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7214U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7214U
TWM467214U TW102215214U TW102215214U TWM467214U TW M467214 U TWM467214 U TW M467214U TW 102215214 U TW102215214 U TW 102215214U TW 102215214 U TW102215214 U TW 102215214U TW M467214 U TWM467214 U TW M4672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ccommodating space
connecting component
light
socket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5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Chu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J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15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7214U/zh
Priority to CN201320529793.7U priority patent/CN203434344U/zh
Publication of TWM467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7214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供插頭以非垂直安裝面之方向插入之連接器。
一般來說,以電腦設備為例,其包含桌上型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等,其在進行接收或傳輸資訊時,皆可利用電腦連結網際網路進行作業,因此,廣為個人或公司所使用。而為了能夠進行網際網路作業,電腦設備必須配備有網路連接器之插槽,以供連接元件插設,達到上網連結之目的。
而,習知連接器(以RJ45連接器為例),其於本體會有形成一容置空間,並於一面形成對應該容置空間之開口,以供RJ45插頭插入容置空間中,以使RJ45之插頭及插槽可作相互之配合,以使訊號能從插頭引至插座或從插座引至插頭。
然,一般插頭於插入插槽時,插頭插入之軸向會與安裝面(亦為連接器對應所插接之基板之一面)呈垂直狀態,如此一來,插頭與其後方線路將會呈現彎曲之現象,進而容易造成插頭與插槽間之損壞、插頭線材內部芯線之斷裂,或是造成一些電氣特性上之問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連接器,以解決習知插頭以垂直安裝面之方向插入連接器而產生之問題。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連接器,應用於將連接元件電性連結基板,基板具有複數個連接孔,連接器包含插槽本體、至少一發光元件及複數個端子。插槽本體對應連接元件具有連接元件容置空間,連接元件容置空間於插槽本體之連接面形成連接口。至少一發光元件容置於插槽本體之發光元件容置空間中,發光元件容置空間於連接面形成發光端口,至少一發光元件包含二接腳,二接腳穿出發光元件容置空間之外。複數個端子部分延伸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中,而另一部分則顯露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之外。其中,插槽本體具有安裝面,至少一發光元件之二接腳及複數個端子之另一部分顯露於安裝面之外,且分別可拆卸地插接於基板之複數個連接孔中,插槽本體之連接面及安裝面之間形成1度至89度之夾角。
較佳地,插槽本體鄰近發光元件容置空間之相對發光端口之一端可設有分隔件,其分隔限位各接腳。
較佳地,插槽本體可包含端子槽,其設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中,以設置複數個端子。
較佳地,插槽本體可包含卡扣件,其設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鄰近連接口處,當連接元件插設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中時,卡扣件卡扣固定連接元件。
較佳地,安裝面上可設有至少一第一插件,其可拆卸地插接於基板之複數個連接孔中。
較佳地,至少一第一插件可包含二柱體,二柱體間具有空隙。
較佳地,二柱體之一端可分別形成限位部。
較佳地,限位部可具有導引面。
較佳地,連接器更可包含金屬殼體,其包覆插槽本體。
較佳地,金屬殼體可具有至少一第二插件,其可拆卸地插接於基板之複數個連接孔中。
承上所述,本創作之連接器係藉由插槽本體之連接面與安裝面之間形成介於1度至89度之夾角,以使連接元件能由非垂直安裝面之方向插設於連接器。
1‧‧‧連接器
11‧‧‧插槽本體
111‧‧‧連接元件容置空間
112‧‧‧連接面
113‧‧‧連接口
114‧‧‧發光元件容置空間
115‧‧‧發光端口
116‧‧‧安裝面
1161‧‧‧第一插件
1162‧‧‧柱體
1163‧‧‧空隙
1164‧‧‧限位部
1165‧‧‧導引面
117‧‧‧分隔件
118‧‧‧端子槽
119‧‧‧卡扣件
12‧‧‧發光元件
121‧‧‧接腳
13‧‧‧端子
14‧‧‧金屬殼體
141‧‧‧第二插件
2‧‧‧連接元件
3‧‧‧基板
31‧‧‧連接孔
θ‧‧‧夾角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第一分解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第二分解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插槽本體之第一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插槽本體之第二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圖式,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至4圖;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第一分解圖;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第二分解圖;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插槽本體之第一示意圖;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連接器之插槽本體之第二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連接器1應用於將連接元件2電性連結基板3,基板3具有複數個連接孔31,其中連接器1可為RJ系列之連接器,但不以此為限。本創作之連接器1包含插槽本體11、至少一發光元件12及複數個端子13。
