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8548U - 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 - Google Patents
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68548U TWM468548U TW102209688U TW102209688U TWM468548U TW M468548 U TWM468548 U TW M468548U TW 102209688 U TW102209688 U TW 102209688U TW 102209688 U TW102209688 U TW 102209688U TW M468548 U TWM468548 U TW M468548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ealed door
- connecting element
- component
- power device
- output shaf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本新型為提供一種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尤其是指一種良好保護及高載重性的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
按,門體旋轉裝置,廣泛運用於當今環境中,透過通電帶動門體旋轉,達到門禁控制之目的。
請參考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編號第391465號之專利,如該篇專利文圖中之表示,習用之門體旋轉裝置,其輸出動力之馬達皆設於外部,以此種結構來說,當雨天時馬達等同於暴露於水氣中,長期下來將會使外殼銹蝕,更進一步導致損壞,為了解決此問題,則有在外部多設置一防水殼體保護之作法,亦或使用防水馬達,不論何種改善方法,將會導致成本提升。
此外與門體連接之出力軸,因長時間受到門體重壓,於此處容易發生損耗,此外,習用之出力軸為懸空設計,故其載重效果有限。
故,上述之習用門體旋轉裝置於使用時,為確實存在上列問題與缺失尚待改進,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新型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新型之申請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良好保護及高載重性的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的新型專利者。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將動力元件收容於盒體內,使其得到良好的保護,並於盒體底面內形成一托頂部,供出力軸頂持並分散重量,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門體旋轉裝置所存在之易損壞、成本提升及載重性不佳等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良好保護及高載重性之實用進步性。
為達上述之目的,其結構主要包含一於底面內形成一托頂部之盒體,盒體內收容一動力元件、一與動力元件連結作動之傳動組件及一與該傳動組件連結作動之出力軸,該出力軸之一端凸設於盒體,另一端樞設於托頂部。
透過上述之結構,當動力元件作動時,同步連動傳動組件及出力軸,使設於出力軸上之門體轉動,達到門禁控管之目的,當中因動力元件設於盒體內,可有效隔絕外部環境之影響,而出力軸頂持於托頂部上,使門體下壓之重量有所支撐,減少作動時之損耗,達成本新型良好保護及高載重性之實用進步性。
1、1b‧‧‧盒體
11‧‧‧托頂部
12‧‧‧支撐軸承
2、2a、2b‧‧‧動力元件
21a、21b‧‧‧第一連結元件
3、3a、3b‧‧‧傳動組件
31a、31b‧‧‧第二連結元件
4‧‧‧出力軸
41‧‧‧桿體
42‧‧‧傳動齒輪
43‧‧‧固定部
5‧‧‧門體
第一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透視圖。
第四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一)。
第五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二)。
第六圖 係為本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透視圖。
第七圖 係為本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之透視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分解圖及透視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係包括:一盒體1,該盒體1底面內形成一托頂部11,該托頂部11更設有一支撐軸承12;一收容於該盒體1內之動力元件2,該動力元件2係為一馬達;一收容於該盒體1內之傳動組件3,該傳動組件3係與該動力元件2連結作動,且該傳動組件3係為一渦桿;及一出力軸4,該出力軸4一端係凸設於該盒體1,另一端係與該支撐軸承12樞設,且該出力軸4與該傳動組件3連結作動,當中出力軸4係包含一桿體41及一套設於該桿體41之傳動齒輪42,當中桿體41裸露於盒體1外
之端處係形成一供結合之固定部43,而該固定部43為外部之溝槽或內凹之溝槽其中之一者。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分解圖、透視圖、作動示意圖(一)及作動示意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於本實施例中,動力元件2與傳動組件3為直接連結之模式,當旋轉動力裝置作動時,動力元件2旋轉出力,帶動傳動組件3轉動,再帶動出力軸4轉動(傳動齒輪42與渦桿之齒部進行嚙合作動,帶動桿體41轉動),當中固定部43之不同態樣,可配合門體5進行結合,透過此種結構及作動方式,使門體5進行轉動,達成門禁管制之目的;當中因動力元件2收容於盒體1內,可有效隔絕外部環境造成之侵害,增加整體耐用度,而出力軸4更透過托頂部11及支撐軸承12配合,將門體5下壓之重量分散於盒體1上,藉此於作動時,減少出力軸4因重量下壓及旋轉所產生之劇烈損耗,達成本新型之良好保護及高載重性之實用進步性。
請參考第六圖所示,係為本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透視圖,於本實施例中動力元件2a及傳動組件3a係透過第一連結元件21a及第二連結元件31a之連結,進行動力傳輸,當中之第一連結元件21a及第二連結元件31a係分別為正齒輪,透過相互嚙合作動,而此種作法可透過改變第一連結元件21a及第二連結元件31a之齒輪比,增加旋轉時扭力,而透過增加扭力之方式,可讓動力元件2a之規格變小,額外達成降低成本之優點。
