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2110B - 標準元件單元 - Google Patents
標準元件單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42110B TWI842110B TW111136526A TW111136526A TWI842110B TW I842110 B TWI842110 B TW I842110B TW 111136526 A TW111136526 A TW 111136526A TW 111136526 A TW111136526 A TW 111136526A TW I842110 B TWI842110 B TW I84211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istors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contact
- layer
- g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8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468 ion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4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NRTOMJZYCJJWKI-UHFFFAOYSA-N Titanium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Ti]#N NRTOMJZYCJJWK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10 silicon-bas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710127406 Glycoprotein 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459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31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9 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7 detri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07 epitax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07—Geometrical layout of the components, e.g. computer aided design; custom LSI, semi-custom LSI, standard cell techniqu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8—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 H01L21/823821—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6—Via connections in a 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01L23/5283—Cross-sectional geometr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01L23/5286—Arrangements of power or ground bu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 H01L27/08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 H01L27/08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7/09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complementary MI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7/0921—Means for preventing a bipolar, e.g. thyristor, a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ansistor regions, e.g. Latchup preven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 H01L27/08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 H01L27/08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7/09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complementary MI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7/09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complementary MI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ncluding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1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118—Masterslice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11803—Masterslice integrated circuits using field effect technology
- H01L27/11807—CMOS gate arra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17—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1725—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1791—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e.g. FinFET, MuGF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2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not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231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2316—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423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9/42356—Disposition, e.g. buried gate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種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其包括第一型電晶體和第二型電晶體;多個接觸結構,電性連接至這些電晶體;至少一條輸入線,電性連接至這些電晶體;一條輸出線,電性連接至這些電晶體;一條VDD接觸線,電性連接至這些電晶體;一條VSS接觸線,電性連接至這些電晶體;其中第一型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第一組鰭片結構,第二型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第二組鰭片結構,且第一型電晶體和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間隙不大於3×Fp-λ,Fp是第一型電晶體中兩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間距,λ是標準元件單元的最小特徵尺寸。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建構於半導體單晶粒(monolithic semiconductor die)中的半導體元件,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通過積體電路微縮和拉伸(scaling and stretching)平台,在半導體單晶粒中所構建的優化標準元件單元。其可以有效地微縮建構在半導體單晶粒中的邏輯電路的尺寸,而不會微縮最小特徵尺寸。
積體電路的性能和成本的改進,主要是藉由根據摩爾定律的製程微縮技術來實現的,但是隨著電晶體的尺寸微縮到28奈米(或更小),其製程變異就變成一種挑戰。特別是,藉由微縮邏輯電路的尺寸來提高儲存密度、藉由降低操作電壓(VDD)來降低待機功耗以及藉由提高良率來得到更大容量的邏輯電路,都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
標準元件單元是邏輯電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標準元件單元通常包括多個如第1(a)圖至第1(f)圖所繪示的基本邏輯功能單元(例如,反相器單元(inverter cell)、NOR單元(NOR cell)和NAND單元(NAND cell)、反相器單元×2、NOR單元×2和NAND單元×2)。然而,由於接觸結構的尺寸和金屬線佈局之間的干擾,即使將製程尺寸
(所謂的「最小特徵尺寸」、「λ」或「F」)微縮至22nm或更小,當最小特徵尺寸微縮時,的標準元件單元的總面積,以λ 2或F2表示,仍會顯著增加。
當最小特徵尺寸減小時,以λ 2或F2所表示的標準元件單元的總面積會顯著增加的原因可以描述如下。傳統標準元件單元,以第1(a)圖所示的反相器為例,通過多層內連線連接。其中,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連接至電晶體的(源極區和汲極區)的擴散層(diffusion level)。有需要增加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和/或第三內連線金屬層M3以促進信號傳輸(例如,輸入Input或輸出Output)。可以只使用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之後採用插塞結構Via-1,來連接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和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而不擴大晶粒尺寸。其中,插塞結構Via-1是由某些類型的導電材料所組成。藉此,形成垂直連接結構,即「Diffusion-Con-M1」結構,從擴散區Diffusion通過接觸結構(Con)連接到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類似地,也形成另一種連接結構,即「Gate-Con-M1」結構,藉由接觸結構(Con)將閘極(Gate)連接到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
另外,如果需要,亦可形成連接結構「M1-Via1-M2」,藉由插塞結構Via1從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從閘極層Gate-level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之間更複雜的內連線結構,可以描述為「Gate-Con-M1-Via1-M2」。此外,堆疊的內連線系統還可以具有「M1-Via1-M2-Via2-M3」或「M1-Via1-M2-Via2-M3-Via3-M4」等結構。由於兩個存取電晶體(如
第1(a)圖所繪示的兩個NMOS導通-閘電晶體PG-1和PG-2)中的閘極(Gate)和擴散區(Diffusion)必須連接到設置在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中的輸入端Input。而在傳統反相器中,這種金屬內連線結構必須先通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也就是說,目前最先進的反相器之內連線系統,可能不允許閘極(Gate)或擴散區(Diffusion)在不經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的情況下,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其結果導致,一個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連接的內連線結構和另一個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連接的內連線結構之間必須保留空間。而這個作法將會增加晶粒的尺寸,並且在某些情況下,而且這種內連線結構的佈線方式,可能會阻礙直接形成有效通道,穿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連接至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的意圖。此外,也難以在插塞Via1與接觸結構Contact之間形成自對準結構,其中插塞Via1與接觸結構Contact彼此分別連接到各自的內連線系統。
此外,在傳統標準元件單元(如第1(a)圖所繪示的反相器的)中,至少會有一個NMOS電晶體11和一個PMOS電晶體12分別位於p型基材(p-substrate)的一些鄰接區域(例如,n型井區(n-well)或p型井區(p-well))之中。而這些區域形成在一個彼此相鄰的緊密鄰接區域內,進而形成n+/p/n/p+寄生雙極元件的寄生接面結構(parasitic junction structure)。其輪廓從NMOS電晶體11的n+摻雜區開始,到p型井區(p-well)到相鄰的n型井區(n-well),再到PMOS電晶體12的p+摻雜區,如第2圖所繪示。由於n+/p接面或p+/n接面都會產生明顯的噪音,當異常大的電流異常流過此n+/p/n/p+接面時,可能會關閉互補式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電路的某些操作,並導致整個晶片(chip)故障。這種被稱為閂鎖(Latch-up)的異常現像對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路的操作是有害的,必須避免。
