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5615B - 加槽端板及基樁對接結構 - Google Patents

加槽端板及基樁對接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615B
TWI835615B TW112112188A TW112112188A TWI835615B TW I835615 B TWI835615 B TW I835615B TW 112112188 A TW112112188 A TW 112112188A TW 112112188 A TW112112188 A TW 112112188A TW I835615 B TWI835615 B TW I8356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cking
end plates
foundation pile
width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2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國松
Original Assignee
旌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旌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旌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615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加槽端板及一種基樁對接結構,加槽端板包含一本體、間隔地形成於本體的複數裝設部及複數對接槽,本體的對接面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對接槽連通本體之一對接面及一外環面,且對接槽自外環面朝本體內側延伸。基樁對接結構用以對接兩基樁,並包含二加槽端板、至少一定位件及複數固定件,該二加槽端板之本體分別裝設於基樁,二本體的對接面相接觸且定位孔及對接槽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定位件的兩端伸入二加槽端板的定位孔以定位,固定件插入對接槽中以固定基樁就完成基樁對接作業,能縮短工時、提升作業便利性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加槽端板及基樁對接結構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基樁端板,尤指能設置於一基樁並具有對接槽,而能便於基樁對接作業的加槽端板,本發明另提供包含所述基樁端板並用於基樁對接之一種基樁對接結構。
於建築的基礎結構工法中,當建築物重量較重或建築物底下的地盤強度較低時,會採用一種樁結構工法分散建築物之重量,所述樁結構工法係將多數基樁垂直地植入地面中,再於所述基樁上建構地基及建築物,以使建築物更為穩固。
其中,由於地盤的強度不同,當地盤強度較弱時會需求設置長度較長的基樁,惟工廠預鑄的基樁尺寸固定且長度有限,因此現今會將兩基樁對接設置,以增加整體基樁設置的長度。
於基樁對接作業時,位於下方的基樁已經打入地盤中而露出設置有基樁端板的端部,而位於上方的基樁則是透過起重機具垂直地懸吊,使上下兩基樁的端板位置相對並相接觸,此時,工作人員需透過點焊的方式初步焊接上下兩基樁的端板以使基樁定位,接著再完整地焊接基樁端板的外圍,以使基樁順利對接。
然而,由於位在上方的基樁是透過起重機具懸吊,因此基樁會有隨風擺動或因機具移動而晃動的情形,而有工作安全性較低的問題,而工作人員於進行焊接時須特別謹慎小心,因此又會花費較多時間,且當天候不佳時就難以進行基樁對接作業,而會導致延宕整體工程,而仍有改善的空間。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加槽端板及一基樁對接結構,希藉此改善現今進行基樁對接作業時,工作人員的工作安全性不佳,且須花費較多時間作業,又容易受天候影響而難以作業導致工程延宕等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加槽端板包含: 一本體,該本體為環形並界定有一外環面,該本體的相對兩側面分別界定為一對接面及一裝設面,該本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該至少一定位孔形成於該本體的對接面; 複數裝設部,該複數裝設部間隔地形成於該本體,該複數裝設部分別具有一螺接孔及一裝設孔,該螺接孔及該裝設孔貫通該本體並連接該本體的對接面及裝設面;以及 複數對接槽,該複數對接槽間隔地形成於該本體,並連通該本體之對接面及該本體之外環面,該複數對接槽自該外環面朝該本體之內側延伸,且該複數對接槽連接該本體之對接面之一側的寬度小於遠離該對接面之一側的寬度。
本發明加槽端板係能設置於一基樁的端部,該本體之裝設面設置於所述基樁的端部,該複數裝設部之裝設孔用以供一預應力鋼棒穿設以將該本體結合於所述基樁,該裝設部之螺接孔用以供拉伸機具連接以對所述加槽端板施加拉力,藉以使所述預應力鋼棒產生預應力,因此本發明加槽端板能作為一般端板使用。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一基樁對接結構,其係用以對接同軸排列的兩基樁,所述基樁對接結構包含: 二如前述之加槽端板,該二加槽端板之本體分別以其裝設面設置於該二基樁之端部,並藉由該複數裝設部固定於對應之基樁,該二加槽端板之該複數對接槽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該二加槽端板之該至少一定位孔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 至少一定位件,該至少一定位件設置於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定位孔中,且該至少一定位件的兩端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以及 複數固定件,該複數固定件分別設置於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對接槽中,且該複數固定件的兩端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使該二基樁透過該二加槽端板固定對接。
