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5819Y -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55819Y
CN201355819Y CNU2008201996255U CN200820199625U CN201355819Y CN 201355819 Y CN201355819 Y CN 201355819Y CN U2008201996255 U CNU2008201996255 U CN U2008201996255U CN 200820199625 U CN200820199625 U CN 200820199625U CN 201355819 Y CN201355819 Y CN 2013558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plate
rotating shaft
substrate
portable termin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996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鍾火立
田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Aite Co Ltd
Ningbo Xingrui Electronics Co Ltd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Aite Co Ltd
Ningbo Xingrui Electronics Co Ltd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Aite Co Ltd, Ningbo Xingrui Electronics Co Ltd,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CHINA PRECISI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Korea Ait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996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558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558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558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这种模组的便携终端,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与第一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和旋转轴,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旋转轴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枢转孔后固定在第二滑板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便携终端还包括盖体和机身,所述机身与上述基板固定,所述盖体与上述第一滑板固定。本实用新型盖体旋转后仍然基本相对于机身对称,同时扩大了旋转打开后机身的开放区域,满足了按键安排需要;同时其旋转和滑动模组厚度薄,减薄了便携终端的厚度,满足用户对轻便便携的需求。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分别具有盖体和机身的便携终端的盖体和机身在连接时一般,其连接方式一般为翻盖式、滑盖式两种,但是随着便携终端的功能越类越多,盖体和机身增添了旋转连接方式甚至将滑盖和旋转相结合,其盖体在旋转打开时,原先竖直的屏幕直角转过90度而变成水平。以使得用户在使用便携终端进行视频观看和游戏等娱乐活动时,可以使用较宽的屏幕,满足用户需要。但是旋转的旋转轴一般都设于旋转模组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为了使得旋转后盖体处于正中位置,则旋转轴必须设置于盖体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但是这样就使得旋转后机身所露出来的部分减少,有可能使得按键等无法合理安排;如果为了保证旋转打开后机身能露出足够的位置而将旋转轴设于盖体长度方向的上端,则旋转打开后,盖体偏向机身一侧,用户手握机身时手感不好,同时也不美观,观看屏幕时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其在解决便携终端盖体旋转后仍然基本相对于机身对称问题的同时,也保证打开后机身的开放区域,满足了按键安排需要;同时其旋转和滑动模组厚度薄,减薄了便携终端的厚度,满足用户对轻便便携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与第一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和旋转轴,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旋转轴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枢转孔后固定在第二滑板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
一种采用旋转和滑动模组的便携终端,包括盖体、机身及旋转和滑动模组,所述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与第一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和旋转轴,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旋转轴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枢转孔后固定在第二滑板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所述盖体与第一滑板固定,所述机身与基板固定;所述基板上于枢转孔外圈还设有与枢转孔同圆心的圆弧滑槽孔,所述旋转轴外端设有外径大于旋转轴外径的帽部,所述帽部外周设有向外的固定突起,所述固定突起外端朝向基板弯折并容置于圆弧滑槽孔中,所述固定突起与一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与第一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和旋转轴,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旋转轴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枢转孔后固定在第二滑板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
所述基板上于枢转孔外圈还设有与枢转孔同圆心的圆弧滑槽孔,所述旋转轴外端设有外径大于旋转轴外径的帽部,所述帽部外周设有向外的固定突起,所述固定突起外端朝向基板弯折并容置于圆弧滑槽孔中,所述固定突起与一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上。
所述旋转轴上还套设有位于基板枢转孔两侧的助滑垫圈。
所述第二滑板与旋转轴固定的一侧朝向旋转轴拱起形成外拱面,所述第二滑板的另一侧朝向基板的一面固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的厚度小于外拱面的拱起高度;所述旋转轴具有轴向的进线孔,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与进线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滑板中间设有开口向内的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滑板上与开口对应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一边为外拱面的内侧边。