請參考第七圖所示,係為本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之透視圖,於本實施例中動力元件2b及傳動組件3b係透過第一連結元件21b及第二連結元件31b之連結,進行動力傳輸,當中之第一連結元件21b及第二連結元件31b係分別為傘形齒輪,透過相互嚙合作動,而此種作法可改變動力元件2b與傳動組件3b位置(轉角90度),透過此種結構,可讓盒體1b內的空間能有效運用,額外達成體積減小之優點。
是以,本新型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為可改善習用之技術關鍵在於:將動力元件2收容於盒體1內,改善其工作環境,以增加工作使用期限,更搭配托頂部11及支撐軸承12,使出力軸4於旋轉作動時,減少重量下壓所產生之額外損耗,藉此達成良好保護及高載重性之優勢。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拘限本新型之專利
範圍,故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新型,以保障申請人之辛苦發明,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申請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公便。
1‧‧‧盒體
11‧‧‧托頂部
12‧‧‧支撐軸承
2‧‧‧動力元件
3‧‧‧傳動組件
4‧‧‧出力軸
41‧‧‧桿體
42‧‧‧傳動齒輪
43‧‧‧固定部
Claims (8)
- 一種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包含:一盒體,該盒體底面內形成一托頂部;一收容於該盒體內之動力元件;一收容於該盒體內之傳動組件,該傳動組件係與該動力元件連結作動;及一出力軸,該出力軸一端係凸設於該盒體,另一端係與該托頂部樞設,且該出力軸與該傳動組件連結作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中該動力元件係為一馬達,且該傳動組件係為一渦桿,而該動力元件之出力端處係與該傳動組件連接結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中該動力元件係為一馬達,且該傳動組件係為一渦桿,於該動力元件之出力端處設有一第一連結元件,而該傳動組件之一端處設有一第二連結元件,該第一連結元件與該第二連結元件相互嚙合作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中該第一連結元件及該第二連結元件係分別為一正齒輪。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中該第一連結元件及該第二連結元件係分別為一傘形齒輪。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中該托頂部更設有一支撐軸承,該支撐軸承係套設於該出力軸供其滑順作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中該出力軸係包含一桿體及一套設於該桿體之傳動齒輪,當中之桿體裸露於該盒體外之端處係形成一供結合之固定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其中該固定部係為一內凹之溝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09688U TWM468548U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09688U TWM468548U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8548U true TWM468548U (zh) | 2013-12-21 |
Family
ID=5015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09688U TWM468548U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6854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9127B (zh) * | 2017-01-06 | 2017-12-21 | chun tian Lu | Electric door safety device |
-
2013
- 2013-05-24 TW TW102209688U patent/TWM468548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9127B (zh) * | 2017-01-06 | 2017-12-21 | chun tian Lu | Electric door safety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9022524A1 (ja) | 減速機構付きモータ | |
TWI492496B (zh) | 馬達、具有馬達的旋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 |
TWI509947B (zh) | 線性傳動缸及其驅動馬達結構改良 | |
TW201309440A (zh) | 機器人臂部件 | |
WO2013076710A3 (en) | Motorized flexible display tri-phone (moto-phone) | |
TWM502868U (zh) | 以複數樞轉支節組成的同動鉸鏈 | |
WO2013173269A3 (en) | Actuator | |
CN102862168B (zh) | 链传动中医按摩机器人手臂 | |
JP2016023894A5 (zh) | ||
JP2021501854A5 (zh) | ||
TWM468548U (zh) | 隱藏式門體旋轉動力裝置 | |
CN202266638U (zh) | 弧齿锥齿轮硬齿面减速机 | |
RU2005125024A (ru) | Робот-шар | |
CN105058419B (zh) | 一种衣模机器人两自由度肘关节驱动装置 | |
CN201552576U (zh) | 机器人及其腕和上臂 | |
CN103836162B (zh) | 多功能多向传动齿轮箱 | |
CN203477052U (zh) | 可360度旋转的转轴 | |
JP2010247720A5 (zh) | ||
CN203948433U (zh) | 一种便携式翻盖产品转轴 | |
CN203531339U (zh) | 墙面抹灰机 | |
CN202170965U (zh) | 一种联轴转换器及开窗机构 | |
CN205118204U (zh) | 减速机 | |
JP2012125156A5 (zh) | ||
CN204081836U (zh) | 可双向开启电动门 | |
WO2018000913A1 (zh) | 一种机器人翅膀组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K4K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