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63518U - Blower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Blower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63518U
TWM363518U TW98206974U TW98206974U TWM363518U TW M363518 U TWM363518 U TW M363518U TW 98206974 U TW98206974 U TW 98206974U TW 98206974 U TW98206974 U TW 98206974U TW M363518 U TWM363518 U TW M36351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air inlet
air
fan
accommoda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206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u-Yi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Xiu-Ying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u-Ying Chen filed Critical Xiu-Ying Chen
Priority to TW98206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63518U/zh
Publication of TWM363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63518U/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M363518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係與鼓風機結構有關,尤指一種具有較多汲風 面而可有效增加風速與出風量,以及可大幅減少風扇輪及 r 馬達在鼓風機殼體内所佔體積之功效者。 *【先前技術】 如第6圖所示,為習用之鼓風機結構,該鼓風機具有 一殼體1,該殼體1具有一出風口2,且該殼體1之兩側 分別接設有一侧板3、4,各侧板3、4上則分別設有一 進風口 5、6,而一隔板7係用以將該殼體1内部區分為 兩容室,一馬達8則裝設於該隔板7上,且該馬達8朝各 侧板3、4進風口 5、6方向分別伸設一輸出軸8 1、8 2,俾供分別與一風扇輪9結合。藉此,當該馬達8運轉 時即可同步帶動各風扇輪9旋轉,使空氣由各該進風口 5、6進入該殼體1内,再由該出風口2送出。 惟,上述習用之鼓風機結構於實際使用上,由於係採 用二風扇輪9呈相向配置的方式設置,因此實際運轉時受 限於鼓風機之汲風面係僅有位於該殼體1二側之進風口 5、6,使得各風扇輪9之吸、送風量降低,而使各風扇 輪9之實用性大幅降低;再者,此種結構設計之鼓風機其 馬達散熱效果並不理想,因此常有馬達過熱而損壞之情形 M363518 有鑑於此,市面上遂有人研發出一種可用以增加馬達 散熱功效之風扇輪結構,請參閱第7圖及第8圖所示,其 主要係於風扇輪91與馬達8相接之端面上更利用沖壓方 式一體製成有複數葉片9 2,如此一來於鄰近葉片9 2側 即可形成有一通風孔9 3,藉此使該風扇輪9丄於運轉 時,即可於馬達8周邊產生氣流,進而提高馬達8之散熱 效果;然而,於實際使料,料風扇輪9丨朝向該馬達 8之-侧因受到該隔板7之阻擒,而會導致該風扇輪9丄 端面上之葉片9 2汲風效果大幅降低;再者,當該風扇輪 81於運轉時’由於受到該隔板7之阻擋,因此該風扇輪 9!係僅能經由該侧板3之進風口5: 即使於該風扇輪91端面設有該葉片9 2與通風= 設計,仍會因無法直接汲取外部的冷空氣, 於鄰近該馬達8之内部熱氣無法鼓風機 馬達8散熱效果之幫助仍嫌不足。 ’因此對可提升 據此,上述鼓風機結構係仍有Μ 案創作人乃憑藉著從事相關產業之 退之處,故,本 思及試作後,才終於有本創作之產=年經驗,並經不斷苦 【新型内容】 本創作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 較多没風面料有效增加風鼓風機結構,其具肩 本創作目的之二,在於提::量,功效者。 供—種鼓風機結構,其係^ M363518 有可提供馬達更為全面性之冷卻效果,以有效避免馬達過 熱,並進而延長馬達之使用壽命者。 本創作目的之三,在於提供一種鼓風機結構,其具有 可大幅減少風扇輪及馬達在鼓風機殼體内所佔體積之功效 者。