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16796U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16796U
TWM416796U TW100213719U TW100213719U TWM416796U TW M416796 U TWM416796 U TW M416796U TW 100213719 U TW100213719 U TW 100213719U TW 100213719 U TW100213719 U TW 100213719U TW M416796 U TWM416796 U TW M4167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dissipation module
heat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13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Ming Wu
Ming-Han Yu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213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16796U/zh
Publication of TWM416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16796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M416.796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0001]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散熱模組結構,尤指一種可快速固定 熱管於基座上以大幅提升組裝效率減少工時之散熱模組 結構。 【先前技術】 [0002] 按,由於科技時代的進步,電子元件之運作效能越來越 高,以至於對散熱單元的功能要求也隨之增加,習知之 散熱單元為了能增加散熱功效,都已大幅採用堆疊式的 散熱鰭片組,且不斷於散熱鰭片上研發改良,因此高效 能之散熱單元已經是今天產業界最重要的研發重點之一 ,又或於該電子元件上方設置有散熱單元並透過該散熱 單元對所述電子元件進行散熱,所述散熱單元通常為散 熱器或散熱鰭片對應配上一散熱風扇進行散熱工作,進 一步透過熱導管串接所述散熱單元將熱源引導至遠處進 行散熱。 以電腦主機為例,其内部中央處理單元(CPU)所產生之 熱量佔大部分,此外,中央處理單元當熱量逐漸升高會 造成執行效能降低,且當熱量累積高於其容許限度時, 將會迫使電腦當機,嚴重者更可能會造成毁損現象;並 且,為解決電磁波輻射之問題,通常係以機箱殼體來封 閉該電腦主機,以致如何將中央處理單元及其它發熱零 組件(或稱元件)之熱能快速導出,成為一重要課題。 現行散熱裝置及散熱模組係透過複數散熱元件相互搭配 組裝所組成,該等散熱元件係為熱管、散熱器、散熱基 表單编號A0101 第3頁/共28頁 M416796 座等元件,該等散熱元件彼此搭配結合主要係透過焊接 加以固定,但針對以鋁材質所製成之散熱元件若要進行 焊接作業,則不僅需要以特種焊接工作之方式進行焊接 外,其加工成本亦相對增加。 另者,亦有業者以螺絲等固定元件對該等散熱元件進行 結合固定,但固定元件僅能針對部分散熱元件進行螺鎖 固定(如散熱鰭片組與散熱基座),針對熱管則無法直 接透過螺鎖之方式進行固定。 再者,習知技術係於該散熱基座開設一孔洞或一溝槽將 該熱管穿設於該散熱基座之孔洞或該溝槽,令該熱管與 該散熱基座得以結合,此一結合方式雖解決前述焊接及 螺鎖固定方式之問題,但傳統熱管與散熱基座間之定位 方式,係將其熱管與散熱基座金行焊接組裝,或熱管緊 配於散熱基座内,進而造成材料成本與製造及組裝成本 高,且容易造成熱管損壞而不良率提高之問題。 故習知技術具有下列缺點: 1. 無法快速定位其熱管與散熱基座; 2. 焊接材料成本尚, 3. 組裝效率低且工時增加; 4. 不良率高。 【新型内容】 [0003]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可快速固定熱管於基座之 散熱模組結構。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大幅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 工時之散熱模組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散熱模組結構,係包含 表單編號A0101 第4頁/共28頁 :一基座及至少一定位件; 所述基座一側形成有至少一溝槽,該溝槽具有一封閉側 及一開放侧,且該基座相對應於開放側位置處形成有至 少一第一固定部;所述定位件係設置於該基座之溝槽上 ,且該定位件一側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二固定 部係相對組設其第一固定部;因此藉由其定位件可快速 固定熱管於基座上,進而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 【實施方式】 [0004]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 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ΙΑ、1B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一較 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及立體圖,如圖所示,所述散熱模 組結構,係包括:一基座1及至少一定位件2,該基座1 一 側邊形成有至少一溝槽10與周邊形成有至少一鎖固部11 ,該等溝槽10底部及頂部分別具有一封閉側1 01及一開放 側102,且該基座1相對應於開放側102位置處形成有至少 一第一固定部12,並該基座1於該第一固定部12位置處形 成有一嵌槽13,而該鎖固部11係供該基座1鎖固固定設置 欲散熱物件上; 而該定位件2係設置於該基座1之嵌槽13且對應組設於該 溝槽10上,且該定位件2—側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部21與 複數抵觸端22,該第二固定部21係對應組設該第一固定 部12,而該抵觸端22係對應接觸其開放側102。 請同時參閱第1A、1C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 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及實施示意圖一,其中所述 散熱模組結構係與複數熱管3組接,該等熱管3係分別設 表單編號A0101 第5頁/共28頁 置於該等溝槽10之封閉側101内,並於熱管3設置後,將 該定位件2之第二固定部21對應組接第一固定部12而設置 於該嵌槽13上,且該抵觸端22則對應組接其開放側102, 以使其定位件2可有效定位且固定其熱管3於溝槽10内, 進而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再者,請參閱第1A、1D 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 實施示意圖二,於本實施例中,該基座1於開放側102位 置處開設兩處之嵌槽13,至熱管3設置後,將兩定位件2 分別設置於兩嵌槽13上,以使其定位件2得有效定位且固 定其熱管3於溝槽10内,進而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 請參閱第2A、2B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二較 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及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 部分結構係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 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處係為本實施例之所 述開放側102位置處具有至少一凹孔103,該凹孔103係 可為貫穿或未貫穿之其一,而對應之定位件2上具有至少 一孔洞23,該等孔洞23係貫穿所述抵觸端22與第二固定 部21,其中該定位件2係設置於該基座1之嵌槽13且對應 組設於該溝槽10上時,其第二固定部21係對應組設該第 一固定部12,而該抵觸端22係對應接觸其開放側102,而 該凹孔103係對應連通該等孔洞23。 