增加對閂鎖的抵抗力的其中一種方法,是增加從n+摻雜區到p+摻雜區的距離。但這對於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路來說無疑是一個弱點。因為,增加從n+摻雜區到p+摻雜區的距離以避免閂鎖問題,會實質上擴大標準元件單元的尺寸。
第3(a)圖係繪示一家半導體公司(三星)的5nm(UHD)標準元件單元中PMOS和NMOS電晶體的布局連線棒狀圖(stick diagram)。此狀棒圖只繪示出包括主動區(水平的紅色粗線)和閘極線(垂直的藍色粗線)。在本文中,主動區可以被稱為「鰭片(fin)」。當然,仍有許多接觸結構,其一端直接耦合到PMOS和NMOS電晶體,另一端耦合到輸入端、輸出端、高壓源Vdd端和低壓源Vss(或接地GND)等,未被繪示出來。特別是,每個電晶體包括兩個主動區或鰭片(用深紅色粗線標記)以形成電晶體的通道,使得W/L比(W/L ratio)可以保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反相器單元的面積大小等於X×Y,其中X=2×Cpp,Y=Cell_Height,Cpp為接觸結構到閘極之間的間隔(Contact to Poly Pitch)距離。需要注意的是,標準元件單元的PMOS/NMOS電晶體中含有一些未被使用的主動區或鰭片(用淺紅色標記,稱為「虛擬鰭片(dummy fins)」),其存在的原因與解決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之間的閂鎖問題有關。第3(a)圖中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之間的
閂鎖距離為3×Fp-λ(例如,3×Fp-λ=14λ),其中Fp是鰭片的間距(例如,Fp=5λ)。
根據三星5nm(UHD)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可用數據:Cpp(為54nm)和Cell_Height(為216nm),可以通過X×Y計算標準元件單元的面積等於23328nm2(或933.12λ 2,其中λ(Lambda)為最小特徵尺寸為5nm)。第3(b)圖說明三星5nm(UHD)標準元件單元及其尺寸如第3(b)圖所繪示,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之間的閂鎖距離約為15λ,Cpp為10.8λ,單元高度Cell_Height為43.2λ。
使用上表,上述三個廠商關於面積尺寸(2×Cpp×Cell_Height)與不同製程技術節點的微縮趨勢,可以在第4圖中顯示出來。隨著製程技術節點的微縮(例如從22nm微縮到5nm),傳統標準元件單元的面積(2×Cpp×Cell_Height),以λ 2為單位,會急劇增加。在傳統標準元件單元中,製程技術節點越小,以λ 2表示的單元面積則越大。傳統標準元件單元的面積之所以顯著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閘極接觸結構/源極接觸結構/閘極接觸結構的尺寸,難以隨著λ的微縮而按比例縮小、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之間的閂鎖距離,難以隨著λ的微縮而按比例縮小;以及金屬層中的干擾,難以隨著λ的微縮而按比例縮小。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種先進的標準元件單元,以解決該技術領域所面臨的上述問題。
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是提供一種標準元件單元,此標準元件單元包括具有摻雜井區的基材、複數個電晶體、複數個接觸結構、至少一條輸入線、至少一條輸出線、高壓VDD接觸線以及低壓VSS接觸線。複數個電晶體包括第一型電晶體和第二型電晶體,其中第一型電晶體形成在摻雜井區內,且第二型電晶體形成在摻雜井區外。複數個接觸結構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輸入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
晶體。輸出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高壓VDD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低壓VSS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其中第一型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第一組鰭片結構,第二型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第二組鰭片結構,並且第一型電晶體和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間隙不大於3×Fp-λ,其中Fp是第一型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間距,λ是標準元件單元的最小特徵尺寸。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第一型電晶體中鰭片結構的寬度為Fw,第一型電晶體與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間隙不大於3×Fp-Fw,且Fw大於λ。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第一型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間距Fp為3λ。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第一型電晶體與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間隙實質上等於5λ。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第一型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間距Fp為3.5λ。然而,這只是範例,間距Fp不限於此,在其它實施例中,間距Fp可以是3.0λ。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第一型電晶體與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間隙,實質上等於2.5λ。在其它實施例中,間距Fp可以是3.0λ。
本說明書的另一實施例是提供一種標準元件單元,此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複數個接觸結構、至少一條輸入線、一條輸出線、高壓VDD接觸線以及低壓VSS接觸線。複數個電晶體包
括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複數個接觸結構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至少一條輸入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輸出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高壓VDD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低壓VSS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其中,PMOS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第一組鰭片結構,NMOS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第二組鰭片結構。在形成第一組鰭片結構和第二組鰭片結構的過程中,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之間不存在任何鰭片結構。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PMOS電晶體邊緣與NMOS電晶體邊緣之間的間隙,小於PMOS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間距。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PMOS電晶體中兩個相鄰的鰭片結構之間的間距Fp為3.5λ。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實質上等於2.5λ。
本說明書的又一實施例是提供一種標準元件單元,此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至少一條輸入線、一條輸出線、高壓VDD接觸線以及低壓VSS接觸線。此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至少一條輸入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輸出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高壓VDD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低壓VSS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複數個電晶體。其中,隨著標準元件單元的最小特徵尺寸(λ)從22nm逐漸減小,標準元件單元以λ 2表示的面積尺寸,前後相同或實質相同。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標準元件單元是反相器單元、NAND單元或NOR單元。
本說明書的又另一實施例是提供一種標準元件單元,此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至少一條輸入線、一條輸出線以及一條金屬接觸線。此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至少一條輸入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輸出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金屬接觸線電性連接到此組接觸結構中的第一接觸結構。其中,第一接觸結構未被金屬接觸線完全覆蓋。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金屬接觸線的寬度與第一觸結構的寬度相同或基本相同。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標準元件單元,更包括重摻雜矽插塞,形成於第一接觸結構未被金屬接觸線覆蓋的一部分上,其中重摻雜矽插塞與金屬接觸線接觸。
本說明書的又再一實施例是提供一種標準元件單元,此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第一金屬線以及第二金屬線。此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第一金屬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第二金屬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其中,第二金屬線位於第一金屬線上方;此組接觸結構中的至少一者直接連接至第二金屬線,而不通過第一金屬線。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此組接觸結構中的至少一者是一種閘極接觸結構。
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是提供一種標準元件單元,此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第一金屬線以及第二金屬線。此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第一金屬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第二金屬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電晶體。其中,複數個電晶體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材上。複數個電晶體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鰭片結構和覆蓋所於鰭片結構上的通道層;通道層獨立於半導體基材之外,是一種未進行離子植入製程所形成的摻雜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通道層覆蓋於鰭片結構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並未覆蓋鰭片結構的頂面。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面向,通道層包括一個覆蓋於鰭片結構之頂面的頂部和一個覆蓋於鰭片結構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側部,且頂部和側部不是同時形成的。
Active Area:主動區
M1:第一內連線金屬層
M2:第二內連線金屬層
VIA1:第一插塞
Poly:多晶矽線
Input:輸入
Output:輸出
GND:接地
Vdd:高壓源
Vss:低壓源
Fw:鰭片寬度
Fp:鰭片間距
STI:淺溝隔離層
P+:p+摻雜區
N+:n+摻雜區
n_well:n型井區
P_well:p型井區
LDD:輕摻雜汲極
AA_CT:源極/汲極接觸結構
Gate_CT:閘極接觸結構
Cpp:接觸結構到閘極之間的間隔
Cell_Height:單元高度
C-D(L):開口長度
C-D(W):開口寬度
C-S(L):開口長度
C-S(W):開口寬度
D(L):汲極長度
D(W):汲極寬度
G(L):閘極長度
G(W):閘極寬度
S(L):源極長度
S(W):源極寬度
GROC(L):間距
CRMG(L):垂直長度
HSS:基材的原始水平表面
TG:實閘極
DSG:擬遮蔽閘極
TEC:凹陷厚度
Xp:保留邊緣距離
Xn:保留邊緣距離
11:NMOS電晶體
12:PMOS電晶體
33:閘極結構
34:複合物間隙壁
48:局部隔離結構
49:淺溝隔離結構
51:NMOS電晶體
52:PMOS電晶體
55:源極區
56:汲極區
331:閘極介電層
332:閘極導電層
333:介電覆蓋層
341:氧化物層
342:氮化矽層
491:第一淺溝隔離層
492:第二淺溝隔離層
481:第三矽氧化物側壁層
482:第三矽氧化物底壁層
483:第三氮化矽層
491:第一淺溝隔離層
492:第二淺溝隔離層
500:反相器標準單元
501:鰭片
502:鰭片
503:鰭片
504:閘極線
505:源極/汲極接觸結構
506:閘極接觸結構
507:第一內連線金屬層
508:第一插塞
509:第二內連線金屬層
551:輕摻雜汲極
552:P+重摻雜區
553:插塞
600:反相器標準單元
601:鰭片
602:鰭片
603:鰭片
604:閘極線
605:源極/汲極接觸結構
606:閘極接觸結構
607:第一內連線金屬層
608:第一插塞
609:第二內連線金屬層
610: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
700:NAND標準單元
702:鰭片
704:閘極線
706:閘極接觸結構
