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3395U -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 Google Patents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3395U
TWM453395U TW101224182U TW101224182U TWM453395U TW M453395 U TWM453395 U TW M453395U TW 101224182 U TW101224182 U TW 101224182U TW 101224182 U TW101224182 U TW 101224182U TW M453395 U TWM453395 U TW M4533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plate
fixing
rod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4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Yau Liu
Original Assignee
Yuh P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 P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 P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24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3395U/zh
Publication of TWM453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3395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本新型是涉及一種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拉鍊由最初的金屬材料向非金屬材料,單一品種單一功能向多品種多規格綜合功能發展,由簡單構造到今天的精巧美觀,五顏六色,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其性能、結構、材料日新月異,用途廣泛,深入到了航天、航空、軍事、醫療、民用等各個領域,小小拉鍊在人們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拉鍊,作為本世紀對人類最為實用的十大發明之一,已被載入了歷史的史冊。
在拉鏈的生產過程中,有關於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的部分,傳統的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是將待切拉鏈鏈齒完全去除的機種,此一去全齒之方式,其在製作開口型拉鏈時,容易造成製造上之困擾,而增加作業程序,減低拉鏈製造之產能。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創作人進行研發,關於此方面的技術文獻,可參考下列專利文獻1所示,為一種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裝置改良,其包括:一裁切機構,該裁切機構是由一設於頂端、能上下昇降移動的上抵刀;一設於底端、能上下昇降移動的頂刀;以及一設於上抵刀與頂刀間、能容置頂刀昇降的切刀架所組成;其特徵在於:該切刀架為呈一ㄇ字造型,而在切刀架兩側底部、各設有一延伸部,並設有螺孔,且切刀架的頂端,是為呈倒V形的刀口部份,在刀口之中央,為一可容置頂刀昇降之容槽,而容槽的兩側、各設有一組凸起、呈兩側對稱和前後式之設置、由第一刀尖部、與第二刀尖部所組成的刀尖部,且該刀尖部與刀口頂側的高度差,一側是為半 拉鏈鏈齒高,而另側是為全拉鏈鏈齒高;而該上抵刀的兩側,分別固設有一呈相對狀設置的選齒裝置,該選齒裝置是由一具有一開槽的固定座;一能與該固定座鎖固配合的蓋板;及一設於該固定座與蓋板間、且藉縱向設置於該開槽內部之第一彈簧、而使其可作彈性昇降、呈L型的選齒器所組成;而該選齒器的底端一側、設有兩個交錯排列、能調整定位的選齒針,且該選齒器遠離切刀架的一端,更設有一能調整定位的定位桿。
雖然,本創作人以針對傳統的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的問題點,進行過針對性的改良,但是因為拉鏈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彈性的物體,在輸送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伸縮的狀況發生。
如此一來,便會造成開口上的誤差,此外亦容易發生壓到鏈齒、導致影響到整體生產的良率之問題。
另外,不論傳統的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或是專利文獻1,都是原理如專利文獻2所示之下切式的分段裁切機,在裁切的過程中,不容易掌握,且容易有經過裁切的鏈齒、遺留在上抵刀處,以及切到拉鏈布條的問題發生,對生產的工時和良率,有莫大的影響。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定位更準確、不容易被拉鏈之彈性所影響、不容易有殘留鏈齒和切到拉鏈布條之問題,能有效提高裁切效率、並縮短工時、且能降低維護機率的分段裁切機,便成為本新型欲改進的目的。
專利文獻1:國內專利公告M361921號「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裝置改良」,西元2009年08月01日公告。
專利文獻2:國內專利公告080730號「在拉鏈條上形成無鏈齒空隙部之裝置」,西元1986年09月16日公告。
本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裁切更為精確、能有效降低不良率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為解決前述問題及達到本新型的目的,本新型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為一種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指分段裁切機(100),其包括有:一機座(10);一具有上下對應設置,位於該機座(10)上方之上刀組(1)、和位於該機座(10)下方之下刀組(2)的裁切機構(20);一設於該機座(10)底端處、一端對應於該下刀組(2),具有一能驅動該裁切機構(20)運作之凸輪單元(3)和馬達單元(4)的驅動裝置(30);以及一組固設於該上刀組(1)外的選齒裝置(40);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刀組(1),其包含有一上切刀(11)及一上刀片(12),該上切刀(11)的底端,是為一能供用於切除拉鏈(S)之上腿部(S1)用、呈V字形的刀口(111)部份,而在刀口(111)之中央,為一能容置該上刀片(12)上下活動的容槽(112),該刀口(111)的前側端是為一前刀刃部(111A)、而後側端是為一對稱於該前刀刃部(111A)的後刀刃部(111B),且該前刀刃部(111A)往左側方向、與該後刀刃部(111B)錯開一嚙合齒頭寬(W1),另該前、後刀刃部(111A、111B)之間的刃口寬度(W2)、小於拉鏈(S)之縫線(L)和對應縫線(L)間的寬度(W3);前述前、後刀刃部(111A、111B)的左側端處,分別各設有一凸出於各自刀刃半拉鏈鏈齒高(H)、能供用於切至拉鏈(S)之上腿部(S1)和下腿部(S2)用的刀尖部(111C);前述上刀片(12),其為呈倒T字形、底端凸出於該容槽(112)、且設有一凹槽(121),而底端的左、右兩側之前後表面處,更分別各凸設有對應貼齊於該前、後刀刃部(111A、111B) 邊緣的一前定位凸塊(122)和一後定位凸塊(123),該前、後定位凸塊(122、123)凸出於上刀片(12)底端,並能插入對應的上腿部(S1)和與其相鄰之上腿部(S1)間,以供穩固定位該拉鏈(S)用,另該上刀片(12)的頂端處,更與一能提供該上刀片(12)一復歸力用的彈性下壓裝置(13)連接;所述下刀組(2),其包含有一切刀架(21)、一下刀片(22)、兩壓鏈器(23)、及一壓鏈器固定塊(24),該切刀架(21)呈一ㄇ字造型,並在切刀架(21)兩側底部、各設有一延伸部(211),並設有螺孔(212),而該切刀架(21)的頂端、設有一凸出部(213),且該凸出部(213)對應於前述上刀片(12)處、設有一能容置該下刀片(22)上下活動的開槽(214),另該開槽(214)的左右兩端處,分別各設有一呈山字形的下切刃部(215);前述下刀片(22)的底端,更與一能於該切刀架(21)內上下活動的下刀固定板(221)連接,該下刀固定板(221)兩側底部、各設有一延伸塊(2211),並設有一定位孔(2212),該定位孔(2212)與切刀架(21)間,更分別設有一能提供該下刀片(22)一復歸力用的下刀彈簧(222);前述壓鏈器(23)為設於該切刀架(21)的前、後側端處,並透過前述壓鏈器固定塊(24)、與分別與該壓鏈器(23)底端連接、以定位該壓鏈器(23);所述凸輪單元(3),其包含有一第一凸輪(31)、一第二凸輪(32)、及一凸輪主軸(33),該第一、二凸輪(31、32)為依序固定於該凸輪主軸(33)的一端,且該凸輪主軸(33)的另端、與該馬達單元(4)連接、並更設有一能透過一偏心板(34)、帶動該上刀組(1)作動的偏心輪(331);前述第一凸輪(31)能推動該壓鏈器固定塊(24)、以使該壓鏈器(23)作動,而前述第二凸輪(32)能推動該下刀固定板(221)、以使該下刀片(22)作動; 所述選齒裝置(40),其包含有分別各設於該上刀組(1)左、右側的兩選齒器(5),及分別各與對應之該選齒器(5)頂端連接的兩氣壓缸(6)。