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357B - 液壓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壓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357B
TWI840357B TW108116156A TW108116156A TWI840357B TW I840357 B TWI840357 B TW I840357B TW 108116156 A TW108116156 A TW 108116156A TW 108116156 A TW108116156 A TW 108116156A TW I840357 B TWI840357 B TW I8403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base member
metallic material
hydraulic device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6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7565A (zh
Inventor
駒田耕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811846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8118460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7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357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裝置,其包括一活塞、一基部構件及一液壓缸。該基部構件係由一第一非金屬材料製成。該液壓缸經提供至該基部構件且界定一缸膛孔。該液壓缸包含其中可移動地配置該活塞之一主要部分。該主要部分係由不同於該第一非金屬材料之一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

Description

液壓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壓裝置。
人力車輛包含一液壓組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裝置包括一活塞、一基部構件及一液壓缸。基部構件係由一第一非金屬材料製成。液壓缸經提供至基部構件且界定一缸膛孔。液壓缸包含其中可移動地配置活塞之一主要部分。主要部分係由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之一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
利用根據第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由於液壓缸之主要部分係由不同於基部構件之第一非金屬材料之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因此可改良基部構件及主要部分之至少一者之設計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樹脂,且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不同於第一樹脂之一第二樹脂。
利用根據第二態樣之液壓裝置,由於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之第一樹脂之第二樹脂,因此可改良基部構件及主要部分之至少一者之設計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一或第二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纖維,且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不同於第一纖維之一第二纖維。
利用根據第三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基部構件及主要部分之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二纖維不同於第一纖維。
利用根據第四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基部構件及主要部分之至少一者之設計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三或第四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一纖維以一第一比率包含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中,且第二纖維以不同於第一比率之一第二比率包含於第二非金屬材料中。
利用根據第五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基部構件及主要部分之至少一者之設計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五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添加劑,且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二添加劑。
利用根據第六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變第一非金屬材料及第二非金屬材料之特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六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二添加劑不同於第一添加劑。
利用根據第七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基部構件及主要部分之至少一者之設計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六或第七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一添加劑以一第一比率包含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中,且第二添加劑以不同於第一比率之一第二比率包含於第二非金屬材料中。
利用根據第八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基部構件及主要部分之至少一者之設計靈活性。
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八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液壓缸係由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
