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0809U - 充放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充放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0809U
TWM480809U TW102218896U TW102218896U TWM480809U TW M480809 U TWM480809 U TW M480809U TW 102218896 U TW102218896 U TW 102218896U TW 102218896 U TW102218896 U TW 102218896U TW M480809 U TWM480809 U TW M48080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wer
circuit
charging
swi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8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an-Wen Wu
Original Assignee
Zhen 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 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 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18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0809U/zh
Publication of TWM480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0809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充放電系統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充放電系統,尤指一種可藉由一充電電路分別對一第一電池或一第二電池進行充電,並使其電量足以驅動一負載,以及可同時藉由一控制單元控制該第一電池或該第二電池對一負載進行選擇式放電模式或者同時放電模式之充放電系統。
目前,在一般驅動車輛中僅有一顆車用電池,但使用一段時間後,該車用電池之電量會用盡,讓乘車者在半路上無法繼續駕駛而造成使用上之不便。
然,為了改良上述該車用電池使用一段時間後會使得電力漸漸喪失而無法繼續駕駛,進而必須更換一顆新的車用電池,因此如第九圖所示,有一發電機(A)電性連接一充電電路(B),該充電電路(B)電性連接一車用電池(C),該車用電池(C)電性連接一放電電路(D),該放電電路(D)電性連接一負載(E),而該負載(E)電性連接該發電機(A),以形成一具充放電之電性迴路,並進一步藉由該發電機(A)發電,而藉由該充電電路(B)針對該車用電池(C)進行充電,再進一步藉由該放電電路(D)將該車用電池(C)之電力放電至一負載(E)使車輛產生動力,而該發電機(A)可藉由該動力進而產生電力,如此循環,但是該車用電池(C)在同一時間分別進行充電與放電之過程,往往會傷害該車用電池(C)本身,而使其使用壽命降低,故仍然需要時常更換該車用電池(C),而造成使用上之不便。
根據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加以改良後,目前一般之驅動車之車用電池充放電構造有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第M410676號「具發電功能之電動車」,其包含一車本體,其包含至少一驅動裝置;兩車電瓶,其對應設於該車本體內,且分別電性連接於該驅動裝置,並以其中一該車電瓶供給驅動裝置電力;一判斷控制電路,其電性連接於驅動裝置及車電瓶之間,且該判斷控制電路可於供應該驅動裝置電力中之車電瓶剩餘電量低於一預設之合適值時切換做為待充電狀態,且同時切換另一車電瓶供應該驅動裝置電力;及一充電裝置,其電性連接於該判斷控制電路,並且可於該車電瓶之電量低於該預設之合適值而處於待充電狀態時對其進行充電。
又,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第 M381547 號「電動車供電裝置」,係利用太陽能發電模組、風力發電模組、手動發電模組或市電等電源設備,對於一電池進行充電,該電池經過整流電路及穩壓電路後,透過一偵測電路,其係用以判別第一電瓶與第二電瓶的電量,對於電量較小的電瓶進行充電,而電量較大的電瓶則供電給電動車,而當使用中電瓶的電量即將耗盡時,該偵測電路會自動切換至已充電完成之電瓶繼續進行供電。
然,上述習知具有下列仍需改進之缺點:
1.習知「具發電功能之電動車」之判斷控制電路係判斷其中之一電瓶若其電量低於一預設之合適值時切換做為待充電狀態,且同時切換另一個電瓶供應該驅動裝置電力,但是此為並非係在利用另一電瓶供應該驅動裝置電力時,藉由驅動裝置所產生之動力進而將動力轉變為電力儲存至待充電之電瓶上,故在使用上仍較為不便。
2. 習知「具發電功能之電動車」之充電裝置主要透過燃燒燃料,或者透過太陽能針對電瓶進行充電,但是若透過燃燒燃料則會對環境有不環保之疑慮,而若透過太陽能則無法快速對電瓶充電。
3. 習知「具發電功能之電動車」若當燃料耗盡或者太陽能無法轉換時,則無法進一步藉由充電裝置而對電瓶充電,因此電動車仍有無法運作之缺點。
4.習知「電動車供電裝置」在啟動時或者需要即時較大動力時,則該其中之一之電瓶皆無法供給電動車所需之電力。
