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243387U - Car seat - Google Patents

Car sea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243387U
TWM243387U TW92214644U TW92214644U TWM243387U TW M243387 U TWM243387 U TW M243387U TW 92214644 U TW92214644 U TW 92214644U TW 92214644 U TW92214644 U TW 92214644U TW M243387 U TWM243387 U TW M24338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ibs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memb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214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en-Mi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filed Critical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Priority to TW92214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243387U/zh
Publication of TWM243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243387U/zh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Description

M243387 捌、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汽車安全座椅,特別是指一種能 夠快速調整安全帶高度之汽車安全座椅。 5 【先前技術】 一般車上安全帶對於體形較小之幼兒而言,並不適 用,因此通常會在車中放置一可供幼兒乘坐之兒童安全座 椅,藉由兒童安全座椅上之安全帶來束缚住幼兒,以確保 幼兒乘車安全,配合幼兒體形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長_ 10 大’因此需要能夠調整安全帶高低的設計。 如圖1、2所示,美國第6, 491,348號專利案揭露了 一種以往的車用兒童安全座椅1〇〇,以下將其全文併入本 案作為參考資料。該車用兒童安全座椅100主要包含有一 座體71、一安全帶72、一安全帶控制板73,以及一調整 15 桿74。安全帶控制板73是用來調整安全帶72的高低,調 整桿74則是連接在安全帶控制板後方而可以用來固定 安全帶控制板73。座體71與安全帶控制板73上開設有二_ 前後對應之導槽711,可以供安全帶72穿設而過,安全帶 控制板73並能沿著座體71上下移動以進一步調整安全帶 2〇 72的南低。 安全帶控制板73後方兩側並延伸有二把手75,且座 體71後方並設置有三相互平行之脊柱81,脊柱81上並形 成有複數位於不同高度的凹孔811。調整桿74是可移動地 没置在把手75上,並能夠被脊柱81之凹孔811所支撐。 4 /對於女全帶72之高度進行調整時,需先將雙手之 乂享刀別頂抵於把手75上,再進_步以手指將調整桿Μ <把手75罪近,使得調整桿74脫離凹孔川之限制後, 使用者即能利用把手75帶動整個安全帶控制板73上下移 動〜進而調整女全帶72的高低,當調整桿Μ置於使用者 擇疋之凹孔811後’即能將安全帶控制板73固定住。 上述之車用兒童安全座椅1〇〇雖已具備有安全帶Μ 調整之設計,但卻需要同時利用雙手扳動調整桿74以脫 離凹孔8U之限制才能進行調整,特別是當此車用兒童安# 全座椅100放置於車中而僅能側身進行調整時,此雙手調 整之設計更顯出其不便。 【新型内容】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快速調整安 全帶高度之汽車安全座椅。 於疋本新型Α車安全座椅,包含一座體、一安全帶, 以及一安全帶咼度調整裝置。座體具有一可供乘坐之座 部,以及一與該座部呈一角度連接之背靠部,該背靠部並_ 具有一别表面、一後表面,以及一貫穿該前、後表面之導 槽。而安全帶則穿過該導槽束缚於該座體上。至於安全帶 尚度調整裝置具有一固定於該後表面之框體、兩可相對框 體橫向位移之調整件,以及位於該兩調整件之間用以提供 , 該兩調整件相互遠離所需之力並可受力變形之至少一回 復裝置。框體具有兩相間隔的直立邊框及一位於中間之脊 背部,脊背部與該兩邊框間分別形成一容置部,調整件具 5 2本體及複數根由該本體懸臂地橫向延伸之肋條,各調 一 f向位移的固設於脊背部’而其肋條則分別延伸於 :谷置# ’各該肋條可供安全帶跨置且各該懸臂端並接近 各该邊框’藉此該兩調整件受至少一回復裝置之力,各肋 條之懸臂端接觸各該邊框,當至少一回復裝置受力時,兩 調整件可相互接近,而使各㈣狀料端與各該邊框間 具有一定間隙’使得安全帶可脫離原跨置之肋條,並經由 該肋條懸臂端與各該邊框邊緣間之間隙而選擇跨置於另 一肋條上。 10 本新型之功效能快速調整安全帶高度。 【實施方式】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内$、特點與功效,在 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 楚的明白。 