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9359B - 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編織元件、編織元件載體、編織裝置及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 Google Patents

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編織元件、編織元件載體、編織裝置及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9359B
TWI839359B TW108118862A TW108118862A TWI839359B TW I839359 B TWI839359 B TW I839359B TW 108118862 A TW108118862 A TW 108118862A TW 108118862 A TW108118862 A TW 108118862A TW I839359 B TWI839359 B TW I8393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ing
brake
woven
weaving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6206A (zh
Inventor
羅蘭 西蒙丁格
詹保羅 西歐提諾
猶爾根 維瑟爾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1817526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3575465B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6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6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9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935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制動元件(100),用於在導引通道內制動編織元件移動,該制動元件(100)包含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和至少一制動部分,其中該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可在一安裝/拆卸位置和一固持位置之間位移,該制動元件(100)具有至少一彈簧部分(108),且該至少一彈簧部分(108)於固持位置的方向中以一彈簧力作用在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上;及一編織元件、一編織元件載體、一編織裝置、及一用於具有至少一此制動元件(100)之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Description

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編織元件、編織元件載體、編織裝置及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本發明有關用於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一制動元件。再者,本發明有關一編織元件。本發明亦有關一編織元件載體。本發明亦有關一編織裝置。此外,本發明有關一用於一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美國文獻US 433747 A有關一種用於編織機之彈簧支撐針。針包含針體和彈簧。彈簧與針體分開地製成,且僅藉由裝配而與針體連接。
美國文獻US 2024911 A有關一種用於編織機的一針軸桿。針軸桿包含一凹部,一扁平彈簧配置在凹部中。彈簧圍繞軸桿之一側或兩側上的一或多個摩擦支承表面彎曲或成形。彈簧局部地懸伸於軸桿之橫側表面上,以與一針通道的一或兩個咬合表面配合,針桿可安裝在針通道中。彈簧以至少一端部牢牢地附接至針軸桿。
德國文獻DE 2043566 A1有關一種用於高速圓編機之針。該 針具有平直的形狀,且在其軸桿之一側上設有溝槽狀凹部,以致於針軸桿上的此位置處存在軸桿寬度之顯著減小。分開的彈簧元件連接至針上。彈簧元件之一部分嚙合於針軸桿的溝槽狀凹部中且不可釋放地附接在此凹部中。
德國文獻DE 2245731 A1有關用於編織機之針。該針包含導針片,該導針片在相關聯的針床導引通道中摩擦地導引。導針片具有略微彎曲之導引元件,用於彈性地嚙合靠著針床導引通道的壁面。
德國文獻DE 3921506 C1有關一種用於編織橫機之工具。該工具具有軸桿,該軸桿可以插入針床的導引溝槽並可橫向於其縱長方向彎曲。軸桿具有橫向於其縱長方向之至少二隔開的彎曲部,這些彎曲部引導朝同一側並且設在於使用中保持在導引溝槽內之區域中。
歐洲文獻EP 2045385 A1有關一種編織工具安裝組件和編織工具。編織工具安裝組件包含工具夾具和複數個編織工具。工具夾具具有複數個平行的溝槽。編織工具之每一者都具有固持區域及工作端。每一編織工具於一溝槽中配置有其固持區域。在相鄰的編織工具之間設有至少一填充元件,該填充元件配置於固持區域及工作端之間。填充元件用於確保相鄰的編織工具可在橫向拉動之情況下彼此支撐,這可以在針腳形成期間發生。既然填充元件配置於固持區域及工作端之間,其在編織工具的安裝狀態下係位於溝槽之外側。填充元件夾在、膠合、噴塗、軟焊或焊接至編織工具上。
