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4820U -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 Google Patents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4820U
TWM474820U TW102220013U TW102220013U TWM474820U TW M474820 U TWM474820 U TW M474820U TW 102220013 U TW102220013 U TW 102220013U TW 102220013 U TW102220013 U TW 102220013U TW M474820 U TWM474820 U TW M47482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air
cross
flow fa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0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in-Wei He
Chih-Ren Huang
Jhong-Ya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0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4820U/zh
Publication of TWM474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4820U/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橫流式風扇,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之創新結構空間型態揭示者。
按,本發明所指「橫流式風扇」亦稱為離心式風扇,其與軸流式風扇的差異,主要在於軸流式風扇的進出風流向是沿著風扇扇葉馬達的軸心設向導送,而橫流式風扇的進出風流向,則是沿著風扇扇葉馬達軸心的徑側方向導送的風路形式;以大型橫流式風扇而言,鼓風機產品即為常見的例子,且以大型或者一般小型橫流式風扇結構設計而言,其馬達部件通常是被組裝在其殼體外部,殼體內部則僅容設扇葉組的部份。
隨著目前各種電腦、電子產品的薄型化設計發展趨勢,使得軸流式風扇無法適用於此種扁薄型態散熱空間,故必須採用風路形式比較合適的橫流式風扇結構;然而,隨著產品的薄型化程度與要求再進一步提高時,習知橫流式風扇結構型態亦面臨到一些瓶頸與挑戰;具體而言,橫流式風扇若要再進一步薄型化,必須將其馬達部份移入風扇殼體內部,如此作法能夠讓橫流式風扇殼體高度達到僅約4mm的薄度,但是當馬達移入風扇殼體內部後,相對會造成扇葉組中心輪轂外徑擴大而相對縮減內部環流空間截面積的情形;且影響較大的一個問題點在於,習知橫流式風扇的內置式馬達通常係採用徑向磁通式型態者, 此種型態的轉子所設磁鐵環係對位環設於定子所設線圈的徑向(或稱側向)外圍間隔處,如此型態係構成馬達的轉子輪轂所屬區域範圍內的側向空間均被所述磁鐵環與線圈等構件所阻斷而不具氣流可通過空間的型態,如此也就造成習知橫流式風扇運作時的最大出風流量,僅能仰賴其風扇殼體與馬達轉子輪轂之間所形成狹小有限的環狀導流空間來達成,且在不改變風扇殼體體積規格的前提下,目前業界尚未能找到能夠有效增加其出風量的辦法。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橫流式風扇結構所存在之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創新結構,實有待相關業者再努力研發突破之目標及方向。
有鑑於此,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橫流式風扇結構為目標加以創新突破。
本創作解決問題之技術特點,主要在於所述薄形化橫流式風扇係包括:一薄型殼體,為中空狀殼體型態而包括二端面部及數個橫側部,且二端面部之間形成的高度為介於2.5mm至10mm之間的薄型規格;一橫流式導流通道,形成於薄型殼體中空狀內部,包括一環流空間及進風口、出風口;一扇葉組,設置於環流空間中,包括中央凸伸有軸心之一輪轂以及藉由連接部間隔環列且結合於輪轂周側壁的多數葉片;一輔助導流環部,係藉輪轂周側壁與各葉片之間的連接部設成縮徑凹讓形狀所構成的環狀導流空間形態;一軸向磁通式馬達,設置於薄型殼體一端面 部內側且與輪轂對位組合,包括裝設定位於輪轂頂側壁之一磁鐵盤以及裝設定位於薄型殼體端面部內側之定子,該定子包括基板、凸設於基板上之軸座部及線圈組,軸座部係供扇葉組的軸心對位插組配合,且線圈組與磁鐵盤之間具一軸向間距;一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係藉線圈組與磁鐵盤之間的軸向間距所構成的徑向導流空間形態;一舌部,呈凸狀型態形成於出風口一側內部;一內伸弧緣,係自舌部朝進風口方向弧曲延伸形態;且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外周係為越過輪轂周側壁底端與輔助導流環部、環流空間呈平順相連通的空間形態。
藉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而言,該薄形化橫流式風扇運作時,由進風口導入的氣流除了通過環流空間導至出風口外,並可通過該輔助導流環部及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導至出風口,進而能夠增加導流空間流量與出風量,令薄形化橫流式風扇達到風量增益、效能大幅提昇之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利用效益。