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分段裁切機(100)的選齒器(5),其包含有一氣壓缸連接板(51)、一選齒針固定桿(52)、一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一選齒針調整板(54)、一選齒針壓板(55)、及一選齒針座(56);前述氣壓缸連接板(51)的遠離該上刀組(1)一端、為與該氣壓缸(6)之活塞桿(61)連接;前述選齒針固定桿(52)的底端、為活動嵌設於該上刀組(1)之對應側處,且該選齒針固定桿(52)的頂端、為與該氣壓缸連接板(51)的底端面連接;前述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為垂直固定於該選齒針固定桿(52)的底端,並往遠離另一選齒器(5)之一側凸出於於外,且其底端邊緣處、更凸設有一支撐片體(531);前述選齒針調整板(54),為垂直固定於該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之凸出端處,以配合該選齒針固定桿(52)、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和支撐片體(531)、以形成一容置空間(57),而該選齒針調整板(54)和該選齒針座(56)之間、更設有一選齒調整彈簧(58),且該選齒針調整板(54)對應於前述選齒調整彈簧(58)處、更設有一穿過該選齒調整彈簧(58)、與選齒針座(56)鄰近端連接的微調螺桿(59);前述選齒針壓板(55)和選齒針座(56),為依序卡設於該容置空間(57)內、且鄰近於另一選齒器(5)之一端、凸出於該容置空間(57)外,該選齒針座(56)凸出端的底部、凸設有一選齒針定位部(561),且該選齒針定位部(561)處、更插設有至少一根的選齒針(A)。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氣壓 缸(6),其更包括有一氣壓缸固定板(62)、一下接近固定板(63)、一感應開關固定座(64)、一感應開關(65)、及一支承桿(66);前述氣壓缸固定板(62)、為呈倒L字形、並設於該氣壓缸(6)之底端面處、且對應於該活塞桿(61)處、設有一能供該活塞桿(61)穿過後與氣壓缸連接板(51)連接的穿孔(621),前述下接近固定板(63)、為設於該氣壓缸固定板(62)底端處、一端往遠離該上刀組(1)方向延伸,前述感應開關固定座(64)、為呈倒L字形、且一端固設於該下接近固定板(63)鄰近於該上刀組(1)之一端前側面處,前述感應開關(65)、具有一感應端(651)、為垂直設於該感應開關固定座(64)自由端處、且該感應端(651)凸出於該感應開關固定座(64)頂表面,前述支承桿(66)、一端與該氣壓缸固定板(62)遠離該上刀組(1)之一端後側面連接;所述氣壓缸連接板(51),其對應於該感應端(651)處、更設有一感應螺桿(511),而該氣壓缸連接板(51)對應於該下接近固定板(63)處、更設有一可調式防撞桿(512)。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選齒針座(56),其前側面處、更設有一定位開槽(562),而前述定位開槽(562)內、更穿設有一端與該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連接的定位螺絲(563)。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分段裁切機(100)的選齒器(5),其包含有一具有一固定座開槽(5a1)的固定座(5a);一能與該固定座(5a)鎖固配合,表面設有一凸條(5b1)的蓋板(5b);及一設於該固定座(5a)與蓋板(5b)間、且藉縱向設置於該固定座開槽(5a1)內部之昇降彈簧(5c1)、而使其可作彈性昇降、呈L型的選齒桿(5c)所組成;前述選齒桿(5c)的底端一側、更插設有至少一根的選齒針 (A),而該選齒桿(5c)的底端前側面處、更凸設有一限位桿固定塊(5c2),前述限位桿固定塊(5c2)的底端、更設有一限位桿(5d);前述固定座(5a)內、更橫向設置有一側向彈簧(5e)、能提供該選齒桿(5c)一側向彈力,前述固定座(5a)的頂端、更設有一能將昇降彈簧(5c1)定位、與該氣壓缸(6)之活塞桿(61)連接的彈簧固定板(5f);所述各選齒器(5),其選齒桿(5c)上半部的一側面、皆內縮式設置有一凹陷部(5c3),而當該選齒器(5)為設於該上刀組(1)右側時、該凹陷部(5c3)為設於該選齒桿(5c)鄰近於上刀組(1)的一側面處,又當該選齒器(5)為設於該上刀組(1)左側時、該凹陷部(5c3)為設於該選齒桿(5c)遠離於上刀組(1)的一側面處;前述側向彈簧(5e),分別是為設於該固定座(5a)遠離前述凹陷部(5c3)的一處內、以對該選齒桿(5c)施加側向壓力、迫使該選齒桿(5c)偏轉。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選齒器(5)外,其更設有一選齒固定板(5g)、一選齒調節板(5h)、一調節螺絲固定桿(5i)、一調節螺絲固定塊(5j)、一調節螺絲(5k)、及一氣壓缸固定板(5m);前述選齒固定板(5g)為設於該固定座(5a)後側面處、固定於該上刀組(1)一側、底端設有一能限制該選齒器(5)位移量的限位條(5g1),前述選齒調節板(5h)為設於該蓋板(5b)前側面處、內側面對應於該凸條(5b1)處、設有一導槽(5h1),前述調節螺絲固定桿(5i)為呈L字形、並一端與該選齒固定板(5g)遠離上刀組(1)的一側連接,前述調節螺絲固定塊(5j)為呈一字形、並與該蓋板(5b)遠離上刀組(1)的一側連接,前述調節螺絲(5k)為穿過該調節螺絲固定桿(5i)自由端、一端與該調節螺絲固定塊(5j)卡接,前述氣壓缸固定板(5m)為設於該選齒固定板(5g)頂端、並頂端面能供氣壓缸(6)固定、而對應於前述活塞桿(61) 處、更設有一能供活塞桿(61)穿過後與前述彈簧固定板(5f)連接的通孔(5m1)。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選齒桿(5c),其底端設有選齒針(A)處,更設有一呈凸字形設置、一端能供該選齒針(A)插設定位、另端能與該選齒桿(5c)螺接的選齒針定位塊(5n),該選齒針定位塊(5n)設有該選齒針(A)的一端處、更凸設有一選齒針定位凸塊(5n1);所述選齒桿(5c),其對應於前述選齒針定位塊(5n)的凸出部處,更設有一選齒桿開槽(5c4)。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分段裁切機(100),其更包括有一設於該裁切機構(20)右側方向、能供計算拉鏈(S)輸送長度的計碼組(50);前述計碼組(50),其包含有一計碼輪座(501)、一計碼輪(502)、一高低調整裝置(503)、一上壓輪(504)、一計碼器固定座(505)、及一計碼器(506);前述計碼輪座(501)為設於該裁切機構(20)右側方向,前述計碼輪(502)為設於該計碼輪座(501)的前側面處,前述高低調整裝置(503)為樞設於該該計碼輪座(501)頂端,前述上壓輪(504)為設於該高低調整裝置(503)前側面、位於該計碼輪(502)頂端,前述計碼器固定座(505)為設於該計碼輪座(501)後側面、對應於該計碼輪(502)處,前述計碼器(506)為設於該計碼器固定座(505)自由端、並與該計碼輪(502)軸接。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高低調整裝置(503),其包含有一高低調整桿(5031)、一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一高低調整手把(5033)、一高低調整拉簧(5034)、及一高低調整螺絲(5035);前述高低調整桿(5031)右端為與該計碼輪座(501)樞接、且其前側與該上壓輪(504)連接,前述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 為對應於該上壓輪(504)、軸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後側面處,前述高低調整手把(5033)則是為設於該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頂端,前述高低調整拉簧(5034)為頂端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左側、底端與該計碼輪座(501)連接,前述高低調整螺絲(5035)為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頂端、能抵頂該計碼輪座(501)、以供調整該上壓輪(504)的下壓力用。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分段裁切機(100),其更包括有一設於該裁切機構(20)左側方向、能供輸送拉鏈(S)和進行微調拉鏈(S)之鏈齒(T)位置用的傳動組(60);前述傳動組(60),其包含有一傳動固定板(601)、一傳動輪(602)、一導鏈輪(603)、一活動裝置(604)、一傳動膠輪(605)、一導鏈馬達(606)、及一導鏈槽(607);前述傳動固定板(601)為設於該裁切機構(20)左側方向,該傳動輪(602)為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前側端面處,前述導鏈輪(603)為設於該傳動輪(602)右側上方,前述活動裝置(604)為樞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頂端處,前述傳動膠輪(605)為設於該活動裝置(604)上、位於該傳動輪(602)左側上方、與該傳動輪(602)和導鏈輪(603)呈一倒三角形設置,前述導鏈馬達(606)為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後側端面處、並與該傳動輪(602)軸接,前述導鏈槽(607)為設於該傳動輪(602)左側、能供引導拉鏈(S)輸出用。