本發明之目的是在結構上及/或功能上改善前述制動元件。另外,本發明具有於結構上及/或功能上改善前述編織元件之目的。此外, 本發明之目的是在結構上及/或功能上改善該編織元件載體。另外,本發明之目的是於結構上及/或功能上改善該編織裝置。此外,本發明之目的是在結構上及/或功能上改善該模組系統。
此目的藉由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特徵的制動元件所達成。此外,該目的是藉由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特徵的編織元件所達成。此外,該目的是藉由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特徵的編織元件載體所達成。此外,該目的是藉由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特徵的編織裝置所達成。此外,該目的是藉由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特徵的模組系統所達成。
編織元件可被導引或導引在導引通道內,且包含編織元件縱軸。導引通道可具有至少一導引通道壁面及導引通道縱軸。至少一導引通道壁面可為藉由至少一導引腹片所形成。編織元件縱軸和導引通道縱軸可以彼此同軸向或平行地配置。編織元件的移動可以是編織元件和至少一導引通道壁面之間的相對移動。編織元件之移動可以是編織元件在編織元件縱長方向中之移動。
制動元件可用於施加作用在編織元件上的制動力。制動元件可以造成法向力,這造成與摩擦係數相關之摩擦力。下文可能適用:FR
Figure 108118862-A0202-12-0003-12
μ‧FN,在此FR是摩擦力,μ是摩擦係數,且FN是法向力。制動元件可以於編織元件和至少一導引通道壁面之間造成摩擦力。制動元件可用於造成某一預定的法向力、摩擦力及/或制動力。
制動元件可為提供用於配置在編織元件上。制動元件可為提供用於編織元件上之可替換配置。制動元件可以從上方推動至編織元件上。制動元件可以從一側推動至編織元件上。制動元件可以提供用於配置在至少一導引腹片上。制動元件可以提供用於至少一導引腹片上的可替換配置。 制動元件可以提供成從上方推動到至少一導引腹片上。制動元件可以提供成從一側推動到至少一導引腹片上。制動元件可以具有制動元件縱軸。至少一連接部分可用於將制動元件與編織元件或至少一導引腹片連接。
至少一制動部分可以一方面經由編織元件上之連接部分或至少一導引腹片所支撐,且另一方面支撐在至少一導引腹片或編織元件上。法向力可以藉著至少一制動部分實現。摩擦係數可以提供於一方面之至少一制動部分與另一方面的編織元件或至少一導引腹片之間。
在至少一連接部分的安裝/拆卸位置中,可以安裝/拆卸制動元件。於至少一連接部分之安裝/拆卸位置中,制動元件可以安裝在針織元件或至少一導引腹片上/由針織元件或至少一導引腹片拆卸。制動元件可以固持於至少一連接部分的固持位置中。在至少一連接部分之固持位置中,制動元件可以固持於編織元件或至少一導引腹片上。在至少一連接部分的固持位置中,制動元件可以在編織元件之移動期間被牢牢地固持。
於至少一連接部分在安裝/拆卸位置的方向中之位移期間,至少一彈簧部分的彈簧力可以增加。當至少一連接部分移入固持位置時,至少一彈簧部分之彈簧力可以減小。於固持位置中,至少一彈簧部分可以在至少一彈簧部分之彈簧力的作用之下偏置。
至少一制動部分可以配置於至少一連接部分上。至少一制動部分可以設計成像片簧。至少一制動部分可以具有舌狀或弓狀形式。至少一制動部分可以設計成至少部分地是弧狀的。至少一制動部分可以至少部分地具有預定之表面品質。
至少一連接部分可以具有用於摩擦連接的摩擦表面。該至少一連接部分可以具有摩擦表面,用於與編織元件或至少一導引腹片摩擦連接。至少一連接部分可以具有用於正向連接之掣爪部分。至少一連接部分 可包含用於與編織元件或至少一導引腹片正向連接的掣爪部分。掣爪部分可以設置為突出部分。
制動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拆卸部分,用於拆卸制動元件。拆卸部分可具有至少一拆卸開口及/或至少一拆卸槓桿。至少一拆卸開口可用於插入拆卸工具。至少一拆卸槓桿可以用作拆卸工具用之嚙合特徵部。至少一拆卸槓桿可以用作鉗子狀拆卸工具的嚙合特徵部。
制動元件可包含至少一第一連接部分和至少一第二連接部分,且至少一彈簧部分可將至少一第一連接部分和至少一第二連接部分彼此連接。該至少一第一連接部分和該至少一第二連接部分可以彼此對稱地配置且彼此隔開。制動元件可具有U形橫截面。至少一彈簧部分可以形成制動元件之後側。至少一第一連接部分和至少一第二連接部分可以形成支腳。制動元件可具有類似夾子的形狀。
制動元件可具有至少一第一制動部分和至少一第二制動部分。至少一第一制動部分和至少一第二制動部分可以相對彼此對稱地配置。至少一第一制動部分和至少一第二制動部分可相對於含有制動元件縱軸之中心平面相對彼此對稱地定位。至少一第一制動部分和至少一第二制動部分可以彼此錯開地配置。至少一第一制動部分和至少一第二制動部分可以沿著制動元件縱軸彼此錯開地配置。
制動元件可以在切割彎曲製程中製造。制動元件可以由彈簧鋼製成。制動元件可以於射出成形製程中製造。制動元件可以由塑膠材料製成。
編織元件可以是針織工具。編織元件可以是織針。編織元件可以是舌針。編織元件可以是襪針。編織元件可以是扁平織針。編織元件可以是細襪針。編織元件可以是滑塊針(slider needle)。編織元件可包含腳部。 編織元件可具有軸桿部分。編織元件可以具有鉤部。軸桿部分可以配置在腳部和鉤部之間。弧前部可配置於軸桿部分及鉤部之間。軸桿部分可沿著編織元件縱軸延伸。編織元件可以是系統部件。編織元件可以是沉降片。編織元件可以是板件。編織元件可以是選擇部件。編織元件可以是懸垂部件。編織元件可以是中間導針片。編織元件可以是選擇器。編織元件可以是下托座。編織元件可以具有相對於編織元件縱軸成直角延伸的寬度。編織元件可以在寬度方向中具有二個側面。編織元件可以具有相對於編織元件縱軸成直角延伸之高度。編織元件可以在高度方向中具有頂側和底側。
