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8616U -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8616U
TWM458616U TW102202571U TW102202571U TWM458616U TW M458616 U TWM458616 U TW M458616U TW 102202571 U TW102202571 U TW 102202571U TW 102202571 U TW102202571 U TW 102202571U TW M458616 U TWM458616 U TW M4586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handheld device
sensing
unit
notific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2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yao Lin
Bo-Cheng Wu
Original Assignee
Sysg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g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Sysgration Ltd
Priority to TW102202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8616U/zh
Publication of TWM458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8616U/zh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Description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尤其是關於一種透過指紋感應辨識來使手持裝置進行相關程序之裝置。
指紋辨識技術於今日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技術,由於每個人身上的指紋特徵皆不相同,所以指紋可以說是一種獨特的密碼,它主要提供某些特定人士進行通行的相關技術,如最常使用在門禁系統上。但是由於一般的指紋系統體積較大,所以可以進行相關程序的裝置也因此被限定,而前陣子,公開出一種壓力式指紋裝置,不同以往的指紋辨識裝置,它的優點在於體積小,可將一般的指紋辨識系統做得比較小,或是方便整合到別的裝置中。
在這個手持裝置普及的時代中,手機、PDA或種種手持裝置等等,隨處可見,而在這麼便利的時代下,難免會有盜用他人的情況發生。倘若對於這些手持裝置結合該種壓力式指紋裝置,則非一般輸入密碼容易破解,所以能運用 在諸如鎖定、開/關機等等身分認可之方式上,指紋辨識方式是具有相當的便利性。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揭露了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透過本創作之裝置,可結合指紋辨識功能與一般手持式電子裝置,進行諸如開/關機、鎖機、保密等等身分認可之程序,以確保手持裝置使用上之安全。
根據上述所說,本創作主要歸納如下:
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其包括:一手持裝置,係接收通知訊號,以執行相關程序,其至少包括:一指紋感應辨識裝置,其包括;一感應單元,係接收手指按壓之壓力,以產生該手指紋路之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一辨識單元,係與該感應單元電性連結,以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一指紋特徵資料;一微控制處理器,係與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將該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中之至少一個以上之預設指紋資料進行比對,若有符合則送出一通知訊號;以及一指紋資料庫,係該微控制處理器及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以儲存該些預設指紋資料。
在本創作中,其中更包含一通訊單元,係與該微控制處理器電性連結,以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手持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相關程序。
在本創作中,其中該通訊單元係以:第三代行動通訊(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動通訊(4th-Generation,4G)、無線電(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離傳輸(Zigbee)、藍芽(Bluetooth)、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紅外線之方式無線傳送該通知訊號至該手持裝置。
在本創作中,其中該通訊單元與該手持裝置係透過導線連結,以便利用有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手持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相關程序。
在本創作中,其中該手持裝置係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遙控器或具有運算功能之手持式電子裝置。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法定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本創作〕
1‧‧‧手持裝置
11‧‧‧指紋感應辨識裝置
111‧‧‧感應單元
112‧‧‧辨識單元
113‧‧‧微控制處理器
114‧‧‧指紋資料庫
115‧‧‧通訊單元
12‧‧‧電路板
2‧‧‧遙控器
3‧‧‧平板電腦
4‧‧‧智慧型手機
5‧‧‧數位相機
6‧‧‧一般手機
61‧‧‧訊號輸入端
7‧‧‧額外的外殼
71‧‧‧訊號輸出端
72‧‧‧傳輸裝置(通訊單元)
8‧‧‧一般手機
9‧‧‧外殼
第1圖 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方塊圖;附圖一~四 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應用示意圖;附圖五~八 係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之應用範例示意圖。
為了使本創作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創作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創作,並不用於限定本創作。
請參閱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方塊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主體為一手持裝置1,而於該手持裝置1中除了本身執行該手持裝置1主要程序所配置之硬體(電路板12,該電路板12包括該手持裝置1主要功能所對應或所需之元件)外,還包括一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其中,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包括有:一感應單元111、一辨識單元112、一微控制處理器113、一指紋資料庫114以及一通訊單元115。感應單元111係接收手指按壓之壓力,以產生手指紋路造成的的壓力分佈感應訊號,接著再將壓力分佈感應訊號傳送至辨識單元112。辨識單元112係與感應單元111電性連結,以接收以及辨識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並產生出指紋特徵資料。本創作之感應單元111可接收不只一個方向的指紋按壓,一般傳統機械式指紋感應單元僅可由一個方向接收手指按壓以便產生壓力分佈感應訊號,若為其他方向按壓,則產生之壓力分佈訊號送至辨識單元時無法辨識或辨識錯誤,但本創作之感應單元111為壓力式,故任一方向之手指按壓皆可感應並透過辨識單元112進行辨識。而微控制處 理器113係連結辨識單元112,該微控制處理器113係負責將所產生出來的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114中數個先前已儲存之指紋資料進行比對。而指紋資料庫114係與微控制處理器113及辨識單元112電性連結,以儲存供比對指紋特徵資料之預先設定的指紋資料。