請同時參閱第2A、2C、2D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 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實施示意圖一及剖視 示意圖,其中所述散熱模組結構係與複數熱管3組接,該 等熱管3係分別設置於該等溝槽10内,並於熱管3設置後 ,將該定位件2之第二固定部21對應組接第一固定部12而 表單編號A0101 第6頁/共28頁 設置於該嵌槽13上,且該抵觸端22則對應組接其開放側 102,而該凹孔103係對應連通該等孔洞23,並於該孔洞 23内灌注有膠材,並將其膠材灌注至凹孔103位置處,以 使其基座1與定位件2間形成有一膠層4,令該定位件2可 有效定位且固定熱管3於溝槽10内,而定位件2則有效固 定於該基座1上,進而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再者, 請參閱第2A、2E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 二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及實施示意圖二,於本實施 例中,該基座1係於開放側102位置處開設兩處之嵌槽13 ,以於熱管3設置後,將兩定位件2分別設置於兩嵌槽13 上,並於該孔洞23内灌注有膠材,並將其膠材灌注至凹 孔103位置處,以使其基座1與定位件2間形成有所述膠層 4,以使其定位件2可有效定位且固定其熱管3於溝槽10内 ,而定位件2有效固定於該基座1上,進而提升組裝效率 且減少工時。 請參閱第3A、3B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三較 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及實施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 部分結構係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 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處係為本實施例之所 述嵌槽13係成形於所述開放側102之側邊位置處且環繞設 置該開放側102,而其定位件2係相對該嵌槽13成形,以 於熱管3設置後,可令其定位件2可有效定位且固定其熱 管3於溝槽10内,進而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 請參閱第4A、4B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四較 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及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 部分結構係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 表單编號A0101 第7頁/共28頁 M416796 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處係為本實施例之所 述定位件2設置於該基座1之嵌槽13且對應組設於該溝槽 10上時,其第一固定部12與第二固定部21間可透過至少 一固定元件5固定,以使其定位件2可有效定位且固定其 熱管3於溝槽10内,進而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再者 ,請參閱第4A、4C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 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該基座1 於開放側102位置處可開設兩處之嵌槽13,以於熱管3設 置後,將兩定位件2分別設置於兩嵌槽13上,而其第一固 定部12與第二固定部21間可透過所述固定元件5固定,以 使其定位件2可有效定位且固定其熱管3於溝槽10内,進 而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 請參閱第5A、5B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第五較 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及立體圖’如圖所不’本實施例 部分結構係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 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處係為本實施例之所 述基座1於開放側10 2之一端處直接成型有至少一定位部 14,另一端則設置有所述第一固定部12,並該基座1於該 第一固定部12位置處形成有所述嵌槽13 ;藉由基座1於開 放侧102 —端直接成型之定位部14提供熱管3—端壓制定 位,以令熱管3便於置入後,將另一活動之定位件2再設 置於該嵌槽13上,以使該定位件2可有效固定熱管3於溝 槽10内,使之得以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 以上所述,本創作之散熱模組結構具有下列優點: 1. 可快速定位其熱管與基座; 2. 可減去焊接材料成本; 表單編號A0101 第8頁/共28頁 3. 提升組裝效率且減少工時; 4. 提高產品良率。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較佳可行之實施例而已, 舉凡利用本創作上述之方法、形狀、構造、裝置所為之 變化,皆應包含於本案之權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0005] 第1A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1B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1C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一; 第1D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二; 第2A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2B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2C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一; 第2D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剖視示意圖; 第2E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二; 第3A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3B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 第4A圖係為本創作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4B圖係為本創作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4C圖係為本創作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 第5A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5B圖係為本創作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06] 基座 1 溝槽10 表單編號A0101 第9頁/共28頁 M416796 封閉側101 開放側102 凹孔1 0 3 鎖固部11 第一固定部12 嵌槽13 定位部14 定位件2 第二固定部21 抵觸端22 孔洞2 3 熱管3 膠層4 固定元件5 表單編號A0101 第10頁/共28頁

