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5346B - 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346B
TWI835346B TW111138820A TW111138820A TWI835346B TW I835346 B TWI835346 B TW I835346B TW 111138820 A TW111138820 A TW 111138820A TW 111138820 A TW111138820 A TW 111138820A TW I835346 B TWI835346 B TW I8353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wall
grille
extension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8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5848A (zh
Inventor
沈泰隆
Original Assignee
劦茂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劦茂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劦茂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3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5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848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至少包含一支撐架和一隔柵。前述支撐架至少包含一掛件、一連接件和一套件,前述連接件係與前述掛件互相扣接結合,前述套件係與前述連接件互相扣接結合,且前述隔柵之一側係設置有結合壁,該結合壁係與前述支撐架之套件互相結合。如此,透過前述創新的支撐架及隔柵結構,即可讓施作人員依照需求將隔柵進行部分預先組裝及吊掛組裝,亦可讓施作人員直接在現場進行量測並視現場環境狀況進行組裝及調整,以實現多角度變化之隔柵安裝,使隔柵之應用更多元化,更具市場競爭力。

Description

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本發明係為一種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尤指一種可預先組裝或現場快速組裝之多角度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按目前常見的建築用隔柵系統,如台灣發明專利第I662173號之「格柵結構」、台灣發明專利第I695928 號之「具有防脫離效果之格柵」、台灣發明專利第I751005 號之「具有雙向鎖固結構的格柵組合結構」或台灣發明專利公開第201932701號「防脫離之高穩固性組合格柵」等等,該等習知隔柵結構的特色在於其支撐架和隔柵皆為垂直設置,且在安裝施作時皆係預先在工廠製成所需的尺寸後,再載運到工地現場進行吊掛安裝。因此,該等習知隔柵結構在設計上皆著重於如何快速穩固的將支撐架和隔柵進行垂直組裝設置及固定,並可方便的將預先製成之片狀隔柵結構進行吊掛安裝施作作業。
然而,隨著建築設計風格的改變,目前業主及設計師在設計隔柵時已不再限縮在傳統垂直式的隔柵設計,且在隔柵的設計需求上增加了非常多的角度變化設計(例如傾斜特定角度設計、放射狀設計、不規則造形設計或圖案設計等等),而此種新式的隔柵設計需要大量的現場作業。因此,習知著重於將支撐架和隔柵進行垂直組裝及預製吊掛安裝的隔柵系統則無法符合這種新式隔柵設計的需求。
為此,本案發明人,特針對前揭習知隔柵系統所存在之問題加以研究,而發明本案。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多角度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可依照使用需求將隔柵進行部分預先組裝及吊掛組裝,亦可讓施作人員直接在現場進行量測並視現場環境狀況進行組裝及調整,以實現多角度變化之隔柵安裝,使隔柵之應用更多元化,更具市場競爭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至少包含一支撐架和一隔柵。