利用根據第九態樣之液壓裝置,由於液壓缸係由不同於基部構件之第一非金屬材料之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因此可改良基部構件及液壓缸之至少一者之設計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九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液壓缸直接附接至基部構件,而在液壓缸與基部構件之間無另一構件。
利用根據第十態樣之液壓裝置,可簡化基部構件及液壓缸之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第十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液壓缸直接附接至基部構件,而在液壓缸與基部構件之間無黏著劑。
利用根據第十一態樣之液壓裝置,可簡化基部構件及液壓缸之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裝置包括一活塞、一基部構件、一液壓缸及一耦合層。基部構件係由一第一非金屬材料製成。液壓缸經提供至基部構件且界定一缸膛孔。液壓缸包含其中可移動地配置活塞之一主要部分。主要部分係由一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耦合層至少部分設置於基部構件與液壓缸之主要部分之間。
利用根據第十二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缸膛孔之精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第十二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液壓缸係由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且耦合層完全設置於基部構件與液壓缸之間。
利用根據第十三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基部構件與液壓缸之間的連接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三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液壓缸包含一外周邊表面,且基部構件至少部分覆蓋液壓缸之外周邊表面。
利用根據第十四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基部構件與液壓缸之間的連接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十四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主要部分具有一第一內徑及小於第一內徑之一第一徑向厚度。
利用根據第十五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減小主要部分之第一徑向厚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第十五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一徑向厚度等於或大於0.5 mm。
利用根據第十六態樣之液壓裝置,可確保主要部分之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第十五或第十六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第一徑向厚度等於或小於5 mm。
利用根據第十七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減小主要部分之第一徑向厚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第十五至第十七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缸膛孔包含具有小於第一內徑之一第二內徑之一額外部分。
利用根據第十八態樣之液壓裝置,可確保液壓缸之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第十八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額外部分具有小於第二內徑之一第二徑向厚度。
利用根據第十九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減小第二徑向厚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態樣,根據第十八或第十九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主要部分具有一第一外徑,且額外部分具有小於第一外徑之一第二外徑。
利用根據第二十態樣之液壓裝置,可在確保液壓缸之強度之情況下減小液壓缸之容積。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一態樣,根據第十八至第二十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額外部分在液壓缸之一軸向方向上自主要部分延伸。
利用根據第二十一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改良液壓缸之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二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一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基部構件及液壓缸之至少一者包含經構形以與缸膛孔連通之一環形槽。
利用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提供其中使用基部構件及液壓缸之至少一者安置一密封構件之環形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三態樣,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液壓缸包含界定缸膛孔之一內周邊表面,且液壓缸包含設置於內周邊表面上之環形槽。
利用根據第二十三態樣之液壓裝置,可提供其中使用液壓缸安置密封構件之環形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四態樣,根據第二十二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基部構件包含設置於基部構件與液壓缸之間的環形槽。
利用根據第二十四態樣之液壓裝置,可將密封構件配置於基部構件與液壓缸之間的環形槽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五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四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液壓貯存器,該液壓貯存器包含經構形以與缸膛孔流體連通之一貯存室。
利用根據第二十五態樣之液壓裝置,液壓貯存器可承受歸因於使用境況(諸如環境溫度)變化之缸膛孔中之一液壓流體之體積變化,且可承受歸因於使用液壓裝置之一液壓系統之一摩擦構件之磨損之液壓系統中之一液壓通道之長度變化。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六態樣,根據第二十五態樣之液壓裝置經構形使得基部構件包含一第一連接孔,該第一連接孔自貯存室朝向缸膛孔延伸,且液壓缸包含一第二連接孔,該第二連接孔自缸膛孔延伸至第一連接孔以將貯存室連接至缸膛孔。
