部
12‧‧‧環牆
121‧‧‧刻度
13‧‧‧馬達
2‧‧‧旋轉盤
21‧‧‧承載面
22‧‧‧第二樞接部
22’‧‧‧第二樞接部
221‧‧‧緩衝件
3‧‧‧支撐架
31‧‧‧固定座
311‧‧‧第一結合部
311’‧‧‧第一結合部
312‧‧‧固定部
32‧‧‧柱桿
321‧‧‧第二結合部
321’‧‧‧第二結合部
322‧‧‧高度調整件
323‧‧‧刻度
33‧‧‧載台
331‧‧‧第三樞接部
34‧‧‧固定件
341‧‧‧第四樞接部
C‧‧‧攝影裝置
L‧‧‧光源
O‧‧‧待攝物件
第1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結構剖視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支撐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使用情形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創作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本創作所述之「動力元件」,係可以為馬達,經由感測開關、時控開關或各種程式設計,使該動力元件可以朝向一方向旋轉或停止,或形成不同速度,或作瞬間起動,係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人士可以預期與理解。
請參照第1及2圖所示,係本創作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之一實施例,包含一基座1、一旋轉盤2及一支撐架3。該旋轉盤2可旋轉地結合於該基座1,該支撐架3則結合固定於該基座1。
該基座1包含一底板11及一環牆12,該環牆12係環繞設置於該底板11外周,且該底板11設有一第一樞接部111。詳言之,在本實施例當中,該底板11係為一圓型板體,該環牆12及該第一樞接部111較佳分別形成於該底板11之圓周及圓心位置,惟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該旋轉盤2包含一承載面21及一第二樞接部22,該第二樞接部22設置於該旋轉盤2遠離該承載面21之一側,且該第二樞接部22係與該基座1之第一樞接部111相互樞接結合,使得該旋轉盤2形成可旋轉地結合於該基座1。該第一及第二樞接部111、22可以為各式習用樞接結構,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樞接部22係為一孔槽,該第一樞接部111係為一樞軸,所述樞軸能夠容置於該孔槽當 中,使該第二樞接部22與該第一樞接部111形成鬆配合,藉此該旋轉盤2能夠經由該第二樞接部22樞接於該第一樞接部111,以形成可旋轉地結合於該基座1;另一方面,該第二樞接部22可以設有一緩衝件221,該緩衝件221可以為滾珠、滾柱或軸承等元件,可供抵接該第一樞接部111以減少該旋轉盤2相對該基座1旋轉時所產生之摩擦力。
請一併參照第3圖所示,係該支撐架3之立體分解示意圖,該支撐架3包含一固定座31、一柱桿32、一載台33及一固定件34。該固定座31係結合於該基座1之環牆12,且該固定座31較佳結合固定於該基座1之環牆12。該柱桿32係結合該固定座31,其中,該固定座31具有一第一結合部311,該柱桿32之一端形成一第二結合部321,該柱桿32係經由該第二結合部321以結合該固定座31,該第一及第二結合部311、321可以分別為榫孔及卡榫。該載台33係結合於該柱桿32遠離該第二結合部321之一端,該載台33可供承置攝影裝置、光源或反光板等器材,惟,該載台33較佳結合該固定件34,該固定件34係為夾具、鎖孔或凸柱等習用組裝結合結構,以供夾持固定承置於該載台33之器材。
在本實施例當中,該基座1可以同時結合數個支撐架3,各該支撐架3之載台33可以分別承置所述之攝影裝置、光源或反光板等器材。換言之,該支撐架3之固定座31較佳與該基座1之環牆12透過可拆分之結合方式相互結合,藉此,使用者可以自由將該支撐架3結合於該環牆12,或者將多餘之支撐架3自該環牆12卸除,以視需求選定該支撐架3之安裝數量。
請參照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實際使用時,可以將一待攝物件O置放於該旋轉盤2之承載面21,並且將一攝影裝置C夾持固定於一支撐架3之固定件34,同時,使用者可以將一光源L夾持固定於另一支撐架3之固定件34。藉此,該光源L將朝向該待 攝物件O投射光線,該攝影裝置C較佳為相機、攝影機或具備攝影功能之手機等習用攝影器材,用以拍攝取得該待攝物件O之影像。其中,該光源L能夠確保該待攝物件O之光線充足,有效提升該攝影裝置C所拍攝之影像的品質。
接著,使用者可以轉動該旋轉盤2,使該旋轉盤2相對該基座1旋轉一角度,使置放於該承載面21之待攝物件O相對該攝影裝置C旋轉該角度,以改變該攝影裝置C之拍攝視角,並且再次以該攝影裝置C拍攝取得該待攝物件O之影像。據此,重複上述步驟數次後,該攝影裝置C可以拍攝取得該待攝物件O於不同視角下的影像,利用後製軟體即可將不同視角的影像合成為一三維影像,該三維影像能夠運用光柵的折射原理使肉眼觀看時產生視覺錯覺,進而產生立體視覺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座1之環牆12的內周面較佳設有一刻度121,該刻度121係供讀取該旋轉盤2之旋轉角度,因此使用者可以透過該刻度121以將該旋轉盤2旋轉一固定角度,例如:若使用者欲在〝180°〞之視角內對該待攝物件O連續拍攝〝12〞張影像,即可每次拍攝前透過該刻度121將該旋轉盤2旋轉〝15°〞,以利用該攝影裝置C等距拍攝取得不同視角的〝12〞張影像。
再者,該支撐架3之柱桿32可以設有一高度調整件322,以供調整該柱桿32之長度,進而調整該載台33及該固定件34之高度。其中,該柱桿32亦可設有一刻度323,該刻度121係供讀取該柱桿32之長度。據此,當該基座1同時結合數個支撐架3時,利用該柱桿32之高度調整件322及刻度323可以很容易將各該支撐架3之載台33與固定件34分別調整至相同或不同之預定高度。
