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3327U -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 - Google Patents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3327U
TWM453327U TW101217556U TW101217556U TWM453327U TW M453327 U TWM453327 U TW M453327U TW 101217556 U TW101217556 U TW 101217556U TW 101217556 U TW101217556 U TW 101217556U TW M453327 U TWM453327 U TW M45332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bject
layer
contact
pressur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7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uang Liu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ublication of TWM453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3327U/zh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貼合的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複層物件的施壓貼合裝置。
一般通稱的複層物件,是指由薄板、膠層、薄膜等物件相互貼合而成的形態。目前常見的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太陽能板等,皆屬複層物件中的一種。以觸控面板為例,該觸控面板可例如是由一保護玻璃(Cover glass)及一觸控基板所構成的複層物件。其中,保護玻璃及觸控基板之間是進一步透過一感壓性接著劑(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以下簡稱感壓膠)進行貼合。
請參考圖1,為傳統複層物件的貼合方法的俯視示意圖。傳統複層物件200的貼合方法,通常是先將感壓膠置放於複層物件200的任兩層之間,之後再一次性地經由一施壓機具100以相對平行於複層物件200的受壓表面(上表面)的側邊211位置,開始沿著Y方向進行觸壓至另一平行對邊212以完成貼合。在此貼合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氣泡而使得該些貼合氣泡大量殘留於複層物件200中,進而影響貼合品質及產品良率。
因此,在複層物件的貼合技術上,要如何有效地排除貼合氣泡,以有效地提升貼合品質及產品良率,是目前值得加以研究發展的課題。
本創作的施壓貼合裝置是改變複層物件與接觸元件之 間的配置,使複層物件與接觸元件之間是先形成斜向配置而後再進行觸壓,藉以解決複層物件在貼合時生成貼合氣泡的問題,有效地提升複層物件的貼合品質及良率。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包括:一平台,承載一複層物件;一接觸元件,配置於該平台之一側;及一驅動器,平移該平台與該接觸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該接觸元件與該矩形複層物件相互接近而形成觸壓,並讓該接觸元件自該複層物件的一受壓表面的其中之一端角觸壓至該端角的一對角來完成該受壓表面的整面觸壓。
其中,上述的複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並且該二底材之間包含一黏著物。其中:該黏著物為一框形感壓膠膜;該二底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貼合面上進一步形成有一框形結構,並且該黏著物為一全平面的感壓膠膜或一框形感壓膠膜。或者說,該複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並且其中之一該底材為一全平面的底材,其中之另一該底材為一框形黏著物底材。
上述接觸元件可以是一滾筒,以滾動方式觸壓該複層物件。或者說,該接觸元件是一壓板,以滑動方式觸壓該複層物件。
在進一步實施上,該施壓貼合裝置還包括:一治具,設置於該平台上,用來容置該複層物件。其中:該治具還包含一固定件,用來固定該複層物件;該平台還包含一定位機構,用來調整及固定該治具之位置。
上述接觸元件在觸壓該複層物件的該受壓表面時所形 成的一接觸線係可垂直或平行於該複層物件的該受壓表面的一對角線。
此外,上述複層物件的型態可為多邊形結構,特別是可為一四邊形結構。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提供的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得以有效地排除貼合氣泡的殘留,進而增加貼合品質及產品良率。
