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18128U -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 - Google Patents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18128U
TWM418128U TW100211813U TW100211813U TWM418128U TW M418128 U TWM418128 U TW M418128U TW 100211813 U TW100211813 U TW 100211813U TW 100211813 U TW100211813 U TW 100211813U TW M418128 U TWM418128 U TW M41812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device
metallurgical furnace
continuous feeding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11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Yua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Jing D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 D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 D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211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18128U/zh
Publication of TWM418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18128U/zh

Link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Description

M418128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尤 指一種可在不破壞還原爐内部密封狀態之情形下,完成 添加新的混合原料作業之投料裝置。 【先前技術】 [0002] 傳統將矽原料由矽砂(石英砂)中還原出來的裝置 ,較常見的有石墨電弧之加熱還原爐,其係用以加熱矽 砂、焦碳(Coke)、煤(Coal )及木屑(wood)等混合原料 ,使其由接近環境溫度的爐溫,漸漸加溫至1 500°C〜 2500°C之高溫,才能對該等待還原材料進行還原,待完 成該還原作業之後,該還原爐尚需逐漸降溫至約250°C左 右(即較接近環境溫度)才得以將其内之還原生成物取 出,以避免溫度的急變化,對設備、生成物品質或作業 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待該生成物(矽)自還原爐取出後 ,才能再將下一批待還原材料置入還原爐中,並將還原 爐再重新由上述接近環境的溫度,逐漸升溫至1 500°C〜 250ITC進行還原。 [0003] 在上述作業流程中,必須如此反覆對還原爐施行升 溫及降溫作業之原因,主要係還原爐若在處於1 500°C〜 2500°C高溫狀態開啟,將因爐體與環境溫差過大,不僅 存在有產生爆裂之危險,且大量高溫流質進入作業環境 ,將會對操作環境及現場人員造成熱污染及傷害,更甚 者,該冶煉還原完成之高溫矽材料生成物突遇此急劇降 溫,極可能造成結構上之破壞,同時亦容易受到環境中 表單編號A0101 第3頁/共19頁 M418128 雜質的污染,而無法作為進一步之運用;但依據實際估 算,進行單一個循環(入料—加溫—還原—降溫—出爐 )之矽還原,需要耗費大約32小時的冗長時間,其中, 不斷地將還原爐由約250°C升溫至1 500°C〜2500°C進行 冶煉後,再逐漸降溫至約250°C (以利取出還原後生成物 ),亦將造成熱能量之大量散失與浪費;因此,此種習 知冶金還原方法,不僅耗費極冗長時程,更在整個作業 過程中,不斷對環境造成傷害,且浪費大量之能源,實 為不經濟,且不符合環保概念之工業技術。 [0004] 為此,本案創作人乃有一中華民國申請第 1 001 09820號「冶金之分隔式還原方法及其設備」發明 專利案的提出,其主要係利用一還原爐結合一可分段之 冷卻裝置,以形成一分隔式還原的冶金設備,透過該等 設備得以令整個冶金還原過程之冶煉及冷卻過程,分隔 在不同空間内同時進行,使得冶金還原爐之冶煉與冷卻 過程中,均無需完全被拘限在還原爐内進行,進而得以 改善傳統方式過於耗費冗長的等待時間、產能無法有效 提高,以及耗損大量能源等缺失;然而,上述專利案之 内容雖已揭示了令還原爐内部於冶煉與冷卻過程中保持 密封等壓空間的機制,但在實際應用時,由於每一次冶 煉過程執行完畢後,必須重新開始添加新的混合原料, 而在該等混合原料注入還原爐的過程中必然會破壞還原 爐内之密封狀態,致使該還原爐内部之溫度及壓力皆下 降,產生難以避免的等待時間與能源的浪費,因此,如 何能提供一種可配合前述還原爐結構之投料裝置,使其 得以在不破壞還原爐内密封狀態之情形下完成添加新的 表單编號A0101 第4頁/共19頁 M418128 混合原料作業,進而達到進一步縮短工作時間、提升冶 煉效率與產量,並減少能源之浪費,實為相關業界所亟 待努力之重大課題。 [0005] 有鑑於習見之還原爐投料裝置有上述缺點,創作人 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創作產生。 【新型内容】 [0006]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冶金爐之自動連續 投料裝置,其可在不改變還原爐内溫度與壓力之條件下 ,進行多次投料作業,以提昇整體之生產效率。 [0007]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冶金爐之自動連續 投料裝置,其可有效減少進料的等待時間,並降低反覆 降溫、加溫的能源耗費。 [0008]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行的技術手段 包括:一外筒,具有一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底部設 有一出料通道與一還原爐内部連通;複數内部容置原料 之内筒,係分別設置於該外筒之容置空間内,各内筒至 少設有一出料開口,且於各出料開口上設有一可被操作 開啟之内筒下蓋。 [0009] 依上述結構,其中各内筒另設有一至少穿過外筒對 外連通之進料開口,且各進料開口係受一可開啟之封蓋 機構加以封閉。 [0010]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封蓋機構係為一設置於外筒上 之上蓋,且該上蓋得以被操作而同時封蓋各内筒之進料 開口。 表單编號A0101 第5頁/共19頁 [0011]M418128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封蓋機構係為設置於各内筒之 進料開口上之内筒上蓋。 [0012] [⑻ 13] [0014] [⑻ 15] [0016]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出料通道上設有一出料閘門。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外筒與出料通道之間設有一導 料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料部係呈一漏斗狀。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 的暸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實施方式】 請參第1、2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投 料裝置A結構主要包括:外筒1、内筒2等部份,其中 外筒1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間1 1,於該容置空間1 1底 部設有一出料通道1 2,於該外筒1與出料通道1 2之 間設有一漏斗狀之導料部1 5,而於該出料通道1 2上 設有一可控制開啟或關閉動作之出料閘門1 3,複數内 筒2係設置於該外筒1之容置空間1 1内,於各内筒2 上分別設有一進料開口 2 1,且各進料開口 2 1係穿過 外筒1對外連通,以便於由外部直接補充待處理加工之 原料D,而於各進料開口2 1上另設有一可開啟之封蓋 機構(於本實施例令,該封蓋機構係為一樞設於外筒1 上之上蓋14),該封蓋機構係可同時開啟或封閉各進 料開口 2 1,另於各複數内筒2對應於投料通道1 2之 一側設有出料開口 2 2,於各出料開口 2 2上分別設有 一可被操作開啟之内筒下蓋2 3。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19頁 M418128 請參第3至5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投 料裝置A於實際應用時,該出料閘門丄3可另經由一投 料管1 3 1延伸至一還原鍋5上方,該還原鍋5係設於 一還原爐B之内壁3所形成之爐内空間3 1内,該還原 爐B於該内壁3外周側另設有一外壁3 〇,於該爐内空 間3 1内設有一加熱裝置4,一攪拌裝置C係由外部可 伸縮地穿過還原爐B延伸至還原鍋5内,而於該還原爐 B底部則設有一對外連通之出料通道3 2,於該出料通 道3 2上設有一出料閘門3 3。
於操作時’當該封蓋機構(上蓋1 4)開啟時,該 待處理加工之原料D可直接由外部通過進料開口 2 1補 充至各内筒2内部(如第3圖所示),然後,封蓋機構 (上蓋1 4)關閉,並同時封閉各進料開口 2 1,再將 該外筒1加熱之適當的操作溫度與壓力之後,可先開啟
一内筒2之内筒下蓋2 3以及該出料閘門1 3,使該内 筒2内部之原料D可直接被導入該還原鍋5内(如第4 圖所示),以便於進行所需之加工程序,待完成上述加 工程序後,該出料閘門3 3開啟,以供該還原鍋5將加 工後之原料D倒入出料通道3 2,以便於依該中華民國 申清第1 001 09820號「冶金之分隔式還原方法及其設備 」發明專利案所述之方式向外送出;如此之後,再開啟 另一内筒2之内筒下蓋2 3以及該出料閘門1 3,以進 表單編號A0101 行另一還原加工之流程(如第5圖所示);藉此,使該 外筒1得以在不改變還原爐B内溫度與壓力之條件下, 進行多次投料作業(將各内筒2内之原料D導入還原鍋 5内),其不但可提昇整體之生產效率,更可有效減少 第7頁/共19頁 M418128 [0021] 表單编號A0101 進料的等待時間,並降低反覆降溫、加溫的能源耗費。 