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4682U - 模組化結構 - Google Patents

模組化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4682U
TWM444682U TW101209525U TW101209525U TWM444682U TW M444682 U TWM444682 U TW M444682U TW 101209525 U TW101209525 U TW 101209525U TW 101209525 U TW101209525 U TW 101209525U TW M444682 U TWM444682 U TW M44468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r structure
socket
adjacent
contact portion
electron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09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en-Yu Hsu
Hui-Hsueh Chiang
Original Assignee
Speed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peed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1209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4682U/zh
Publication of TWM444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4682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模組化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模組化結構,尤指一種將磁性線圈模組裝置於承座之組裝結構。
於通訊網路中,訊號於不同電子設備間進行傳輸時,容易受其他元件或外部雜訊之干擾,為了抑制這種干擾,通常於主機板或者輸入輸出介面之連接器內部安裝相關之磁性線圈模組,由於各纏繞於磁性線圈模組上的多數漆包線線徑相當微小,且各漆包線必須分別被固定於一電路板上的預定位置,使纏繞漆包線的部分電子零件易造成生產線作業程序繁瑣且困難。
如第八圖所示,為了簡化生產線將各該纏繞有漆包線的電子零件組裝於該電路板的生產線作業程序,美國第7,948,771號專利提供一種解決方案,該方案是以一承座3收納各該纏繞有漆包線12的電子零件11,且該承座3具有多數中間端子2,將各個漆包線12分別以單線方式焊接於各個中間端子2,使生產線利用自動化設備將各個微小線徑的漆包線12精確定位於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在該先前技術中,各該纏繞有漆包線12的電子零件11是被裝置於該承座3內,且各該漆包線12的終端抽頭均為單(芯)線,該承座3上的各個中間端子2 是被鑲埋(embedded)於該承座3。各該中間端子2具有一平台部23及一焊接部22,各該中間端子2的平台部23及焊接部22是朝向相同方向,且各該漆包線12的終端抽頭分別被焊接於各該中間端子2的平台部23。
由於各該纏繞於各電子零件的漆包線必須符合設計者預期的電器特性,如此才能於該模組內以執行設計者預期的功能,因此在該設計者所需的各個電子零件中,該纏繞於磁性體的漆包線不見得可以全為單芯線,有時設計者需要由多數漆包線纏絞而成的多芯絞線。該先前技術在實際應用時,對於該由多數漆包線纏絞而成的多芯絞線,生產線必須將該纏絞在一起的多芯絞線分開成多個單芯線,如此才能逐一焊接於各該中間端子的平台部。對生產線而言,將多數單芯漆包線纏絞成多芯絞線須消耗一次工時,而將多芯絞線分開成單芯線又須再消耗一次工時,因此造成生產線製造上待解決之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模組化結構,該模組化結構具有由多數漆包線纏絞而成的電子零件,令各該電子零件可以利用簡易製造程序裝置於一承座並固定於電路板的預定位置,此方式設計可有效縮小產品體積,增加量產速度,降低開發成本。
本創作所揭露之模組化結構,其係包括複數電子零件、複 數中間端子及一承座,該複數電子零件部分是以多數漆包線纏絞並環繞於一磁性體,各該纏繞有多數漆包線的電子零件係收容於該承座,該承座設有至少一側壁,該側壁具有多數柵欄,兩相鄰近的柵欄可分別固定各該中間端子,各該中間端子的兩端分別為一接觸部及一焊接部,各該漆包線設有至少一引出端,該引出端係抵靠於各該中間端子接觸部並達成電連接,而各該中間端子焊接部係分別焊接於一電路板。
本創作中之該電路板上的電子零件少數部分不是藉由漆包線纏繞於磁性體而形成之電子零件,這些不使用漆包線的電子零件,在該模組中,可能是執行電容或電阻的功能。
本創作中之該承座中央部位具有複數凸肋,由各該凸肋界定的各個空間分別可收納一電子零件。該承座兩相鄰近的柵欄是利用外形尺寸與該中間端子干涉固定,各該柵欄之外表面分別設有一擋塊,各該擋塊兩兩對齊並排抵擋干涉定位各該中間端子,使各該中間端子卡固於各該擋塊之間而不會發生位移變化。其中,該兩相鄰近的柵欄中間分別設有一引線槽,該漆包線之引出端向外穿越該引線槽並垂直彎折抵靠於該接觸部。此外,部分數量的該中間端子接觸部配合模組於電路方面之設計係與二漆包線之引出端電連接,各該中間端子的接觸部及焊接部是分別趨近該承座相鄰的二表面。
由於本創作係簡單利用引線槽將漆包線之引出端向外穿設並垂直彎折抵靠於該接觸部,設計上只需確認兩相鄰近的柵 欄間距,不論漆包線之引出端為單芯線或多芯絞線,皆可利用自動化設備將各個微小線徑的漆包線精確定位於該接觸部進而電連接於該電路板。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圖示說明如下,然所附圖示僅提供參考及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如第一圖所示,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該模組1主要是於一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的預定位置裝設多數電子零件11;其中,各個電子零件11大部分係以由漆包線12分別纏繞於磁性體13,使各該電子零件11在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上的電子電路扮演預定功能。另外,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上的電子零件11少數部分不是使用由漆包線12纏繞於磁性體13而成的電子零件11,這些不使用漆包線12的電子零件11在該模組1中可能是執行電容或電阻的功能。然而該些非利用漆包線12纏繞於磁性體13的電子零件11雖不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揭露中,但是並不代表當利用本創作揭露技術時,該模組1不能同時將該些非利用漆包線12纏繞於磁性體13的電子零件11設置於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
