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7776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7776B
TWI837776B TW111131058A TW111131058A TWI837776B TW I837776 B TWI837776 B TW I837776B TW 111131058 A TW111131058 A TW 111131058A TW 111131058 A TW111131058 A TW 111131058A TW I837776 B TWI837776 B TW I8377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
elastic member
electronic device
distance
torq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1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1609A (zh
Inventor
林哲賢
朱哲賢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1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1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7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7776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及旋轉模組。旋轉模組連接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且包括凸輪、旋轉軸及彈性件。凸輪位於第一機體。旋轉軸連接於凸輪及第二機體之間。旋轉軸相對於第一機體沿軸線旋轉,而使第二機體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轉換。彈性件具有相對的兩端。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機體及凸輪。當軸線位於兩端的連線上時,第二機體停止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當第二機體位於第一位置與中間位置之間時,彈性件帶動第二機體旋轉至第一位置。當第二機體位於中間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時,彈性件帶動第二機體旋轉至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旋轉模組的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更複雜且更人性化的電子產品已推陳出新。然而,在目前市售的可旋轉的顯示裝置中,當具有顯示單元的機體相對於具有支撐架的機體旋轉而於水平模式及垂直模式之間進行轉換時,往往需要使用者全程手動翻轉,造成操作上的不便。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具有較佳的操作便利性。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及旋轉模組。旋轉模組連接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旋轉模組包括凸輪、旋轉軸及彈性件。凸輪位於第一機體。旋轉軸連接於凸輪及第二機體之間。旋轉軸相對於第一機體沿軸線旋轉,而使第二機體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轉換。彈性件具有相對的兩端。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機體及凸輪。當軸線位於兩端的連線上時,第二機體停止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當第二機體位於第一位置與中間位置之間時,彈性件帶動第二機體旋轉至第一位置。當第二機體位於中間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時,彈性件帶動第二機體旋轉至第二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扭力組件。扭力組件包括第一扭力片及第二扭力片。第一扭力片及第二扭力片相連接並固定於第一機體。凸輪扺接於第一扭力片及第二扭力片之間,以在凸輪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時產生摩擦力。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凸輪具有圓弧狀凹槽。扭力組件滑設於圓弧狀凹槽。圓弧狀凹槽的圓心位在軸線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圓弧狀凹槽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及圓心的連線與第二端及圓心的連線的夾角為一角度。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轉換的旋轉角度小於或等於該角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凸輪具有環形凹槽。扭力組件滑設於環形凹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固定件。固定件樞設於凸輪。固定件連接彈性件的兩端的其中一者。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調整組件。調整組件連接於第一機體及彈性件之間,以對彈性件施加拉力。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調整組件包括限位座、螺桿及滑動件。限位座固設於第一機體。螺桿可移動地連接於限位座。滑動件固接於螺桿。彈性件連接於凸輪及滑動件之間。調整組件藉由螺桿相對於限位座的移動,帶動滑動件相對限位座移動並調整該拉力的大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彈性件的兩端之間在第一位置具有第一距離。彈性件的兩端之間在第二位置具有第二距離。彈性件的兩端之間在中間位置具有第三距離。第一距離等於第二距離。第一距離小於第三距離。