所述第一滑板于滑动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向第二滑板突起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滑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上设有与限位结构配合的限位缺槽。
一种采用旋转和滑动模组的便携终端,包括盖体、机身及旋转和滑动模组,所述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与第一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和旋转轴,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旋转轴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枢转孔后固定在第二滑板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所述盖体与第一滑板固定,所述机身与基板固定;所述基板上于枢转孔外圈还设有与枢转孔同圆心的圆弧滑槽孔,所述旋转轴外端设有外径大于旋转轴外径的帽部,所述帽部外周设有向外的固定突起,所述固定突起外端朝向基板弯折并容置于圆弧滑槽孔中,所述固定突起与一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上。
所述机身上设有容置基板和旋转轴外端的凹槽,所述盖体上设有容置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凹槽,所述机身朝向盖体的一面靠近旋转轴的一侧设有限位突起,所述盖体上设有分别与机身和盖体相对滑动和转动时限位突起的轨迹对应的限位滑槽。
所述旋转轴上还套设有位于基板枢转孔两侧的助滑垫圈。
所述第二滑板与旋转轴固定的一侧朝向旋转轴拱起形成外拱面,所述第二滑板的另一侧朝向基板的一面固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的厚度小于外拱面的拱起高度;所述旋转轴具有轴向的进线孔,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与进线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滑板中间设有开口向内的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滑板上与开口对应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一边为外拱面的内侧边;所述便携终端还包括有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一端与机身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旋转轴上的进线孔及通孔之后,再经由缺口并穿过第一滑板的开口后与盖体电连接。
所述第一滑板于滑动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向第二滑板突起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滑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上设有与限位结构配合的限位缺槽。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将旋转和滑动模组的旋转轴偏向一侧设置,使得即使旋转轴偏向滑动方向的一端设置,在便携终端的盖体打开时,机身基本位于盖体中部,也扩大机身的开放区域,用以满足按键安排需要,使得整个盖体可用于触摸屏。
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得旋转和滑动模组厚度薄,减薄了便携终端的厚度,满足用户对轻便便携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将进线孔轴向设于旋转轴上,大大减少了在旋转时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扭曲,同时设置柔性印制电路板引导板,更好的保护了柔性印制电路板,使其在机身和盖体相对滑动和旋转时不易受到损害,减少了机身和盖体之间信号连通不顺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旋转和滑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又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旋转和滑动模组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旋转和滑动模组滑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旋转和滑动模组旋转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便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7的又一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装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旋转和滑动模组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装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在与盖体结合并处于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装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旋转和滑动模组的滑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装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旋转和滑动模组的旋转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便携终端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便携终端滑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便携终端旋转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闭合时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旋转打开时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闭合时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滑动打开时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滑板;11限位结构;12开口;
2第二滑板;21外拱面;22限位缺槽;23通孔;24缺口;25滑动凹槽;26连接部;261缺部;
3基板;31枢转孔;32圆弧滑槽孔;
4旋转轴;41帽部;42固定突起;43进线孔;44安装孔;45定位突起;46定位部;
5第二复位弹簧;
6助滑垫圈;
7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1固定部;
8盖体;81限位滑槽;82屏幕;