如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是以一承座3收容八個電子零件11及多數個中間端子2,其中各該電子零 件11均為單一磁性體13上纏繞有多數漆包線12,且各個中間端子2是被固定於該承座3的一定位。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的各電子零件11是以共模抗流線圈15及變壓器16為例,其中每一共模抗流線圈15對應連接一變壓器16,因此圖示中揭露的八個電子零件11可以區分為四個共模抗流線圈15及四個變壓器16,且各別共模抗流線圈15上纏絞的漆包線12是被電連接至一相對應的變壓器16所纏絞的漆包線12,使高頻電子訊號可以在通過該共模抗流線圈15後進入該相對應的變壓器16,或該高頻電子訊號先經過該變壓器16後再進入該相應的共模抗流線圈15。惟本較佳實施例是以八個電子零件11為例,習於此項技藝者可將本創作所揭露的技術適用於四個電子零件11或十二個電子零件11的應用。
如第一圖及第三圖所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所揭露的該承座3是以一種絕緣材料成形的六面體,且該承座3中央具有複數凸肋33,由各該凸肋33界定的各個空間分別可收納一電子零件11。該承座3設有至少一側壁31,該側壁31具有多數柵欄32,兩相鄰近的柵欄32之間形成一端子槽36,藉由各該承座3上的多數端子槽36分別收容各該中間端子2,利用各該柵欄32及該中間端子2外形尺寸的差異而以干涉方式將各該中間端子2固定於該承座3相鄰柵欄32的端子槽36內,各該柵欄32之外表面分別設有一擋塊34,各該擋塊34兩兩對齊並排抵擋干涉定位各該中間端子2,使各該中間端子2卡固於 各該擋塊34之間而不會發生位移變化。
如第四圖所示,在本創作所揭露的較佳實施例中,各該承座3的中間端子2具有兩端部,分別為一焊接部22及一接觸部21,各該漆包線12設有至少一引出端14,該引出端14係抵靠於各該中間端子2接觸部21並達成電連接;其中,該兩相鄰近的柵欄32中間分別設有一引線槽35,該漆包線12之引出端14向外穿越該引線槽35並垂直彎折抵靠於該接觸部21。本創作係簡單利用引線槽35將漆包線12之引出端14向外穿設並垂直彎折抵靠於該接觸部21,設計上只需確認兩相鄰近的柵欄32間距,不論漆包線12之引出端14為單芯線或多芯絞線,皆可利用自動化設備將各個微小線徑的漆包線12精確定位於該接觸部21進而電連接於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
如第五圖至第七圖所示,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各該中間端子2的焊接部22均大致平行於該模組1的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使各該中間端子2的焊接部22得以表面黏著技術焊接於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的預定位置。在本創作揭露的較佳實施例中,各該中間端子2的接觸部21是大致垂直於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使各該中間端子2的焊接部22及接觸部21可以分別位於該承座3相鄰的二表面,亦即該焊接部22及該接觸部21係位於相互垂直之平面。各該中間端子2的接觸部21可供各該電子零件11的單芯漆包線12及多芯纏 絞漆包線12之引出端14分別平貼並固定於各該相對應的中間端子2接觸部21,使各該電子零件11的漆包線12終端抽頭可以與對應的各該中間端子2的接觸部21電連接。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的各別中間端子2僅為實施本創作所揭露技術的一個較佳實施方案,熟習此項技藝者可以對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施以簡單改變,例如將各該中間端子2的接觸部21變化為曲面,藉以將個別漆包線12終端抽頭夾持固定於各別的中間端子2接觸部21。熟習此項技藝者也可以將各該中間端子2的焊接部22變化為垂直於該模組1的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藉此使各該中間端子2可以穿越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且被焊接於該電路板(圖示中未繪示)上。
雖然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專利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模組
11‧‧‧電子零件
12‧‧‧漆包線
13‧‧‧磁性體
14‧‧‧引出端
15‧‧‧共模抗流線圈
16‧‧‧變壓器
2‧‧‧中間端子
21‧‧‧接觸部
22‧‧‧焊接部
3‧‧‧承座
31‧‧‧側壁
32‧‧‧柵欄
33‧‧‧凸肋
34‧‧‧擋塊
35‧‧‧引線槽
36‧‧‧端子槽
第一圖,為本創作中模組的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中模組另一視角的立體外觀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中模組的承座及各中間端子組裝完成後立體外觀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中模組的立體爆炸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中模組另一視角的立體爆炸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中模組的磁性體設置於承座之俯視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中模組的磁性體設置於承座之仰視圖。
第八圖,為美國第7,948,771號專利模組的立體外觀圖。
1‧‧‧模組
11‧‧‧電子零件
12‧‧‧漆包線
13‧‧‧磁性體
14‧‧‧引出端
15‧‧‧共模抗流線圈
16‧‧‧變壓器
2‧‧‧中間端子
21‧‧‧接觸部
3‧‧‧承座
31‧‧‧側壁
32‧‧‧柵欄
33‧‧‧凸肋
34‧‧‧擋塊
35‧‧‧引線槽
36‧‧‧端子槽