以上所述之裝置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效能的具體實施細節,請參照下列實施例及圖式加以說明。
本創作將依序說明利用複層物件的施壓貼合方法及其施壓貼合裝置來實現複層物件之貼合,並且通過改變複層物件與接觸元件之間的配置,使複層物件與接觸元件之間是先形成斜向配置而後再進行觸壓貼合,進而解決複層物件在貼合時所生成的貼合氣泡問題。
此外,本創作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複層物件型態,可為多邊型結構,特別是一種四邊形結構,例如為矩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類矩形等由四條邊(線段)所相接而成的形態,其中類矩形更可進一步包含倒角矩形、圓角矩形、弧邊矩形等變形形態。
請合併參閱圖2a及圖2b,其分別為本創作複層物件受觸壓前、後的實施例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複層物件10是例如包含至少二底材(如第一底材10a與第二底材10b)及一黏著物10c。其中,第一底材10a在靠近第二底材10b之面上進一步形成有一框形結構10d,所述框形結 構10d實質為一具有厚度的框形體,如利用印刷所製成的油墨框架。除此之外,第一底材10a及第二底材10b在實際設計上並非限制僅為單層結構,更可為多層結構或鍍膜結構。
黏著物10c是設置於二底材10a與10b之間,而所述底材10a與10b在接觸於黏著物10c之面即對應分別稱之為貼合面101與102。此外,本創作實施例的黏著物是例如採用雙面的感壓膠膜(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PSA)之設計,藉此當實際施壓於所述二底材10a與10b時,黏著物10c因間接受壓而產生黏性來黏著於所述二底材10a與10b的貼合面101與102,因而完成複層物件10之貼合。
由圖2a與圖2b可以看出,本實施例在複層物件10的疊層架構上是由一具框形結構10d的第一底材10a、一黏著物10c及一全平面的第二底材10b來疊置而成。其中,黏著物10c是例如採用全平面的感壓膠膜之設計,當然在其他實施例應用上,黏著物10c亦可採用框形感壓膠膜之設計。
此外,在未繪製圖式的其他實施例當中,複層物件亦可由一全平面的第一底材、一框形黏著物及一全平面的第二底材來疊置而成。而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複層物件更可由一全平面的第一底材、一框形黏著物及一框形第二底材來疊置而成。再者,在進一步變化的實施例中,複層物件還可由一全平面的第一底材及一框形黏著物底材來疊置而成,其中所述的框形黏著物底材除了是用來做為底材之外 ,其靠近第一底材之面上更是直接具有感壓黏性。
為方便說明本創作的複層物件10的施壓貼合方法及其施壓貼合裝置,以下各實施例中,進一步是以一在受壓軸向上的投影為矩形的複層物件10來舉例說明,然而實際的複層物件10並不以此為限,在此先予以敘明。
如圖2a與圖2b所示,本實施例中代表複層物件10的可為一觸控面板,而該觸控面板包含一保護基板及一觸控基板,分別對應為前述的第一底材10a及第二底材10b。其中,保護基板(第一底材10a)與觸控基板(第二底材10b)分別提供一貼合面101及102,在貼合面101及102之間通過設置一黏著物10c,使得保護基板與觸控基板能藉由黏著物10c而相互的貼合成一體。
更具體來看,觸控面板通常包含一可視區及一圍設於可視區四周的遮蔽區。其中,遮蔽區是由一框形結構10d所形成,而框形結構10d所圍設出的可視區是形成為一框槽103,換句話說,框形結構10d所形成的區域將會與原本保護基板(第一底材10a)的貼合面101有一高度差而形成所述的框槽103。此外,框形結構10d是由油墨或是其它具有遮蔽作用的介質,以印刷或其它披覆手段而形成於保護基板(第一底材10a)的貼合面101,用來遮蔽觸控基板(第二底材10b)上的周邊線路(圖未示)。
補充說明的是,由於本實施例的黏著物10c是採用感壓膠膜的設計,而且通常感壓膠膜本身的厚度會大於框形結構10d的高度。因此如圖2a所示,黏著物10c在觸控面板受觸壓前是以片狀形態位於保護基板(第一底材10a)及 觸控基板(第二底材10b)之間,然而在觸控面板受觸壓之後,即如圖2b所示,黏著物10c在對應位於可視區的部分會受壓迫而佈滿於框形結構10d所圍設出的框槽103。
藉此,基於上述觸控面板所呈現的複層物件10之架構,本創作便是通過觸控面板貼合時與一接觸元件(圖未示)之間的相對位置之設計改良,以方便控制貼合面101及102與黏著物10c之間所產生的貼合氣泡的溢出方向及位置,有效地減少氣泡殘留,並且讓觸控面板在整個觸壓貼合過程中不會受到框形結構10d與框槽103所形成的高度差影響而導致所接受的壓強不一致,進而減少貼合後生成再生氣泡的機率。