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鼓風機結構,其 包含有: 一殼體,其内部係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室與一第二容置 室,且該二容置室之間係具有一汲風空間,而使該二容置 室係彼此相鄰且間隔設置,且於各該容置室之相對兩側係 分別設有一第一進風口及一第二進風口,其中各該容置室 之第一進風口係分別與該殼體外侧空間相通,而其第二進 風口則分別與該汲風空間相通,並於各該容置室異於該二 進風口之另一侧面上更分別設有一出風口; 一馬達,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室與第二容置室之間, 而該馬達係分別朝該第一容置室與該第二容置室方向延伸 有一傳動軸,且該馬達之外徑係小於該二容置室彼此相鄰 之進風口内徑; 二風扇輪,係分別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室與該第二容置 室中,各該風扇輪係具有二框架,並於該二框架間更具有 一固定盤,且該固定盤周緣係設有數嵌合部以供多數葉片 嵌合並位於該二框架之間,而各該葉片係被該固定盤周緣 分為一第一邊與一第二邊,且該第一邊之葉片長度係大於 該第二邊之葉片長度,而該固定盤之周面係呈凹弧狀,並 M363518 於該固定盤周面上係開設有至少一通風孔,各該風扇輪係 分別以其葉片第二邊而朝該馬達方向裝設,並令各該風扇 輪係以其固定盤周面之軸心處結合於所相對之馬達傳動軸 上。 而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 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當然,本創作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之安排上容許有 所不同,但所選用之實施例,則於本說明書中,予以詳細 說明。 【實施方式】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鼓 風機結構,主要由一殼體1 1、一馬達2 1以及二風扇輪 3 1所構成,其中: 該殼體1 1,其内部係界定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室1 2 與一第二容置室1 3,且該二容置室1 2、1 3之間係具 有一預設之間距藉以形成為一汲風空間1 4,而使該二容 置室1 2、1 3係彼此相鄰且間隔設置,並分別於各該容 置室1 2、1 3之相對兩侧係各設有一第一進風口 1 5及 一第二進風口 1 6,其中,該第一進風口1 5係直接與該 殼體1 1外側空間相通,而該第二進風口 1 6則可直接與 該第一容置室1 2與該第二容置室1 3間之汲風空間1 4 相通,而於各該容置室1 2、1 3異於該二進風口 1 5、 1 6之另一側面上更分別設有一出風口 1 7、1 8,並於 各該第二進風口 1 6之周緣係設有二以上之組接部1 9。 M363518 該馬達2 1 ’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室1 2與該第二容 置室1 3之間’並於該馬達2 1周緣係設有與各該第二進 風口1 6組接部1 9呈相對應之接腳2 2,以供該馬達2 1係可結合於該殼體1 1内部中央,而該馬達2 1係分別 朝該第一容置室1 2與該第二容置室1 3方向延伸有一傳 •動軸23 ’且該馬達21之外徑係小於該二容置室^ 2、 1 3彼此相鄰之第二進風口1 6内徑。 該二風扇輪3 1 ’係分別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室12與 黪-該第二容置室13中’各該風扇輪31係具有二框架3 2、3 3,並於該二框架3 2、3 3間更具有一固定盤3 4,且該固疋盤3 4周緣係設有數嵌合部3 4 1以供多數 葉片3 5嵌合並位於該二框架3 2、3 3之間,於本實施 例中,該嵌合部3 41係為卡固孔,以可供葉片3 5穿設 嵌合,而各該葉片3 5係再被該固定盤3 4周緣分為一第 一邊3 5 1與一第二邊3 5 2 ’且該第一邊3 5 1之葉片 長度係大於該第二邊3 5 2之葉片長度,而該固定盤3 4 -之周面係呈凹弧狀’並於該固定盤3 4周面上係開設有至 、少一通風孔3 4 2,而各該風扇輪3 1係分別以其葉片3 5第二邊3 5 2靠近該馬達2 1並朝各該第二進風口工6 方向裝設,以使各該風扇輪3丄得以其固定盤3 4周面之 軸心處結合於所相對之馬達2 i傳動軸2 3上,且各該風 扇輪3 1之凹弧狀周面係恰與該馬達2 ^侧緣相互對應, 並藉此即可減少風扇輪3 i及馬達2 i在鼓風機殼體工工 内所佔之體積。 7 M363518 接著請繼續參閲第3圖及第4圖 時,由於該二容置室12、i 3之严作於實際使用 14,因此使該二容置室中丄2、B糸更具有該沒風空間 分別由其第一進風口 1 5連行沒二=風屬輪31除可 其第二進風口1 6個別進行沒取办友 卜’亦可分別經由 於該殼體11内部中央之m 了虱之作用’藉此,當位 轉時,位於該二容置室1 ^、丄動該-風扇輪3 1旋 別經由該第-容置室1 2與該第二容1即可分 口1 5及第二進風Π 1 6而將外部空氣吸入,=一進風 增加鼓風機之汲風面,而大幅增加出風量,且= 風速提高之功效。 