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6351U - 旋轉支架 - Google Patents

旋轉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6351U
TWM446351U TW101212653U TW101212653U TWM446351U TW M446351 U TWM446351 U TW M446351U TW 101212653 U TW101212653 U TW 101212653U TW 101212653 U TW101212653 U TW 101212653U TW M446351 U TWM446351 U TW M44635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ositioning
handle
sliding block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2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an Gao
Original Assignee
shi-an G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an Gao filed Critical shi-an Gao
Priority to TW101212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6351U/zh
Publication of TWM446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6351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旋轉支架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旋轉支架,尤指一種具有能相互嵌合轉動的座體及旋轉體,且旋轉體上樞設有一柄體的旋轉支架,以供使用者能將旋轉支架安裝至手持電子裝置上,並藉握持該柄體,以該座體及旋轉體為支點輕鬆地旋轉該手持電子裝置,或將該柄體轉動至完全緊貼於該手持電子裝置之一側面的位置作為保護。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各種手持電子裝置日趨平價與普及,常見的手持電子裝置除了有慧型手機(Smart Phone)及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外,尚包括平板電腦(Tablet PC)及電子書閱讀器(E-book Reader)等,由於手持電子裝置以便利性為首要考量,其尺寸設計多以手掌大小,符合輕、薄、短、小之概念為主,然而,此一設計常令使用者無法穩定地握持手持電子裝置,且當使用者欲旋轉手持電子裝置以變換視角時,常因不慎滑落而令手持電子裝置受損或故障,大幅增加因手持電子裝置維修或重購的費用,造成使用者沉重的負擔。
再者,即便是體積略大的平板電腦,使用者也只能單純以手抓持其邊緣,又因為平板電腦的板形結構及重量,造成手指施力困難而不利於單手輕鬆抓持,一旦使用者欲旋轉平板電腦以調整視角,仍需以雙手旋轉調整,再以其中一手抓持,另一手操作,如此持續一段時間後,將導致使用者手腕疼痛,同樣造成使用者 沉重的負擔。
經由上述可知,如何克服手持電子裝置不易被穩定地拿取之問題,進而設計出一種創新的旋轉支架,不但能安裝在手持電子裝置上,具有能相互嵌合轉動的座體及旋轉體,且旋轉體上樞設有一柄體的旋轉支架,以供使用者能藉手指穿過並握持該柄體,進而以該座體及旋轉體為支點輕鬆地旋轉該手持電子裝置,避免手持電子裝置不慎滑落而受損或故障的問題,即為本新型在此亟欲探討之一重要課題。
有鑒於前述之問題與缺點,創作人乃根據多年實務經驗及研究實驗,終於開發設計出本新型之一種旋轉支架,以期藉由本新型,能有效解決前述諸多問題。
本新型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旋轉支架,該旋轉支架係安裝至一手持電子裝置之一側面上,包括一座體、一旋轉體及一柄體,該座體底部嵌設有一磁吸元件,該磁吸元件能磁性吸附至該手持電子裝置之金屬表面或金屬元件上,令該座體吸附至該手持電子裝置之表面,該座體頂部凹設有一容置槽及一開口,該開口與該容置槽相通,該座體內側面對應於該容置槽的位置環設有一軌道,且該座體之一端凹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該旋轉體之構形與該容置槽相匹配,並能經由該開口嵌入且被容置於該容置槽中,該旋轉體之側面環設有定位元件,該定位元件之構形與該座體內的軌道相匹配,且能與該軌道相互嵌合,令該旋轉體被活動地定 位在該座體中,且能在該容置槽中旋轉,該旋轉體之一端凹設有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能隨該旋轉體被旋轉至與該第一容置空間相通的位置,進而與該第一容置空間共同形成一定位空間,該柄體之兩對應樞接端係樞設至該第二容置空間之兩對應側面,該柄體上遠離該二樞接端的位置設有一穿孔,該穿孔能供手指穿過,該穿孔係貫穿該柄體之兩側面,該柄體能被轉動至與該旋轉體形成一預定角度的位置,令該柄體之一側面抵靠至該旋轉體上,在該第二容置空間隨該旋轉體被旋轉至與該第一容置空間相通的位置的情況下,該柄體能被轉動至與該旋轉體位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令該柄體之一部份能被容納於該定位空間中,且令該柄體包含該穿孔之另一部份外露至該定位空間外。
本新型之另一目的,係供使用者即能將旋轉支架安裝至該手持電子裝置之一側面上,並將該柄體轉動至與該旋轉體形成一預定角度的位置,進而以手指穿過該柄體上的穿孔,以供使用者能藉握持該柄體,以該座體及旋轉體為支點輕鬆地旋轉該手持電子裝置,或將該柄體轉動至完全緊貼於該手持電子裝置之一側面的位置作為保護,進而避免手持電子裝置不慎滑落而受損或故障的問題。