接下來,請進一步合併參閱圖3及圖4a,分別說明本創作複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的流程圖及用以執行圖3所示步驟的動態俯視配置的示意圖。附帶一提的是,如圖4a中的直角座標系之X軸向及Y軸向所示,本實施例的複層物件10的受壓軸向是屬於Z軸向,由此可說明本實施例的複層物件10在受壓軸向(Z軸向)上的投影為矩形,亦即是對應為複層物件10的一受壓表面11的形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複層物件10的施壓貼合方法,本實施例中的複層物件10亦可對應為前述觸控面板的疊層態樣,以方便了解。該施壓貼合方法包括:入料該複層物件10,接著平移該接觸元件20與該複層物件10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該接觸元件20與該複層物件10相互接近而形成觸壓,並讓該接觸元件20自複層物件10的一受壓表面11的其中之一第一端角11a觸壓至該第一端角11a的一對 角(第二端角11d)來完成受壓表面11的整面觸壓。換句話說,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任一側邊12皆能與該接觸元件20觸壓複層物件10時所形成的一接觸線21構成一非直角的夾角θ。
參照圖3所示的實施步驟,本實施例的上述技術手段,能夠透過步驟S1至步驟S3而具體實施,其中:步驟S1:相對斜向配置。
在圖4a所示的實施例中,複層物件10是以第一底材10a及第二底材10b中的任一外表面為底,平穩地入料在一平台上,並且在第一底材10a及第二底材10b之間置放一黏著物10c(例如:感壓膠膜)。所稱入料在平台上,意指複層物件10是被置放而固定配置在平台上,並且鄰近配置於接觸元件20的近側。依此,讓入料在平台上的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任一側邊12能與接觸線21構成非直角的夾角θ,進而形成複層物件10與接觸元件20相對斜向配置的關係。
具體的說,該接觸元件20上的接觸線21以及複層物件10上的受壓表面11是位在相同的一個空間平面S上,該夾角θ實質上為一平面夾角θ;該空間平面S實質上存在一平面的三角形路徑R,其包括由一鄰邊路徑R1、一對邊路徑R2與一斜邊路徑R3圍組而成。其中,該鄰邊路徑R1是由接觸元件20的中心線或是接觸線21形成;該斜邊路徑R3是由複層物件10的形心線13或是其受壓表面11的任一側邊12的衍生線14形成;該對邊路徑R2是存在於鄰邊路徑R1與斜邊路徑R3所圍組的三角形空間平面S之中 。
更進一步的說,該夾角θ是存在於該接觸線21與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任一側邊12之間,並且位在相同平面上相互形成該夾角θ的對應關係。或者說,上述夾角θ也可以是指存在於該接觸線21與複層物件10的形心線13之間,而在相同平面上相互形成該夾角θ的對應關係。但是,該接觸線21與該對邊路徑R2之間排除相互平行,所述的排除相互平行包含該接觸線21與該對邊路徑R2之間排除相互重疊的情形存在。
通常知識者由上述內容可以瞭解在一個二維或三維的直角座標系中,無論是將複層物件10斜置且將接觸元件20平置於該座標系中,或是將複層物件10平置且將接觸元件20斜置於該座標系中,皆可使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任一側邊12與該接觸元件20的接觸線21之間保持一互成平面非直角的夾角θ的相對斜向配置關係,並且存在所述的對邊路徑R2。
本實施例的接觸元件20是採用一滾筒的設計,該滾筒是一可自由轉動的自由滾筒,以滾動方式觸壓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滾筒圓周表面的任一切點位置皆可由切點構成切線的方式形成該接觸線21,而且該接觸線21是和滾筒的中心線相互平行,因此該接觸線21可被預先設定是坐落於滾筒圓周表面的任一切線位置,並於滾筒觸壓複層物件10時具體形成。在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中,接觸元件20亦可採用一壓板的設計,並直接通過壓板的板邊來做為觸壓複層物件10的部位,以滑動方式觸壓複層物件10的受 壓表面11而形成接觸線21。
步驟S2:相互接近的平移。
在圖4a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接觸元件20的配置位置可以是固定不動的,上述已經承載有複層物件10的平台可以透過一驅動器的驅動而移動,使該平台上的複層物件10沿著對邊路徑R2而朝向接觸元件20平移,使複層物件10與接觸元件20之間產生相互接近的平移(如圖4a中帶有箭頭的虛線所示)。所述平移,意指複層物件10與接觸元件20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坐落在所述空間平面S中移動。
除此之外,通常知識者由上述內容可以瞭解,將平台固定而使觸控面板10不動的情況下,也可以透過驅動器來驅動該接觸元件20沿著對邊路徑R2而朝向複層物件10移動,或是透過相同或不同的驅動器同時或分別驅動複層物件10與接觸元件20沿著對邊路徑R2相對移動,皆能使複層物件10與接觸元件20之間產生相互接近的平移。
步驟S3:相互觸壓至分離。