707:第一內連線金屬層連
708:第一插塞
709:第二內連線金屬層
710:第二內連線金屬層
712:旋塗電介電材料
800: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801:p型基材
802:墊氧化矽層
804:墊氮化矽層
805:隔離區
806:第一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
807:汲極
809:接觸孔
810:閘極層
811:接觸孔
812:介電絕緣體
814:氮化矽層
900: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901:半導體基材
902:閘極端子
902a:閘極介電層
902b:閘極導電層
902c:矽質區
902d:覆蓋層
902s1:氮化矽間隙壁
902s2:熱氧化矽間隙壁
903:電晶體通道區
904:源極/汲極區
905:淺溝隔離結構
907a:開孔
907b:開孔
909:開口
912:旋塗電介電材料
920:第一介電層
930A:第一導體柱
930B:第二導體柱
930t:第一導體柱和第二導體柱的頂面
931a:第一導體柱部分
931b:第三導體柱部分
932a:第二導體柱部分
932b:第四導體柱部分
940:第一介電子層
940s:第一介電子層的頂表面
950:第一導電層
960:第二介電子層
970:上層介電層
970s:上層介電層的頂面
980:上方導電層
1002:第二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
1010a: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
1010b: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
1020:側柱
1030A:金屬柱部分
1030B:金屬柱部分
1030w:鎢質柱狀體
1030n:氮化鈦層
1050:第一導電層
1050a:第一金屬子層
1050b:第二金屬子層
1040:第一介電子層
1502:第三矽氧化物間隙壁
1504:輕摻雜汲極
1506:氮化矽間隙壁
1602:本徵矽質電極
1704:源極區
1706:汲極區
1802:矽氧化物間隙壁
1804:開口
1901:旋塗電介電材料
1902:光阻層
1903:閘極延伸區
1901:旋塗電介電材料
1902:光阻層
1904:矽氧化物
本專利申請文件包含至少一幅以彩色繪製的圖式。呈請鈞局根據申請,並收取必要費用提供並出版本專利申請案的副本以及所附彩色圖式。
為了對本說明書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第1(a)圖至第1(f)圖係分別繪示習知的基本邏輯功能單元,包括反相器單元、NOR單元和NAND單元的等效電路圖。
第2圖係繪示傳統標準元件單元中的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
第3(a)圖係繪示一家半導體公司(三星)的5nm(UHD)標準元件單元中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的布局連線棒狀圖。
第3(b)圖係繪示第3(a)圖中三星5nm(UHD)標準元件單元各項尺寸的棒狀圖。
第4圖係繪示三個廠商關於面積尺寸(2×Cpp×Cell_Height)與不同製程技術節點的微縮趨勢圖。
第5(a)圖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一種新型反相器標準單元的佈局樣式的棒狀圖。
第5(b)圖係繪示第5(a)圖中新型反相器標準單元各項尺寸的棒狀圖。
第5(c)圖至第5(f)圖係繪示形成第5(a)圖和第5(b)圖之反相器標準單元的一系列製程佈局圖。
第6(a)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繪示一種新型反相器標準單元的佈局樣式的棒狀圖。
第6(b)圖係繪示第6(a)圖之反相器標準單元標示有尺寸的棒狀圖。
第6(c)圖至第6(f)圖係繪示形成第6(a)圖和第6(b)圖之反相器標準單元的一系列製程佈局圖。
第7(a)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繪示一種新型標準單元的佈局樣式的棒狀圖。
第7(b)圖係繪示第7(a)圖之標準單元標示有尺寸的棒狀圖。
第7(c)圖至第7(f)圖係繪示形成第7(a)圖和第7(b)圖之標準單元的一系列製程佈局圖。
第8(a)圖係根據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一種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所使用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iniaturiz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MOSFET)的結構俯視圖。
第8(b)圖係係繪示位於基材上方的墊氧化矽(pad-oxide)層和墊氮化矽(pad-nitride)層,以及形成在基材中的第一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的結構剖面圖。
第8(c)圖係繪示在主動區上方形成真實閘極(true gate,TG)和虛擬遮蔽閘極(dummy shield gate,DSG)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d)圖係繪示在形成旋塗電介電材料(spin-on dielectrics,SOD)以及沉積並蝕刻閘極罩幕層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e)圖係繪示在移除位於虛擬遮蔽閘極上方的氮化矽層、虛擬遮蔽閘極、對應於虛擬遮蔽閘極的一部分介電絕緣材料以及對應於虛擬遮蔽閘極的p型基材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f)圖係繪示移除閘極罩幕層、蝕刻旋塗電介電材料以及沉積第二矽氧化物層以形成第二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g)圖係繪示沉積並蝕刻第三矽氧化物層以形成第三矽氧化物間隙壁(spacer),在p型基材中形成輕摻雜汲極(lightly Doped
drains,LDD),沉積並回蝕氮化矽層以形成氮化矽間隙壁,並移除介電絕緣材料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h)圖係繪示藉由選擇性磊晶生長(selective epitaxy growth,SEG)技術生長本徵矽質電極(intrinsic silicon electrode)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i)圖係繪示沉積並回蝕CVD-第三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層、移除本徵矽電極,並且形成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的源極(n+源極)和汲極(n+汲極)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j)圖係繪示沉積並蝕刻矽氧化物間隙壁以形成接觸開口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k)圖係繪示沉積一層旋塗電介電材料以填充基材上的空隙(vacancies),並使用化學機械研磨(CMP)進行平坦化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l)圖係根據第8(k)圖所繪示的結構上視圖。
第8(m)圖係繪示在第8(l)圖的結構上形成光阻層之後的結構上視圖。
第8(n)圖係繪示以非等向性蝕刻(anisotropic etching)技術移除位於暴露於外的閘極延伸區內的氮化矽覆蓋層,以露出導電金屬閘極層之後的結構上視圖。
第8(o)圖係繪示移除光阻層和旋塗電介電材料層,藉以在源極區和汲極區的頂部形成開口,以及形成間隙壁間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p)圖係根據第8(o)圖所繪示的結構上視圖。
第8(q)圖係繪示形成第一金屬(Metal-1,M1)內連線層之後的結構剖面圖。
第8(r)圖係根據第8(q)圖所繪示的結構上視圖。其中閘極通過第一金屬內連線層連接到源極區。
第9(a)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另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的結構上視圖。
第9(b)圖和第9(c)圖係沿著第9(a)圖中的切線C9A1和C9A2所分別繪示的兩個構成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
第9(d)圖係根據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在第一導體柱部分和第三導體柱部分上方分別形成第二導體柱部分和第四導體柱部分之後的結構的俯視圖。
第9(e)圖係沿著第9(d)圖中的切線C9D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9(f)圖係沿著第9(d)圖中的切線C9D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9(g)圖係根據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在第一介電層上方形成於第一導電層與第二介電子層之後的結構俯視圖。
第9(h)圖係沿著第9(g)圖中的切線C9G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9(i)圖係沿著第9(g)圖中的切線C9G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9(j)圖係根據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在上方介電層(upper dielectric layer)上形成上方導電層之後的結構俯視圖。
第9(k)圖係沿著第9(j)圖中的切線C9J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9(l)圖係沿著第9(j)圖中的切線C9J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10(a)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又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的結構上視圖。
第10(b)圖係沿著第10(a)圖中的切線C10A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10(c)圖係沿著第10(a)圖中的切線C10A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10(d)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再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的結構上視圖。
第10(e)圖係沿著第10(d)圖中的切線C10D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10(f)圖係沿著第10(d)圖中的切線C10D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第11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又再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NMOS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
第12(a)圖係根據說明書的更再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的組合結構剖面圖。
第12(b)圖是沿第12(a)圖中的切線(X軸)所繪示的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
第12(c)圖是沿第12(a)圖中的切線(Y軸)所繪示的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
第13圖係繪示本發明所提供的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之面積尺寸與其他各公司所提供之現有產品的面積尺寸比較結果。
第14(a)圖至第14(f)圖是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繪示一種具有單一NOR單元和單一NAND單元的標準元件單元的結構俯視圖和對應的等效電路圖。
第14(d)圖至第14(i)圖是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繪示一種具有反相器單元×2、NOR單元×2和NAND單元×2的標準元件單元的結構俯視圖和對應的等效電路圖。
在傳統的標準元件單元中,即使最小特徵尺寸或製程技術節點微縮至28奈米或更小,電晶體的尺寸也沒辦法按比例縮小。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單晶片半導體晶粒(monolithic semiconductor die)中,具有緊湊佈局樣式的新型的標準元件單元。藉由採用新佈局樣式,可以使標準元件單元的面積尺寸,相對於製程技術節點的微縮,仍保持一致或不太敏感,且不會擴大閂鎖問題。
第5(a)圖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一種新型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佈局樣式的棒狀圖。第5(b)圖係繪示第5(a)圖中新型反相器標準單元500各項尺寸的棒狀圖。為了清楚簡明地描述元件結構,僅描繪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閘極層(gate-level)和擴散層(diffusion level)。
其中,反相器標準單元500包括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其中PMOS電晶體具有第一鰭片結構和覆蓋鰭片結構的閘極,第一鰭片結構係由形成在半導體基材(未繪示)的n型井區n_well的二
個鰭片(它們二者之間的間距Fp為3λ)所組成。NMOS電晶體具有第二鰭片結構和覆蓋鰭片結構的閘極,第二鰭片結構係由形成在半導體基材(未繪示)的p型井區p_well的二個鰭片(它們二者之間的間距Fp為3λ)所組成。NMOS電晶體與PMOS電晶體NMOS被一個間隙隔開,且在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中僅設置有一個虛擬鰭片(dummy fin)。