所述基樁對接結構能用於對接兩基樁,將該二加槽端板分別設置於所述二基樁,當欲對接所述二基樁時,透過起重機具懸吊位於上方的基樁,使上下兩基樁同軸排列,此時,工作人員只要將該至少一定位件放置於位於下方的基樁上設置的加槽端板之本體的定位孔中,並旋轉位於上方的基樁,而使其加槽端板之本體的定位孔與該至少一定位件對位結合,就能夠快速地使上下兩基樁定位,再將該複數固定件自該二加槽端板之本體的外環面插入該二加槽端板的位置相對應的複數對接槽中,就能夠固定上下兩基樁。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由於包含有所述加槽端板,而具有所述加槽端板之功能,且藉由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進行基樁對接作業,不僅無須透過點焊定位,且定位及固定基樁的動作皆方便快速,而能有效提升基樁對接作業的作業便利性並縮短作業時間,提升作業安全性,亦不容易因天候影響而無法作業,而有效避免延宕整體工程。
請參閱圖1及圖2,為本發明加槽端板之一種較佳實施例,所述加槽端板包含一本體10、複數裝設部20及複數對接槽30。
如圖1及圖3所示,該本體10為環形並界定有一外環面11,該本體10的相對兩側面分別界定為一對接面12及一裝設面13,該本體10具有至少一定位孔14,該至少一定位孔14形成於該本體10的對接面12。
如圖1及圖2所示,該複數裝設部20間隔地形成於該本體10,該複數裝設部20分別具有一螺接孔21及一裝設孔22,該螺接孔21及該裝設孔22貫通該本體10並連接該本體10的對接面12及裝設面13。
如圖1至圖3所示,該複數對接槽30間隔地形成於該本體10,並連通該本體10之對接面12及該本體10之外環面11,該複數對接槽30自該外環面11朝該本體10之內側延伸,且該複數對接槽30連接該本體10之對接面12之一側的寬度小於遠離該對接面12之一側的寬度。
其中,如圖1及圖2所示,所述對接槽30具有一對接口31及一插入口32,該對接口31形成於該本體10之對接面12,該插入口32形成於該本體10之外環面11,該對接口31與該插入口32相連接。
此外,如圖4所示,該插入口32之截面於鄰近該本體10之對接面12的一端界定有一第一寬度W1,該插入口32之截面於鄰近該本體10之裝設面13的一端界定有一第二寬度W2,該第一寬度W1小於該第二寬度W2。
如圖4所示,所述對接槽30形成有相連接的一配合段33及一卡合段34,該配合段33連接該本體10之對接面12,該卡合段34鄰近該本體10之裝設面13,所述對接槽30於該卡合段34之截面的寬度沿該本體10之裝設面13朝該對接面12的一方向漸減。其中,所述對接槽30於該配合段33之截面的寬度沿該本體10之裝設面13朝該對接面12的方向呈一致。
如圖5所示,本發明加槽端板係能設置於一基樁60的端部,該本體10之裝設面13設置於所述基樁60的端部,該複數裝設部20之裝設孔22用以供一預應力鋼棒70穿設以將該本體10結合於所述基樁60,該複數裝設部20之螺接孔21用以供拉伸機具連接以對所述加槽端板施加拉力,藉以使所述預應力鋼棒70產生預應力,因此本發明加槽端板能作為一般端板使用。
請參閱圖6至圖8,為本發明另提供之基樁對接結構,其係用以對接同軸排列的兩基樁60,所述基樁對接結構包含二所述加槽端板、至少一定位件40及複數固定件50。
如圖6至圖8所示,該二加槽端板之本體10分別以其裝設面13設置於該二基樁60之端部,並藉由該複數裝設部20固定於對應之基樁60,該二加槽端板之該複數對接槽30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該二加槽端板之該至少一定位孔14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
如圖6及圖7所示,該至少一定位件40設置於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定位孔14中,且該至少一定位件40的兩端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
如圖7所示,該複數固定件50分別設置於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對接槽30中,且該複數固定件50的兩端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使該二基樁60透過該二加槽端板固定對接。
較佳地,所述基樁對接結構之所述加槽端板的定位孔14呈圓形或多邊形,該至少一定位件40呈圓柱體或多邊形柱體。
此外,如圖7所示,所述基樁對接結構之該複數固定件50形成有相連接且相對設置的二卡合部51,該二卡合部51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對接槽30,且該二卡合部51中之一卡合部51於遠離另一卡合部51的一側之寬度大於連接另一卡合部51的一側之寬度。
較佳地,所述固定件50的該二卡合部51中之一卡合部51於遠離另一卡合部51的一側朝向連接另一卡合部51的一側呈寬度漸減。
如圖8所示,將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之該二加槽端板分別設置於兩所述基樁60的端部,當欲對接兩基樁60時,透過起重機具懸吊位於上方的基樁60,使上下兩基樁60同軸排列,此時,如圖9所示,工作人員將該至少一定位件40放置於位於下方的基樁60上設置的加槽端板之本體10的定位孔14中,並稍微旋轉移動位於上方的基樁60,使位於上方的基樁60所裝設的加槽端板之本體10的定位孔14與該至少一定位件40對位,結合,就能夠快速地使上下兩基樁60定位,並使該二加槽端板的該複數對接槽30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
其中,所述加槽端板上僅需設有一個所述定位孔14並搭配一個所述定位件40,就能夠達到使上下兩基樁60初步定位的效果,而所述定位孔14及所述定位件40的形狀並不會影響定位功能。