在圖4a所示的實施例中,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與接觸元件20的接觸線21能在相互接近的平移過程中相互觸壓,進而讓接觸元件20是自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第一端角11a觸壓至第二端角11d而完成受壓表面11的整面觸壓。
必須說明的是,當接觸元件20為滾筒時,由於滾筒表面在觸壓複層物件10時會產生略為彈性陷形的現象,使得上述接觸線21也能以接觸面的形式呈現。本實施例所述的相互觸壓,意指該複層物件10與接觸元件20的其中之一 ,在相互接觸時必須施加一預定作用力(F)於該受壓表面11上產生壓強(P)。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通過複層物件10及接觸元件20之間相對斜向配置與觸壓,可以控制所述貼合面101及102分別與黏著物10c之間所產生的貼合氣泡的溢出方向及位置,讓貼合氣泡完全自第二端角11d處進行溢出,進而有效地減少貼合氣泡的殘留。
此外,依據作用力(F)=壓強(P)×受力面積(A)的定理,當該作用力(F)維持一定值時,受壓表面11瞬間受力的面積(A)愈大,壓強(P)就愈小;相反的,受力的面積(A)愈小,壓強(P)就愈大。本實施例在整個施壓貼合過程中,得以讓該受壓表面11上的受力面積(A)(如相對設置有框形結構10d的區域)維持在一特定的範圍內不至於產生過大變化,於是當作用力(F)維持定值輸出時,本實施例就容易取得適當的壓強(P),並且維持該壓強(P)的穩定。且知維持適當且穩定的壓強(P)有助於減少複層物件10貼合後生成再生氣泡的機率。
請繼續參閱圖4b,為圖4a的斜面寬度細節示意圖,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創作所能達到之優點。
接觸元件20是以接觸線21和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在相對斜向的平移過程中相互觸壓,並且由接觸線21位置施加預定作用力(F)而作用於該受壓表面11。更進一步的說:在觸壓貼合過程的第一階段,接觸元件20是觸壓受壓表面11的第一端角11a,形成由接觸線21作用於第一端角 11a的斜面寬度w1;隨後,在觸壓貼合過程的第二階段,接觸元件20是同時觸壓受壓表面11的第一側邊區11b、第二側邊區11c以及中央區11g,並分別形成由接觸線21作用於第一側邊區11b的斜面寬度w2、形成由接觸線21作用於第二側邊區11c的斜面寬度w3,以及形成由接觸線21作用於中央區11g的斜面寬度w5;最後,在觸壓貼合過程的第三階段,接觸元件20是觸壓受壓表面11的第二端角11d(即第一端角11a的對角),形成由接觸線21作用於第二端角11d的斜面寬度w4,並且在第三階段完成之後,接觸元件20即與複層物件10分離。
由此可知,本實施例藉由複層物件10及接觸元件20的相對斜向配置,接觸元件20是由複層物件10的第一端角11a開始進行觸壓,並自第二端角11d來完成觸壓後分離。於是本實施例的整個施壓貼合過程得以有效地控制貼合氣泡的溢出方向及位置,讓貼合氣泡最後是集中在一點(第二端角11d)上來進行溢出,排除貼合氣泡的殘留。
再者,由於第一端角11a、第一側邊區11b、第二側邊區11c及第二端角11d是對應於框形結構10d之位置,使得受壓表面11在受觸壓時,第一端角11a、第一側邊區11b、第二側邊區11c及第二端角11d之區域得以獲得較大反作用力,而中央區11g之區域則獲得較小的反作用力。因此當觸壓貼合過程的第二階段中,第一側邊區11b、中央區11g以及第二側邊區11c同時受到施壓時,接觸元件20施加的既定作用力(F)會大部分由第一側邊區11b與第二側邊區11c來承受。如此一來,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在整 個觸壓貼合過程中,各階段主要受到的施壓寬度即依序是斜面寬度w1、斜面寬度w2+w3及斜面寬度w4,各階段之間的寬度變化相較於傳統技術的觸壓貼合過程(如圖1)而言顯然較趨近在一較小範圍之內,進而取得理想的受力面積(A)。此乃因圖1所顯示的複層物件200,在其對應有油墨框架220的架構下,其第一階段的受壓表面是整個側邊211面積,第二階段的受壓表面僅有兩側端213、214,第三階段的受壓表面又是整個對邊212面積,由於複層物件200的受壓表面在不同階段有較大的變化,因此在不同的位置所受的壓強也變化較大。藉此,在整個施壓貼合過程中,本實施例相對較容易穩定維持接觸元件20作用在複層物件10內的壓強(P),使得複層物件10在施壓貼合後讓黏著物10c的乾燥過程中,較不容易生成再生氣泡。
請基於圖4a之架構來參閱圖5a至圖5c,分別揭示本創作接觸元件與複層物件相對斜向配置的不同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5a說明接觸元件20在觸壓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時所形成的接觸線21係垂直於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一對角線a1。其中,圖5a的對角線a1是形成於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第一端角11a與第二端角11d之間,並且對角線a1是與對邊路徑R2相互平行,所述相互平行包含重疊。