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面積尺寸可實現緊湊設計。隨著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最小特徵尺寸(λ),針對不同的製程技術節點逐漸微縮(例如,從22nm微縮到16nm,或從22nm微縮到5nm),以λ 2表示的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面積尺寸仍保持相同或基本相同。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區或鰭片的寬度為λ,閘極線(或多晶矽線Poly)的寬度也為λ,Cpp為4λ,Cell_Height為24λ,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單元面積(2×Cpp×Cell_Height,如圖示中黑色虛線矩形所標示的面積)為192λ 2。
第5(c)圖至第5(f)圖係繪示,當λ為5nm時,形成第5(a)圖和第5(b)圖所繪示之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一系列製程佈局圖。如第5(a)圖所繪示,在半導體基材(未繪示)上形成有多組鰭片結構(例如,多個水平鰭片),其中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之n型井區n_well中的兩個相鄰鰭片501用來作為PMOS電晶體的主動區;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中並與PMOS電晶體相鄰的兩個相鄰鰭片502用來作為NMOS電晶體的主動區。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中,且位於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兩個相鄰鰭片503可以作為兩個虛擬鰭片。如第5(c)圖所繪示,PMOS
電晶體與N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等於或大致等於3×Fp-Fw,其中Fp為第5(a)圖所繪示,相鄰兩個鰭結構之間的鰭片間距(例如,Fp=3λ);Fw為鰭片結構的鰭片寬度。在本實施例中,鰭片寬Fw被設置為λ(最小特徵尺寸)。因此,P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等於或基本等於3×Fp-λ(例如,間隙=8λ)。
此外,多條閘極線504(或多晶矽閘極線(Poly-lines))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上,並且橫跨在P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的鰭片結構以及虛擬鰭上方。在本實施例中,兩條閘極線或多晶矽閘極線之間的間隙(如第5(a)圖所繪示的Cpp)可以微縮至4λ。在第5(c)圖中,有多個源極/汲極接觸結構AA_CT 505(形成於插塞罩幕層(VIA Mask layer)開口之中,連用來接源/汲極主動區至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和閘極接觸結構Gate_CT 506(形成於插塞罩幕層開口之中,用來連接多晶矽閘極線至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形成。在第5(d)圖中,形成多個第一內連線金屬層507(寬度:λ或更大),用以連接多個源極/汲極接觸結構AA_CT 505(AA_CT罩幕),但閘極接觸結構(Gate_C)506不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507連接。在第5(e)圖中,在第一內連線金屬層507的頂部形成多個用於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507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的第一插塞(VIA1)508。在第5(f)圖中,形成多個第二內連線金屬層509,用以將多個第一插塞(VIA1)508分別連接到高壓源Vdd、輸出端和低壓源Vss;其中,形成一個額外的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 510,用以將閘極接觸結構(Gate_C)506直接連接到輸入端。
第6(a)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繪示一種新型反相器標準單元600的佈局樣式的棒狀圖。第6(b)圖係繪示第6(a)圖之反相
器標準單元600標示有尺寸(以λ為單位)的棒狀圖。為了清楚簡明地描述結構,僅描繪反相器標準單元600的閘極層和擴散層。
其中,反相器標準單元600包括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其中PMOS電晶體具有第一鰭片結構,第一鰭片結構係由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之n型井區(未繪示)上的兩個鰭片(二者之間的間距Fp為3λ)和覆蓋於第一鰭結構上的閘極所組成;NMOS電晶體具有第二鰭片結構,第二鰭片結構係由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之p型井區(未繪示)中的兩個鰭片(二者之間的間距Fp為3λ)和覆蓋於第二鰭結構的閘極組成。NMOS電晶體與PMOS電晶體NMOS被一個間隙隔開,且在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中僅設置有一個虛擬鰭片。
反相器標準單元600的面積尺寸可實現緊湊設計。隨著反相器標準單元600的最小特徵尺寸(λ),針對不同的製程技術節點逐漸微縮(例如,從22nm微縮到16nm,或從22nm微縮到5nm),以λ 2表示的反相器標準單元600的面積尺寸仍保持相同或基本相同。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區或鰭片的寬度為λ,閘極線(或多晶矽線Poly)的寬度也為λ,Cpp為4λ,Cell_Height為21λ,反相器標準單元600的單元面積(2×Cpp×Cell_Height,如圖示中黑色虛線矩形所標示的面積)為168λ 2。
第6(c)圖至第6(f)圖係繪示,當λ為5nm時,形成第6(a)圖和第6(b)圖之反相器標準單元600的一系列製程佈局圖。如第6(a)圖所繪示,在半導體基材(未繪示)上形成有多組鰭片結構(例如,多個水平鰭片),其中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之n型井區n_well中的兩個相鄰鰭片601用來作為PMOS電晶體的主動區;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中並與PMOS電晶體相鄰的兩個相鄰鰭片602用來作為NMOS電晶體的主動區。在本
實施例中,只有一個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中,且位於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鰭片603可以作為虛擬鰭片。如第6(c)圖所繪示,PMOS電晶體與N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等於或大致等於2×Fp-Fw,其中Fp為第6(a)圖所繪示,相鄰兩個鰭片結構之間的鰭片間距(例如,Fp=3λ);Fw為鰭片結構中鰭片的寬度。在本實施例中,鰭片寬Fw被設置為λ(最小特徵尺寸)。因此,P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等於或基本等於2×Fp-λ(例如,間隙=8λ)。
此外,多條閘極線604(或多晶矽閘極線)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上,並且橫跨在P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的鰭片結構以及虛擬鰭上方。在本實施例中,兩條閘極線或多晶矽閘極線之間的間隙(如第6(a)圖所繪示的Cpp)可以微縮至4λ。在第6(c)圖中,有多個源極/汲極接觸結構AA_CT 605(形成於插塞罩幕層(VIA Mask layer)開口之中,連用來接源/汲極主動區至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和閘極接觸結構Gate_CT 606(形成於插塞罩幕層開口之中,用來連接多晶矽閘極線至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形成。在第6(d)圖中,形成多個第一內連線金屬層607(寬度:λ或更大),用以連接多個源極/汲極接觸結構AA_CT 605(AA_CT罩幕),但閘極接觸結構(Gate_C)606不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607連接。在第6(e)圖中,在第一內連線金屬層607的頂部形成多個用於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607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的第一插塞(VIA1)608。在第6(f)圖中,形成多個第二內連線金屬層609,用以將多個第一插塞(VIA1)608分別連接到高壓源Vdd、輸出端和低壓源Vss;其中,形成一個額外的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 610,用以將閘極接觸結構(Gate_C)606直接連接到輸入端。
第7(a)圖係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繪示一種新型標準單元700(例如,NAND單元)的佈局樣式的棒狀圖。第7(b)圖係繪示第7(a)圖之標準單元700標示有尺寸(以λ為單位)的棒狀圖。為了清楚簡明地描述結構,僅描繪反相器標準單元700的閘極層和擴散層。
其中,標準單元700包括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其中PMOS電晶體具有第一鰭片結構,第一鰭片結構係由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之n型井區(未繪示)上的兩個鰭片(二者之間的間距Fp為3.5λ)和覆蓋於第一鰭結構上的閘極所組成;NMOS電晶體具有第二鰭片結構,第二鰭片結構係由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之p型井區(未繪示)中的兩個鰭片(二者之間的間距Fp為3.5λ)和覆蓋於第二鰭結構的閘極組成。NMOS電晶體與PMOS電晶體NMOS被一個間隙隔開,且在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中沒有設置虛擬鰭片。
標準單元700的面積尺寸可實現緊湊設計。隨著反相器標準單元700的最小特徵尺寸(λ),針對不同的製程技術節點逐漸微縮(例如,從22nm微縮到16nm,或從22nm微縮到5nm),以λ 2表示的標準單元700的面積尺寸仍保持相同或基本相同。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區或鰭片的寬度為λ,閘極線(或多晶矽線Poly)的寬度也為λ,Cpp為4λ,Cell_Height為21λ。
第7(c)圖至第7(f)圖係繪示,當λ為5nm時,形成第5(a)圖和第7(b)圖所繪示之標準單元700的一系列製程佈局圖。如第7(a)圖所繪示,在半導體基材(未繪示)上形成有多組鰭片結構(例如,多個水平鰭片),其中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之n型井區n_well中的兩個相鄰鰭片701用來作為PMOS電晶體的主動區;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中並與PMOS電晶體相鄰的兩個相鄰鰭片702用來作為NMOS電晶體的主動區。沒有
任何虛擬鰭片形成在位於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如第7(c)圖所繪示,PMOS電晶體與N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等於或大致等於Fp-Fw,其中Fp為第7(a)圖所繪示,相鄰兩個鰭結構之間的鰭片間距(例如,Fp=3.5λ);Fw為鰭片結構的鰭片寬度。在本實施例中,鰭片寬Fw被設置為λ(最小特徵尺寸)。因此,P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的間隙等於或基本等於Fp-λ(例如,間隙=2.5λ)。
此外,多條閘極線704(或多晶矽閘極線)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上,並且橫跨在P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的鰭片結構以及虛擬鰭上方。在本實施例中,兩條閘極線或多晶矽閘極線之間的間隙(如第7(a)圖所繪示的Cpp)可以微縮至4λ。在第7(c)圖中,有多個源極/汲極接觸結構AA_CT 706(形成於插塞罩幕層(VIA Mask layer)開口之中,連用來接源/汲極主動區至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和閘極接觸結構Gate_CT 606(形成於插塞罩幕層開口之中,用來連接多晶矽閘極線至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形成。在第7(d)圖中,形成多個第一內連線金屬層607(寬度:λ或更大),用以連接多個源極/汲極接觸結構AA_CT 705(AA_CT罩幕),但閘極接觸結構(Gate_C)706不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707連接。在第7(e)圖中,在第一內連線金屬層707的頂部形成多個用於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707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的第一插塞(VIA1)708。在第7(f)圖中,形成多個第二內連線金屬層709,用以將多個第一插塞(VIA1)708分別連接到高壓源Vdd、輸出端和低壓源Vss;其中,形成一個額外的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 710,用以將閘極接觸結構(Gate_C)706直接連接到輸入端。
傳統標準元件單元可能不允許閘極或源極/汲極,在不經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的前提下,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標準元件單元,其中閘極/源極/汲可以通過一個垂直的導電插塞,以自對準方式,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而無需以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作為過渡層,如下:
此外,通過精確控制新的標準單元中的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的源極、汲極和閘極的線性尺寸,可以輕易地
