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1699U - 插座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1699U
TWM471699U TW102220072U TW102220072U TWM471699U TW M471699 U TWM471699 U TW M471699U TW 102220072 U TW102220072 U TW 102220072U TW 102220072 U TW102220072 U TW 102220072U TW M471699 U TWM471699 U TW M4716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in body
socket connector
fixed
slo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0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o-Hua Huang
Chien-Yu Hsu
Original Assignee
Speed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peed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2220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1699U/zh
Publication of TWM471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1699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插座連接器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插座連接器,尤其係一種USB PD Standard-B(B-TYPE)之插座連接器。
通用序列匯流排(以下簡稱USB)規格的電連接器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可謂是最為廣泛應用的傳輸介面之一,由於USB介面的方便易用、尺寸小且成本合理,因此在各個不同工作場域都隨處可見USB的蹤跡。不論是家庭的核心娛樂裝置如電視、個人的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裝置或是辦公室的工作用電腦、印表機,乃至於汽車的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時常都仰賴USB來進行資料傳輸的任務。
除了提供方便、快速而又可靠的資料傳輸外,USB還有一個非常方便的功能,那就是透過多媒體電子裝置介面的相互連接來進行電力傳輸,也就是所謂的充電。然而,目前的USB充電最高仍只能提供到7.5瓦的電力,這樣的供電規格進化雖然能符合手持式可攜裝置如手機或音樂媒體播放器(MP3)的充電需求,但通常需耗時較長,且要能滿足大尺寸並需消耗較大功率產品如螢幕顯示器或筆記型電腦的供電,則是稍嫌不足。
為了更加普及USB在不同裝置供電上的應用,並減少電源線的配置,全新的通用序列匯流排電力傳輸(USB Power Delivery,USB-PD)便應運而生。USB國際制定標準協會(USB-IF)於日前宣布了這項名為USB Power Delivery(簡稱PD)的電力傳輸規範,旨在透過高達100瓦的電力傳輸量,讓各種裝置均能透過單獨一條USB線纜滿足供電需求,而縮短裝置充電時間的優點,更能優化行動應用的便利性。其基礎技術架構就是在晶 片組內透過電力儲存的功能,讓電力得以暫存,並傳輸至需要電力的裝置上,同時,Power Delivery具備雙向性的特點,容許裝置期間在進行資料傳輸的同時一邊進行充電,省時便利的作法更加提升其使用上的效率,且不再需要傳統的電源線,使電源線材統一化。
