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2331B -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2331B
TWI832331B TW111126513A TW111126513A TWI832331B TW I832331 B TWI832331 B TW I832331B TW 111126513 A TW111126513 A TW 111126513A TW 111126513 A TW111126513 A TW 111126513A TW I832331 B TWI832331 B TW I8323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lk
fabric
yarn
fiber
si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6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3142A (zh
Inventor
李佳澤
Original Assignee
岱妮蠶絲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岱妮蠶絲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岱妮蠶絲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6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23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3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3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2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2331B/zh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主要包含有蠶絲紗線、合成纖維紗線、彈性纖維紗線進行織造加工,而形成具有單一織面為合成纖維織面或合成纖維加入彈性纖維織面,另一織面是蠶絲織面或蠶絲加入彈性纖維織面,兩者交織形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合成纖維織面結構撐開蠶絲織面結構而形成蜂巢網眼孔結構,使本發明產品具有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結構,在於蠶絲織面的蜂巢網眼孔接觸皮膚,具有服貼性、親膚舒適性、延展性與透濕性提高,使本發明產品增進紡織產業上的競爭力。

Description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尤指主要是包含有蠶絲紗線、合成纖維紗線、彈性纖維紗線進行織造加工,而形成具有單一織面是合成纖維或合成纖維加入彈性纖維織面,另一織面是蠶絲織面或蠶絲織面加入彈性纖維的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本發明產品廣泛應用紡織休閒運動材料方面。
一般紡織產業上係採用聚酯纖維織面或尼龍纖維織面的內面或外層面採取特殊加工如外層面採用抗UV加工,而內層面採用遠紅外線加工,或塗佈涼感劑形成涼感層接觸皮膚面,或有進一步採用聚酯之面與聚酯之面之間採用PU的貼合加工,更能賦予織物的伸長度,進而使人們穿著感到貼合舒服性,當然化纖織物賦予特殊功能需要繁瑣加工程序,並需要提高工程成本,才能賦予之物功效,而且有些效能並非具有永久性為其缺失。
本發明主要目的,係要提出一種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專利申請,主要是利用蠶絲紗線與合成纖維紗線或合成纖維+彈性纖維紗線進行織造,形成具有單一織面是合成纖維或合成纖維+彈性纖維織面,另一織面是蠶絲蜂巢網眼孔織面的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合成纖維織面織成具有立體交叉微孔結構,蠶絲織面織成立體交叉微孔結構,使本發明產品具有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結構,具有蠶絲面織物的服貼性與親膚性,並具有快速快乾特性,使本發明產品廣泛應用在紡織產業上的運動休閒方面。 又,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的蠶絲取21D~84D,與聚酯紗線30D~ 2000D或聚酯紗線30D~200D與彈性纖維紗線15D~70D,以超細合成纖維75%以下與蠶絲纖維25%以上為原料百分比,進行針織加工(30針~46針)形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合成纖維細選自聚酯纖維、異型斷面聚酯纖維、尼龍纖維、壓克力纖維、螺縈纖維及其組合,織造機台規格:26”~34”X19G~ 42GX36F~96F,上織針與下織針以24口組循環排列織成,而上織針排列與下織針的排列中其下織針有織成菱形互鎖(交叉蜂巢網眼孔)產生,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蠶絲織面織成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結構,並織成蜂巢眼布使用在紡織物的運動休閒織物方面。使本發明產品具有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結構,其蠶絲面織物具服貼性、親膚性、吸濕性及透氣性等。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茲配合簡單圖式及實施例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其中圖1 係為本發明的製法流程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產品雙面立體交叉蜂巢型網眼孔布主要包含依所需提供適合的蠶絲紗線(S1)、合成纖維紗線(S2)或彈性纖維紗線(S3)。在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蠶絲紗線具有約21丹尼(D)至約84丹尼(D),其較佳約24丹尼至約42丹尼、更佳約42丹尼至約63丹尼之纖度;合成纖維紗線具有約30丹尼(D)至約200丹尼(D),其較佳約35 丹尼至約150丹尼、更佳約50丹尼至約100丹尼之纖度; 彈性纖維紗線具有約15丹尼(D)至約70丹尼(D),其較佳約55丹尼至約70丹尼、更佳約15丹尼至約40丹尼之纖度;其中合成纖維細選自聚酯纖維、異型斷面聚酯纖維、尼龍纖維、壓克力纖維、螺縈纖維其組合,合成纖維紗線係佔織物總重量之約55%至約75%,其中較佳約58%至約73%、更佳約60%至約70%;蠶絲紗線係佔織物總重量之約20%至約42%,其中較佳約24%至約40%、更佳約28%至約36%。