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4632U -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4632U
TWM444632U TW101207059U TW101207059U TWM444632U TW M444632 U TWM444632 U TW M444632U TW 101207059 U TW101207059 U TW 101207059U TW 101207059 U TW101207059 U TW 101207059U TW M444632 U TWM444632 U TW M4446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card
wafer card
waf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07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Yu Hsu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TWM444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4632U/zh

Links

Description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本新型關於一種晶片卡卡持裝置,尤其關於一種應用於電子裝置上的晶片卡卡持裝置。
由於不同SIM卡的功能不一樣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部分用戶需要使用兩個不同的手機號碼,對應地用戶也需使用兩個SIM卡。故為滿足用戶的需求,市場上逐漸出現了具有雙卡雙待功能的手機。
然而,習知的雙SIM卡卡座一般藉由兩個並排的單SIM卡卡座並聯而成,因此需要佔用較大的面積。
此外,有時操作者只想使用一個SIM卡,如一擁有兩個不同國家SIM卡的操作者,當他身在其中一國時僅需使用該國的SIM卡待機,到另一國才會用到另一國SIM卡待機。然而,習知的雙SIM卡卡座難以適應由雙卡到單卡之間的轉換。
鑒於上述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取放晶片卡方便且能同時卡持至少一個晶片卡的晶片卡卡持裝置。
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種應用所述晶片卡卡持裝置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一種晶片卡卡持裝置,用以卡持晶片卡,該晶片卡卡持裝置包括一基體及一座體,該座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基體上,該座體開設一放置槽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與該 放置槽貫通,所述容置槽用於僅容置一第一晶片卡或用於同時容置該第一晶片卡和一第二晶片卡;該晶片卡卡持裝置還包括一可旋轉地固定於容置槽內的壓桿;當僅該第一晶片卡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壓合於該第一晶片卡上,以將該第一晶片卡固定於該放置槽內;當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同時層疊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固定於該容置槽內,以防止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由該容置槽滑出該放置槽。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一固接於該殼體內的晶片卡卡持裝置,該晶片卡卡持裝置包括一基體及一座體,該座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基體上,該座體開設一放置槽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與該放置槽貫通,所述容置槽用於僅容置一第一晶片卡或用於同時容置該第一晶片卡和一第二晶片卡;該晶片卡卡持裝置還包括一可旋轉地固定於容置槽內的壓桿;當僅該第一晶片卡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壓合於該第一晶片卡上,以將該第一晶片卡固定於該放置槽內;當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同時層疊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固定於該容置槽內,以防止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由該容置槽滑出該放置槽。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新型的晶片卡卡持裝置,當需要同時使用兩個晶片卡時,可將第二晶片卡直接層疊於第一晶片卡上,因此本新型的晶片卡卡持裝置可避免佔用較大的面積。當僅需要使用一個晶片卡時,如僅需使用第一晶片卡時,可藉由壓桿將第一晶片卡固定於放置槽內。 因此,該晶片卡卡持裝置可輕易地實現由兩個卡到一個卡之間的轉換。
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晶片卡卡持裝置,其適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及掌上電腦等。在本實施例中,以手機為例說明此晶片卡卡持裝置。
請參閱圖1至4,手機100包括一殼體10、一晶片卡卡持裝置20、一第一晶片卡30、一第二晶片卡40、一第一電連接器50及一第二電連接器60。該晶片卡卡持裝置20固接於該殼體10上。所述晶片卡30均安裝於該晶片卡卡持裝置20上。所述第一、第二晶片卡30、40可以為SIM卡或記憶體卡等。第一電連接器50及一第二電連接器60均安裝於殼體10上。