爰此,本創作人為了改善上述各習知揭示之缺點,因此不斷創新研發,進而提出一種充放電系統,其充放電系統包括有: 一供電端,用以輸出一電力; 一整流單元,係電性連接所述供電端,以接受該電力並執行整流; 一控制單元,係電性連接所述整流單元,用以控制切換一充電模式、一選擇放電模式或一同時放電模式; 一負載,係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 一第一電池; 一第二電池,與所述第一電池分別並聯於所述控制單元; 在所述充電模式下,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供電端之電力輸入至待充電之第一電池或/與第二電池,在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且所述負載達一第一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選擇放電模式,使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擇一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另在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且所述負載達一第二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同時放電模式,使所述第一電池及所述第二電池同時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
進一步包含有一充電電路,所述充電電路係分別電性連接所述整流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及一放電電路,該放電電路係分別電性連接所述負載與所述控制單元,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係分別並聯所述充電電路與所述放電電路之間,其中所述充電電路係受前述控制單元控制執行所述充電模式,而所述放電電路係受前述控制單元控制執行所述選擇放電模式或所述同時放電模式。
其中,所述供電端係為一發電設備或一市電其中之一。
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包含有一偵測電路,所述偵測電路偵測所述第一電池或/與所述第二電池所含之電量低於一設定值時,以一外部動力供給所述發電設備運作所需之電力,並藉所述控制單元執行所述充電模式,以將所述電力充至所述第一電池或/與所述第二電池。
進一步有一開關組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所述偵測電路偵測到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電量不足以驅動所述負載時,藉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開關組使所述第一電池、所述第二電池及所述放電電路之間之電路斷路。
所述開關組更包含有一設置於所述充電電路與所述第一電池之間的第一開關、一設置於所述充電電路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間的第二開關、一設置於所述放電電路與所述第一電池之間的第三開關、一設置於所述放電電路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間的第四開關,所述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所述第三開關及所述第四開關係分別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係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開關及所述第二開關與所述充電電路的電路斷開,以及控制所述第三開關及所述第四開關與所述放電電路的電路斷開。
其中,所述負載係為一電力裝置,所述電力裝置係用以驅動或控制一載具。
其中,所述電力裝置係連接至所述供電端,藉以將所述電力裝置產生之動力轉換成電力並供給至所述供電端。
本創作之功效在於:
1.本創作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電池及一第二電池,而在本創作之系統中,可藉由一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與第二電池之放電電路將該第一電池與第二電池之電力分別放電至一負載,並藉由該負載產生之動力使該負載所連接之一供電端產生電力,並將該電力充至所含電量低於一預設值之第一電池或第二電池,以達到整個系統可持續循環充放電之功效。
2.本創作不需使用額外之燃料,因此對環境較為環保,以及本創作因可持續循環充放電,故可快速利用第一電池或第二電池之電力使負載產生動力。
3.本創作因可持續循環充放電,故可使驅動車輛(如電動車)持續運作。
4.本創作可在驅動車輛啟動時,或者經一大負載需要即時之較大動力時,可進一步使控制單元控制切換為一同時放電模式,以藉由放電電路同時將第一電池或第二電池之電力放電至負載,並使負載加以產生動力。
5.本創作可藉由控制單元所包含之一偵測電路偵測第一電池或第二電池之電量是否低於預設值,若低於預設值,則可進一步同時藉由充電電路將供電端所產生之電力充至第一電池或第二電池,以確保第一電池或第二電池之電量保持在非為零之狀態。
6.本創作利用一第一電池與一第二電池進行充放電,因為並非在同一個電池上作充放電,故本創作之第一電池與第二電池之使用壽命可進而提升。
有關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及增進功效,配合下列圖式之較佳實施例即可清楚呈現,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所示,其中,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之系統方塊示意圖,本創作主要實施例係用於一驅動車輛上,如電動車,其係包含有一供電端(1)、一整流單元(2)、一充電電路(3)、一第一電池(4)、一第二電池(5)、一開關組(6)、一第一開關(61)、一第二開關(62)、一第三開關(63)、一第四開關(64)、一控制單元(7)、一偵測電路(71)、一放電電路(8)及一負載(9),其中,所述供電端(1)可為一發電設備或者一市電,主要係用以產生電力,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供電端(1)係為一發電機,且本創作可進一步將該發電機裝置於所述驅動車輛之一惰輪上,藉由所述驅動車輛在行駛時使該發電機發電,而所述整流單元(2)係電性連接所述供電端(1),所述整流單元(2)主要係接受前述供電端(1)提供之電力並執行整流,藉以得到較穩定之電流,而所述充電電路(3)係電性連接所述整流單元(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係分別為一車用電瓶,其中,所述開關組(6)係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