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旋轉模組連接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且旋轉組件透過凸輪、旋轉軸及彈性件的設置,讓使用者僅須以手動翻轉的方式使第二機體自初始位置(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其中一者)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中間位置PC後,即可藉由彈性件的作動,帶動第二機體自動旋轉至定位(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另一者),從而使電子裝置具有較佳的操作便利性。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第二機體於第一位置的立體圖。圖1B是圖1A的第二機體於中間位置的立體圖。圖1C是圖1A的第二機體於第二位置的立體圖。圖2A是圖1A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圖2B是圖1B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圖2C是圖1C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圖3是圖2A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4A是圖2A的拆解圖。圖4B是圖4A的另一視角的拆解圖。須說明的是,為了清楚說明旋轉組件130的結構,圖2A至圖4B省略繪示部分的第一機體110。
請參考圖1A至圖2C,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機體110、第二機體120及旋轉模組130(圖2A至圖2C)。旋轉組件130連接於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之間,使得第二機體120能夠沿軸線AX相對於第一機體110轉動,而在第一位置P1(圖1A、圖2A)與第二位置P2(圖1C、圖2C)之間轉換。
此處,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例如為顯示裝置,其中第一機體110例如包括支架111(圖1A至圖1C)的機體,而第二機體120例如是具有顯示單元的機體,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於第一位置P1(圖1A、圖2A)呈垂直狀態,而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於第二位置P2(圖1C、圖2C)呈水平狀態,但不以此為限。
詳細而言,請參考圖2A至圖4B,在本實施例中,旋轉組件130包括凸輪131、旋轉軸132及彈性件133。凸輪131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軸132連接於凸輪131及第二機體120之間,且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沿軸線AX旋轉,而使第二機體120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轉換。彈性件133具有相對的兩端E1、E2,且兩端E1、E2分別連接第一機體110及凸輪131。此處,旋轉軸132例如是空心軸,以讓第二機體120的線路(未示出)穿過空心軸而進入第一機體110中,但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而言,請參考圖2A至圖2C,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沿軸線AX旋轉而於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轉換時,第二機體120可停止於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的中間位置PC(圖1B、圖2B)。此時,如圖2B所示,軸線AX位於彈性件133的兩端E1、E2的連線LE上,讓彈性件133對凸輪131所施加的拉力FE穿過軸線AX(即凸輪131的旋轉中心),使彈性件133所施加的拉力FE無法帶動凸輪131旋轉,從而停止於中間位置PC。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機體120位於中間位置PC時,凸輪131的運動方向不受拘束,而使凸輪131具有繞軸線AX順時鐘旋轉或繞軸線AX逆時鐘旋轉的兩種旋轉方向。
更進一步而言,如圖2A及圖2B所示,當使用者施力而帶動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且第二機體120位於第一位置P1(圖2A)與中間位置PC(圖2B)之間時,彈性件133帶動第二機體120繞軸線AX旋轉至第一位置P1。如圖2B及圖2C所示,當使用者施力而帶動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且第二機體120位於中間位置PC(圖2B)與第二位置P2(圖2C)之間時,彈性件133帶動第二機體120繞軸線AX旋轉至第二位置P2。
也就是說,當第二機體120位於中間位置PC(圖2B)時,彈性件133處於拉伸狀態,而在第二機體120位於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與中間位置PC之間時,可透過彈性件133的復位帶動第二機體120旋轉至定位。
換言之,彈性件133的兩端E1、E2之間在第一位置P1具有第一距離D1(圖2A),彈性件133的兩端E1、E2之間在第二位置P2具有第二距離D2(圖2C),且彈性件133的兩端E1、E2之間在中間位置PC具有第三距離D3(圖2B),其中第一距離D1等於第二距離D2,且第一距離D1小於第三距離D3。
因此,若使用者欲調整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使用狀態,而於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轉換時,僅需於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與中間位置PC之間手動翻轉。待第二機體120轉動至中間位置PC後,即可透過彈性件133的作動,帶動第二機體120自動旋轉至定位(即第二位置P2或第一位置P1)。
如此,可透過上述旋轉組件130的設置,讓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至中間位置PC後,自動輔助旋轉至定位,從而使電子裝置100具有較佳的操作便利性。
以下進一步說明電子裝置100的結構。
請參考圖3至圖4B,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更包括扭力組件140。扭力組件140包括第一扭力片141及第二扭力片142。第一扭力片141及第二扭力片142相連接並固定於第一機體110。部分的凸輪131夾置並扺接於第一扭力片141及第二扭力片142之間,以在凸輪131與第二機體120一同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繞軸線AX旋轉時產生一摩擦力,避免凸輪131與第二機體120拉轉動速度過快,從而達到阻尼器的效果。此處,第一扭力片141及第二扭力片142例如是以螺接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機體110,但不以此為限。
