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6439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6439U
TWM446439U TW101210994U TW101210994U TWM446439U TW M446439 U TWM446439 U TW M446439U TW 101210994 U TW101210994 U TW 101210994U TW 101210994 U TW101210994 U TW 101210994U TW M446439 U TWM446439 U TW M44643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s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n-fang Yang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M446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6439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定位效果良好的電連接器
現有一種電連接器是藉由組裝固定於絕緣本體的端子定位件來定位導電端子之尾部,使導電端子之尾部較不易變形且在安裝於電路板時容易與電路板的焊孔對位。一般端子定位件與絕緣本體的固定方式通常採用凹凸配合的卡扣結構,例如台灣新型專利510585號(中國專利對應案CN01267133.9;美國專利對應案US 6447307)所公開者。
參閱圖1及圖2,前述專利公開的電連接器其絕緣本體11與端子定位件12即採用凹凸配合的卡扣結構固定,具體說明如下:絕緣本體11包括一長條狀主體111,及二由該主體111左右兩側向後延伸並夾置端子定位件12的延伸臂113;主體111底面鄰近端子定位件12之一側形成多個凹槽112;每一延伸臂113鄰近端子定位件12之側面形成一凸出的台階部114,且每一延伸臂113底面遠離該主體111之一端之形成一缺口115。該端子定位件12包括多個供端子尾部(未圖示)對應穿入的定位孔121、多個插設於絕緣本體11之凹槽112內的凸塊122、二分別形成於左右兩側而與台階部114抵靠的卡止部123,及二分別位於左右兩側而限位於缺口115內的限位塊124。藉由該等凸塊122、卡止部123及限位塊124分別與對應的凹槽112 、台階部114及缺口115互相抵靠固定,進而將端子定位件12固設於該絕緣本體11上。
然而,電連接器之絕緣本體11的材質通常為塑膠材料,其剛性相較於金屬材質較弱,亦即較容易變形。
由於一般電連接器還包含用以避免電磁干擾的金屬殼體,若增加端子定位件與金屬殼體之間的固定結構將有助於加強端子定位件之組裝結構的穩固性,故現有電連接器的端子定位件之組裝結構還有改進的空間。
因此,本新型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提升電連接器端子定位時之穩固性的電連接器。
於是,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態樣,本新型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多個端子、一金屬殼體,及一端子定位件。絕緣本體包括一基座,及一由基座前側向前延伸的舌板。金屬殼體套組於絕緣本體的基座上,並包括一位於絕緣本體上方的頂壁,及至少一形成於該頂壁靠近後側處的第一定位部。該等端子固定於該絕緣本體且具有延伸出該基座後端並彎折向下延伸的尾部。端子定位件扣接在該絕緣本體的基座上,並包括至少一與對應的第一定位部配合而互相限位的第二定位部,及多個貫穿該端子定位件以供該等端子的尾部穿設的定位孔。
該基座具有二位於後側且左右相對的延伸臂,該等延伸臂分別具有一形成於相對內側的第一限位部;該端子定位件還包括二分別形成於左右兩側的第二限位部,該等第 二限位部分別配合限位於相對應的第一限位部。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透過將端子定位件的第二限位部限位於延伸臂的第一限位部;同時將端子定位件的第二定位部卡合於金屬殼體的第一定位部,使端子定位件同時固定於絕緣本體及剛性較佳的金屬殼體上,達到端子定位件組裝結構更為穩固,且連帶使該等端子的尾部定位效果更佳的目的。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
參閱圖3、圖4及圖5,圖3表示本文所描述的主要方向或位置,圖4及圖5相對於圖3為上下顛倒反置;本新型電連接器之較佳實施例包含一絕緣本體2、多個固定於絕緣本體2的端子、一金屬殼體5,及一端子定位件6。該絕緣本體2包括一基座21,及一由基座21前側向前延伸的舌板22。
參閱圖5、圖6及圖7,該等端子包括有數個第一端子3及數個第二端子4,該等第一端子3及第二端子4成排地設置於該舌板22;每一第一端子3具有一第一固定部31、一第一接觸部32及一第一尾部33,第一固定部31固定於絕緣本體2且連接第一接觸部32與第一尾部33,第一接觸部32裸露於舌板22表面且具有彈性,第一尾部33延伸出該基座21後端且彎折向下延伸。每一第二端子4具有一第 二固定部41、一第二接觸部42及一第二尾部43,第二固定部41固定於絕緣本體2且連接第二接觸部42與第二尾部43,第二接觸部42裸露於舌板22表面且呈板狀,第二尾部43延伸出該基座21後端且彎折向下延伸。該等第一端子3為用於傳輸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2.0(USB 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且該等第一端子3配合該等第二端子4為用於傳輸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3.0(USB 3.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
參閱圖4、圖5及圖7,該金屬殼體5套組於該絕緣本體2的基座21上並圍繞該舌板22構成一插接空間51及一朝前的插口52,且包括一位於絕緣本體2上方的頂壁53及二側壁54,頂壁53位於該絕緣本體2上方且部分與該絕緣本體2的基座21之頂面貼合(如圖7所示),側壁54分別位於該絕緣本體2左右兩側。在本實施例,絕緣本體2還包括二分別形成於該基座21左右兩側的外凹槽24,及二分別形成於基座21左右兩側且具有橫向開口的限位槽25;該基座21具有二位於後側且左右相對的延伸臂211,及二分別位於該等延伸臂211外側且往左右相反兩側凸伸的擋塊212。金屬殼體5還包括二分別形成於該等側壁54並配合對應外凹槽24的止退彈片55、二分別連接於該等側壁54後端的定位腳57,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側壁54並配合對應限位槽25的彎鈎58。