7),並包含有所述第一開關(61)、第二開關(62)、第三開關(63)及第四開關(64),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池(4)、第二電池(5)及所述控制單元(7)係分別為並聯,且所述第一電池(4)、第二電池(5)及所述控制單元(7)之二端係分別電性連接所述充電電路(3)與所述放電電路(8),而所述第一電池(4)二端其一端係藉由所述第一開關(61)與所述充電電路(3)電性連接,而另一端係藉由所述第三開關(63)與所述放電電路(8)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電池(5)二端其一端係藉由所述第二開關(62)與所述充電電路(3)電性連接,而另一端係藉由所述第四開關(64)與所述放電電路(8)電性連接,其中,所述充電電路(3)係與所述第一開關(61)、第二開關(62)及控制單元(7)一端形成有一第一節點(N1),而所述放電電路(8)係與所述第三開關(63)、第四開關(64)及控制單元(7)另一端形成有一第二節點(N2),也就是說,所述第一節點(N1)連接所述充電電路(3),所述第二節點(N2)連接所述放電電路(8),而所述放電電路(8)再電性連接所述負載(9),以形成一電性迴路,其中,所述控制單元(7)係用以控制切換一充電模式、一選擇放電模式或一同時放電模式,其中,所述充電電路(3)係受前述控制單元(7)控制執行所述充電模式,而所述放電電路(8)係受前述控制單元(7)控制執行所述選擇放電模式或所述同時放電模式,在所述充電模式下,所述控制單元(7)控制所述供電端(1)之電力輸入至待充電之第一電池(4)或/與第二電池(5),而當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且所述負載(9)達一第一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7)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選擇放電模式,並使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擇一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9),另當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且所述負載(9)達一第二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7)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同時放電模式,並使所述第一電池(4)及所述第二電池(5)同時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9),其中,所述第一預設值指的是所述第一電池(4)或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且可輕易驅動所述負載(9)時之預設值;而第二預設值指的是所述第一電池(4)或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但無法輕易驅動所述負載(9)時之預設值。
再者,請參閱第二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充放電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
首先,先在一供電端(1)與一負載(9)之間分別並聯有一第一電池(4)及一第二電池(5),其中,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係分別為一車用電瓶。
再以一控制單元(7)執行一充電模式,並用以控制該供電端(1)之電力輸入至待充電之該第一電池(4)或/與該第二電池(5)。
在該第一電池(4)與該第二電池(5)之電量足以驅動該負載(9)且該負載(9)達一第一預設值時,使該控制單元(7)執行一選擇放電模式, 並控制該第一電池(4)與該第二電池(5)擇一放電以驅動該負載(9),其中,所述第一預設值指的是所述第一電池(4)或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且可輕易驅動所述負載(9)時之預設值。
在該第一電池(4)與該第二電池(5)之電量足以驅動該負載(9)且該負載(9)達一第二預設值時,使該控制單元(7)執行一同時放電模式,並控制該第一電池(4)與該第二電池(5)同時放電以驅動該負載(9),其中,第二預設值指的是所述第一電池(4)或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但無法輕易驅動所述負載(9)時之預設值。
再者,請參閱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首先,分別利用所述第一開關(61)、第二開關(62)、第三開關(63)及第四開關(64)將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並聯於所述控制單元(7),且使所述第一電池(4)、所述第二電池(5)與所述控制單元(7)之一端電性連接所述充電電路(3),而另一端電性連接所述放電電路(8),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負載(9)係為一電力裝置,所述電力裝置係用以驅動或控制一載具,且所述電力裝置係連接至所述供電端(1),藉以將所述電力裝置產生之動力轉換成電力並供給至所述供電端(1),並如第三圖所示以形成之ㄧ電性迴路,再進一步先藉由所述控制單元(7)所包含之偵測電路(71)分別偵測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池(4)與第二電池(5)之電量係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此時,若所述負載(9)達一第一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7)會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選擇放電模式,使得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擇一放電,即所述第一電池(4)放電或者所述第二電池(5)放電,並加以驅動所述負載(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7)會控制所述第一開關(61)、第二開關(62)及第四開關(64)斷開,而進一步控制所述第三開關(63)導通,如第四圖所示,也就是使所述第一電池(4)之電量並藉由所述放電電路(8)之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9),而所述負載(9)會產生一動力並傳至所述供電端(1)。
