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6642U - 扭力棒 - Google Patents

扭力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6642U
TWM446642U TW101214414U TW101214414U TWM446642U TW M446642 U TWM446642 U TW M446642U TW 101214414 U TW101214414 U TW 101214414U TW 101214414 U TW101214414 U TW 101214414U TW M446642 U TWM446642 U TW M44664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positioning
torsion bar
members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4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hong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Simpof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mpof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mpofit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446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6642U/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扭力棒
本創作係與健身器材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扭力棒。
傳統用於人體上肢之健身器包括握力器、臂力器和啞鈴等,多屬單一功能,如握力器為手指和手掌肌肉之肌力訓練,如臂力器為手臂和胸部肌肉之肌力訓練,再如啞鈴僅係作手臂之握舉訓練,上述之健身器均僅具單一訓練功能,未能兼具手部各肌肉健身訓練之效果。
中華民國公告第260975號專利案所揭露之「彈力啞鈴」是一種可以使雙手作壓縮、伸張、扭轉以及如啞鈴之健身訓練效果,而該專利主要由二容置體、一彈簧以及一外套所組成,該彈力啞鈴之組裝流程是將該彈簧兩端與二容置體作固接,其固接方式是將螺栓穿過主殼體之圓孔與該彈簧,再利用墊片壓合於該彈簧線圈之上,並以螺帽將該墊片及該彈簧鎖附於該主殼體,接著將主殼體與副殼體以相互螺接之方式蓋合,即形成該容置體,該容置體內部設有適當容室可容置配重,最後再將外套套於彈簧之外部。由上述來看,該專利能兼具各手部肌肉健身訓練之效果,但於組裝過程中須利用大量人工及工時於各該元件彼此之間之固定上,無形之中即增加了許多不穩定因素與成本。
有鑑於此,於不失去扭力棒功能之原則下,能以較少元件達成快速與方便之組裝且即為本創作之動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扭力棒,其組裝快速與方便,且可用以訓練手部肌肉。
本創作主要透過下列之技術手段,來具體實現前述之目的與功效:本創作包含有一管體、一彈簧及二握持件,該管體係以撓性材質製成,而該彈簧具有一身部及兩端部,且該身部係為線圈螺旋狀纏繞而成,該兩端部各具有一固定段,該固定段至少由一線圈所構成,該固定段之延伸處具有一定位段,該定位段為一平直線段所構成,而該彈簧係穿設於該管體,各該端部分別伸出該管體之二側;以及各該握持件具一封閉端及一開口端,且於該封閉端與開口端之間即形成一容納空間,該容納空間於該開口端處具一固定嵌槽及一定位插孔,而該彈簧之固定段嵌卡於該固定嵌槽,且該彈簧之定位段插設於該定位插孔;藉此,使各該握持件可帶動該彈簧作扭轉、拉伸之動作。
總括來說,本創作扭力棒僅須以線圈嵌卡於該握持件之固定嵌槽的方式來抵抗該彈簧沿其軸向脫離各該握持件之軸向拉力,並以該彈簧插設於該握持件之定位插孔的方式來抵抗該彈簧相對於該握持件空轉,如此即可達快速且方便組裝之目的。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了解本創作之構成、特徵及其目的,以下乃舉本創作之若干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同時讓熟悉該技術領域者能夠具體實施,惟以下所述者,僅係為了說明本新型之技術內容及特徵而提供之一實施方式,凡為本新型領域中具有一般通常知識者,於了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及特徵之後,以不違背本新型之精神下,所為之種種簡單之修飾、替換或構件之減省,皆應屬於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
以下將藉由所列舉之實施例,配合隨附之圖式,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特徵,其中:
第一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剖面圖,主要顯示各零件之相對位置。
第四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示扭力棒於扭轉時之狀態。