另外,USB國際制定標準協會(USB-IF)亦提供了一種新的Powered-B連接器,其主要的好處是更好的便攜性。Powered-B連接器允許去除USB線纜和額外的電源,如第九圖所示,台灣第M364319號專利提供一種Powered-B插座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A1,其具有相對的前方A101與後方A102,該絕緣本體A1設有一本體部A11及連接於該本體部A11且對應於該前方A101的一舌片A12與一板體A13;一第一導電端子組A2,係具有多數個第一導電端子A20及多數個電源端子A30,每一第一導電端子A20包含有一固定於該本體部A11的第一本部A21、一第一碰觸部A22及一伸出該本體部A11後方A102的第一焊接腳A23,該第一導電端子組A2的第一碰觸部A22係位於該舌片A12相對的兩平面;一第二導電端子組A4,係具有多數個第二導電端子A40,每一第二導電端子A40包含有一固定於該本體部A11的第二本部A41、一第二碰觸部A42及一伸出於該本體部A11後方A102的第二焊接腳A43,該第二導電端子組A4的第二碰觸部A42係位於該板體A13朝向該舌片A12的平面;以及一屏蔽外殼A5,係具有屏蔽該絕緣本體A1且前後相對的一第一屏蔽外殼A50及一第二屏蔽外殼A60,該第一屏蔽外殼A50與該絕緣本體A1共同界定有一具插口A541的插接空間A54,該第二屏蔽外殼A60在該絕緣本體A1後方A102共同界定有一屏蔽空間A63,該第一導電端子A20與該第二導電端子A40的第一焊接腳A23與第二焊接腳A43係伸入該屏蔽空間A63,且每一第二焊接腳A43係鄰近於該第二屏蔽外殼A60,該第一屏蔽外殼A50及該第二屏蔽外殼A60設有相對應搭接接觸的第一接觸臂A51與第二接觸臂A61。
再者,一般插座連接器係藉由該第一導電端子組A2與一對接插頭(圖示中未標示)之相對應接觸端子(圖示中未標示)進行干涉配合,然而兩者間相互之夾持力量過小,導致不易夾持卡扣,而在上述插座連接器結構中,該第一屏蔽外殼A50向內兩側邊分別設有一金屬彈片A7,由於該 金屬彈片A7在組裝時容易碰觸到該電源端子A30,造成該電源端子A30訊號接地短路,再加上對接插頭(圖示中未標示)插拔次數之累積增加,該金屬彈片A7可能因為彈性疲乏進而產生彎曲變形之現象,容易發生該插座連接器與一對接插頭(圖示中未標示)無法保持卡扣結合的狀態,因此造成生產上待解決之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插座連接器,該插座連接器係一種USB PD Standard-B(B-TYPE)之插座連接器。其利用一金屬殼體兩側邊之彈片,用以加強該插座連接器與一對接插頭進行插拔作用時之夾持力量,強化該插座連接器與一對接插頭於電連接時保持穩固狀態。另外,各該彈片於一自由端處部分延伸形成一限位片,該限位片可使該彈片不會接觸至一偵測端子,造成該偵測端子之訊號短路;此外,該彈片採用折彎設計,其結構簡單,於成品製程上有效提昇量產良率。
本創作所揭露之插座連接器,其係包括一絕緣殼體、一第一端子組、一第二端子組及一金屬殼體;該絕緣殼體設有一主體部、間隔連結於該主體部之一舌板及一平板部,該第一端子組係收容裝置於該舌板,該第二端子組係收容裝置於該平板部,該第一端子組係由複數第一端子及至少一偵測端子所組成,該金屬殼體之兩側邊分別設有一彈片,該彈片向內彎折延伸設有一限位片,該主體部於該限位片相對應處分別設有一限位槽,該限位片係收容限位於該限位槽,當該絕緣殼體組裝定位於該金屬殼體時,該彈片不會接觸到該偵測端子,且藉由兩側邊彈片之彈性彎曲張力協助夾取固定一對接插頭,增加該插座連接器與一插頭進行對接時相互間之夾持力。
本創作中之該絕緣殼體設有複數第一端子槽、複數第二端子槽及至少一偵測端子槽,各該第一端子槽係開通於該主體部與該舌板之上下板面,各該第二端子槽係開通於該主體部與該平板部面對該舌板之板面,該偵測端子槽係開通於該主體部與該 舌板設有一側壁之板面。
本創作中之該插座連接器另外設有一固定塊及一固定座,該固定座設有複數穿槽及複數定位槽,該固定座及該固定塊係收容裝置於該主體部。各該第一端子係分別收容於各該第一端子槽,各該第一端子分別設有一第一基部、一第一接觸部及一第一焊接部,該第一基部係固定於該主體部,該第一接觸部係凸出於該舌板上下之板面,該第一焊接部係固定於該定位槽。
本創作中之該偵測端子係收容於該偵測端子槽,該偵測端子分別設有一固持部,該固持部平行再彎折延伸形成一抵觸臂,該固持部另一端垂直延伸形成一焊腳,該固持部係固定於該主體部,該抵觸臂係凸出於該舌板之側壁,該焊腳係固定於該定位槽。
本創作中之該第二端子組係由複數第二端子組成,各該第二端子係收容於各該第二端子槽,各該第二端子分別設有一第二基部、一第二接觸部及一第二焊接部,該第二基部部分係固定於該固定塊,該第二接觸部係固定於該平板部,該第二焊接部係固定於該穿槽。另外,該絕緣殼體兩側分別設有一側牆,該側牆向內延伸分別設有一擋塊,該擋塊可輔助抵擋該限位片收容限位於該限位槽。
其它關於本創作的應用可以藉由本創作說明書的揭露而變得顯而易知,然而,本創作說明書的揭露是透過一金屬殼體兩側邊之彈片,當一對接插頭裝置於一插座連接器時,該彈片會加強上述兩者間相互之夾持干涉,且該彈片利用折彎設計不會接觸該插座連接器其他內部相關端子,減少產品於生產組裝製程之失敗率;另外,該插座連接器設計結構簡單,組裝上亦相對方便簡易,可有效提昇整體良率,習於此項技藝者若是利用其他相同原理之設計方式,仍屬本創作所揭露的範圍。
〔習知〕