至少一承接部分可以配置於軸桿部分上。至少一承接部分可以配置在弧前部的區域中。至少一承接部分可以至少局部地與制動元件幾何互補的。編織元件可在至少一承接部分處具有至少局部底切之橫截面。至少局部底切的橫截面部分可以具有V形之形狀。至少一承接部分可以於編織元件的頂部具有較大之寬度且在編織元件的底部具有較小之寬度。
編織元件可包含在至少一承接部分處的至少一凹部。至少一凹部可以配置於編織元件之至少一側面上。編織元件可以在至少一承接部分上具有單一凹部。單一凹部可以配置於編織元件的一側面上。編織元件可以在至少一承接部分上具有兩個凹部。兩個凹部可以配置於編織元件之兩側面上。兩個凹部可以彼此對稱地配置。兩個凹部可以相對於含有編織元件縱軸的中心平面彼此對稱地配置。兩個凹部可以彼此錯開地配置。兩個凹部可以沿著編織元件縱軸彼此偏置。
編織元件可以具有複數個承接部分和用於制動元件之至少一制動部分的至少一支撐部分。每一承接部分可以與至少一支撐部分不同地隔開。複數個承接部分和至少一支撐部分可以在功能上配合。該複數個承接部分和該至少一支撐部分可以於功能上配合,使得配置在該複數個承 接部分中之一個上的制動元件以該至少一支撐部分上之至少一制動部分所支撐。然後可以通過制動元件實現的制動力可以取決於制動元件配置在數個承接部分上之哪一個而不同。然後可以藉由制動元件引起的制動力可以越低,制動元件配置於其上之承接部分配置成越遠離至少一支撐部分。然後可以藉由制動元件引起的制動力可以越大,具有制動元件之承接部分配置越靠近至少一支撐部分。
編織元件載體可以藉著編織圓筒所形成。編織圓筒可具有中空圓柱形的基本形狀。編織元件載體可徑向地配置在編織圓筒之外側上。編織元件載體可以藉著針托架(carrier)所形成。編織元件載體可以藉著沉降片環所形成。編織元件載體可以藉著針盤所形成。
至少一導引通道可以沿著導引通道縱軸延伸。至少一導引通道可以具有垂直於導引通道縱軸延伸的寬度。至少一導引通道可於寬度方向中包含兩個導引通道壁面。至少一導引通道可以具有與導引通道縱軸成直角延伸之高度。至少一導引通道可以在高度方向中具有導引通道底部。至少一導引通道可以於高度方向中在頂部打開。
至少一導引通道可以形成於兩個導引腹片之間。至少一導引腹片可以平行於縱向導引通道軸線延伸。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具有垂直於導引通道縱軸延伸的寬度。該至少一導引腹片可以在寬度方向中具有兩個側面,這兩個側面形成導引通道壁面。該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具有與導引通道縱軸成直角延伸之高度。該至少一導引腹片可以於高度方向中具有導引腹片頂部邊緣。
至少一承接部分可以至少局部地與制動元件幾何互補。至少一導引腹片可以至少局部地與制動元件幾何互補。
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在至少一承接部分處具有至少局部底切 的橫截面。至少局部底切之橫截面可以具有V形的形狀。至少一承接部分可以在編織元件之頂部具有更大的寬度,且於編織元件之底部具有更小的寬度。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在其導引腹片頂部邊緣上具有較大之寬度,且於其底側處具有較小的寬度。
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在至少一承接部分上具有至少一凹部。至少一凹部可配置於該至少一導引腹片之至少一側上。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包含在至少一承接部分上的單一凹部。單一凹部可以配置於至少一導引腹片之一側上。該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在該至少一承接部分上具有兩個凹部。兩個凹部可以配置於至少一導引腹片的兩側上。兩個凹部可以彼此相反地配置。兩個凹部可以彼此對稱地配置。兩個凹部可以相對於至少一導引腹片之中心平面對稱地配置。兩個凹部可以彼此錯開地配置。兩個凹部可以在導引通道縱軸的延伸方向中彼此錯開地配置。
至少一導引腹片可包含複數個承接部分和用於制動元件之至少一制動部分的至少一支撐部分。每一承接部分可以與至少一支撐部分不同地隔開。複數個承接部分和至少一支撐部分可以在功能上配合。該複數個承接部分和該至少一支撐部分可以於功能上配合,使得配置在該複數個承接部分中之一個上的制動元件以該至少一支撐部分上之至少一制動部分所支撐。然後可以通過制動元件實現的制動力可以取決於制動元件配置在數個承接部分上之哪一個而不同。然後可以藉由制動元件引起的制動力可以越低,制動元件配置於其上之承接部分配置成越遠離至少一支撐部分。然後可以藉由制動元件引起的制動力可以越大,具有制動元件之承接部分係越靠近至少一支撐部分。
編織裝置可以是圓形編織機。編織裝置可以是襪子編織機。編織裝置可以是橫編機。編織裝置可以是襪子編織機。編織裝置可以是細 襪編織機。至少一制動元件可以能替換地配置在至少一編織元件上。至少一制動元件可以能替換地配置於至少一導引腹片上。至少一編織元件可以是能替換的。
可以在至少一編織元件和至少一導引腹片之間提供導引通道間隙。導引通道間隙可以藉著至少一制動元件來補償。
至少一制動元件能以此方式設計,以作為摩擦配對的摩擦配合件,在該至少一編織元件之移動路徑上方於至少一編織元件上施加預定的制動力及/或預定之制動力分佈。
模組系統的每一制動元件可以設計用於不同之導引通道間隙。模組系統的每一制動元件可設計成施加不同之法向力。模組系統的每一制動元件可設計成施加不同之制動力。