詳細而言,請參考圖2A至圖4B,在本實施例中,凸輪131具有圓弧狀凹槽G1。扭力組件140的第二扭力片142滑設於圓弧狀凹槽G1,且圓弧狀凹槽G1的圓心位在軸線AX上。如圖2A至圖2C所示,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時,凸輪131沿著圓弧狀凹槽G1而相對於第二扭力片142旋轉。
更詳細而言,請參考圖2A,在本實施例中,圓弧狀凹槽G1具有相對的第一端G1-1及第二端G1-2,第一端G1-1及圓心的連線與第二端G1-2及圓心的連線的夾角為一角度AN,且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於第一位置P1(圖2A)與第二位置P2(圖2C)之間轉換的旋轉角度小於或等於此角度AN。
請參考圖2A至圖4B,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更包括固定件150。固定件150樞設於凸輪131,且連接彈性件133的一端E2,以在凸輪131旋轉時隨之轉動,避免彈性件133連接於凸輪131的連接點因凸輪131的旋轉而產生不平整甚至是脫離的情形,但不以此為限。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省略固定件150的設置,將彈性件133的一端E2直接連接於凸輪131的連接點上,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圖2A至圖4B,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更包括調整組件160。調整組件160連接於第一機體110及彈性件133的另一端E1之間,以對彈性件133施加拉力FE(圖2A至圖2C)。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調整組件160包括限位座161、螺桿162及滑動件163。限位座161固設於第一機體110,螺桿162可移動地連接於限位座161,且滑動件163固接於螺桿162。彈性件133連接於凸輪131及滑動件163之間,且調整組件160藉由螺桿162相對於限位座161的移動,帶動滑動件163相對於限位座161移動並調整拉力FE(圖2A至圖2C)的大小。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照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5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部分元件於第一位置的立體圖。須說明的是,為了清楚說明旋轉組件130的結構,圖5省略繪示部分的第一機體110A。請同時參考圖3與圖5,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A與圖3的電子裝置100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第一機體110A及凸輪131A。
請參考圖5,在本實施例中,凸輪131A具有環形凹槽G1A。扭力組件140的第二扭力片142滑設於環形凹槽G1A,且環形凹槽G1A的圓心位在軸線AX上。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A還包括一對限位部112,且這對限位部112設置於凸輪131A的凸部PC沿軸線AX旋轉的路徑上,以限制凸輪131A與第二機體120一同相對於第一機體110A旋轉的角度。如此,可避免第二機體120經旋轉軸132而進入第一機體110中的線路(未示出)或其它構件(未示出),因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旋轉而發生纏繞甚至是損壞的情形。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旋轉模組連接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且旋轉組件透過凸輪、旋轉軸及彈性件的設置,讓使用者僅須以手動翻轉的方式使第二機體自初始位置(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其中一者)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中間位置PC後,即可藉由彈性件的作動,帶動第二機體自動旋轉至定位(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另一者),從而使電子裝置具有較佳的操作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電子裝置 110、110A:第一機體 111:支架 112:限位部 120:第二機體 130:旋轉模組 131、131A:凸輪 132:旋轉軸 133:彈性件 140:扭力組件 141:第一扭力片 142:第二扭力片 150:固定件 160:調整組件 161:限位座 162:螺桿 163:滑動件 PC:凸部 G1、G1A:圓弧狀凹槽 G1-1:第一端 G1-2:第二端 E1、E2:端 FE:拉力 LE:連線 AX:軸線 AN:角度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C:中間位置
圖1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第二機體於第一位置的立體圖。 圖1B是圖1A的第二機體於中間位置的立體圖。 圖1C是圖1A的第二機體於第二位置的立體圖。 圖2A是圖1A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 圖2B是圖1B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 圖2C是圖1C的部分元件的俯視圖。 圖3是圖2A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4A是圖2A的拆解圖。 圖4B是圖4A的另一視角的拆解圖。 圖5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部分元件於第一位置的立體圖。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第二機體
130:旋轉模組
131:凸輪
132:旋轉軸
133:彈性件
140:扭力組件
141:第一扭力片
142:第二扭力片
150:固定件
160:調整組件
161:限位座
162:螺桿
163:滑動件
G1:圓弧狀凹槽
E1、E2:端
AX:軸線
P1:第一位置

