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3759U - 椅具 - Google Patents

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3759U
TWM473759U TW102215743U TW102215743U TWM473759U TW M473759 U TWM473759 U TW M473759U TW 102215743 U TW102215743 U TW 102215743U TW 102215743 U TW102215743 U TW 102215743U TW M473759 U TWM473759 U TW M47375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hair
unit
rod portion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5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eng-Chuan Cai
Shao-Yong Chen
yan-wei Zhang
Yan-Ru Lai
ting Shao
Original Assignee
Karma Medical Prod Co Ltd
Univ Nat Yunlin Sci &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ma Medical Prod Co Ltd, Univ Nat Yunlin Sci & Tech filed Critical Karma Medical Pro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15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3759U/zh
Publication of TWM47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3759U/zh
Priority to CN201420435725.9U priority patent/CN204033637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椅具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椅具,特別是指一種可供坐靠的椅具。
一般椅具常因所欲訴求功能的差異,而有不同類型之設計,例如躺椅、辦公椅、輪椅等。其中,「輪椅」為一種供老弱殘疾人士代步的椅具,通常包含一個可收合的車架、數個分別可轉動地安裝在該車架上而使該車架可移動的車輪,以及一個安裝在該車架上且能隨著該車架展開收合的椅架。該椅架具有一個供使用者之臀部與腿部坐置的椅坐部,以及一個安裝於該椅架部後方且供使用者之背部靠置的背靠部。使用時,讓行動不便的使用者坐在該椅架上,並透過使用者的雙手驅動車輪移動,或者他人輔助推動該車架而帶動車輪移動,藉此達成輔助行動之目的。
由於使用者除了睡眠之外,多數時間都是在輪椅上度過,又因為一般椅架的背靠部通常為一塊直立的塊體或布料,因此該背靠部的一個用於靠抵支撐使用者之背部的背靠面無法完全對應地貼合使用者之背部曲線,也就 是一般輪椅的背靠部的靠持支撐效果不佳,長時間使用後往往造成使用者的背部不舒服,甚至產生脊椎變形,因而有害使用者之身體健康。除此之外,躺椅、辦公椅等其他的椅具支撐使用者背部的效果亦不佳,同樣也容易讓使用者在長期使用後產生不舒服的現象。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有效增加使用者背部之接觸面積進而提升支撐效果的椅具。
於是,本新型椅具,包含:一個乘坐機構。
該乘坐機構包括一個椅坐單元,以及一個設置於該椅坐單元後方的椅背單元。該椅背單元具有一個背靠件,以及兩個分別安裝於該背靠件之左右側而使該背靠件可收折地張開的背側桿。每一個背側桿皆具有一個沿一個第一中心軸線延伸的第一桿部、一個沿一個第二中心軸線延伸且位於該第一桿部下方的第二桿部,以及一個連接於該第一桿部與該第二桿部之間的第三桿部。