9机身;91限位突起;
10柔性印刷电路板;20第一复位弹簧;30铆钉;40螺钉;50主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1、与第一滑板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2和第一复位弹簧20,其中第二滑板2两侧边分别向内折弯形成两个滑动凹槽25,第一滑板1的两个滑动边插入滑动凹槽25中使得二者配合滑动;所述第一滑板1中间向外拱出形成开口朝向第二滑板2的凹槽,第一复位弹簧20为容置于凹槽内的扭簧,其一端用铆钉30固定在第一滑板1的凹槽内,另一端用铆钉30固定在第二滑板2上;用以提供回复弹力,使得用户在滑动开、关便携终端时,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后,第一复位弹簧20积蓄的弹性势能就会自动将便携终端完全打开或完全闭合,使得用户使用起来省力、方便。
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3和旋转轴4,所述基板3上设有供旋转轴4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31,该枢转孔31设于基板3偏侧部的位置,所述旋转轴4穿过枢转孔31后固定在第二滑板2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这样旋转轴4设置于基板3以及滑板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偏心位置,可以使得便携终端的盖体8在旋转后可以位于机身9正中的位置,使得用户观看盖体8上的屏幕82并在机身9上操作时,可以更加方便顺手,满足用户对对称、美观方面的需求。
所述基板3上于枢转孔31外圈还设有与枢转孔31同圆心的圆弧滑槽孔32,所述旋转轴4外端设有外径大于旋转轴4外径的帽部41,所述帽部41外周设有向外的固定突起42,所述固定突起42外端朝向基板3弯折并容置于圆弧滑槽孔32中,所述固定突起42与一第二复位弹簧5的一端用螺钉40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以铆钉30固定在基板3上,该第二复位弹簧5为扭簧,第二复位弹簧5与基板3固定的位置位于圆弧滑槽孔32圆弧的中分线上。在基板3与旋转轴4相对转动时,固定突起42带动第二复位弹簧5的一端在圆弧滑槽孔32中发生滑动,使得第二复位弹簧5发生形变积蓄弹性势能。因此用户在旋转便携终端时,只需要施较小的力使得基板3与旋转轴4相对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复位弹簧5与固定突起42固定的一端从圆弧滑槽孔32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出,当滑过中分线位置时,第二复位弹簧5则会释放弹性势能自动使得转动继续下去,直到固定突起42到达另一端。这样大大方便了用户旋转开合便携终端。
所述旋转轴4上还套设有位于基板3枢转孔31两侧的助滑垫圈6,其可以减少基板3相对于其它部件旋转时的基板3与相邻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使得旋转时,零部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所述第二滑板2与旋转轴4固定的一侧朝向旋转轴4拱起形成外拱面21,外拱面21与另一侧的第二滑板2之间连接有连接部26,所述第二滑板2的另一侧朝向基板3的一面固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的厚度小于外拱面21的拱起高度,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朝向外拱面21的一侧设有固定部71,所述固定部71朝向基板3的一侧与外拱面21相平,固定部71朝向外拱面21的一侧为倾斜的坡面,连接部26上设有与固定部71对应的缺部261,所述固定部71插入固定在缺部261中,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与第二滑板2固定,同时与第一复位弹簧20固定的铆钉30依次穿过第一复位弹簧20、第二滑板2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固定。
所述旋转轴4具有轴向的进线孔43,所述第二滑板2上设有与进线孔43对应的通孔23;该进线孔43和通孔23都是非圆孔,旋转轴4朝向第二滑板2的一面于进线孔43周围设有安装孔44和定位突起45,所述第二滑板2上于通孔23周围设有与安装孔44和定位突起45对应的孔;同时进线孔43孔边都设有卡入通孔23孔内的定位部46。所述第一滑板1中间设有开口向内的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有开口12,所述第二滑板2上与开口12对应的一侧设有缺口24,所述缺口24的一边为外拱面21的内侧边。柔性印刷电路板10可以依次从进线孔43、通孔23缺口24和开口12内穿过。柔性印刷电路板10用来传递机身9和盖体8之间的电信号,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可以在便携终端滑动时引导保护和柔性印刷电路板10。
所述第一滑板1于滑动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向第二滑板2突起的限位结构11,所述第二滑板2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上设有与限位结构11配合的限位缺槽22。限位结构11和限位缺槽22在该方向对第一滑板1和第二滑板2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7至图16所示,一种采用具体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旋转和滑动模组的便携终端,该便携终端可以为移动电话、PDA、PSP等。下面以移动电话为例说明:
所述移动电话包括盖体8、机身9及旋转和滑动模组,其中盖体8外表面可设置显示屏幕82,机身9内表面可设置按键,所述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1、与第一滑板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2和第一复位弹簧20,其中第二滑板2两侧边分别向内折弯形成两个滑动凹槽25,第一滑板1的两个滑动边插入滑动凹槽25中使得二者配合滑动;所述第一滑板1中间向外拱出形成开口朝向第二滑板2的凹槽,第一复位弹簧20为容置于凹槽内的扭簧,其一端用铆钉30固定在第一滑板1的凹槽内,另一端用铆钉30固定在第二滑板2上;用以提供回复弹力,使得用户在滑动开、关便携终端时,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后,第一复位弹簧20积蓄的弹性势能就会自动将便携终端完全打开或完全闭合,使得用户使用起来省力、方便。
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3和旋转轴4,所述基板3上设有供旋转轴4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31,该枢转孔31设于基板3偏侧部的位置,所述旋转轴4穿过枢转孔31后固定在第二滑板2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所述盖体8与第一滑板1固定,所述机身9与基板3固定。这样旋转轴4设置于基板3以及滑板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偏心位置,可以使得便携终端的盖体8在旋转后可以位于机身9正中的位置,使得用户观看盖体8上的屏幕82并在机身9上操作时,可以更加方便顺手,满足用户对对称、美观方面的需求。
