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8073U - 電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8073U
TWM448073U TW101213644U TW101213644U TWM448073U TW M448073 U TWM448073 U TW M448073U TW 101213644 U TW101213644 U TW 101213644U TW 101213644 U TW101213644 U TW 101213644U TW M448073 U TWM448073 U TW M4480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sliding
sli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3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Huei Yang
Hsiu-Yuan Hsu
Ming-Lun Szu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13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8073U/zh
Publication of TWM448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8073U/zh

Links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組件
本創作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尤其涉及板對板的電連接器組件。
台灣專利公告第M427700號揭示了一種板對板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於絕緣本體的導電端子,導電端子包括定位部、自定位部兩端分別彎折延伸的彈性部及位於彈性部末端的接觸部,其與電路板對接時借助定位柱實現與電路板的固定,定位柱係與絕緣本體一體成型,其為塑膠材料製成,不能提供足夠的保持力,容易導致電性連接的不穩定。
故,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電連接器組件,以克服上述問題。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其可保證良好的電性連接。
為實現前述目的,本創作之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組件,用於與第二電路板對接,包括第一電路板、電連接器及固定件,電連接器定義了第一表面及與之相對的第二表面,包括絕緣本體及設置於絕緣本體的導電端子,導電端子具有突出於第一表面且與第一電路板對接的第一接觸部及突出於第二表面且與第二電路板對接的第二接觸部,前述第一、第二接觸部均呈彈性突起狀, 固定件包括固定於第一電路板的固定部及滑動部,其中前述滑動部滑動組裝於絕緣本體,其滑動方向垂直於上述第一表面。
另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包括第一電路板及電連接器,其上固定有固定件,固定件的兩端設有垂直於第一電路板的滑動部,電連接器垂直裝入第一電路板並在其兩端設有配合滑動部的定位部,其中滑動部與定位部分兩步完成固定,實現第一電路板與電連接器的電性及機械接觸。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創作之電連接器組件具有如下功效:該電連接器組件便於更換不同的電連接器,同時保證了良好的電性連接。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三圖,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100包括電連接器10、第一電路板20及固定於第一電路板的固定件30。電連接器10用於與第一電路板20及第二電路板40對接。
參看第三圖,電連接器10包括絕緣本體11及設置於絕緣本體的兩排導電端子12。電連接器定義絕緣本體的下表面為第一表面110,絕緣本體的上表面為第二表面111。導電端子12具有突出於第一表面110的第一接觸部121、突出於第二表面111的第二接觸部122及連接第一、第二接觸部的連接部123,第一、第二接觸部121、122均可相對連接部123上下彈性擺動。第一接觸部121與第一電路板20對接,第二接觸部122則與第二電路板40對接。兩 排第一接觸部121的末端向內彎折,兩排第二接觸部122的末端向外彎折。
第一電路板20(一般為母板)的上表面設有兩排接觸墊21,其與第一接觸部121接觸以實現電性連接,第二電路板40(一般為子板)下表面亦設有與第二接觸部122形成電性連接的接觸墊,圖中並未標示。
固定件30係由金屬製成的,其包括固定於第一電路板20的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兩端延伸形成的滑動部32,該滑動部32垂直於第一電路板20。本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20在兩排接觸墊21之間設有焊接片22,固定部31與第一電路板20的焊接片22係通過焊接來實現固定的,當然也可膠水粘在一起。滑動部32可滑動組裝於絕緣本體11,且滑動部32位於絕緣本體11對稱的兩端。
特別參看第三圖,絕緣本體(或者說電連接器)兩端均設有至少兩個上下排列且彼此分隔的卡槽113,滑動部32呈卡鉤狀,其可在卡槽之間滑動,且其最終位置都是位於卡槽內。
參看第一圖及第二圖,第一表面110與第一接觸部121可定義為與第一電路板20對接的第一連接埠101,而第二表面111與第二接觸部122則可定義成與第二電路板40對接的第二連接埠102。一開始(即第二圖所示),電連接器10通過固定件30與第一電路板20機械連接,此時第一連接埠101與第一電路板20之間間隔一定距離,滑動部32進入第一卡槽1131;當電連接器組件100與第二電路板40對接時,第二電路板40下壓第二連接埠102,從而驅動電 連接器10相對固定件30(或者說是滑動部32)向下運動,使第一連接埠101與第一電路板20表面接觸墊,滑動部32進入第二卡槽1132,實現第一電路板與電連接器的電性及機械接觸。當然,卡槽也可以替換為對稱設置於電連接器兩端的其他定位部件,該定位部件與滑動部也分兩步固定。其中絕緣本體自第一表面凹設有凹陷部1101,凹陷部可恰好收容固定件30的固定部31,而使第一表面110與電路板的上表面對齊,藉此降低電連接器系統的高度。相對現有的此類電連接器,因為省去了導電端子的焊接工序,這樣方便更換電連接器而使電路板可與不同連接器對接,且固定件30的結構相對於定位柱結構也更為穩定高效。當然,第二電路板也可以替換為其他的電連接器。
值得注意的是,滑動部32的長度(即固定件30的豎直高度)不能大於第一、第二表面110、111之間的距離(電連接器10的高度),否則電連接器10就不能同時與第一、第二電路板20、40對接,即其中一個連接埠(101或102)可與電路板接觸,另一個則無法接觸。
第四圖及第五圖揭示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在於固定件的滑動部結構及絕緣本體兩側邊的結構,這裡僅描述兩者的區別特徵,相同的結構則不再贅述。其中滑動部32’呈平板狀,絕緣本體11’兩側設有導引槽113’,滑動部32’可沿導引槽113’上下滑動。導引槽內還設有突起1131’,滑動部32’則對應設有封閉的滑動槽321’,突起可沿滑動槽321’ 滑動且被限制於滑動槽321’內,以防止電連接器10與滑動件30脫離。滑動槽在靠近其重心處還設有卡鉤322’,在對接時突起可越過卡鉤322’且抵靠於其下側。