圖5b說明接觸元件20在觸壓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時所形成的接觸線21係平行於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一對角線a2。其中,圖5b的對角線a2是形成於複層 物件10的第三端角11e與第四端角11f之間,並且對角線a2是與鄰邊路徑R1相互平行,所述相互平行包含重疊。
圖5c說明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上的任一對角線a1、a2與接觸元件20在觸壓複層物件10時所形成的接觸線21之間排除相互平行也排除相互垂直。更具體的說,所述任一對角線a1、a2是分佈於鄰邊路徑R1與對邊路徑R2之間;或者說,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第一端角11a、第二端角11d、第三端角11e及第四端角11f各自分佈於鄰邊路徑R1與對邊路徑R2交叉形成的四個象限之中。
請合併參閱圖6及圖7,分別揭示本創作第一種實施例的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及側視的局部剖示圖。如圖所示,該施壓貼合裝置包括平台40、接觸元件20以及一驅動器30。其中,平台40用來承載複層物件10,並且接觸元件20是配置於平台40之一側;該驅動器30是用來平移該平台40與該接觸元件20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該接觸元件20與複層物件10相互接近而形成觸壓,並讓該接觸元件20自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第一端角11a觸壓至第一端角11a的一對角(第二端角11d)而完成受壓表面11的整面觸壓。換句話說,該平台40所承載的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的任一側邊12係與該接觸元件20觸壓複層物件10的受壓表面11時所形成的接觸線21構成一非直角的夾角θ。進一步說明的是,上述中,所稱非直角的夾角θ,意指在等圓周角度中該夾角θ排除是一直角。
更具體的說,在圖6及圖7所示實施例中,複層物件 10是被固定於該平台40上。接觸元件20是例如採用滾筒的設計,另外亦可採用如壓板的設計。接觸元件20被懸空架置於該平台40的一側,並且接觸元件20可觸壓複層物件10的寬度必須大於複層物件10的斜向受壓寬度。驅動器30可以是一馬達,並配置於該施壓貼合裝置內部,用以連結驅動一滾珠導螺桿31轉動,該滾珠導螺桿31上連結一導引座41,該導引座41是一體形成於平台40之一端。藉此,驅動器30可以透過滾珠導螺桿31及導引座41而帶動平台40平移,驅使平台40上的複層物件10產生相對靠近接觸元件20的平移。
在更進一步實施中,上述驅動器30是一第一驅動器,本實施例之施壓貼合裝置還包含一第二驅動器32以及兩相對配置的導軌33。該接觸元件20是滑組於所述導軌33之間進而配置於平台40之一側,用來接受第二驅動器32的驅動而接觸平台40上的複層物件10並進入所述夾角θ的對邊路徑R2。該第二驅動器32可以是一氣壓缸,提供接觸元件20施加既定作用力(F)於複層物件10。
請參閱圖8,揭示本創作第二種實施例的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的側視局部剖示圖。本實施例是用來說明承載複層物件10的平台40a是靜止不動的,而由接觸元件20接受一驅動器30a的驅動來沿著該對邊路徑R2相對的平移,使複層物件10與接觸元件20能夠相互斜向觸壓而後分離。
更進一步的說,施壓貼合裝置的一滑台50是設置於施壓貼合裝置內兩相對配置的滑道34上,並且用來懸空架置 該接觸元件20,使接觸元件20得以配置於該平台40之一側並沿對邊路徑R2平移。驅動器30a可以是一馬達,並配置於該施壓貼合裝置內部,用來連結驅動一滾珠導螺桿31a轉動。滾珠導螺桿31a連結該滑台50內的一導引座51;藉此,驅動器30a可以透過滾珠導螺桿31a及導引座51而帶動滑台50上的接觸元件20產生相對接近複層物件10的平移。
在更進一步實施中,上述驅動器30a是一第一驅動器,本實施例之施壓貼合裝置還包含一架設於該滑台50上的第二驅動器52以及兩相對配置的導軌53。接觸元件20是滑組於所述導軌53之間,並且接受第二驅動器52的驅動而接觸平台40上的複層物件10。第二驅動器52可以是一氣壓缸,提供接觸元件20在位移過程中施加既定作用力(F)於複層物件10。
請參閱圖9及圖10,分別揭示本創作第三種實施例的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及其側視局部剖示圖。本實施例大致與圖6及圖7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相同,差異點在於,本實施例的施壓貼合裝置還包含一固設於平台40上的治具60,用以容置複層物件10。