前述支撐架至少包含一掛件、一連接件和一套件,前述掛件係具有一第一側壁部,該第一側壁部的上下兩端係分別側向延伸有第一延伸壁;前述連接件係與前述掛件互相扣接結合,前述連接件係具有一第二側壁部,該第二側壁部的上下兩端於對應前述掛件之第一延伸壁的方向係分別側向延伸有第二延伸壁,該第二延伸壁可與前述第一延伸壁互相扣接結合;前述第二側壁部於前述兩第二延伸壁之內側係分別凸設有卡合部,使前述第二延伸壁與卡合部之間形成一槽狀結構,以扣合固定前述掛件之第一延伸壁的前端,並利用該卡合部提供前述第一延伸壁的支撐力;前述連接件之第二側壁部的上方另一側係側向延伸設置有至少一扣合槽,前述扣合槽之下方係設置一底壁部;前述套件係與前述連接件互相扣接結合,前述套件係具有一第三側壁部,該第三側壁部的上方於對應前述連接件之扣合槽的方向係側向延伸設置有至少一扣合部,該扣合部係與前述連接件之扣合槽互相扣接結合,且前述扣合部之下方係設置一抵接部,該抵接部係與前述連接件之底壁部互相抵住結合。前述隔柵之一側係設置有結合壁,該結合壁係與前述支撐架之套件互相結合。
本發明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延伸壁之前端得設置有內縮部,使前述掛件和前述連接件可易於扣接結合;且前述第二延伸壁之內側得設置有支撐凸部,以提升前述第二延伸壁的支撐力,並可透過前述卡合部與支撐凸部以共同夾緊前述第一延伸壁的前端。
本發明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延伸壁與前述第二延伸壁之接觸面,及前述第一延伸壁的前端與前述卡合部之間得設置有粗糙面,以增加前述第二延伸壁與第一延伸壁互相扣接結合的穩固性;且前述第二側壁部、第二延伸壁、第三側壁部與扣合部係設置有至少一定位槽溝,以輔助各種鎖合操作。
本發明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隔柵之結合壁之中間係設置一長槽孔,前述隔柵之內部係具有一鎖合壁,前述結合壁與鎖合壁之間係具有一空間;且前述隔柵得為一三角形管、方管或其它多邊形管件,如此前述隔柵即可透過螺栓或自攻螺絲與前述支撐架之套件互相結合鎖固。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該最佳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之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19所示,至少包含一支撐架1和一隔柵2。
如圖1及3所示,前述支撐架1至少包含一掛件10、一連接件11和一套件12,前述掛件10係具有一第一側壁部100,該第一側壁部100的上下兩端係分別側向延伸有第一延伸壁101,前述第一延伸壁101之前端係設置有內縮部102,使前述掛件10和前述連接件11可易於扣接結合。
前述連接件係與前述掛件10互相扣接結合,前述連接件11係具有一第二側壁部110,該第二側壁部110的上下兩端於對應前述掛件10之第一延伸壁101的方向係分別側向延伸有第二延伸壁111,該第二延伸壁111可與前述第一延伸壁101互相扣接結合。前述第二側壁部110於前述兩第二延伸壁111之內側係分別凸設有卡合部112,使前述第二延伸壁111與卡合部112之間形成一槽狀結構,以扣合固定前述掛件10之第一延伸壁101的前端,且利用該卡合部112可提供前述第一延伸壁101的支撐力,防止該第一延伸壁101在鎖合時被擠壓變形或斷裂。前述第一延伸壁101與前述第二延伸壁111之接觸面,及(或)前述第一延伸壁101的前端與前述卡合部112之間得設置有粗糙面13,以增加前述第二延伸壁111與第一延伸壁101互相扣接結合的穩固性,防止其鬆脫滑動;前述第二延伸壁111之內側得設置有支撐凸部14,以提升前述第二延伸壁111的支撐力,防止鎖螺絲的過程中造成第二延伸壁111被擠壓變形或斷裂,並可透過前述卡合部112與支撐凸部14以共同夾緊前述第一延伸壁101的前端。
前述連接件11之第二側壁部110的上方另一側係側向延伸設置有至少一扣合槽113,該扣合槽113得側向延伸一鎖合部114,且前述扣合槽113之下方係設置一底壁部115。
前述套件12係與前述連接件互相扣接結合,前述套件12係具有一第三側壁部120,該第三側壁部120的上方於對應前述連接件11之扣合槽113的方向係側向延伸設置有至少一扣合部121,該扣合部121得與前述連接件11之扣合槽113互相扣接結合,且可透過一自攻螺絲4自該上方之扣合部121鎖合前述連接件11之鎖合部114,使前述套件12得與前述連接件11互相鎖合固定。前述扣合部121之下方係設置一抵接部122,該抵接部122得與前述連接件11之底壁部115互相抵住結合,使前述套件12與連接件11互相扣接結合時達到定位的效果,並防止其產生歪斜偏移。前述第三側壁部120之下方係設置有至少一穿孔123,以供螺栓穿設鎖合。