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和技術特點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仍可能基於本創作的教示及揭示進行種種不背離本創作精神的替換和修飾。因此,本創作的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方式所揭示的內容,而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創作的替換和修飾,均為本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所涵蓋。
100‧‧‧電連接器組件
10‧‧‧電連接器
101‧‧‧第一連接埠
102‧‧‧第二連接埠
11‧‧‧絕緣本體
110‧‧‧第一表面
1101‧‧‧凹陷部
111‧‧‧第二表面
113‧‧‧卡槽
1131‧‧‧第一卡槽
1132‧‧‧第二卡槽
12‧‧‧導電端子
121‧‧‧第一接觸部
122‧‧‧第二接觸部
123‧‧‧連接部
20‧‧‧第一電路板
21‧‧‧接觸墊
22‧‧‧焊接片
30‧‧‧固定件
31‧‧‧固定部
32‧‧‧滑動部
40‧‧‧第二電路板
11’‧‧‧絕緣本體
113’‧‧‧導引槽
1131’‧‧‧突起
32’‧‧‧滑動部
321’‧‧‧滑動槽
322’‧‧‧卡鉤
第一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與第二電路板對接時之立體圖;第二圖係第一圖之分解圖;第三圖係第一圖之分解圖;第四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組件與第二電路板對接時之立體圖;及第五圖係第四圖的分解圖。
100‧‧‧電連接器組件
101‧‧‧第一連接埠
102‧‧‧第二連接埠
20‧‧‧第一電路板
31‧‧‧固定部
32‧‧‧滑動部
40‧‧‧第二電路板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組件,用於與第二電路板對接,包括:第一電路板;固定件,其包括固定於第一電路板的固定部及滑動部;電連接器,定義了第一表面及與之相對的第二表面,其包括絕緣本體及設置於絕緣本體的導電端子,導電端子具有突出於第一表面且與第一電路板對接的第一接觸部及突出於第二表面且與第二電路板對接的第二接觸部;其中前述滑動部滑動組裝於絕緣本體,其滑動方向垂直於上述第一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固定部焊接於第一電路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滑動部分別自固定部兩端延伸形成,且滑動部位於絕緣本體對稱的兩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絕緣本體設有自第一表面凹設的凹陷部,凹陷部可收容上述固定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滑動部的長度不大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絕緣本體兩端設有導引槽,滑動部滑動於導引槽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滑動部設有封閉的滑動槽,導引槽內設有在滑動槽內滑動的突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滑 動部呈卡鉤狀,絕緣本體兩側至少設有兩個卡槽,滑動部可在各卡槽之間滑動。
  9. 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包括:第一電路板,其上固定有固定件,固定件的兩端設有垂直於第一電路板的滑動部;電連接器,其垂直裝入第一電路板並在其兩端設有配合滑動部的定位部;其中滑動部與定位部分兩步完成固定,實現第一電路板與電連接器的電性及機械接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定位部位於電連接器對稱的兩端。
TW101213644U 2012-07-16 2012-07-16 電連接器組件 TWM448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3644U TWM448073U (zh) 2012-07-16 2012-07-16 電連接器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3644U TWM448073U (zh) 2012-07-16 2012-07-16 電連接器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8073U true TWM448073U (zh) 2013-03-01

Family

ID=48471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3644U TWM448073U (zh) 2012-07-16 2012-07-16 電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8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14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069224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9103646B (zh) 电连接器
JP2013243122A (ja) コネクタ
TWM477690U (zh) 低剖面背板連接器
TW201541721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JP2015135816A (ja) 端子、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10014608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11048924A (zh) 电连接器
JP2018142553A (ja) コネクタ
TWM497356U (zh) 電連接器
JP2014075342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接続デバイス
US86905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low profile application
TWM448073U (zh) 電連接器組件
US20160006152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TWM511147U (zh) 電連接器
US20220239023A1 (en) Pluggable connector
TWI525924B (zh) 電連接器及其導電端子
JP3108050U (ja) ボード間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I458179B (zh) 電連接器
TWI434460B (zh) 電池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TWM484226U (zh) 板對板連接器組合
TWI573355B (zh) 電連接器
TWI462400B (zh) Connector module
TWM397067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