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0608U -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 Google Patents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0608U
TWM460608U TW102208437U TW102208437U TWM460608U TW M460608 U TWM460608 U TW M460608U TW 102208437 U TW102208437 U TW 102208437U TW 102208437 U TW102208437 U TW 102208437U TW M460608 U TWM460608 U TW M4606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nnel
receiving portion
juice
bottle
fi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8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Liang Chen
Ying-Liang Yao
Original Assignee
Univ Shu 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Shu Te filed Critical Univ Shu Te
Priority to TW102208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0608U/zh
Publication of TWM460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0608U/zh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Description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漏斗榨汁兩用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適用於與一寶特瓶結合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達而導致環境的嚴重污染,為了預防文明病、癌症等各種疑難雜症,現代人開始注重攝取天然且健康的食物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透過食物本身的營養與特性,作為治癒人體各種疾病的元素與物質,因此,天然且簡單的蔬果製品可說是最好的天然醫藥。
為了攝取食物中的營養,民眾大多藉由市面上取得容易的天然蔬果汁來快速補充養分,如柑橘類所富含的豐富維他命C(vitamin C),就可達到預防壞血病與感冒的效果,更講究的民眾則會選擇自行購買水果來榨汁飲用,因此,市面上有電動式、手動式榨汁機等眾多商品,供消費者自行選購。
參閱圖1,為中華民國新型第M303705號專利「手動榨汁器結構」,該專利案揭露一種手動榨汁器結構,可作為手動榨取果汁的器具,並包含一榨汁盤11,一設置於該榨汁盤11中央位置且向上凸出之山部12,一設置於該山部12之周緣之複數肋狀突出部13,一設置於該山部12中心點之開口14,一設置於該開口14之周緣且具有至少一向上凸出的止滑穿刺部15,及一可與該榨汁盤11相結合之杯體16,藉此當手動榨取果汁時,可固定水果本體,以易於榨取果汁。
然而,以手動搾取果汁雖然屬於直覺動 作,力道可以自行控制,但傳統手動榨汁機,盛裝果汁之杯體16是置放桌面上,當在操作榨汁時,該杯體16是直接置於該榨汁盤本體的下方處,並無任何固定支撐,因此容易翻倒,使得先前努力功虧一潰,操作過程不甚便利,缺點繁多。
經由以上之敘述,可知習知的手動榨汁器結構於實際使用時確實有以下缺失:
一、功能性不足
習知所揭露的手動榨汁器結構並沒有其他外加的功能,僅針對以手榨取果汁作為設計考量,對於後續盛裝榨取後的果汁毫無規畫,使得手續複雜造成使用者的困擾,確實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二、衛生不佳且不便利
習知的手動榨汁器結構在榨取果汁時的設計是屬於直覺動作,力道可以自行控制,但也因此造就必須用手直接碰觸水果,這樣榨取果汁的過程,不僅會弄髒雙手更會讓手上的細菌伴隨水果流入果汁中,此過程必須相當注意衛生習慣,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利性。
三、分裝果汁時容易形成浪費
傳統的手動榨汁器結構,在榨完果汁之後都必須另外分裝到其它容器中,而在分裝到其它容器的過程中,容易溢出容器之外,不僅形成浪費,也造成使用上相當大的困擾。
上述缺點都一再顯現習知的手動榨汁器結構在使用中及使用後所衍生的種種問題與不便利性,導致消費者的使用意願不高,因此,如何克服上述之問題,實為業界極需努力的目標。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漏斗榨汁兩用裝置,適用於與一寶特瓶結合,並包含一第一漏斗單元,及一榨汁單元。
該第一漏斗單元包括一可分離地與該寶特瓶之瓶口螺合在一起且具有一第一通孔的第一連接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上且開口外擴之第一盛接部,該第一通孔與該寶特瓶之瓶口相連通,該榨汁單元可分離地設置於該第一盛接部上,並包括有一榨汁座,該榨汁座定義有一中心軸線,及複數自該中心軸線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盛接部抵接在一起的鰭片。
本新型之有益功效在於,藉由在該寶特瓶上設置可分離之第一漏斗單元及該榨汁單元,便於使用者在該榨汁座上榨取果汁後,即可讓果汁透過該第一通孔流入該寶特瓶中,省去另外分裝果汁到其他容器之盛裝程序,更可避免分裝過程中,果汁溢出容器外所造成的困擾,再者,將該第一漏斗單元單獨與該寶特瓶結合,可作為盛裝溶液之漏斗使用,確實符合現代人追求複合式功能之訴求。
2‧‧‧寶特瓶
21‧‧‧瓶口
3‧‧‧第一漏斗單元
30‧‧‧第一通孔
31‧‧‧第一連接部
32‧‧‧第一盛接部
321‧‧‧第一凸肋
322‧‧‧凹槽
323‧‧‧導流道
4‧‧‧榨汁單元
41‧‧‧榨汁座
410‧‧‧中心軸線
42‧‧‧鰭片
421‧‧‧凸齒
5‧‧‧第二漏斗單元
50‧‧‧第二通孔
51‧‧‧第二連接部
52‧‧‧第二盛接部
521‧‧‧第二凸肋