每一個第二桿部具有一個與該椅坐單元結合安裝的結合端,每一個第一桿部具有一個位於上方的頂端,以及一個位於下方且向前突出地連接該第三桿部的底端,每一個背側桿的第一桿部的頂端沿該第二中心軸線至該第二桿部的結合端的長度為400~530mm,每一個背側桿的第一桿部的底端沿該第二中心軸線至該第二桿部的結合端的長度為180~300mm,每一個第一桿部的底端的中心至該第二中心軸線的長度為18~30mm。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透過該等背側桿彎曲之創新造形與人性化的結構,特別是該等背側桿的第一桿部的底端向前突出的設計,可增加該背靠件與使用者的背部的接觸面積,使該背靠件能有效地支撐使用者的背部,減少使用者的背部負擔,使得該椅具在乘坐時相當舒服舒適。
1‧‧‧乘坐機構
2‧‧‧椅背單元
21‧‧‧背靠件
210‧‧‧背靠面
211‧‧‧第一面部
212‧‧‧第二面部
213‧‧‧第三面部
22‧‧‧背側桿
221‧‧‧第一桿部
222‧‧‧第二桿部
223‧‧‧第三桿部
224‧‧‧結合端
225‧‧‧頂端
226‧‧‧底端
3‧‧‧椅坐單元
30‧‧‧板材
301‧‧‧第一樞接部
302‧‧‧第二樞接部
303‧‧‧擋止面
304‧‧‧夾壁
305‧‧‧夾槽
31‧‧‧坐靠件
310‧‧‧坐靠面
311‧‧‧置臀面部
312‧‧‧置腿面部
32‧‧‧坐側桿
321‧‧‧後桿部
322‧‧‧第一彎弧段
323‧‧‧第二彎弧段
324‧‧‧前桿部
4‧‧‧握把單元
41‧‧‧握把
5‧‧‧扶手單元
51‧‧‧扶手
6‧‧‧腳踏單元
61‧‧‧腳踏板
7‧‧‧移動機構
71‧‧‧車輪
80‧‧‧水平線
81‧‧‧第一中心軸線
82‧‧‧第二中心軸線
α1~α2‧‧‧夾角
L1~L3‧‧‧長度
D1~D2‧‧‧深度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新型椅具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一立體示意圖;圖2是一立體示意圖,單獨顯示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一椅坐單元、一椅背單元與一握把單元;圖3是圖2之一側視示意圖;圖4是圖3之一局部放大圖;圖5是本新型椅具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一立體示意圖,單獨顯示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一椅坐單元、一椅背單元與一握把單元;圖6是該椅坐單元之一前視示意圖;圖7是該椅坐單元之一側視剖視示意圖;圖8是本新型椅具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一立體示意圖,單獨顯示該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一椅坐單元、一椅背單元與一握把單元;圖9是一使用狀態前視圖,單獨說明該椅坐單元之收合與展開的狀態;及 圖10是沿著圖9中X-X線所取之一側視剖視圖。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2,本新型椅具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可供乘坐以輔助行動,並包含:一個供使用者乘坐且可收合的乘坐機構1,以及一個與該乘坐機構1結合安裝而使該乘坐機構1可移動的移動機構7。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椅具為輪椅的形式,然而在實施上,該椅具1不以包含該移動機構7為必要,因此該椅具也可為躺椅、辦公椅等椅具,而不限於本實施例所揭露的形式。
本實施例的乘坐機構1包括一個可支撐使用者之背部的椅背單元2、一個設置於該椅背單元2前下方且可支撐使用者之腿部與臀部的椅坐單元3、一個設置於該椅背單元2上的握把單元4、一個設置於該椅坐單元3上的扶手單元5,以及一個設置於該椅坐單元3下方的腳踏單元6。
參閱圖2、3、4,本實施例的椅背單元2具有一個背靠件21,以及兩個分別安裝於該背靠件21之左右側而使該背靠件21可收折地張開的背側桿22。
每一個背側桿22皆具有一個沿一個第一中心軸線81延伸的第一桿部221、一個沿一個第二中心軸線82延伸且位於該第一桿部221下方的第二桿部222,以及一個直線地連接於該第一桿部221與該第二桿部222之間的第三桿部223,其中,該第一中心軸線81與該第二中心軸線 82的夾角α1為0~15度。
