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08886U -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08886U
TWM408886U TW100200296U TW100200296U TWM408886U TW M408886 U TWM408886 U TW M408886U TW 100200296 U TW100200296 U TW 100200296U TW 100200296 U TW100200296 U TW 100200296U TW M408886 U TWM408886 U TW M40888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ntenna
short
short circuit
switc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00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o-Wei Kao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0200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08886U/zh
Priority to CN2011200065525U priority patent/CN201910796U/zh
Publication of TWM408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0888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Description

M408886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係為一種天線切換裝置及其具有天線切換裝置 之行動通訊裝置,特別是一種可切換天線模組之接地路徑 長度之天線切換裝置及其具有天線切換裝置之行動通訊裝 置之創作。 I 【先前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行動通訊裝置已經廣泛地使用於日 常生活中,因此使用者也可能隨時暴露在電磁波中。而為 了避免使用者使用行動通訊裝置時,行動通訊裝置之電磁 波影響到人體,因此現今的行動通訊裝置都必須經過SA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之測試。 在先前技術中已經揭示當人體接近時,行動通訊裝置 . 降低所傳輸之訊號之強弱的方式。先前技術之行動通訊裝 _ 置係利用切換不同的天線來降低傳輸之無線通訊訊號之電 磁波強度。但若使用先前技術之切換方式,行動通訊裝置 内部必須要有額外的電路空間來配置複數個天線模組,對 於現今要求輕薄短小的行動通訊裝置而言,行動通訊裝置 之内部就必須要有更複雜的電路佈局,如此一來會增加許 多製造成本。 有鑑於此,有必要創作出一種新的天線切換裝置及其 具有天線切換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以解決先前技術的缺 3 【新型内容】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 有可切換天線叫’其具 置之目的係在提供-種具有上述天線切換裝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 , 動通訊裝置。天線切換襄之天線切換裝置係用於行 第二短路端及切換模袓、:元線模組、第-短路端、 饋入部係連接饋入線以傳輪;= 有:入部及短路部。 第二短路端係電性連接至接;山通#u。第一短路端及 之短路部、第一短路端 &。切換模組係與天線模組 用以選擇性地控制天線模連接,切換模組 二短路端電性連接。1 a σ,、第一短路端或與第 端連接至接地端之路徑長戶H莫組^路部經由第一短路 由第二短路端連接至接:ς之二 :::線模組之短路部經 模組以及天線置之行動通訊裝置包括處理 連接。天線切換裝‘包括換裝5係與處理模組電性 切換模組。天線模組饋^ 1二短 路端及第二短路瑞係電性處理模組。第-短 :模組之短路部、第—短路端或第二:路:=與天 模組係控制切換模組選擇性地切換天線模