續言之,上述中之插槽本體11對應連接元件2具有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而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於插槽本體11之連接面112形成連接口113,供連接元件2通過。至少一發光元件12可以發光二極體為例,但不應以此為限,發光元件12容置於插槽本體11之發光元件容置空間114中,發光元件容置空間114於連接面112形成發光端口115,至少一發光元件12包含二接腳121,二接腳121相對發光端口115穿出發光元件容置空間114之外。複數個端子13部分延伸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中,而另一部分則顯露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之外。其中,插槽本體11具有安裝面116,安裝面116係為插槽本體11對應基板3之一面,亦為連結基板3之一面;至少一發光元件12之二接腳121及複數個端子13之顯露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之另一部分皆顯露於安裝面116之外,且至少一發光元件12之二接腳121及複數個端子13之顯露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之另一部分分別可拆卸地插接於基板3之複數個連接孔31中,藉以使連接器1連結於基板3之上;值得注意的是,插槽本體11中具有對應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之連接口113之連接面112與安裝面116之間具有1度至89度之夾角θ。
承上所述,連接器1之插槽本體11於鄰近發光元件容置空間114之相對發光端口115之一端處,進一步可設有分隔件117,發光元件12之二接腳121係分別位於分隔件117之兩側,進而可藉由分隔件117分隔限位各接腳121。
更詳細的說,插槽本體11亦包含端子槽118及卡扣件119。端子槽118設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中,複數個端子13係穿設於端子槽118中,以一部分位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中,而另一部份顯露於插槽本體11之外。而卡扣件119設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鄰近連接口113之一側,當連接元件2插設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中時,卡扣件119將卡扣固定連接元件2。有關於連接元件2之詳細結構應為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因此,連接元件2對應卡扣件119之結構部份及相關作動將不予以贅述。
除此之外,插槽本體11對應基板3之安裝面116上可設有至少一第一插件1161,插槽本體11可藉由第一插件1161插接於基板3之複數個連接孔31中而與基板3連結。
更進一步地,上述中第一插件1161可包含二柱體1162,二柱體1162為相對應且之間具有空隙1163。空隙1163的作用在於,提供二柱體1162位移的空間,當二柱體1162分別受外力而相互接近時,第一插件1161便可通過基板3上之其中一個連接孔31,隨後停止對柱體1162施加外力,此時,二柱體1162不再受外力擠壓,故恢復原先具有一空隙1163之狀態,進而與連接孔31相互卡固。更詳細的說,二柱體1162之一端可分別形成限位部1164,且限位部1164可具有導引面1165,限位部1164為凸部,導引面1165為斜面,其導引限位部1164進入連接孔31,限位部1164於二柱體1162受到外力時可通過連接孔31,而導引面1165則藉由斜面結構使限位部1164朝基板3位移時較容易地穿過連接孔31。
需補充一點的是,本創作之連接器1更可包含金屬殼體14,其包覆插槽本體11,且,金屬殼體14可具有至少一第二插件141,同上述中之第一插件1161為可拆卸地插接於基板3之複數個連接孔31中。
於實際應用時,係先將至少一發光元件12之二接腳121、複數個端子13之顯露於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之另一部分連接元件2、安裝面116之第一插件1161及金屬殼體14之第二插件141將悉數插接於所對應之基板3之各連接孔31中,以使連接器1穩固地插接在基板3之上;接著,連接元件2朝插槽本體11之連接面112之方向接近位移,並穿過連接口113進入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之中,以藉由連接器1完成連接單元2與基板3間之電性連結,方便訊號之傳輸與接收。
而,如上述所提到的,插槽本體11之連接面112與安裝面116之間具有介於1度至89度之夾角θ;因此,連接元件2能以非垂直安裝面116之方向插接連接器1;進而,改善習知連接元件2以垂直安裝面116之方式插接連接器1,所造成連接元件2與連接元件容置空間111或連接口113間之損壞、連接元件2之線材內部芯線斷裂,亦或是造成一些電氣特性上之問題。
綜觀上述,透過本創作之連接器於設計上之巧思變化,以克服習知連接器所造成之問題,進而為習知技術所不能及者,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然已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貴局核准本件創作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1‧‧‧連接器
11‧‧‧插槽本體
111‧‧‧連接元件容置空間
112‧‧‧連接面
113‧‧‧連接口
114‧‧‧發光元件容置空間
115‧‧‧發光端口
12‧‧‧發光元件
121‧‧‧接腳
13‧‧‧端子
14‧‧‧金屬殼體
141‧‧‧第二插件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應用於將一連接元件電性連結一基板,該基板具有複數個連接孔,該連接器包含:
    一插槽本體,係對應該連接元件具有一連接元件容置空間,該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係於該插槽本體之一連接面形成一連接口;