而通訊單元115係與微控制處理器113電性連結,以便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通知訊號至手持裝置1之電路板12,使手持裝置1執行相關程序諸如:鎖定、開/關機、加密等個人身分認可之程序。其中若通訊單元115是以無線方式進行送出通知訊號,則通訊單元115可包括的方式有:第三代行動通訊(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動通訊(4th-Generation,4G)、無線電(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離傳輸(Zigbee)、藍芽(Bluetooth)、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紅外線等,或是透過導線方式,以有線方式傳送通知訊號。至於本創作所指之手持裝置1是泛指各種手持式電子產品,舉凡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任何具有運算功能之手持電子裝置等,皆可為該手持裝置1,僅看是欲作為開關用途、加密或保密等等軟體上的不同,但是硬體與相關連結與本創作並無相異。值得注意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本身係整合於手持裝置1之中(則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與手持裝置1之間可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進行訊號傳遞),或是分離的方式,如:置於手持裝置1本身所用之外殼上(則 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與手持裝置1之間可利用無線方式進行訊號傳遞),而外殼本屬手持裝置1本體之一,仍屬該手持裝置1之元件,但於此本實施例僅為範例說明,實際上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放置之位置可依使用者或製造者來自行定義。
透過上述的方式,本創作主要提供在指紋辨識成功下,可發出一通知訊號至手持裝置進行相關之程序,所以可透過相關步驟還完成這一連串的動作,請參考如下進行:首先,先將手指對準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上之感應單元,並按壓於該感應單元上;接著,透過手指按壓之壓力於該感應單元上,使手指紋路對感應單元所造成的壓力產生出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並將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傳送至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中之辨識單元中;接著,藉由辨識單元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一指紋特徵資料,該指紋特徵資料可能是圖像、數字或符號等等,並將該指紋特徵資料傳送至微控制處理器中;接著,透過微控制處理器,將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中之至少一個以上之預設指紋資料進行比對,以並判斷是否有與該指紋特徵資料相符合之預設指紋資料;若有相符合之指紋資料,則微控制處理器會立即送出一通知訊號至手持裝置,使手持裝置執行相應之相關程序;若否,則不會進行任何動作包括發出通知訊號等,則手持裝置未收到通知訊號就不會進行相應之相關程序。在指紋資料庫中必須要有可通過比對程序之相對應的指紋資料,所以進行 比對前需要將該些用來比對的指紋資料儲存於指紋資料庫中,也就是說,指紋資料庫中的指紋是可以通過比對,並使微控制處理器發出通知訊號至手持裝置。而進行上述之舉動前,需先設定預設指紋資料,以供之後進行辨識之用,其相關步驟參考如下:首先,先將要做可通過比對之手指對準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上之感應單元,並按壓於該感應單元上;接著,透過該手指按壓之壓力於該感應單元上,使手指紋路對感應單元所造成的壓力產生出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並將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傳送至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中之辨識單元中接著,藉由辨識單元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該可通過比對之預設指紋資料,該預設指紋資料可能是圖像、數字或符號等等。最後,將該預設指紋資料傳送至指紋資料庫中儲存,以便將來提供比對所用。
請參閱附圖一~四,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應用示意圖。如附圖一所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可與遙控器2相結合,以便替換傳統欲觀賞受限制的頻道時需要輸入密碼的方式,藉由指紋感應來取代密碼輸入更能保密。又如附圖二所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可與平板電腦3相結合,如此僅限本人可以進行該平板電腦3開關機的認證,或是執行內部程序實需要本人指紋認證後才可進行。又如附圖三所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可與一般智慧型手機4相結合,除了如附圖二可供 開關機認證外,由於如目前流行的網路購物、電子錢包等等行為皆需要密碼來確認為本人才可進行交易,透過指紋辨識的方式,使密碼被竊取而被盜刷的情況可大為降低,提高虛擬交易的安全性。又如附圖四所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可與一般數位相機5相結合,除了也可提供開關機身分認證外,不論是內部參數設定的確認,或是目前有發展出拍完後直接透過網路上傳到網路空間、相簿或是社群中,透過指紋辨識及相關設定,只要拍完按壓感應指紋就會直接上傳到該指紋所對應的網路空間、相簿或是社群中,減少繁瑣的儲存程序等等,提高了便利性。
請參閱附圖五~八,係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之應用範例示意圖。如附圖四,為一般手機加裝之額外的外殼7,其一側安裝了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另一邊係為指紋感應辨識裝置最後產生之訊號的輸出裝置72。請一併參閱附圖五與附圖六,一般手機6具有本身主體之外部保護殼外,還可透過額外的外殼7進行加裝保護,則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可設置於該額外的外殼7中之一側或同側,則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於外殼上延伸出之輸出裝置72上訊號輸出端71,其位置可對應手機6上的訊號輸入端61,如此一來,當外殼7與手機6組合時,訊號輸出端71即觸碰到訊號輸入端61而具有電性連結,使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透過有線的方式與手機6相連結,以便傳遞訊號。請一併參 閱附圖五與附圖七,與附圖六類似,僅是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之輸出裝置72透過非有線之無線傳輸裝置如無線電(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離傳輸(Zigbee)、藍芽(Bluetooth)紅外線或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等方式來發射訊號至手機8之無線訊號接收端,如此以來即可達到無線形式傳遞訊號。如附圖八,此為外殼結合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之另一個應用的實施例,外殼9本身結合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也就是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係設置於外殼9之同側,當然,以上設置僅為舉例,實際上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均可設置於任何位置,不限定於外殼或是手持裝置上。
以上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之實施範圍;如果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對本創作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當中。