Claims (8)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以及一旋轉模組,連接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且包括:一凸輪,位於該第一機體;一旋轉軸,連接於該凸輪及該第二機體之間,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沿一軸線旋轉,而使該第二機體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轉換;以及一彈性件,具有相對的兩端,且該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機體及該凸輪;以及一調整組件,該調整組件連接於該第一機體及該彈性件之間,以對該彈性件施加一拉力,當該軸線位於該兩端的連線上時,該第二機體停止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的一中間位置,當該第二機體位於該第一位置與該中間位置之間時,該彈性件帶動該第二機體旋轉至該第一位置,當該第二機體位於該中間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時,該彈性件帶動該第二機體旋轉至該第二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扭力組件,該扭力組件包括一第一扭力片及一第二扭力片,其中該第一扭力片及該第二扭力片相連接並固定於該第一機體,且該凸輪抵接於該 第一扭力片及該第二扭力片之間,以在該凸輪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時產生一摩擦力。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凸輪具有一圓弧狀凹槽,該扭力組件滑設於該圓弧狀凹槽,該圓弧狀凹槽的一圓心位在該軸線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圓弧狀凹槽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及該圓心的連線與該第二端及該圓心的連線的夾角為一角度,且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轉換的旋轉角度小於或等於該角度。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凸輪具有一環形凹槽,該扭力組件滑設於該環形凹槽。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固定件,樞設於該凸輪,且連接該彈性件的該兩端的其中一者。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調整組件包括一限位座、一螺桿及一滑動件,該限位座固設於該第一機體,該螺桿可移動地連接於該限位座,該滑動件固接於該螺桿,該彈性件連接於該凸輪及該滑動件之間,且該調整組件藉由該螺桿相對於該限位座的移動,帶動該滑動件相對於該限位座移動並調整該拉力的大小。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彈性件的該兩端之間在該第一位置具有一第一距離,該彈性件的該兩端之間在該 第二位置具有一第二距離,該彈性件的該兩端之間在該中間位置具有一第三距離,該第一距離等於該第二距離,且該第一距離小於該第三距離。
TW111131058A 2021-11-21 2022-08-18 電子裝置 TWI837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81726P 2021-11-21 2021-11-21
US63/281,726 2021-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1609A TW202321609A (zh) 2023-06-01
TWI837776B true TWI837776B (zh) 2024-04-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52047A1 (en) 2017-08-31 2020-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52047A1 (en) 2017-08-31 2020-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9144B2 (en) Double-shaft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021659B2 (en) Hinge structure
TWI598022B (zh) 電子裝置及其樞軸機構
US9915086B2 (en) Triaxial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568261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627366B (zh) 樞轉結構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TWI263128B (en) Notebook PC with an adjustable keyboard
US8797765B2 (en) Angle adjustabl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isplay unit using the same
KR100802384B1 (ko) 디스플레이 회동 장치 및 이것과 디스플레이의 결합 방법
TW202034120A (zh) 遊戲控制器與支撐架模組
KR20070101955A (ko) 디스플레이 익스텐션 장치
CN114087277B (zh) 铰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I837776B (zh) 電子裝置
US10261548B2 (en) Hinge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W202321609A (zh) 電子裝置
US7471474B2 (en) Fine adjustment mechanism
TWI706093B (zh) 旋轉裝置
TW200539073A (en) Torque-controlled rotational module
TWM606638U (zh) 轉軸結構
KR20050099587A (ko) 화상형성장치
TWM492379U (zh) 可連動樞轉的鉸鏈
JPH11354941A (ja) 電子機器
TW202036071A (zh) 外接式鏡頭模組
KR200230256Y1 (ko) 액정 패널의 경사각도 조절장치
US20150211273A1 (en) Bra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