第五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示扭力棒於拉伸時之狀態。
第六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示雙手按壓於扭力棒之握持件之狀態。
第七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 示扭力棒於旋轉擺動時之狀態。
請參閱第一圖與第二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扭力棒,包含有一管體10、一彈簧20以及二握持件30。
管體10可為撓性材質所製成,本實施例是以熱塑性橡膠(Thermoplastic Rubber,以下簡稱TPR)為例。
彈簧20具有一身部22及兩端部24,該身部22係為線圈螺旋狀纏繞而成,而該兩端部24各具有一固定段26,該固定段26至少由一線圈所構成,該固定段26之延伸處具有一定位段28,該定位段28為一平直線段所構成,如本實施例所示,該平直線段乃平行於該彈簧20之中心軸線,而該彈簧20係穿設於該管體10,各該端部24分別伸出該管體10之二側。
握持件30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如本實施例該握持件30是以第一殼體32與第二殼體34結合而成,該結合方式可利用超音波進行融接,而該第一殼體32或該第二殼體34之其中一方於結合面36具有一嵌卡凸部38,相對一方於結合面36即具有一嵌卡凹部40,當該第一殼體32與該第二殼體34結合後即具有一封閉端42及一開口端44,該開口端44之直徑大於該管體10之外徑,藉此,該二握持件30係可移動地分別套設於該管體10二端,而該封閉端42與開口端44之間即形成一容納空間46,該容納空間46於該開口端44處具一固定嵌槽48、一定位插孔50以及一容置槽52,藉此可將一配重塊54容置於該容置槽52內。
請參閱第三圖,本創作所提供之握持件20的該固定嵌 槽48係由複數個固定肋條56呈等間距排列而形成,而該定位插孔50於本實施例是由複數個定位肋條58所形成,然而該定位插孔50也可以是一圓孔、方孔或等同該功效之結構,該彈簧20之固定段26嵌卡於該固定嵌槽48,該彈簧20之定位段28插設於該定位插孔50;藉此,以線圈嵌卡於該握持件30之固定嵌槽48的方式來抵抗該彈簧20沿其軸向脫離各該握持件30之軸向拉力,並以該彈簧20之定位段28插設於該握持件30之定位插孔50的方式來抵抗該彈簧20相對於該握持件30空轉,而使各該握持件30可帶動該彈簧20作扭轉、拉伸之動作。
請參閱第四圖所示,當雙手抓住二握持件30,並分別作順時針與逆時針旋轉,如此,當該握持件30旋轉而牽動該彈簧20受此扭轉而產生變形時,即該彈簧20反饋一扭力,藉此讓手腕關節及指力達訓練之功效。請再參閱第五圖所示,當雙手抓住握持件30並對其作左右拉伸之動作,該握持件30因拉伸之力而牽動該彈簧20,進而使該彈簧20產生一反向拉力,如此可讓手部之小肌肉群進行訓練之功效。又如第六圖所示,藉由雙手按壓於握持件30上的凸體60,讓指部能達到適當之按摩功效。而如第七圖所示,以單手抓握於管體10並呈左右旋轉擺動,如此可藉由本創作之慣性矩來達到手部肌肉及關節之訓練。
由上述可知,本創作之扭力棒利用線圈嵌卡於該握持件之固定嵌槽的方式來抵抗該彈簧沿其軸向脫離各該握持件之軸向拉力,並以該彈簧之定位段28插設於該握持件之 定位插孔的方式來抵抗該彈簧相對於該握持件空轉,如此即可達成快速且方便組裝之目的,而於健身訓練之功效上,可藉由本創作之構造作手部的扭轉、拉伸、按壓以及旋轉擺動之健身運動,使手部各部位之肌肉及關節均能運用本創作來達到健身訓練之效果,使用上方便且應用廣泛。
本創作於前揭露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案之範圍,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管體
20‧‧‧彈簧
22‧‧‧身部
24‧‧‧兩端部
26‧‧‧固定段
28‧‧‧定位段
30‧‧‧握持件
32‧‧‧第一殼體
34‧‧‧第二殼體
36‧‧‧結合面
38‧‧‧嵌卡凸部
40‧‧‧嵌卡凹部
42‧‧‧封閉端
44‧‧‧開口端
46‧‧‧容納空間
48‧‧‧固定嵌槽
50‧‧‧定位插孔
52‧‧‧容置槽
54‧‧‧配重塊
56‧‧‧固定肋條
58‧‧‧定位肋條
60‧‧‧凸體
第一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剖面圖,主要顯示各零件之相對位置。
第四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示扭力棒於扭轉時之狀態。
第五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示扭力棒於拉伸時之狀態。
第六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示雙手按壓於扭力棒之握持件之狀態。
第七圖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主要顯示扭力棒於旋轉擺動時之狀態。
10‧‧‧管體
20‧‧‧彈簧
22‧‧‧身部
24‧‧‧兩端部
26‧‧‧固定段
28‧‧‧定位段
30‧‧‧握持件
32‧‧‧第一殼體
34‧‧‧第二殼體
36‧‧‧結合面
38‧‧‧嵌卡凸部
40‧‧‧嵌卡凹部
42‧‧‧封閉端
44‧‧‧開口端
46‧‧‧容納空間
48‧‧‧固定嵌槽
50‧‧‧定位插孔
52‧‧‧容置槽
54‧‧‧配重塊
56‧‧‧固定肋條
58‧‧‧定位肋條
60‧‧‧凸體