“可以”一詞特別指示本發明的可選特徵部。因此,在每種情況下,存在本發明之示範實施例,其包含相應的一或多個特徵部。
本發明提高製程可靠性。最佳化針腳圖案。產品質量增加。均勻性得到改善。成本降低。生產力亦改善。
於下文中,將參考圖式敘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從本說明書可以獲得進一步的特徵和優點。這些示範實施例之具體特徵可以代表本發明的一般特徵。與這些示範實施例之其他特徵相關聯的特徵亦可以代表本發明之個別特徵。
100‧‧‧制動元件
102‧‧‧連接部分
104‧‧‧連接部分
106‧‧‧制動部分
108‧‧‧彈簧部分
110‧‧‧制動元件縱軸
112‧‧‧拆卸槓桿
114‧‧‧拆卸槓桿
200‧‧‧制動元件
202‧‧‧連接部分
204‧‧‧連接部分
206‧‧‧制動部分
208‧‧‧制動部分
210‧‧‧彈簧部分
300‧‧‧編織元件
302‧‧‧支腳部分
304‧‧‧軸桿部分
306‧‧‧鉤部
308‧‧‧編織元件縱軸
310‧‧‧承接部分
312‧‧‧凹部
314‧‧‧制動元件
316‧‧‧制動部分
318‧‧‧連接部分
400‧‧‧編織元件
402‧‧‧支腳部分
404‧‧‧軸桿部分
406‧‧‧編織元件縱軸
408‧‧‧承接部分
410‧‧‧凹部
412‧‧‧凹部
414‧‧‧制動元件
416‧‧‧制動部分
418‧‧‧制動部分
420‧‧‧連接部分
500‧‧‧制動元件
502‧‧‧編織元件
504‧‧‧承接部分
506‧‧‧承接部分
508‧‧‧承接部分
510‧‧‧連接部分
512‧‧‧連接部分
514‧‧‧制動部分
516‧‧‧制動部分
518‧‧‧彈簧部分
520‧‧‧軸桿部分
522‧‧‧支撐部分
600‧‧‧編織元件載體
602‧‧‧承接部分
604‧‧‧承接部分
606‧‧‧導引腹片
608‧‧‧導引腹片
610‧‧‧導引通道
612‧‧‧導引通道縱軸
614‧‧‧制動元件
616‧‧‧制動元件
700‧‧‧編織裝置
702‧‧‧編織元件載體
704‧‧‧制動元件
706‧‧‧制動元件
708‧‧‧導引腹片
710‧‧‧導引腹片
712‧‧‧導引通道
714‧‧‧編織元件
尤其是,概要地及說明地:圖1顯示用於在導引通道內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其具有相互對稱地配置之制動部分; 圖2顯示用於在導引通道內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其具有相互地偏置之制動部分;圖3顯示編織元件,具有承接部分,用於承接具有相互對稱地配置的制動部分之制動元件;圖4顯示具有制動元件的編織元件,該制動元件具有相互對稱地配置之制動部分;圖5顯示具有承接部分的編織元件,該承接部分用於承接具有彼此偏置之制動部分的制動元件;圖6顯示具有制動元件之編織元件,該制動元件具有彼此偏置的制動部分;圖7顯示制動元件及具有用於制動元件之複數承接部分的編織元件;圖8顯示具有不同地定位之制動元件的編織元件;圖9顯示具有用於承接制動元件之承接部分的編織元件載體;圖10顯示具有制動元件之編織元件載體;及圖11顯示具有編織元件載體的編織裝置,該編織裝置具有制動元件及編織元件。
圖1顯示用於在導引通道內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100,包含兩個連接部分102、104、兩個相互對稱地配置之制動部分(諸如106)、以及彈簧部分108。
制動元件100提供用於對編織元件施加制動力。為此目的,制動元件100可以配置在編織元件上或與編織元件相關聯之編織元件載體的導引腹片上。
制動元件100譬如於切割彎曲製程中由彈簧鋼鐵所製成。制動元件100具有類似夾子形狀,設有制動元件縱軸110及具有後方部分及二支腳部分之像U形橫截面。支腳部分稍微遠離後方部分會聚。支腳部分的自由端略微發散。
支腳部分形成連接部分102、104。制動部分106配置在支腳部分上。後方部分形成彈簧部分108。連接部分102、104是可於安裝/拆卸位置及固持位置之間位移,並遭受藉著彈簧部分108在固持位置的方向中所施加之彈簧力。
當連接部分102、104於安裝/拆卸位置中位移時,制動元件100可安裝及/或可卸下的。當連接部分102、104位移至固持位置時,制動元件100可以保持偏置在編織元件上或與編織元件相關聯之編織元件載體的導引腹片上。
圖1僅顯示二制動部分106之其中一者。制動部分106設計成類似於片簧,且在外側弧形地突出超過連接部分102、104。制動部分106的兩端連接至連接部分102、104。
制動元件100具有用於拆卸制動元件100之拆卸槓桿112、114。拆卸槓桿112、114可以使用鉗子式拆卸工具抵靠著彼此壓縮,以致藉由支腳部分所形成的連接部分102、104接著分開。
圖2顯示用於在導引通道內制動編織元件移動之制動元件200,具有兩個連接部分202、204、兩個相互偏置的制動部分206、208、和彈簧部分210。
制動部分206、208設計成類似板簧,且於縱長方向中從連接部分202、204延伸。制動部分206、208在外側弧形地突出超過連接部分202、204。每一制動部分206、208於一端部連接至連接部分202、204, 且每一制動部分具有自由端,該自由端可以能滑動地抵靠著編織元件或抵靠著與編織元件載體之編織元件相關聯的導引腹片。再者,參考圖1和對應之敘述。
圖3顯示編織元件300,具有支腳部分302、軸桿部分304、及鉤部306。軸桿部分304配置於支腳部分302和鉤部306之間。軸桿部分304沿著編織元件縱軸308延伸。編織元件300在編織元件載體的導引通道中導引。
編織元件300具有承接部分310,其配置於軸桿部分304上,用於承接具有相互對稱地配置之制動部分的制動元件、諸如根據圖1之制動元件100。編織元件300具有在承接部分310上的兩個凹部、諸如312。凹部312在編織元件之兩側上彼此相反且對稱地配置。承接部分310具有V形底切橫截面。