    至少一發光元件,係容置於該插槽本體之一發光元件容置空間中,該發光元件容置空間係於該連接面形成一發光端口,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係包含二接腳,該二接腳係穿出該發光元件容置空間之外;以及
    複數個端子,係部分延伸於該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中,而另一部分則顯露於該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之外;
    其中,該插槽本體具有一安裝面,該至少一發光元件之該二接腳及該複數個端子之另一部分係顯露於該安裝面之外,且分別可拆卸地插接於該基板之該複數個連接孔中,該插槽本體之該連接面及該安裝面之間形成1度至89度之夾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插槽本體鄰近該發光元件容置空間之相對該發光端口之一端設有一分隔件,係分隔限位各該接腳。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插槽本體包含一端子槽,係設於該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中,其係設置該複數個端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插槽本體包含一卡扣件,係設於該連接元件容置空間鄰近該連接口處,當該連接元件插設於該連接元件容置空間中時,該卡扣件卡扣固定該連接元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安裝面上設有至少一第一插件,係可拆卸地插接於該基板之該複數個連接孔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插件係包含二柱體,該二柱體間具有空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二柱體之一端分別形成一限位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限位部具有一導引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更包含一金屬殼體,係包覆該插槽本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金屬殼體係具有至少一第二插件,係可拆卸地插接於該基板之該複數個連接孔中。
TW102215214U 2013-08-13 2013-08-13 連接器 TWM467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5214U TWM467214U (zh) 2013-08-13 2013-08-13 連接器
CN201320529793.7U CN203434344U (zh) 2013-08-13 2013-08-28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5214U TWM467214U (zh) 2013-08-13 2013-08-13 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7214U true TWM467214U (zh) 2013-12-01

Family

ID=5006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5214U TWM467214U (zh) 2013-08-13 2013-08-13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4344U (zh)
TW (1) TWM46721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8495B (zh) * 2017-12-01 2022-04-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4344U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7773B2 (en) SATA connector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electric power
TWM456012U (zh) 連接器結構
US10714859B2 (en) Receptac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50044894A1 (en) Usb/mini usb convertible connector
TWM467214U (zh) 連接器
JP3162616U (ja) 複合コネクタプラグ
TWI566483B (zh) 連接器插頭及連接器
US9153922B2 (en) Multi-application connector
US20160093992A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JP2013235808A (ja) コネクタ、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リード線付ハウジング、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コンタクト
KR101480086B1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TW202234775A (zh) 網路插座連接器(一)
TWM648681U (zh) 具緊貼區與間隔區且設有卡勾件的連接器
TWM566927U (zh) 連接器及其電子元件組合結構
TWM480188U (zh) 用來耦接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之電連接器
TWM531679U (zh) 具發光顯示之轉換連接裝置
KR100501593B1 (ko) 액정모듈용 커넥터하우징
TWM583140U (zh) 具端子焊接部檢視孔之視頻連接器
KR20110123458A (ko) 커넥터
TWI606323B (zh) 電源連接器及顯示卡模組
TWM649851U (zh) 具複數抵接部的電源端子
TW201351786A (zh) 電池連接器
TWM453272U (zh) 具止擋結構之防水連接器
TWM461224U (zh) 內接式usb3.0轉接連接器
TWM447614U (zh) 具照明之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