所述机身9上设有容置基板3和旋转轴4外端的凹槽,所述盖体8上设有容置第一滑板1和第二滑板2的凹槽,所述机身9朝向盖体8的一面靠近旋转轴4的一侧设有限位突起91,所述盖体8上设有分别与机身9和盖体8相对滑动和转动时限位突起91的轨迹对应的限位滑槽81。其既对机身9和盖体相对滑动时的滑动行程进行了限制,同时还使得盖体8只能相对于机身9做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90度的转动。
所述基板3上于枢转孔31外圈还设有与枢转孔31同圆心的圆弧滑槽孔32,所述旋转轴4外端设有外径大于旋转轴4外径的帽部41,所述帽部41外周设有向外的固定突起42,所述固定突起42外端朝向基板3弯折并容置于圆弧滑槽孔32中,所述固定突起42与一第二复位弹簧5的一端用螺钉40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以铆钉30固定在基板3上,该第二复位弹簧5为扭簧,第二复位弹簧5与基板3固定的位置位于圆弧滑槽孔32圆弧的中分线上。在基板3与旋转轴4相对转动时,固定突起42带动第二复位弹簧5的一端在圆弧滑槽孔32中发生滑动,使得第二复位弹簧5发生形变积蓄弹性势能。因此用户在旋转便携终端时,只需要施较小的力使得基板3与旋转轴4相对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复位弹簧5与固定突起42固定的一端从圆弧滑槽孔32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出,当滑过中分线位置时,第二复位弹簧5则会释放弹性势能自动使得转动继续下去,直到固定突起42到达另一端。这样大大方便了用户旋转开合便携终端。
所述旋转轴4上还套设有位于基板3枢转孔31两侧的助滑垫圈6,其可以减少基板3相对于其它部件旋转时的基板3与相邻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使得旋转时,零部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所述第二滑板2与旋转轴4固定的一侧朝向旋转轴4拱起形成外拱面21,外拱面21与另一侧的第二滑板2之间连接有连接部26,所述第二滑板2的另一侧朝向基板3的一面固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的厚度小于外拱面21的拱起高度,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朝向外拱面21的一侧设有固定部71,所述固定部71朝向基板3的一侧与外拱面21相平,固定部71朝向外拱面21的一侧为倾斜的坡面,连接部26上设有与固定部71对应的缺部261,所述固定部71插入固定在缺部261中,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与第二滑板2固定,同时与第一复位弹簧20固定的铆钉30依次穿过第一复位弹簧20、第二滑板2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固定。
所述旋转轴4具有轴向的进线孔43,所述第二滑板2上设有与进线孔43对应的通孔23;该进线孔43和通孔23都是非圆孔,旋转轴4朝向第二滑板2的一面于进线孔43周围设有安装孔44和定位突起45,所述第二滑板2上于通孔23周围设有与安装孔44和定位突起45对应的孔;同时进线孔43孔边都设有卡入通孔23孔内的定位部46。所述第一滑板1中间设有开口向内的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有开口12,所述第二滑板2上与开口12对应的一侧设有缺口24,所述缺口24的一边为外拱面21的内侧边。
所述便携终端还包括有柔性印刷电路板10,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一端与机身9上的主印刷电路板50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旋转轴4上的进线孔43及通孔23之后,再经由缺口24并穿过第一滑板1的开口12后与盖体8上的LCD电路板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10用来传递机身9和盖体8的电路板之间的电信号,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可以在便携终端滑动时引导保护和柔性印刷电路板10。
如图17和图18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0的A处位于旋转轴4上的进线孔43内,当盖体8旋转打开时,柔性印刷线路板10的A处发生90度的扭曲旋转,从而实现了在旋转打开盖体8时,电路的可靠连接。
如图19和图20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0的B处拐弯位于第一滑板1的开口12处,当盖体8相对于机身9滑动打开时,柔性印刷电路板10与LCD电路板连接的一端拉动柔性印刷电路板10使得另一侧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0经过B处拐弯向该端移动,从而保证了在滑动打开盖体8时电路的可靠连接。
所述第一滑板1于滑动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向第二滑板2突起的限位结构11,所述第二滑板2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上设有与限位结构11配合的限位缺槽22。限位结构11和限位缺槽22在该方向对第一滑板1和第二滑板2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盖体旋转后仍然基本相对于机身对称,同时扩大了旋转打开后机身的开放区域,满足了按键安排需要;同时其旋转和滑动模组厚度薄,减薄了便携终端的厚度,满足用户对轻便便携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1)、与第一滑板(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3)和旋转轴(4),所述基板(3)上设有供旋转轴(4)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31),所述旋转轴(4)穿过枢转孔(31)后固定在第二滑板(2)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上于枢转孔(31)外圈还设有与枢转孔(31)同圆心的圆弧滑槽孔(32),所述旋转轴(4)外端设有外径大于旋转轴(4)外径的帽部(41),所述帽部(41)外周设有向外的固定突起(42),所述固定突起(42)外端朝向基板(3)弯折并容置于圆弧滑槽孔(32)中,所述固定突起(42)与一第二复位弹簧(5)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上还套设有位于基板(3)枢转孔(31)两侧的助滑垫圈(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2)与旋转轴(4)固定的一侧朝向旋转轴(4)拱起形成外拱面(21),所述第二滑板(2)的另一侧朝向基板(3)的一面固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的厚度小于外拱面(21)的拱起高度;所述旋转轴(4)具有轴向的进线孔(43),所述第二滑板(2)上设有与进线孔(43)对应的通孔(23);所述第一滑板(1)中间设有开口向内的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有开口(12),所述第二滑板(2)上与开口(12)对应的一侧设有缺口(24),所述缺口(24)的一边为外拱面(21)的内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1)于滑动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向第二滑板(2)突起的限位结构(11),所述第二滑板(2)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上设有与限位结构(11)配合的限位缺槽(22)。