圖1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習知台灣新型第M303705號一種手動榨汁器結構;圖2是一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圖3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實際使用態樣;圖4是一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圖5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之第三較佳實施例;及圖6是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之第四較佳實施例。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四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進行詳細說明之前,應注意的是,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元件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2、3,為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之第一較佳實施例,適用於與一寶特瓶2結合,並包含一第一漏斗單元3,及一榨汁單元4。
該第一漏斗單元3包括一可分離地與該寶特瓶2之瓶口21螺合在一起且具有一第一通孔30的第一連接部31,及一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31上且開口外擴之第一盛接部32,透過該第一通孔30與該寶特瓶2之瓶口21相連通,可避免傳統漏斗在承裝液體到該寶特瓶2時,只是將該寶特瓶2插入瓶口21中,而容易因力道過大使該寶特瓶2傾倒,或是從該瓶口21溢出倒入的液體之困擾發生。
該榨汁單元4可分離地設置於該第一盛接部32上,並包括有一榨汁座41,該榨汁座41定義有一中心軸線410,及複數自該中心軸線410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盛接部32抵接在一起的鰭片42,且該複數鰭片42是自同一頂點分別弧形外擴向下延伸,而該複數鰭片42之間亦會形成溝槽方便果汁流入,讓使用者在榨取果汁的過程中,將使水果服貼於該複數鰭片42之弧形上,以達到不浪費且徹底的榨取果汁。
在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複數鰭片42上 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凸齒421,藉由該複數凸齒421,可增加將待榨汁的水果固定在該榨汁座41上的摩擦力,讓使用者可更精準而省力的榨取到營養滿分的果汁。
值得一提的是,該第一盛接部32之內壁面上,具有複數間隔設置之成對的第一凸肋321,每對第一凸肋321是分別對應該複數鰭片42所設置,當使用者需榨取果汁時,先將該榨汁座41定位於該第一盛接部32上,使用完畢後,再用手將該榨汁座41與該第一盛接部32輕鬆分離,由於本發明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的配件單純,只需分別清洗該第一漏斗單元3與該榨汁單元4,不但組合與拆卸便利,更進一步節省了榨汁後配件的清洗時間。
參閱圖4,為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盛接部32之內面具有複數間隔設置的凹槽322,且該凹槽322是分別對應該複數鰭片42所設置,用以將該榨汁座41定位於該第一盛接部32上,實際實施時,端視使用者之需求選擇定位該榨汁座41的方式,不以此所揭露為限。
參閱圖5,為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之第三較佳實施例,該第三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該漏斗榨汁兩用裝置更包含一第二漏斗單元5,該第二漏斗單元5包括一具有一第二通孔50的第二連接部51,及一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51上且開口外擴之第二盛接部52,且該第二盛接部52之內面具有複數間隔設置之成對第二凸肋521。
實際實施時,使用者可將該第二漏斗單元5蓋設於該水果上,並握持該第二連接部51與該第二盛接部52表面施力,此時,透過設置於該第二盛接部52內面之第二凸肋521,即可固定放置於該榨汁座41上之水果果皮 以增加摩擦力,免去使用者直接用手碰觸到水果,不僅弄髒雙手更會讓手上的細菌伴隨水果流入果汁中,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利性與衛生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該第二連接部51可依使用者之需求增加長度,便於使用者將該第二漏斗單元5蓋設於該水果上時,更省力且方便地握持該第二連接部51與該第二盛接部52,符合每個年齡層民眾的手掌尺寸使用。
參閱圖6,為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之第四較佳實施例,該第四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一盛接部32具有一導流道323。在該第四較佳實施例中,該導流道323是螺旋式環繞凹陷形成於該第一盛接部32之內表面上,自外界倒入該第一盛接部32之液體是經由該導流道323再進入該寶特瓶2中,藉由該導流道323,可使外界液體更加容易流入瓶中,同時增加擾動效果,減少攪拌。
在此,應注意的是,該導流道323的設置型態可以是螺旋式環狀設計,也可以是斜線式弧形設計,只要能夠讓外界倒入的液體更為平順地流入該寶特瓶2中即可,不應以此為限。
依據上述說明及其硬體架構可知,本新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誠然具有下列功效增進:
一、提升功能性
透過設置於該寶特瓶2上之可分離的第一漏斗單元3與該榨汁單元4,為使用者規劃榨取果汁後之盛裝考量,結合傳統漏斗與手動榨汁器結構之設計,滿足消費者一物多用的需求。
二、具衛生及便利性
透過該第一漏斗單元3之第一通孔30與該寶特瓶2的瓶口21螺合在一起,可避免傳統的漏斗在承裝液體到該寶特瓶2時,容易造成傾倒或是 從瓶口21溢出液體之困擾,再者,蓋設於水果上之第二漏斗單元5,不需直接碰觸水果,不易孳生細菌,確實達到乾淨衛生之需求。
三、提升安全性
利用設置於該第二盛接部52內面之第二凸肋521,可固定放置於該榨汁座41上之水果果皮,不僅增加摩擦力,更可減少手部滑動,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就算是忙碌的雙薪父母,亦可安心地讓孩童自行操作,透過攝取天然、衛生的果汁,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藉以在該寶特瓶2上設置可分離之第一漏斗單元3、該榨汁單元4,及該第二漏斗單元5,便於使用者在該榨汁座41上榨取果汁後,即可讓果汁透過該第一通孔30流入該寶特瓶2中,省去另外分裝果汁到其他容器之盛裝程序,更可避免分裝過程中,果汁溢出容器外所造成的困擾,且蓋設於水果上之第二漏斗單元5,避免直接用手碰觸到水果,以達到乾淨且衛生之訴求,如此可達到安全、便利、複合式功能的設計,將可大大提升消費者的使用意願,更進一步改善習知榨汁機所令人詬病的問題,故確實可以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四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寶特瓶