A‧‧‧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10‧‧‧薄型殼體
11‧‧‧端面部
12‧‧‧橫側部
13‧‧‧橫流式導流通道
14‧‧‧環流空間
15‧‧‧進風口
16‧‧‧出風口
17‧‧‧連通部
20‧‧‧扇葉組
21‧‧‧軸心
22‧‧‧輪轂
221‧‧‧周側壁
23‧‧‧連接部
24‧‧‧葉片
30‧‧‧輔助導流環部
40‧‧‧軸向磁通式馬達
41‧‧‧磁鐵盤
42‧‧‧定子
43‧‧‧基板
44‧‧‧軸座部
45‧‧‧線圈組
46‧‧‧軸向間距
47‧‧‧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
48‧‧‧舌部
49‧‧‧內伸弧緣
50‧‧‧輔助進風口
60‧‧‧延伸擋牆
70‧‧‧輔助吸風口
80‧‧‧倒角部位
第1圖係本創作結構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扇葉組另一觀看視角立體圖。
第3圖係本創作結構較佳實施例之組合立體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扇葉組與軸向磁通式馬達組合狀態立體圖。
第5圖係本創作之運作流路狀態平面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之運作流路狀態立向剖面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之薄型殼體橫側部臨近進風口處增設有輔助進風口之實施例圖。
第8圖係本創作之舌部一側形成一延伸擋牆之實施例圖。
第9圖係本創作薄形化橫流式風扇為雙併式空間型態之實 施例圖。
第10圖係本創作之薄型殼體橫側部臨近出風口處增設有一輔助吸風口之實施例圖。
第11圖係本創作之薄型殼體橫側部更形成有一倒角部位之實施例圖。
請參閱第1、2、3、4圖所示,係本創作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之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所述薄形化橫流式風扇A係包括下述構成:一薄型殼體10,為中空狀殼體型態而包括有二端面部11以及數個橫側部12,且該二端面部11之間所形成的高度(如第3圖之H所標示處)係為介於2.5mm至10mm之間的薄型規格;一橫流式導流通道13,形成於該薄型殼體10之中空狀內部,該橫流式導流通道13包括一環流空間14以及開設於薄型殼體10相異側向橫側部之一進風口15以及一出風口16;一扇葉組20,設置於該橫流式導流通道13之環流空間14中呈可旋轉狀態,該扇葉組20包括呈罩殼狀且中央凸伸有一軸心21之一輪轂22以及藉由連接部23間隔環列且結合於輪轂22周側壁221的多數葉片24所構成;一輔助導流環部30,係藉由該輪轂22周側壁221與各葉片24之間的連接部23設成縮徑凹讓形狀所構成的環狀導流空間形態;一軸向磁通式馬達40,設置於薄型殼體10之一端面部內側且與扇葉組20之輪轂22對位組合,藉以驅使該扇葉組20旋轉,該軸向磁通式馬達40包括裝設定位於輪轂22頂側壁之一磁鐵盤41,以及裝設定位於薄型殼體10端面部11內 側之一定子42,該定子42包括一基板43、凸設於基板43上之一軸座部44以及設於基板43上之一線圈組45,其中該軸座部44係供扇葉組20的軸心21對位插組配合,且其中,該線圈組45與磁鐵盤41之間具有一軸向間距46(詳如第3、6圖所示);一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47,係藉由該線圈組45與磁鐵盤41之間的軸向間距46所構成的徑向導流空間形態;一舌部48,呈凸狀型態形成於出風口16之一側內部;一內伸弧緣49,係自舌部48朝進風口15方向弧曲延伸形態;且其中,該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47外周係為越過輪轂22周側壁221底端與輔助導流環部30、環流空間14呈平順相連通的空間形態(請參第6圖所示)。
藉由上述結構組成設計,該薄形化橫流式風扇A運作時如第5圖所示,由進風口15導入的氣流(如箭號L1所示)除了通過環流空間14導至出風口16之外,並可通過該輔助導流環部30及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47(參第6圖所示)導至出風口16(請配合第5、6圖之箭號L2所示),進而能夠增加薄形化橫流式風扇A導流空間的流量與出風量。
如第5圖所示,其中該橫流式導流通道13之出風口16寬度(如W1所示),係為介於進風口15寬度(如W2所示)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縮小比例形態。
其中,該橫流式導流通道13之進風口15與出風口16設置方向係可為互成90度角相對關係(如第5圖所示)或互成180度角相對關係(圖面省略繪示)。
其中,該內伸弧緣49的弧曲度須與扇葉組20之葉片24外周弧曲度相配合(可參第5圖所示)。
如第7圖所示,其中該薄型殼體10的橫側部12於臨近進風口15處係更可增設有輔助進風口50,以輔助 吸入側向外部空氣(如箭號L3所示)而能增益入風量。
如第8圖所示,其中該舌部48一側並可向出風口16內部斜向延伸形成一延伸擋牆60,該延伸擋牆60與扇葉組20的葉片24外周邊緣之間係呈間隔配置關係,且延伸擋牆60之型態係為與扇葉組20的葉片24外周邊緣環狀曲度相配合之弧曲型態,又內伸弧緣49之一端與延伸擋牆60之間呈一體平順銜接型態。