此外,該載台33可以設有一第三樞接部331,該固定件可以設有一第四樞接部341,該固定件34係經由該第四樞接部341以樞接結 合於該第三樞接部331,使得該固定件34可以相對該載台33樞轉,進而便於使用者調整夾持固定於該固定件34之器材的角度。
請再參照第4圖所示,係本創作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之一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相異之處在於:該基座1另設有一動力元件13,該動力元件13可以為習知之馬達,且該動力元件13較佳為一步進馬達(stepper motor)。該動力元件13係結合該第一樞接部111’以供驅動該第一樞接部111’旋轉,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樞接部111’係為一轉軸,該第二樞接部22’係為一軸孔。所述軸孔能夠結合於該轉軸,使得該動力元件13驅動轉軸旋轉時,係一併帶動該旋轉盤2轉動。據此,本實施例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實際使用時,該動力元件13可以自動驅動該旋轉盤2轉動,使該旋轉盤2相對該基座1旋轉一固定角度,因此具有較佳之使用便利性,且毋須於該基座1之環牆12設置該刻度121。
再者,該固定座31可以設有一固定部312,該固定部312係為習用可拆裝的結合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部312係為一螺桿,該固定座31經由該固定部312抵接該基座1之環牆12,透過該將固定部312分別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即可分別將該固定座31鎖固於環牆12或者自該環牆12卸除。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座31之第一結合部311’及該柱桿32之第二結合部321’可以分別為螺孔及螺栓,使得第一及第二結合部311’、321’該相較前述實施例之榫孔及卡榫具有較佳之結合強度。
藉由前揭之結構特徵,本創作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之實施例的主要特點在於:利用一旋轉盤2可旋轉地結合於一基座1,該基座1具有一環牆12可供結合固定一支撐架3,該支撐架3具有一載台33可供承置攝影裝置、光源或反光板等器材。據此,使用者可以將一待攝物件O置放於 該旋轉盤2,並且將一攝影裝置C固定於該支撐架3,透過轉動該旋轉盤2即可拍攝取得該待攝物件O於不同視角下的影像,以供後製軟體合成產生一三維影像。
由此可知,本創作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僅需將一待攝物件O置放於該旋轉盤2,並且將一攝影裝置C固定於該支撐架3,即可拍攝取得該待攝物件O於不同視角下的影像,以供製作一三維影像。相較習用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需要借助攝影軌道拍攝,確實具有提升三維影像製作便利性之功效。
除此之外,該基座1之環牆22可以同時結合數個支撐架3,各該支撐架3之載台33可分別供固定該攝影裝置C及拍攝過程中所需之光源或反光板等器材,以提升該攝影裝置C所拍攝之影像的品質,具有提升三維影像拍攝品質等之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確可達到提升三維影像製作便利性及及提升三維影像拍攝品質等諸多功效。
雖然本創作已利用上述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創作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基座
11‧‧‧底板
111‧‧‧第一樞接部
12‧‧‧環牆
121‧‧‧刻度
2‧‧‧旋轉盤
21‧‧‧承載面
22‧‧‧第二樞接部
221‧‧‧緩衝件
3‧‧‧支撐架
31‧‧‧固定座
32‧‧‧柱桿
322‧‧‧高度調整件
323‧‧‧刻度
33‧‧‧載台
331‧‧‧第三樞接部
34‧‧‧固定件
341‧‧‧第四樞接部

Claims (10)

  1. 一種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包含:一基座,包含一底板及一環牆,該環牆係環繞設置於該底板外周,且該底板設有一第一樞接部;一旋轉盤,包含一承載面及一第二樞接部,該第二樞接部設置於該旋轉盤遠離該承載面之一側,該第二樞接部係與該第一樞接部相互樞接結合,使得該旋轉盤形成可旋轉地結合於該基座;及一支撐架,包含一固定座、一柱桿及一載台,該固定座係結合於該環牆,該固定座及該載台分別結合該柱桿之二端,該載台係供承置一攝影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基座結合數個支撐架,各該支撐架之載台係供承置該攝影裝置或一光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底板係為一圓型板體,該環牆及該第一樞接部分別形成於該底板之圓周及圓心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二樞接部設有一緩衝件,該緩衝件係抵接該第一樞接部以供減少該旋轉盤相對該基座旋轉時所產生之摩擦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基座另設有一動力元件,該動力元件係結合該第一樞接部以供驅動該第一樞接部旋轉並且一併帶動該旋轉盤轉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動力元件為一步進馬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 