實現標準單元的尺寸。且無論當前可用製程技術節點的尺寸(或最小特徵尺寸)如何,線性維度都可以微縮到最小特徵尺寸Lambda(λ)。在本發明的標準單元(例如,反相器、NAND單元、NOR單元等)中,標準單元的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可以(1)不設置任何虛擬鰭片,(2)只有設置一個虛擬鰭片,或(3)設置兩個虛擬鰭片。
在傳統的標準元件單元中,即使製程技術的微縮化已降至28nm(所謂的「最小特徵尺寸」、「λ」或「F」)或更低,標準元件單元中所使用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MOSFET)的尺寸無法按比例減少。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當兩個相鄰的電晶體(例如,第5(a)圖中的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通過汲極/源極連接在一起時,兩相鄰電晶體的閘極邊緣之間的距離(即閂鎖距離)可以微縮至8λ。另外,源極、汲極和閘極的接觸孔小於λ,例如0.6λ至0.8λ,的線性尺寸,可以在汲極區域內實現(同樣也能在源極區域和閘極區域內實現)。
如第5(b)圖、第6(b)圖和第7(b)圖所述,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中的每一者都包括多個主動區以保持合理的W/L比。可以在主動區中形成汲極/源極接觸結構AA_CT(用於連接至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本發明是利用形成在閘極層罩幕Gate-Level Mask上的臨時虛擬遮蔽閘極,藉由避使用免微影錯位容差(Photolithographic Misalignment Tolerances,MTP)的方式,使從閘極至源極區和隔離區之間的邊界邊緣(Gate Edge
to the Boundary Edge between the Source Region and the Isolation Region,GEBESI)的距離更加明顯。
第8(a)圖係根據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800的結構上視圖。如第8(a)圖所繪示。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800包括:(1)閘極結構810,具有閘極長度G(L)和閘極寬度G(W),(2)位於閘極結構810左側的源極803,具有從閘極結構810的邊緣到隔離區805邊緣的源極長度S(L)(其為線性尺寸)以及源極寬度S(W),(3)位於閘極結構810右側的汲極807,具有從閘極結構810的邊緣到隔離區805邊緣的汲極長度D(L)(其為線性尺寸)以及汲極寬度D(W),(4)位於源極803的中心處,藉由自對準技術所形成的接觸孔809,其具有分別被標記為C-S(L)和C-S(W)的開口長度和開口寬度,以及(5)同樣位於汲極807中心處,藉由自對準技術所形成的接觸孔811,其具有分別被標記為C-D(L)和C-D(W)的開口長度和開口寬度。其中閘極長度G(L)、汲極長度D(L)和源極長度S(L)可以精確控製到最小特徵尺寸λ。此外,被標記為C-S(L)和C-S(W)的開口長度和開口寬度可以小於λ,例如介於0.6λ至0.8λ之間。
下面簡要描述用於製作本發明的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800的製造過程。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800的結構及其製程的詳細描述,可見於2020年12月31日提交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編號
17/138,918,名稱為:「MINIATURIZED TRANSISTOR STRUCTURE WITH CONTROLLED DIMENSIONS OF SOURCE/DRAIN AND CONTACT-OPENING AND RELATED MANUFACTURE METHOD」。且此編號為17/138,918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的方式全文收載於本說明書之中。
如第8(b)圖所繪示,形成墊氧化矽層802,並且在基材801上沉積墊氮化矽層804。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800的主動區係藉由移除主動區外部的一部分矽質材料來定義以產生溝槽結構來加以定義。第一矽氧化物層被沉積在溝槽結構中並被回蝕以在矽質基材的原始水平表面(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silicon substrate,HSS)下方形成第一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806。
移除墊氧化矽層802和墊氮化矽層804,並在矽質基材的原始水平表面HSS上方形成介電絕緣體812。然後,在矽質基材的原始水平表面HSS上方沉積閘極層810和氮化矽層814,並蝕刻閘極層810和氮化矽層814以形成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600的真實閘極TG和虛擬遮蔽閘極DSG,與真實閘極TG之間具有特定的直線距離,如圖如第8(c)圖所繪示,真實閘極TG的長度為λ,虛擬遮蔽閘極DSG的長度也為λ,真實閘極TG和虛擬遮蔽閘極DSG之間的距離也是λ。
然後,沉積一層旋塗電介電材料712,再對旋塗電介電材料712進行回蝕。藉由微影罩幕技術形成設計良好的閘極罩幕層822,如第8(d)圖所繪示。之後,利用非等向性蝕刻技術移除位於虛擬遮蔽閘極DSG上方的氮化矽層814,並移除虛擬遮蔽閘極DSG、對應於虛擬遮蔽閘極DSG的一部分介電絕緣體812以及對應於虛擬遮蔽閘極DSG的一部分p型基材801,如第8(e)圖所繪示。
此外,還移除閘極罩幕層822,蝕刻旋塗電介電材料712,然後沉積並回蝕第二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1002,如第8(f)圖所繪示。接著,沉積並回蝕第三矽氧化物層以形成第三矽氧化物間隙壁1502,在p型基材801中形成輕摻雜汲極1504,沉積並回蝕氮化矽層以形成氮化矽間隙壁1506,並移除閘極罩幕層822,如第8(g)圖所繪示。
再利用選擇性磊晶生長技術來生長本徵矽質電極1602,如第8(h)圖所繪示。然後沉積並回蝕第三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CVD-STI-oxide3)1702,移除本徵矽質電極1602,形成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600的源極區(n+源極摻雜區)1704和汲極區(n+汲極摻雜區)1706,如第8(i)圖所繪示。由於源極區(n+源極摻雜區)1704和汲極區(n+汲極摻雜區)1706形成在真實閘極TG和第三淺溝隔離-矽氧化物層1702之間,其位置最初是被虛擬遮蔽閘極DSG所佔據,因此源極區(n+源極摻雜區)1704和汲極區(n+汲極摻雜區)1706的長度和寬度與λ一樣
小。源極區(n+源極摻雜區)1704(或汲極區(n+汲極摻雜區)1706)的開口可以小於λ,例如0.8λ。如果進一步形成矽氧化物間隙壁1802,則開口可以再被縮小,如第8(j)圖所繪示。
此外,新型標準元件單元可以使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通過小型化的自對準觸結構直接連至閘極、源極區和/或汲極區,而無需使用傳統的接觸開口罩幕和/或與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連接的第零層金屬轉換層(Metal-0 translation layer)。在第8(i)圖的步驟之後,沉積一層旋塗電介電材料1901以填充基材上的空隙,該空隙包括位於源極區(n+源極摻雜區)1704和汲極區(n+汲極摻雜區)1706中的開口1804。然後進行化學機械研磨製成使表面平整,如第8(k)圖所繪示。第8(l)圖係根據第8(k)圖所繪示的結構上視圖,其係繪示水平方向上的多個指狀結構。
此外,使用預先設計好的罩幕(例如,光阻層1902)進行蝕刻,形成沿第8(l)圖中X軸方向延伸的一些條紋圖案,其具有長度為GROC(L)的間距,以暴露出閘極沿著Y軸延伸的延伸區。其結果繪示於第8(m)圖的上視圖中。如第8(m)所繪示,最激進的設計規則為GROC(L)=λ。然後,使用非等向性蝕刻技術移除位於暴露於外的閘極延伸區1903內部的氮化矽覆蓋層,從而將導電的金屬閘極層暴露出來(如第8(n)圖所繪示)。
此後,移除光阻層1902,然後移除旋塗電介電材料1901,使源極區1704和汲極區1706頂部的開口再次暴露於外。再沉積一層具有預設厚度的矽氧化物1904,並使用非等向性蝕刻
技術在源極區1704和汲極區1706頂部的開口以及暴露於外的閘極延伸區1903的四個側壁上形成間隙壁。因此,可以分別在暴露於外的閘極延伸區1903、源極區1704和汲極區1706中自然形成(natural built-up)的接觸開口。第8(o)圖係繪示這種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第8(p)圖係根據第8(o)圖所繪示的結構上視圖。其中,位於暴露於外之閘極延伸區1903中的開口,其垂直長度CRMG(L)小於長度為λ的GROC(L)。
最後,形成一層具有預設厚度的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1905,以填充所有接觸開口,並根據晶片表面的形貌,形成光滑的表面。然後,使用微影罩幕蝕刻技術分別在這些接觸開口之間形成所有連接結構,以實現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必要的內連線網絡,如第8(q)圖所繪示。第8(r)圖係根據第8(q)圖所繪示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800結構上視圖。因此,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可以實現接觸填充(contact-filling),並作為插塞藉連接(plug-connection)至閘極和源極/汲極的功能,以及直接連接至所有電晶體的內連線功能。無需使用昂貴且非常嚴格控制的常規接觸開口罩幕,也無需進行後續非常困難的接觸開口鑽孔製程。尤其是在進一步微縮數十億個電晶體的水平幾何尺寸時,採用上述常規技術變成是最困難的挑戰。此外,也免除了在接觸開口中製作金屬插塞,並進行化學機械研磨製程,以形成金屬栓柱(Metal stud)所需要的復雜積體電路加工步驟(例如,為了形成第零層金屬結構所需要的某些先進技術)。
因此,無論製程技術節點(或最小特徵尺寸)如何,源極/汲極接觸結構(CT_A罩幕,繪示於第5(b)圖以紅色圓圈標記的部分)的尺寸可以微縮到λ×λ。同理,可以在閘極線或多晶矽閘極線上方形成閘極接觸結構(用於直接連接至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的閘極接觸結構(CT_A),如第5(b)圖所繪示),使閘極接觸結構的尺寸也是λ×λ。也就是說,電晶體(如第5(a)圖所繪示的PMOS電晶體和NMOS電晶體)中的源極、汲極、閘極及其接觸結構的線性尺寸可以得到精確控制,此線性尺寸可以小到最小特徵尺寸λ(λ)。在本實施例中,源極/汲極接觸尺寸會更大,例如λ(Y方的向寬度)×2λ(X方向的長度),並且兩條閘極線或多晶矽線Poly閘極線之間的間隙會大於3λ,例如4λ或5λ。
此外,如前所述,傳統的標準元件單元可能不允許閘極或擴散區在不經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結構的情況下,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結構。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閘極或擴散區(源極區/汲極區)通過一個由Contact-A和Via1-A組成的垂直導電插塞,以自對準方式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而沒有通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進行轉接。其中,垂直導電插塞Contact-A和Via1-A係分別在同一個晶粒上的不同位置構建其他導電插塞Contact和Via1的階段時一起形成的。藉此,可以縮小一部分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與另一部分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之間的必要間隔,而且也會減少內連線結構之間的佈線阻礙。
下面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簡要描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900。其中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900的閘極或擴散區(源極區/汲極區)係藉由自對準的方式,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而沒有通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進行轉接。第9(a)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另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700的結構上視圖。第9(b)圖和第9(c)圖係沿著第9(a)圖中的切線C9A1和C9A2所分別繪示的兩個構成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
如第9(b)圖和第9(c)圖所繪示,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900是由淺溝隔離結構905來加以定義。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900具有閘極端子902、位於閘極端子902下方的電晶體通道區903和源極/汲極區904。閘極端子902包括閘極介電層902a、形成於閘極介電層902a上方的閘極導電層902b以及形成於閘極導電層902b上方的矽質區(或晶種區(seed region))902c。矽質區902c可以由多晶矽或非晶矽所構成。閘極端子902還包括位於矽質區902c頂部上方的覆蓋層902d(例如氮化矽層),並且進一步包括位於閘極介電層902a、閘極導電層902b、矽質區902c和覆蓋層902d的側壁上方的至少一個間隙壁(例如,包括氮化矽間隙壁902s1和熱氧化矽間隙壁902s2)。第一介電層920形成在半導體基材901上,至少覆蓋微縮
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900的主動區,包括覆蓋閘極端子902、源極/汲極區904以及淺溝隔離結構905。