每一止退彈片55分別卡置限位於相對應的外凹槽24,使金屬殼體5因止退彈片55受絕緣本體2之外凹槽24限位 而無法相對於絕緣本體2向前位移;而每一彎鈎58分別由對應之限位槽25的開口進入並卡置限位於該限位槽25,使金屬殼體5因彎鈎58受絕緣本體2之限位槽25限位無法相對於絕緣本體2於上下方向及向後位移。再者,側壁54的後端與頂壁53的交接處界定一後擋緣59,該後擋緣59配合抵靠及擋止於基座21的擋塊212。藉由位於金屬殼體5側邊的止退彈片55、彎鈎58及後擋緣59分別與絕緣本體2的外凹槽24、限位槽25及擋塊212相配合以加強金屬殼體5與絕緣本體2的組裝定位效果。金屬殼體5還包括二位於左右兩側的固定腳56,該等固定腳56及定位腳57用以將金屬殼體5固定於一電路板(圖未示)上。
參閱圖4、圖5、圖7與圖8,絕緣本體2的延伸臂211分別具有一形成於相對內側的一第一限位部23,且金屬殼體5還包括二形成於該頂壁53靠近後側處的第一定位部531。該端子定位件6扣接在該絕緣本體2的基座21上並位於該等延伸臂211間,具體而言,端子定位件6包括二第二限位部61、二第二定位部62,及多個定位孔63。二第二限位部61分別形成於端子定位件6的左右兩側,且分別配合限位於相對應的第一限位部23,在本實施例,第一限位部23為前後方向延伸的凹槽,第二限位部61為插設於對應凹槽的凸塊,但是在等效實施態樣,第一限位部23亦可為凸塊,而第二限位部61可為凹槽。二第二定位部62形成於端子定位件6的頂面並與對應的第一定位部531配合互相限位,在本實施例,第一定位部531為穿孔,第二定 位部62為插設於穿孔的凸柱,定位孔63貫穿該端子定位件6而對應供第一端子3的第一尾部33及第二端子4的第二尾部43穿設定位。端子定位件6之第二限位部61與絕緣本體2的第一限位部23相配合限制了端子定位件6的上下方向位移;端子定位件6的第二定位部62與金屬殼體5的第一定位部531相配合則進一步限制端子定位件6於前後方向位移,藉此,使端子定位件6穩固地與絕緣本體2及金屬殼體5結合固定。
綜上所述,透過將端子定位件6的第二限位部61限位於延伸臂211的第一限位部23中,再搭配將端子定位件6的第二定位部62插設限位於金屬殼體5的第一定位部531,進而使端子定位件6穩固結合於絕緣本體2及剛性優於該絕緣本體2的金屬殼體5上,讓端子定位件6組裝結構更加穩固,也使穿設於端子定位件6之定位孔63的第一尾部33及第二尾部43更穩定地定位;此外,藉由該金屬殼體5之彎鈎58及止退彈片55分別限位於該絕緣本體2的限位槽25及外凹槽24,提升該金屬殼體5與絕緣本體2的定位效果,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絕緣本體
21‧‧‧基座
211‧‧‧延伸臂
212‧‧‧擋塊
22‧‧‧舌板
23‧‧‧第一限位部
24‧‧‧外凹槽
25‧‧‧限位槽
3‧‧‧第一端子
31‧‧‧第一固定部
32‧‧‧第一接觸部
33‧‧‧第一尾部
4‧‧‧第二端子
41‧‧‧第二固定部
42‧‧‧第二接觸部
43‧‧‧第二尾部
5‧‧‧金屬殼體
51‧‧‧插接空間
52‧‧‧插口
53‧‧‧頂壁
531‧‧‧第一定位部
54‧‧‧側壁
55‧‧‧止退彈片
56‧‧‧固定腳
57‧‧‧定位腳
58‧‧‧彎鈎
59‧‧‧後擋緣
6‧‧‧端子定位件
61‧‧‧第二限位部
62‧‧‧第二定位部
63‧‧‧定位孔
圖1 是一立體圖,說明一種習知的電連接器; 圖2 是一分解圖,說明該習知電連接器的細部結構;圖3 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圖4 是一相對於圖3呈上下反置的另一角度視圖;圖5 是一相對於圖3之視角的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細部結構;圖6 是一相對於圖4的後視圖;圖7 是一沿圖6中A-A直線所取的剖視圖;及圖8 是一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之端子定位件的結構。
2‧‧‧絕緣本體
211‧‧‧延伸臂
212‧‧‧擋塊
23‧‧‧第一限位部
3‧‧‧第一端子
33‧‧‧第一尾部
4‧‧‧第二端子
43‧‧‧第二尾部
5‧‧‧金屬殼體
53‧‧‧頂壁
531‧‧‧第一定位部
54‧‧‧側壁
55‧‧‧止退彈片
56‧‧‧固定腳
57‧‧‧定位腳
58‧‧‧彎鈎
59‧‧‧後擋緣
6‧‧‧端子定位件
61‧‧‧第二限位部
62‧‧‧第二定位部
63‧‧‧定位孔

Claims (9)

  1.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具有一基座及一由該基座前側向前延伸的舌板;一金屬殼體,套組於該絕緣本體的基座上,該金屬殼體包括一位於該絕緣本體上方的頂壁,及至少一形成於該頂壁靠近後側處的第一定位部;多個端子,固定於該絕緣本體,各端子具有延伸出該基座後端且彎折向下延伸的尾部;及一端子定位件,扣接在該絕緣本體的基座上並包括至少一與對應的第一定位部配合互相限位的第二定位部,及多個貫穿該端子定位件而供該等端子的尾部穿設的定位孔。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定位部為一穿孔,該第二定位部為插設於該穿孔的凸柱。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基座具有二位於後側且左右相對的延伸臂,該等延伸臂分別具有一形成於相對內側的第一限位部;該端子定位件還包括二分別形成於左右兩側的第二限位部,該等第二限位部分別配合限位於相對應的第一限位部。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限位部為凹槽,該等第二限位部為插設於對應凹槽的凸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 本體還包括二分別形成於該基座左右兩側且具有開口的限位槽;該金屬殼體還包括二分別位於該絕緣本體左右兩側的側壁,及二分別形成於該等側壁並配合對應限位槽的彎鈎,每一彎鈎分別由對應之限位槽的開口進入並卡置限位於該限位槽。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二分別形成於該基座左右兩側的外凹槽;該金屬殼體還包括二分別形成於該等側壁並配合對應外凹槽的止退彈片,每一止退彈片分別卡置限位於相對應的外凹槽。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金屬殼體的頂壁之一部分與該絕緣本體的基座的頂面貼合,金屬殼體側壁的後端與頂壁的交接處界定一後擋緣;該絕緣本體的基座還具有二擋塊,分別位於該等延伸臂外側且往左右相反兩側凸伸並配合抵靠於相對應的後擋緣。