如第9圖所示,其中該薄形化橫流式風扇之型態亦可為相同之二薄型殼體10相對稱併連構成之雙併式空間型態,該二薄型殼體10中均設有所述橫流式導流通道、扇葉組20、輔助導流環部30、軸向磁通式馬達40、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47及內伸弧緣49結構,又該二薄型殼體10之間係以出風口16相併靠且以一連通部17相通;藉此,令二薄型殼體10之出風口16出風時能夠彼此牽引而達到出風增益效果。
如第10圖所示,其中該薄型殼體10的橫側部12於臨近出風口16處係更可增設有一輔助吸風口70,以輔助吸入側向外部空氣(如箭號L4所示)而能增益出風量。
如第11圖所示,其中該薄型殼體10的橫側部12介於進風口15與出風口16之間的邊角處係更形成有一倒角部位80;藉此倒角部位80的型態設計,以因應電腦(如筆電)邊角並非直角之空間型態者。
功效說明:本創作所揭「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主要藉由所述薄型殼體、橫流式導流通道、扇葉組、輔助導流環部、軸向磁通式馬達、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等所構成之創作結構型態組成與技術特徵,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所揭習知結構而言,當薄形化橫流式風扇運作時,由進風口導入的氣流,除了可以通過環流空間導至出風口外,並可另外通過該輔助導流環部及徑向直通式輔助 導流部導至出風口,進而能夠增加導流空間流量與出風量,令薄形化橫流式風扇達到風量增益、效能大幅提昇之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利用效益。
上述實施例所揭示者係藉以具體說明本創作,且文中雖透過特定的術語進行說明,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創作之專利範圍;熟悉此項技術領域之人士當可在瞭解本創作之精神與原則後對其進行變更與修改而達到等效目的,而此等變更與修改,皆應涵蓋於如后所述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疇中。
A‧‧‧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10‧‧‧薄型殼體
11‧‧‧端面部
12‧‧‧橫側部
13‧‧‧橫流式導流通道
20‧‧‧扇葉組
21‧‧‧軸心
22‧‧‧輪轂
221‧‧‧周側壁
23‧‧‧連接部
24‧‧‧葉片
30‧‧‧輔助導流環部
40‧‧‧軸向磁通式馬達
41‧‧‧磁鐵盤
42‧‧‧定子
43‧‧‧基板
44‧‧‧軸座部
45‧‧‧線圈組
46‧‧‧軸向間距
47‧‧‧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

Claims (9)

  1. 一種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包括:一薄型殼體,為中空狀殼體型態而包括有二端面部以及數個橫側部,且該二端面部之間所形成的高度係為介於2.5mm至10mm之間的薄型規格;一橫流式導流通道,形成於該薄型殼體之中空狀內部,該橫流式導流通道包括一環流空間以及開設於薄型殼體相異側向橫側部之一進風口以及一出風口;一扇葉組,設置於該橫流式導流通道之環流空間中呈可旋轉狀態,該扇葉組包括呈罩殼狀且中央凸伸有一軸心之一輪轂以及藉由連接部間隔環列且結合於輪轂周側壁的多數葉片所構成;一輔助導流環部,係藉由該輪轂周側壁與各葉片之間的連接部設成縮徑凹讓形狀所構成的環狀導流空間形態;一軸向磁通式馬達,設置於薄型殼體之一端面部內側且與扇葉組之輪轂對位組合,藉以驅使該扇葉組旋轉,該軸向磁通式馬達包括裝設定位於輪轂頂側壁之一磁鐵盤,以及裝設定位於薄型殼體端面部內側之一定子,該定子包括一基板、凸設於基板上之一軸座部以及設於基板上之一線圈組,其中該軸座部係供扇葉組的軸心對位插組配合,且其中,該線圈組與磁鐵盤之間具有一軸向間距;一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係藉由該線圈組與磁鐵盤之間的軸向間距所構成的徑向導流空間形態;一舌部,呈凸狀型態形成於出風口之一側內部;一內伸弧緣,係自舌部朝進風口方向弧曲延伸形態; 且其中,該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外周係為越過輪轂周側壁底端與輔助導流環部、環流空間呈平順相連通的空間形態;藉此,該薄形化橫流式風扇運作時,由進風口導入的氣流除了通過環流空間導至出風口外,並可通過該輔助導流環部及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導至出風口,進而能夠增加導流空間流量與出風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橫流式導流通道之出風口寬度,係為介於進風口寬度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縮小比例形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橫流式導流通道之進風口與出風口設置方向係互成90度角相對關係或180度角相對關係。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內伸弧緣的弧曲度須與扇葉組之葉片外周弧曲度相配合。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薄型殼體的橫側部於臨近進風口處係更增設有輔助進風口,以輔助吸入側向外部空氣而能增益入風量。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舌部一側並向出風口內部斜向延伸形成一延伸擋牆,該延伸擋牆與扇葉組的葉片外周邊緣之間係呈間隔配置關係,且延伸擋牆之型態係為與扇葉組的葉片外周邊緣環狀曲度相配合之弧曲型態,又內伸弧緣之一端與延伸擋牆之間呈一體平順銜接型態。