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32003U -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 - Google Patents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32003U
TWM332003U TW96220165U TW96220165U TWM332003U TW M332003 U TWM332003 U TW M332003U TW 96220165 U TW96220165 U TW 96220165U TW 96220165 U TW96220165 U TW 96220165U TW M332003 U TWM332003 U TW M3320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clip
degrees
cent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220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ng-da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rong-da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da Huang filed Critical rong-da Huang
Priority to TW96220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32003U/zh
Publication of TWM332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32003U/zh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Description

M332003 八、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係-種關於手^的技術領域,其絲如套筒 手用以扳動螺鎖元件的扳動夹部,針對六角頭 而設置防滑構造以能扳動。 j$鋇兀件 【先前技術】 按由手工具中的套筒或是扳手會具一 一 設有六角槽或六角孔的夾部,俾由失 反動頭内 么d 1早由爽邛套設於螺鎖元件之呈丄 角狀頭部而施力扳動,以達成對嫘 八 适底對螺鎖70件鬆開或是緊固之目 惟螺鎖元件的六角狀頭部,會因為 〇 ^ ^ ^ , ± 為使用日久而造成端角處 2鈍角磨損情形’以致夾部套設於螺鎖元件頭部時因為益法咬 一致滑脫,難以對螺鎖元件鬆退或緊固,使料效。 【新型内容】 本創作者㈣前述的問題,進而用心研究開發,因 作主要目的係在提供—種封閉式夾部之防滑構造㈠,其主j 刹扣缸 圓之頭。卩’而於夾部設置防滑構造,藉以順 利扳動已磨損的螺鎖元件。 為了可達到前述的目的,本創作所運料技術手段係在於 丄备、一=封閉式夾部之防滑構造㈠,該呈封閉式之夹部為内 =、m ’該夾部各内側邊為夾側,各該夾側之間係為内端 、“而於間隔之該夾側近該内端角各設置一防滑區,共三個防 ’月區’该夾側具有朝中心方向微凸的小弧度,各該 是夾角30度,各該防滑區相距約9。度;其中 /防/月區包含一第一讓槽、一第二讓槽,以及第一、二、 M332003 、 三、四咬齒;其中該内端角中心處朝該夾侧方向比例為2. 3/30 - 之2· 3度夾角處即為該夾側之開始端,於該開始端呈比例為 1· 1/5之6. 6度夾角處形成凹弧狀之第一讓槽,該第一讓槽夾 角是比例為2· 1/1 0的6· 3度,相鄰該第一讓槽之夾角是比例相 當於2.2/15的4.4度而接續形成凹弧狀之第二讓槽,該第二讓 槽夾角的比例為2· 3/10之6· 9度,該第一讓槽開口處分別形成 -前述比例為1· 1/5之6· 6度位置是為尖角狀之第一咬齒,與該 第一咬齒之間夾角是比例為2· 1/10之6· 3度係為尖角狀的第二 春咬齒,該第二讓槽開口處與該第二咬齒間夾角呈比例為2· 2/15 的4.4度處係為尖角狀第三咬齒,與該第三咬齒之間失角呈比 例為2·3/10的6.9度係為尖角狀第四咬齒,該第四咬齒與形成 該防滑區之該夾侧中心處間的夾角是比例相當於3. 5/30的3· 5 度;以及 該内端角中心處與該第一讓槽的中心處夾角是比例為 2/5的12度,該第一讓槽中心處與該第二讓槽中心處夾角是比 例為11/30的11度,該第二讓槽中心處至形成該防滑區的該夾 •侧中心處夾角是比例為7/30的7度。 因此依據本創作的技術手段,本創作可以獲得的功效簡要 說明如下所列: 1、 本創作在用以扳動螺鎖元件的夾部内設有防滑區,每 ★ 個防滑區均透過精確的夾角角度設定,在適合的位置形成咬 胃 齒’形成一防滑、增加接觸面積而提高摩擦力的作用,藉以咬 齒有效地咬住螺鎖元件之已磨圓的頭部,而得以順利扳動螺鎖 元件。 