利用根據第二十六態樣之液壓裝置,可利用一簡單結構將貯存室連接至缸膛孔。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七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六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操作構件,該操作構件可移動地耦合至基部構件以便回應於操作構件之一移動而移動活塞。
利用根據第二十七態樣之液壓裝置,可使用操作構件操作活塞。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八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二十六態樣中任一態樣之液壓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摩擦構件,該摩擦構件可移動地安裝於基部構件上以便回應於活塞之一移動而移動。
利用根據第二十八態樣之液壓裝置,可將液壓裝置之結構應用於一制動卡鉗。
現將參考隨附圖式描述(若干)實施例,其中貫穿各個圖式,類似元件符號指定對應或相同元件。 第一實施例
圖1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於一人力車輛2之一液壓裝置10。液壓裝置10經構形以安裝至人力車輛2之一車身2A。在此實施例中,液壓裝置10經構形以安裝至車身2A之一轉向裝置2B (例如,一車把)。然而,液壓裝置10可經安裝至人力車輛2之另一部件。
人力車輛2係以一原動力行駛之一車輛,包含騎乘人力車輛2之一騎乘者之至少一人力。人力車輛2具有任意數目個車輪。例如,人力車輛2具有至少一個車輪。在此實施例中,人力車輛2較佳地具有小於一四輪汽車之大小之一大小。然而,人力車輛2可具有一任意大小。例如,人力車輛2可具有大於四輪汽車之大小之一大小。人力車輛2之實例包含自行車、三輪車及滑板車。
在此實施例中,液壓裝置10用作可操作地耦合至另一液壓裝置之一操作裝置。液壓裝置10可操作地耦合至一液壓組件BC1,諸如一液壓制動卡鉗。液壓裝置10利用一液壓軟管4可操作地耦合至液壓組件BC1。然而,液壓裝置10之結構可適用於另一液壓裝置,諸如一液壓制動卡鉗。
如圖2中所見,液壓裝置10可操作地耦合至一電裝置BC2及一額外裝置BC3。電裝置BC2之實例包含一額外或衛星操作裝置、一自行車座桿、一自行車懸架、一自行車變速裝置、一自行車電腦及一智慧型電話。額外裝置BC3之實例包含一電組件及一機械組件。電組件之實例包含一額外或衛星操作裝置、一自行車座桿、一自行車懸架、一自行車變速裝置、一自行車電腦及一智慧型電話。機械組件之實例包含一額外或衛星操作裝置、一自行車座桿、一自行車懸架及一自行車變速裝置。在此實施例中,電裝置BC2包含自行車座桿,且額外裝置BC3包含自行車變速裝置。
液壓裝置10利用一電控制纜線6可操作地耦合至電裝置BC2及額外裝置BC3。液壓裝置10利用自液壓裝置10延伸之單獨電控制纜線分別可操作地耦合至電裝置BC2及額外裝置BC3。在其中額外裝置BC3包含一機械變速裝置之一情況下,液壓裝置10可利用一機械控制纜線可操作地耦合至額外裝置BC3。此外,液壓裝置10可利用無線通信可操作地耦合至電裝置BC2及額外裝置BC3之至少一者。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可省略電裝置BC2及額外裝置BC3之至少一者。
在此實施例中,液壓裝置10係一右手側操作/控制裝置,其經構形以由騎乘者之右手操作以致動液壓組件BC1。然而,液壓裝置10之結構可應用於一左手側操作裝置。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術語係指基於面向轉向裝置或車把2B坐在人力車輛或自行車2之一車座或一座椅(未展示)上之使用者(例如,騎乘者)而判定之彼等方向。據此,如用來描述液壓裝置10之此等術語應相對於如一水平表面上之一直立騎乘位置中所使用之配備有液壓裝置10之人力車輛2來解釋。
如圖3中所見,用於人力車輛2之液壓裝置10包括一基部構件12。液壓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操作構件14。操作構件14可移動地耦合至基部構件12。在此實施例中,該操作裝置繞一樞轉軸線A1樞轉地耦合至基部構件12。操作構件14可相對於基部構件12在一靜止位置P11與一操作位置P12之間繞樞轉軸線A1樞轉。液壓裝置10包含界定樞轉軸線A1之一樞軸15。樞軸15將操作構件14樞轉地耦合至基部構件12。
在本申請案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靜止位置」係指一可移動部件(諸如操作構件14)在其中可移動部件未由使用者操作之一狀態中保持固定之一位置。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操作位置」係指使用者已操作可移動部件以執行一組件(諸如液壓組件BC1)之操作之一位置。
基部構件12包含待安裝至轉向裝置2B之一第一端部分16。基部構件12包含與第一端部分16對置之一第二端部分18。在此實施例中,基部構件12包含設置於第一端部分16與第二端部分18之間的一抓握部分20。液壓裝置10包括設置於第二端部分18處之一前鞍(pommel)部分21。前鞍部分21係與基部構件12分離之一構件。前鞍部分21在其中基部構件12經安裝至轉向裝置2B之一安裝狀態中自第二端部分18向前向上延伸。可自基部構件12省略抓握部分20及前鞍部分21之至少一者。前鞍部分21可與基部構件12一體地提供為單件式整體構件。
如圖2中所見,第一端部分16界定經構形以與轉向裝置2B接觸之一第一端表面16A。如圖3中所見,前鞍部分21界定最遠離第一端表面16A之一第二端表面21A。在此實施例中,第一端表面16A具有一彎曲表面,且第二端表面21A具有一平坦表面。然而,第一端部分16及第二端部分18之形狀不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2中所見,液壓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安裝結構22以將第一端部分16安裝至轉向裝置2B。基部構件12在安裝至轉向裝置2B時係一固定構件。安裝結構22較佳地包含一帶夾24及一緊固構件26。緊固構件26經耦合至帶夾24且包含一工具接合構件27 (圖1),以便將轉向裝置2B夾緊於帶夾24與第一端部分16之間。安裝結構22可包含類似於帶夾24且用於一道路變速器中以安裝至一下彎式車把之其他結構。
液壓裝置10進一步包括附接至基部構件12以至少部分覆蓋基部構件12之一抓握套28。抓握套28係由一非金屬材料製成,諸如橡膠。前鞍部分21至少部分被抓握套28覆蓋。騎乘者有時在騎乘期間抓握基部構件12 (例如,抓握部分20)且倚靠基部構件12 (例如,抓握部分20)。可自液壓裝置10省略抓握套28。
如圖4中所見,用於人力車輛2之液壓裝置10包括一活塞30及一液壓缸31。液壓缸31經提供至基部構件12。液壓缸31界定一缸膛孔32。缸膛孔32具有一缸中心軸線A2。缸膛孔32沿缸中心軸線A2延伸。缸膛孔32經設置於抓握部分20中。缸膛孔32比樞轉軸線A1更靠近第一端部分16。缸膛孔32經配置於樞轉軸線A1與第一端部分16之間。樞轉軸線A1比缸膛孔32更遠離第一端部分16。
