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4626U -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04626U
CN203204626U CN 201320082750 CN201320082750U CN203204626U CN 203204626 U CN203204626 U CN 203204626U CN 201320082750 CN201320082750 CN 201320082750 CN 201320082750 U CN201320082750 U CN 201320082750U CN 203204626 U CN203204626 U CN 203204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hand
held device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827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士尧
吴柏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TONG ELECTRONIC IND CO Ltd
Sysg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TONG ELECTRON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TONG ELECTRON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TONG ELECTRONI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827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04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04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046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其包括一手持装置,是接收通知信号,以执行相关程序,手持装置中包括有:一指纹感应辨识装置,其包括:一感应单元,是接收手指按压的压力,以产生手指纹路的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一辨识单元,是与感应单元电性连接,以接收、辨识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一指纹特征数据;一微控制处理器,是与辨识单元电性连接,将指纹特征数据与指纹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对,若有符合则送出一通知信号;以及一指纹数据库,微控制处理器及辨识单元电性连接,以储存些预设指纹数据。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诸如开/关机、锁机、保密等等身份认可的程序,以确保手持装置使用上的安全。

Description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通过指纹感应辨识来使手持装置进行相关程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辨识技术于今日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技术,由于每个人身上的指纹特征皆不相同,所以指纹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密码,它主要提供某些特定人士进行通行的相关技术,如最常使用在门禁系统上。但是由于一般的指纹系统体积较大,所以可以进行相关程序的装置也因此被限定,而前阵子,公开出一种压力式指纹装置,不同以往的指纹辨识装置,它的优点在于体积小,可将一般的指纹辨识系统做得比较小,或是方便整合到别的装置中。
在这个手持装置普及的时代中,手机、PDA或种种手持装置等等,随处可见,而在这么便利的时代下,难免会有盗用他人的情况发生。倘若对于这些手持装置结合所述种压力式指纹装置,则非一般输入密码容易破解,所以能运用在诸如锁定、开/关机等等身份认可的方式上,指纹辨识方式是具有相当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结合指纹辨识功能与一般手持式电子装置,进行诸如开/关机、锁机、保密等等身份认可的程序,以确保手持装置使用上的安全。
根据上述所说,本实用新型主要归纳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其包括:一手持装置,是接收通知信号,以执行相关程序,其包括:一指纹感应辨识装置,其包括;一感应单元,接收手指按压的压力,以产生所述手指纹路的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一辨识单元,与所述感应单元电性连接,以接收、辨识所述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一指纹特征数据;一微控制处理器,与所述辨识单元电性连接,将所述指纹特征数据与指纹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对,若有符合则送出一通知信号;以及一指纹数据库,与所述微控制处理器及所述辨识单元电性连接,以储存所述至少一个预设指纹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更包含一通讯单元,系与所述微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出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手持装置的内部执行元件,以执行相关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所述通讯单元是以:第三代行动通讯(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动通讯(4th-Generation,4G)、无线电(RadioFreqency,RF)、低速短距离传输(Zigbee)、蓝牙(Bluetooth)、Wifi、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红外线的方式无线传送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手持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手持装置是通过导线连接,以便利用有线方式送出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手持装置的内部执行元件,以执行相关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所述手持装置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遥控器或具有运算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诸如开/关机、锁机、保密等等身份认可的程序,以确保手持装置使用上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方块图;
图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应用示意图;
