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5660U - 擴散爐結構 - Google Patents

擴散爐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5660U
TWM465660U TW102210838U TW102210838U TWM465660U TW M465660 U TWM465660 U TW M465660U TW 102210838 U TW102210838 U TW 102210838U TW 102210838 U TW102210838 U TW 102210838U TW M465660 U TWM465660 U TW M4656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cooling
heating
zon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0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hui You
Wang-Zun Liang
A-Ci Chen
Chang-Fa Chen
jia-rong Gao
Original Assignee
Tangteck Equip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teck Equipment Inc filed Critical Tangteck Equipment Inc
Priority to TW102210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5660U/zh
Publication of TWM46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5660U/zh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Description

擴散爐結構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擴散爐結構,尤指一種具有加熱及冷卻模組的擴散爐結構。
一般生產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電池,首先會將一個鉬(moly)基底電接觸層沉積於一個基材上(例如:玻璃、不銹鋼或其他功能性基材材料)。而後,將一個相關厚度的CIGS層沉積於該鉬(moly)層上。於該技術中,首先會使用一種物理氣相沉積(PVD)製程(即揮發或濺鍍)、化學鍍浴、或電鍍製程,將該等金屬(Cu/In/Ga)沉積於基材上。接續地,於一擴散爐中,一種具有硒之氣體,會於一個高達大約500至600℃之溫度下,與該金屬層反應,藉此形成最終的CIGS組成物。
習知擴散爐皆設置有加熱器,用以加熱放置於爐內的工件,另設置有冷卻機構,使擴散爐可進行降溫的作業。惟,由於擴散爐內的加熱器在斷電後,仍會有餘熱存在,且擴散爐內的高溫難以立即的散去,因此往往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才可使擴散爐下降到預期的溫度,存在冷卻效率不佳的問題。
綜上所述,本創作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應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創作。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擴散爐結構,具有加熱及冷卻的功能,可提升冷卻效率,使擴散爐內的工件快速 的下降到預期的溫度。
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擴散爐結構,包括:爐膛,該爐膛內部形成有一爐腔,該爐腔具有一加熱區及一冷卻區,該加熱區位於該冷卻區的上方;加熱模組,該加熱模組與該爐腔的加熱區相對應;冷卻模組,該冷卻模組與該爐腔的冷卻區相對應;以及升降承載裝置,該升降承載裝置可升降的設置於該爐膛。
本創作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創作擴散爐結構的爐膛內形成有加熱區及冷卻區,加熱區位於冷卻區的上方。加熱模組及冷卻模組分別設置於爐膛的上部及下部,兩者各自獨立,加熱模組可對加熱區進行加熱,冷卻模組可對冷卻區進行冷卻。擴散爐結構欲進行降溫作業時,可將升降承載裝置下降至冷卻區,使升降承載裝置上的工件離開加熱區,得以減輕加熱模組的餘熱對工件的影響,可提升冷卻效率,使擴散爐內的工件快速的下降到預期的溫度,且維持住加熱區一定的溫度,如此在連續使用時一方面可提高升溫速度,另一方面亦可減少能源損耗。
本創作只需設置一爐膛,加熱模組及冷卻模組皆設置於爐膛上,整體構造較為簡化,且工件可利用升降承載裝置移動至爐膛內的加熱區、冷卻區及退出爐膛,操作簡單容易。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爐膛
11‧‧‧爐腔
111‧‧‧加熱區
112‧‧‧冷卻區
12‧‧‧開口
13‧‧‧第一本體
14‧‧‧第二本體
2‧‧‧加熱模組
3‧‧‧冷卻模組
31‧‧‧冷卻管路
4‧‧‧升降承載裝置
41‧‧‧承載台
42‧‧‧封閉元件
43‧‧‧第一升降桿
44‧‧‧第二升降桿
45‧‧‧密封件
圖1為本創作擴散爐結構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擴散爐結構加熱狀態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擴散爐結構冷卻狀態之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創作提供一種擴散爐結構,該擴散爐結 構可用於如CIGS製程等,惟其用途並不限制。該擴散爐結構包括一爐膛1、一加熱模組2、一冷卻模組3及一升降承載裝置4,其中爐膛1的型式及構造並不限制,在本實施例中爐膛1為一鐘罩式爐管,其採用立式設置。爐膛1為一中空體,可以石英管、陶瓷或其他材料製成,爐膛1內部形成有一爐腔11,可用以放置工件。爐膛1具有一開口12,開口12可設於爐膛1底部等處,開口12與爐腔11相連通,以便經由開口12將工件放置於爐腔11內。爐腔11內具有一加熱區111及一冷卻區112,加熱區111位於冷卻區112的上方。