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的便携终端,包括盖体(8)、机身(9)及旋转和滑动模组,所述旋转和滑动模组包括第一滑板(1)、与第一滑板(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还包括基板(3)和旋转轴(4),所述基板(3)上设有供旋转轴(4)穿过并枢转配合的枢转孔(31),所述旋转轴(4)穿过枢转孔(31)后固定在第二滑板(2)表面邻近侧边的一侧,所述盖体(8)与第一滑板(1)固定,所述机身(9)与基板(3)固定;所述基板(3)上于枢转孔(31)外圈还设有与枢转孔(31)同圆心的圆弧滑槽孔(32),所述旋转轴(4)外端设有外径大于旋转轴(4)外径的帽部(41),所述帽部(41)外周设有向外的固定突起(42),所述固定突起(42)外端朝向基板(3)弯折并容置于圆弧滑槽孔(32)中,所述固定突起(42)与一第二复位弹簧(5)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9)上设有容置基板(3)和旋转轴(4)外端的凹槽,所述盖体(8)上设有容置第一滑板(1)和第二滑板(2)的凹槽,所述机身(9)朝向盖体(8)的一面靠近旋转轴(4)的一侧设有限位突起(91),所述盖体(8)上设有分别与机身(9)和盖体(8)相对滑动和转动时限位突起(91)的轨迹对应的限位滑槽(8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上还套设有位于基板(3)枢转孔(31)两侧的助滑垫圈(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2)与旋转轴(4)固定的一侧朝向旋转轴(4)拱起形成外拱面(21),所述第二滑板(2)的另一侧朝向基板(3)的一面固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的厚度小于外拱面(21)的拱起高度;所述旋转轴(4)具有轴向的进线孔(43),所述第二滑板(2)上设有与进线孔(43)对应的通孔(23);所述第一滑板(1)中间设有开口向内的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有开口(12),所述第二滑板(2)上与开口(12)对应的一侧设有缺口(24),所述缺口(24)的一边为外拱面(21)的内侧边;所述便携终端还包括有柔性印刷电路板(10),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10)一端与机身(9)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旋转轴(4)上的进线孔(43)及通孔(23)之后,再经由缺口(24)并穿过第一滑板(1)的开口(12)后与盖体(8)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1)于滑动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向第二滑板(2)突起的限位结构(11),所述第二滑板(2)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引导板(7)上设有与限位结构(11)配合的限位缺槽(22)。
CNU2008201996255U 2008-12-12 2008-12-12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58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996255U CN201355819Y (zh) 2008-12-12 2008-12-12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996255U CN201355819Y (zh) 2008-12-12 2008-12-12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55819Y true CN201355819Y (zh) 2009-12-02

Family

ID=4141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9962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5819Y (zh) 2008-12-12 2008-12-12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5581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026B (zh) * 2008-12-12 2011-05-04 苏州中兴爱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026B (zh) * 2008-12-12 2011-05-04 苏州中兴爱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7197B (zh)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KR100685388B1 (ko) 곡형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 장치
CN100422578C (zh) 带旋转规制机构的2轴铰链
CN101469736B (zh) 铰链结构
US20120149438A1 (en) Mobile phone of folding type and hinge device of the same
CN102668521B (zh) 携带终端
US7752712B2 (en) Hinge
CN202948365U (zh) 电子装置
CN103582372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子模组固定结构
CN102252017A (zh) 旋转机构及具有该旋转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1355819Y (zh)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CN201393348Y (zh) 具支撑结构的滑移式电子装置
CN114017436A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2011012718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hinge mechanism
CN101460026B (zh) 便携终端的旋转和滑动模组及采用该模组的便携终端
CN102469726A (zh) 滑盖机构及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340792B (zh) 翻盖机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13099008B (zh) 电子设备
CN102035908A (zh) 折叠式携带终端机用的铰接装置
CN201810654U (zh)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2348348B (zh) 手持电子装置
KR20090077394A (ko) 태엽 형태로 양방향으로 감긴 일체형 스프링을 이용한조립의 편리성을 갖는 탄성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슬라이딩타입 휴대폰의 슬라이드 장치
CN101345779A (zh) 翻盖机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US20130047377A1 (en) Anti-interference structure of relative slide assembly
CN212785436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