如圖5中所見,液壓缸31包含其中可移動地配置活塞30之一主要部分34。活塞30可移動地設置於缸膛孔32中。操作構件14可移動地耦合至基部構件12以便回應於操作構件14之一移動而移動活塞30。如圖4中所見,操作構件14可操作地耦合至活塞30以回應於操作構件14之樞轉移動而將活塞30自一初始位置P21拉至一致動位置P22。即,液壓裝置10經構形為一拉式液壓操作裝置。然而,液壓裝置10可經構形為一推式液壓操作裝置。初始位置P21對應於操作構件14之靜止位置P11。致動位置P22對應於操作構件14之操作位置P12。
如圖5中所見,缸膛孔32包含一額外部分35。額外部分35在液壓缸31之一軸向方向D1上自主要部分34延伸。軸向方向D1平行於缸中心軸線A2。額外部分35經耦合至主要部分34。
在此實施例中,主要部分34具有一管狀形狀。額外部分35具有一管狀形狀。主要部分34及額外部分35界定缸膛孔32。液壓缸31包含界定缸膛孔32之一內周邊表面31A。內周邊表面31A包含一主要內周邊表面31B及一額外內周邊表面31C。液壓缸31包含一中間環形表面31D。主要內周邊表面31B、額外內周邊表面31C及中間環形表面31D界定缸膛孔32。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可省略額外部分35及中間環形表面31D之至少一者。特定而言,若液壓裝置10經構形為一推式液壓操作裝置,則可省略額外部分35及中間環形表面31D。
如圖6中所見,缸膛孔32包含一主要膛孔32B及一額外膛孔32C。主要內周邊表面31B界定主要膛孔32B。額外內周邊表面31C界定額外膛孔32C。缸膛孔32、主要部分34及額外部分35之形狀不限於此實施例。
基部構件12及液壓缸31之至少一者包含經構形以與缸膛孔32連通之一環形槽G。在此實施例中,液壓缸31包含設置於內周邊表面31A上之環形槽G。環形槽G經設置於額外內周邊表面31C上。液壓裝置10包括具有一環形形狀之一密封構件S。密封構件S經設置於環形槽G中。然而,環形槽G及密封構件S之配置不限於此實施例。如圖7中所見,例如基部構件12可包含設置於基部構件12與液壓缸31之間的環形槽G。
如圖5中所見,基部構件12係由一第一非金屬材料製成。主要部分34係由一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第二非金屬材料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樹脂。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不同於第一樹脂之一第二樹脂。例如,第一樹脂包含一第一樹脂組分。第二樹脂包含不同於第一樹脂組分之一第二樹脂組分。然而,第一非金屬材料及第二非金屬材料不限於此實施例。
在此實施例中,液壓缸31係由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液壓缸31完全由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額外部分35係由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額外部分35與主要部分34一體地提供為單件式整體構件。然而,液壓缸31可部分由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額外部分35可為與主要部分34分離之一構件。
液壓缸31直接附接至基部構件12,而在液壓缸31與基部構件12之間無另一構件。液壓缸31直接附接至基部構件12,而在液壓缸31與基部構件12之間無黏著劑。然而,液壓缸31可利用另一結合結構(諸如黏著劑)附接至基部構件12。
液壓裝置10包括至少部分設置於基部構件12與液壓缸31之主要部分34之間的一耦合層36。耦合層36將液壓缸31之主要部分34耦合至基部構件12。耦合層36完全設置於基部構件12與液壓缸31之主要部分34之間。耦合層36完全設置於基部構件12與液壓缸31之間。然而,耦合層36可部分設置於基部構件12與液壓缸31之主要部分34之間。耦合層36可部分設置於基部構件12與液壓缸31之間。
換言之,液壓缸31包含一外周邊表面31E。基部構件12至少部分覆蓋液壓缸31之外周邊表面31E。基部構件12直接結合至液壓缸31之外周邊表面31E。在此實施例中,基部構件12完全覆蓋液壓缸31之外周邊表面31E。液壓缸31之外周邊表面31E與耦合層36重合。液壓缸31經嵌入使得液壓缸31之一端開口31H自基部構件12之一開口12A露出。主要部分34包含一主要外周邊表面31F。額外部分35包含一額外外周邊表面31G。基部構件12完全覆蓋主要外周邊表面31F及額外外周邊表面31G。然而,基部構件12可部分覆蓋液壓缸31之外周邊表面31E。基部構件12可部分覆蓋主要外周邊表面31F及額外外周邊表面31G之至少一者。
如圖6中所見,主要部分34具有一第一內徑DM11及小於第一內徑DM11之一第一徑向厚度T1。第一徑向厚度T1等於或大於0.5 mm。第一徑向厚度T1等於或小於5 mm。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徑向厚度T1係1 mm。然而,第一徑向厚度T1不限於此實施例及上述範圍。
額外部分35具有小於第一內徑DM11之一第二內徑DM12。額外部分35具有小於第二內徑DM12之一第二徑向厚度T2。第二徑向厚度T2等於或大於0.5 mm。第二徑向厚度T2等於或小於10 mm。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徑向厚度T2係2.5 mm。然而,第二徑向厚度T2不限於此實施例及上述範圍。
主要部分34具有一第一外徑DM21。額外部分35具有小於第一外徑DM21之一第二外徑DM22。然而,第二外徑DM22可等於或大於第一外徑DM21。
主要部分34具有界定於軸向方向D1上之一第一軸向長度L1。額外部分35具有界定於軸向方向D1上之一第二軸向長度L2。第二軸向長度L2小於第一軸向長度L1。第一軸向長度L1大於第一內徑DM11及第一外徑DM21。第二軸向長度L2大於第二內徑DM12且小於第二外徑DM22。然而,第一軸向長度L1、第二軸向長度L2、第一內徑DM11、第一外徑DM21、第二內徑DM12及第二外徑DM22當中之尺寸關係不限於此實施例。
液壓裝置10包括一第一密封環37及一第二密封環38。第一密封環37及第二密封環38經附接至活塞30。第一密封環37在軸向方向D1上與第二密封環38間隔開。第一密封環37及第二密封環38與內周邊表面31A可滑動地接觸。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密封環37及第二密封環38與主要部分34之主要內周邊表面31B可滑動地接觸。活塞30與內周邊表面31A可滑動地接觸。
如圖4中所見,液壓裝置10包含一活塞桿40。操作構件14可操作地耦合至活塞桿40。活塞桿40經耦合至活塞30且自活塞30朝向第一端部分16與活塞30對置之側延伸。活塞桿40延伸穿過額外部分35之額外膛孔32C。密封構件S與活塞桿40可滑動地接觸。缸膛孔32、活塞30、第一密封環37及密封構件S界定一液壓室42。液壓室42填充有一液壓流體,諸如礦物油。液壓室42經連接至一出口埠43 (圖2)。雖然在此實施例中活塞桿40與活塞30一體地提供為單件式整體構件,但活塞桿40可為與活塞30分離之一構件。
液壓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液壓貯存器44,液壓貯存器44包含經構形以與缸膛孔32流體連通之一貯存室46。在此實施例中,液壓貯存器44包含連接至缸膛孔32之一貯存器膛孔50。貯存器膛孔50經設置於基部構件12上。貯存器膛孔50經連接至缸膛孔32以允許一液壓流體在貯存器膛孔50與缸膛孔32之間流動。貯存器膛孔50具有一貯存器中心軸線A3。貯存器膛孔50沿貯存器中心軸線A3延伸。在此實施例中,貯存器中心軸線A3平行於缸中心軸線A2。然而,貯存器中心軸線A3可不定義為平行於缸中心軸線A2。