Claims (8)

  1. 一種模組化結構,其係包括複數電子零件、複數中間端子及一承座,該複數電子零件部分是纏繞有多數漆包線,且各該纏繞有多數漆包線的電子零件係收容於該承座,其特徵在於:該承座設有至少一側壁,該側壁具有多數柵欄,兩相鄰近的柵欄可分別固定各該中間端子,各該中間端子的兩端分別為一接觸部及一焊接部,各該漆包線設有至少一引出端,該引出端係抵靠於各該中間端子接觸部並達成電連接,而各該中間端子焊接部係分別焊接於一電路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結構,其中該未纏繞有多數漆包線的電子零件是具有電容的電器特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結構,其中該未纏繞有多數漆包線的電子零件是具有電阻的電器特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結構,其中該兩相鄰近的柵欄中間分別設有一引線槽,該引出端穿越該引線槽並垂直抵靠於該接觸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結構,其中部分數量的該中間端子接觸部是與二漆包線電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結構,其中該承座兩相鄰近的柵欄是利用外形尺寸而與該中間端子干涉固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結構,其中各該中間端子的接觸部及焊接部是分別趨近該承座相鄰的二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結構,其中該承座中央具有複數凸肋,由各該凸肋界定的各個空間分別可收納一電子零件。
TW101209525U 2012-05-18 2012-05-18 模組化結構 TWM444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09525U TWM444682U (zh) 2012-05-18 2012-05-18 模組化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09525U TWM444682U (zh) 2012-05-18 2012-05-18 模組化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4682U true TWM444682U (zh) 2013-01-01

Family

ID=48090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09525U TWM444682U (zh) 2012-05-18 2012-05-18 模組化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46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5485B2 (en) 2013-12-13 2016-07-05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ting wire wound magnetic co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5485B2 (en) 2013-12-13 2016-07-05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ting wire wound magnetic co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9383B2 (en) Method of making magnetics assembly
US770859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agnetic module
JP2013510408A (ja) 強化シールド付き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TWI674590B (zh) 網路變換器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US960185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ting wire woun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20154087A1 (en) Signal Isolation Transformer
TW202141869A (zh) 用於端接線纜的接地導線的方法以及結構
JP6393578B2 (ja) 台座付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TWI481129B (zh) 連接器
KR102087117B1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안테나 장치용 어댑터
TWM493165U (zh) 線束組件
TWM444682U (zh) 模組化結構
TWM412505U (en) A module jack with a built-in PCB
CN109036799B (zh) 整合式多电感元件
CN101740199B (zh) 磁性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JP2013168476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TWI600235B (zh) Filter module structure
TWM395895U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transformer
US20130171874A1 (en) Connector having filtering module
TWM553886U (zh) 網路連接器
CN218299559U (zh) 一种网络变压器
TWI543476B (zh) 電連接器
TWI532273B (zh) 電連接器
TWI695391B (zh) 濾波變壓裝置
TWI473367B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