【實施方式】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 矚易,ΙΪ,下文特舉出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戶斤附圖式’、, 作詳細說明如下。 回忒’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及圖2關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 天線切換裝置用於行動通訊裝置之相關示意圖,其中圖i 係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行動通訊裝置之示意圖,圖2係本 創作之一實施例之天線切換裝置之電路架構圖。 部之各模組 ,但本創作 本創作之行動通訊裝置1可為行動電話、個人數彳立# 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筆記型電腦或平板 φ 電腦等裝置,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行動通訊襞置i包 括天線切換裝置10與處理模組20。處理模組20係為軟體 或韌體結合硬體所架構而成,與天線切換裝置1〇電性連 接,藉由天線切換裝置10内部之天線模組11可傳輪無線 通訊訊號至處理模組20,以進行後續之處理,另—方面'透 過天線切換裝置10内部之切換模組13可改變天線模組^ 的特性。處理模組20還可與行動通訊裝置1内部之欠 電性連接,以執行行動通訊裝置1之各項功能 並不以此為限。 5 M408886 天線切換裝置ίο包括天線模組u、第一 =通錄置i所需之無線通訊訊號。在本創作之 天線杈組11可為一平板倒F型天線 Λ 此為限。天線模組u包括饋入部11&及4_二本創作並不以 部】la係盥饋入線丑路部lib。饋入 至處理模:=二? 將無線通訊訊號傳輸 二理杈組20。紐路邹Ub係作為天線模組 、"進一步藉由接地之路徑長度調整天線 線模組"之反射損耗。由於天線模組二二= =關技術領域者所熟知且廣泛利用,故在此不再= 連接第二短料122軸接地端G電性 選擇性= :1之姐路部m係藉由切換模組I3 與第一短路端121或第二短路端122電性連接。 如此一來,天線模組U才具有接地效果。 連接 電路換触13之詳細作財切參相2所示之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切換模組13可為 (mgleP〇leDoubleThr〇w,spDT)開關模組,但本ς作 並不以此輕。切換模組13係與天線模㉟U之 iib、第一短路端121或第二短路端i22 _ ^ 與:里,組20電性連接。切換模組13藉由’並= ^擇性地與第-短路端⑵或與第二短路端i22電性 而當天線模組U之短路部llb經由第一短路端⑵連 M40«886 接到接地端G或經由第__ *有不同的反射損耗第因 線通訊訊號之電磁強度。 ° 可错此改變無 並需注意的是,切換棍 、敏m電性連接,或者切換㈣= ^一直流阻絕模 置至少一直流阻絕模兔、、、 内邰电路中可直接設 與天線模組u之短,llb°、mm =再進一步 :122之其中至少1電性連接,以防二短路 創作並不以上述的實力〃 士^ 4 防止讯唬干擾。但本 組m可為一電容:::為限。本實施例之直流阻絕模 頻斷路之特性’直流阻絕模=乍=以此為限。藉由電容高 換時,>e* 可防止切換模組13在切 〜短路==二=制訊號誤傳到短路㈣、第 無號不會被“二。^^組11傳輸之 之天‘二本創作之天線模組連接不同短路端 而天線模組】10.. 122 路部㈣係經二== 】】之反射損耗约為-雇4=:二121之天線模組 (圖未示)感應到物體接近,:是使::吉20/用感測模組 成與第二短路灯刀雷將天線拉組U之短路部切換 路^ 122電性連接。即如圖3所示,此時連接 7 M408886 第二短路端122之天線模組11之反射損耗約為-19dB。由 此可知,天線模組11之短路部lib經由較長路徑之第二短 路端122連接到接地端G時,會得到較大的反射損耗,進 而降低天線模組11所傳輸之無線通訊訊號之電磁波訊號 強度。 藉由本創作之天線切換裝置10,行動通訊裝置1不需 要降低發射功率,即可降低電磁波之強度以符合SAR之需 求,同時也不需要預留額外的電路空間來設置第二組天線 模組,可節省下電路板上佈局的空間。 綜上所陳,本創作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 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懇請貴審查委員明察, 早曰賜准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惟應注意的是, 上述諸多實施例僅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創作所 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 於上述實施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行動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天線切換裝置之電路架構圖。 圖3係本創作之天線模組連接不同短路端之天線反射損耗 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行動通訊裝置1