液壓貯存器44包含一隔膜52及一蓋54。隔膜52經設置於貯存器膛孔50中以在貯存器膛孔50中可彈性變形。蓋54經固定至基部構件12以覆蓋貯存器膛孔50之一端開口。在此實施例中,蓋54利用一固定構件56固定至基部構件12。貯存器膛孔50及隔膜52界定貯存室46。貯存室46填充有液壓流體,諸如礦物油。
在此實施例中,在其中基部構件12經安裝至轉向裝置2B之安裝狀態中,貯存器膛孔50經設置於缸膛孔32上方。貯存器膛孔50比缸膛孔32更遠離遠端部分14A(圖3)。然而,貯存器膛孔50之位置不限於此實施例。可自液壓裝置10省略貯存器膛孔50。
如圖6中所見,基部構件12包含一第一連接孔58,第一連接孔58自貯存室46朝向缸膛孔32延伸。液壓缸31包含一第二連接孔60,第二連接孔60自缸膛孔32延伸至第一連接孔58以將貯存室46連接至缸膛孔32。在其中活塞30經定位於初始位置P21處之一狀態中,第一連接孔58及第二連接孔60連接貯存室46與液壓室42。當活塞30自初始位置P21朝向致動位置P22移動時,第一密封環37中斷液壓室42及貯存室46與第一連接孔58及第二連接孔60之間的連通。液壓貯存器44可自液壓裝置10省略或可經設置於液壓組件BC1處。
基部構件12包含一第一額外連接孔62,第一額外連接孔62自貯存室46朝向缸膛孔32延伸。液壓缸31包含一第二額外連接孔64,第二額外連接孔64自缸膛孔32延伸至第一額外連接孔62以將貯存室46連接至缸膛孔32。可自基部構件12及液壓缸31省略第一額外連接孔62及第二額外連接孔64。
如圖5中所見,基部構件12包含連接至貯存器膛孔50之一洩放埠65。在此實施例中,洩放埠65包含一螺紋孔66。螺紋孔66將貯存器膛孔50連接至基部構件12之一外部表面。液壓裝置10包含一洩放塞68。洩放插塞68與螺紋孔66螺紋地接合。可自液壓裝置10省略洩放埠65。
如圖4中所見,液壓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活塞偏置構件70以將活塞30自致動位置P22朝向初始位置P21偏置。在此實施例中,活塞偏置構件70經設置於缸膛孔32外部。然而,活塞偏置構件70可經設置於缸膛孔32中。
如圖1中所見,液壓裝置10包括一第一電開關SW1、一第二電開關SW2及一第三電開關SW3。第一電開關SW1經設置於基部構件12之前鞍部分21處。第二電開關SW2及第三電開關SW3經設置於操作構件14處。第一電開關SW1經組態以接收一使用者輸入來操作電裝置BC2。第二電開關SW2經組態以接收額外裝置BC3之一使用者升檔輸入及一使用者降檔輸入之一者。第三電開關SW3經組態以接收額外裝置BC3之使用者升檔輸入及使用者降檔輸入之另一者。
如圖3中所見,液壓裝置10包括一控制器76,控制器76使用電力線通信技術用電控制纜線6電連接至電裝置BC2及額外裝置BC3。控制器76包含一處理器、一記憶體及一基板。電力線通信(PLC)在一導體上載送資料,該導體亦同時用於電力傳輸或電力分配至電裝置BC2及額外裝置BC3。電源電壓係用電控制纜線6自一電池BT供應。
控制器76經電連接至第一電開關SW1、第二電開關SW2及第三電開關SW3,以自第一電開關SW1、第二電開關SW2及第三電開關SW3接收使用者輸入、使用者升檔輸入及使用者降檔輸入。第一電開關SW1、第二電開關SW2及第三電開關SW3以及控制器76包含車輛領域中已知之結構。因此,為簡潔起見,不會在此處對其等詳細描述。 修改例
液壓裝置10之結構可適用於其他裝置,諸如一制動卡鉗。如圖8中所見,例如用於人力車輛2之一液壓裝置210包含一基部構件212、一活塞230及一液壓缸231。基部構件212經安裝至車身2A。基部構件212係由第一非金屬材料製成。液壓缸231經提供至基部構件212且界定一缸膛孔232。液壓缸231包含其中可移動地配置活塞30之一主要部分234。主要部分234係由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之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
基部構件212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基部構件12之結構之結構。活塞230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活塞30之結構之結構。液壓缸231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液壓缸31之結構之結構。
液壓裝置210進一步包括一額外活塞280及一額外液壓缸281。額外活塞280具有實質上相同於活塞230之結構之結構。額外液壓缸281具有實質上相同於液壓缸231之結構之結構。
液壓裝置210進一步包括一摩擦構件282,摩擦構件282可移動地安裝於基部構件212上以便回應於活塞230之一移動而移動。液壓裝置210進一步包括一額外摩擦構件284,額外摩擦構件284可移動地安裝於基部構件212上以便回應於額外活塞280之一移動而移動。摩擦構件282及額外摩擦構件284可與一盤式制動轉子RT一起滑動。
在圖1至圖8中所繪示之上述實施例及修改例中,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一樹脂,且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二樹脂。然而,第一非金屬材料及第二非金屬材料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及修改例。第二非金屬材料可在若干因素方面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諸如:(1)一樹脂之一樹脂組分,(2)一纖維之一組分,(3)一樹脂所包含之纖維之一比率,(4)一添加劑之一組分,及(5)一樹脂所包含之添加劑之一比率。例如,當第二非金屬材料之因素(1)至(5)之至少一者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之因素(1)至(5)之對應至少一者時,第二非金屬材料可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
如圖9中所見,在一第一修改例中,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纖維FB1。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二纖維FB2。第二纖維FB2不同於第一纖維FB1。具體而言,第二纖維FB2之一纖維組分不同於第一纖維FB1之一纖維組分。纖維組分之實例包含玻璃纖維、碳纖維、芳族聚酰胺纖維及聚乙烯纖維。然而,第二纖維FB2可相同於第一纖維FB1。例如,當第二樹脂不同於第一樹脂時,即使第二纖維FB2相同於第一纖維FB1,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相反,當第二纖維FB2不同於第一纖維FB1不同時,即使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