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端子包括多個第一端子及多個第二端子,並定義第一端子的尾部為第一尾部,第二端子的尾部為第二尾部;每一第一端子還具有一裸露於該舌板表面且具有彈性的第一接觸部,及一連接該第一接觸部與該第一尾部的第一固定部;每一第二端子還具有一裸露於該舌板表面且呈板狀的第二接觸部,及一連接該第二接觸部與該第二尾部的第二固定部。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第 一端子為用於傳輸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2.0(USB 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且該等第一端子配合該等第二端子為用於傳輸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3.0(USB 3.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
TW101210994U 2012-04-06 2012-06-07 電連接器 TWM44643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4836.7A CN103367965B (zh) 2012-04-06 2012-04-0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6439U true TWM446439U (zh) 2013-02-01

Family

ID=4819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0994U TWM446439U (zh) 2012-04-06 2012-06-07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7965B (zh)
TW (1) TWM446439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9005Y (zh) * 2004-11-26 2006-02-15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壳体支撑臂的连接器
CN201298623Y (zh) * 2008-10-31 2009-08-26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TWM376969U (en) * 2009-08-24 2010-03-2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Vertical type socket connector
CN102403611B (zh) * 2011-10-31 2014-10-29 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 防高频usb 3.0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7965A (zh) 2013-10-23
CN103367965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8041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providing grounding and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US8454381B2 (en)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with an engaging portion and a restricting portion on its top surface
US829263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US8944829B2 (en) Connector
US20150311610A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arrangement
US9837772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8403683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ver
US2017028832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etrengaged grounding contacts
CN108173034B (zh) 插头连接器
US20100167584A1 (en) Stacked-type connector
TWM496876U (zh) 電連接器
US1011607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tacts thereof
TW201824663A (zh) 電連接器
US20150087165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double metallic shells
JP2016110706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TWM491273U (zh) 電連接器
US8668511B2 (en) Hermaphroditic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96864U (zh) 電連接器
US945036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ating with two kinds of connector interfaces
US20150207269A1 (en) Card connector with metallic retaining plate
CN106486821B (zh) 电连接器
TWM446439U (zh) 電連接器
TWI593178B (zh) 插座連接器
US20150214647A1 (en)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ubsidiary component
TWM505083U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