上述紗線的纖度及比例等可以包括其範圍內任意數值之較小範圍或任意數。 接著以針織機將該等紗線進行織造加工(1),以形成具有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織物(2)。該織物係藉由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選擇適合的織造方式製得,以包括一合成纖維織面(A)與一蠶絲織面(B)。在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針織機係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針織機,其例如不限於圓編針織機或經編針織機;且針織加工係使用約30針(G)至約46針的針距來進行,視需要調整,以織成具有蜂巢型網眼孔布(3)即為成品(4);在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而蠶絲織面係具有約40%至約50%蜂巢網眼孔度、較佳約45%至約50 %蜂巢網眼孔度。上述針織加工條件及織面的蜂巢網眼孔度等同樣可以包括其範圍內任意數值織較小範圍或其任意數值。 如圖1所示,取蠶絲紗線(21~84丹尼)25%~36%S1、合成纖維紗線(30~200丹尼)50%65%(S2)或彈性纖維紗線(15D~70D)10%~18%(S3),其中合成紗線可選自聚酯纖維、異型斷面聚酯纖維、尼龍纖維、螺縈纖維、壓克力纖維,以(30針(G)~46針(G))針織機進行織造加工(1),並形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2),包括有一面是合成纖維織面(A)與另一面是蠶絲織面(B)的蜂巢型網眼孔布(3)即為成品(4)。 本發明主要是利用蠶絲紗與合成纖維紗進行針織機的織造法所製得,如圖2所示係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織物(2),其中一面是合成纖維織面(A)與另一面是蠶絲織面(B) ;合成纖維織面(A)中合成纖維紗線(S2)或合成纖維紗線(S2)加入彈性纖維紗線(S3)(S2+S3)與蠶絲織面(B)中蠶絲紗線(S1)或蠶絲紗線(S1)加入彈性纖維紗線(S3)(S1+S3)之間會產生蜂巢型網眼孔(W1,W2,W3,W4),其中100%皮膚接觸蠶絲織面(B),而與蠶絲織面(B)接觸面在55%以上。 如圖2係例示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2),以第一交叉組織(N1)與第二交叉組織(N2)相互交織形成,係為合成纖維織面(A)取合成纖維紗線(S2)或合成纖維紗線(S2)加入彈性纖維紗線(S3)(S2+S3),如圖3所示織成數個立體交叉蜂巢型網眼孔(A1~A8)結構面。另一面如圖4所示係為蠶絲織面(B)織成數個立體交叉結構面係取蠶絲紗線(S1)或蠶絲紗線(S1)加入彈性纖維紗線(S3)(S1+S3)。如圖5所示係為合成纖維紗線(S2)或合成纖維紗線(S2)加入彈性纖維紗線(S3)(S2+S3)與蠶絲紗線(S1)或蠶絲紗線(S1)加入彈性纖維紗線(S3)(S1+S3)相互織成數個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W5,W6,W7,W8)結構面。 請參閱第6圖所示,以針織機台30”X36GX72F,具有複數上針兩段針軌之上織針(B’,A’)與複數下針四段針軌之下織針(1’,2’,3’,4’),▼代表上針盤上三角、▲代表下針筒下三角、—代表平針、數字D1~D24則代表形成一循環排列之二十四口排列組合。 請再參閱第6圖所示,合成纖維紗線的紗位置該第一口D1、第三口D3、第五口D5在上織針(B’)吃上針、上織針(A’)吃平針、下織針(1’,3’)吃下針、下織針(2’,4’)吃平針,紗位置該第二口D2、第四口D4、第六口D6在上織針(B’)吃平針、下織針(A’)吃上針、下織針(1’,3’)吃下針、下織針(2’,4’)吃平針,合成纖維紗線的紗位置該第十三口D13、第十五口D15、第十七口D17在上織針(B’)吃上針,上織針A吃平針、下織針(1’,3’)吃平針、下織針(2’,4’)吃下針,紗位置該第十四口D14、第十六口D16、第十八口D18在上織針(B’)吃平針,上織針(A’)吃上針、下織針(1’,3’)吃平針、下織針(2’,4’)吃下針。 蠶絲纖維紗線的紗位置該第七口D7、第九口D9、第十一口D11在上織針(B’,A’)吃平針、下織針(1’,4’)吃下針、下織針(2’,3’)吃平針,紗位置該第八口D8、第十口D10、第十二口D12在上織針(B’,A’)吃平針、下織針(1’,4’)吃平針、下織針(2’,3’)吃下針,紗位置該第十九口D19、第二十一口D21、第二十三口D23在上織針(B’,A’)吃平針、下織針(1’,4’)吃平針、下織針(2’,3’)吃下針,紗位置該第二十口D20、第二十二口D22、第二十四口D24在上織針(B’,A’)吃平針、下織針(1’,4’)吃下針、下織針(2’,3’)吃平針,如前述以上二十四口循環排列喂入蠶絲纖維紗、合成纖維紗線、彈性纖維紗線相互織成衣服產品。 如圖7所示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中蠶絲面蜂巢網眼孔示意圖,其中合成纖維織面(A)如圖8所示與蠶絲織面(B)相互織成蜂巢網眼孔(A1~An)的分佈形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2),如圖9所示皮膚(S)與蠶絲織面(B)接觸55%以上。 以下實施例系例舉說明本發明實施態樣,以及敘述本發明織技術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報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織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織權利保護範圍應以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實施例 以60%之聚酯纖維(PET)與40%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21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2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36G)以4.5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以55%之聚酯纖維(PET)與45%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42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3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32G)以5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2)。