多個開孔(例如開孔907a和907b)形成在第一介電層920中,藉以將矽質區902c的頂部91和源極/汲極區904的頂部92暴露於外。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孔907a和907b係藉由微影蝕刻製程移除一部分第一介電層920所形成,用以暴露出一部分的矽質區902c和源極/汲極區904的矽質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個開孔907a和907b的尺寸可以等於最小特徵尺寸(例如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900的臨界尺寸)。當然,開孔907a和907b的尺寸也可以大於最小特徵尺寸。開孔907a和907b的底部(即矽質區902c暴露在外的頂部91和源極/汲極區904暴露在外的頂部92),分別由具有多晶矽/非晶矽或具有高導電率的重摻雜濃度的晶體矽材料所構成。閘極端子暴露於外的矽質區902c和源極/汲極端子暴露於外的矽質區,可以在後續所進行的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中作為晶種區,並基於此晶種區生長出柱狀體(pillars)。
然後,如第9(d)圖至第9(f)圖所繪示。通過選擇性磊晶生長技術,於矽質區902c暴露在外的頂部91和源極/汲極區904暴露在外的頂部92上生長重摻雜導電矽質插塞(或導電柱),形成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和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然後在第一介電層920上方形成第一介電子層940以使第一介電子層940的頂表面940s與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和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的頂表面基本共面。而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和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的那些
「暴露於外的頭部」(或暴露於外的頂部表面)可以用來作為後續進行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的晶種區。再者,由於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及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的上方具有晶種區或晶種柱,而該晶種區或晶種柱可用於後續選擇性磊晶生長。隨後,可以藉由第二次選擇性磊晶生長,在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上方形成第二導體柱部分932a;並在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上方形成第四導體柱部分932b。第9(d)圖係根據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在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和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上方分別形成第二導體柱部分932a和第四導體柱部分932b之後的結構的俯視圖。第9(e)圖係沿著第9(d)圖中的切線C9D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如第9(g)圖至第9(i)圖所繪示,可以在第一介電子層940的頂面940s上,以例如銅(Cu)、鋁(Al)、鎢(W)或其他合適的導電材料,沉積第一導電層950。然後在第一導電層950上沉積第二介電子層960。圖案化第一導電層950和第二介電子層960以定義出開口909,其中第一導體柱930A穿過開口909而不與第一導電層950和第二介電子層960接觸。第9(g)圖係根據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在第一介電層940上方形成於第一導電層950與第二介電子層960之後的結構俯視圖。第9(h)圖係沿著第9(g)圖中的切線C9G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第9(i)圖係沿著第9(g)圖中的切線C9G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如第9(j)圖至第9(l)圖所繪示,沉積一個上方介電層970以覆蓋第二介電子層960和第一介電子層940並填充開口
909。上方介電層970的頂面970s低於第一導體柱930A(包括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和第二導體柱部分932a)和第二導體柱930B(包括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和第四導體柱部分932b)的頂面930t。然後,在上方介電層970上形成上方導電層980。其中,第一導體柱930A連接到上方導電層980但與第一導電層950斷開。第9(j)圖係根據說明書的一實施例,繪示在上方介電層970上形成上方導電層980之後的結構俯視圖。第9(k)圖係沿著第9(j)圖中的切線C9J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第9(l)圖係沿著第9(j)圖中的切線C9J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如上所述,閘極端子暴露於外的矽質區902c和源極/汲極端子暴露於外的矽質區中的每一者,都具有晶種區,可以在後續進行的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中,基於晶種區而生長出柱狀體。此外,第一導體柱部分931a和第三導體柱部分931b的上部還可以具有晶種區或晶種柱,該晶種區或晶種柱也可用於後續的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在本實施例中,只要在導電端子的上部具有晶種子部分或晶種柱,且這些晶種子部分或晶種柱可被應用於後續所進行的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中;即可以通過一個垂直導電或導體插塞,以自對準方式,使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或導電層直接連接至第X內連線金屬層MX(而不連接到其他的內連線金屬層導電層M2、M3、..MX-1)。其中,這些晶種子部分或晶種柱的材質不限於矽質,任何一種可以在後續進行的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中,被用作晶種的材料都未脫離本說明書的發明精神。
綜上所述,新型標準元件單元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標準元件單元中電晶體的源極、汲極和閘極的線性尺寸可以被精確控制,線性尺寸可以微縮到最小特徵尺寸Lamda(λ)。因此,當兩個相鄰電晶體通過汲極/源極連接在一起時,電晶體的長度尺寸將可以微縮至3λ,而相鄰兩個電晶體的閘極邊緣之間的距離可以微縮至2λ。當然,若考慮公差,電晶體的長度尺寸會介於3λ至6λ之間或更大,兩個相鄰電晶體的閘極邊緣之間的距離可以為8λ或更大。
(2)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可以通過自對準的微型接觸結構直接連接至閘極、源極和/或汲極區,而無需使用傳統的接觸開口罩幕和/或使用連接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的第零層內連線金屬轉換層M0。
(3)閘極和/或擴散區可以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而無需以自對準方式連接至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因此,可以縮小一部分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與另一部分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之間的必要間隔,而且也會減少內連線結構之間的佈線阻礙。此外,同樣的結構可以應用於藉由導體柱將下方金屬層直接連接到位於其上方的上方金屬層,但導體柱不會與位於下方金屬層和上方金屬層之間的任何中間金屬層電連接。
(4)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用於高電位VDD金屬線和/或低電位VSS金屬線可以被佈置在矽基材的原始矽表面下方。因此,即使微縮新型標準元件單元的尺寸,仍可避免造成連接至高電位
VDD金屬線和/或低電位VSS的金屬線等的接觸結構尺寸和其佈局之間的相互干擾。此外,在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最初用來將源極/汲極區電性連接至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或第三內連線金屬層M3,以作為高電位VDD金屬線或接地連接線的源極/汲極區開口,也可以省略。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體柱可以是金屬導體柱,也可以是金屬導體柱與位於其上部的晶種部分或晶種柱組合而成的複合導體柱。第10(a)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又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1000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800的結構上視圖。第10(b)圖係沿著第10(a)圖中的切線C10A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第10(c)圖係沿著第10(a)圖中的切線C10A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在本實施例中,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1000用於連接內連線層的導體柱,包括鎢柱和第一高摻雜矽柱,以及位於其上部的晶種區或晶種柱。
例如,如第10(a)圖至第10(c)圖所繪示,可以移除第9(j)圖至第9(k)圖所繪示的高摻雜N+多晶矽質導體柱部分931a、932a、931b、932b,並以鎢質柱狀體1030w、氮化鈦層1030n和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來替代。第一導體柱包括金屬柱部分1030A(其包括鎢質柱狀體1030w和氮化鈦層1030n)和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1010a,第二導體柱包括金屬柱部分1030B(其包括鎢質柱狀體1030w和氮化鈦層1030n)和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1010b。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1010a和1010b是被配置來作為生長
導體柱的晶種區域或晶種柱,這些導體柱與後續形成的金屬內連線連接。例如,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1010a和1010b可以做為後續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的晶種區域或晶種柱,進而在其上生長出另一個矽質柱狀體,用來連接形成在第一介電子層1040上方的第一導電層1050(例如第一金屬子層1050a或第二金屬子層1050b)),使第一導電層1050電連接至高摻雜矽質柱狀體1010a和1010b。而這個導體柱的上部又可以具有晶種區或晶種柱。由於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1010a和1010b被配置來作為後續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生長另一個導體柱的晶種區域或晶種柱,因此可以滿足無限延長的接觸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導線(例如第一金屬子層1050a或1050b)的寬度可以與接觸結構(例如高摻雜的矽質柱狀體1010a和1010b)的寬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當然,金屬導線的寬度可以與第一接觸結構的寬度不同。如第10(d)圖至第10(f)圖所繪示,即使金屬導電層1050(例如,第一金屬子層1050a或第二金屬子層1050b)的寬度與位於其下方的接觸插塞的寬度並不相同(可以被微縮到矽質柱狀體1010a和1010b的最小特徵尺寸)。雖然不必擔心導電層和接觸結構之間因為接觸面積不足而產生電阻過高的問題。但金屬導線和位於下方的接觸塞之間,仍有可能沒有對準。微影罩幕的錯位容差仍可能導致金屬導電層1050(例如,第一金屬子層1050a或第二金屬子層1050b)不能完全覆蓋接觸結構(如第10(e)圖和第10(f)圖所繪示)。
為了讓金屬導線和下方接觸結構之間的電阻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本發明進一步使用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生來生長一些額外的高摻雜矽質材料,用以連接金屬導線和位於下方的接觸插塞,藉以改善由金屬導線和下方接觸插塞之間因未對準所引起的電阻問題。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使用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生長高摻雜的矽材料(側柱1020),附著於金屬導電層1050(例如,第一金屬子層1050a或第二金屬子層1050b)的垂直壁上。在第10(d)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再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微縮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的結構上視圖。第10(e)圖係沿著第10(d)圖中的切線C10D1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第10(f)圖係沿著第10(d)圖中的切線C10D2所繪示的結構剖面圖。
傳統標準元件單元並不允許閘極或源極/汲極在不經過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的情況下,直接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的標準元件單元,其中閘極或源極/汲極可以藉由一個垂直方向的導電插塞,以自對準的方式,連接到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而無需以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作為過渡層。有關閘極或源極/汲極直接連接至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的技術,可參考2021年11月17日提交,編號為17/528,957的美國專利申請案,標題為「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此編號為