凊參第6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投料裝 置八結構包括:外筒1 0、内筒2 0等部份,其中該 外同10内部具有-容置空間1 0 1,該容置空間i 〇 1底部設有—出料通道1 G 2,於該外筒!_ 〇與出料通 道1 0 2之間設有-漏斗狀之導料部1 0 5,複數内筒 2 0係設置於該外筒1 0之容置空間1〇1内,於各内 琦2 0上刀別s又有一進料開口 2 〇 1 ,且各進料開口 2 0 1係穿過外冑1 G料連通,以便於由外部直接補充 待處理加I之原料D ,而於各進料開σ 2 Q以設有一 可開啟之封蓋機構(於本實施财,該封蓋機構係為複 數分別抱設於各進料開口2〇1之内筒上蓋2〇4), 藉以操作開啟或封閉各進料開口2丄,另於各内筒2 〇 之進料開口 2 Q 1上分別設有—可密合封蓋之内筒上蓋 2 0 4,另於各複數内筒2 〇對應於投料通道1 〇 2之 一側設有出料開口 2 〇 2,於各出料開口 2 〇 2上分別 設有一可被操作開啟之内筒下蓋2 〇 3。 上述第二實施例之投料裝置A,於實際應用時,其 外筒1 0與相關之還原爐5 〇之間的結合组成及操作方 式皆凡全相同,其整體之差異僅在於·設於各進料開口 2 1上之封蓋機構係為複數設於各進料開口 2 〇 1之内 筒上蓋2 0 4,其可分別開啟或封閉各進料開口 2 〇工 ’以供由外部向内筒2 〇補充原料d。 本創作上述揭露的結構形態中,其於實際應用上亦 可衍生許多變化’例如··於外筒i内部設有易於操作固 第8頁/共】9頁 M418128 定複數内筒2之支架’再將外筒1頂側設成鏤空開口, 並以該上蓋14可蓋合封閉該鏤空開口,而該内筒2則 仍保持具有出料開口2 2及内筒下蓋2 3等設計,該内 筒2可於它處先行裝填原仙(進料開口 2 i並非必要 ’該内筒2於它處亦可直接由出料開σ 2 2向内補充原 料D) ’再同時置入該外筒丄之容置空間η内藉此 ,亦可達到上述本創作所訴求之相同功效。 [0022] 综合以上所述,本創作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 瑞可達成縮短工作時間、提升冶煉效率與產量,且減少 能源浪費之功效,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爰 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惟上述說明之内容,僅為本創 作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之技術手段與範嘴 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 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0023] 第1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構造示意圖。 [0024] 第2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整體構造剖面圖。 [0025] 第3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補充原料情形示意圖。 [0〇26]第4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注料情形示意圖(一)。 [0027] 第5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注料情形示意圖(二)。 [0028] 第6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構造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_] 1、10____外筒 表單編號Α0101 第9頁/共19頁 M418128 [0030] 11、1 0 1...容置空間 [0031] 12、102...出料通道 [0032] 13____出料閘門 [0033] 131...投料管 [0034] 14____上蓋 [0035] 15、105. ·.導料部 [0036] 2、20____内筒 [0037] 21、201. ·.進料開口 [0038] 2 2、2 0 2...出料開口 [0039] 23、203...内筒下蓋(修改第1圖的221) [0040] 204...内筒上蓋 [0041] 3.....内壁 [0042] 31....爐内空間 [0043] 32____出料通道 [0044] 33____出料間門 [0045] 30____外壁 [0046] 4.....加熱裝置 [0047] 5.....還原鍋 [0048] A、A’.....投料裝置 [0049] B.....還原爐 表單編號A0101 第10頁/共19頁 M418128 [0050] C.....攪拌裝置 [0051] D.....原料
表單编號A0101 第11頁/共19頁

Claims (1)