再者,請參閱第五圖所示,當上述第一電池(4)進行放電一段時間後,此時,所述控制單元(7)所包含之偵測電路(71)會分別偵測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並得知所述第一電池(4)之電量將不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故所述控制單元(7)會先控制所述第三開關(63)斷開,以避免所述第一電池(4)持續處於放電狀態,再進一步使所述第一開關(61)及第四開關(64)導通,即第一開關(61)及第四開關(64)導通,第二開關(62)及第三開關(63)斷開,也就是說,可立即藉由所述第二電池(5)之電量放電並加以驅動所述負載(9),而再藉由所述負載(9)產生動力使所述供電端(1)產生之電力供電至待充電之第一電池(4),以達到循環充放電之目的。
再者,請參閱第六圖所示,當上述第二電池(5)進行放電一段時間後,此時,所述控制單元(7)所包含之偵測電路(71)會分別偵測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並得知所述第二電池(5)之電量將不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此時,所述第一電池(4)之電量已為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之樣態,故所述控制單元(7)會先控制所述第四開關(64)斷開,以避免所述第二電池(5)持續處於放電狀態,再進一步使所述第一開關(61)斷開,中斷所述第一電池(4)之充電,再進一步分別使所述第二開關(62)及第三開關(63)導通,也就是說,可立即藉由所述第一電池(4)之電量放電,並加以驅動所述負載(9),而進一步再藉由所述負載(9)產生動力使所述供電端(1)供電至待充電之第二電池(5),以達到循環充放電之目的。
進一步要說明的是,圖式第四圖至第六圖之樣態係為本創作充放電之循環系統,主要藉由其中之一個電池[ 第一電池(4)或第二電池(5) ]之電量足以驅動負載(9)且所述負載(9)達所述第一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7)會控制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擇一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9)[ 放電 ],並使所述負載(9)產生動力使所述供電端(1)供電至待充電之第一電池(4)或第二電池(5)[ 充電 ],以達到循環充放電之目的。
進一步要說明的是,本創作在充放電過程中,所述偵測電路(71)會同時偵測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當所述第一電池(4)所含之電量低於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之一設定值時,所述控制單元(7)會控制所述第一開關(61)與所述充電電路(3)之間之電路導通,而所述第四開關(64)與放電電路(8)之間之電路導通,亦即,所述第一開關(61)與所述第四開關(64)導通,所述第二開關(62)與所述第三開關(63)斷路[如第五圖所示],進一步使所述第一電池(4)處於充電狀態,而所述第二電池(5)處於放電狀態;若當所述第二電池(5)因放電而使所含之電量低於正在處於充電狀態之第一電池(4)所含之電量於一設定值時,所述控制單元(7)會控制所述第一開關(61)與所述充電電路(3)之間之電路斷路,且控制所述第二開關(62)與所述充電電路(3)之間之電路導通,而所述第四開關(64)與放電電路(8)之間之電路斷路,且控制所述第三開關(63)與放電電路(8)之間之電路導通, [ 如第六圖所示 ],進一步使所述第一電池(4)處於放電狀態,而所述第二電池(5)處於充電狀態,故可進而達到立即充放電之功效。
再者,請參閱第七圖所示,本創作若需一驅動車輛之一大動力時,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動力係為一驅動車輛啟動所需之動力或者經一大負載所需之動力[ 爬坡 ],則可進一步先藉由所述控制單元(7)所包含之偵測電路(71)分別偵測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當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且所述負載(9)達一第二預設值時,此時,所述控制單元(7)會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同時放電模式,也就是控制所述第二開關(62)及第四開關(64)導通,而所述第一開關(61)及第三開關(63)斷開,使所述第一電池(4)及所述第二電池(5)同時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9),進而藉由所述第一電池(4)及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輕易驅動所述負載(9)[ 所述負載(9)所需之大動力:一驅動車輛啟動時所需之動力或所述驅動車輛於爬坡時所需之動力 ]。