晶片卡卡持裝置20包括一基體22、一座體24、一座槽26、一壓桿28及一轉軸29。座槽26開設於基體22上,座體24可滑動地容置於座槽26內。壓桿28藉由轉軸29可旋轉地固定於座體24上。
基體22可以為手機殼體10的一部分;或者為一單獨元件製造後,固定於殼體10上。本實施例中,基體22為殼體10的一部分。
座體24上依次開設有一放置槽242及一通槽244。放置槽242用於容置所述第一、第二晶片卡30、40。本實施例中,放置槽242由一第一側壁246、一與第一側壁246相對 的第二側壁247、一第一端壁248及一與第一端壁248相對的第二端壁249圍成。
第一側壁246上開設有一容置槽2462。容置槽2462與放置槽242貫通,用於容置壓桿28。第一側壁246於容置槽2462的槽底壁2464上還開設有一第一軸孔2466,壓桿28上開設有一第二軸孔282。第一軸孔2466與第二軸孔282相對後,轉軸29依次插入第二軸孔282及第一軸孔2466而將壓桿28可旋轉地固定於座體24上。為了使壓桿28穩固地固定於容置槽2462內,容置槽2462內還可設置一第一磁鐵2467,而壓桿28包括一磁吸部284;該磁吸部284可為鐵材料製成或者為與第一磁鐵2467的磁性相異的磁性材料製成。如此,藉由第一磁鐵2467與磁吸部284之間的磁吸力,而將壓桿28穩固地固定於容置槽2462內。進一步地,容置槽2462內還可設一凸起2468,壓桿28的外側開設有一缺口286;凸起2468容置於缺口286內以避免壓桿28旋出該座體24。
第二側壁247上開設有卡槽2472。卡槽2472與放置槽242貫通。當壓桿28繞著轉軸29旋轉後,磁吸部284可卡合於卡槽2472內,而將第一晶片卡30固定於放置槽242內(參圖4)。為了使磁吸部284穩固地固定於卡槽2472內,卡槽2472內還可設置一第二磁鐵2474,如此,藉由第二磁鐵2474與磁吸部284之間的磁吸力,而將磁吸部284穩固地固定於卡槽2472內。
第一端壁248上開設有與所述放置槽242貫通的凹槽2482。該凹槽2482便於用戶抓住容置於所述放置槽242內的第 一、第二晶片卡30、40,以便於用戶取出容置於所述放置槽242內的第一、第二晶片卡30、40。
座槽26的形狀大致與座體24互補,其包括一收容槽262及一開口264。座體24可滑動地容置於收容槽262。收容槽262由一第一槽壁2622及一與第一槽壁2622相對的第二槽壁2624圍成。開口264與該收容槽262貫通,便於將容置於收容槽262內的座體2424的取出。
第一電連接器50固定於第一槽壁2622上。第二電連接器60固定於第二槽壁2624上。
請參閱圖2至4,當僅需使用第一晶片卡30時,將第一晶片卡30放置於放置槽242內。用力推壓桿28直至克服第一磁鐵2467與磁吸部284之間的磁力後,壓桿28繞轉軸29旋轉直至磁吸部284旋入卡槽2472內,並藉由第二磁鐵2474的吸引而卡固於卡槽2472內。此時,第一晶片卡30藉由壓桿28的壓合而穩固地固定於放置槽242內。而後,將座體24插入座槽26內,第一電連接器50穿過通槽244與第一晶片卡30電連接,即完成第一晶片卡30的放置工作。
請參閱圖5至6,當需要同時使用第一晶片卡30及第二晶片卡40時,將第一晶片卡30與第二晶片卡40依次放置於放置槽242內,即第二晶片卡直接層疊於第一晶片卡30上。此時,壓桿28藉由第一磁鐵2467與磁吸部284的吸引固定於容置槽2462內,以防止第一晶片卡30和第二晶片卡40由容置槽2462滑出放置槽242。將座體24插入座槽26內,直至第一晶片卡30及第二晶片卡40分別與第一電 連接器50及第二連接器60電連接,即完成第一晶片卡30和第二晶片卡40的放置工作。
本新型的晶片卡卡持裝置20,當需要同時使用兩個晶片卡時,可將第二晶片卡40直接層疊於第一晶片卡30上,因此本新型的晶片卡卡持裝置可避免佔用較大的面積。當僅需要使用一個晶片卡時,如僅需使用第一晶片卡30時,可藉由壓桿28將第一晶片卡30固定於放置槽242內。因此,該晶片卡卡持裝置20可輕易地實現由兩個卡到一個卡之間的轉換。
此外,由於座體24可由座槽26內滑出而將放置槽242露出基體22外,因此可非常便利地將第一晶片卡30安放於放置槽242內或由放置槽242內取下。
綜上所述,本新型符合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方式,本新型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於援依本案新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手機
10‧‧‧殼體
20‧‧‧晶片卡卡持裝置
30‧‧‧第一晶片卡
40‧‧‧第二晶片卡
50‧‧‧第一電連接器
60‧‧‧第二電連接器
22‧‧‧基體
24‧‧‧座體
26‧‧‧座槽
28‧‧‧壓桿
29‧‧‧轉軸
242‧‧‧放置槽
244‧‧‧通槽
246‧‧‧第一側壁
247‧‧‧第二側壁
248‧‧‧第一端壁
249‧‧‧第二端壁
2462‧‧‧容置槽
2464‧‧‧槽底壁
2466‧‧‧第一軸孔
282‧‧‧第二軸孔
2467‧‧‧第一磁鐵
284‧‧‧磁吸部
2468‧‧‧凸起
286‧‧‧缺口
2472‧‧‧卡槽
2474‧‧‧第二磁鐵
2482‧‧‧凹槽
262‧‧‧收容槽
264‧‧‧開口
2622‧‧‧第一槽壁
2624‧‧‧第二槽壁
圖1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電子裝置的分解示意圖,該電子裝置包括晶片卡、座體及殼體;圖2是將圖1所示的晶片卡放入座體的示意圖;圖3是將圖2所示的晶片卡及座體放入殼體的示意圖;圖4是圖3中電子裝置沿線IV-IV的剖視圖; 圖5是將另一晶片卡一併放入到圖3所示的座體的示意圖;圖6是將圖5的晶片卡及座體放入殼體後的剖視圖。
100‧‧‧手機
10‧‧‧殼體
20‧‧‧晶片卡卡持裝置
30‧‧‧第一晶片卡
40‧‧‧第二晶片卡
22‧‧‧基體
24‧‧‧座體
26‧‧‧座槽
28‧‧‧壓桿
29‧‧‧轉軸
242‧‧‧放置槽
244‧‧‧通槽
246‧‧‧第一側壁
247‧‧‧第二側壁
248‧‧‧第一端壁
249‧‧‧第二端壁
2462‧‧‧容置槽
2464‧‧‧槽底壁
2466‧‧‧第一軸孔
282‧‧‧第二軸孔
2467‧‧‧第一磁鐵
284‧‧‧磁吸部