Claims (4)

  1. 一種扭力棒,包含有:一管體,係以撓性材質製成;一彈簧,具有一身部及兩端部,該身部係為線圈螺旋狀纏繞而成,而該兩端部各具有一固定段,該固定段至少由一線圈所構成,該固定段之延伸處具有一定位段,該定位段為一平直線段所構成,該彈簧係穿設於該管體,各該端部分別伸出該管體之二側;以及二握持件,各該握持件具一封閉端及一開口端,且於該封閉端與開口端之間形成一容納空間,各該握持件之容納空間於靠近該開口端處具一固定嵌槽及一定位插孔,而該固定嵌槽嵌卡於該彈簧之固定段,且該定位插孔插設於該彈簧之定位段;藉此,使各該握持件可帶動該彈簧作扭轉、拉伸之動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扭力棒,其中各該握持件之容納空間具有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可容置一配重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扭力棒,其中各該握持件可為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結合而成,該第一及第二殼體各具一結合面,而該第一或第二殼體之其中一方於該結合面具有一嵌卡凸部,相對一方於該結合面即具有一嵌卡凹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扭力棒,其中各該握持件表面具有複數個凸體。
TW101214414U 2012-05-10 2012-07-25 扭力棒 TWM44664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8076 CN202777581U (zh) 2012-05-10 2012-05-10 扭力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6642U true TWM446642U (zh) 2013-02-11

Family

ID=4780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4414U TWM446642U (zh) 2012-05-10 2012-07-25 扭力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77581U (zh)
TW (1) TWM44664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7530A (zh) * 2013-04-17 2014-10-22 陈建荣 多功能臂腕训练器
CN203710623U (zh) * 2013-10-23 2014-07-16 于昆 一种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
CN104492027B (zh) * 2014-12-02 2017-01-11 施强 臂力器
CN106039655A (zh) * 2016-07-02 2016-10-26 许炳初 一种手部力量锻炼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7581U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1572B1 (en) Resistance exercise device
US7285079B2 (en)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s
KR100909190B1 (ko) 어깨 운동용 기구
US9132315B1 (en) Multifunctional arms and wrists trainer
US7922634B1 (en) Pull exerciser
US8777821B2 (en) Exercise device having adjustable resistance force
US6390959B1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20110172067A1 (en) Resistance exercise device
CN212789643U (zh) 可调整阻力的握力棒
TWM446642U (zh) 扭力棒
JP6811994B2 (ja) ねじり運動具
US5300002A (en) Upper and lower body frictional resistant-type exercising device
US9610470B1 (en) Resistance torque bar system
JP2015084776A (ja) 運動補助具
US20170043205A1 (en) Twistable gripable exercise device
US10918900B2 (en) Resistance band with inner wire core
JP2016521596A (ja) インパクトプライオメトリック・エキスパンダ(改良形態)
KR200486138Y1 (ko) 손목운동기구
US10596412B2 (en) Forearm exercise grip device
KR200454896Y1 (ko) 팔씨름용 팔 운동 기구
JP6675815B1 (ja) トレーニング器具
JP3198399U (ja) 多機能腕鍛錬装置
TW201440844A (zh) 多功能臂腕訓練器
KR102369176B1 (ko) 팔 운동 기구
KR100580750B1 (ko) 줄넘기용 손잡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