為便貴審查委員能對本新型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功效,做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本新型係一種旋轉支架,請參閱第一及二圖所示之旋轉支架 10,在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旋轉支架10係安裝至一手持電子裝置11之一側面上,包括一座體12、一旋轉體13及一柄體14,該座體12底部嵌設有一磁吸元件121,該磁吸元件121能磁性吸附至該手持電子裝置11之金屬表面或金屬元件上,令該座體12吸附至該手持電子裝置11之表面。
承上所述,該座體12頂部凹設有一容置槽122及一開口123,該開口123與該容置槽122相通,該座體12內側面對應於該容置槽122的位置環設有一軌道124,且該座體12之一端凹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125,該旋轉體13之構形與該容置槽122相匹配,並能經由該開口123嵌入且被容置於該容置槽122中。
復請參閱第一及二圖所示,該旋轉體13之側面環設有一定位元件131,該定位元件131之構形與該座體12內的軌道124相匹配,且能與該軌道124相互嵌合,令該旋轉體13被活動地定位在該座體12中,且令該旋轉體13能在該容置槽122中旋轉,該旋轉體13之一端凹設有一第二容置空間132,該第二容置空間132能隨該旋轉體13被旋轉至與該第一容置空間125相通的位置,進而與該第一容置空間125共同形成一定位空間15。
請參閱第一及三圖所示,該柄體14之一端係連接至該旋轉體13(在本實施例中,該柄體14之一端上兩對應樞接端141係樞設至該旋轉體13上對應第二容置空間132之兩對應側面,以令該柄體14之一端連接至該旋轉體13),該柄體14之另端遠離該二樞接端141的位置設有一穿孔142,該穿孔142係貫穿該柄體14之兩 側面,能供手指穿過,該柄體14能被轉動至與該座體12及旋轉體13形成一預定角度的位置,令該柄體14之一側面抵靠至該旋轉體13上,在該第二容置空間132隨該旋轉體13被旋轉至與該第一容置空間125相通的位置的情況下,該柄體14能被轉動至與該旋轉體13位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令該柄體14鄰近一端之部份能被容納於該定位空間15中,且令該柄體14包含該穿孔142之另一部份外露至該定位空間15外。
請參閱第三圖所示,當使用者將該旋轉支架10安裝至該手持電子裝置11之一側面上之後,即能將該柄體14轉動至與該座體12及旋轉體13形成一預定角度的位置,進而轉動該柄體14及旋轉體13,並如第四圖所示,以一手之手指穿過該柄體14上的穿孔142,並以同一手其他手指握持該柄體14及手持電子裝置11;請參閱第四及五圖所示,當使用者欲旋轉該手持電子裝置11以變換視角時,只需以同一手其他手指撥動該手持電子裝置11,即能以該座體12及旋轉體13為支點,輕鬆地旋轉該手持電子裝置11。
請參閱第一及六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柄體14上遠離該二樞接端141的位置尚設有一定位面143,該定位面143係呈一平面,且當該柄體14被轉動至與該座體12或旋轉體13形成一預定角度的情況下,該柄體14之一側面能抵靠至該旋轉體13上,如此,使用者即能將該手持電子裝置11及旋轉支架10置放於一平面16上,此時該柄體14之定位面143之一側緣會貼靠於該平面16上,令該手持電子裝置11能藉由該柄體14之定位面143支撐 而站立於該平面16上,以便使用者不需以手握持,也能輕鬆地調整該手持電子裝置11之視角,藉以觀看該手持電子裝置11所顯示之畫面;另,如第三圖所示,當使用者用畢該手持電子裝置11後,即可將該柄體14轉動至完全緊貼於該手持電子裝置11之一側面的位置作為保護。
請參閱第七及八圖所示之旋轉支架20,在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旋轉支架20尚包括一第一滑動塊27及一第二滑動塊28,且該座體22內分別凹設有一第一槽道226及一第二槽道227,該第一槽道226及第二槽道227係相互對應,該座體22上鄰近左側的位置設有一第一開孔228,該第一開孔228與該第一槽道226相連通,該座體22上鄰近右側的位置設有一第二開孔229,該第二開孔229與該第二槽道227相連通,該第一滑動塊27上鄰近一端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定位部271,且該第一滑動塊27之另端能經由該第一開孔228進入對應的第一槽道226中,且能在對應的第一槽道226中往復移動,在該第一滑動塊27之另端被完全容納在對應的第一槽道226中之情況下,該第一定位部271能妥貼在該座體22上鄰近左側的位置。
承上所述,該第二滑動塊28上鄰近一端的位置設有一第二定位部281,且該第二滑動塊28之另端能經由該第二開孔229進入對應的第二槽道227中,且能在對應的第二槽道227中往復移動,在該第二滑動塊28之另端被完全容納在對應的第二槽道227中之情況下,該第二定位部281能妥貼在該座體22上鄰近右側的位 置;如此,使用者亦能以手拉動該座體22左側及右側的第一定位部271及第二定位部281,令該第一定位部271及第二定位部281分別藉由該第一滑動塊27另端及第二滑動塊28另端之支撐,逐漸朝遠離該座體22的方向移動,進而增加該第一定位部271至第二定位部281間的距離,在該第一定位部271至第二定位部281間的距離恰能令第一定位部271及第二定位部281挾持住該手持電子裝置21兩端的情況下,即便該座體22底部並未嵌設任何磁吸元件,使用者亦能藉由該第一定位部271及第二定位部281挾持住該手持電子裝置21兩端,進而將該旋轉支架20安裝至該手持電子裝置21之一側面上。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之旋轉支架30,在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中,該旋轉支架30包括一座體32、一旋轉體33及一柄體34,該座體32底部嵌設有一磁吸元件321,該座體32頂部凹設有一容置槽322及一開口323,該開口323與該容置槽322相通,且該座體32之一端凹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325,該旋轉體33之構形與該容置槽322相匹配,並能經由該開口323嵌入且被容置於該容置槽322中,令該旋轉體33被活動地定位在該座體32中,且令該旋轉體33能在該容置槽322中旋轉。