再者,請參閱第八圖所示,進一步有一外部動力(10)係連接一供電端(1),藉以帶動所述供電端(1)發電,若當所述第一電池(4)及所述第二電池(5)所含之電量皆不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時,可進一步藉由所述外部動力(10)產生一外動力,進而使所述外部動力(10)所連接之供電端(1)產生電力,所述供電端(1)所產生之電力可進一步藉由所述整流單元(2)進行整流,再藉由一電性連接所述整流單元(2)之充電電路(3)對待充電之所述第一電池(4)或/與所述第二電池(5)進行充電,而當連接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二端之控制單元(7)之偵測電路(71)偵測其電量[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之電量]已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時,則會如前述實施說明並配合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以達循環之持續充放電,進而使得所述驅動車輛不會有無法使用之功效。
進一步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之電量皆不足以驅動所述負載(9)時,所述控制單元(7)會控制所述第一開關(61)及第二開關(62)導通,而所述第三開關(63)及第四開關(64)斷開,亦即,控制所述第一電池(4)、所述第二電池(5)與所述放電電路(8)之間之線路斷電,主要係避免所述第一電池(4)與所述第二電池(5)過度放電而造成電池之損壞,因此藉由所述控制單元(7)控制所述第一開關(61)及第二開關(62)導通,所述第三開關(63)及第四開關(64)斷開可進而保護所述第一電池(4)及所述第二電池(5),並延長其使用壽命,而在此時,仍可針對待充電之第一電池(4)或/與所述第二電池(5)進行充電[如第八圖所示]。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創作之操作、使用及本創作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供電端
(2)‧‧‧整流單元
(3)‧‧‧充電電路
(4)‧‧‧第一電池
(5)‧‧‧第二電池
(6)‧‧‧開關組
(61)‧‧‧第一開關
(62)‧‧‧第二開關
(63)‧‧‧第三開關
(64)‧‧‧第四開關
(7)‧‧‧控制單元
(71)‧‧‧偵測電路
(8)‧‧‧放電電路
(9)‧‧‧負載
(10)‧‧‧外部動力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A)‧‧‧發電機
(B)‧‧‧充電電路
(C)‧‧‧車用電池
(D)‧‧‧放電電路
(E)‧‧‧負載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之系統方塊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之步驟流程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之其中之一流程狀態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之其中之一流程狀態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之其中之一流程狀態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創作之其中之一流程狀態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本創作之其中之一流程狀態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創作另一狀態之系統方塊示意圖。 [第九圖]係為習知之方塊示意圖。
(1)‧‧‧供電端
(2)‧‧‧整流單元
(3)‧‧‧充電電路
(4)‧‧‧第一電池
(5)‧‧‧第二電池
(6)‧‧‧開關組
(61)‧‧‧第一開關
(62)‧‧‧第二開關
(63)‧‧‧第三開關
(64)‧‧‧第四開關
(7)‧‧‧控制單元
(71)‧‧‧偵測電路
(8)‧‧‧放電電路
(9)‧‧‧負載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Claims (8)

  1. 一種充放電系統,包含有: 一供電端,用以輸出一電力; 一整流單元,係電性連接所述供電端,以接受該電力並執行整流; 一控制單元,係電性連接所述整流單元,用以控制切換一充電模式、一選擇放電模式或一同時放電模式; 一負載,係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 一第一電池; 一第二電池,與所述第一電池分別並聯於所述控制單元; 在所述充電模式下,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供電端之電力輸入至待充電之第一電池或/與第二電池,在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且所述負載達一第一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選擇放電模式,使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擇一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另在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電量足以驅動所述負載且所述負載達一第二預設值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切換並執行所述同時放電模式,使所述第一電池及所述第二電池同時放電以驅動所述負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放電系統,進一步包含有一充電電路,所述充電電路係分別電性連接所述整流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及一放電電路,所述放電電路係分別電性連接所述負載與所述控制單元,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係分別並聯所述充電電路與所述放電電路之間,其中所述充電電路係受前述控制單元控制執行所述充電模式,而所述放電電路係受前述控制單元控制執行所述選擇放電模式或所述同時放電模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充放電系統,其中,所述供電端係為一發電設備或一市電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