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活動裝置(604),其包含有一活動桿(6041)、一活動凸輪(6042)、一調整手把(6043)、及一調整拉簧(6044);前述活動桿(6041)的右端處、為與該傳動固定板(601)頂端後側樞接,前述活動凸輪(6042)為軸設於該活動桿(6041)和該傳動膠輪(605)間,前述調整手把(6043)則是為設於該活動凸輪 (6042)頂端,前述調整拉簧(6044)是為設於該活動桿(6041)的左端處、底端為與該傳動固定板(601)連接。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分段裁切機(100),更包含有一位於該下刀組(2)和該凸輪單元(3)間的作動桿組(70);前述作動桿組(70),其包含有一頂模座(701)、一活動軸(702)、及一頂桿(703),該頂模座(701)為設於該機座(10)底端、對應於該下刀組(2),該活動軸(702)頂端為套設於該頂模座(701)內、並能推動該壓鏈器固定塊(24)、且底端一側為對應於該第一凸輪(31),該頂桿(703)頂端為套設於該活動軸(702)內、並能推動該下刀固定板(221)、且底端一側為該第二凸輪(32)。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偏心板(34),其頂端處更設有一橫向設置、與該偏心板(34)呈T字形設置的上座(35);前述上座(35),其凸出於該偏心板(34)的兩端,與機座(10)間,更分別設有一緩衝裝置(80);前述緩衝裝置(80),其是由設於該偏心板(34)和機座(10)間,由下至上、由內至外依序套設有一導柱套(36)、一導柱彈簧(802)、及一導柱(803)。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下刀組(2),其更包含有一設於該機座(10)頂端的下模座(25)、一設於該下模座(25)前側端面處的下模座前蓋(26)、一設於該下模座(25)後側端面處的下模座後蓋(27)、一設於該下模座前蓋(26)頂端面的前蓋頂板(28)、及一設於該下模座後蓋(27)頂端面的後蓋頂板(29);而所述壓鏈器(23),其與該壓鏈器固定塊(24)之間,更分別設有至少一壓鏈彈簧(231);前述壓鏈器固定塊(24),其與前述下模座前蓋(26)和下模 座後蓋(27)間,更設有一壓塊彈簧(241)。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後蓋頂板(29)其頂端面處,更設有一能將切斷後之拉鏈(S)之鏈齒(T)吹離的吹氣板(291);而所述前蓋頂板(28),其頂端面處,更設有一呈L字形、能將吹離之前述鏈齒(T)導離的落料斗(281)。
根據上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述彈性下壓裝置(13),其是為由一上刀片固定塊(131)、及至少一條一端嵌設於該上刀片固定塊(131)頂端面內的上刀片下壓彈簧(132)。
1.本新型中,引用西元1986年02月16日公告,國內專利公告074892號「拉鏈條之空隙部形成裝置」的專利文獻3之原理,使用上切的方式,透過上刀組(1)和下刀組(2)的配合,有效的解決殘留鏈齒和切到拉鏈布條的問題。
2.本新型中,雖然原理是引用自專利文獻3,但其所針對應用的拉鏈、過於單一,無法直接應用於一般常用的拉鏈(S)上、有無法拔除鏈齒(T)的問題,而本新型的前、後刀刃部(111A、111B)之間的刃口寬度(W2)、小於拉鏈(S)之縫線(L)和對應縫線(L)間的寬度(W3),與切縫線(L)外側的專利文獻3不同,應用性更廣,更能應用到一般常用的拉鏈(S)上,且更不容易切到拉鏈布條。
3.本新型中,透過前、後刀刃部(111A、111B)的刀尖部(111C),以切至拉鏈(S)之上腿部(S1)和下腿部(S2),以方便拔除拉鏈(S)之鏈齒(T)。
4.本新型中,透過前刀刃部(111A)往左側方向、與該後刀刃部(111B)錯開一嚙合齒頭寬(W1)的設置,除了配合刀尖部(111C),達到拉鏈分段之功能外,更可預留下半齒以利開口型鏈條之作業,確實較習式更具進步性之實效。
5.本新型中,引用西元1991年12月01日公告,國內專利公告173816號「於齒帶上形成無鏈齒部之裝置」的專利文獻4之原理,透過前定位凸塊(122)和一後定位凸塊(123)的應用,能插入對應的上腿部(S1)和與其相鄰之上腿部(S1)間,以穩固定位該拉鏈(S),因此能有效的避免拉鏈(S)之彈性的影響,讓拉鏈(S)不會滑動,以進行精確的裁切,並且相對於專利文獻4,實用性更高,在保有定位效果的同時,降低壓到鏈齒(T)的可能。
6.本新型中,透過上刀片(12)凸出於上切刀(11)的設置方式,能先定位再裁切,確保生產的良率,而配合上彈性下壓裝置(13),更讓上刀片(12)能對拉鏈(S)施壓,避免滑脫,同時更在裁切完成後,提供上刀片(12)一復歸力。。
7.本新型中,透過凸輪單元(3),以其第一、二凸輪(31、32)及凸輪主軸(33)來配合馬達單元(4),降低整體機具的重心,更為穩定,同時更降低的組裝難度,驅動時更有效率,並更容易維護與調整,應用上更為便利。
8.本新型中,透過選齒裝置(40)的使用,能在上刀片(12)定位前,先行定位,首先確保裁切的位置正確,降低錯誤裁切的可能,其次,透過應用不同的選齒裝置(40),更能便於業者,針對不同的拉鏈來進行應用。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如圖1所示為本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本新型上刀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3所示為圖2上切刀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如圖4所示為本新型上刀組的仰視示意圖,如圖5所示為本新型下刀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6所示為圖5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7所示為本新型凸輪單元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31所示為本新型上切刀進行定位時的俯視示意圖,如圖32所示為拉鏈鏈齒的立體示意圖,如圖33所 示為開口型拉鏈的剖面示意圖,如圖34所示為拉鏈粗成品分段間隙圖。
圖中揭示出,為一種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指分段裁切機(100),其包括有:一機座(10);一具有上下對應設置,位於該機座(10)上方之上刀組(1)、和位於該機座(10)下方之下刀組(2)的裁切機構(20);一設於該機座(10)底端處、一端對應於該下刀組(2),具有一能驅動該裁切機構(20)運作之凸輪單元(3)和馬達單元(4)的驅動裝置(30);以及一組固設於該上刀組(1)外的選齒裝置(40);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刀組(1),其包含有一上切刀(11)及一上刀片(12),該上切刀(11)的底端,是為一能供用於切除拉鏈(S)之上腿部(S1)用、呈V字形的刀口(111)部份,而在刀口(111)之中央,為一能容置該上刀片(12)上下活動的容槽(112),該刀口(111)的前側端是為一前刀刃部(111A)、而後側端是為一對稱於該前刀刃部(111A)的後刀刃部(111B),且該前刀刃部(111A)往左側方向、與該後刀刃部(111B)錯開一嚙合齒頭寬(W1),另該前、後刀刃部(111A、111B)之間的刃口寬度(W2)、小於拉鏈(S)之縫線(L)和對應縫線(L)間的寬度(W3);前述前、後刀刃部(111A、111B)的左側端處,分別各設有一凸出於各自刀刃半拉鏈鏈齒高(H)、能供用於切至拉鏈(S)之上腿部(S1)和下腿部(S2)用的刀尖部(111C);前述上刀片(12),其為呈倒T字形、底端凸出於該容槽(112)、且設有一凹槽(121),而底端的左、右兩側之前後表面處,更分別各凸設有對應貼齊於該前、後刀刃部(111A、111B)邊緣的一前定位凸塊(122)和一後定位凸塊(123),該前、後定 位凸塊(122、123)凸出於上刀片(12)底端,並能插入對應的上腿部(S1)和與其相鄰之上腿部(S1)間,以供穩固定位該拉鏈(S)用,另該上刀片(12)的頂端處,更與一能提供該上刀片(12)一復歸力用的彈性下壓裝置(13)連接;所述下刀組(2),其包含有一切刀架(21)、一下刀片(22)、兩壓鏈器(23)、及一壓鏈器固定塊(24),該切刀架(21)呈一ㄇ字造型,並在切刀架(21)兩側底部、各設有一延伸部(211),並設有螺孔(212),而該切刀架(21)的頂端、設有一凸出部(213),且該凸出部(213)對應於前述上刀片(12)處、設有一能容置該下刀片(22)上下活動的開槽(214),另該開槽(214)的左右兩端處,分別各設有一呈山字形的下切刃部(215);前述下刀片(22)的底端,更與一能於該切刀架(21)內上下活動的下刀固定板(221)連接,該下刀固定板(221)兩側底部、各設有一延伸塊(2211),並設有一定位孔(2212),該定位孔(2212)與切刀架(21)間,更分別設有一能提供該下刀片(22)一復歸力用的下刀彈簧(222);前述壓鏈器(23)為設於該切刀架(21)的前、後側端處,並透過前述壓鏈器固定塊(24)、與分別與該壓鏈器(23)底端連接、以定位該壓鏈器(23);所述凸輪單元(3),其包含有一第一凸輪(31)、一第二凸輪(32)、及一凸輪主軸(33),該第一、二凸輪(31、32)為依序固定於該凸輪主軸(33)的一端,且該凸輪主軸(33)的另端、與該馬達單元(4)連接、並更設有一能透過一偏心板(34)、帶動該上刀組(1)作動的偏心輪(331);前述第一凸輪(31)能推動該壓鏈器固定塊(24)、以使該壓鏈器(23)作動,而前述第二凸輪(32)能推動該下刀固定板(221)、以使該下刀片(22)作動;所述選齒裝置(40),其包含有分別各設於該上刀組(1)左、 右側的兩選齒器(5),及分別各與對應之該選齒器(5)頂端連接的兩氣壓缸(6)。