15 如圖3、4所示,是本新型汽車安全座椅一較佳實施 例,汽車安全座椅1包含有一座體2、一安全帶3,以及 一安全帶高度調整裝置4。 馨 20 座體2可以區分為一可供乘坐之座部21,以及一與該 座部21呈一角度連接而用以供兒童背部倚靠之背靠部 22,背靠部22與座部21間之角度是以人體工學上的設計 來作為考量。背靠部22具有一前表面221、一後表面222, 以及一貫穿該前、後表面221、222之導槽223。另外,座 體2具有四個開設在座部21與背靠部22兩側之護套孔 23,該等護套孔23是用來供車輛上之既有安全帶(圖未示) 6 M243387 穿設而過,以進一步將此安全座椅丨固定在車輛中。 在本實施例中,安全帶3特別是指一 γ字形之三點式 (肩一肩一腿)安全帶3,所以該安全帶3具有一第一肩部 31、一第二肩部32,以及一用以扣合第一、二肩部31、 32之扣環33。兩肩部3卜32之-端均固定在座體j中, 另一端則分別由導槽223穿設而出。 如圖4、5所示,安全帶高度調整裝置4具有一固定 於彦罪部22後表面222之框體4卜兩可相對框體41橫向 位移之調整件42,以及兩位於兩調整件42之間的回復裝 置43。框體41具有兩相間隔的直立邊框⑴、兩分別連 接直立邊框411兩端之橫邊框412,及一位於兩直立邊框 411中間之脊背部413。兩直立邊框411與兩橫邊框412 所圍成之區域恰與導槽223相對應,因此藉由脊背部413 之存在而使各邊框411與脊背部413間分別形成有一可與 導槽223相連通之容置部414,進而可使安全帶3之兩肩 部31、32的另一端分別由相對應之容置部414穿設而出。 脊背部413表面並凸出有間隔兩凸耳415,各凸耳415並 具有一可供回復裝置43穿置之通孔416。另外,該回復裝 置43可為彈簧。 各調整件42具有一本體42卜複數根由該本體421懸 潫地彳κ向延伸之肋條422,以及一垂直延伸自本體421 一 側之側壁423,本體421上形成有一長條孔424,藉此利 用固疋元件51貫穿各長條孔424進而鎖固定位於脊背 部413上,如此兩調整件42可相對活動位移。另外,各 7 調整件42之肋條422則分別延伸於一容置部414,各肋條 422可供安全帶3跨置且各該懸臂端並接近各邊框411, 且各肋條422之頂緣並圓弧彎折有一折邊425,以提供安 全帶3跨置時之順暢性,且使安全帶3能與肋條422保持 定間隙,使用者能更輕易地將安全帶3脫離原跨置之肋 條 422 〇 如圖5、6所示,當進行高度調整時,僅需以單手握 持住兩調整件42之側壁423,進而往回復裝置43方向推 壓,使得回復裝置43形成壓縮狀態並蓄積一向外伸展之 彈性回復力,且兩調整件42之各肋條422的懸臂端遠離 相對應之邊框411,如此安全帶3即可經由各肋條422的 懸臂端相對應之邊框411間的間隙脫離原跨置之肋條 422,進而選擇跨置於另一位於適當高度之肋條422上。 當施加於調整件42之侧壁423的推壓外力一經釋放,調 整件42在彈性回復力作用下隨即回復成伸展狀態,同時 頂推兩調整件42復位,如此即完成安全帶3高度調整的 動作。 最後,如圖3所示,本新型車用兒童安全座椅更包含 基座6,除了供座體2放置外,更方便使用者將此安全 座椅1放置於車輛之座位上。 再者,本新型汽車安全座椅之兩調整件與框體之組合方 式並非唯一技術手段,對熟悉此項技術之人士而言,也可以 輕易思及直接藉固定元件貫穿調整件之長條孔進而可移動 地疋位於座體之背靠部後表面,即使得兩調整件可直接相對 8 M243387 座體之背靠部後表面活動位移,然此兩種做法仍實屬相同。 歸納上述,本新型汽車安全座椅〗藉由具彈性伸縮特 性之回復裝置43兩端分別頂抵調整件41之側壁423,單 手推壓兩側壁423,使得各肋條422端緣遠離相對應之邊 框411邊緣,即能使安全帶3脫離原跨置之肋條422而選 擇跨置於位於適當高度之另一肋條422上,輕鬆完成調整 安全帶3高度之動作,確實能達到上述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 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 範圍及新型說明書内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 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圓式簡單說明】 圖1疋以往汽車安全座椅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 圖2是以往汽車安全座椅之使用狀態圖; 圖3是本新型汽車安全座椅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 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之部份立體分解圖; 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之一使用狀態圖,顯示兩調整件籲 之側壁未受推壓之態樣;及 圖6是該較佳實施例之另一使用狀態圖,顯示兩調整 件之側壁受推壓之態樣。 9 M243387 【圖式之主要元件代表符號說明】 1汽車安全座椅 2座體 3安全帶 4安全帶高度調整裝置 6基座 21座部 22背靠部 23護套孔 3 1第一肩部 32第二肩部 33扣環 41框體 42調整件 43回復裝置 5 1固定元件 221前表面 222後表面 223導槽 411直立邊框 412橫邊框 413脊背部 414容置部 415凸耳 416通孔 421本體 422肋條 423側壁 424長條孔 425折邊