圖4顯示具有制動元件314的編織元件300、諸如根據圖1之制動元件100,其具有彼此對稱地配置的制動部分、諸如316。制動元件314配置於承接部分310上。制動元件314之連接部分(諸如318)承接在凹部312中。制動元件314正向地且摩擦地固持於承接部分310上。制動部分316橫向弧形地突出超過編織元件300。另外特別參考圖1和3以及對應的敘述。
圖5顯示編織元件400之細節,該編織元件400設計成像具有支腳部分402、軸桿部分404、和鉤部的織針。軸桿部分404配置在支腳部分402和鉤部之間。軸桿部分404沿著編織元件縱軸406延伸。編織元件400於編織元件載體的導引通道內被導引。
編織元件400在軸桿部分404上具有承接部分406,用於承接具有相互偏置之制動部分的制動元件、諸如圖2中所示之制動元件200。 編織元件400在承接部分408上具有兩個凹部410、412。凹部410、412彼此相反地配置且沿著編織元件縱軸406相互偏置。
圖6顯示具有制動元件414(諸如根據圖2的制動元件200)之編織元件400,其具有相互偏置的制動部分416、418。制動元件414配置於承接部分408上。制動元件412之連接部分、諸如420承接在凹部410、412中。制動元件414正向地且摩擦地固持於承接部分408處。制動部分416、418橫向弧形地突出超過編織元件400。制動部分416、418的自由端可滑動地抵靠著編織元件400。再者,特別參考圖2和圖5以及對應之敘述。
圖7於側視圖及於平面圖中顯示制動元件500及設計成像具有用於制動元件500的三個承接部分504、506、508之織針的編織元件502。
制動元件500具有二連接部分510、512、二互相對稱地配置之制動部分514、516、及彈簧部分518。制動部分514、516設計為板簧及由連接部分510、512在縱長方向中延伸。制動部分514、516於外側弧形地突出超過連接部分510、512。制動部分514、516的每一者分別在一端部連接至連接部分510、512,且分別包括可滑動地抵靠於編織元件502之自由端。
編織元件500具有軸桿部分520。承接部分504、506、508配置於軸桿部分520上。軸桿部分520在承接部分504、506、508的區域中具有減小之寬度。承接部分504、506、508藉著後凹部所形成。編織元件500具有配置於軸桿部分520上的支撐部分522。在支撐部分522處,軸桿部分520具有從寬度減小部分開始之類似楔形增加寬度。承接部分504配置於離支撐部分522的長距離處。承接部分506配置在離支撐部分522之中間距離處。承接部分508配置於離支撐部分522的小距離處。
圖8顯示編織元件502,其包含不同定位之制動元件500。 當制動元件500配置在承接部分506處時,制動部分514、516的自由端以減小之寬度抵靠著軸桿部分520的區域。當制動元件500配置於承接部分508上時,制動部分514、516之自由端以略微放大的寬度抵靠著支撐部分522。當制動元件500配置在承接部分510上時,制動部分514、516之自由端以更大的寬度抵靠著支撐部分522。
圖9顯示編織元件載體600,其具有用於承接制動元件之承接部分、諸如602、604。編織元件載體600藉由使用中空圓柱形編織圓筒所形成並徑向地配置在編織圓筒的外側。
編織元件載體600具有導引腹片、諸如606、608。導引腹片606、608限定側向導引通道、諸如610。導引通道610用於導引編織元件,且每一導引通道沿著導引通道之縱軸612延伸。
承接部分602、604配置在導引腹片606、608上,且用於承接具有相互對稱地配置的制動部分之制動元件、諸如根據圖1的制動元件100。導引腹片606、608之每一者具有在承接部分602、604上的兩個凹部。凹部於編織元件之兩側上彼此相向且彼此對稱地配置。承接部分具有V形底切橫截面。
圖10顯示具有制動元件(諸如614、616)的編織元件載體600、諸如圖1中所示之制動元件100,其具有相互對稱地配置的制動部分。制動元件614、616配置在承接部分602、604上。制動元件614、616之連接部分承接於凹部中。制動元件614、616正向地並藉由摩擦嚙合固持在承接部分602、604上。制動部分橫向弧形地突出超過導引腹片606、608。再者,特別參考圖1以及對應的敘述。
圖11顯示編織裝置700,其具有編織元件載體702,類似於圖9和圖10之編織元件載體600,具有(諸如704、706)制動元件、諸如根 據圖1的制動元件100,和編織元件。
制動元件704、706配置在編織元件載體702之導引腹片上、諸如708、710。諸如712的導引通道形成於導引腹片708、710之間。設計為織針的編織元件714沿著導引通道縱軸在導引通道712內可位移地導引。
制動元件704、706之制動部分與編織元件714偏置地接觸,並與編織元件714形成摩擦配對。這造成制動力施加於編織元件714上。制動元件704、706的每一者在編織元件714之移動路徑上方造成預定的限定制動力及/或預定的限定制動力分佈。
制動元件704、706能以用其他制動元件代替,以便在制動元件714之移動路徑上方改變或恢復某一預定制動力及/或預定制動力分佈。具有編織元件載體702、制動元件704、706和編織元件714的編織裝置700形成模組系統。
100‧‧‧制動元件
102‧‧‧連接部分
104‧‧‧連接部分
106‧‧‧制動部分
108‧‧‧彈簧部分
110‧‧‧制動元件縱軸
112‧‧‧拆卸槓桿
114‧‧‧拆卸槓桿

Claims (23)