第一纖維FB1以一第一比率包含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中。第二纖維FB2以一第二比率包含於第二非金屬材料中。例如,第一纖維FB1之第一比率係第一纖維FB1之一總重量與基部構件12之一總重量之一比率。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係第二纖維FB2之一總重量與液壓缸31之一總重量之一比率。在第一修改例中,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不同於第一纖維FB1之第一比率。然而,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可等於第一纖維FB1之第一比率。例如,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纖維FB2不同於第一纖維FB1時,即使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等於第一纖維FB1之第一比率,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相反地,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不同於第一樹脂FB1之第一比率時,即使第二纖維FB2相同於第一纖維FB1,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不同於第一纖維FB1之第一比率時且當第二纖維FB2不同於第一纖維FB1時,第二非金屬材料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等於第一纖維FB1之第一比率時且當第二纖維FB2相同於第一纖維FB1時,第二非金屬材料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
在一第二修改例中,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添加劑。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二添加劑。將第一添加劑添加至第一樹脂以改變第一樹脂之特性。將第二添加劑添加至第二樹脂以改變第二樹脂之特性。在第二修改例中,第二添加劑不同於第一添加劑。然而,第二添加劑可相同於第一添加劑。例如,當第二樹脂不同於第一樹脂時,即使第二添加劑相同於第一添加劑,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相反地,當第二添加劑不同於第一添加劑時,即使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
第一添加劑以一第一比率包含於第一非金屬材料中。第二添加劑以一第二比率包含於第二非金屬材料中。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係第一添加劑之一總重量與基部構件12之一總重量之一比率。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係第二添加劑之一總重量與液壓缸31之一總重量之一比率。在第二修改例中,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不同於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然而,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可等於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例如,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添加劑不同於第一添加劑時,即使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等於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相反地,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不同於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時,即使第二添加劑相同於第一添加劑,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不同於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時且當第二添加劑不同於第一添加劑時,第二非金屬材料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在其中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之一情況下,當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等於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時且當第二添加劑相同於第一添加劑時,第二非金屬材料相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
在一第三修改例中,組合第一修改例與第二修改例。例如,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一樹脂、第一纖維FB1及第一添加劑。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二樹脂、第二纖維FB2及第二添加劑。當第一樹脂、第一纖維FB1、第一纖維FB1之第一比率、第一添加劑及第一添加劑之第一比率之至少一者不同於第二樹脂、第二纖維FB2、第二纖維FB2之第二比率、第二添加劑及第二添加劑之第二比率之對應至少一者時,第二非金屬材料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
在一第四修改例中,如圖10中所見,可自第一修改例之第一非金屬材料省略第一纖維FB1。即使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因為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二纖維FB2。類似地,可自第一修改例之第二非金屬材料省略第二纖維FB2。即使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因為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一纖維FB1。
在一第五修改例中,可自第二修改例之第一非金屬材料省略第一添加劑。即使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因為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二添加劑。類似地,可自第二修改例之第二非金屬材料省略第二添加劑。即使第二樹脂相同於第一樹脂,第二非金屬材料仍不同於第一非金屬材料,因為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第一添加劑。
例如,在其中第一纖維FB1包含碳纖維之一情況下,第一比率在自20%至50%之範圍內。此修改例可改良基部構件12之強度且節省基部構件12之一重量。在其中第一纖維FB1包含草纖維之一情況下,第一比率在自40%至80%之範圍內。此修改例可改良基部構件12之強度。在其中第二纖維FB1包含草纖維之一情況下,第二比率在自30%至50%之範圍內。在此修改例中,第二非金屬材料可包含諸如聚四氟乙烯(PTFE)或氟之一滑動促進材料作為第二添加劑。