吟具有使 而由於該第二進風口1 6旁侧係設有該馬達2工,因 此使該第二進風口1 6之進風量較小,而該第—進風口丄 5因無該馬達2 1賴,故進風4較大,因此本創作之風 扇輪3 1係以其葉片3 5第-邊3 5 1對應該第一進風口 1 5而具有較長之葉片長度,相對地,葉片3 5之第-邊 3 5 2則對應該第一進風口16,如此一來,即可因減少 風扇輪3 1及馬達21再鼓風機殼體1 1内所佔之體積, 使得組裝後鼓風機的體積大幅縮減。 再者,由於各該風扇輪3 1之凹弧狀周面係恰可與該 馬達2 1侧緣相互對應,因此各該風扇輪3 jl於組裝後係 可貼近該馬達21之侧緣,如此一來,除可有效減少風扇 輪3 1及馬達21在鼓風機殼體1 1内所佔之體積外,更 藉由於該固定盤3 4周面上所開設之通風孔3 4 2設計, M363518 而得使該馬達21於運轉時所產生之熱量,係得經由各該 通風孔3 4 2快速排出,而本創作之鼓風機結構於實際^ 轉時’如第3圖中之箭頭所示,各該風扇輪3丄之葉片3 5第一邊3 5 1除了可經該第一進風口1 5而朝外侧進行 汲風動作之外,更可藉由該等通風孔3 4 2之設置,而使 由該第一進風口15所汲取之氣流更可部分通過該等通風 孔3 4 2而達到冷卻該馬達2 1之效果,再者,各該風扇 輪31之葉片35第二邊35 2經該第二進風口1 6而^ 該汲風空間1 4所汲取之氣流’亦可於該馬達2 1周邊形 成氣流,而可用以提供另一冷卻該馬達2 1之氣流,並藉 此以可有效避免該馬達2 1會有過熱之情形發生,並進而 延長該馬達21之使用壽命者。 接著請繼續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 例’其與上述實施例之差異係在於’該風扇輪3 1被該固 定盤34周緣所區分之第一邊與第二邊之葉片,係由具有 不同傾斜角度之葉片3 5、3 6所構成,並藉此即可^應 不同使用需求而改變該風扇輪3 1其第一邊與第二邊之、= 風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藉由於該二容置室之間係更具有一 汲風空間,而可增加鼓風機之汲風面,以大幅增加出風量 ,且同時具有使風速提高之功效,再者,本創作藉由其風 扇輪固定盤與葉片之設計,更可有效減少風扇輪及馬達在 鼓風機殼體内所佔之體積,以及藉由於該固定盤周面上所 開設之通風孔設計,而得有效增進該馬達之散熱效果,並 9 M363518 進而延長該馬達之使用壽命者,因此本創作在與同類產品 相較下係已具有相當的進步性及實用性,且經以上詳細說 明後,係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暸本創作的確可達成前述 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故本案創作人爰依法提出 新型專利申請。 M363518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組裝後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係用以顯 „ 達驅動風扇輪運轉時之風流狀態 * 第4圖係本創作另一視角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6圖係習用之鼓風機結構之立體分解示^圖 第7圖係另一習用風扇輪之結構示意圖’、 第8圖係習用鼓風機之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習用部分) 殼體1 出風口 2 侧板3、4 進風口 5、6 隔板7 馬達8 輪出轴8 1、8 2 風扇輪9、9 1 葉片9 2 通風孔9 3 (本創作部分) 殼體1 1 第一容置室12 第二容置室13 汲風空間14 第一進風口1 5 第二進風口1 6 出風口1 7、1 8 組接部1 9 馬達2 1 接腳2 2 傳動軸2 3 風扇輪3 1 M363518 框架3 2、3 3 嵌合部3 4 1 葉片3 5、3 6 第二邊3 5 2 固定盤3 4 通風孔3 4 2 第一邊3 5 1 鑤 12

Claims (1)

  1. M36351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鼓風機結構,其包含有: 一殼體,其内部係形成有一第一容置室與一第二 容置室,且該二容置室之間係具有一汲風空間,而使 該二容置室係彼此相鄰且間隔設置,且於各該容置室 之相對兩側係分別設有一第一進風口及一第二進風 口,其中各該容置室之第一進風口係分別與該殼體外 ' 侧空間相通,而其第二進風口則分別與該汲風空間相 ^ 通,並於各該容置室異於該二進風口之另一侧面上更 分別設有一出風口; 一馬達,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室與第二容置室之 間,而該馬達係分別朝該第一容置室與該第二容置室 方向延伸有一傳動軸,且該馬達之外徑係小於該二容 置室彼此相鄰之進風口内徑; 二風扇輪,係分別容設於該第一容置室與該第二 容置室中,各該風扇輪係具有二框架,並於該二框架 ® 間更具有一固定盤,且該固定盤周緣係設有數嵌合部 v 以供多數葉片嵌合並位於該二框架之間,而各該葉片 係被該固定盤周緣分為一第一邊與一第二邊,且該第 一邊之葉片長度係大於該第二邊之葉片長度,而該固 ' 定盤之周面係呈凹弧狀,並於該固定盤周面上係開設 • 有至少一通風孔,且各該風扇輪係分別以其葉片第二 邊而朝該馬達方向裝設,並令各該風扇輪係以其固定 盤周面之軸心處結合於所相對之馬達傳動軸上。 