更進一步的說,該治具60還包含一固定件61,用來固定複層物件10;實施時,固定件61包含一在治具60上形成一容置複層物件10的吸附槽61a及一裝設於吸附槽61a內的負壓管61b,透過負壓管61b在吸附槽61a內產生負壓吸力,進而以吸附方式固定複層物件10。此外,固定件61也可以是採用鎖、扣、嵌、夾或其它足以將複層物件 10固定於治具60上的等效物件。
此外,本實施例的平台40還包含一定位機構42,用來調整及固定該治具60之位置。其中,該定位機構42可例如是採用多個鎖孔的設計,以等間分佈的方式鑽設在平台40上。如此一來,在實際操作上,即可藉由螺栓43及於治具60四周的側邊分別鑽設的螺栓孔64來進行調整及固定治具60於實際施壓貼合所需的位置。除此之外,通常知識者應該瞭解,該定位機構42也可以是採用扣、嵌、夾或其它足以用來調整及固定該治具60於平台40之位置的等效物件的組合。
經由上述實施例之詳細說明,通常知識者即可利用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來執行複層物件的施壓貼合步驟,進而解決存在於複層物件中因觸壓貼合所導致的貼合氣泡及再生氣泡的問題,以提升複層物件的貼合品質。
再者,上述實施例所舉例說明的觸控面板僅為複層物件的其中一例,複層物件廣義更包含由薄板、膠層、薄膜等物件底材相互貼合而成,如:觸控顯示裝置、太陽能板等,只要任何在受壓軸向上的投影為四邊形的複層物件,皆可因本創作而獲得貼合良率的改善。
整體來說,只要複層物件的受壓表面的任一側邊與接觸元件的接觸線之間能構成平面的非直角之夾角關係,並且讓複層物件與接觸元件之間是沿彼此所構成的夾角關係中的對邊路徑而相互平移接近,進而觸壓過程是自複層物件的受壓表面的其中之一端角觸壓至該端角的一對角以完成受壓表面的整面觸壓者,即能有效地去除複層物件在貼 合過程中所生成的貼合氣泡,並且在貼合後的乾燥過程中可有效地避免再生氣泡的生成。
綜上所陳,以上實施例僅為表達了本創作的幾種實施方式,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創作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在不脫離本創作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複數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創作應以申請專利範圍中限定的請求項內容為準。
(一)先前技術的圖式部分:
100‧‧‧施壓機具
200‧‧‧複層物件
211‧‧‧側邊
212‧‧‧對邊
(二)本創作的圖式部分:
10‧‧‧複層物件
10a‧‧‧第一底材
10b‧‧‧第二底材
10c‧‧‧黏著物
10d‧‧‧框形結構
101、102‧‧‧貼合面
103‧‧‧框槽
11‧‧‧受壓表面
11a‧‧‧第一端角
11b‧‧‧第一側邊區
11c‧‧‧第二側邊區
11d‧‧‧第二端角
11e‧‧‧第三端角
11f‧‧‧第四端角
11g‧‧‧中央區
12‧‧‧側邊
13‧‧‧形心線
14‧‧‧衍生線
20‧‧‧接觸元件
21‧‧‧接觸線
30、30a‧‧‧驅動器(第一驅動器)
31、31a‧‧‧滾珠導螺桿
32、52‧‧‧第二驅動器
33、53‧‧‧導軌
34‧‧‧滑道
40、40a‧‧‧平台
41‧‧‧導引座
42‧‧‧定位機構
43‧‧‧螺栓
50‧‧‧滑台
51‧‧‧導引座
60‧‧‧治具
61‧‧‧固定件
61a‧‧‧吸附槽
61b‧‧‧負壓管
64‧‧‧螺栓孔
θ‧‧‧夾角
a1、a2‧‧‧對角線
R‧‧‧三角形路徑
R1‧‧‧鄰邊路徑
R2‧‧‧對邊路徑
R3‧‧‧斜邊路徑
S‧‧‧空間平面
w1、w2、w3、w4、w5‧‧‧斜面寬度
S1至S3‧‧‧本創作流程圖的步驟說明
圖1是傳統複層物件的貼合方法的俯視示意圖;圖2a是本創作複層物件受觸壓前的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圖2b是本創作複層物件受觸壓後的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圖3是本創作複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的流程圖;圖4a是本創作用以執行圖3所示步驟的動態俯視配置的示意圖;圖4b是圖4a所示配置的俯視解說圖,說明複層物件上受壓的斜面寬度細節;圖5a至圖5c是本創作配置複層物件的多種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圖6是本創作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圖6的側視局部剖示圖;圖8是本創作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的第二種實施例 的側視局部剖示圖;圖9是本創作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圖10是圖8的側視局部剖示圖。
10‧‧‧複層物件
11‧‧‧受壓表面
11a‧‧‧第一端角
11d‧‧‧第二端角
12‧‧‧側邊
20‧‧‧接觸元件
32‧‧‧第二驅動器
33‧‧‧導軌
40‧‧‧平台
R2‧‧‧對邊路徑
θ‧‧‧夾角