承上所述,該柄體34之一端係連接至該旋轉體33,該柄體34上遠離其一端的位置設有一穿孔342,該穿孔342係貫穿該柄體34之兩側面,能供手指穿過,該柄體34能被轉動至與該座體32形成一預定角度的位置,令該柄體34之一側面抵靠至該座體 32上,該柄體34能被轉動至與該座體32位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令該柄體34之一部份能被容納於第一容置空間325中,且令該柄體34包含該穿孔342之另一部份外露至該第一容置空間325外。
按,前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具體實施例,前述實施例中所使用之辭彙及描述,不應視為本新型之限制,凡任何熟悉本新型相關技藝之人士,在掌握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後,所能輕易思及之變化或結構之修飾,或利用其他結構或裝置加以實現之等效變化,均應屬不脫離本新型之保護範疇。
10、20、30‧‧‧旋轉支架
11、21‧‧‧手持電子裝置
12、22、32‧‧‧座體
13、33‧‧‧旋轉體
14、34‧‧‧柄體
15‧‧‧定位空間
16‧‧‧平面
27‧‧‧第一滑動塊
28‧‧‧第二滑動塊
121、321‧‧‧磁吸元件
122、322‧‧‧容置槽
123、323‧‧‧開口
124‧‧‧軌道
125、325‧‧‧第一容置空間
226‧‧‧第一槽道
227‧‧‧第二槽道
228‧‧‧第一開孔
229‧‧‧第二開孔
131‧‧‧定位元件
132‧‧‧第二容置空間
141‧‧‧樞接端
142‧‧‧穿孔
143‧‧‧定位面
271‧‧‧第一定位部
281‧‧‧第二定位部
第一圖係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第二圖係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組立示意圖;第三圖係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第四圖係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示意圖;第五圖係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三使用狀態示意圖;第六圖係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四使用狀態示意圖;第七圖係本新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一分解示意圖;第八圖係本新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組立示意圖;及第九圖係本新型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10‧‧‧旋轉支架
12‧‧‧座體
13‧‧‧旋轉體
14‧‧‧柄體
15‧‧‧定位空間
121‧‧‧磁吸元件
122‧‧‧容置槽
123‧‧‧開口
124‧‧‧軌道
125‧‧‧第一容置空間
131‧‧‧定位元件
132‧‧‧第二容置空間
141‧‧‧樞接端
142‧‧‧穿孔
143‧‧‧定位面

Claims (15)

  1. 一種旋轉支架,係安裝至一手持電子裝置之一側面上,該旋轉支架包括:一座體,其底部吸附至該手持電子裝置之表面,其頂部凹設有一容置槽及一開口,該開口與該容置槽相通,且該座體之一端凹設有一第一容置空間;一旋轉體,其構形與該容置槽相匹配,且能經由該開口嵌入且被容置於該容置槽中,該旋轉體活動地定位在該座體中,且能在該容置槽中旋轉;及一柄體,其一端連接至該旋轉體,其另端設有一穿孔,該穿孔貫穿該柄體之兩側面,該柄體能被轉動至與該座體位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令該柄體鄰近一端之部份能被容納於第一容置空間中,且令該柄體包含該穿孔之另一部份外露至該第一容置空間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座體底部嵌設有一磁吸元件,該磁吸元件能磁性吸附至該手持電子裝置之金屬表面或金屬元件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旋轉體一端凹設有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容置空間能隨該旋轉體旋轉至與該第一容置空間相通的位置,進而與該第一容置空間共同形成一定位空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柄體一端上兩 對應樞接端係樞設至該旋轉體上對應第二容置空間之兩對應側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在該第二容置空間隨該旋轉體被旋轉至與該第一容置空間相通的位置的情況下,該柄體鄰近一端之部份能被容納於該定位空間中,且令該柄體包含該穿孔之另一部份外露至該定位空間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在該柄體被轉動至與該旋轉體形成一預定角度的情況下,該柄體之一側面能抵靠至該旋轉體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座體內側面對應於該容置槽的位置環設有一軌道,且該旋轉體之側面環設有一定位元件,該定位元件之構形與該軌道相匹配,且能與該軌道相互嵌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柄體另端設有一定位面,該定位面係呈一平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尚包括一第一滑動塊及一第二滑動塊,且該座體內分別凹設有一第一槽道及一第二槽道,該座體上鄰近左側的位置設有一第一開孔,該第一開孔與該第一槽道相連通,該座體上鄰近右側的位置設有一第二開孔,該第二開孔與該第二槽道相連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第一滑動塊上鄰近一端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該第一滑動塊之另端能經 