Claims (1)

  1. 狄、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汽車安全座椅,包含: 一座體,具有一可供乘坐之座部,以及一與該座 -角度連接之背靠部,該背靠部並具有一前表面、一後: 面,以及一貫穿該前、後表面之導槽; 女王T,穿過該導槽束缚於該座體上;以及 一安全帶高度調整裝置,具有: 框體,固定於該後表面,該框體具有兩相間隔 的直立邊框及一位於中間之脊背部,該脊背部與該兩 邊框間分別形成一容置部; 兩調整件,分別具有一本體,及複數根由該本體 懸臂地橫向延伸之肋條,各該調整件可橫向位移的固 設於該脊背部,而其肋條則分別延伸於一容置 該肋條可供該安全帶跨置且各該㈣端並接近各該 邊框;以及 至少一回復裝置,位於該兩調整件之間,可提供 該兩調整件位移所需之力並可受力變形,· 藉此該兩調整件受該至少一回復裝置之力,各該 肋條之懸臂端接觸各該邊框,當該至少一回復裝置受 力時,該兩調整件可相互接近,而使各該肋條之懸臂 端與各該邊框間具有一定間隙。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椅,其中,各該 調整件更具有-垂直延伸自各該本體一側之側壁。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椅,其中,各該 4. 本體上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县检了丨 ▲ 長條孔,另各藉一固定元件貫穿 各該長條孔進而鎖固定位於兮卷 、 πδ亥合奇部上,以使兩調整件可 相對活動位移。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 背部表面並凸出有至少一凸 復裝置貫穿之通孔。 之Ά車安全座椅,其中,該脊 耳’該凸耳並具有一可供該回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椅,其中,該回 復裝置係為彈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肖,其中,各該 調整件之肋條頂緣並彎折有一折邊。
    一種汽車安全座椅,包含: 一座體,具有一可供乘坐之座部,以及一與該座部呈 -角度連接之背靠部,該背靠部並具有一前表面、一後表 面,以及-貫穿該前、後表面之導槽,該後表面具有兩間 隔之邊框; -安全帶,穿過該導槽束缚於該座體上;以及 一安全帶高度調整裝置,具有·· 鲁 兩調整件,分別具有一可相對該背靠部之後表面 橫向位移之本體,及複數根由該本體懸臂地橫向延伸 之肋條,各该肋條可供該安全帶跨置且各該懸臂端並 接近各該邊框;以及 至 > 一回復裝置,位於該兩調整件之間,可提供 該兩調整件位移所需之力並可受力變形; 藉此該兩調整件受該至少一回復裝置之力,各該 12 肋條之懸臂端接觸各該邊框,當該至少一回復裝置受 力時、亥兩调整件可相互接近,而使各該肋條之懸臂 端與各該邊框間具有一定間隙。 8.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椅,其中,該後 八面於兩邊框間更具有一脊背部’該脊背部與該兩邊框間 成-谷置部’各該調整件可橫向位移的固設於該脊 邛而其肋條則分別延伸於一容置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椅’其中,各該 調整件更具有一垂直延伸自該本體一侧之侧壁,各該本體 上並分別形成有至少-長條孔,另各藉一固定元件貫穿各 该長條孔進而鎖固定位於該脊背部上,以使兩調整件可相 對活動位移。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 ,,^ ^ ^ 旱座椅,其中,該脊 彦郤表面並凸出有至少一 復裝置貫穿之通孔。彳3凸耳並具有-可供該回 η·如申請㈣_第7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椅 復裝置係為彈簧。 Τ ^ 口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汽車安全座椅,其中,各咳 調整件之肋條頂緣並彎折有一折邊。 13
TW92214644U 2003-08-13 2003-08-13 Car seat TWM243387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2214644U TWM243387U (en) 2003-08-13 2003-08-13 Car sea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2214644U TWM243387U (en) 2003-08-13 2003-08-13 Car sea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243387U true TWM243387U (en) 2004-09-11

Family

ID=34133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214644U TWM243387U (en) 2003-08-13 2003-08-13 Car sea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2433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1482B (zh) * 2015-08-11 2016-10-01 國立清華大學 車用安全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1482B (zh) * 2015-08-11 2016-10-01 國立清華大學 車用安全座椅
US9776534B2 (en) 2015-08-11 2017-10-03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ar safety sea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68723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及びそのサイドプロテクション幅の調整機構
US7032922B1 (en) Stroller with a detachable seat member
CN107128352B (zh) 婴儿车框架
EP1593545A2 (en) Seat for carrying children in cars
US8353559B2 (en) Inclin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base of safety seat
US7748782B2 (en) Til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child safety seat
CN106394337A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支撑底座
CN104044488B (zh) 调整定位装置
JP2003341401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
JP2024105431A (ja) シートおよび乳母車
TWM243387U (en) Car seat
CN203681324U (zh) 儿童座椅
CN106494275B (zh) 育儿器具的座椅结构
CN209063931U (zh) 一种防侧撞的儿童安全座椅
CN114228579B (zh) 一种可旋转折叠的安全座椅
JP2004001599A (ja) ヘッドレストの頭部衝撃吸収装置
JP4072483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又は育児器具の頭部プロテクタの高さ調整装置
JP2023136452A (ja) 座席付き育児器具
JP3449975B2 (ja) バインダーの綴じ具
JP3753918B2 (ja) ファイル用押圧装置
CN208698565U (zh) 儿童安全座椅五点式安全带的肩带固定、调节及快拆结构
CN104385946B (zh) 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CN108337885B (zh) 滑板车
JP3101905U (ja) 車用背凭れ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る騎乗車
JP5796043B2 (ja) ダイブダウン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