以55%之聚酯纖維(PET)與45%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63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75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8G)以5.5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3)。以55%之聚酯纖維(PET)與45%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84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15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4G)以6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4)。 以56%之尼龍(Nylon)與44%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21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2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36G)以4.2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5)。以56%之尼龍(Nylon)與44%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42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3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32G)以4.7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6)。以56%之尼龍(Nylon)與44%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63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7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8G)以5.2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7)。以56%之尼龍(Nylon)與44%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84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14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4G)以5.8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8)。 以57%之螺縈(Rayon)與43%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84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110D之聚酯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2G)以5.3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9)。以60%之壓克力(Acrylic)與40%之蠶絲纖維(Silk)的原料百分比,將42丹尼(D)之蠶絲紗線與60D之壓克力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8G)以5.4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0)。以50%之聚酯纖維(PET)、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21丹尼(D)之蠶絲紗線、20D之聚酯紗線、15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36G)以4.5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1)。以50%之聚酯纖維(PET)、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42丹尼(D)之蠶絲紗線、50D之聚酯紗線、20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32G)以5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2)。以50%之聚酯纖維(PET)、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63丹尼(D)之蠶絲紗線、75D之聚酯紗線、30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8G)以5.3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3)。以50%之聚酯纖維(PET)、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88丹尼(D)之蠶絲紗線、150D之聚酯紗線、55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4G)以6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4)。 以50%之尼龍纖維(Nylon)、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21丹尼(D)之蠶絲紗線、20D之尼龍紗線、15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36G)以4.2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5)。以50%之尼龍纖維(Nylon)、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63丹尼(D)之蠶絲紗線、70D之尼龍紗線、30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8G)以4.7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6)。以50%之尼龍纖維(Nylon)、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84丹尼(D)之蠶絲紗線、90D之尼龍紗線、40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4G)以5.2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7)。以50%之尼龍纖維(Nylon)、35%之蠶絲纖維(Silk)、15%之彈性纖維的原料百分比,將84丹尼(D)之蠶絲紗線、140D之尼龍紗線、55D之彈性纖維紗線分別喂入針織機(22G)以5.5公尺/分速度織成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微孔織物如實施例(18)。 如下表1揭示上述織物樣品測試結果: 表1