17/528,957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的方式,全文收載於本說明書之中。
另外,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結構,其中源極和汲極區被絕緣體完全隔離,這樣的絕緣體不僅可以增加電晶體元件對閂鎖問題的抵抗力,而且且可以增加基材中的隔離距離,藉以將相鄰電晶體的接面加以分隔,從而可以減小各個接面之間的表面距離(例如,縮小至3λ),從而減小標準元件單元的尺寸。下面簡要介紹一種新型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結構,其中NMOS電晶體的源極/汲極區的n+摻雜區被絕緣體完全隔離。
請參照第11圖,第11圖係根據說明書的又再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NMOS電晶體51的結構剖面圖。其閘極結構33包括形成於半導體基材(例如矽質基材)的水平表面或原始表面之上的閘極介電層331和閘極導電層332(例如閘極金屬)。介電覆蓋層333(例如矽氧化物層和氮化矽層的複合物)位於閘極導電層332上方。另外,還可以包括由矽氧化物層341和氮化矽層342的複合物所構成的間隙壁34,用於覆蓋在閘極結構33的側壁上。在矽質基材中形成溝槽,源極區55和汲極區56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分別位於對應的溝槽之中。NMOS電晶體51中的源極區55(或汲極區56)可以包括N+摻雜區552(或汲極區56的N+摻雜區562)或其他合適的摻雜分佈區
(例如,摻雜濃度從N-摻雜區至N+摻雜區漸層或逐步改變的摻雜區)。
此外,包括一個位於溝槽之中且位於源極區下方(例如,氮化矽或其他高介電係數介電材料所構成)的局部隔離結構(localized isolation)48,以及位於另一溝槽之中,並位於汲極區下方的另一局部隔離結構48。這種局部隔離結構48位於在矽質基材的原始水平表面HSS的下方,並且可以稱為矽基材中的局部隔離結構(localized isolation into silicon substrate,LISS)48。此矽基材中的局部隔離結構48可以是厚氮化矽層或介電層的複合物所構成。例如,局部隔離結構或矽基材中的局部隔離結構48可以包括複合局部隔離結構,其包括覆蓋溝槽的至少一部分側壁上的矽氧化物層(第三矽氧化物側壁(Oxide-3V)層481)和覆蓋在溝槽的至少一部分底壁上的另一個矽氧化物層(第三矽氧化物底壁(Oxide-3B)482)。第三矽氧化物側壁層481和第三矽氧化物底壁層482可以藉由熱氧化製程來形成。
複合局部隔離結構48還包括第三氮化矽層483(Nitride-3),其位於第三矽氧化物底壁層482上方並與第三矽氧化物側壁層481接觸。值得注意的是,只要第三矽氧化物側壁層481保持最佳狀態並且設計得當,氮化矽層483或第三氮化矽層(Nitride-3)可以用任何合適的絕緣材料來加以代替。此外,第11圖中的淺溝隔離結構可以包括一種複合的淺溝隔離結構49,其包括第一淺溝隔離層491和第二淺溝隔離層492。其中,第一淺溝隔
離層491和第二淺溝隔離層492可以分別由不同製程所形成的厚矽氧化物材料來構成。
此外,第11圖中的源極(或汲極)區可以包括複合的源極區55和/或汲極區56。例如,在NMOS電晶體51中,複合源極區55(或汲極區56)至少包括輕摻雜汲極551和位於溝槽中的N+重摻雜區552。值得注意的是,輕摻雜汲極551是以均勻的(110)晶格緊靠於暴露於外的矽質表面。暴露於外的矽質表面具有合適的凹陷厚度,其垂直邊界可以對應閘極結構的邊緣。在第11圖中凹陷厚度被標示為TEC(即電晶體本替被蝕刻掉的厚度,可明確定義為有效通道長度的銳邊(Sharp Edge of Effective Channel Length))。暴露於外的矽質表面基本上與閘極結構對齊。暴露於外的矽質表面可以是電晶體通道的端面(terminal face)。
輕摻雜汲極551和N+重摻雜區552可以是基於選擇性磊晶生長製程(或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或其他合適選擇性生長製程)從用作晶種區暴露於外的TEC區中所生長出來的矽質區。其是在局部隔離結構LISS上形成具有組織良好的(110)晶格區,這對於改變在複合源極區55或汲極區56中新形成的(110)晶格結構不起晶種作用(seeding effect)。這種新形成的晶體(包括輕摻雜汲極551和N+重摻雜區552)可以被命名為TEC-Si,如第11圖所繪示。
在一實施例中,TEC與閘極結構33的邊緣對齊或大致對齊,輕摻雜汲極551的長度可以調整,輕摻雜汲極551與TEC
相對的側壁,與間隙壁34的側壁對齊或大致對齊。複合源極區55(或複合汲極區56)還可以包括一些鎢質(或其他合適的金屬材料)插塞553(或複合汲極區56的鎢質插塞563),與一部分TEC-Si形成水平連接,以完成整個源極/汲極區,如第11圖所繪示。流向金屬內連線(例如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的主動通道電流,通過輕摻雜汲極551和N+重摻雜導電區552到達鎢質(或其他金屬材料)插塞553。其中,鎢質插塞553係藉由一些良好的金屬對金屬歐姆接觸結構(Metal-to-Metal Ohmic contact)直接連接到第一內連線金屬層M1。金屬對金屬歐姆接觸結構的電阻比傳統的矽對接觸結構(Silicon-to-Metal contact)低很多。
NMOS電晶體51的源極/汲極接觸電阻可以根據源極/汲極結構中所使用的融合金屬-半導體接面(merged metal-semiconductor junction)的結構而保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如第11圖所示。這種源極/汲極結構中的融合金屬-半導體接面可以改善電流聚集效應並降低接觸電阻。此外,由於,源極/汲極結構的底部藉由第三矽氧化物底壁層482與基材隔離(如第11圖所繪示),所以n+到n+或p+到p+的隔離可以保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因此,PMOS電晶體(未顯示)的兩個相鄰主動區間的間距可以微縮小到2λ。第三矽氧化物底壁層482可以顯著降低源極/汲極源接面的漏電流(source/drain junction leakage current),然後降低n+到n+或p+到p+的漏電流。
此外,在目前現有的標準元件單元中,用於連接高壓源Vdd和低壓源Vss(或接地)的金屬線,係分佈在矽基材的原始矽表面之上。如果這些金屬線之間沒有足夠的空間,這樣的分佈會干擾其他金屬線。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用於連接高壓源Vdd和低壓源Vss)的金屬線佈置在矽基材的原始矽表面下方。因此,即使縮小標準元件單元的尺寸,也可以避免接觸結構的尺寸、連接高壓源Vdd和低壓源Vss的金屬線等佈局等之間的干擾。
以第11圖為例,在沒有矽氧化物層(第三矽氧化物底壁(Oxide-3B)482和氮化矽層483的情況下,位於NMOS電晶體51汲極區中的鎢質(或其他金屬材料)插塞553,可以直接電性連接至與高電位VDD金屬線電性連接的P型井區Pwell。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位於NMOS電晶體51源極區中的鎢質(或其他金屬材料)插塞563,可以電性連接至接地的P型井或P型-基材。因此,新型標準元件單元,可以省略位於源極/汲極區中,原本是用來將源極/汲極區與第二內連線金屬層M2或第三內連線金屬層(M3)電性連接,用以作為高電位VDD金屬線或接地連接線的開口。上述結構的及其製造方法的詳細描述可參見2020年8月12日提交,編號為16/991,044的美國專利申請案,標題為「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RELATED INVERTER」。此編號為16/991,044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的方式,全文收載於本說明書之中。
第12(a)圖係根據說明書的更再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用於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中的NMOS電晶體51和PMOS電晶體52的組合結構剖面圖。第12(b)圖是沿第12(a)圖中的切線(X軸)所繪示的NMOS電晶體51和PMOS電晶體52的結構剖面圖。如第12(b)圖所繪示,從N+摻雜區/p型井區接面通過p型井區(或p型基材)/n型井區到n型井區/P+摻雜區接面的路徑變得更長。從n型輕摻雜汲極(LDD-n)/p型井區接面,通過(p型井區/n型井區接面到n型井區/n型輕摻雜汲極(LDD-p)接面的可能閂鎖路徑(Latch-up path),包括如第12(b)圖所繪示的長度、長度(一個LISS區底壁的長度)、長度、長度、長度、長度、長度(另一個LISS區的底壁長度)以及長度。另一方面,在結合第2圖所繪示的PMOS電晶體12和NMOS電晶體11的傳統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中,從N+摻雜區/p型井區接面,通過p型井區/n型井區接面,到n型井區/P+摻雜區接面的可能閂鎖路徑只包括(如第2圖所繪示的)長度、長度、長度和長度。第12(b)圖所繪示的可能閂鎖路徑比第2圖所繪示的可能閂鎖路徑長。因此,從元件佈局的角度來看,第12(b)圖中PMOS電晶體52和NMOS電晶體51之間的保留邊緣距離(Xn+Xp)小於第2圖所繪示的保留邊緣距離。例如,保留邊緣距離(Xn+Xp)可以介於2λ至4λ之間,例如3λ。
此外,與上述傳統標準元件單元不同之處在於,本發明在標準元件單元的PMOS電晶體52和NMOS電晶體51之間,
使用了十字形的矽基材中的局部隔離結構(LISS)(例如,第三氮化矽層(Nitride-3)+第三矽氧化物層(Oxide-3),使得PMOS電晶體52和NMOS電晶體51之間的可能閂鎖路徑比傳統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中的可能閂鎖路徑更長,進而使得PMOS電晶體52和NMOS電晶體51之間所需的閂鎖距離或保留邊緣距離,可以比傳統標準元件單元中所需要的閂鎖距離或保留邊緣距離要短。
因此,無論製程技術節點的尺寸(或最小特徵尺寸)為何,本發明的PMOS電晶體52和NMOS電晶體51之間的閂鎖距離可微縮至8λ。在本發明中,PMOS電晶體52和NMOS電晶體51的源極和汲極區的N+摻雜和P+摻雜區分別被絕緣體完全隔離,這樣的絕緣體不僅可以增加元件對於閂鎖問題的抵抗力,而且還可以增加進入矽基材中的隔離距離,以分離PMOS電晶體52和NMOS電晶體51中的接面,從而可以減小接面之間的表面距離。PMOS電晶體和MNOS電晶體的新型組合結構的詳細描述,可以參見2021年5月12日提交,編號為17/318,097的美國專利申請案,標題為「COMPLEMENTARY MOSFET STRUCTURE WITH LOCALIZED ISOLATIONS IN SILICON SUBSTRATE TO REDUCE LEAKAGES AND PREVENT LATCH-UP」。此編號為17/318,097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的方式,全文收載於本說明書之中。
為了解決當源極/汲極接觸結構尺寸微縮時I-on電流過小的問題,本發明可進一步使用選擇性磊晶生長技術生長覆蓋在主動區(例如在PMOS電晶體52(或NMOS電晶體51)的閘極結構33下方的鰭片結構1003)以增強電子/電動遷移率。例如,第12(c)圖是沿第12(a)圖中的切線(Y軸)所繪示的NMOS電晶體51和PMOS52電晶體的結構剖面圖。其中,薄通道層1001是一種未進行離子植入製程所形成的摻雜通道層。此外,薄通道層1001不是原始矽基材的一部分,因此,薄通道層1001獨立於半導體基材之外。此外,在一個實施例中,薄通道層1001覆蓋鰭片結構1003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但不覆蓋鰭片結構1003的頂面。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薄通道層1001包括覆蓋鰭片結構1003頂面的一個頂部(未繪示)以及覆蓋鰭片結構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一個側部,且頂部和側部不是同時形成的。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結構中,包含有反相器的標準元件單元(如第5(a)圖和第5(b)圖所繪示的新型反相器標準單元500)的面積尺寸(2×Cpp×Cell_Height)為192λ 2。且隨著製程技術節點微縮(至少從22nm微縮至5nm),反相器的標準元件單元的面積尺寸(以λ 2表示),與第13圖所繪示各公司(例如A公司、B公司和C公司)所提供的常規產品相比,幾乎保持一致。第13圖係繪示本發明所提供的新型標準元件單元之面積尺寸與其他各公司所提供之現有產品的面積尺寸比較結果。
然而,新型標準元件單元的佈局方式和面積尺寸並不局限於此。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技術精神可以適用於各種具有不同佈局樣式和單元尺寸(例如,3×Cpp×Cell_Height或5×Cpp×Cell_Height)的標準元件單元(例如,標準元件單元可以是一種單一NOR單元、單一NAND單元、NOR單元×2或NAND單元×2)。
例如,第14(a)圖至第14(c)圖是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繪示一種具有單一NOR單元和單一NAND單元的標準元件單元的結構俯視圖和對應的等效電路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第14(d)圖至第14(i)圖是根據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繪示一種具有反相器單元×2、NOR單元×2和NAND單元×2的標準元件單元的結構俯視圖和對應的等效電路圖。其中,單一NOR單元、單一NAND單元和反相器單元×2的標準元件單元的單元尺寸可以為3×Cpp×Cell_Height;NOR單元×2和NAND單元×2的標準元件單元的單元尺寸可以為5×Cpp×Cell_Height。
本發明在新型標準元件單元設計中開發了緊湊的佈局樣式。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新的緊湊佈局樣式可以使標準元件單元具有λ 2的面積尺寸,其可以獨立於以λ的微縮化(其中,λ是製程技術節點的最小特徵尺寸)。通過本說明書所描述的佈局設計,可以使標準元件單元的面積尺寸,相對於不同製程技術節點的微縮,仍保持一致或不太敏感,且不會隨著標準元件單
元的面積尺寸的微縮小而擴大閂鎖問題。在本發明的標準單元(例如,反相器、NAND單元、NOR單元等)中,標準單元的NMOS電晶體和PMOS電晶體之間可以(1)不設置任何虛擬鰭片,(2)只有設置一個虛擬鰭片,或(3)設置兩個虛擬鰭片。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0:反相器標準單元
501:鰭片
502:鰭片
503:鰭片
504:閘極線
Cell_Height:單元高度
Cpp:接觸結構到閘極之間的間隔
Fp:鰭片間距
n_well:n型井區
Claims (18)