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薄形化橫流式風扇係為型態相同之二薄型殼體相對稱併連構成之雙併式空間型態,該二薄型殼體中均設有所述橫流式導流通道、扇葉組、輔助導流環部、軸向磁通式馬達、徑向直通式輔助導流部及內伸弧緣結構,又該二薄型殼體之間係以出風口相併靠且以一連通部相通;藉此,令二薄型殼體之出風口出風時能夠彼此牽引而達到出風增益效果。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薄型殼體的橫側部於臨近出風口處係更增設有輔助吸風口,以輔助吸入側向外部空氣而能增益出風量。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其中該薄型殼體的橫側部介於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的邊角處係更形成有一倒角部位。
TW102220013U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TWM474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013U TWM474820U (zh)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013U TWM474820U (zh)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4820U true TWM474820U (zh) 2014-03-21

Family

ID=50823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0013U TWM474820U (zh) 2013-10-28 2013-10-28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48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6054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苏州全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支架
CN117006079A (zh) * 2023-10-08 2023-11-07 恒驰环保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辅助进风机构的节能防爆风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6054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苏州全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支架
CN117006079A (zh) * 2023-10-08 2023-11-07 恒驰环保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辅助进风机构的节能防爆风机
CN117006079B (zh) * 2023-10-08 2023-12-01 恒驰环保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辅助进风机构的节能防爆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4294B2 (ja) ファン
JP6390272B2 (ja) インペラ、及び送風機
TWI479081B (zh)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輪
JP5492165B2 (ja) 水平対流型ファン
CN103225626B (zh) 离心式风扇
TWI480468B (zh) 水平對流扇
JP5427207B2 (ja) ファン
CN109478827A (zh) 用于无人机的电机及包括该电机的无人机
TWI505768B (zh) 離心式風扇及其扇葉
TW201432157A (zh) 離心式風扇
EP3314130B1 (en) Turbo fan for an air conditioner
US20140314558A1 (en) Centrifugal fan
CN104279169A (zh) 离心式风扇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US20150139833A1 (en) Thin-profile cross-flow fan with air volume gain effect
TWM474820U (zh) 具有風量增益效果之薄形化橫流式風扇
JP5907205B2 (ja) 送風装置
TWI539079B (zh) 離心式散熱風扇
CN203655658U (zh) 具有风量增益效果的薄形化横流式风扇
US9655278B2 (en) Slim fan structure
CN202360431U (zh) 可防止扇轮脱出的风扇
JP2012180810A (ja) 送風装置
CN203051168U (zh) 离心式散热扇
TWI495792B (zh) With a supercharged effect of the thin cross-flow fan
TW201400707A (zh) 水平對流扇及其扇框
JP6583558B2 (ja) 遠心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