充放電系統,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包含有一偵測電路,所述偵測電路偵測所述第一電池或/與所述第二電池所含之電量低於一設定值時,以一外部動力供給所述發電設備運作所需之電力,並藉所述控制單元執行所述充電模式,以將所述電力充至所述第一電池或/與所述第二電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充放電系統,進一步有一開關組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所述偵測電路偵測到所述第一電池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電量不足以驅動所述負載時,藉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開關組使所述第一電池、所述第二電池及所述放電電路之間之電路斷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充放電系統,所述開關組更包含有一設置於所述充電電路與所述第一電池之間的第一開關、一設置於所述充電電路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間的第二開關、一設置於所述放電電路與所述第一電池之間的第三開關、一設置於所述放電電路與所述第二電池之間的第四開關,所述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所述第三開關及所述第四開關係分別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係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開關及所述第二開關與所述充電電路的電路斷開,以及控制所述第三開關及所述第四開關與所述放電電路的電路斷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充放電系統,其中,所述負載係為一電力裝置,所述電力裝置係用以驅動或控制一載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充放電系統,其中,所述電力裝置係連接至所述供電端,藉以將所述電力裝置產生之動力轉換成電力並供給至所述供電端。
TW102218896U 2013-10-09 2013-10-09 充放電系統 TWM480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8896U TWM480809U (zh) 2013-10-09 2013-10-09 充放電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8896U TWM480809U (zh) 2013-10-09 2013-10-09 充放電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0809U true TWM480809U (zh) 2014-06-21

Family

ID=5139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8896U TWM480809U (zh) 2013-10-09 2013-10-09 充放電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0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0612B2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including a first fuse in the vehicle and a second fuse in a cable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JP5847506B2 (ja)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JP5614085B2 (ja) 電源装置
CN104709104A (zh) 电动车电池包的快换方法及快换系统
JP2009142062A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
JP4067554B2 (ja) 蓄電装置
JP5835136B2 (ja) 車載充電制御装置
JP2012214060A (ja) プレヒート用電源供給システム
JP2009247057A (ja) 電気自動車の制御装置
JP2012152003A (ja) 車両の電源装置
CN106981914A (zh) 一种基于双电池的车载能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5220956A (ja) 充電装置
JP2005168279A (ja) 電動設備の燃料電池包含ダブル電池電気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
CN116572767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JP5609226B2 (ja) 電源装置
JP2016213975A (ja) 電動車両
JP5381360B2 (ja) 電源装置
CN207758730U (zh) 汽车电气系统及汽车
CN205304275U (zh) 带放电回路的供电设备
KR20120113539A (ko) 비상시동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량
CN102148524B (zh) 充电器
TWI531135B (zh) 充放電系統及其方法
TWM480809U (zh) 充放電系統
JP6924788B2 (ja) 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を充電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12076624A (ja) 車両の電源制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