Claims (12)

  1. 一種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包括:一平台,承載一複層物件;一接觸元件,配置於該平台之一側;及一驅動器,平移該平台與該接觸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該接觸元件與該複層物件相互接近而形成觸壓,並讓該接觸元件自該複層物件的一受壓表面的其中之一端角觸壓至該端角的一對角來完成該受壓表面的整面觸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複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並且該二底材之間包含一黏著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黏著物為一框形感壓膠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二底材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貼合面上進一步形成有一框形結構,並且該黏著物為一全平面的感壓膠膜或一框形感壓膠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複層物件包含至少二底材,並且其中之一該底材為一全平面的底材,其中之另一該底材為一框形黏著物底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接觸元件是一滾筒,以滾動方式觸壓該複層物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 置,其中該接觸元件是一壓板,以滑動方式觸壓該複層物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還包含一治具,設置於該平台上,用來容置該複層物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治具還包含一固定件,用來固定該複層物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平台還包含一定位機構,用來調整及固定該治具之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接觸元件在觸壓該複層物件的該受壓表面時所形成的一接觸線係垂直或平行於該複層物件的該受壓表面的一對角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其中該複層物件的型態為一多邊形結構。
TW101217556U 2012-07-24 2012-09-12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 TWM4533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8037.5A CN103568452B (zh) 2012-07-24 2012-07-24 复层物件施压贴合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3327U true TWM453327U (zh) 2013-05-11

Family

ID=4907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3231A TWI494221B (zh) 2012-07-24 2012-09-12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及裝置
TW101217556U TWM453327U (zh) 2012-07-24 2012-09-12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3231A TWI494221B (zh) 2012-07-24 2012-09-12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8452B (zh)
TW (2) TWI4942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7591B (zh) * 2017-11-29 2019-04-2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光學膜疊層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2963B1 (ja) * 2002-05-30 2003-12-02 ミカド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高温用真空プレス装置
KR101312164B1 (ko) * 2008-11-06 2013-09-26 시바우라 메카트로닉스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접합 장치 및 접합 방법