A1‧‧‧絕緣本體
A2‧‧‧第一導電端子組
A4‧‧‧第二導電端子組
A5‧‧‧屏蔽外殼
A7‧‧‧金屬彈片
A11‧‧‧本體部
A12‧‧‧舌片
A13‧‧‧板體
A20‧‧‧第一導電端子
A21‧‧‧第一本部
A22‧‧‧第一碰觸部
A23‧‧‧第一焊接腳
A30‧‧‧電源端子
A40‧‧‧第二導電端子
A41‧‧‧第二本部
A42‧‧‧第二碰觸部
A43‧‧‧第二焊接腳
A50‧‧‧第一屏蔽外殼
A51‧‧‧第一接觸臂
A54‧‧‧插接空間
A60‧‧‧第二屏蔽外殼
A61‧‧‧第二接觸臂
A63‧‧‧屏蔽空間
A101‧‧‧前方
A102‧‧‧後方
A541‧‧‧插口
〔本創作〕
1‧‧‧絕緣殼體
2‧‧‧第一端子組
3‧‧‧第二端子組
4‧‧‧金屬殼體
5‧‧‧固定塊
6‧‧‧固定座
10‧‧‧插座連接器
11‧‧‧前部
12‧‧‧後部
13‧‧‧主體部
14‧‧‧舌板
15‧‧‧平板部
16‧‧‧限位槽
17‧‧‧第一端子槽
18‧‧‧第二端子槽
19‧‧‧偵測端子槽
21‧‧‧第一端子
22‧‧‧偵測端子
31‧‧‧第二端子
32‧‧‧第二基部
33‧‧‧第二接觸部
34‧‧‧第二焊接部
41‧‧‧側邊
42‧‧‧彈片
43‧‧‧限位片
61‧‧‧穿槽
62‧‧‧定位槽
121‧‧‧側壁
122‧‧‧側牆
123‧‧‧擋塊
211‧‧‧第一基部
212‧‧‧第一接觸部
213‧‧‧第一焊接部
221‧‧‧固持部
222‧‧‧抵觸臂
223‧‧‧焊腳
第1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第一視角的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第二視角的立體外觀圖。
第3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第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第4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第二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第5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絕緣殼體的正視圖。
第6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A-A剖面圖。
第7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第8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B-B剖面圖。
第9圖係先前台灣第M364319號專利所揭露的立體分解圖。
如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插座連接器10,主要係屬於一種USB PD Standard B(B Type)的插座連接器10,其係包括一絕緣殼體1、一第一端子組2、一第二端子組3及一金屬殼體4;該絕緣殼體1係一中空長方體且前後具有相對的前部11及後部12,其包含有一主體部13、間隔連結於該主體部13之一舌板14及一平板部15,該舌板14與該平板部15係上下相對的連接於該主體部13且對應於上述前部11方向。
如第三圖至第六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端子組2係收容裝置於該舌板14延伸至該主體部13之間,該第二端子組3係收容裝置於該平板部15延伸至該主體部13之間;該第一端子組2係由複數第一端子21及至少一偵測端子22所組成,該金屬殼體4之兩側邊41分別設有一彈片42,該彈片42向內並朝向側邊41彎折後平行延伸形成一限位片43,該限位片 43與該側邊41之間距較小於該彈片42與該側邊41之間距,亦即該彈片42與該側邊41保留適當間隙,使該彈片42受一對接插頭(圖示中未標示)的外力壓迫時能有彈性彎曲之變形空間,該主體部13於該限位片43相對應處分別設有一限位槽16,該限位槽16形成一個預力限位(Preload)的載入空間,該限位片43係收容限位於該限位槽16,使該限位片43不易脫離於該絕緣殼體1,當該絕緣殼體1組裝定位於該金屬殼體4時,令該彈片42不會接觸到該偵測端子22,且藉由兩側邊41彈片42之彈性彎曲張力,進而協助夾取固定一對接插頭(圖示中未標示),增加該插座連接器10與一插頭(圖示中未標示)進行對接時相互間之夾持力量。