2、 即使是一般頭部呈常態未磨圓的螺鎖元件,得利用爽 6 M332003 '側接觸螺鎖元件的各側邊,螺鎖元件的端角進入夾部的内端 -角,而仍然使本創作得以應用於一般常態螺鎖元件的操作需要。 3、本創作在夾側形成些微弧度,藉以提昇夾部與螺鎖元 件的接觸強度,輔助防滑效用。 【實施方式】 本創作係一種封閉式夾部之防滑構造(一),如第丨、2圖 所不扳手形式的實施例,扳手(丨〇 )於至少一端形成扳動頭 (11),扳動頭(11)内形成可呈中空狀的夾部(20),於夾部 _内設置防滑構造,防滑構造主要係在於夾部(20 )内侧設置共三 個防滑區(30),每個防滑區(30)分佈範圍是夾角3〇度,相距約 9 〇度’六個夾側(21)間隔地形成一防滑區(3 〇 )。 請再參看第卜2圖,其中夾部(2〇)内為六角孔,夾部(2〇) 各内侧邊為夾侧(21),由於是内六邊形,所以共有六個夾侧 (21),各夾侧(21)之間係為轉角處的内端角(23),其亦共有六 個内端角(23),本創作之防滑區(30)即設置於夾側(21)相近内 端角(23)處,前述夾側(21)具有朝中心點方向微凸的小弧度; 馨 前述防滑區(30)包含第一、二讓槽(31)(32),以及第一、 —、四咬齒' (33)(34)(35)(36)。具體分佈型態位置,如第 2圖所示,内端角(23)中心處朝夾侧(21)方向夾角的2. 3度(比 例為2.3/30)即為夾側(21)呈平面之開始端,由此開始端沿徑 , 向約6 · 6度夾角(比例為1 · 1 / 5 )即形成凹孤形之第一讓槽 • (31),而第一讓槽(31)形成的夾角範圍是為6· 3度(比例為 2· 1/10),繼第一讓槽(31)範圍的6· 3度之後,續沿徑向狐度範 圍是4· 4度(比例為2· 2/15)之後,接著形成凹弧形的第二讓槽 (32),第二讓槽(32)形成夾角範圍為6· 9度(比例為2· 3/1〇); 7 M332003 因此第讓槽(31)開口處分別在形成6·6度係為尖角狀 ‘第-咬齒(33),與第一咬齒⑽之間夾角纟6· 3度係為尖角狀 第二咬齒(34);同理,第-讜燐Γ 昂一讓槽(32)開口處之與第二咬齒(34) 間夾角呈4.4度係為尖备壯筮一 ^ 巧大角狀弟二π父齒(35),與第三咬齒(35)之 間夾角呈6.9度係為尖角狀第 吞 q大用狀弟四夂齒(36),第四咬齒(36)與該 形成防滑區(3 0 )之夾侧(? η φ、、走M上人丄知上 犬wui)中心處間的夾角為3·5度(比例為 3.5/30); X ’内端角(23)中心處與第一讓槽(31)的中心處夾角為 # 12度(比例為2/5),第一讓槽(31)中心處與第二讓槽(32)中心 處夾角為U度(比例為11/30),第二讓槽⑽中心處至該形成 防滑區(30)的夾側中心處,彼此夾角為7度(比例為7/3〇)。 因此使用實施時,如果是螺鎖元件頭部已磨圓或呈鈍角的 If开y時即了在夾邛(2 〇 )利用各夾側(21)套圍頭部而旋動時, 利用夾側(21)内側微凸處接觸,並且藉由第一、二、三、四咬 齒(33)(34)(35)(36)咬住螺鎖元件的頭部,提供極佳的防滑 性,提昇接觸摩擦力與咬合力,藉以順利帶動頭部已磨圓的螺 鲁鎖元件。 另如第3、4圖所示係為套筒(4〇)的實施形態,套筒(4〇) 内設置六角槽狀的夾部(50),夾部(5〇)亦設有六邊的夾侧 (51),於間隔的夾側(51)設置一防滑區(3〇),各防滑區(3〇)如 ,同前述第2圖相同的夾角、位置形成第一、二、三、四咬齒 (33) (34) (35) (36)以及第一、二讓槽(31)(32)。於套筒(4〇)設 置如此形式的夾部(20)及其防滑區(30),仍然能獲致相同功 效,可以讓工具順利扳動頭部已磨圓的螺鎖元件,發揮極佳的 防滑咬合效果。 8 M332003 上述貫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及其功效,而非 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於此項技術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 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 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於扳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於扳手上視圖。 第3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於套筒立體圖。 > 第4圖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於套筒上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扳手 (11) 扳動頭 (20) (50)夾部 (21) (51)夾侧 (23)内端角 (30) 防滑區 (31) 第一讓槽 (32) 第二讓槽 (33) 第一咬齒 (34) 第二咬齒 (35) 第三咬齒 (36) 第四咬齒 (40)套筒 9