1‧‧‧手持裝置
11‧‧‧指紋感應辨識裝置
111‧‧‧感應單元
112‧‧‧辨識單元
113‧‧‧微控制處理器
114‧‧‧指紋資料庫
115‧‧‧通訊單元
12‧‧‧電路板

Claims (5)

  1. 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其包括:一手持裝置,係接收通知訊號,以執行相關程序,其至少包括:一指紋感應辨識裝置,其包括:一感應單元,係接收手指按壓之壓力,以產生該手指紋路之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一辨識單元,係與該感應單元電性連結,以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一指紋特徵資料;一微控制處理器,係與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將該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中之至少一個以上之預設指紋資料進行比對,若有符合則送出一通知訊號;以及一指紋資料庫,係該微控制處理器及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以儲存該些預設指紋資料。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其中更包含一通訊單元,係與該微控制處理器電性連結,以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手持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相關程序。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其中該通訊單元係以:第三代行動通訊(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動通訊(4th-Generation,4G)、無線電(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離傳輸(Zigbee)、藍芽(Bluetooth)、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紅外線之方式無線傳送該通知訊號至該手持裝置。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其中該通訊單元與該手持裝置係透過導線連結,以便利用有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手持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相關程序。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其中該手持裝置係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遙控器或具有運算功能之手持式電子裝置。
TW102202571U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TWM458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2571U TWM458616U (zh)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2571U TWM458616U (zh)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8616U true TWM458616U (zh) 2013-08-01

Family

ID=49480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2571U TWM458616U (zh)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8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362B (zh) * 2022-05-11 2023-06-1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指紋偵測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362B (zh) * 2022-05-11 2023-06-1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指紋偵測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9560B (zh) 安全平台系統、用於電子裝置上之憑證之安全佈建之方法、及相關之電子裝置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KR102089191B1 (ko) 주문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1971329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 상의 크리덴셜의 프로비저닝 및 인증
TWI496025B (zh) 配件、配件介面系統及方法
EP353165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aring screen data
CA2900762C (e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WI599189B (zh) 在一電子裝置上使用於驗證頻道上傳達的密碼之認證之佈建
KR102162955B1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형 전자장치
WO2017185711A1 (zh) 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14969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JP2016149133A (ja) 携帯端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操作の制御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US2022016676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verifying a user's identity
US11562054B2 (en) Authorized gesture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6447325B (zh) 一种基于nfc通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41027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eer to peer service in electronic device
TWM458616U (zh)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TW201432582A (zh)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裝置及其方法
TWM458615U (zh)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CN104599128A (zh) 交易认证卡
CN203204626U (zh)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US12001911B1 (en) Status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ouchless identity card emulators
US2023014751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based on driver authentication
KR20220072142A (ko) 사용자의 신분을 증명해주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US20180352439A1 (en) Body Area Network for Authentication and Service Provision
CN116828461A (zh) 终端设备消息的输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