- 一種標準元件單元(standard cell),包括:一基材,具有一摻雜井區;複數個電晶體,包括一第一型電晶體和一第二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型電晶體形成在該摻雜井區內,且該第二型電晶體形成在該摻雜井區外;複數個接觸結構,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至少一輸入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至少一輸出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一高壓VDD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以及一低壓VSS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其中,該第一型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一第一組鰭片結構,該第二型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一第二組鰭片結構,且該第一型電晶體和該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一間隙不大於3×Fp-λ,其中Fp是該第一型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一間距,λ是該標準元件單元的最小特徵尺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第一型電晶體中的一鰭片結構寬度為Fw,該第一型電晶體與該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該間隙不大於3×Fp-Fw,且Fw大於λ。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第一型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該間距Fp為3λ。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第一型電晶體與該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該間隙,實質上等於5λ。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第一型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該間距Fp為3.5λ。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第一型電晶體與該第二型電晶體之間的該間隙,實質上等於2.5λ。
- 一種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該複數個電晶體包括一PMOS電晶體和一NMOS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至少一條輸入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一輸出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一高壓VDD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以及一低壓VSS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其中,該PMOS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一第一組鰭片結構,該NMOS電晶體包括電性連接在一起的一第二組鰭片結構;在形成該第一組鰭片結構和該第二組鰭片結構的過程中,該PMOS電晶體和該NMOS電晶體之間不存在任何鰭片結構。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PMOS電晶體一邊緣與該NMOS電晶體一邊緣之間的一間隙,小於該PMOS電晶體中兩個相鄰鰭片結構之間的一間距。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PMOS電晶體中兩個相鄰的鰭片結構之間的一間距Fp為3.5λ。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PMOS電晶體和該NMOS電晶體之間的該間隙,實質上等於2.5λ。
- 一種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至少一輸入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一輸出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以及一金屬接觸線,電性連接至該組接觸結構的一第一接觸結構;其中,該第一接觸結構未被該金屬接觸線完全覆蓋。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金屬接觸線與該第一觸結構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寬度。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更包括一重摻雜矽插塞,形成位於該第一接觸結構未被該金屬接觸線覆蓋的一部分上,其中該重摻雜矽插塞與該金屬接觸線接觸。
- 一種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一第一金屬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以及一第二金屬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其中,該第二金屬線位於該第一金屬線上方;此組接觸結構中的至少一者,直接連接至該第二金屬線,而不通過該第一金屬線。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組接觸結構中的該至少一者是一閘極接觸結構。
- 一種標準元件單元,包括:複數個電晶體;一組接觸結構,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一第一金屬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以及一第二金屬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電晶體;其中,該複數個電晶體係形成於一半導體基材上;該複數個電晶體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一鰭片結構和覆蓋所於該鰭 片結構上的一通道層;該通道層獨立於該半導體基材之外,是一種未進行一離子植入製程所形成的一摻雜層。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通道層覆蓋於該鰭片結構的一第一側壁和一第二側壁,並未覆蓋於該鰭片結構的一頂面。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標準元件單元,其中該通道層包括覆蓋於該鰭片結構一頂面的一頂部和覆蓋該鰭片結構的一第一側壁和一第二側壁的一側部,且該頂部和該側部不是同時形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248586P | 2021-09-27 | 2021-09-27 | |
US63/248,586 | 2021-09-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4568A TW202314568A (zh) | 2023-04-01 |
TWI842110B true TWI842110B (zh) | 2024-05-11 |
Family
ID=8350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36526A TWI842110B (zh) | 2021-09-27 | 2022-09-27 | 標準元件單元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99069A1 (zh) |
EP (1) | EP4156268A3 (zh) |
JP (1) | JP2023051826A (zh) |
KR (1) | KR20230044972A (zh) |
CN (1) | CN115881718A (zh) |
TW (1) | TWI842110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7614A (zh) * | 2017-11-21 | 2019-05-28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标准单元结构和放置及布线标准单元结构的方法 |
TWI663521B (zh) * | 2017-08-29 | 2019-06-21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積體電路佈局的方法 |
TW202002230A (zh) * | 2018-06-14 | 2020-01-01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積體電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83492B1 (ko) * | 2013-09-26 | 2020-03-0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FinFET 소자를 위한 더미 셀 어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한 반도체 집적 회로 |
US20230074402A1 (en) * | 2021-08-31 | 2023-03-09 | Invention And Collaboration Laboratory Pte. Ltd. | Standard cell structure |
-
2022
- 2022-09-26 US US17/952,903 patent/US2023029906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9-27 TW TW111136526A patent/TWI842110B/zh active
- 2022-09-27 KR KR1020220122479A patent/KR20230044972A/ko unknown
- 2022-09-27 JP JP2022154203A patent/JP2023051826A/ja active Pending
- 2022-09-27 CN CN202211182714.XA patent/CN115881718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27 EP EP22197920.6A patent/EP4156268A3/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3521B (zh) * | 2017-08-29 | 2019-06-21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提供積體電路佈局的方法 |
CN109817614A (zh) * | 2017-11-21 | 2019-05-28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标准单元结构和放置及布线标准单元结构的方法 |
TWI721294B (zh) * | 2017-11-21 | 2021-03-11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標準單元結構與放置及佈線標準單元結構的方法 |
TW202002230A (zh) * | 2018-06-14 | 2020-01-01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積體電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81718A (zh) | 2023-03-31 |
JP2023051826A (ja) | 2023-04-11 |
TW202314568A (zh) | 2023-04-01 |
US20230299069A1 (en) | 2023-09-21 |
KR20230044972A (ko) | 2023-04-04 |
EP4156268A3 (en) | 2023-06-28 |
EP4156268A2 (en) | 2023-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19665B1 (ko) | 집적회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03474397A (zh) | 制造finfet器件的方法 | |
JPH10242420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840699B (zh) | 具有直接連接到閘極、汲極和源極的金屬互連的電晶體結構 | |
US7173302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 arrangement having capacitors and having planar transistor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 |
TWI844085B (zh) | 標準元件單元 | |
US20050205938A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 same | |
US20220319567A1 (en) | Fft-dram | |
US20230106517A1 (en) | Sram cell structure | |
TWI842110B (zh) | 標準元件單元 | |
US6967161B2 (en) | Method and resulting structure for fabricating DRAM cell structure using oxide line spacer | |
KR102655099B1 (ko) | 트랜지스터 구조 및 관련 인버터 | |
TWI843480B (zh) | Sram單元 | |
TWI857560B (zh) | 積體電路及其製造方法 | |
US20240047459A1 (en) | Integrated Standard Cell with Contact Structure | |
TWI834355B (zh) | 具有直接連接到閘極、汲極和源極的金屬互連的電晶體結構 | |
JP2004103637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240018191A (ko) | 반도체 소자 | |
KR20240108290A (ko) | 하나의 벌크 웨이퍼에 벌크 nmos 트랜지스터와 완전 절연 pmos 트랜지스터를 갖는 cmos sram 구조 | |
JP2022140348A5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