  1. M41812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其至少包括: 一外筒,具有一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底部設有一 出料通道與一還原爐内部連通; 複數内部容置原料之内筒,係分別設置於該外筒之容 置空間内,各内筒至少設有一出料開口,且於各出料開口 上設有一可被操作開啟之内筒下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 ,其中各内筒另設有一至少穿過外筒對外連通之進料開口 ,且各進料開口係受一可開啟之封蓋機構加以封閉。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 ,其中該封蓋機構係為一設置於外筒上之上蓋,且該上蓋 得以被操作而同時封蓋各内筒之進料開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 ,其中該封蓋機構係為設置於各内筒之進料開口上之内筒 上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 連續投料裝置,其中該出料通道上設有一出料閘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 連續投料裝置,其中該外筒與出料通道之間設有一導料部 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 ,其中該外筒與出料通道之間設有一導料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 ,其中該導料部係呈一漏斗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冶金爐之自動連續投料裝置 100211813 表單編號 A0101 第 12 頁/共 19 頁 1002038483-0 M418128 ,其中該導料部係呈一漏斗狀。
    100211813 表單编號A0101 第13頁/共19頁 1002038483-0
TW100211813U 2011-06-28 2011-06-28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 TWM418128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1813U TWM418128U (en) 2011-06-28 2011-06-28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1813U TWM418128U (en) 2011-06-28 2011-06-28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8128U true TWM418128U (en) 2011-12-11

Family

ID=4645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11813U TWM418128U (en) 2011-06-28 2011-06-28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18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3237B (zh) * 2014-02-14 2016-12-21 You-Fu Ch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3237B (zh) * 2014-02-14 2016-12-21 You-Fu Che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2306B (zh) 一种固相气氛反应装置
CN102435066A (zh) 一种高温烧结窑炉
CN104764326B (zh) 一种有色金属铸造熔体的环保、节能生产系统
TWM418128U (en) Automatic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of metallurgical furnace
CN208776796U (zh) 一种铝合金废铝料再生循环利用系统
CN103862023A (zh) 一种铸造设备
CN203375836U (zh) 一种镁中间合金用熔炼炉
CN107954411A (zh) 立式连续碳化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工艺及设备
CN219572665U (zh) 一种铜合金熔铸设备
CN206446818U (zh) 一种复合蜡灌装机
CN207175789U (zh) 菱镁矿轻烧氧化镁与重烧氧化镁生产线成套装置
CN203419976U (zh) 氮化炉
CN106111963B (zh) 一种铁水预防氧化处理装置
CN202188765U (zh) 冶金炉的自动连续投料装置
CN105371655A (zh) 机械式化铝炉
JP3170422U (ja) 冶金炉の自動連続原料投入装置
KR101315369B1 (ko) 금속 용융 장치 및 금속 용융 방법
CN208661114U (zh) 一种半连续气-固反应炉
CN202528301U (zh) 一种带自动回料装置的陶瓷热压机
CN103131848A (zh) 一种高溶性氧化钼的生产方法
CN205980771U (zh) 罐式煅烧炉的排料器
CN203373389U (zh) 一种多层箱式加热炉
CN203281877U (zh) 全自动复合型壳熔模铸造阀门生产线
CN202993860U (zh) 一种铝熔炉预热系统
CN205373426U (zh) 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