21‧‧‧瓶口
3‧‧‧第一漏斗單元
30‧‧‧第一通孔
31‧‧‧第一連接部
32‧‧‧第一盛接部
321‧‧‧第一凸肋
4‧‧‧榨汁單元
41‧‧‧榨汁座
410‧‧‧中心軸線
42‧‧‧鰭片
421‧‧‧凸齒

Claims (10)

  1. 一種漏斗榨汁兩用裝置,適用於與一寶特瓶結合,並包含:一第一漏斗單元,包括一可分離地與該寶特瓶之瓶口螺合在一起且具有一第一通孔的第一連接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上且開口外擴之第一盛接部,該第一通孔與該寶特瓶之瓶口相連通;及一榨汁單元,可分離地設置於該第一盛接部上,並包括有一榨汁座,該榨汁座定義有一中心軸線,及複數自該中心軸線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盛接部抵接在一起的鰭片。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第一盛接部之內面具有複數間隔設置之成對第一凸肋,每對第一凸肋是分別對應該複數鰭片,用以將該榨汁座定位於該第一盛接部上。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第一盛接部之內面具有複數間隔設置的凹槽,且該凹槽是分別對應該複數鰭片,用以將該榨汁座定位於該第一盛接部上。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複數鰭片是自同一頂點分別弧形外擴向下延伸。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複數鰭片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凸齒。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更包含一第二漏斗單元,該第二漏斗單元包括一具有一第二通孔的第二連接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上且開口外擴之第二盛接部。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第二盛接部之內面具有複數間隔設置之成對第二凸肋。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第一盛接部具有一導流道,自該第一盛接部流入之液體是經由該導流道再進入該寶特瓶中。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導流道是螺旋式環繞於該第一盛接部之內表面上。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漏斗榨汁兩用裝置,其中,該導流道是凹陷形成於該第一盛接部之內表面上。
TW102208437U 2013-05-07 2013-05-07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TWM460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437U TWM460608U (zh) 2013-05-07 2013-05-07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437U TWM460608U (zh) 2013-05-07 2013-05-07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0608U true TWM460608U (zh) 2013-09-01

Family

ID=4962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8437U TWM460608U (zh) 2013-05-07 2013-05-07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0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756A (zh) * 2017-07-31 2020-05-05 祖梅克斯集团公司 改进的榨汁头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756A (zh) * 2017-07-31 2020-05-05 祖梅克斯集团公司 改进的榨汁头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13050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рмления
WO2016134672A1 (zh) 泡扭杯
CN203314735U (zh) 多功能火锅盘
MX2014001780A (es) Prensa y rallador de citricos combinados.
CN204378834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助榨汁机
TWM460608U (zh) 漏斗榨汁兩用裝置
KR101378901B1 (ko) 과일 착즙기
EP3059180B1 (en) Weaning clip
JP5902856B2 (ja) 搾り部に突起を有する果汁搾り器
CN203302840U (zh) 榨汁水壶
JP3188312U (ja) 果汁搾り器
JP3188948U (ja) 複数の突起を備えた果汁搾り器
CN202072155U (zh) 一种新型的果奶瓶
CN201135350Y (zh) 一种水果压汁器
JP3188947U (ja) 種取り部を備えた果汁搾り器
CN213248290U (zh) 一种用于水果榨汁的便携式搅拌机
JP5676805B1 (ja) 種取り部を備えた果汁搾り器
JP6441249B2 (ja) 搾り器
CN212972607U (zh) 一种杯口可变形的杯子
CN201414673Y (zh) 一种可榨柠檬的蒜头去皮器
CN201211082Y (zh) 可调节的端碗、碟器具
GB2472129A (en) Infant feeding container for solid foods
CN207482515U (zh) 一种自动弹开式组合盖
CN206453626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碗
CN109363481A (zh) 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