雙面立體微孔織物       條件   紗種、實施例 紗線條件 (D,D)   雙面圓織條件(G) 蜂巢網眼孔(silk)(%) 吸水率(%) 厚度(mm) 伸度(%) 強度 (g)
(1)-(Silk, PET) 21D,20D 36G 48% 63% 0.28mm 23% 3.2g
(2)-(Silk, PET) 42D,50D 32G 45% 57% 0.34mm 25% 3.5g
(3)-(Silk, PET) 63D,75D 28G 46% 52% 0.38mm 26% 4.2g
(4)-(Silk, PET) 84D,150D 24G 42% 43% 0.44mm 30% 4.5g
(5)-(Silk,Nylon) 21D,20D 36G 47% 65% 0.3mm 22% 3.3g
(6)-(Silk,Nylon) 42D,30D 32G 44% 56% 0.33mm 24% 3.8g
(7)-(Silk,Nylon) 63D,70D 28G 46% 47% 0.37mm 26% 4.5g
(8)-Silk,Nylon) 84D,140D 24G 43% 43% 0.43mm 29% 4.8g
(9)-(Silk,Rayon) 84D,110D 22G 41% 42% 0.41mm 23% 4.6g
(10)-(Silk,Acrylic) 42D,60D 28G 45% 41% 0.35mm 24% 3.8g
(11)-(Silk, PET,OP) 21D,20D,15D 36G 46% 66% 0.32mm 25% 3.5g
(12)-(Silk, PET,OP) 42D,50D,20D 32G 45% 53% 0.35mm 24% 3.8g
(13)-(Silk, PET,OP) 63D,75D,30D 28G 46% 53% 0.4mm 26% 4.5g
(14)-(Silk, PET,OP) 88D,150D,55D 24G 42% 43% 0.47mm 30% 4.7g
(15)-(Silk, NYLON,OP) 21D,20D,15D 36G 48% 63% 0.32mm 24% 3.4g
(16)-(Silk, NYLON,OP) 63D,70D,30D 28G 44% 53% 0.35mm 24% 4.7g
(17)-(Silk, NYLON,OP) 84D,90D,40D 24G 42% 44% 0.41mm 30% 4.7g
(18)-(Silk, NYLON,OP) 84D,140D,55D 22G 45% 53% 0.45mm 30% 4.8g
註: 1.Silk:蠶絲紗線;PET:聚酯紗線、異型斷面聚酯紗線;Nylon:尼龍紗線;Rayon:螺縈紗線;Acrylic:壓克力紗線; OP:彈性纖維紗線;D:丹尼。 2.規格:蠶絲紗線21D~84D,聚酯紗線20D~150D, 尼龍紗線20D~140D, 螺縈紗線110D, 壓克力紗線60D,彈性纖維紗線15D~55D。 3.(1)~(18)項中吸水率的測試數據(依據JIS L1907 5.1.2法測試)。 如上述實施例的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以 63D蠶絲紗線與75D聚酯紗線之紗線條件及針距28G之雙面圓編條件製得的樣品實施例(3)、(7)、(13)、(16),在測試項列即吸水率、深度及強度整體而言較為優異。在於同項實施例與比較例比較下。雖然纖度(D)降低會提高吸水率(%),但是在強度(g)會降低如實施例(1)、(5)、(11)、(15)所示,使用纖度提高會降低吸水率,但是在強度會提高如實施例(4)、(8)、(9)、(14)、(17)、(18)所示。 本發明係為一種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已符合專利要件,今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1            針織加工 2           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3           蜂巢網眼布 4           成品 A     合成纖維織面 A1~An   蜂巢網眼孔 A1,A2,A3,A4,A5,A6,A7,A8   蜂巢網眼孔 W1,W2,W3,W4,W5,W6,W7,W8    蜂巢網眼孔 B     蠶絲織面 A’,B’上織針 1’,2’,3’,4’  下織針 N1  第一交叉組織 N2   第二交叉組織 S      皮膚 S1    蠶絲紗線 S2    合成纖維紗線 S3    彈性纖維紗線 S1+S3   蠶絲紗線加入彈性纖維紗線 S2+S3   合成纖維紗線加入彈性纖維紗線 ▼   上針盤上三角 下針筒下三角 平針 D1~D24二十四口排列組合
圖1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流程圖。 圖2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實施例示意圖。 圖3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中合成纖維面的示意圖。 圖4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中蠶絲面的示意圖。 圖5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中蠶絲與合成纖維織面示意圖。 圖6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排列組合二十四口所形成一循環排列示意圖。 圖7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中蠶絲面蜂巢網眼孔示意圖。 圖8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中合成纖維面示意圖。 圖9 係為本發明之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接觸皮膚面示意圖。
N1    第一交叉組織 N2    第二交叉組織 S1     蠶絲紗線 S1+S3   蠶絲紗線加入彈性纖維紗線 S2    合成纖維紗線 S2+S3   合成纖維紗線加入彈性纖維紗線 W1,W2,W3,W4      蜂巢網眼孔

Claims (7)