由該第一開孔進入對應的第一槽道中,且能在對應的第一槽道中往復移動,在該第一滑動塊之另端被完全容納在對應的第一槽道中之情況下,該第一定位部能妥貼在該座體上鄰近左側的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第二滑動塊上鄰近一端的位置設有一第二定位部,且該第二滑動塊之另端能經由該第二開孔進入對應的第二槽道中,且能在對應的第二槽道中往復移動,在該第二滑動塊之另端被完全容納在對應的第二槽道中之情況下,該第二定位部能妥貼在該座體上鄰近右側的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分別能受外力拉動,且藉由該第一滑動塊另端及第二滑動塊另端之支撐,逐漸朝遠離該座體的方向移動,進而增加該第一定位部至第二定位部間的距離,並藉由該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挾持住該手持電子裝置兩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柄體另端設有一定位面,該定位面係呈一平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在該柄體被轉動至與該座體形成一預定角度的情況下,該柄體之一側面能抵靠至該座體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旋轉支架,其中該柄體另端設有一定位面,該定位面係呈一平面。
TW101212653U 2012-06-29 2012-06-29 旋轉支架 TWM446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2653U TWM446351U (zh) 2012-06-29 2012-06-29 旋轉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2653U TWM446351U (zh) 2012-06-29 2012-06-29 旋轉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6351U true TWM446351U (zh) 2013-02-01

Family

ID=4819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2653U TWM446351U (zh) 2012-06-29 2012-06-29 旋轉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6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6671B2 (en) Apparatus for gripping handheld devices
US98236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312955A1 (en) Handle for hand held device
US20120042476A1 (en) Apparatus for gripping handheld devices
US7712719B2 (en) Folding support stan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853753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assembly
TWI474770B (zh) 可攜式電子模組及其固持裝置
US90721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10169B (zh) 電子裝置
US2012027364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US894788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jection mechanism
US9800703B2 (en) Handling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TWI516898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20180266457A1 (en) Moveable Electronic Device Fixation Clamp
US20200316768A1 (en) Compacting grip for handheld devices
WO2016138720A1 (zh) 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及显示设备套件
TW201308050A (zh) 便擕式電子設備
WO2019152825A1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a touchscreen and taking self-portraits
EP2489481A1 (en) A tool box for repairing glasses
WO2013188570A3 (en) Human interface solution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9541954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446351U (zh) 旋轉支架
JP2021079539A (ja) 手持ち式装置およびホルダー
JP3186332U (ja) 携帯機器用把持具
CN103542240A (zh) 旋转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