CN101659144B (zh) * 2009-09-16 2012-09-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贴覆机台及贴覆方法
KR20120010946A (ko) * 2010-07-27 2012-02-0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후쿠 판상 부재 접합 장치
CN202805883U (zh) * 2012-07-24 2013-03-2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复层物件施压贴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7591B (zh) * 2017-11-29 2019-04-2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光學膜疊層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4221B (zh) 2015-08-01
CN103568452A (zh) 2014-02-12
CN103568452B (zh) 2016-03-30
TW201404595A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7240B2 (en) Laminating device and laminating method
US10453710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1471705B1 (ko)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시스템
JP5513136B2 (ja) エンハンスメント積層表示装置システムを生成する方法
US20220288819A1 (en) Profiling device, profiling method, bonding system, bond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50048547A (ko)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그 방법
TWI583554B (zh) Soft suction fit platform
CN104097383A (zh) 夹具组件以及层合装置
US20120275024A1 (en) Polarizer assembly with adhesive layers
KR101448810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방법
JP5654155B1 (ja) ワーク貼り合わせ装置
JP5591277B2 (ja) 多層板の積層装置および多層板の積層方法
KR20180134302A (ko) 사방에 코너부를 갖는 사방 엣지형 윈도우 기판의 코너부 디스플레이가 가능하도록 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라미네이션 장치
KR20150059566A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곡면 커버 부재의 합착 장치 및 합착 방법
CN103852928A (zh) 具有温控层压滚轧机的层压系统
KR20150113397A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곡면 커버 부재의 합착 장치 및 합착 방법
KR101835511B1 (ko) 광학판 부착장치
WO2017120999A1 (zh)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I494221B (zh) 複層物件施壓貼合方法及裝置
JP2012136622A (ja) ガラスパネル材の貼り合せ構造とその貼り合せ方法
KR102176075B1 (ko) 라미네이션용 흡착 플레이트 및 장치
JP2009180911A (ja) 基板貼合せ方法、基板貼合せ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または装置を用いて製作し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1934222B2 (en) Attaching apparatus and attaching method
KR2016008705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장치
WO2012098679A1 (ja) ワーク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プレス硬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