2468‧‧‧凸起
286‧‧‧缺口
2472‧‧‧卡槽
2474‧‧‧第二磁鐵
2482‧‧‧凹槽
262‧‧‧收容槽
264‧‧‧開口

Claims (18)

  1. 一種晶片卡卡持裝置,用以卡持晶片卡,該晶片卡卡持裝置包括一基體及一座體,該座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基體上,其改良在於:該座體開設一放置槽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與該放置槽貫通,所述放置槽用於僅容置一第一晶片卡或用於同時容置該第一晶片卡和一第二晶片卡;該晶片卡卡持裝置還包括一可旋轉地固定於容置槽內的壓桿;當僅該第一晶片卡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壓合於該第一晶片卡上,以將該第一晶片卡固定於該放置槽內;當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同時層疊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固定於該容置槽內,以防止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由該容置槽滑出該放置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放置槽由一第一側壁、一與該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一第一端壁及一與該第一端壁相對的第二端壁圍成;該容置槽開設於該第一側壁上,該第一側壁上還開設有一第一軸孔,該壓桿上開設有一第二軸孔,一轉軸依次插入該第二軸孔及該第一軸孔而將該壓桿可旋轉地固定於該座體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容置槽內還設置一第一磁鐵,該壓桿包括一磁吸部;藉由該第一磁鐵與該磁吸部之間的磁吸力,而將該壓桿穩固地固定於該容置槽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容置槽內還設一凸起,該壓桿開設有一缺口;該凸起容置於該缺口內以避免該壓桿旋出該座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側壁上開設有卡槽,該卡槽與該放置槽貫通;當該壓桿繞著該轉軸旋轉後,該磁吸部卡合於該卡槽內,而將該第一晶片卡固定於該放置槽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卡槽內還設置一第二磁鐵,藉由該第二磁鐵與該磁吸部之間的磁吸力,而將該磁吸部固定於該卡槽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壁上開設有與所述放置槽貫通的凹槽,該凹槽便於用戶取放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基體開設一收容槽,該座體可滑動地容置於該收容槽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晶片卡卡持裝置,其中所述收容槽由一第一槽壁及一與該第一槽壁相對的第二槽壁圍成;該座體還包括一固定於該第一槽壁上的第一電連接器,及一固定於該第二槽壁的第二電連接器;該第一晶片卡與該第一電連接器電連接,該第二晶片卡與該第二連接器電連接。
  10.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一固接於該殼體內的晶片卡卡持裝置,該晶片卡卡持裝置包括一基體及一座體,該座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基體上,其改良在於:該座體開設一放置槽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與該放置槽貫通,所述容置槽用於僅容置一第一晶片卡或用於同時容置該第一晶片卡和一第二晶片卡;該晶片卡卡持裝置還包括一可旋轉地固定於容置槽內的壓桿;當僅該第一晶片卡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壓合於該第一晶片卡上,以將該第一晶片卡 固定於該放置槽內;當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同時層疊容置於該放置槽內時,該壓桿固定於該容置槽內,以防止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由該容置槽滑出該放置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放置槽由一第一側壁、一與該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一第一端壁及一與該第一端壁相對的第二端壁圍成;該容置槽開設於該第一側壁上,該第一側壁上還開設有一第一軸孔,該壓桿上開設有一第二軸孔,一轉軸依次插入該第二軸孔及該第一軸孔而將該壓桿可旋轉地固定於該座體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容置槽內還設置一第一磁鐵,該壓桿包括一磁吸部;藉由該第一磁鐵與該磁吸部之間的磁吸力,而將該壓桿穩固地固定於該容置槽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容置槽內還設一凸起,該壓桿開設有一缺口;該凸起容置於該缺口內以避免該壓桿旋出該座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側壁上開設有卡槽,該卡槽與該放置槽貫通;當該壓桿繞著該轉軸旋轉後,該磁吸部卡合於該卡槽內,而將該第一晶片卡固定於該放置槽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卡槽內還設置一第二磁鐵,藉由該第二磁鐵與該磁吸部之間的磁吸力,而將該磁吸部固定於該卡槽內。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壁上開設有與所述放置槽貫通的凹槽,該凹槽便於用戶取 放該第一晶片卡和該第二晶片卡。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基體開設一收容槽,該座體可滑動地容置於該收容槽內。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所述收容槽由一第一槽壁及一與該第一槽壁相對的第二槽壁圍成;該座體還包括一固定於該第一槽壁上的第一電連接器,及一固定於該第二槽壁的第二電連接器;該第一晶片卡與該第一電連接器電連接,該第二晶片卡與該第二連接器電連接。