需特別強調的是,前述第二側壁部110、第二延伸壁111、第三側壁部120與扣合部121係設置有至少一定位槽溝15,以輔助自攻螺絲進行各種鎖合操作,如此即可使前述支撐架1與隔柵2之結合具有更多可變化性,讓施作人員可根據不同的施作環境及隔柵設計來選擇最適當的鎖合施作方式。
如圖2所示,前述隔柵2之一側係設置有結合壁20,該結合壁20係與前述支撐架1之套件12互相結合。前述結合壁20之中間得設置一長槽孔21,前述隔柵2之內部係具有一鎖合壁22,前述結合壁20與鎖合壁22之間係具有一空間23,以利用該空間23容設螺栓3之螺帽30,並使該螺栓3之螺桿31自前述長槽孔21處向外伸出,以與前述支撐架1之套件12互相連接鎖合。當然,如圖7所示,若以自攻螺絲4取代螺栓3,則前述隔柵2得為一三角形管、方管或其它多邊形管件,端視使用需求而定,均無不可。
如圖4至圖7所示,當本發明之支撐架1與隔柵2進行組裝時,施作人員必須將隔柵2與支撐架1之套件12先進行初始結合。首先,施作人員須先將套設有墊片的螺栓3置人隔柵2的空間23內,並將螺栓3的螺桿31伸出隔柵2的長槽孔21,再將螺栓3的螺桿31插入前述支撐架1之套件12之穿孔123,即可以一螺母32將螺栓3鎖合緊固,完成初始結合,此時施作人員得依照隔柵的設計來進行角度的調整,待角度及位置確定後,即可將螺栓3鎖緊,並可依照需求以自攻螺絲4進行補強鎖合(如圖4、5、6所示),確保隔柵2與套件12穩固的結合固定。當然,如圖7所示,施作人員亦可直接以自攻螺絲4穿過套件12之穿孔123及隔柵2的長槽孔21,直接鎖合隔柵2之鎖合壁22(或隔柵2之結合壁20),以快速的完成初始結合,待隔柵2的角度及位置確定後,再以另一自攻螺絲4進行補強鎖合,均無不可。
如圖8至圖10所示,為本發明之第一安裝實施例,施作人員在進行支撐架1之組裝時,可預先將掛件10鎖合在一結構物上(例如水泥牆之澎脹螺絲),再將連接件11與掛件10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連接件11之第二延伸壁111進行鎖合固定(如圖8所示),最後再將鎖設有隔柵2之套件12與連接件11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套件12之扣合部121上方進行鎖合固定(如圖9所示),如此即可快速且穩固的完成隔柵系統的安裝(如圖10所示)。
如圖11所示,為本發明之第二安裝實施例,施作人員在進行支撐架1之組裝時,亦可預先將掛件10直接以自攻螺絲鎖合在一結構物上(例如木牆或鋼構),再將連接件11與掛件10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連接件11之第二延伸壁111進行鎖合固定,最後再將鎖設有隔柵2之套件12與連接件11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套件12之扣合部121上方進行鎖合固定,如此即可快速且穩固的完成隔柵系統的安裝(如圖11所示)。
如圖12至圖14所示,為本發明之第三安裝實施例,施作人員在進行支撐架1之組裝時,可預先將掛件10鎖合在一結構物上,再將連接件11與掛件10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連接件11之第二延伸壁111進行鎖合固定,最後再將鎖設有隔柵2之套件12與連接件11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套件12之第三側壁部120之外側進行鎖合固定(如圖12所示),如此即可快速且穩固的完成隔柵系統的安裝(如圖13及14所示)。
如圖15及圖16所示,為本發明之第四安裝實施例,施作人員在進行支撐架1之組裝時,可預先將掛件10鎖合在一結構物上;再將鎖設有隔柵2之套件12與連接件11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套件12之扣合部121上方進行鎖合固定,且(或)以自攻螺絲4自連接件11之第二側壁部110之內側進行鎖合固定(如圖15所示);最後再將連接件11與掛件10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自連接件11之第二延伸壁111進行鎖合固定(如圖15所示),如此即可快速且穩固的完成隔柵系統的安裝(如圖16所示)。
如圖17所示,為本發明之第五安裝實施例,前述掛件10之第一延伸壁101之前端得設置有連接壁部103,使前述掛件10形成一方管結構,以提升掛件10之結構強度。施作人員在進行支撐架1之組裝時,係預先將方管結構之掛件10焊接或反向鎖合在一結構物(例如鋼構)上;再將鎖設有隔柵2之套件12、連接件11與掛件10互相扣接結合後,以自攻螺絲4進行鎖合固定,如此即可快速且穩固的完成隔柵系統的安裝(如圖17所示)。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透過創新的支撐架1結構之設計,讓施作人員可依照使用需求將隔柵進行部分預先組裝及吊掛組裝,亦可讓施作人員直接在現場進行量測並視現場環境狀況進行組裝及調整,以實現多角度變化之隔柵安裝(如圖18及19所示),使隔柵之應用更多元化,更具市場競爭力,為本案之組成。