如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該絕緣殼體1設有複數第一端子槽17、複數第二端子槽18及至少一偵測端子槽19,各該第一端子槽17係穿透於該絕緣殼體1之後部12,並開通介於該主體部13與該舌板14之上下相對板面,各該第二端子槽18係穿透於該絕緣殼體1之後部12,並開通介於該主體部13與該平板部15面對該舌板14之板面,該偵測端子槽19係穿透於該絕緣殼體1之後部12,並開通介於該主體部13與該舌板14設有一側壁121之板面。
如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該插座連接器10另外設有一固定塊5及一固定座6,該固定座6設有複數穿槽61及複數定位槽62,該固定座6及該固定塊5係收容裝置於該主體部13之後部12。各該第一端子21係分別收容於各該第一端子槽17,各該第一端子21分別設有一第一基部211、一第一接觸部212及一第一焊接部213,該第一基部211係插設固定於該主體部13,該第一接觸部212係插設並凸出於該舌板14上下之板面,該第一焊接部213係插穿固定於該定位槽62。
如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該偵測端子22係收容於該偵測端子槽19,該偵測端子22分別設有一固持部221, 該固持部221平行再彎折延伸形成一抵觸臂222,該固持部221另一端垂直延伸形成一焊腳223,該固持部221係插設固定於該主體部13,該抵觸臂222係插設並凸出於該舌板14之側壁121,該焊腳223係插穿固定於該定位槽62。
如第四圖至第五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二端子組3係由複數第二端子31組成,各該第二端子31係收容於各該第二端子槽18,各該第二端子31分別設有一第二基部32、一第二接觸部33及一第二焊接部34,該第二基部32部分係插設固定於該固定塊5,該第二接觸部33係插設固定於該平板部15,該第二焊接部34係插穿固定於該穿槽61。另外,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在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該絕緣殼體1兩側分別設有一側牆122,該側牆122向內延伸分別設有一擋塊123,該擋塊123可輔助抵擋並限制該限位片43的位移空間,強制該限位片43收容定位於該限位槽16,使該限位片43不易脫離於該絕緣殼體1。
雖然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專利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及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絕緣殼體
2‧‧‧第一端子組
3‧‧‧第二端子組
4‧‧‧金屬殼體
5‧‧‧固定塊
6‧‧‧固定座
10‧‧‧插座連接器
11‧‧‧前部
12‧‧‧後部
13‧‧‧主體部
14‧‧‧舌板
15‧‧‧平板部
16‧‧‧限位槽
21‧‧‧第一端子
22‧‧‧偵測端子
31‧‧‧第二端子
32‧‧‧第二基部
33‧‧‧第二接觸部
34‧‧‧第二焊接部
41‧‧‧側邊
42‧‧‧彈片
43‧‧‧限位片
61‧‧‧穿槽
62‧‧‧定位槽
122‧‧‧側牆
211‧‧‧第一基部
212‧‧‧第一接觸部
213‧‧‧第一焊接部
221‧‧‧固持部
222‧‧‧抵觸臂
223‧‧‧焊腳

Claims (7)

  1. 一種插座連接器,其係包括一絕緣殼體、一第一端子組、一第二端子組及一金屬殼體;該絕緣殼體設有一主體部、間隔連結於該主體部之一舌板及一平板部,該第一端子組係收容裝置於該舌板,該第二端子組係收容裝置於該平板部,該第一端子組係由複數第一端子及至少一偵測端子所組成,該金屬殼體之兩側邊分別設有一彈片,其特徵在於:該彈片延伸設有一限位片,該主體部於該限位片相對應處分別設有一限位槽,該限位片係收容限位於該限位槽,當該絕緣殼體組裝於該金屬殼體時,該彈片不會接觸到該偵測端子,且藉由該彈片增加該插座連接器與一插頭進行對接時之夾持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殼體設有複數第一端子槽、複數第二端子槽及至少一偵測端子槽,各該第一端子槽係開通於該主體部與該舌板之上下板面,各該第二端子槽係開通於該主體部與該平板部面對該舌板之板面,該偵測端子槽係開通於該主體部與該舌板設有一側壁之板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插座連接器另外設有一固定塊及一固定座,該固定座設有複數穿槽及複數定位槽,該固定座及該固定塊係收容裝置於該主體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係收容於該第一端子槽,該第一端子分別設有一第一基部、一第一接觸部及一第一焊接部,該第一基部係固定於該主體部,該第一接觸部係凸出於該舌板之板面,該第一焊接部係固定於該定位槽。