其中,上切刀(11)的前刀刃部(111A)、後刀刃部(111B),錯開一嚙合齒頭寬(W1)的設置方式,確保在不會切傷其它鏈齒(T),並預留下半齒,方便後續的加工;而刃口寬度(W2)小於拉鏈(S)之縫線(L)和對應縫線(L)間的寬度(W3)的設置方式,能對縫線(L)內側的鏈齒(T)進行裁切,以符合現有大多數拉鏈(S)的加工需求。
其次,前、後刀刃部(111A、111B)凸出於各自刀刃半拉鏈鏈齒高(H)的刀尖部(111C),能在非刀尖部(111C)處,裁切到拉鏈(S)之上腿部(S1)時,裁切到拉鏈(S)之上腿部(S1)和下腿部(S2),讓鏈齒(T)能正常、順暢的被拔掉。
再者,利用能插入對應上腿部(S1)和相鄰之上腿部(S1)之間的前、後定位凸塊(122、123),讓上刀片(12)能穩定的定位於拉鏈(S)上,讓拉鏈(S)不會滑掉,使上切刀(11)能正確的進行裁切。
再其次,透過上刀片(12)的凹槽(121)之設置,讓被切除之鏈齒(T),不會被遺留在上刀片(12)上,而利用彈性下壓裝置(13),提供上刀片(12)足夠的下壓力和恢復力。
另外,透過切刀架(21)左右的下切刃部(215),讓拉鏈(S)不會被卡入切刀架(21),能順利的在裁切完全後、被輸送遠離該裁切機構(20);而利用下刀彈簧(222)的增設,使下刀片(22)能快速的回到原位,以快速的進行下一次加工;藉由壓鏈器(23)的使用,將拉鏈(S)穩固的定位,以利於進行裁切;而藉由第一、二凸輪(31、32)的配合,來達成推動壓鏈器(23)和下刀片(22)的目標,有效的降低驅動裝置(30)之組裝、維護難度,並同時讓驅動裝置(30)得以裝置在本新型的下方部分,降低機具重心,並便於組裝於維護。
還有,透過選齒裝置(40)的配合,以兩選齒器(5)進行初步的拉鏈(S)定位之後,便能配合上刀片(12)的定位,進行精密的裁切動作,有效的降低不良品之出現機率,更不會因為要進行不良品排除、而浪費掉多餘的工時,一舉數得;而配合氣壓缸(6)的應用,反應能更快速確實,以縮短加工時間。
上述中,所述下刀組(2),其更包含有一設於該機座(10)頂端的下模座(25)、一設於該下模座(25)前側端面處的下模座前蓋(26)、一設於該下模座(25)後側端面處的下模座後蓋(27)、一設於該下模座前蓋(26)頂端面的前蓋頂板(28)、及一設於該下模座後蓋(27)頂端面的後蓋頂板(29);而所述壓鏈器(23),其與該壓鏈器固定塊(24)之間,更分別設有至少一壓鏈彈簧(231);前述壓鏈器固定塊(24),其與前述下模座前蓋(26)和下模座後蓋(27)間,更設有一壓塊彈簧(241)。
其中,透過前蓋頂板(28)和後蓋頂板(29)的使用,方便拉鏈(S)的設置,並提供一穩定的引導功能。
其次,透過壓鏈彈簧(231)和壓塊彈簧(241)的使用,提供給壓鏈器固定塊(24)一緩衝作用,並以壓鏈彈簧(231)、讓壓鏈器固定塊(24)能推動壓鏈器(23)上昇,此外,更讓壓鏈器(23)和壓鏈器固定塊(24)能迅速的回到原位。
上述中,所述彈性下壓裝置(13),其是為由一上刀片固定塊(131)、及至少一條一端嵌設於該上刀片固定塊(131)頂端面內的上刀片下壓彈簧(132)。
其中,透過此種上刀片固定塊(131)及上刀片下壓彈簧(132)的配合,提供足夠的回復力及下壓力,讓上切刀(11)能穩定的定位拉鏈(S),並能快速的回到原位。
如圖8所示為本新型作動桿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中揭示出,所述分段裁切機(100),更包含有一位於該下刀組(2)和 該凸輪單元(3)間的作動桿組(70);前述作動桿組(70),其包含有一頂模座(701)、一活動軸(702)、及一頂桿(703),該頂模座(701)為設於該機座(10)底端、對應於該下刀組(2),該活動軸(702)頂端為套設於該頂模座(701)內、並能推動該壓鏈器固定塊(24)、且底端一側為對應於該第一凸輪(31),該頂桿(703)頂端為套設於該活動軸(702)內、並能推動該下刀固定板(221)、且底端一側為該第二凸輪(32)。
其中,透過作動桿組(70)的活動軸(702)和頂桿(703),讓凸輪單元(3)能順利分段推動壓鏈器固定塊(24)、下刀固定板(221),減少驅動的難度、降低故障率,同時更方便維修及調整。
如圖9所示為本新型第一種選齒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10~圖13所示為本新型第一種選齒器的實施動作示意圖。
圖中揭示出,所述分段裁切機(100)的選齒器(5),其包含有一氣壓缸連接板(51)、一選齒針固定桿(52)、一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一選齒針調整板(54)、一選齒針壓板(55)、及一選齒針座(56);前述氣壓缸連接板(51)的遠離該上刀組(1)一端、為與該氣壓缸(6)之活塞桿(61)連接;前述選齒針固定桿(52)的底端、為活動嵌設於該上刀組(1)之對應側處,且該選齒針固定桿(52)的頂端、為與該氣壓缸連接板(51)的底端面連接;前述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為垂直固定於該選齒針固定桿(52)的底端,並往遠離另一選齒器(5)之一側凸出於於外,且其底端邊緣處、更凸設有一支撐片體(531);前述選齒針調整板(54),為垂直固定於該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之凸出端處,以配合該選齒針固定桿(52)、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和支撐片體(531)、以形成一容置空間(57),而該選 齒針調整板(54)和該選齒針座(56)之間、更設有一選齒調整彈簧(58),且該選齒針調整板(54)對應於前述選齒調整彈簧(58)處、更設有一穿過該選齒調整彈簧(58)、與選齒針座(56)鄰近端連接的微調螺桿(59);前述選齒針壓板(55)和選齒針座(56),為依序卡設於該容置空間(57)內、且鄰近於另一選齒器(5)之一端、凸出於該容置空間(57)外,該選齒針座(56)凸出端的底部、凸設有一選齒針定位部(561),且該選齒針定位部(561)處、更插設有至少一根的選齒針(A)。
其中,透過此第一種選齒器(5)的應用,以配合多變的加工需求,方便操作員調整,提高應用性,另外,因為選齒時動作為直上直下,當有插到鏈齒(T)的狀況發生時,便能配合多次下插的方式,來確定是否真的錯位,降低裁剪失敗的可能。
其次,透過一支以上之選齒針(A)的設置方式,能減少對鏈齒(T)的傷害,並進一步提高定寸的穩定性,能有更佳的實用性,且能提昇成品的品質,符合國際上的需求標準。
另外,為符合業者的應用需求,選齒針(A)亦能單支實施[圖中未揭示],以增加本新型的產業應用性。
還有,透過微調螺桿(59)的轉動,便能快速的進行調整,以配合不同的拉鏈(S)來使用,而配合上選齒調整彈簧(58)後,更能提供一側向推力,以消除背隙,讓微調動作更精密。
上述中,所述氣壓缸(6),其更包括有一氣壓缸固定板(62)、一下接近固定板(63)、一感應開關固定座(64)、一感應開關(65)、及一支承桿(66);前述氣壓缸固定板(62)、為呈倒L字形、並設於該氣壓缸(6)之底端面處、且對應於該活塞桿(61)處、設有一能供該活塞桿(61)穿過後與氣壓缸連接板(51)連接的穿孔(621),前述下接近固定板(63)、為設於該氣壓缸固定板(62)底端處、一端往遠離 該上刀組(1)方向延伸,前述感應開關固定座(64)、為呈倒L字形、且一端固設於該下接近固定板(63)鄰近於該上刀組(1)之一端前側面處,前述感應開關(65)、具有一感應端(651)、為垂直設於該感應開關固定座(64)自由端處、且該感應端(651)凸出於該感應開關固定座(64)頂表面,前述支承桿(66)、一端與該氣壓缸固定板(62)遠離該上刀組(1)之一端後側面連接;所述氣壓缸連接板(51),其對應於該感應端(651)處、更設有一感應螺桿(511),而該氣壓缸連接板(51)對應於該下接近固定板(63)處、更設有一可調式防撞桿(512)。
其中,透過感應開關(65)和感應螺桿(511)的配合,降低誤感應的機率,不用擔心會容易發生、需要時常維護的狀況,非常的耐用,符合工廠的應用標準。
其次,透過可調式防撞桿(512)的使用,能有效的避免,因為操作或是設定不當,而讓選齒器(5)撞到機台,或是傷到拉鏈的狀況,提供一安全上的保障。
上述中,所述選齒針座(56),其前側面處、更設有一定位開槽(562),而前述定位開槽(562)內、更穿設有一端與該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連接的定位螺絲(563)。
其中,透過定位開槽(562)和定位螺絲(563)的配合,讓被調整位置後的選齒針座(56),更能穩定的被定位,而且只要轉鬆轉緊定位螺絲(563),就能方便的定位與位移,而透過定位開槽(562)使用,更能避免調整過頭的問題。
如圖14所示為本新型上座和緩衝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中揭示出,所述偏心板(34),其頂端處更設有一橫向設置、與該偏心板(34)呈T字形設置的上座(35);前述上座(35),其凸出於該偏心板(34)的兩端,與機座(10)間,更分別設有一緩衝裝置(80);前述緩衝裝置(80),其是由設於該偏心板(34)和機座(10) 間,由下至上、由內至外依序套設有一導柱套(36)、一導柱彈簧(802)、及一導柱(803)。
其中,透過兩組緩衝裝置(80)的導柱彈簧(802)的應用,配合上座(35),將偏心板(34)所傳來的力量分散,並有效的降低下降時的衝擊,能更穩定的進行裁切,除此之外,更能提供一快速回位的功能,以快速進行的下一次加工。
如圖15所示為本新型計碼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中揭示出,所述分段裁切機(100),其更包括有一設於該裁切機構(20)右側方向、能供計算拉鏈(S)輸送長度的計碼組(50);前述計碼組(50),其包含有一計碼輪座(501)、一計碼輪(502)、一高低調整裝置(503)、一上壓輪(504)、一計碼器固定座(505)、及一計碼器(506);前述計碼輪座(501)為設於該裁切機構(20)右側方向,前述計碼輪(502)為設於該計碼輪座(501)的前側面處,前述高低調整裝置(503)為樞設於該該計碼輪座(501)頂端,前述上壓輪(504)為設於該高低調整裝置(503)前側面、位於該計碼輪(502)頂端,前述計碼器固定座(505)為設於該計碼輪座(501)後側面、對應於該計碼輪(502)處,前述計碼器(506)為設於該計碼器固定座(505)自由端、並與該計碼輪(502)軸接。