如圖10所示,當上下兩基樁60定位且分別裝設於兩基樁60的該二加槽端板的對接面12相接觸時,將該複數固定件50自該二加槽端板之本體10的外環面11插入該二加槽端板的位置相對應的複數對接槽30中,就能夠固定上下兩基樁60,因此,藉由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進行基樁對接作業,不僅無須透過點焊定位,且定位及固定基樁60的動作皆方便快速,而能有效提升基樁對接作業的作業便利性並縮短作業時間,提升作業安全性,亦不容易因天候影響而無法作業,而有效避免延宕整體工程。
再者,所述加槽端板上的該複數對接槽30較佳地係等距離間隔設置,以平均地固定該二加槽端板及分散受力,而上下兩基樁60透過該複數固定件50固定後,無須焊接該二加槽端板之本體10的外環面11連接處,就具有足夠的組接強度,且由於未經過焊接,所述加槽端板的金屬結構不會因焊接溫度影響而受到破壞,而能維持原有金屬強度,相較於習知基樁對接工法的端板更不易風化銹蝕。
此外,如圖4及圖11所示,於所述固定件50自該二加槽端板的外環面11伸入位置對應的二所述對接槽30時,所述固定件50會藉由二所述對接槽30的插入口32進入二所述對接槽30並貫穿二所述對接槽30的對接口31,所述固定件50的該二卡合部51會分別對應抵靠二所述對接槽30的卡合段34以將該二加槽端板接合,其中,藉由所述插入口32之截面的該第一寬度W1小於該第二寬度W2,並配合所述固定件50之卡合部51的寬度設計,使所述固定件50能夠確實地固定該二加槽端板,防止該二加槽端板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或分離。
另外,所述固定件50的卡合部51的寬度漸減之設計,配合所述對接槽30之卡合段34寬度漸減的設計,能使所述固定件50以面接觸的方式抵靠所述對接槽30之卡合段34,而能夠分散所述固定件50之受力,而所述對接槽30之配合段33之截面寬度一致的設計則能夠增加所述固定件50之固定部的加工精度閾值,以便於所述固定件50之加工製造,並能夠便於所述固定件50伸入設置於所述對接槽30中,藉此提升作業之便利性。
綜上所述,所述加槽端板能裝設於所述基樁60並做為一般端板使用,當需使二所述基樁60對接時,所述加槽端板的本體10之裝設面13能設置於所述基樁60的端部,並將該至少一定位件40設置於位於下方的基樁60之加槽端板的本體10的定位孔14,使該至少一定位件40伸入位於上方的基樁60之加槽端板的本體10的定位孔14就能使所述基樁60定位,再將該複數固定件50自該二加槽式基樁60之本體10的外環面11插入所述對接槽30中,就能固定二所述基樁60而完成基樁對接作業,有效提升作業便利性及安全性,並能有效避免延宕整體工程。
10:本體 11:外環面 12:對接面 13:裝設面 14:定位孔 20:裝設部 21:螺接孔 22:裝設孔 30:對接槽 31:對接口 32:插入口 33:配合段 34:卡合段 40:定位件 50:固定件 51:卡合部 60:基樁 70:預應力鋼棒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圖1:為本發明加槽端板之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加槽端板之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加槽端板之局部前視平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加槽端板之對接槽之前視平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加槽端板設置於基樁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之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之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之二加槽端板分別設置於二基樁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之定位件使所述二基樁定位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之固定件使所述二基樁固定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基樁對接結構之固定件設置於二加槽端板之對接槽之示意圖。
10:本體
11:外環面
12:對接面
13:裝設面
14:定位孔
20:裝設部
21:螺接孔
22:裝設孔
30:對接槽
31:對接口
32:插入口

Claims (9)

  1. 一種加槽端板,其包含: 一本體,該本體為環形並界定有一外環面,該本體的相對兩側面分別界定為一對接面及一裝設面,該本體具有至少一定位孔,該至少一定位孔形成於該本體的對接面; 複數裝設部,該複數裝設部間隔地形成於該本體,該複數裝設部分別具有一螺接孔及一裝設孔,該螺接孔及該裝設孔貫通該本體並連接該本體的對接面及裝設面;以及 複數對接槽,該複數對接槽間隔地形成於該本體,並連通該本體之對接面及該本體之外環面,該複數對接槽自該外環面朝該本體之內側延伸,且該複數對接槽連接該本體之對接面之一側的寬度小於遠離該對接面之一側的寬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加槽端板,其中所述對接槽具有一對接口及一插入口,該對接口形成於該本體之對接面,該插入口形成於該本體之外環面,該對接口與該插入口相連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加槽端板,其中該插入口之截面於鄰近該本體之對接面的一端界定有一第一寬度,該插入口之截面於鄰近該本體之裝設面的一端界定有一第二寬度,該第一寬度小於該第二寬度。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加槽端板,其中所述對接槽形成有相連接的一配合段及一卡合段,該配合段連接該本體之對接面,該卡合段鄰近該本體之裝設面,所述對接槽於該卡合段之截面的寬度沿該本體之裝設面朝該對接面的一方向漸減。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加槽端板,其中所述對接槽於該配合段之截面的寬度沿該本體之裝設面朝該對接面的方向呈一致。