  1. 一種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用於在一導引通道(610、712)內制動一編織元件移動,該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包含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202、204、318、420、510、512)和至少一制動部分(106、206、208、316、414、416、414、516),其特徵在於該至少一連接部分係用於將該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與該編織元件(300、400、502)或至少一導引腹片(606、608、707、710)相連接,該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202、204、318、420、510、512)可在一安裝/拆卸位置和一固持位置之間位移,該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包含至少一彈簧部分(108、210、518),且該至少一彈簧部分(108、210、518)於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202、204、318、420、510、512)上在該固持位置的方向中施加一彈簧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其中該至少一制動部分(106、206、208、316、414、416、514、516)配置於該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202、204、318、420、510、512)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之任一項之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其中該至少一連接部分(102、104、202、204、318、420、510、512)包含用於摩擦及/或正向連接的一摩擦表面及/或一掣爪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之任一項之制動元件(100、314、614、616、704、706),其中該制動元件(100、314、614、616、704、706) 包含用於拆卸該制動元件(100、314、614、616、704、706)的至少一拆卸部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制動元件(100、314、614、616、704、706),其中該拆卸部分包含至少一拆卸開口及/或至少一拆卸槓桿(112、11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之任一項之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其中該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包含至少一第一連接部分(102、202、510)及至少一第二連接部分(104、204、318、420、512),且該至少一彈簧部分(108、210、518)將該至少一第一連接部分(102、202、510)及該至少一第二連接部分(104、204、318、420、512)連接至彼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連接部分(102、202、510)及該至少一第二連接部分(104、204、318、420、512)彼此對稱地配置且彼此隔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中之任一項之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其中該制動元件(100、200、316、414、500、614、616、704、706)包含至少一第一制動部分(206、416、514)及至少一第二制動部分(106、208、316、418、516),且該至少一第一制動部分(206、416、514)和該至少一第二制動部分(106、208、316、418、516)彼此對稱地配置或彼此偏置。
  9. 一種編織元件(300、400、502),其特徵在於該編織元件(300、400、502)包含至少一承接部分(310、408、504、506、508),用於承接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之任一項之一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編織元件(300、400、502),其中該至少一承接部分(310、408、504、506、508)至少局部幾何形狀地與該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互補地形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0項中之任一項之編織元件(300、400、502),其中該編織元件在該至少一承接部分(310、408、504、506、508)包含一至少局部底切的橫截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編織元件(300、400、502),其中該至少局部底切橫截面具有一像V形的形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0項中之任一項之編織元件(300、400、502),其中該編織元件(300、400、502)於該至少一承接部分(310、408、504、506、508)包含至少一凹部(312、410、412)。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0項中之任一項之編織元件(502),其中該編織元件(502)包含複數承接部分(504、506、508)及用於該至少一制動元件(500)的至少一制動部分(514、516)之至少一支撐部分(522),且該等承接部分(504、506、508)的每一者與該至少一支撐部分(522)不同地隔開。