其中,透過計碼輪(502)和上壓輪(504),讓計碼組(50)能穩定、順暢的輸送拉鏈(S),讓計碼器(506)能準確的計錄輸送拉鏈(S)之長度,以便於進行拉鏈(S)的補償輸送,好確保裁切的良率,減少不良品出現的可能。
上述中,所述高低調整裝置(503),其包含有一高低調整桿(5031)、一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一高低調整手把(5033)、一高低調整拉簧(5034)、及一高低調整螺絲(5035);前述高低調整桿(5031)右端為與該計碼輪座(501)樞接、且其前側與該上壓輪(504)連接,前述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 為對應於該上壓輪(504)、軸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後側面處,前述高低調整手把(5033)則是為設於該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頂端,前述高低調整拉簧(5034)為頂端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左側、底端與該計碼輪座(501)連接,前述高低調整螺絲(5035)為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頂端、能抵頂該計碼輪座(501)、以供調整該上壓輪(504)的下壓力用。
其中,透過此種高低調整裝置(503)的應用,只要一掰動高低調整手把(5033),就能轉動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讓高低調整桿(5031)偏轉,以提高上壓輪(504),便於操作員調整拉鏈(S),整體而言,調整上非常方便,而透過高低調整拉簧(5034)的使用,更能提供上壓輪(504)足夠的下壓力,而遇調整下壓力、只要調整高低調整拉簧(5034)即可,調整上亦十分的方便。
如圖16所示為本新型傳動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中揭示出,所述分段裁切機(100),其更包括有一設於該裁切機構(20)左側方向、能供輸送拉鏈(S)和進行微調拉鏈(S)之鏈齒(T)位置用的傳動組(60);前述傳動組(60),其包含有一傳動固定板(601)、一傳動輪(602)、一導鏈輪(603)、一活動裝置(604)、一傳動膠輪(605)、一導鏈馬達(606)、及一導鏈槽(607);前述傳動固定板(601)為設於該裁切機構(20)左側方向,該傳動輪(602)為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前側端面處,前述導鏈輪(603)為設於該傳動輪(602)右側上方,前述活動裝置(604)為樞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頂端處,前述傳動膠輪(605)為設於該活動裝置(604)上、位於該傳動輪(602)左側上方、與該傳動輪(602)和導鏈輪(603)呈一倒三角形設置,前述導鏈馬達(606)為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後側端面處、並與該傳動輪(602)軸接,前述導鏈槽(607)為設於該傳動輪(602)左側、能供引導拉 鏈(S)輸出用。
其中,透過倒三角形設置的傳動輪(602)、導鏈輪(603)、及傳動膠輪(605),有效並穩定的帶動拉鏈(S),當欲進行拉鏈(S)的補償時,便能配合計碼組(50),進行精確的補償,配合第一種選齒器,能提高選齒的正確率。
上述中,所述活動裝置(604),其包含有一活動桿(6041)、一活動凸輪(6042)、一調整手把(6043)、及一調整拉簧(6044);前述活動桿(6041)的右端處、為與該傳動固定板(601)頂端後側樞接,前述活動凸輪(6042)為軸設於該活動桿(6041)和該傳動膠輪(605)間,前述調整手把(6043)則是為設於該活動凸輪(6042)頂端,前述調整拉簧(6044)是為設於該活動桿(6041)的左端處、底端為與該傳動固定板(601)連接。
其中,透過此種活動裝置(604)的應用,能方便且快的進行拉鏈(S)的重新定位與調整,只要一推動調整手把(6043),就能讓活動凸輪(6042)偏轉,讓活動桿(6041)偏轉,讓傳動膠輪(605)遠離傳動輪(602),以便於拉鏈(S)調整與定位,使用上十分的簡單、快速,但確十分的實用。
其次,當欲進行傳動膠輪(605)下壓力調整時,透過簡單的調整拉簧(6044)之更換或調整,便能做到,能縮短維護、更換的工時。
如圖17所示為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18所示為本新型左、右第二種選齒器之選齒桿的立體示意圖,如圖19、圖20所示為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的動作示意圖,如圖35所示為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之左、右另種選齒桿的立體示意圖,如圖36所示為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之另種選齒桿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中揭示出,所述分段裁切機(100)的選齒器(5),其包含有一具有一固定座開槽(5a1)的固定座(5a); 一能與該固定座(5a)鎖固配合,表面設有一凸條(5b1)的蓋板(5b);及一設於該固定座(5a)與蓋板(5b)間、且藉縱向設置於該固定座開槽(5a1)內部之昇降彈簧(5c1)、而使其可作彈性昇降、呈L型的選齒桿(5c)所組成;前述選齒桿(5c)的底端一側、更插設有至少一根的選齒針(A),而該選齒桿(5c)的底端前側面處、更凸設有一限位桿固定塊(5c2),前述限位桿固定塊(5c2)的底端、更設有一限位桿(5d);前述固定座(5a)內、更橫向設置有一側向彈簧(5e)、能提供該選齒桿(5c)一側向彈力,前述固定座(5a)的頂端、更設有一能將昇降彈簧(5c1)定位、與該氣壓缸(6)之活塞桿(61)連接的彈簧固定板(5f);所述各選齒器(5),其選齒桿(5c)上半部的一側面、皆內縮式設置有一凹陷部(5c3),而當該選齒器(5)為設於該上刀組(1)右側時、該凹陷部(5c3)為設於該選齒桿(5c)鄰近於上刀組(1)的一側面處,又當該選齒器(5)為設於該上刀組(1)左側時、該凹陷部(5c3)為設於該選齒桿(5c)遠離於上刀組(1)的一側面處;前述側向彈簧(5e),分別是為設於該固定座(5a)遠離前述凹陷部(5c3)的一處內、以對該選齒桿(5c)施加側向壓力、迫使該選齒桿(5c)偏轉。
其中,透過此種選齒器(5)的應用,以機械式的方式,來撥動拉鏈,確實進行選齒的動作。
其次,透過選齒桿(5c)的獨特設置,當選齒桿(5c)凸出於固定座開槽(5a1)時,凹陷部(5c3)與側向彈簧(5e)對到之後,受到側向彈簧(5e)的推動,選齒桿(5c)會往凹陷部(5c3)的方向偏,正因為如此不穩定、晃動的設計,讓選齒桿(5c)得以順暢的滑入鏈齒與鄰近鏈齒間、所產生的間隙之中,就算是直接對到鏈齒,也會滑開,確保選齒動作的實施,失敗率低。
上述中,所述選齒器(5)外,其更設有一選齒固定板(5g)、一選齒調節板(5h)、一調節螺絲固定桿(5i)、一調節螺絲固定塊(5j)、一調節螺絲(5k)、及一氣壓缸固定板(5m);前述選齒固定板(5g)為設於該固定座(5a)後側面處、固定於該上刀組(1)一側、底端設有一能限制該選齒器(5)位移量的限位條(5g1),前述選齒調節板(5h)為設於該蓋板(5b)前側面處、內側面對應於該凸條(5b1)處、設有一導槽(5h1),前述調節螺絲固定桿(5i)為呈L字形、並一端與該選齒固定板(5g)遠離上刀組(1)的一側連接,前述調節螺絲固定塊(5j)為呈一字形、並與該蓋板(5b)遠離上刀組(1)的一側連接,前述調節螺絲(5k)為穿過該調節螺絲固定桿(5i)自由端、一端與該調節螺絲固定塊(5j)卡接,前述氣壓缸固定板(5m)為設於該選齒固定板(5g)頂端、並頂端面能供氣壓缸(6)固定、而對應於前述活塞桿(61)處、更設有一能供活塞桿(61)穿過後與前述彈簧固定板(5f)連接的通孔(5m1)。
其中,當氣壓缸(6)一動作,就能讓固定座(5a)下降,而固定座(5a)一下降後,選齒桿(5c)便會縮入固定座(5a)中,凹陷部(5c3)與側向彈簧(5e)錯開之後,選齒桿(5c)就會回正,此時選齒桿(5c)就會往側向彈簧(5e)方向偏轉,達成一撥齒的動作,此動作除了能確保選齒針(A)能卡入、鏈齒與鄰近鏈齒間所產生的間隙中之外,透過左、右選齒器(5)的撥齒動作之配合,更能往同一方向撥動,以確保裁切的正確。
其次,透過調節螺絲固定桿(5i)、調節螺絲固定塊(5j)、及調節螺絲(5k)的配合,只要一轉動調節螺絲(5k)、便能帶動選齒調節板(5h),手動調整選齒器(5)的位置,以配合不同的拉鏈(S)來使用,提高產業應用性。
上述中,所述選齒桿(5c),其底端設有選齒針(A)處,更設有一呈凸字形設置、一端能供該選齒針(A)插設定位、另端能 與該選齒桿(5c)螺接的選齒針定位塊(5n),該選齒針定位塊(5n)設有該選齒針(A)的一端處、更凸設有一選齒針定位凸塊(5n1);所述選齒桿(5c),其對應於前述選齒針定位塊(5n)的凸出部處,更設有一選齒桿開槽(5c4)。
其中,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除能如圖18一樣單針實施之外,更能配合選齒桿開槽(5c4)和選齒針定位塊(5n),讓選齒針(A)的更換,更為方便快速。
最後應說明的是,雖然在圖示中,皆為雙邊單選齒針(A)的實施、或是雙邊雙選齒針(A)的實施,但是亦能一邊單選齒針(A)、一端雙選齒針(A)來實施。
如圖21~圖25所示為本新型上、下刀組和凸輪單元配合運作時的實施動作示意圖,如圖26~圖28所示為本新型上、下刀組進行裁切時的實施動作示意圖,如圖30所示為本新型上、下刀組進行裁切時的側視示意圖。