Claims (1)

  1. M416796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散熱模組結構,係包括: 一基座,該基座形成有至少一溝槽,該溝槽具有一封閉側 及一開放側,且該基座於開放側位置處形成有至少一第一 固定部;及 至少一定位件,該定位件設置於該溝槽上,且該定位件具 有至少一第二固定部對應該第一固定部。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基 座側邊具有至少一鎖固部。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基 座與定位件間具有一膠層。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溝 槽内設置有一熱管。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定 位件設置於該溝槽與熱管上,以固定其熱管於溝槽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開 放側位置處具有至少一凹孔,而該定位件上具有至少一孔
    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孔 洞内灌注有膠材,其膠材同時灌注至凹孔,且將其膠材灌 注至溝槽與熱管間。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第 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間透過至少一固定元件固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定 位件相對應於溝槽一側具有複數抵觸端,該孔洞係貫穿所 述抵觸端。 表單編號A0101 100213719 第11頁/共28頁 1002044701-0 M416796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基 座於第一固定部位置處形成有一嵌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孔 洞係貫穿所述第二固定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模組結構,其中所述基 座於開放側位置處直接成型有至少一定位部者。 100213719 表單编號A0101 第12頁/共28頁 1002044701-0
TW100213719U 2011-07-26 2011-07-26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TWM416796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3719U TWM416796U (en) 2011-07-26 2011-07-26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3719U TWM416796U (en) 2011-07-26 2011-07-26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6796U true TWM416796U (en) 2011-11-21

Family

ID=4644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13719U TWM416796U (en) 2011-07-26 2011-07-26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167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85458B2 (en) 2014-06-27 2020-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US11609612B2 (en) 2014-06-27 2023-03-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85458B2 (en) 2014-06-27 2020-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US11137801B2 (en) 2014-06-27 2021-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US11609612B2 (en) 2014-06-27 2023-03-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3061001A1 (en) Heat sink having high efficiency cooling capacity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prising it
US20120261095A1 (en) Thermal modul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096719A1 (en) Apparatus for Dissipating Heat
TW201326719A (zh) 散熱裝置
US20120267078A1 (en)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JP2011091088A (ja) 発熱体の放熱構造、および該放熱構造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
US20130000870A1 (en) Therma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7463484B2 (en) Heatsink apparatus
TWM416796U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structure
TWM417597U (en) Structure of heat conducting body
CN103874391A (zh)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24095A (zh) 散熱裝置及具散熱裝置之介面卡
TWM427769U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US20110290450A1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100345289C (zh) 热管式散热器
US20120043057A1 (en) Heat-dissipating module
JP2007258291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6203014A (ja) 放熱部品
TWM291035U (en) Heat-dissipating device
JP2006203016A (ja) 放熱部品
TWI482002B (zh) 散熱器及其製造方法
US20120227948A1 (en) Heat sink fin structure
TWM410252U (en)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heat-dissipation device
WO2019082371A1 (ja) 半導体装置
CN218897412U (zh) 一种可拼装式金属散热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