每一個第二桿部222具有一個與該椅坐單元3結合安裝的結合端224,每一個第一桿部221具有一個位於上方的頂端225,以及一個位於下方且向前突出地連接該第三桿部223的底端226。每一個背側桿22的第一桿部221的頂端225沿該第二中心軸線82之長度方向至該第二桿部222的結合端224的長度L1為400~530mm,每一個背側桿22的第一桿部221的底端226沿該第二中心軸線82之長度方向至該第二桿部222的結合端224的長度L2為180~300mm,每一個第一桿部221的底端226的中心至該第二中心軸線82的長度L3為18~30mm。
該背靠件21由可撓性材料所製成而展撐於該等背側桿22之間,所述可撓性材料具體可為布料或橡膠等,不需限制。而該背靠件21具有一個朝前而可支撐使用者之背部的背靠面210,該背靠面210具有一個展撐於該等第一桿部221之間的第一面部211、一個展撐於該等第二桿部222之間的第二面部212,以及一個展撐於該等第三桿部223之間的第三面部213。
該椅坐單元3具有一個坐靠件31,以及兩個分別安裝於該坐靠件31之左右側而使該坐靠件31可收折地張開的坐側桿32。
每一個坐側桿32略呈S形,並皆具有一個鄰近該椅背單元2的後桿部321,以及一個由連接該後桿部321之一端朝遠離該椅背單元2方向延伸的前桿部324,其中, 該後桿部321皆呈彎弧狀,並具有一個第一彎弧段322,以及一個連接於該第一彎弧段322與該前桿部324之間的第二彎弧段323。
該坐靠件31由可撓性材料製成而展撐於該等坐側桿32之間,所述可撓性材料具體可為布料或橡膠等,不需限制。而該坐靠件31具有一個朝上而可支撐使用者之腿部與臀部的坐靠面310。該坐靠面310具有一個展撐於該等後桿部321之間且向下凹陷的置臀面部311,以及一個展撐於該等前桿部324之間且連接於該置臀面部311而傾斜延伸的置腿面部312。
參閱圖1、2、3,本實施例的握把單元4具有兩個分別一體設置於該等背側桿22之第一桿部221之頂端225上的握把41。需要說明的是,在實施上也可直接以該等背側桿22之第一桿部221做為握把41使用,因此本新型不以設置有該握把單元4為必要。此外,本實施例的扶手單元5具有兩個分別設置於該椅坐單元3之相反側的扶手51,而本實施例的腳踏單元6具有兩個設置於該椅坐單元3下方的腳踏板61。需要說明的是,本新型亦不以設置有該扶手單元5或該腳踏單元6為必要。由於該等握把41、該等扶手51與該等腳踏板61之具體結構、設置位置與安裝方式可依需求調整,亦非本新型改良之重點,不一一詳細說明,於圖式中也僅為簡單示意。
本實施例的移動機構7包括數個可轉動地安裝於該乘坐機構1上的車輪71。具體來說,該移動機構7是 藉由數根桿體而結合安裝於該乘坐機構1上,並且該等車輪71可安裝於該椅背單元2上或該椅坐單元3上,不需限制。當然在實施上,該移動機構7還可包括一個安裝於該乘坐機構1上而可使該等車輪71停止轉動的剎車單元(圖未示),藉此增加本新型椅具的使用安全性。除此之外,該移動機構7也還可包括一個可驅動該等車輪71轉動的驅動單元(圖未示),該驅動單元具體例如馬達,進而使該乘坐機構1除了透過人力推動的方式之外,還可透過該驅動單元而自動移動。由於該移動機構7的細部構件之具體結構與安裝方式皆非本新型改良之重點,亦不再詳述,在此不需特別限定該移動機構7的形式,於圖式中也僅簡單示意該移動機構7。
進一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椅具可收合,具體來說,該椅背單元2的背側桿22彼此可相互鄰近或遠離,而該椅坐單元3的坐側桿32彼此也可相互鄰近或遠離。當該等背側桿22相互遠離而展撐該背靠件21,且該等坐側桿32相互遠離而展撐該坐靠件31時,該椅具可供使用者坐靠。當該等背側桿22相互鄰近而收折該背靠件21,且該等坐側桿32相互鄰近而收折該坐靠件31時,即可縮小該椅具的體積而方便收納。至於使該椅具可收合的細部結構非本新型改良的重點,不再詳述。
參閱圖2、3、4,使用時,使用者的臀部與腿部坐置於該乘坐機構1的椅坐單元3的坐靠件31上,而使用者的背部靠置於該乘坐機構1的椅背單元2的背靠件21上 。其中,使用者的臀部對應地坐置於向下凹陷的該置臀面部311,可增加該坐靠件31之坐靠面310貼靠使用者臀部的面積,藉此分散集中於臀部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每一個背側桿22中,該第一中心軸線81與該第二中心軸線82的夾角α1為0~15度,且該第一桿部221的頂端225沿該第二中心軸線82之長度方向至該第二桿部222的結合端224的長度L1為400~530mm,該第一桿部221的底端226沿該第二中心軸線82之長度方向至該第二桿部222的結合端224的長度L2為180~300mm,該第一桿部221的底端226的中心至該第二中心軸線82的長度L3為18~30mm。