圖中揭示出,當凸輪單元(3)的凸輪主軸(33)開始轉動之後,便能透過第一凸輪(31),讓壓鏈器(23)上昇,壓住定位拉鏈(S),隨後偏心板(34)便會帶動上刀組(1),讓上刀組(1)下降。
上刀組(1)下降後,上切刀(11)會先碰到鏈齒(T),透過前、後定位凸塊(122、123),插入對應的上腿部(S1)和與其相鄰之上腿部(S1)間,以穩固定位拉鏈(S)。
之後,上刀片(12)下降,利用前刀刃部(111A)的後刀刃部(111B),對鏈齒(T)進行一切斷的動作。
而其前刀刃部(111A)、後刀刃部(111B)錯開一嚙合齒頭寬(W1)的設置,能有效的保留半齒;而刃口寬度(W2)小於拉鏈(S)之縫線(L)和對應縫線(L)間的寬度(W3)之設置,更能有效的切斷縫線(L)內側的鏈齒(T),便於進行後續的拔齒動作;另凸出於各自刀刃半拉鏈鏈齒高(H)的刀尖部(111C),亦能有效的切至拉鏈(S)之上腿部(S1)和下腿部(S2)。
當上刀片(12)切斷鏈齒(T)後,受到第二凸輪(32)的推動,下刀片(22)上昇,而上刀組(1)也會同時向上昇,直到下刀片(22)上昇到定位後,上刀組(1)繼續上昇,利用下刀彈簧(222),讓上切刀(11)回到漸漸原位,而上刀組(1)再繼續上昇,直到上切刀(11)遠離下刀片(22),讓裁切後的鏈齒(T),失去夾持,脫離上切刀(11)。
如圖29所示為本新型裁切後、以吹氣板配合落料斗時的實施動作示意圖。
圖中揭示出,所述後蓋頂板(29)其頂端面處,更設有一能將切斷後之拉鏈(S)之鏈齒(T)吹離的吹氣板(291);而所述前蓋頂板(28),其頂端面處,更設有一呈L字形、能將吹離之前述鏈齒(T)導離的落料斗(281)。
其中,透過吹氣板(291)和落料斗(281)的配合,當拉鏈(S)之鏈齒(T)被切斷後,下刀片(22)一下降,失去夾持的鏈齒(T),便能非常容易的被吹離,而透過落料斗(281)的應用,更不用擔心會有鏈齒(T)亂飛,造成環境髒亂、或是影響到機具,甚至是影響到操作員安全的問題發生。
其次,透過吹氣板(291)的使用,吹拂的更集中,提高風壓、更容易吹落鏈齒(T),並降低將鏈齒(T)吹至機具內的機率。
綜合以上所述,能得知本新型確為現今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中,最具有足夠功效性、實用性和產業利用性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瞭本新型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由於符合新穎及進步性要件,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但本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因此舉凡與本新型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只要在均等範圍內都應涵屬於本新型專利範圍內。
1‧‧‧上刀組
11‧‧‧上切刀
111‧‧‧刀口
111A‧‧‧前刀刃部
111B‧‧‧後刀刃部
111C‧‧‧刀尖部
112‧‧‧容槽
12‧‧‧上刀片
121‧‧‧凹槽
122‧‧‧前定位凸塊
123‧‧‧後定位凸塊
13‧‧‧彈性下壓裝置
131‧‧‧上刀片固定塊
132‧‧‧上刀片下壓彈簧
2‧‧‧下刀組
21‧‧‧切刀架
211‧‧‧延伸部
212‧‧‧螺孔
213‧‧‧凸出部
214‧‧‧開槽
215‧‧‧下切刃部
22‧‧‧下刀片
221‧‧‧下刀固定板
5d‧‧‧限位桿
5e‧‧‧側向彈簧
5f‧‧‧彈簧固定板
5g‧‧‧選齒固定板
5g1‧‧‧限位條
5h‧‧‧選齒調節板
5h1‧‧‧導槽
5i‧‧‧調節螺絲固定桿
5j‧‧‧調節螺絲固定塊
5k‧‧‧調節螺絲
5m‧‧‧氣壓缸固定板
5m1‧‧‧通孔
5n‧‧‧選齒針定位塊
5n1‧‧‧選齒針定位凸塊
6‧‧‧氣壓缸
61‧‧‧活塞桿
62‧‧‧氣壓缸固定板
621‧‧‧穿孔
63‧‧‧下接近固定板
64‧‧‧感應開關固定座
65‧‧‧感應開關
651‧‧‧感應端
66‧‧‧支承桿
2211‧‧‧延伸塊
2212‧‧‧定位孔
222‧‧‧下刀彈簧
23‧‧‧壓鏈器
231‧‧‧壓鏈彈簧
24‧‧‧壓鏈器固定塊
241‧‧‧壓塊彈簧
25‧‧‧下模座
26‧‧‧下模座前蓋
27‧‧‧下模座後蓋
28‧‧‧前蓋頂板
281‧‧‧落料斗
29‧‧‧後蓋頂板
291‧‧‧吹氣板
3‧‧‧凸輪單元
31‧‧‧第一凸輪
32‧‧‧第二凸輪
33‧‧‧凸輪主軸
331‧‧‧偏心輪
34‧‧‧偏心板
35‧‧‧上座
4‧‧‧馬達單元
5‧‧‧選齒器
51‧‧‧氣壓缸連接板
511‧‧‧感應螺桿
512‧‧‧可調式防撞桿
52‧‧‧選齒針固定桿
53‧‧‧選齒針調整固定板
10‧‧‧機座
20‧‧‧裁切機構
30‧‧‧驅動裝置
40‧‧‧選齒裝置
50‧‧‧計碼組
501‧‧‧計碼輪座
502‧‧‧計碼輪
503‧‧‧高低調整裝置
5031‧‧‧高低調整桿
5032‧‧‧高低調整活動凸輪
5033‧‧‧高低調整手把
5034‧‧‧高低調整拉簧
5035‧‧‧高低調整螺絲
504‧‧‧上壓輪
505‧‧‧計碼器固定座
506‧‧‧計碼器
60‧‧‧傳動組
601‧‧‧傳動固定板
602‧‧‧傳動輪
603‧‧‧導鏈輪
604‧‧‧活動裝置
6041‧‧‧活動桿
6042‧‧‧活動凸輪
6043‧‧‧調整手把
6044‧‧‧調整拉簧
605‧‧‧傳動膠輪
606‧‧‧導鏈馬達
607‧‧‧導鏈槽
531‧‧‧支撐片體
54‧‧‧選齒針調整板
55‧‧‧選齒針壓板
56‧‧‧選齒針座
561‧‧‧選齒針定位部
562‧‧‧定位開槽
563‧‧‧定位螺絲
57‧‧‧容置空間
58‧‧‧選齒調整彈簧
59‧‧‧微調螺桿
5a‧‧‧固定座
5a1‧‧‧固定座開槽
5b‧‧‧蓋板
5b1‧‧‧凸條
5c‧‧‧選齒桿
5c1‧‧‧昇降彈簧
5c2‧‧‧限位桿固定塊
5c3‧‧‧凹陷部
5c4‧‧‧選齒桿開槽
70‧‧‧作動桿組
701‧‧‧頂模座
702‧‧‧活動軸
703‧‧‧頂桿
80‧‧‧緩衝裝置
801‧‧‧導柱套
802‧‧‧導柱彈簧
803‧‧‧導柱
100‧‧‧分段裁切機
A‧‧‧選齒針
H‧‧‧半拉鏈鏈齒高
L‧‧‧縫線
S‧‧‧拉鏈
S1‧‧‧上腿部
S2‧‧‧下腿部
T‧‧‧鏈齒
W1‧‧‧嚙合齒頭寬
W2‧‧‧刃口寬度
W3‧‧‧寬度
圖1:本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本新型上刀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2上切刀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4:本新型上刀組的仰視示意圖。
圖5:本新型下刀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6:為圖5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本新型凸輪單元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8:本新型作動桿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9:本新型第一種選齒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0~圖13:本新型第一種選齒器的實施動作示意圖。
圖14:本新型上座和緩衝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5:本新型計碼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6:本新型傳動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7: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8: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之選齒桿的立體示意圖。
圖19、圖20: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的動作示意圖。
圖21~圖25:本新型上、下刀組和凸輪單元配合運作時的實施動作示意圖。
圖26~圖28:本新型上、下刀組進行裁切時的實施動作示意圖。
圖29:本新型裁切後、以吹氣板配合落料斗時的實施動作示意圖。
圖30:本新型上、下刀組進行裁切時的側視示意圖。
圖31:本新型上切刀進行定位時的俯視示意圖。
圖32:為拉鏈鏈齒的立體示意圖。
圖33:為開口型拉鏈的剖面示意圖。
圖34:為拉鏈粗成品分段間隙圖。
圖35: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之左、右另種選齒桿的立體示意圖。
圖36:本新型第二種選齒器之另種選齒桿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4‧‧‧馬達單元
10‧‧‧機座
20‧‧‧裁切機構
30‧‧‧驅動裝置
40‧‧‧選齒裝置
50‧‧‧計碼組
60‧‧‧傳動組
100‧‧‧分段裁切機
S‧‧‧拉鏈
T‧‧‧鏈齒

Claims (16)

