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9844U -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 Google Patents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9844U
TWM449844U TW101221734U TW101221734U TWM449844U TW M449844 U TWM449844 U TW M449844U TW 101221734 U TW101221734 U TW 101221734U TW 101221734 U TW101221734 U TW 101221734U TW M449844 U TWM449844 U TW M44984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nk
connecting rod
door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1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zu-Cheng Chu
Hsin Tang
Original Assignee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filed Critical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Priority to TW101221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9844U/zh
Publication of TWM449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9844U/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本新型為提供一種車輛用門鎖裝置(二),尤其是指一種使用便利及成本低廉的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按,汽車工程為一門重大之學問,其細項分類五花八門,在追求性能的同時,也同步追求其他周邊性之安全性及便利性。
汽車車門之門鎖結構各有不同,其目的皆為使用門鎖將車門與車架框體固定結合,使車輛透過車門之阻隔,與車外空間隔離已形成一封閉空間,使用者藉由車門鎖之控制,達成車門開關之目的。
習用車門鎖之操作流程為將車門上之中控元件(Knob)開啟後,再拉動車門內拉桿帶動門扣將車門開啟,或者透過駕駛座面板上之電控裝置開啟車門鎖,同樣拉動內側拉桿,完成開啟車門之動作。
然上述習用車門鎖於使用時,為確實存在下列問題與缺失尚待改進:
一、須先開啟中控元件(Knob),才可拉動門內拉桿,於危急狀況時(火燒車或內急時),將錯失黃金時間。
二、其電控裝置成本高昂,如不慎進水受潮或灰塵累積導致電路受損,其維修 上之麻煩及金錢消耗都相當可觀。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新型之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新型之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使用便利及成本低廉的車輛用門鎖裝置(二)新型專利者。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將拉桿組件、連桿組件及門扣組件結合於基底組件上,並透過相互連動之方式,完成拉動車門內拉桿即可開啟中控元件之目的,而非透過電子控制之方式連動,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之車門鎖所存在之步驟繁瑣的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使用便利之實用進步性。
本新型之次要目的在於:透過全為機械結構之設計,可針對習用車門鎖所存在之電路控制成本高昂及易受潮的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成本低廉之實用進步性。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新型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係包含一基底組件,該基底組件上活動設置有一拉桿組件、一連桿組件及一門扣組件,該拉桿組件與該連桿組件連結作動,而該連桿組件與該門扣組件配合作動,其中該基底 組件更包含有一微控裝置及一遮蔽蓋體,且該微控裝置係與拉桿組件、連桿組件及門扣組件配合作動,而該遮蔽蓋體係供遮蔽保護該些組件。
透過上述之結構,使用時透過車門內拉桿拉動該拉桿組件,藉由拉桿組件連動該連桿組件,並透過連桿組件同步帶動門扣組件,使門扣組件與車體框架相互分離,達成車門開啟之目的,也可透過微控裝置配合拉桿組件、連桿組件及門扣組件作動,完成不同之開啟操作方式,並透過遮蔽蓋體保護該些組件,透過上述之結構與技術,已達成使用便利及成本低廉之實用進步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一)、立體圖(二)、分解圖(一)及分解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係包括:一基底組件1;一活動設置於該基底組件1上之拉桿組件2,該拉桿組件2包含一第一拉桿21、一與該第一拉桿21相互樞接之第二拉桿22及一與該第二拉桿22相互結合之中控元件23;一活動設於該基底組件1上之連桿組件3,該連桿組件3包含一第一連桿31、一穿設該第一連桿31之第二連桿32及一與該第二連桿32相互結合之第三連桿33,且該連桿組件3係與該拉桿組件2連結作動;及一活動設置於該基底組件1上之門扣組件4,該門扣組件4包含一板件41、一穿設於該板件41之第一樞軸42、一穿設於該板件41之第二樞軸43及一與該第一樞軸42及第二樞軸43結合之門扣件44,且該門扣組件4係與該連桿組件3配合作動。