前述實施例中,「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於描述及區分不同元件之目的,並非指示或暗示各技術特徵的數量或順序。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發明之態樣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1:支撐架
10:掛件
100:第一側壁部
101:第一延伸壁
102:內縮部
103:連接壁部
11:連接件
110:第二側壁部
111:第二延伸壁
112:卡合部
113:扣合槽
114:鎖合部
115:底壁部
12:套件
120:第三側壁部
121:扣合部
122:抵接部
123:穿孔
13:粗糙面
14:支撐凸部
15:定位槽溝
2:隔柵
20:結合壁
21:長槽孔
22:鎖合壁
23:空間
3:螺栓
30:螺帽
31:螺桿
32:螺母
4:自攻螺絲
圖1是本發明之支撐組件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之隔柵之示意圖。 圖3是圖1之支撐組件之組裝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之支撐組件之套件與隔柵之組裝示意圖。 圖5是圖4之A-A剖視圖。 圖6是圖5之第一運用例。 圖7是圖5之第二運用例。 圖8是本發明之第一安裝實施例之動作圖(一)。 圖9是本發明之第一安裝實施例之動作圖(二)。 圖10是本發明之第一安裝實施例之動作圖(三)。 圖11是本發明之第二安裝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之第三安裝實施例之動作圖(一)。 圖13是本發明之第三安裝實施例之動作圖(二)。 圖14是本發明之第三安裝實施例之前視圖。 圖15是本發明之第四安裝實施例之動作圖(一)。 圖16是本發明之第四安裝實施例之動作圖(二)。 圖17是本發明之第五安裝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8是本發明之多角度全方位隔柵之第一運用例。 圖19是本發明之多角度全方位隔柵之第二運用例。
10:掛件
100:第一側壁部
101:第一延伸壁
102:內縮部
11:連接件
110:第二側壁部
111:第二延伸壁
112:卡合部
113:扣合槽
114:鎖合部
115:底壁部
12:套件
120:第三側壁部
121:扣合部
122:抵接部
13:粗糙面
14:支撐凸部
15:定位槽溝

Claims (10)

  1. 一種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至少包含一支撐架和一隔柵: 前述支撐架至少包含一掛件、一連接件和一套件,前述掛件係具有一第一側壁部,該第一側壁部的上下兩端係分別側向延伸有第一延伸壁; 前述連接件係與前述掛件互相扣接結合,前述連接件係具有一第二側壁部,該第二側壁部的上下兩端於對應前述掛件之第一延伸壁的方向係分別側向延伸有第二延伸壁,該第二延伸壁可與前述第一延伸壁互相扣接結合;前述第二側壁部於前述兩第二延伸壁之內側係分別凸設有卡合部,使前述第二延伸壁與卡合部之間形成一槽狀結構,以扣合固定前述掛件之第一延伸壁的前端,並利用該卡合部提供前述第一延伸壁的支撐力;前述連接件之第二側壁部的上方另一側係側向延伸設置有至少一扣合槽,前述扣合槽之下方係設置一底壁部; 前述套件係與前述連接件互相扣接結合,前述套件係具有一第三側壁部,該第三側壁部的上方於對應前述連接件之扣合槽的方向係側向延伸設置有至少一扣合部,該扣合部係與前述連接件之扣合槽互相扣接結合,且前述扣合部之下方係設置一抵接部,該抵接部係與前述連接件之底壁部互相抵住結合; 前述隔柵之一側係設置有結合壁,該結合壁係與前述支撐架之套件互相結合。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掛件之第一延伸壁之前端係設置有內縮部,使前述掛件和前述連接件可易於扣接結合。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掛件之第一延伸壁之前端係設置有連接壁部,使前述掛件形成一方管結構。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延伸壁與前述第二延伸壁之接觸面,及前述第一延伸壁的前端與前述卡合部之間係設置有粗糙面,以增加前述第二延伸壁與第一延伸壁互相扣接結合的穩固性。