  1. 一種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織物特徵係為具有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結構,該織物係由蠶絲紗線、合成纖維紗線、彈性纖維紗線交織形成,可分為具有一面為合成纖維織面或合成纖維加入彈性纖維織面及另一面為蠶絲織面或蠶絲加入彈性纖維織面,其中合成纖維織面與蠶絲織面相互交織形成蠶絲織面織成立體交叉巢網眼孔結構,其蠶絲織面接觸皮膚面在55%以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該蠶絲紗線具有21丹尼至84丹尼之細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該合成纖維紗線具有30丹尼至200丹尼之細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該合成纖維紗線係選自由聚酯纖維、異型斷面聚酯纖維、尼龍纖維、螺縈纖維、壓克力纖維及其組合所組成之群。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該蠶絲紗線佔織物總重量之25%至36%。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該合成纖維紗線佔織物總重量之50%至65%。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其中該彈性纖維紗線佔織物總重量之10%~18%。
TW111126513A 2022-07-14 2022-07-14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TWI832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6513A TWI832331B (zh) 2022-07-14 2022-07-14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6513A TWI832331B (zh) 2022-07-14 2022-07-14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3142A TW202403142A (zh) 2024-01-16
TWI832331B true TWI832331B (zh) 2024-02-11

Family

ID=9045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6513A TWI832331B (zh) 2022-07-14 2022-07-14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233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2268A (zh) * 2011-03-04 2011-06-22 嘉兴学院 含聚乳酸纤维和蚕丝成分的有色面料的制造方法
CN108866779A (zh) * 2018-07-17 2018-11-23 广东兆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野蚕丝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211689419U (zh) * 2020-01-02 2020-10-16 无锡市红博面料馆有限公司 一种野蚕丝氨纶针织布
TWM638146U (zh) * 2022-07-14 2023-03-01 岱妮蠶絲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2268A (zh) * 2011-03-04 2011-06-22 嘉兴学院 含聚乳酸纤维和蚕丝成分的有色面料的制造方法
CN108866779A (zh) * 2018-07-17 2018-11-23 广东兆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野蚕丝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211689419U (zh) * 2020-01-02 2020-10-16 无锡市红博面料馆有限公司 一种野蚕丝氨纶针织布
TWM638146U (zh) * 2022-07-14 2023-03-01 岱妮蠶絲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3142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7101B2 (en) Laminated cloth
WO2014097935A1 (ja) 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JP6469950B2 (ja) しみ防止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CA2844728C (en) Abrasion resistant yarn
JP2017516925A (ja) 軽量薄手ニット生地
TWM638146U (zh)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TWI832331B (zh)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CN208392781U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布料
KR102597193B1 (ko) 다층 구조 패브릭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섬유 제품
CN113279123B (zh) 一种透气楼梯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209941222U (zh) 一种用于制作内裤的一体式布料
CN113265758A (zh) 一种地梳空针配贾卡对拉提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KR20170057070A (ko) 고비중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사 및 원단
CN219709724U (zh) 一种漏斗形网孔排布编织面料
CN115244236B (zh) 高伸展织物
CN215040992U (zh) 一种强抗裂涤纶低弹丝面料
CN218228158U (zh) 一种防紫外线透气经编面料
TWI752497B (zh) 編織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衣服
CN219908023U (zh) 一种透气干爽网眼针织布
WO2023168766A1 (zh) 一种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CN213925261U (zh) 一种抗病毒三层布
CN218026592U (zh) 一种多层高弹针织面料
JP7357514B2 (ja) 着衣用編地
CN118147801A (zh) 衣料服装
KR101716087B1 (ko) 양방향 신축성 및 금속광택 느낌이 부여된 기능성 직물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