  15. 一種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包含至少一導引腹片(606、608、708、710)及用於導引至少一編織元件之至少一導引通道(610、712),其特徵在於該至少一導引腹片(606、608、708、710)包含至少一承接部分(602、604),用於承接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之任一項之一制動元件(100、200、500、614、616、704、706)。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其中該至少一承接部分(602、604)至少局部幾何形狀地與該制動元件(100、200、500、614、616、704、706)互補地形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16項中之任一項之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其中該至少一承接部分(602、604)上的至少一導引腹片(606、608、708、710)具有一至少局部底切之橫截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其中該至少局部底切的橫截面具有一像V形之形狀。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16項中之任一項之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其中該至少一承接部分(602、604)上的至少一導引腹片(606、608、708、710)包含至少一凹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16項中之任一項之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其中該編織元件載體具有複數承接部分及用於該至少一制動元件(500)的至少一制動部分之至少一支撐部分,且該等承接部分的每一者與該至少一支撐部分不同地隔開。
  21. 一種編織裝置(700),其特徵在於該編織裝置(700)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20項中之任一項之一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及/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4項中之任一項之至少一編織元件(300、400、502)、及在任何情況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之任一項之至少一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其中該至少一制動元件(100、200、344、414、500)配置於該至少一編織元件(300、400、502)上,且該至少一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的至少一制動部分(106、206、208、316、414、416、514、516)與該編織元件載體之至少一導引腹片形成一摩擦配對,及/或該至少一制動元件(614、616、704、706)配置在該編織元件載體(600、702)的至少一導引腹片(606、608、708、710)上,且該至少一制動元件(614、616、704、706)之至少一制動部分與該至少一編織元件(714)形成一摩擦配對。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編織裝置(700),其中該至少一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能以此方式設計,以作為摩擦配對的摩擦配合件,在該至少一編織元件(300、400、502、714)上施加一預定之制動力及/或於該至少一編織元件(300、400、502、714)的一移動路徑上方產生一預定之制動力分佈。
  23. 一種用於一編織裝置(700)之模組系統,其特徵在於該模組系統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20項中之任一項之編織元件載體(600、702)及/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4項中之任一項之至少一編織元件(300、400、502、714)、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之任一項之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其中該等制動元件(100、200、314、414、500、614、616、704、706)的每一者不同地設計,且如果需要,可選擇用於配置在該編織元件載體(600、702)之至少一導引腹片(606、608、708、710)上、及/或於該至少一編織元件(300、400、502、714)上。