爐膛1可為一體式或組合式設計,在本實例中爐膛1為組合式設計,爐膛1可包含一第一本體13及一第二本體14,使得第一本體13及第二本體14可因應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製成,例如第一本體13可以使用石英管製成,第二本體14可以使用金屬製成,第一本體13及第二本體14分別形成爐膛1的上部及下部,加熱區111及冷卻區112分別位於第一本體13及第二本體14內。
爐膛1另設有適當的反應氣體入口及出口(圖略),在製程中,反應氣體可經由反應氣體入口導入爐膛1中,也可由出口將廢氣等排出。爐膛1也可設有適當的氣體出口(圖略),用於對爐腔11進行抽真空。因氣體入口及出口為習知擴散爐既有的構造,並非本創作訴求的重點,故不加以贅述
加熱模組2可設置於爐膛1上部,加熱模組2與爐腔11的加熱區111相對應,加熱模組2可對加熱區111進行加熱的操作。加熱模組2可設置於爐膛1的頂部或側壁的位置,加熱模組2可為各種型式的加熱器,例如紅外線加熱器、Fe-Al-Cr(鐵-鋁-鉻)合金加熱器或Ni-Cr(鎳-鉻)合金加熱器等,惟加熱模組2的型式及構造並不限制。該加熱模組2可設置於爐膛1外部,也可嵌於爐膛1內壁或伸入爐腔11內。當加熱模組2通電後可產生高溫,進而對爐膛1及置於爐膛1之加熱區111內的工件加熱,並可將 反應氣體導入爐膛1中進行預定的製程。加熱模組2可對爐膛1之加熱區111內的工件進行加熱升溫及持溫的操作,加熱模組2加熱的溫度並不限制,可視其製程需求的不同而適當的變化。
冷卻模組3可設置於爐膛1下部,冷卻模組3與爐腔11的冷卻區112相對應,冷卻模組3可對冷卻區112進行冷卻的操作。冷卻模組3較佳但不限制為水冷單元,在本實施例中冷卻模組3為一水冷單元,其包含有冷卻管路31,冷卻管路31連續盤繞於爐膛1外部,冷卻管路31內部循環有冷卻水,冷卻水可利用泵浦(圖略)抽送等方式於冷卻管路31內循環流動,藉以提供爐腔11之冷卻區112水冷的效果,以進行水冷降溫。
在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中,冷卻模組3為一氣冷單元(圖略),其包含馬達及扇葉等裝置,可利用馬達驅動扇葉轉動送風,而對冷卻區112提供氣冷的效果,以進行氣冷降溫。在本創作的又一實施例中,爐膛1也可設有進氣口及出氣口(圖略),進氣口及出氣口與爐腔11相連通,進氣口及出氣口可分別連接有適當的送風裝置及抽風裝置(圖略),在需要冷卻時,可經由進氣口輸送冷卻氣體至爐腔11內,並經由出氣口排出爐腔11內的熱空氣,用以輔助爐膛1進行降溫冷卻的操作。
升降承載裝置4可升降的設置於爐膛1,該升降承載裝置4的構造並不限制,可用於承載工件及帶動工件進入爐膛1內,也可帶動工件退出爐膛1。該升降承載裝置4可為一多階段的升降承載裝置,包含一承載台41及一封閉元件42,承載台41及封閉元件42皆為可升降的設置,封閉元件42位於承載台41的下方,封閉元件42可用以選擇性的開放及封閉開口12。另,封閉元件42與爐膛1之間也可設置有O形環等密封件45,使封閉元件42封閉開口12時具有較佳的密封效果。承載台41可控制升降,用於帶動工件進入爐膛1的加熱區111、冷卻區112或退出爐膛1。
承載台41可連接於一第一升降桿43,封閉元件42可連接於 一第二升降桿44,該第一升降桿43及第二升降桿44可為利用馬達驅動的螺桿機構,或是利用氣壓或油壓等方式驅動的機構,使得第一升降桿43可帶動承載台41進行升降的動作,第二升降桿44可帶動封閉元件42進行升降的動作。所述的升降承載裝置4也可設置有適當的偵測、導引及定位機構(圖略)等,用以導引及輔助承載台41及封閉元件42適當的定位。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創作另提供一種擴散爐結構的加熱冷卻方法,包括步驟如下:首先,將升降承載裝置4退出爐膛1,以便將工件放置於升降承載裝置4的承載台41上內(如圖1所示)。
接著,控制升降承載裝置4上升,以帶動工件進入爐膛1的加熱區111,且使封閉元件42封閉開口12(如圖2所示)。
而後可進行加熱步驟,以加熱模組2對置於爐膛1的加熱區111內的工件進行加熱,並將反應氣體導入爐膛1進行預定的製程,加熱模組2的加熱可包含升溫及持溫等操作。
加熱完成後,可控制升降承載裝置4下降,帶動工件進入爐膛1的冷卻區112(如圖3所示),以便利用冷卻模組3對置於爐膛1的冷卻區112內的工件進行冷卻降溫,使工件可快速的下降到預期的溫度。
降溫完成後,可控制升降承載裝置4下降,帶動工件退出入爐膛1,以便取出處理完成的工件。
本創作擴散爐結構的爐膛1內形成有獨立的加熱區111及冷卻區112,加熱區111位於冷卻區112的上方。加熱模組2及冷卻模組3分別設置於爐膛1的上部及下部,兩者各自獨立,加熱模組2可對加熱區111進行加熱,冷卻模組3可對冷卻區112進行冷卻。擴散爐結構欲進行降溫作業時,可將升降承載裝置4下降至冷卻區112,使升降承載裝置4上的工件離開加熱區111,得以減輕加熱模組2的餘熱對工件的影響,可提升冷卻效率,使工件 快速的下降到預期的溫度。本創作可用於銅銦鎵硒(CIGS)及銅銦鎵硒硫(CIGSS)等製程,但不以此為限。
本創作只需設置一爐膛1,加熱模組2及冷卻模組3皆設置於爐膛1上,整體構造較為簡化,且工件可利用升降承載裝置4移動至加熱區111、冷卻區112及退出爐膛1,操作簡單容易。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創作的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爐膛
11‧‧‧爐腔
111‧‧‧加熱區
112‧‧‧冷卻區
13‧‧‧第一本體
14‧‧‧第二本體
2‧‧‧加熱模組
3‧‧‧冷卻模組
31‧‧‧冷卻管路
4‧‧‧升降承載裝置
41‧‧‧承載台
42‧‧‧封閉元件
43‧‧‧第一升降桿
44‧‧‧第二升降桿
45‧‧‧密封件