圖1至圖7中所繪示之液壓裝置10包含用於一公路自行車之一液壓操作裝置。然而,上述實施例及修改例可適用於任何類型之液壓操作裝置。圖8中所繪示之液壓裝置210包含一盤式制動卡鉗(一液壓操作裝置)。然而,上述實施例及修改可適用於一輪緣制動卡鉗。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意欲為開放式術語,其等指定存在所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此概念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詞語,例如術語「具有」、「包含」及其等衍生詞。
當以單數使用時,術語「構件」、「區段」、「部分」、「部件」、「元件」、「主體」及「結構」可具有單個部件或複數個部件之雙重含義。
本申請案中所引用之序數(諸如「第一」及「第二」)僅僅係識別符,但不具有任何其他含義,例如一特定順序及類似者。此外,例如,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並不暗示存在「第二元件」,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並不暗示存在「第一元件」。
除其中元件對具有彼此相同之形狀或結構之構形之外,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對」亦可涵蓋其中元件對具有彼此不同之形狀或結構之構形。
術語「一」(或「一個」)、「一或多個」及「至少一個」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最後,如本文中所使用,程度術語(諸如「實質上」、「約」及「近似」)意謂修飾術語之一合理偏差量,使得最終結果不會顯著改變。本申請案中所描述之所有數值可被解釋為包含諸如「實質上」、「約」及「近似」之術語。
顯然,鑑於上述教示,本發明之諸多修改及變動係可能的。因此,應理解,在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本發明可以不同於本文中具體描述之方式實踐。
2‧‧‧人力車輛或自行車 2A‧‧‧車身 2B‧‧‧轉向裝置或車把 4‧‧‧液壓軟管 6‧‧‧電控制纜線 10‧‧‧液壓裝置 12‧‧‧基部構件 12A‧‧‧開口 14‧‧‧操作構件 14A‧‧‧遠端部分 15‧‧‧樞軸 16‧‧‧第一端部分 16A‧‧‧第一端表面 18‧‧‧第二端部分 20‧‧‧抓握部分 21‧‧‧前鞍部分 21A‧‧‧第二端表面 22‧‧‧安裝結構 24‧‧‧帶夾 26‧‧‧緊固構件 27‧‧‧工具接合構件 28‧‧‧抓握套 30‧‧‧活塞 31‧‧‧液壓缸 31A‧‧‧內周邊表面 31B‧‧‧主要內周邊表面 31C‧‧‧額外內周邊表面 31D‧‧‧中間環形表面 31E‧‧‧外周邊表面 31F‧‧‧主要外周邊表面 31G‧‧‧額外外周邊表面 31H‧‧‧端開口 32‧‧‧缸膛孔 32B‧‧‧主要膛孔 32C‧‧‧額外膛孔 34‧‧‧主要部分 35‧‧‧額外部分 36‧‧‧耦合層 37‧‧‧第一密封環 38‧‧‧第二密封環 40‧‧‧活塞桿 42‧‧‧液壓室 43‧‧‧出口埠 44‧‧‧液壓貯存器 46‧‧‧貯存室 50‧‧‧貯存器膛孔 52‧‧‧隔膜 54‧‧‧蓋 56‧‧‧固定構件 58‧‧‧第一連接孔 60‧‧‧第二連接孔 62‧‧‧第一額外連接孔 64‧‧‧第二額外連接孔 65‧‧‧洩放埠 66‧‧‧螺紋孔 68‧‧‧洩放插塞 70‧‧‧活塞偏置構件 76‧‧‧控制器 210‧‧‧液壓裝置 212‧‧‧基部構件 230‧‧‧活塞 231‧‧‧液壓缸 232‧‧‧缸膛孔 234‧‧‧主要部分 280‧‧‧額外活塞 281‧‧‧額外液壓缸 282‧‧‧摩擦構件 284‧‧‧額外摩擦構件 A1‧‧‧樞轉軸線 A2‧‧‧缸中心軸線 A3‧‧‧貯存器中心軸線 BC1‧‧‧液壓組件 BC2‧‧‧電裝置 BC3‧‧‧額外裝置 BT‧‧‧電池 D1‧‧‧軸向方向 DM11‧‧‧第一內徑 DM12‧‧‧第二內徑 DM21‧‧‧第一外徑 DM22‧‧‧第二外徑 FB1‧‧‧第一纖維 FB2‧‧‧第二纖維 G‧‧‧環形槽 L1‧‧‧第一軸向長度 L2‧‧‧第二軸向長度 P11‧‧‧靜止位置 P12‧‧‧操作位置 P21‧‧‧初始位置 P22‧‧‧致動位置 RT‧‧‧盤式制動轉子 S‧‧‧密封構件 SW1‧‧‧第一電開關 SW2‧‧‧第二電開關 SW3‧‧‧第三電開關 T1‧‧‧第一徑向厚度 T2‧‧‧第二徑向厚度
將輕易獲得本發明及其諸多隨附優點之一更完全理解,因為在結合隨附圖式考量時藉由參考下列詳細描述變得更佳瞭解本發明及其諸多隨附優點。
圖1係根據一實施例之一液壓裝置之一透視圖。
圖2係圖1中所繪示之液壓裝置之另一透視圖。
圖3係圖1中所繪示之液壓裝置之一側視圖。
圖4係沿圖2之線IV-IV截取之液壓裝置之一橫截面視圖。
圖5係圖4中所繪示之液壓裝置之一部分橫截面視圖。
圖6係圖4中所繪示之液壓裝置之一放大部分橫截面視圖。
圖7係根據一修改例之一液壓裝置之一放大部分橫截面視圖。
圖8係根據另一修改例之一液壓裝置之一橫截面視圖。
圖9係根據另一修改例之一液壓裝置之一放大部分橫截面視圖。
圖10係根據另一修改例之一液壓裝置之一放大部分橫截面視圖。
10‧‧‧液壓裝置
12‧‧‧基部構件
12A‧‧‧開口
16‧‧‧第一端部分
20‧‧‧抓握部分
28‧‧‧抓握套
30‧‧‧活塞
31‧‧‧液壓缸
31A‧‧‧內周邊表面
31B‧‧‧主要內周邊表面
31C‧‧‧額外內周邊表面
31D‧‧‧中間環形表面
31E‧‧‧外周邊表面
31F‧‧‧主要外周邊表面
31G‧‧‧額外外周邊表面
31H‧‧‧端開口
32‧‧‧缸膛孔
34‧‧‧主要部分
35‧‧‧額外部分
36‧‧‧耦合層
37‧‧‧第一密封環
38‧‧‧第二密封環
42‧‧‧液壓室
50‧‧‧貯存器膛孔
54‧‧‧蓋
58‧‧‧第一連接孔
60‧‧‧第二連接孔
62‧‧‧第一額外連接孔
64‧‧‧第二額外連接孔
66‧‧‧螺紋孔
68‧‧‧洩放插塞
A2‧‧‧缸中心軸線
D1‧‧‧軸向方向
DM11‧‧‧第一內徑
G‧‧‧環形槽
P21‧‧‧初始位置
P22‧‧‧致動位置
S‧‧‧密封構件

Claims (21)

  1. 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裝置,其包括:一活塞;一基部構件,其由一第一非金屬材料製成;及一液壓缸,其經提供至該基部構件且界定一缸膛孔,該液壓缸包含其中可移動地配置該活塞之一主要部分,該主要部分係由不同於該第一非金屬材料之一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且其中該基部構件及該液壓缸之至少一者包含一環形槽。
  2. 如請求項1之液壓裝置,其中該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樹脂,且該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不同於該第一樹脂之一第二樹脂。
  3. 如請求項1或2之液壓裝置,其中該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纖維,且該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二纖維,較佳地該第二纖維不同於該第一纖維。
  4. 如請求項3之液壓裝置,其中該第一纖維以一第一比率包含於該第一非金屬材料中,且該第二纖維以不同於該第一比率之一第二比率包含於該第二非金屬材料中。
  5. 如請求項1或2之液壓裝置,其中該第一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一添加劑,且該第二非金屬材料包含一第二添加劑,較佳地該第二添加劑不同於該第一添加劑。