TW101207059U 2012-04-03 2012-04-17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TWM4446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37247 CN202616522U (zh) 2012-04-03 2012-04-03 芯片卡卡持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4632U true TWM444632U (zh) 2013-01-01

Family

ID=47350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07059U TWM444632U (zh) 2012-04-03 2012-04-17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6522U (zh)
TW (1) TWM444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3485B (zh) * 2012-04-03 2015-05-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2040B (zh) * 2013-11-27 2018-02-02 铜陵铜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双卡叠放托架
CN104682094B (zh) * 2013-11-27 2018-01-19 铜陵铜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防溃pin托架
CN106450850A (zh) * 2016-10-10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于终端的卡槽、结构以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3485B (zh) * 2012-04-03 2015-05-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6522U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485B (zh)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TWI508387B (zh)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US10468894B2 (en) Charger for a mobile device and magnetic sticker usable therewith
US897105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hip card ejecting mechanism
US8801468B2 (en) Surface contact card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634208B2 (en) Chip card holding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3090314A (ja) 携帯型情報端末用充電台
US7780090B2 (en) Chip card holder
US20100053915A1 (en) Chip card holder
TWM444632U (zh)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TWI625086B (zh) 晶片卡裝取結構
US10390452B2 (en) Chip card secur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ying the same
TW201526757A (zh) 具有固持裝置的電子裝置
US7753702B2 (en) Card socket assembly
WO2016086816A1 (zh) 卡连接器及移动通信装置
TWM444689U (zh)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電子裝置
CN213072151U (zh) 移动电源
TW201349675A (zh) 晶片卡卡持裝置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CN106655394B (zh) 夹持装置及移动电源
TWI428729B (zh) 便攜式電子裝置
TWI452590B (zh) 按鍵結構及應用該按鍵結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13225855A (ja) Simカードホルダー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式電子装置
TWI362208B (en) Chip card holding structure
TW201202560A (en) A battery latching device
TWM378412U (en) Notebook compu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