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長度L1是對應使用者背部的高度而設計,而所述長度L2是對應使用者腰部的高度而設計,所述長度L3代表該第一桿部221的底端226向前突出的程度,藉此使該等背側桿22皆呈彎曲的造形,進而使展撐於該等背側桿22之間的該背靠件21亦形成有彎曲的結構。於是,當使用者的背部靠置於該背靠件21的背靠面210上,可配合人體脊椎曲線而可增加與使用者的背部的接觸面積,因而能提供較多的支撐力,藉此減少使用的脊椎的負擔並增進靠置的舒適性,同時也可避免使用者產生脊椎變形而有助於使用者的健康。
參閱圖5、6、7,本新型椅具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該乘坐機構1之椅坐單元3的結構。
本實施例的椅坐單元3的坐側桿32皆呈長直桿狀,而本實施例的椅坐單元3的坐靠件31是由一個板材30所構成,並可掀起地設置於該等坐側桿32之間,該坐靠件31之一端樞接於其中一個坐側桿32上,而該坐靠件31之另一端架靠於另一個坐側桿32上。此外,本實施例的坐靠件31的坐靠面310具有一個鄰近該椅背單元2且向下凹陷的置臀面部311,以及兩個分別連接於該置臀面部311相反於該椅背單元2之一側且向下凹陷的置腿面部312,該置臀面部311下凹最深處之深度D1大於該等置腿面部312下凹最深處之深度D2。
在使用上,當該等坐側桿32相互遠離時,該坐靠件31之一端樞接於其中一個坐側桿32上,而該坐靠件31之另一端架靠於另一個坐側桿32上,因而可供使用者坐靠。需要收合本實施例的椅具時,只要向上掀開該坐靠件31,使該坐靠件31之一端相對其中一個坐側桿32樞轉,而該坐靠件31之另一端脫離另一個坐側桿32而向上擺動,此時便可使該等坐側桿32相互鄰近而收合該椅具。
進一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板材30具有兩個位於相反側且分別可拆離地樞接於該等坐側桿32上的第一樞接部301,每一個第一樞接部301具有數個兩兩一組的夾壁304,以及數個分別位於所述兩兩一組的夾壁304之間而供對應的坐側桿32可脫離地卡合的夾槽305。因此,本實施例的坐靠件31除了透過前述單側上翻之使用方式之外,也可將該坐靠件31完全拆離該等坐側桿32,以便收合該椅 具。
值得一提的是,該置臀面部311下凹最深處之深度D1大於該等置腿面部312下凹最深處之深度D2的結構設計,同樣可增加使用者的臀部坐置於該置臀面部311時的貼靠面積,藉此分散集中於臀部的作用力。同時,該等置腿面部312內凹的結構也能增加與使用者的腿部的接觸面積,藉此增加支撐效果。因此,本實施例的椅坐單元3同樣也能有效減輕使用者的臀部與腿部的負擔,降低疼痛等不舒適的感覺發生,因而增進乘坐時的舒適性。
參閱圖8、9、10,本新型椅具之一第三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該椅坐單元3之坐靠件31的結構。
本實施例的坐靠件31是由數個相互樞接的板材30所構成並可收折地設置於該等坐側桿32之間,該坐靠件31之相反端分別樞接該等坐側桿32上。具體來說,本實施例的板材30的數量為兩個且左右對稱,每一個板材30皆具有一個樞接於與其對應之坐側桿32上的第一樞接部301,以及一個樞接於相鄰之另一板材30上的第二樞接部302。每一個第二樞接部302皆具有一個擋止面303。
當該等坐側桿32相互遠離時,該坐靠件31之第二樞接部302的擋止面303相互靠抵支撐,使該等板材30展開而可供使用者坐靠。需要收合本實施例的椅具時,只要向上掀起該坐靠件31之第二樞接部302,使該等板材30之第一樞接部301分別相對該等坐側桿32樞轉,而該等 板材30之第二樞接部302分別向上擺動且該等擋止面303相互不靠抵,此時便可使該等坐側桿32相互鄰近而收合該椅具。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板材30的數量是以兩個為例作說明,但在實施上,該等板材30的數量可以為更多個而彼此相互樞接,故不需限制該等板材30的數量。
除此之外,本實施例的坐靠件31的坐靠面310雖然同樣具有鄰近該椅背單元2且向下凹陷的該置臀面部311,以及連接於該置臀面部311而向前傾斜延伸的該等置腿面部312,但需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置腿面部312與一水平線80的夾角α2為3~8度,具體來說,該坐靠面310前方最高點至後方最低點連線與該水平線80的夾角α2為3~8度。