图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的应用范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持装置;11-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1-感应单元;112-辨识单元;113-微控制处理器;114-指纹数据库;115-通讯单元;12-电路板;2-遥控器;3-平板电脑;4-智能型手机;5-数字相机;6-一般手机;61-信号输入端;7-额外的外壳;71-信号输出端;72-传输装置(通讯单元);8-一般手机;9-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方块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体为一手持装置1,而于所述手持装置1中除了本身执行所述手持装置1主要程序所配置的硬件(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包括所述手持装置1主要功能所对应或所需的元件)外,还包括一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其中,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包括有:一感应单元111、一辨识单元112、一微控制处理器113、一指纹数据库114以及一通讯单元115。感应单元111是接收手指按压的压力,以产生手指纹路造成的的压力分布感应信号,接着再将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传送至辨识单元112。辨识单元112是与感应单元111电性连接,以接收以及辨识压力分布感应信号,并产生出指纹特征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单元111可接收不只一个方向的指纹按压,一般传统机械式指纹感应单元仅可由一个方向接收手指按压以便产生压力分布感应信号,若为其他方向按压,则产生的压力分布信号送至辨识单元时无法辨识或辨识错误,但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单元111为压力式,故任一方向的手指按压皆可感应并通过辨识单元112进行辨识。而微控制处理器113连接辨识单元112,所述微控制处理器113负责将所产生出来的指纹特征数据与指纹数据库114中数个先前已储存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而指纹数据库114与微控制处理器113及辨识单元112电性连接,以储存供比对指纹特征数据的预先设定的指纹数据。而通讯单元115与微控制处理器113电性连接,以便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出通知信号至手持装置1的电路板12,使手持装置1执行相关程序诸如:锁定、开/关机、加密等个人身份认可的程序。其中若通讯单元115是以无线方式进行送出通知信号,则通讯单元115可包括的方式有:第三代行动通讯(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动通讯(4th-Generation,4G)、无线电(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离传输(Zigbee)、蓝牙(Bluetooth)、Wifi、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红外线等,或是通过导线方式,以有线方式传送通知信号。至于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手持装置1是泛指各种手持式电子产品,举凡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任何具有运算功能的手持电子装置等,皆可为所述手持装置1,仅看是欲作为开关用途、加密或保密等等软体上的不同,但是硬件与相关连接与本实用新型并无相异。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本身整合于手持装置1之中(则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与手持装置1之间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递),或是分离的方式,如:置于手持装置1本身所用的外壳上(则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与手持装置1之间可利用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递),而外壳本属手持装置1本体之一,仍属所述手持装置1的元件,但于此本实施例仅为范例说明,实际上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放置的位置可依使用者或制造者来自行定义。
通过上述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在指纹辨识成功下,可发出一通知信号至手持装置进行相关的程序,所以可通过相关步骤还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请参考如下进行:首先,先将手指对准指纹感应辨识装置上的感应单元,并按压于所述感应单元上;接着,通过手指按压的压力于所述感应单元上,使手指纹路对感应单元所造成的压力产生出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并将所述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传送至指纹感应辨识装置中的辨识单元中;接着,通过辨识单元接收、辨识所述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一指纹特征数据,所述指纹特征数据可能是图像、数字或符号等等,并将所述指纹特征数据传送至微控制处理器中;接着,通过微控制处理器,将指纹特征数据与指纹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对,以并判断是否有与所述指纹特征数据相符合的预设指纹数据;若有相符合的指纹数据,则微控制处理器会立即送出一通知信号至手持装置,使手持装置执行相应的相关程序;若否,则不会进行任何动作包括发出通知信号等,则手持装置未收到通知信号就不会进行相应的相关程序。在指纹数据库中必须要有可通过比对程序的相对应的指纹数据,所以进行比对前需要将这些用来比对的指纹数据储存于指纹数据库中,也就是说,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是可以通过比对,并使微控制处理器发出通知信号至手持装置。而进行上述的举动前,需先设定预设指纹数据,以供之后进行辨识之用,其相关步骤参考如下:首先,先将要做可通过比对的手指对准指纹感应辨识装置上的感应单元,并按压于所述感应单元上;接着,通过所述手指按压的压力于所述感应单元上,使手指纹路对感应单元所造成的压力产生出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并将所述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传送至指纹感应辨识装置中的辨识单元中接着,通过辨识单元接收、辨识所述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所述可通过比对的预设指纹数据,所述预设指纹数据可能是图像、数字或符号等等。最后,将所述预设指纹数据传送至指纹数据库中储存,以便将来提供比对所用。
请参阅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应用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可与遥控器2相结合,以便替换传统欲观赏受限制的频道时需要输入密码的方式,通过指纹感应来取代密码输入更能保密。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可与平板电脑3相结合,如此仅限本人可以进行所述平板电脑3开关机的认证,或是执行内部程序实需要本人指纹认证后才可进行。又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可与一般智能型手机4相结合,除了如图3可供开关机认证外,由于如目前流行的网络购物、电子钱包等等行为皆需要密码来确认为本人才可进行交易,通过指纹辨识的方式,使密码被窃取而被盗刷的情况可大为降低,提高虚拟交易的安全性。又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可与一般数字相机5相结合,除了也可提供开关机身份认证外,不论是内部参数设定的确认,或是目前有发展出拍完后直接通过网络上传到网络空间、相簿或是社群中,通过指纹辨识及相关设定,只要拍完按压感应指纹就会直接上传到所述指纹所对应的网络空间、相簿或是社群中,减少繁琐的储存程序等等,提高了便利性。