Claims (1)

  1. M408886 _ 100年5月17日修正替換頁 .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天線切換裝置,係用於一行動通訊裝置,該天線切 換裝置包括: 一天線模組,具有一饋入部及一短路部,該饋入部係連 接一饋入線以傳輸一無線通訊訊號; 一第一短路端,係電性連接至一接地端; 一第二短路端,係電性連接至該接地端;以及 一切換模組,係與該天線模組之該短路部、該第一短路 — 端及該第二短路端電性連接,該切換模組用以選擇性地 鲁 控制該天線模組之該短路部與該第一短路端或與該第 二短路端電性連接,其中該天線模組之該短路部經由該 第一短路端連接至該接地端之路徑長度係短於該天線 模組之該短路部經由該第二短路端連接至該接地端之 路徑長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切換裝置,其中該切換 模組進一步與至少一直流阻絕模組電性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天線切換裝置,其中該直流 _鲁 阻絕模組係為一電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切換裝置,其中該切換 模組係為一單刀雙擲開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切換裝置,其中該天線 模組係為一平板倒F型天線。 6. —種具有天線切換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包括: 一處理模組;以及 M408886 _ . 100年5月17日修正替換頁 一天線切換裝置,係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該天線切 換裝置包括: 一天線模組,具有一饋入部及一短路部,該饋入部係 連接一饋入線以將一無線通訊訊號傳輸至該處理模 組; 一第一短路端,係電性連接至一接地端; • 一第二短路端,係電性連接至該接地端;以及 - 一切換模組,係與該天線模組之該短路部、該第一短 • 路端或該第二短路端電性連接,該處理模組係控制該 切換模組選擇性地切換該天線模組之該短路部與該第 一短路端及與該第二短路端電性連接,其中該天線模 組之該短路部經由該第一短路端連接至該接地端之路 徑長度係短於該天線模組之該短路部經由該第二短路 端連接至該接地端之路徑長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有天線切換裝置之行動 ' 通訊裝置,其中該切換模組進一步與至少一直流阻絕模 φ 組電性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有天線切換裝置之行動 通訊裝置,其中該直流阻絕模組係為一電容。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有天線切換裝置之行動 通訊裝置,其中該切換模組係為一單刀雙擲開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有天線切換裝置之行動 通訊裝置,其中該天線模組係為一平板倒F型天線。 11 M408886 _ 100年5月17日修正替換頁 七、圖式:
    12 M40.8886
    τ— M408886 I 练妫 T傘 Β οιΠΙ:<Ν1ψ 001
TW100200296U 2011-01-06 2011-01-06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TWM408886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0296U TWM408886U (en) 2011-01-06 2011-01-06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CN2011200065525U CN201910796U (zh) 2011-01-06 2011-01-11 天线切换装置及其具有天线切换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0296U TWM408886U (en) 2011-01-06 2011-01-06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08886U true TWM408886U (en) 2011-08-01

Family

ID=44302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00296U TWM408886U (en) 2011-01-06 2011-01-06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10796U (zh)
TW (1) TWM40888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9841A1 (zh) * 2013-12-20 2015-06-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终端
CN105470647A (zh) * 2014-09-04 2016-04-06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射频天线
CN105490024B (zh) * 2014-09-23 2018-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122399B2 (en) * 2015-03-10 2018-11-06 Mediatek Inc. Antenna ground and feed swapping in handheld applications
CN108832281B (zh) * 2018-06-13 2021-05-18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降低sar值的天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78217A (zh) * 2022-04-15 2022-08-30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天线降sar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0796U (zh) 201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9358B (zh) 具有接近感測器模組之無線通訊裝置
TWM408886U (en)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CN103311641B (zh) 电子设备的内置天线
KR102390706B1 (ko) 실제 필기 스타일러스와 터치 장치
US913027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2142820A1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TWI704717B (zh) 電子裝置
CN102832960A (zh) 无线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US20220238998A1 (en) Antenna structure,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and electric device
CN201773155U (zh) 便携式电磁辐射强度显示装置
CN202172117U (zh) 一种金属外壳蓝牙天线和蓝牙装置
US10135120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ntenna by using component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TW201818612A (zh) 接近感測型天線裝置及其天線結構
JP2015043572A (ja) アンテナ及び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無線通信装置
CN201919063U (zh) 电荷感应装置及具有电荷感应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
CN213694530U (zh) 电子设备
US9912416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 device
US20130122970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21276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機器、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8068344A1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2435394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射频收发电路
CN202652199U (zh) 无线通讯装置
CN206976564U (zh) 一种应用于pos机的小型4g全网通内置天线
CN205900794U (zh) Lte手机天线低频段双谐振带宽拓展装置
CN206541928U (zh) 一种内置低成本双频wifi天线的平板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