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8615U -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8615U
TWM458615U TW102202570U TW102202570U TWM458615U TW M458615 U TWM458615 U TW M458615U TW 102202570 U TW102202570 U TW 102202570U TW 102202570 U TW102202570 U TW 102202570U TW M458615 U TWM458615 U TW M45861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device
fingerprint
sensing
un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2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yao Lin
Bo-Cheng Wu
Original Assignee
Sysg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g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Sysgration Ltd
Priority to TW102202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8615U/zh
Publication of TWM458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8615U/zh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Description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尤其是關於一種透過指紋感應辨識來使輸入裝置進行相關指令送出之裝置。
指紋辨識技術於今日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技術,由於每個人身上的指紋特徵皆不相同,所以指紋可以說是一種獨特的密碼,它主要提供某些特定人士進行通行的相關技術,如最常使用在門禁系統上。但是由於一般的指紋系統體積較大,所以可以進行相關程序的裝置也因此被限定,而前陣子,公開出一種壓力式指紋裝置,不同以往的指紋辨識裝置,它的優點在於體積小,可將一般的指紋辨識系統做得比較小,或是方便整合到別的裝置中。
在這個輸入裝置普及的時代中,鍵盤、滑鼠或種種輸入裝置等等,隨處可見,而在這麼便利的時代下,難免會有盜用他人裝置的情況發生。倘若對於這些輸入裝置結合該種壓力式指紋裝置,則非一般輸入密碼容易破解,所以能 運用在憑證簽章以進行身分認可來送出指令之方式上,指紋辨識方式是具有相當的便利性。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揭露了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透過本創作之裝置,可結合指紋辨識功能與一般輸入裝置,進行諸如保密、加簽、認證等等身分認可等以進行指令或訊號送出之程序,以確保輸入裝置為本人所使用。
根據上述所說,本創作主要歸納如下: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其包括:一輸入裝置,係接收通知訊號,以執行該輸入裝置相關指令送出之程序,其至少包括:一指紋感應辨識裝置,其包括:一感應單元,係接收手指按壓之壓力,以產生該手指紋路之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一辨識單元,係與該感應單元電性連結,以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一指紋特徵資料;一微控制處理器,係與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將該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中之至少一個以上之預設指紋資料進行比對,若有符合則送出一通知訊號;以及一指紋資料庫,係該微控制處理器及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以儲存該些預設指紋資料。
在本創作中,其中更包含一通訊單元,係與該微 控制處理器電性連結,以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輸入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該輸入裝置相關指令送出之程序。
在本創作中,其中該通訊單元係以:第三代行動通訊(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動通訊(4th-Generation,4G)、無線電(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離傳輸(Zigbee)、藍芽(Bluetooth)、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紅外線之方式無線傳送該通知訊號至該輸入裝置。
在本創作中,其中該通訊單元與該輸入裝置係透過導線連結,以便利用有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輸入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該輸入裝置相關指令送出之程序。
在本創作中,其中該輸入裝置係為鍵盤、滑鼠、遙控器或具有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指令之輸入裝置。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法定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本創作〕
1‧‧‧輸入裝置
11‧‧‧指紋感應辨識裝置
111‧‧‧感應單元
112‧‧‧辨識單元
113‧‧‧微控制處理器
114‧‧‧指紋資料庫
115‧‧‧通訊單元
12‧‧‧電路板
121‧‧‧指令送出單元
2‧‧‧遙控器
3‧‧‧平板電腦
4‧‧‧智慧型手機
第1圖 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方塊圖;附圖一~三 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應用 示意圖。
為了使本創作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創作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創作,並不用於限定本創作。