  6. 一種基樁對接結構,其係用以對接同軸排列的兩基樁,所述基樁對接結構包含: 二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加槽端板,該二加槽端板之本體分別以其裝設面設置於該二基樁之端部,並藉由該複數裝設部固定於對應之基樁,該二加槽端板之該複數對接槽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該二加槽端板之該至少一定位孔的位置分別相互對應並相連通; 至少一定位件,該至少一定位件設置於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定位孔中,且該至少一定位件的兩端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以及 複數固定件,該複數固定件分別設置於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對接槽中,且該複數固定件的兩端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使該二基樁透過該二加槽端板固定對接。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基樁對接結構,其中所述基樁對接結構之所述加槽端板的定位孔呈圓形或多邊形,該至少一定位件呈圓柱體或多邊形柱體。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基樁對接結構,其中所述基樁對接結構之該複數固定件形成有相連接且相對設置的二卡合部,該二卡合部分別伸入該二加槽端板之位置相對的對接槽,且該二卡合部中之一卡合部於遠離另一卡合部的一側之寬度大於連接另一卡合部的一側之寬度。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基樁對接結構,其中所述固定件的該二卡合部中之一卡合部於遠離另一卡合部的一側朝向連接另一卡合部的一側呈寬度漸減。
TW112112188A 2023-03-30 加槽端板及基樁對接結構 TWI835615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5615B true TWI835615B (zh) 2024-03-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5287A (ja) 2000-04-18 2001-10-26 Shimizu Corp 杭頭接合金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5287A (ja) 2000-04-18 2001-10-26 Shimizu Corp 杭頭接合金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07872A (ko) 빌딩 프레임 내의 헤이로/스파이더, 풀 모멘트 칼럼/빔 연결부
KR101418978B1 (ko) 무용접 직결식 수평 볼팅 말뚝 이음 구조
TWI835615B (zh) 加槽端板及基樁對接結構
CN105649205A (zh) 一种多高层木结构中木框架柱的连接结构
JP2018131865A (ja) トンネル支保工
KR101498480B1 (ko) 콘크리트 파일 연결용 체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파일 연결 방법
JP2012136912A (ja) 連結構造
TW201420844A (zh) 樁的無焊接接頭
KR20160071137A (ko) 스틸박스거더 연결구조
CN104652616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半焊半螺栓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KR101701123B1 (ko) 콘크리트 파일 연결용 체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파일 연결 방법
TWM642674U (zh) 加槽端板及基樁對接結構
JP5892439B2 (ja) 杭の無溶接継ぎ手
KR20100056662A (ko) 건식공법 건축물용 모듈러의 체결구조 및 조립방법
JP5954679B2 (ja) 杭の無溶接継ぎ手
JP6893799B2 (ja) 切梁火打接続構造および切梁火打接続ピース
JP2000328557A (ja) 杭の継手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5991622B2 (ja) 杭の無溶接継手
KR20220128266A (ko) 헬리컬 파일과 연장파일의 연결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RU181265U1 (ru) Кольцо монтажное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узла для стыковой сварки труб больших размеров
JP4570498B2 (ja) 部材連結具
JP7152440B2 (ja) 柱部材の乾式継手構造および建築物
CN219074786U (zh) 一种内置式钢管柱导向定位装置
KR20190143204A (ko) 초고강도 콘크리트 파일 조인트
RU198030U1 (ru) Кольцо монтажное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узла для стыковой сварки труб больших размеро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