中,該支撐架另包含一固定件,該固定件結合於該載台,以供夾持固定承置於該載台之攝影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載台設有一第三樞接部,該固定件設有一第四樞接部,該固定件係經由該第四樞接部以樞接結合於該第三樞接部,使得該固定件能夠相對該載台樞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6、7或8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環牆的內周面設有一刻度,該刻度係供讀取該旋轉盤之旋轉角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6、7或8項所述之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其中,該支撐架之柱桿設有一高度調整件,以供調整該柱桿之長度,且該柱桿設有一刻度,該刻度係供讀取該柱桿之長度。
TW102224704U 2013-12-30 2013-12-30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TWM482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704U TWM482760U (zh) 2013-12-30 2013-12-30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704U TWM482760U (zh) 2013-12-30 2013-12-30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2760U true TWM482760U (zh) 2014-07-21

Family

ID=5172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4704U TWM482760U (zh) 2013-12-30 2013-12-30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27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5719B (zh) * 2016-01-19 2017-06-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拆卸感知器模組之感知裝置
CN106979792A (zh) * 2016-01-19 2017-07-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5719B (zh) * 2016-01-19 2017-06-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拆卸感知器模組之感知裝置
CN106979792A (zh) * 2016-01-19 2017-07-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
US10323964B2 (en) 2016-01-19 2019-06-18 Delta Electronics, Inc. Motion detection device having detachable sensor
CN106979792B (zh) * 2016-01-19 2019-08-0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17687B1 (fr) Systeme de prise de vue destine a la realisation de montages de realite virtuelle
TW201533514A (zh) 相機模組的反射鏡結構
US9247158B2 (en) Portable video production system
CN205336408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全景拍摄云台
CN104683789B (zh) 三维影像摄影装置
WO2017211010A1 (zh) 一种全景云台及其控制系统
US100391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a recharger plug as a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M482760U (zh) 三維立體影像取像輔助裝置
CN205787516U (zh) 可对中摄影棚
CN1312910C (zh) 具有自拍跟踪、定位与提示功能的数码相机
CN205450536U (zh) 多功能手机后置摄像头自拍器
KR101369974B1 (ko) Usb 실물화상기 시스템
CN201773251U (zh) 全景环摄台
CN210687572U (zh) 半自动增倍手机摄影滑轨
KR20110048975A (ko) 파노라마 사진촬영용 삼각대 볼헤드
CN210771172U (zh) 一种引导教学使用的摄影装置
JP2004053616A (ja) 撮影システム、複数の撮像装置の支持装置、並びに複数の撮像装置の配置調整方法
US11637959B2 (en) Orbital camera system
KR101944380B1 (ko) 스마트폰 홀더
CN209370768U (zh) 一种自动三轴定格动画拍摄搭载平台
CN212588377U (zh) 拍摄虚拟现实照片或虚拟现实视频的扫描转台
TWM353390U (en) 3D photo background
JP2010220181A (ja) 駆動装置付き映像確認用鏡を持った取付台
JPS61218281A (ja) 撮像装置
TWM640815U (zh) 可無線遙控移動的攝影腳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