使用時,使用者的臀部對應地坐置於向下凹陷的該置臀面部311,可增加該坐靠件31之坐靠面310貼靠使用者臀部的面積,藉此分散集中於臀部的作用力。同時,使用者的腿部則支撐於傾斜延伸的該置腿面部312上,並且該置腿面部312與該水平線80的夾角α2為3~8度,前述創新結構而除了提供支撐效果之外,使用者的腿部也會對應地與水平線80的夾3~8度角。就人體工學來說,前述該置臀面部311內凹之結構配合該等置腿面部312傾斜的創新設計,可減輕使用者的臀部與腿部的負擔,降低疼痛等不舒適的感覺發生的機會,因而能增進乘坐時的舒適性。除此之外,該等置腿面部312傾斜延伸之結構,還可 避免使用者因為重心不穩而跌落於該椅具外,進而還能增進乘坐時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的乘坐機構的椅背單元透過該等背側桿彎曲之造形,特別是該等背側桿的第一桿部的底端向前突出的設計,使該背靠件能有效地支撐使用者的背部,減少使用者的背部負擔。同時配合該乘坐機構的椅坐單元的坐靠件上形成凹陷的該置臀面部與傾斜的所述置腿面部,可貼合使用者的臀部與腿部而分散應力並減輕.負擔。透過前述創新且人性化的結構設計,使得本實施例的椅具當使用者坐靠時相當舒服舒適,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乘坐機構
2‧‧‧椅背單元
22‧‧‧背側桿
221‧‧‧第一桿部
222‧‧‧第二桿部
223‧‧‧第三桿部
224‧‧‧結合端
225‧‧‧頂端
226‧‧‧底端
3‧‧‧椅坐單元
32‧‧‧坐側桿
321‧‧‧後桿部
322‧‧‧第一彎弧段
323‧‧‧第二彎弧段
324‧‧‧前桿部
4‧‧‧握把單元
41‧‧‧握把

Claims (13)

  1. 一種椅具,包含:一乘坐機構,包括一個椅坐單元,以及一個設置於該椅坐單元後方的椅背單元,該椅背單元具有一個背靠件,以及兩個分別安裝於該背靠件之左右側而使該背靠件可收折地張開的背側桿,每一個背側桿皆具有一個沿一個第一中心軸線延伸的第一桿部、一個沿一個第二中心軸線延伸且位於該第一桿部下方的第二桿部,以及一個連接於該第一桿部與該第二桿部之間的第三桿部,每一個第二桿部具有一個與該椅坐單元結合安裝的結合端,每一個第一桿部具有一個位於上方的頂端,以及一個位於下方且向前突出地連接該第三桿部的底端,每一個背側桿的第一桿部的頂端沿該第二中心軸線至該第二桿部的結合端的長度為400~530mm,每一個背側桿的第一桿部的底端沿該第二中心軸線至該第二桿部的結合端的長度為180~300mm,每一個第一桿部的底端的中心至該第二中心軸線的長度為18~30mm。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具,其中,該第一中心軸線與該第二中心軸線的夾角為0~15度。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椅具,其中,該背靠件具有一個背靠面,該背靠面具有一個展撐於該等第一桿部之間的第一面部、一個展撐於該等第二桿部之間的第二面部,以及一個展撐於該等第三桿部之間的第三面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具,其中,該椅坐單元具有一個坐 靠件,該坐靠件具有一個坐靠面,該坐靠面具有一個鄰近該椅背單元且向下凹陷的置臀面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椅具,其中,該坐靠面還具有一個連接於該置臀面部相反於該椅背單元之一側且向前傾斜延伸的置腿面部,該置腿面部與一水平線的夾角為3~8度。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椅具,其中,該坐靠面還具有兩個分別連接於該置臀面部相反於該椅背單元之一側且向下凹陷的置腿面部,該置臀面部下凹最深處之深度大於該等置腿面部下凹最深處之深度。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的椅具,其中,該椅坐單元還具有兩個分別設置於該坐靠件之左右側的坐側桿。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椅具,其中,該坐靠件是由一個板材所構成並可掀起地設置於該等坐側桿之間,該坐靠件之一端樞接於其中一個坐側桿上而該坐靠件之另一端架靠於另一個坐側桿上。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椅具,其中,該坐靠件是由數個相互樞接的板材所構成並可收折地設置於該等坐側桿之間,該坐靠件之相反端分別樞接於該等坐側桿上。