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延伸壁之內側係設置有支撐凸部,以提升前述第二延伸壁的支撐力,並可透過前述卡合部與支撐凸部以共同夾緊前述第一延伸壁的前端。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連接件之扣合槽係側向延伸一鎖合部,以與前述套件之扣合部互相鎖合固定。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第三側壁部之下方係設置有至少一穿孔。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第二側壁部、第二延伸壁、第三側壁部與扣合部係設置有至少一定位槽溝,以輔助各種鎖合操作。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隔柵之結合壁之中間係設置一長槽孔,前述隔柵之內部係具有一鎖合壁,前述結合壁與鎖合壁之間係具有一空間。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其中前述隔柵得為三角形管或方管。
TW111138820A 2022-10-13 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TWI835346B (z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5346B true TWI835346B (zh) 2024-03-11
TW202415848A TW202415848A (zh) 2024-04-16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63274U (zh) 2014-10-30 2015-02-18 黄辉 一种建筑用格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63274U (zh) 2014-10-30 2015-02-18 黄辉 一种建筑用格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21006B1 (ko) 볼트 회전 및 슬롯 처짐 방지 돌기가 형성되는 스틸 각관을 이용한 내진성능을 갖는 건축용 무용접 구조물
JP6404321B2 (ja) 反転ブリッジコネクタ
KR101554075B1 (ko) 무용접 하지 트러스 철물
US9487956B2 (en) Cladding assembly
KR101615126B1 (ko) 외단열 시스템과 이를 이용한 외벽 설치방법
US20210222439A1 (en) A cladding assembly
KR20110100608A (ko) 변환각도 스틸 커튼월 및 평면, 입체면 좌굴방지 인장력 구조 시스템
JP6526977B2 (ja) 連結固定ブリッジ部材
TWI835346B (zh) 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KR200490331Y1 (ko) 건축물용 합성수지 하지틀
JP2009243048A (ja) 建築用外装ルーバー
KR102602175B1 (ko) 기구물 부착을 위한 건식 벽체용 보강대
TWM639207U (zh) 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TW202415848A (zh) 全方位隔柵裝設固定系統
JP2000248700A (ja) 樋取付け具
KR102566937B1 (ko) 건식 벽체용 c형 보강대
US11519185B2 (en) Decking anchor, decking system utilizing the decking ancho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decking anchor
JP2016113839A (ja) 大判化外壁パネル
TWM645930U (zh) 隔柵方管
KR102270802B1 (ko) 외장판넬 조립용 체결구
JP2008008145A (ja) 角形鋼接合用の変形防止金物
JP6188308B2 (ja) バルコニー排水樋付建物
KR100605361B1 (ko) 클립체결방식의 브라켓을 이용한 건축외장재 지지구조물
JP4818741B2 (ja) 設備取付用下地及び界壁下地、並びに界壁パネル
KR100224647B1 (ko) 유리온실 철구조물 h빔 연결부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