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偵測端子係收容於該偵測端子槽,該偵測端子分別設有一固持部,該固持部平行再彎折延伸形成一抵觸臂,該固持部另一端垂直延伸形成一焊腳,該固持部係固定於該主體部,該抵觸臂係凸出於該舌板之側壁,該焊腳係固定於該定位槽。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端子組係由複數第二端子組成,各該第二端子係收容於各該第二端子槽,各該第二端子分別設有一第二基部、一第二接觸部及一第二焊接部,該第二基部部分係固定於該固定塊,該第二接觸部係固定於該平板部,該第二焊接部係固定於該穿槽。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殼體兩側分別設有一側牆,該側牆向內延伸分別設有一擋塊,該擋塊可輔助抵擋該限位片收容限位於該限位槽。
TW102220072U 2013-10-28 2013-10-28 插座連接器 TWM471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072U TWM471699U (zh) 2013-10-28 2013-10-28 插座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072U TWM471699U (zh) 2013-10-28 2013-10-28 插座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1699U true TWM471699U (zh) 2014-02-01

Family

ID=5055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0072U TWM471699U (zh) 2013-10-28 2013-10-28 插座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1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7730U (ja) コネクタ
TWI403028B (zh) High-frequency socket connector with plug detection
TWM484832U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TWM582251U (zh)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TWM447067U (zh) 電子產品之輔助用具
CN203813127U (zh) 通用序列总线连接器
WO2018028710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TWI434468B (zh) 通用串列滙流排連接器
TW201205978A (en) Intellectual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577749U (zh) 电连接器
CN203521705U (zh) 插座连接器
US9461408B1 (en) Adaptor and storage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4597076U (zh) 电连接器
TWM471699U (zh) 插座連接器
CN204558804U (zh) 电连接器结构
TWM505087U (zh) 電連接器結構
TW201334304A (zh) 組合式電連接器及其連接與導引機構
TWM468813U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CN205790595U (zh) 电连接器
US8602824B2 (en) Ultrathin USB female connector
CN204927626U (zh) 电连接器
CN203415733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TWM507088U (zh) 電連接器
TWM514139U (zh) 電源連接器
CN202906006U (zh) Usb公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