  1. 一種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所指分段裁切機(100),其包括有:一機座(10);一具有上下對應設置,位於該機座(10)上方之上刀組(1)、和位於該機座(10)下方之下刀組(2)的裁切機構(20);一設於該機座(10)底端處、一端對應於該下刀組(2),具有一能驅動該裁切機構(20)運作之凸輪單元(3)和馬達單元(4)的驅動裝置(30);以及一組固設於該上刀組(1)外的選齒裝置(40);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刀組(1),其包含有一上切刀(11)及一上刀片(12),該上切刀(11)的底端,是為一能供用於切除拉鏈(S)之上腿部(S1)用、呈V字形的刀口(111)部份,而在刀口(111)之中央,為一能容置該上刀片(12)上下活動的容槽(112),該刀口(111)的前側端是為一前刀刃部(111A)、而後側端是為一對稱於該前刀刃部(111A)的後刀刃部(111B),且該前刀刃部(111A)往左側方向、與該後刀刃部(111B)錯開一嚙合齒頭寬(W1),另該前、後刀刃部(111A、111B)之間的刃口寬度(W2)、小於拉鏈(S)之縫線(L)和對應縫線(L)間的寬度(W3);前述前、後刀刃部(111A、111B)的左側端處,分別各設有一凸出於各自刀刃半拉鏈鏈齒高(H)、能供用於切至拉鏈(S)之上腿部(S1)和下腿部(S2)用的刀尖部(111C);前述上刀片(12),其為呈倒T字形、底端凸出於該容槽(112)、且設有一凹槽(121),而底端的左、右兩側之前後表面處,更分別各凸設有對應貼齊於該前、後刀刃部(111A、111B)邊緣的一前定位凸塊(122)和一後定位凸塊(123),該前、後定位凸塊(122、123)凸出於上刀片(12)底端,並能插入對應的上腿部(S1)和與其相鄰之上腿部(S1)間,以供穩固定位該拉鏈(S)用,另該 上刀片(12)的頂端處,更與一能提供該上刀片(12)一復歸力用的彈性下壓裝置(13)連接;所述下刀組(2),其包含有一切刀架(21)、一下刀片(22)、兩壓鏈器(23)、及一壓鏈器固定塊(24),該切刀架(21)呈一ㄇ字造型,並在切刀架(21)兩側底部、各設有一延伸部(211),並設有螺孔(212),而該切刀架(21)的頂端、設有一凸出部(213),且該凸出部(213)對應於前述上刀片(12)處、設有一能容置該下刀片(22)上下活動的開槽(214),另該開槽(214)的左右兩端處,分別各設有一呈山字形的下切刃部(215);前述下刀片(22)的底端,更與一能於該切刀架(21)內上下活動的下刀固定板(221)連接,該下刀固定板(221)兩側底部、各設有一延伸塊(2211),並設有一定位孔(2212),該定位孔(2212)與切刀架(21)間,更分別設有一能提供該下刀片(22)一復歸力用的下刀彈簧(222);前述壓鏈器(23)為設於該切刀架(21)的前、後側端處,並透過前述壓鏈器固定塊(24)、與分別與該壓鏈器(23)底端連接、以定位該壓鏈器(23);所述凸輪單元(3),其包含有一第一凸輪(31)、一第二凸輪(32)、及一凸輪主軸(33),該第一、二凸輪(31、32)為依序固定於該凸輪主軸(33)的一端,且該凸輪主軸(33)的另端、與該馬達單元(4)連接、並更設有一能透過一偏心板(34)、帶動該上刀組(1)作動的偏心輪(331);前述第一凸輪(31)能推動該壓鏈器固定塊(24)、以使該壓鏈器(23)作動,而前述第二凸輪(32)能推動該下刀固定板(221)、以使該下刀片(22)作動;所述選齒裝置(40),其包含有分別各設於該上刀組(1)左、右側的兩選齒器(5),及分別各與對應之該選齒器(5)頂端連接的兩氣壓缸(6)。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段裁切機(100)的選齒器(5),其包含有一氣壓 缸連接板(51)、一選齒針固定桿(52)、一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一選齒針調整板(54)、一選齒針壓板(55)、及一選齒針座(56);前述氣壓缸連接板(51)的遠離該上刀組(1)一端、為與該氣壓缸(6)之活塞桿(61)連接;前述選齒針固定桿(52)的底端、為活動嵌設於該上刀組(1)之對應側處,且該選齒針固定桿(52)的頂端、為與該氣壓缸連接板(51)的底端面連接;前述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為垂直固定於該選齒針固定桿(52)的底端,並往遠離另一選齒器(5)之一側凸出於於外,且其底端邊緣處、更凸設有一支撐片體(531);前述選齒針調整板(54),為垂直固定於該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之凸出端處,以配合該選齒針固定桿(52)、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和支撐片體(531)、以形成一容置空間(57),而該選齒針調整板(54)和該選齒針座(56)之間、更設有一選齒調整彈簧(58),且該選齒針調整板(54)對應於前述選齒調整彈簧(58)處、更設有一穿過該選齒調整彈簧(58)、與選齒針座(56)鄰近端連接的微調螺桿(59);前述選齒針壓板(55)和選齒針座(56),為依序卡設於該容置空間(57)內、且鄰近於另一選齒器(5)之一端、凸出於該容置空間(57)外,該選齒針座(56)凸出端的底部、凸設有一選齒針定位部(561),且該選齒針定位部(561)處、更插設有至少一根的選齒針(A)。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壓缸(6),其更包括有一氣壓缸固定板(62)、一下接近固定板(63)、一感應開關固定座(64)、一感應開關(65)、及一支承桿(66);前述氣壓缸固定板(62)、為呈倒L字形、並設於該氣壓缸(6)之底端面處、且對應於該活塞桿(61)處、設有一能供該活塞桿(61)穿過後與氣壓缸連接板(51)連接的穿孔(621),前述下接近固定板(63)、為設於該氣壓缸固定板(62)底端處、一端往遠離該上 刀組(1)方向延伸,前述感應開關固定座(64)、為呈倒L字形、且一端固設於該下接近固定板(63)鄰近於該上刀組(1)之一端前側面處,前述感應開關(65)、具有一感應端(651)、為垂直設於該感應開關固定座(64)自由端處、且該感應端(651)凸出於該感應開關固定座(64)頂表面,前述支承桿(66)、一端與該氣壓缸固定板(62)遠離該上刀組(1)之一端後側面連接;所述氣壓缸連接板(51),其對應於該感應端(651)處、更設有一感應螺桿(511),而該氣壓缸連接板(51)對應於該下接近固定板(63)處、更設有一可調式防撞桿(512)。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選齒針座(56),其前側面處、更設有一定位開槽(562),而前述定位開槽(562)內、更穿設有一端與該選齒針調整固定板(53)連接的定位螺絲(563)。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段裁切機(100)的選齒器(5),其包含有一具有一固定座開槽(5a1)的固定座(5a);一能與該固定座(5a)鎖固配合,表面設有一凸條(5b1)的蓋板(5b);及一設於該固定座(5a)與蓋板(5b)間、且藉縱向設置於該固定座開槽(5a1)內部之昇降彈簧(5c1)、而使其可作彈性昇降、呈L型的選齒桿(5c)所組成;前述選齒桿(5c)的底端一側、更插設有至少一根的選齒針(A),而該選齒桿(5c)的底端前側面處、更凸設有一限位桿固定塊(5c2),前述限位桿固定塊(5c2)的底端、更設有一限位桿(5d);前述固定座(5a)內、更橫向設置有一側向彈簧(5e)、能提供該選齒桿(5c)一側向彈力,前述固定座(5a)的頂端、更設有一能將昇降彈簧(5c1)定位、與該氣壓缸(6)之活塞桿(61)連接的彈簧固定板(5f);所述各選齒器(5),其選齒桿(5c)上半部的一側面、皆內縮式設置有一凹陷部(5c3),而當該選齒器(5)為設於該上刀組(1) 右側時、該凹陷部(5c3)為設於該選齒桿(5c)鄰近於上刀組(1)的一側面處,又當該選齒器(5)為設於該上刀組(1)左側時、該凹陷部(5c3)為設於該選齒桿(5c)遠離於上刀組(1)的一側面處;前述側向彈簧(5e),分別是為設於該固定座(5a)遠離前述凹陷部(5c3)的一處內、以對該選齒桿(5c)施加側向壓力、迫使該選齒桿(5c)偏轉。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選齒器(5)外,其更設有一選齒固定板(5g)、一選齒調節板(5h)、一調節螺絲固定桿(5i)、一調節螺絲固定塊(5j)、一調節螺絲(5k)、及一氣壓缸固定板(5m);前述選齒固定板(5g)為設於該固定座(5a)後側面處、固定於該上刀組(1)一側、底端設有一能限制該選齒器(5)位移量的限位條(5g1),前述選齒調節板(5h)為設於該蓋板(5b)前側面處、內側面對應於該凸條(5b1)處、設有一導槽(5h1),前述調節螺絲固定桿(5i)為呈L字形、並一端與該選齒固定板(5g)遠離上刀組(1)的一側連接,前述調節螺絲固定塊(5j)為呈一字形、並與該蓋板(5b)遠離上刀組(1)的一側連接,前述調節螺絲(5k)為穿過該調節螺絲固定桿(5i)自由端、一端與該調節螺絲固定塊(5j)卡接,前述氣壓缸固定板(5m)為設於該選齒固定板(5g)頂端、並頂端面能供氣壓缸(6)固定、而對應於前述活塞桿(61)處、更設有一能供活塞桿(61)穿過後與前述彈簧固定板(5f)連接的通孔(5m1)。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選齒桿(5c),其底端設有選齒針(A)處,更設有一呈凸字形設置、一端能供該選齒針(A)插設定位、另端能與該選齒桿(5c)螺接的選齒針定位塊(5n),該選齒針定位塊(5n)設有該選齒針(A)的一端處、更凸設有一選齒針定位凸塊(5n1);所述選齒桿(5c),其對應於前述選齒針定位塊(5n)的凸出部處,更設有一選齒桿開槽(5c4)。