請參閱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方塊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主體為一輸入裝置1,而於該輸入裝置1中除了本身執行該輸入裝置1主要程序所配置之硬體(電路板12,該電路板12包括該輸入裝置1主要功能所對應或所需之元件,以及輸出指令或訊號之一指令送出單元121)外,還包括一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其中,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包括有:一感應單元111、一辨識單元112、一微控制處理器113、一指紋資料庫114以及一通訊單元115。感應單元111係接收手指按壓之壓力,以產生手指紋路造成的的壓力分佈感應訊號,接著再將壓力分佈感應訊號傳送至辨識單元112。辨識單元112係與感應單元111電性連結,以接收以及辨識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並產生出指紋特徵資料。本創作之感應單元111可接收不只一個方向的指紋按壓,一般傳統機械式指紋感應單元僅可由一個方向接收手指按壓以便產生壓力分佈感應訊號,若為其他方向按壓,則產生之壓 力分佈訊號送至辨識單元時無法辨識或辨識錯誤,但本創作之感應單元111為壓力式,故任一方向之手指按壓皆可感應並透過辨識單元112進行辨識。而微控制處理器113係連結辨識單元112,該微控制處理器113係負責將所產生出來的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114中數個先前已儲存之指紋資料進行比對。而指紋資料庫114係與微控制處理器113及辨識單元112電性連結,以儲存供比對指紋特徵資料之預先設定的指紋資料。而通訊單元115係與微控制處理器113電性連結,以便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通知訊號至輸入裝置1之電路板12,使輸入裝置1透過指令送出單元121進行指令或訊號的輸出諸如:鍵盤的字元訊號、滑鼠的左/右鍵或滾輪訊號、遙控器的頻道訊號或是ATM機等個人身份認可程序等等。其中若通訊單元115是以無線方式進行送出通知訊號,則通訊單元115可包括的方式有:第三代行動通訊(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動通訊(4th-Generation,4G)、無線電(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離傳輸(Zigbee)、藍芽(Bluetooth)、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紅外線等,或是透過導線方式,以有線方式傳送通知訊號。至於本創作所指之輸入裝置1是泛指各種手持式電子產品,舉凡鍵盤、滑鼠或任何具有訊號/指令送出之輸入裝置等,皆可為該輸入裝置1,僅看是主要功能而於軟體上的不同,但是硬體與相關連結與本創作並無相異。值得注意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本創作之指 紋感應辨識裝置11本身係整合於輸入裝置1之中(則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與輸入裝置1之間可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進行訊號傳遞),或是分離的方式,如:置於輸入裝置1本身所用之外殼上(則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與輸入裝置1之間可利用無線方式進行訊號傳遞),而外殼本屬輸入裝置1本體之一,仍屬該輸入裝置1之元件,但於此本實施例僅為範例說明,實際上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放置之位置可依使用者或製造者來自行定義。
透過上述的方式,本創作主要提供在指紋辨識成功下,可發出一通知訊號至輸入裝置進行相關訊號送出之程序,所以可透過相關步驟還完成這一連串的動作,請參考如下進行:首先,先將手指對準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上之感應單元,並按壓於該感應單元上;接著,透過手指按壓之壓力於該感應單元上,使手指紋路對感應單元所造成的壓力產生出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並將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傳送至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中之辨識單元中;接著,藉由辨識單元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一指紋特徵資料,該指紋特徵資料可能是圖像、數字或符號等等,並將該指紋特徵資料傳送至微控制處理器中;接著,透過微控制處理器,將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中之至少一個以上之預設指紋資料進行比對,以並判斷是否有與該指紋特徵資料相符合之預設指紋資料;若有相符合之指紋資料,則微控制處理器會立即 送出一通知訊號至輸入裝置,使輸入裝置發出相應之訊號;若否,則不會進行任何動作包括發出訊號等,則輸入裝置未收到通知訊號就不會進行相應之訊號送出。在指紋資料庫中必須要有可通過比對程序之相對應的指紋資料,所以進行比對前需要將該些用來比對的指紋資料儲存於指紋資料庫中,也就是說,指紋資料庫中的指紋是可以通過比對,並使微控制處理器發出通知訊號至輸入裝置。而進行上述之舉動前,需先設定預設指紋資料,以供之後進行辨識之用,其相關步驟參考如下:首先,先將要做可通過比對之手指對準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上之感應單元,並按壓於該感應單元上;接著,透過該手指按壓之壓力於該感應單元上,使手指紋路對感應單元所造成的壓力產生出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並將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傳送至指紋感應辨識裝置中之辨識單元中接著,藉由辨識單元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該可通過比對之預設指紋資料,該預設指紋資料可能是圖像、數字或符號等等。最後,將該預設指紋資料傳送至指紋資料庫中儲存,以便將來提供比對所用。
請參閱附圖一~三,係為本創作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應用示意圖。如附圖一所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可與遙控器2相結合,以便替換傳統欲觀賞受限制的頻道時需要輸入密碼的方式,藉由指紋感應來取代密碼輸入更能保密。又如附圖二所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 識裝置11可與鍵盤3相結合,如此僅限本人可以使用該鍵盤3,或是要按下執行鍵時需要本人指紋認證後才可進行。又如附圖三所示,本創作之指紋感應辨識裝置11可與一般滑鼠4相結合,其作用方式如同附圖二之鍵盤3,可僅限本人該滑鼠3外,執行方面若需要配合身分認證也可結合指紋方式進行。
以上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之實施範圍;如果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對本創作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當中。
1‧‧‧輸入裝置
11‧‧‧指紋感應辨識裝置
111‧‧‧感應單元
112‧‧‧辨識單元
113‧‧‧微控制處理器
114‧‧‧指紋資料庫
115‧‧‧通訊單元
12‧‧‧電路板
121‧‧‧指令送出單元

Claims (5)