其中該拉桿組件2之第二拉桿22係形成 一第一孔洞,且該中控元件23係形成一第一凸軸及連動凸軸231,該第二拉桿22與該中控元件23係透過第一孔洞及第一凸軸相互樞接。
其中該連桿組件3之第二連桿32上係形成一第二孔洞及一接觸部321,且該第三連桿33上形成有一第二凸軸及一連動孔洞331,該第二連桿32與該第三連桿33係透過該第二孔洞與該第二凸軸相互結合。
其中該門扣組件4之第二樞軸43背離該門扣件44之端處形成有一對接部431。
其中該連動凸軸231係與該連動孔洞331配合作動,而該接觸部321係與該對接部431配合作動。
其中該基底組件1更包含有一微控裝置11,該微控裝置11與拉桿組件2、連桿組件3及門扣組件4配合連接作動。
藉由上述之結構、組成設計,茲就本新型之使用作動情形說明如下,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第四圖、第五圖、第六圖、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一)、立體圖(二)、分解圖(一)、分解圖(二)、使用示意圖(一)、使用示意圖(二)、結合車門之立體圖(一)及結合車門之立體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裝置結合於車門時,車門上之中控鎖與車門內拉桿5係 分別連接兩條連動線至中控元件23及第一拉桿21上,當使用者拉動車門內拉桿5時,第一拉桿21也同步連動,此時第一拉桿21同步連動第二拉桿22及中控元件23,拉桿組件2呈現一向上拉提之作動態樣,當中因連動凸軸231與連動孔洞331配合作動,因第三連桿33受中控元件23作動影響,使第三連桿33同步帶動第二連桿32及第一連桿31,呈現一向下拉移之作動態樣,藉此使連桿組件3也同步作動,在連桿組件3受拉桿組件2作動同時,接觸處321因向下拉移與對接部431接觸推移,帶動門扣件44轉動,並以第一樞軸42為中心旋轉,連帶板件41及第二樞軸43一併轉動,使門扣組件4與車架框體分離,完成拉動車門內拉桿5直接開啟上鎖車門之動作,藉由上述之結構及作動方式,使用者於趕時間或危急時,以直覺方式直接拉動車門內拉桿5,即可開啟車門,不須再去尋找中控鎖開鎖,使便利性提升,也可透過裝設於基底組件1上之微控裝置11,以電子啟動方式同步連動該些組件,達成開啟中控鎖之方式。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係為本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透過於基底組件1上加裝遮蔽蓋體,保護該些組件免於受到外界之侵害,除了可以避免水氣或灰 塵等異物附著於該些組件上,更可防止有心人以工具破壞或企圖撬開門鎖行竊,使整體之安全強度及保護性更高。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故,請參閱全部附圖所示,本新型使用時,與習用技術相較,著實存在下列優點:
一、直接拉動車門內拉桿5即可開啟車門,使用上便利度提升。
二、機械式結構強度高於電子式控制,且成本也相對低廉,可有效降低成本。
三、可於外側加裝遮蔽蓋體,使整體結構之安全度更加提升。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新型,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新型,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基底組件
11‧‧‧微控裝置
2‧‧‧拉桿組件
21‧‧‧第一拉桿
22‧‧‧第二拉桿
23‧‧‧中控元件
231‧‧‧連動凸軸
3‧‧‧連桿組件
31‧‧‧第一連桿
32‧‧‧第二連桿
321‧‧‧接觸部
33‧‧‧第三連桿
331‧‧‧連動孔洞
4‧‧‧門扣組件
41‧‧‧板件
42‧‧‧第一樞軸
43‧‧‧第二樞軸
431‧‧‧對接部
44‧‧‧門扣件
5‧‧‧車門內拉桿
第一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一)。
第二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二)。
第三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一)。
第四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二)。
第五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一)。
第六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二)。
第七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結合車門之立體圖(一)。
第八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結合車門之立體圖(二)。