Claims (1)

  1. M332003 九、申請專利範圍: 1、-種封閉式夾部之防滑構造(一),該呈封閉式之 為内六角狀空間,該夾部各内側邊為夾侧,各該夾侧之間传二 内端角,而於間隔之該夾側近該内端角各設置一防滑區,共三 個防滑區,該夾側具有朝中心方向微凸的小弧度,各該防滑區 範圍疋夾角3 0度,各該防滑區相距約9 〇度;其中 品 該防滑區包含一第一讓槽、一第二讓槽,以及第一、二、 二、四咬齒;其中該内端角中心處朝該夾侧方向比例為2 加 鲁之2· 3度夾角處即為該夾侧之開始端,於該開始端呈比例為 1.1/5之6·6度夾角處形成凹弧狀之第一讓槽,該第一讓槽夾 •角是比例為2.1/10的6. 3度,相鄰該第一讓槽之夾角是比例相 當於2.2/15的4· 4度而接續形成凹弧狀之第二讓槽,該第二讓 槽夾角的比例為2· 3/10之6·9度,該第一讓槽開口處分別形成 前述比例為1.1/5之6.6度位置是為尖角狀之第一咬齒,與該 第一咬齒之間夾角是比例為2 · i / i 〇之6 · 3度係為尖角狀的第二 咬齒,該第二讓槽開口處與該第二咬齒間夾角呈比例為2.2/15 魯的4· 4度處係為尖角狀第三咬齒,與該第三咬齒之間夾角呈比 例為2· 3/10的6· 9度係為尖角狀第四咬齒,該第四咬齒與形成 該防滑區之該爽側中心處間的夾角是比例相當於3· 5/3〇的& 5 度;以及 % 該内端角中心處與該第一讓槽的中心處夾角是比例為 • 2/5的12度,該第一讓槽中心處與該第二讓槽中心處夾角是比 例為11/30的11度,該第二讓槽中心處至形成該防滑區的該夾 側中心處夾角是比例為7/3〇的7度。 M33200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封閉式夾部之防滑構造 (一),所述封閉式之夾部可形成於扳手一端的扳動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封閉式夾部之防滑構造 (一),所述封閉式之夾部可形成於套筒。
TW96220165U 2007-11-29 2007-11-29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 TWM332003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220165U TWM332003U (en) 2007-11-29 2007-11-29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220165U TWM332003U (en) 2007-11-29 2007-11-29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32003U true TWM332003U (en) 2008-05-11

Family

ID=4432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220165U TWM332003U (en) 2007-11-29 2007-11-29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3320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8823B (zh) * 2012-04-10 2015-11-21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8823B (zh) * 2012-04-10 2015-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64423B2 (ja) 把持構成体及び把持アセンブリ
TWI343307B (zh)
TW483785B (en) Chuck
JP2003533649A5 (zh)
JP2005187070A (ja) 高性能ケーブルタイ
JP2006204602A (ja) 紐止め具
TWM332003U (en)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
JP6236179B1 (ja) ウォーターポンププライヤ、およびカバー部材
TWI312716B (zh)
TWM332004U (en) Anti-slippery structure of the close-type clip portion (II)
TWI284081B (en) Coordinated opening/closing screw clamp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TWM352502U (en) Combinative handlebar grip for bicycles or the like
TWI311514B (zh)
TWI345510B (zh)
TWM315627U (en) Imprved structure of screw driver
TWI332883B (zh)
TWM417994U (en) Auxiliary screw stopper
JP6097136B2 (ja) レンチ回動用工具に付設される調整体
TWI322066B (zh)
TWM439545U (en) One-way clamping open end wrench
TWI322063B (zh)
CN207344475U (zh) 一种可检测式扭力扳手
TWM317508U (en) Saw screw of a thread of ripple type
TWI292734B (zh)
TWM332002U (en)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the wrench clip-pa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C4K Revocation of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