TW108118862A 2018-05-30 2019-05-29 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編織元件、編織元件載體、編織裝置及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TWI8393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75260.1 2018-05-30
EP18175260.1A EP3575465B1 (de) 2018-05-30 2018-05-30 Bremselement zum bremsen einer strickelementbewegung, strickelement, strickelementträger, strickvorrichtung und baukastensystem für eine strick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6206A TW202006206A (zh) 2020-02-01
TWI839359B true TWI839359B (zh) 2024-04-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99278A (en) 1929-09-16 1933-02-28 Hemphill Co Needle be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99278A (en) 1929-09-16 1933-02-28 Hemphill Co Needle b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6462B1 (ko) 상용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및 브레이크 라이닝 세트
JP6457388B2 (ja) 塑性変形可能な復元ばねを備える自動車のため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および復元ばね
AU2016278775A1 (en) Disk brake for a commercial vehicle and brake pad set
EP1448911B1 (en) Disc brake with spring clip
KR102663098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및 브레이크 패드 세트
CS209401B2 (en) Disc brake witf sleding clip
US20080264314A1 (en) Gripper for a tufting machine
US6516649B1 (en) Press brake tooling providing stabilization between die and die holder
JP2004167141A (ja) クリップ付きハンガ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33856B (zh) 擠壓工具定位器和擠壓工具
TWI839359B (zh) 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編織元件、編織元件載體、編織裝置及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EP1318321A1 (en) Vehicle brake pad, in particular for a railway vehicle
JP4528794B2 (ja) タフティング機用のグリッパ装置
KR100852230B1 (ko) 편물기의 바
EP0208193B1 (en) Device for the passing of the stitch from a needle for the forming of plain knitting to a needle for the forming of purl knitting and vice versa, in a 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like
CN112384428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制动衬面保持装置的衬面保持件和制动衬面保持装置
TW202006206A (zh) 制動編織元件移動的制動元件、編織元件、編織元件載體、編織裝置及編織裝置的模組系統
JP6731211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のブレーキパッド
US4130189A (en) Return spring of a drum brake used in a vehicle
US7836729B2 (en) Transfer needle with internal spring tip
KR20110035957A (ko) 내장형 중심 스트립을 갖는 슬라이더 니들
WO2006070763A1 (ja) 可動シンカを備える横編機
US5956976A (en) Latch needle for loop-forming textile machines
JP2018105357A (ja) ブレーキパッド組立体およびキャリパ
JP2023517577A (ja) 自動車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のライニング支持体プレート、並びにその製造のため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