  1. 一種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其包括:一輸入裝置,係接收通知訊號,以執行該輸入裝置相關指令送出之程序,其至少包括:一指紋感應辨識裝置,其包括:一感應單元,係接收手指按壓之壓力,以產生該手指紋路之一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一辨識單元,係與該感應單元電性連結,以接收、辨識該壓力分佈感應訊號,以產生一指紋特徵資料;一微控制處理器,係與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將該指紋特徵資料與指紋資料庫中之至少一個以上之預設指紋資料進行比對,若有符合則送出一通知訊號;以及一指紋資料庫,係該微控制處理器及該辨識單元電性連結,以儲存該些預設指紋資料。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其中更包含一通訊單元,係與該微控制處理器電性連結,以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輸入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該輸入裝置相關指令送出之程序。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其中該通訊單元係以:第三代行動通訊(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動通訊(4th-Generation,4G)、無線電(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離傳輸(Zigbee)、藍芽(Bluetooth)、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紅外線之方式無線傳送該通知訊號至該輸入裝置。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其中該通訊單元與該輸入裝置係透過導線連結,以便利用有線方式送出該通知訊號至該輸入裝置之內部執行元件,以執行該輸入裝置相關指令送出之程序。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輸入裝置係為鍵盤、滑鼠、遙控器或具有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送出指令之輸入裝置。
TW102202570U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TWM458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2570U TWM458615U (zh)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2570U TWM458615U (zh)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8615U true TWM458615U (zh) 2013-08-01

Family

ID=4948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2570U TWM458615U (zh) 2013-02-06 2013-02-06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8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291B (zh) * 2017-01-09 2019-05-21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觸控板、輸入套裝以及行動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291B (zh) * 2017-01-09 2019-05-21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觸控板、輸入套裝以及行動裝置
US10877574B2 (en) 2017-01-09 2020-12-29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oration Computer mouse, touchpad, input suite, and mobile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255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162955B1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형 전자장치
US105877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system
KR102216877B1 (ko) 전자장치에서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TWI591507B (zh) 佈建及驗證一電子裝置上之認證
TW201604710A (zh) 電子裝置上之憑證之安全佈建
CN104063648B (zh) 安全令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111703A (zh) 使用生物特征的用户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365515A1 (en) Method of triggering authentication mod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12151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ntering data
CN104008326B (zh) 用于管理终端安全性的装置和方法
JP2016149133A (ja) 携帯端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操作の制御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CN108388790B (zh) 一种解锁请求响应方法、移动终端
KR101990661B1 (ko) 압인식 정전 다중 터치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TWM458615U (zh)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輸入裝置
US2022016676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verifying a user's identity
CN203204634U (zh)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
KR102298352B1 (ko) 도장 터치를 이용한 스탬프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TW201432582A (zh)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裝置及其方法
US1124408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nection of extern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M458616U (zh) 具有指紋感應辨識之手持裝置
WO2016023205A1 (zh) 一种指纹鉴权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3204626U (zh)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US2023010638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adaptively providing authentication scheme of service based on context
EP435794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guide provision method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