13 M363518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鼓風機結構,其中,該 嵌合部係為卡固孔,以供葉片穿設嵌合。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鼓風機結構,其中,各 該第二進風口之周緣係設有二以上之組接部,而於該 馬達周緣係設有與各該第二進風口組接部呈相對應之 接腳,以令該馬達係藉其接腳而與該組接部結合而定 位於該殼體内部中央。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鼓風機結構,其中,該 風扇輪被該固定盤周緣所區分之第一邊與第二邊葉 片,係由具有不同傾斜角度之葉片所構成。
TW98206974U 2009-04-24 2009-04-24 Blower structure TWM363518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206974U TWM363518U (en) 2009-04-24 2009-04-24 Blowe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206974U TWM363518U (en) 2009-04-24 2009-04-24 Blower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63518U true TWM363518U (en) 2009-08-21

Family

ID=44385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206974U TWM363518U (en) 2009-04-24 2009-04-24 Blower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3635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1099B (zh) * 2009-11-11 2013-01-01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1099B (zh) * 2009-11-11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6636A (zh) 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
CN104329271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TWM363518U (en) Blower structure
JP6742217B2 (ja) 空調機
JP4044311B2 (ja) 空冷式スクロール形流体機械
TW201714387A (zh) 具散熱效果之馬達結構
CN104197429A (zh) 空调室外机
JP2006275024A (ja) 送風機
KR101663624B1 (ko) 차량용 냉각팬 장치
TW201516267A (zh) 換氣扇
US9057384B2 (en) Integrated fan
WO2019142400A1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TWI384938B (zh) 散熱系統
CN102086887A (zh) 轴流风扇
KR100821733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06640443U (zh) 风冷端盖和电动车电机
JP5386954B2 (ja) 除湿装置
JP2006226200A (ja)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204200609U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7979027U (zh) 空调器
KR20080027633A (ko) 양방향 흡입형 블로어 유닛
TWI388731B (zh) 軸流式風扇及其扇輪
US20230280030A1 (en) Air blower and combus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237869B (zh) 一种空调换热装置、客车空调及客车
CN112780699B (zh) 一种车辆及离合器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