  8. 如請求項2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段裁切機(100),其更包括有一設於該裁切機 構(20)右側方向、能供計算拉鏈(S)輸送長度的計碼組(50);前述計碼組(50),其包含有一計碼輪座(501)、一計碼輪(502)、一高低調整裝置(503)、一上壓輪(504)、一計碼器固定座(505)、及一計碼器(506);前述計碼輪座(501)為設於該裁切機構(20)右側方向,前述計碼輪(502)為設於該計碼輪座(501)的前側面處,前述高低調整裝置(503)為樞設於該該計碼輪座(501)頂端,前述上壓輪(504)為設於該高低調整裝置(503)前側面、位於該計碼輪(502)頂端,前述計碼器固定座(505)為設於該計碼輪座(501)後側面、對應於該計碼輪(502)處,前述計碼器(506)為設於該計碼器固定座(505)自由端、並與該計碼輪(502)軸接。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高低調整裝置(503),其包含有一高低調整桿(5031)、一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一高低調整手把(5033)、一高低調整拉簧(5034)、及一高低調整螺絲(5035);前述高低調整桿(5031)右端為與該計碼輪座(501)樞接、且其前側與該上壓輪(504)連接,前述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為對應於該上壓輪(504)、軸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後側面處,前述高低調整手把(5033)則是為設於該高低調整活動凸輪(5032)頂端,前述高低調整拉簧(5034)為頂端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左側、底端與該計碼輪座(501)連接,前述高低調整螺絲(5035)為設於該高低調整桿(5031)頂端、能抵頂該計碼輪座(501)、以供調整該上壓輪(504)的下壓力用。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段裁切機(100),其更包括有一設於該裁切機構(20)左側方向、能供輸送拉鏈(S)和進行微調拉鏈(S)之鏈齒(T)位置用的傳動組(60);前述傳動組(60),其包含有一傳動固定板(601)、一傳動輪(602)、一導鏈輪(603)、一活動裝置(604)、一傳動膠輪(605)、一導鏈馬達(606)、及一導鏈槽(607); 前述傳動固定板(601)為設於該裁切機構(20)左側方向,該傳動輪(602)為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前側端面處,前述導鏈輪(603)為設於該傳動輪(602)右側上方,前述活動裝置(604)為樞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頂端處,前述傳動膠輪(605)為設於該活動裝置(604)上、位於該傳動輪(602)左側上方、與該傳動輪(602)和導鏈輪(603)呈一倒三角形設置,前述導鏈馬達(606)為設於該傳動固定板(601)後側端面處、並與該傳動輪(602)軸接,前述導鏈槽(607)為設於該傳動輪(602)左側、能供引導拉鏈(S)輸出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裝置(604),其包含有一活動桿(6041)、一活動凸輪(6042)、一調整手把(6043)、及一調整拉簧(6044);前述活動桿(6041)的右端處、為與該傳動固定板(601)頂端後側樞接,前述活動凸輪(6042)為軸設於該活動桿(6041)和該傳動膠輪(605)間,前述調整手把(6043)則是為設於該活動凸輪(6042)頂端,前述調整拉簧(6044)是為設於該活動桿(6041)的左端處、底端為與該傳動固定板(601)連接。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段裁切機(100),更包含有一位於該下刀組(2)和該凸輪單元(3)間的作動桿組(70);前述作動桿組(70),其包含有一頂模座(701)、一活動軸(702)、及一頂桿(703),該頂模座(701)為設於該機座(10)底端、對應於該下刀組(2),該活動軸(702)頂端為套設於該頂模座(701)內、並能推動該壓鏈器固定塊(24)、且底端一側為對應於該第一凸輪(31),該頂桿(703)頂端為套設於該活動軸(702)內、並能推動該下刀固定板(221)、且底端一側為該第二凸輪(32)。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偏心板(34),其頂端處更設有一橫向設置、與該偏心板(34)呈T字形設置的上座(35);前述上座(35),其凸出於該偏心板(34)的兩端,與機座(10)間,更分別設有一緩衝裝置(80); 前述緩衝裝置(80),其是由設於該偏心板(34)和機座(10)間,由下至上、由內至外依序套設有一導柱套(36)、一導柱彈簧(802)、及一導柱(803)。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刀組(2),其更包含有一設於該機座(10)頂端的下模座(25)、一設於該下模座(25)前側端面處的下模座前蓋(26)、一設於該下模座(25)後側端面處的下模座後蓋(27)、一設於該下模座前蓋(26)頂端面的前蓋頂板(28)、及一設於該下模座後蓋(27)頂端面的後蓋頂板(29);而所述壓鏈器(23),其與該壓鏈器固定塊(24)之間,更分別設有至少一壓鏈彈簧(231);前述壓鏈器固定塊(24),其與前述下模座前蓋(26)和下模座後蓋(27)間,更設有一壓塊彈簧(241)。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後蓋頂板(29)其頂端面處,更設有一能將切斷後之拉鏈(S)之鏈齒(T)吹離的吹氣板(291);而所述前蓋頂板(28),其頂端面處,更設有一呈L字形、能將吹離之前述鏈齒(T)導離的落料斗(281)。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下壓裝置(13),其是為由一上刀片固定塊(131)、及至少一條一端嵌設於該上刀片固定塊(131)頂端面內的上刀片下壓彈簧(132)。
TW101224182U 2012-12-13 2012-12-13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TWM453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182U TWM453395U (zh) 2012-12-13 2012-12-13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182U TWM453395U (zh) 2012-12-13 2012-12-13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3395U true TWM453395U (zh) 2013-05-21

Family

ID=4907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4182U TWM453395U (zh) 2012-12-13 2012-12-13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33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2102A (zh) * 2019-01-18 2019-03-26 温州宏业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残留链齿预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2102A (zh) * 2019-01-18 2019-03-26 温州宏业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残留链齿预处理装置
CN109512102B (zh) * 2019-01-18 2024-04-09 温州宏业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残留链齿预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6422B2 (en) Feeding unit for engaging element metallic linear material in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fastener stringer
US7757387B2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manufacturing fastener stringer
CN101869955A (zh) 全自动打包扣成型机
US20060191641A1 (en)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fastener stringer
TWM453395U (zh) 精密型開口型拉鏈鏈齒分段裁切機
CN201720362U (zh) 全自动打包扣成型机
CN203565716U (zh) 金属拉链的两端修齿定寸模具
CN203437563U (zh) 一种应用于金属拉链成型机的y型铜线进给机构
US238583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s
CN110958847B (zh) 拉链牙链带制造装置
CN110996709B (zh) 拉链牙链带制造装置
TWI693976B (zh) 拉鏈牙鏈帶製造裝置
CN103192008B (zh) 一种应用于金属拉链成型机的y型铜线进给机构
CN201744555U (zh) 切料模的组合机构
CN201632592U (zh) 一种镦锻机的剪料夹料装置
CN111050591B (zh) 拉链牙链带制造装置
CN208048173U (zh) 一种用于塑料鞋生产的冲压机
CN113857349A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系统产品翻转机构
CN112120350A (zh) 一种制鞋用高稳定性皮革裁剪机
CN205202282U (zh) 一种压痕模裁切机的导料装置
CN101850383B (zh) 切料模的组合机构
CN205056776U (zh) 一种硬质合金引线框架间隔切断机构
US1331884A (en) Sheet-metal forming and setting machine
JPS6340083B2 (zh)
CN204000037U (zh) 纺织机械用连动切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