第九圖 係為本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2‧‧‧拉桿組件
21‧‧‧第一拉桿
22‧‧‧第二拉桿
23‧‧‧中控元件
231‧‧‧連動凸軸
3‧‧‧連桿組件
31‧‧‧第一連桿
32‧‧‧第二連桿
321‧‧‧接觸部
33‧‧‧第三連桿
431‧‧‧對接部

Claims (6)

  1. 一種車輛用門鎖裝置(二),其包含有:一基底組件;一活動設置於該基底組件上之拉桿組件;一與該拉桿組件連結作動之連桿組件,該連桿組件與該基底組件相互樞設;及一與該連桿組件配合作動之門扣組件,該門扣組件係穿設該基底組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其中該拉桿組件係包含一第一拉桿、一第二拉桿及一中控元件,該第一拉桿與該第二拉桿相互樞接,且該第二拉桿形成有一第一孔洞,而該中控元件上形成有一第一凸軸,再該第二拉桿與該中控元件透過該第一孔洞與該第一凸軸相互結合,又該中控元件形成有一與該連桿組件連結作動之連動凸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其中該連桿組件係包含一第一連桿、一第二連桿及一第三連桿,該第一連桿係供該第二連桿穿設,且該第二連桿上形成有一第二孔洞,而該第三連桿上形成有一第二凸軸,再該第二連桿與該第三連桿係透過該第二孔洞與該第二凸軸相互結合,又該第三連桿係形成一該拉桿組件連結作動之連動孔洞,另該第二連桿形成 有一與該門扣組件配合作動之接觸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其中該門扣組件係包含有一板件、一穿設於該板件之第一樞軸、一穿設於該板件之第二樞軸及一與該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結合之門扣件,該第二樞軸之一端處形成有一供該連桿組件配合作動之對接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其中該基底組件更包含有一微控裝置,且該微控裝置係與該拉桿組件、該連桿組件及該門扣組件配合作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輛用門鎖裝置(二),其中該基底組件更包含一保護該些組件之遮蔽蓋體。
TW101221734U 2012-11-09 2012-11-09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TWM449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1734U TWM449844U (zh) 2012-11-09 2012-11-09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1734U TWM449844U (zh) 2012-11-09 2012-11-09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9844U true TWM449844U (zh) 2013-04-01

Family

ID=48800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1734U TWM449844U (zh) 2012-11-09 2012-11-09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9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4299B1 (ko) 자동차용 액티브 후드 래치 시스템
CN103620135B (zh) 用于前开式盖子的锁闩机构
CN104066911B (zh) 车门的开闭操作装置
CN109267862A (zh) 具有滚子式闩锁机构和系紧机构的车辆闭合闩锁组件
CN104204387A (zh) 用于例如引擎盖的封闭板的双拉闩锁
CN107916847A (zh) 包括具有棘轮保持功能的系拉机构的电力闭合闩锁组件
CN109763726A (zh) 动力闭合闩锁组件
US20150069764A1 (en) Vehicle door lock actuation prevention apparatus
CN108625693A (zh) 具有防拍击闩锁机构的车辆关闭闩锁组件
CN205063599U (zh) 一种智能的汽车儿童安全锁
CN104110174A (zh) 一种全自动上锁机械式锁体
TWM449844U (zh) 車輛用門鎖裝置(二)
CN201953153U (zh) 一种流线型按钮控制锁
CN204136928U (zh) 车辆、安全带及其带扣装置
JP7488123B2 (ja) トランクラッチ非常時開放構造
JP2015504990A5 (zh)
CN106609603A (zh) 一种电子面板锁
CN102874178A (zh) 手套箱总成及车辆
CN103441014B (zh) 设备箱门与上游双电源断路器连锁控制机构
CN201486284U (zh) 一种汽车门锁转换机构
US11739572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JP2008104578A5 (zh)
TWM449843U (zh) 車輛用門鎖裝置(一)
KR20170019540A (ko) 차량용 도어래치의 잠금구조
TWM466957U (zh) 汽車引擎蓋輔助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