  6. 如請求項5之液壓裝置,其中該第一添加劑以一第一比率包含於該第一非金屬材料中,且該第二添加劑以不同於該第一比率之一第二比率包含於該第二非金屬材料中。
  7. 如請求項1或2之液壓裝置,其中該液壓缸係由該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
  8. 如請求項1或2之液壓裝置,其中該液壓缸直接附接至該基部構件,而在該液壓缸與該基部構件之間無另一構件,較佳地該液壓缸直接附接至該基部構件,而在該液壓缸與該基部構件之間無一黏著劑。
  9. 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裝置,其包括:一活塞;一基部構件,其由一第一非金屬材料製成; 一液壓缸,其經提供至該基部構件且界定一缸膛孔,該液壓缸包含其中可移動地配置該活塞之一主要部分,該主要部分係由一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一耦合層,其至少部分設置於該基部構件與該液壓缸之該主要部分之間;且其中該基部構件及該液壓缸之至少一者包含一環形槽。
  10. 如請求項9之液壓裝置,其中該液壓缸係由該第二非金屬材料製成,且該耦合層完全設置於該基部構件與該液壓缸之間。
  11.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液壓裝置,其中該液壓缸包含一外周邊表面,且該基部構件至少部分覆蓋該液壓缸之該外周邊表面。
  12.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液壓裝置,其中該主要部分具有一第一內徑及小於該第一內徑之一第一徑向厚度,較佳地該第一徑向厚度a)等於或大於0.5mm及/或b)等於或小於5mm。
  13. 如請求項12之液壓裝置,其中 該缸膛孔包含具有小於該第一內徑之一第二內徑之一額外部分,較佳地該額外部分具有小於該第二內徑之一第二徑向厚度。
  14. 如請求項13之液壓裝置,其中該主要部分具有一第一外徑,且該額外部分具有小於該第一外徑之一第二外徑。
  15. 如請求項13之液壓裝置,其中該額外部分在該液壓缸之一軸向方向上自該主要部分延伸。
  16.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液壓裝置,其中該環形槽經構形以與該缸膛孔連通。
  17. 如請求項16之液壓裝置,其中該液壓缸包含界定該缸膛孔之一內周邊表面,且該環形槽設置於該內周邊表面上。
  18. 如請求項17之液壓裝置,其中該基部構件包含設置於該基部構件與該液壓缸之間的該環形槽。
  19.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液壓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液壓貯存器,其包含經構形以與該缸膛孔流體連通之一貯存 室。
  20. 如請求項19之液壓裝置,其中該基部構件包含一第一連接孔,該第一連接孔自該貯存室朝向該缸膛孔延伸,且該液壓缸包含一第二連接孔,該第二連接孔自該缸膛孔延伸至該第一連接孔以將該貯存室連接至該缸膛孔。
  21.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液壓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操作構件,其可移動地耦合至該基部構件以便回應於該操作構件之一移動而移動該活塞及/或一摩擦構件,其可移動地安裝於該基部構件上以便回應於該活塞之一移動而移動。
TW108116156A 2018-07-31 2019-05-10 液壓裝置 TWI8403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8460.3A DE102018118460A1 (de) 2018-07-31 2018-07-31 Hydraulikvorrichtung
DE102018118460.3 201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565A TW202007565A (zh) 2020-02-16
TWI840357B true TWI840357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8873A1 (en) 2009-08-28 2011-03-03 Wang Chi F Structure of hydraulic brake lev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8873A1 (en) 2009-08-28 2011-03-03 Wang Chi F Structure of hydraulic brake lever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1007B2 (en) Hydraulic device
TWI714841B (zh) 自行車液壓裝置
US9321505B2 (en) Bicycle hydraulic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US10589819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9821881B2 (en)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9321506B2 (en)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9415831B2 (en)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10189538B2 (en)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TWI706886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201806814A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20150001012A1 (en)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TWI840357B (zh) 液壓裝置
TW202003312A (zh) 用於包括自行車在內的推進式車輛的組件
TWI683765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10507883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833797B (zh) 操作裝置
US10173746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I685444B (zh) 自行車操控裝置
TW202012237A (zh) 操作裝置
US10427752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TW202031543A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20180215445A1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