请参阅图6~9,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的应用范例示意图。如图6,为一般手机加装的额外的外壳7,其一侧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另一边为指纹感应辨识装置最后产生的信号的输出装置72。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7,一般手机6具有本身主体的外部保护壳外,还可通过额外的外壳7进行加装保护,则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可设置于所述额外的外壳7中之一侧或同侧,则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于外壳上延伸出的输出装置72上信号输出端71,其位置可对应手机6上的信号输入端61,如此一来,当外壳7与手机6组合时,信号输出端71即触碰到信号输入端61而具有电性连接,使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手机6相连接,以便传递信号。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8,与图7类似,仅是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的输出装置72通过非有线的无线传输装置如无线电(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离传输(Zigbee)、蓝牙(Bluetooth)红外线或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等方式来发射信号至手机8的无线信号接收端,如此以来即可达到无线形式传递信号。如图9,此为外壳结合指纹感应辨识装置的另一个应用的实施例,外壳9本身结合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也就是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设置于外壳9的同侧,当然,以上设置仅为举例,实际上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均可设置于任何位置,不限定于外壳或是手持装置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手持装置,接收通知信号,以执行相关程序,其包括:
一指纹感应辨识装置,其包括:
一感应单元,接收手指按压的压力,以产生所述手指纹路的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
一辨识单元,与所述感应单元电性连接,以接收、辨识所述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一指纹特征数据;
一微控制处理器,与所述辨识单元电性连接,将所述指纹特征数据与指纹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对,若有符合则送出一通知信号;以及
一指纹数据库,与所述微控制处理器及所述辨识单元电性连接,以储存所述至少一个预设指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通讯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出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手持装置的内部执行元件,以执行相关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是以:第三代行动通讯、第四代行动通讯、无线电、低速短距离传输、蓝牙、Wifi、近场通讯或红外线的方式无线传送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手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手持装置是通过导线连接,以便利用有线方式送出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手持装置的内部执行元件,以执行相关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遥控器或具有运算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CN 201320082750 2013-02-22 2013-02-22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4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82750 CN203204626U (zh) 2013-02-22 2013-02-22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82750 CN203204626U (zh) 2013-02-22 2013-02-22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04626U true CN203204626U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4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827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4626U (zh) 2013-02-22 2013-02-22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04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1857B2 (en) Electronic stamp system for security intensif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computer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KR102162955B1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형 전자장치
CN106255984B (zh) 用于操作便携式电子设备以进行移动支付交易的装置和方法
US9197313B2 (en) Remote control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y
KR101707837B1 (ko) 디지털 도어락 시스템
EP3144861B1 (en) A time card punching system
JP590344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3246838A (zh) 移动终端的外接装置
EP277045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ecurity of terminal
US94659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downloading of enrollment finger biometric data via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092823A (zh) 信息安全设备及蓝牙配对方法
CN106447325B (zh) 一种基于nfc通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063323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US950951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gital signature
CN103869996B (zh) 一种基于nfc的安全便捷型虚拟键盘装置
CN103984913A (zh)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3204634U (zh)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
CN203204626U (zh) 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手持装置
KR101382877B1 (ko) Nfc 기능이 담긴 기기를 이용한 암호 노출 방지 전자 도어락 시스템 및 작동 방법
KR102172855B1 (ko) 사용자의 휴대형 매체를 이용한 매체 분리 기반 서버형 일회용코드 제공 방법
KR101425595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보안 시스템 장치
KR102142722B1 (ko) 형상 터치를 이용한 애플리케이션 제어 방법
CN102447496A (zh) 建立无线安全联机方法及其相关无线装置以及无线主机
KR102086856B1 (ko) 터치 인증 기반 키워드 운영 방법
EP2518982A1 (en) Mobile device, transponde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mobi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