  10. 如請求項4所述的椅具,其中,該坐靠件是由可撓性材料所製成,而該椅坐單元還具有兩個分別安裝於該坐靠件之左右側而使該坐靠件可收折地張開的坐側桿。
  11. 如請求項5所述的椅具,其中,該坐靠件是由可撓性材料所製成,而該椅坐單元還具有兩個分別安裝於該坐靠 件之左右側而使該坐靠件可收折地張開的坐側桿,每一個坐側桿皆具有一個對應該置臀面部的後桿部,以及一個連接該後桿部且對應該置腿面部的前桿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椅具,其中,每一個坐側桿的後桿部皆呈彎弧狀,並且每一個坐側桿皆具有一個第一彎弧段,以及一個連接於該第一彎弧段與該前桿部之間的第二彎弧段。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具,還包含一個與該乘坐機構結合安裝而使該乘坐機構可移動的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包括數個可轉動地安裝於該乘坐機構上的車輪。
TW102215743U 2013-08-22 2013-08-22 椅具 TWM47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5743U TWM473759U (zh) 2013-08-22 2013-08-22 椅具
CN201420435725.9U CN204033637U (zh) 2013-08-22 2014-08-04 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5743U TWM473759U (zh) 2013-08-22 2013-08-22 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3759U true TWM473759U (zh) 2014-03-11

Family

ID=50822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5743U TWM473759U (zh) 2013-08-22 2013-08-22 椅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33637U (zh)
TW (1) TWM47375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2843A (zh) * 2017-03-31 2018-10-16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轮椅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33637U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68660B1 (ko) 다기능 휠체어
CN213820632U (zh) 座椅
JP4498980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KR20130007300U (ko) 다리받침대를 구비한 사무용 의자
JP3137036U (ja) 椅子
TWM473759U (zh) 椅具
CN213429258U (zh) 一种座椅
JP3994061B2 (ja) 車椅子
RU122067U1 (ru) Санки-кресло
JP2004160055A (ja) 身体障害者用椅子
US20080296947A1 (en) Chair Device
CN220833346U (zh) 一种居家医养上门护理的多功能椅
CN112369852B (zh) 一种可切换坐站姿状态的座椅
CN212325939U (zh) 一种沙发骨架以及懒人沙发
JP2005087584A (ja) シャワー用折畳み椅子
KR102518356B1 (ko) 접이식 목욕의자
CN211635205U (zh) 一种多功能摇马
JP2019058357A (ja) 車椅子
JP7270954B2 (ja) 理美容椅子
JP3128444U (ja) ベンチ
JP3136438U (ja) 歩行困難者用の多用途移動台
TW201726033A (zh) 乘坐支撐裝置
TWI311051B (zh)
JP3560060B2 (ja) 入浴介護用椅子
JP3188766U (ja) 座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