Claims (10)

  1. 一種擴散爐結構,包括:爐膛,該爐膛內部形成有一爐腔,該爐腔具有一加熱區及一冷卻區,該加熱區位於該冷卻區的上方;加熱模組,該加熱模組與該爐腔的加熱區相對應;冷卻模組,該冷卻模組與該爐腔的冷卻區相對應;以及升降承載裝置,該升降承載裝置可升降的設置於該爐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爐膛具有一開口,該升降承載裝置包含一承載台及一封閉元件,該承載台及該封閉元件可升降的設置,該封閉元件位於該承載台的下方,該封閉元件選擇性的開放及封閉該開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封閉元件與該爐膛之間設置有密封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承載台連接於一第一升降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封閉元件連接於一第二升降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爐膛為立式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爐膛包含一第一本體及一第二本體,該加熱區位於該第一本體內,該冷卻區位於該第二本體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加熱模組設置於該爐膛上部,該冷卻模組設置於該爐膛下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加熱模組包含加熱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擴散爐結構,其中該冷卻模組為水冷單元,包含有冷卻管路。
TW102210838U 2013-06-10 2013-06-10 擴散爐結構 TWM46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0838U TWM465660U (zh) 2013-06-10 2013-06-10 擴散爐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0838U TWM465660U (zh) 2013-06-10 2013-06-10 擴散爐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5660U true TWM465660U (zh) 2013-11-11

Family

ID=49992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0838U TWM465660U (zh) 2013-06-10 2013-06-10 擴散爐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56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630A (zh) * 2021-07-23 2021-11-02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恒磁热循环井式炉
TWI824899B (zh) * 2021-12-23 2023-12-01 南韓商Hpsp有限公司 高壓熱處理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630A (zh) * 2021-07-23 2021-11-02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恒磁热循环井式炉
TWI824899B (zh) * 2021-12-23 2023-12-01 南韓商Hpsp有限公司 高壓熱處理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0292B1 (ko) 열 처리 장치
CN202390535U (zh)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连续真空镀膜设备
JP5244170B2 (ja) 太陽電池の熱処理装置
CN202099324U (zh) 三段连续式真空退火炉
TWM465660U (zh) 擴散爐結構
CN103435043B (zh) 电子束熔炼与长晶技术耦合制备多晶硅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TWI580342B (zh) 基板處理裝置
CN102169810B (zh) 一种使用真空腔的激光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104952727A (zh) 热处理装置
TW201516173A (zh) 真空處理裝置
KR101392379B1 (ko) 기판처리장치
KR101263337B1 (ko) 라미네이터
TW201350777A (zh) 擴散爐裝置
TWI408327B (zh) 擴散爐裝置的加熱冷卻方法
KR101511512B1 (ko) 냉각팬을 구비한 서셉터 제조장치
RU242354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ффузионной металлизации в среде легкоплавких жидко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растворов
CN216528807U (zh) 一种半导体晶圆连续退火处理设备
TW201939579A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系統
RU252118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ффузионной металлизации в среде легкоплавких жидко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растворов
CN203026485U (zh) 快速升降温退火炉
JP2013051281A (ja) 基板処理装置
CN205687996U (zh) 箱式气体软氮化炉
JP2013168448A (ja) 冷却チャンバー
JP2008283143A (ja) 処理装置、トランジスタ製造方法
JP5613471B2 (ja) 縦型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