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642B -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642B
TWI831642B TW112109179A TW112109179A TWI831642B TW I831642 B TWI831642 B TW I831642B TW 112109179 A TW112109179 A TW 112109179A TW 112109179 A TW112109179 A TW 112109179A TW I831642 B TWI831642 B TW I8316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otating shaft
movable part
included angl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9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0781A (zh
Inventor
張智凱
陳千茱
詹承學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64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0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078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支撐結構,包括轉軸模組、第一基座、第一活動件、連桿機構、第二基座、第二活動件及滑動機構。轉軸模組可動地連接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第一活動件樞設於第一基座。連桿機構可動地連接轉軸模組、第一基座及第一活動件。第二活動件樞設於第二基座。滑動機構可動地連接轉軸模組、第二基座及第二活動件。在一閉合狀態下,第一基座相對於第二基座閉合,第一活動件傾斜於第一基座而具有一第一夾角,第二活動件傾斜於第二基座而具有一第二夾角,且該第一夾角相異於該第二夾角。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更被提及。

Description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支撐結構及具有此支撐結構的折疊式電子裝置。
近年來,折疊式電子裝置因應大顯示畫面的需求,遂有以可撓顯示螢幕為基礎設計而出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兩機體可互相摺疊,於折疊式電子裝置不使用時可便於收納,在兩機體展開時,可撓顯示螢幕並無任何中斷,不僅提供更大的顯示畫面,畫面連續不中斷,使用者於觀看時更為舒暢。
然而,現有具可撓顯示螢幕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結構設計只能應用於兩機體的厚度相同之情況,設計上較為侷限。
本發明提供一種支撐結構,其具有廣泛的應用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可客製化滿足更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
本發明的支撐結構,包括一轉軸模組、一第一基座、一第一活動件、一連桿機構、一第二基座、一第二活動件以及一滑動機構。轉軸模組可動地連接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第一活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第一基座。連桿機構可動地連接轉軸模組、第一基座及第一活動件。第二活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第二基座。滑動機構可動地連接轉軸模組、第二基座及第二活動件。在一閉合狀態下,第一基座相對於第二基座閉合,第一活動件傾斜於第一基座而具有一第一夾角,第二活動件傾斜於第二基座而具有一第二夾角,且第一夾角相異於第二夾角。
本發明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包括上述的支撐結構、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以及一可撓顯示螢幕。第一基座、第一活動件及連桿機構設置於第一機體。第二基座、第二活動件及滑動機構設置於第二機體,且轉軸模組連接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以使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適於相對彼此閉合或展開。可撓顯示螢幕設置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且連接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在閉合狀態下,第一活動件遠離第二活動件而具有容納可撓顯示螢幕的一容置空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一展開狀態下,第一基座相對於第二基座展開,第一活動件平行於第一基座,第二活動件平行於第二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從閉合狀態轉換至一展開狀態的過程中,連桿機構驅動第一活動件旋轉,且滑動機構驅 動第二活動件旋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一活動件具有一第一支撐面,第二基座具有一第二表面,第二活動件具有一第二支撐面。在閉合狀態下,第一支撐面相對於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夾角,且第二支撐面相對於第二表面具有第二夾角。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一展開狀態下,第一支撐面相對於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三夾角,且第二支撐面相對於第二表面具有一第四夾角,其中第一夾角大於第三夾角,且第二夾角大於第四夾角。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桿機構包括一第一連桿以及一第二連桿。第一連桿的一端滑設於轉軸模組,且第一連桿以兩端之間樞設於第一基座。第二連桿的一端樞接於第一活動件,且第二連桿的另一端樞接於第一連桿的另一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模組具有一第一軸部,第一基座具有對應於第一軸部的一第一滑槽,且第一軸部滑設於第一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模組具有一第一軸部,第一連桿具有對應於第一軸部的一第二滑槽,且第一軸部滑設於第二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的一者具有一第二軸部,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 第二軸部的一樞孔,且第二軸部樞接於樞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座及第一活動件的一者具有一第一限位滑槽,第一基座及第一活動件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第一限位滑槽的一第一限位凸部,且第一限位凸部滑設於第一限位滑槽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機構包括一滑塊,轉軸模組滑設於滑塊,滑塊滑設於第一基座,且第二活動件滑設於滑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模組具有一第三軸部,第二基座具有對應於第三軸部的一第三滑槽,且第三軸部滑設於第三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模組具有一第四軸部,滑塊具有對應於第四軸部的一第四滑槽,且第四軸部滑設於第四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塊具有一第五軸部,第二基座具有對應於第五軸部的一第五滑槽,且第五軸部滑設於第五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塊具有一第六軸部,第二活動件具有對應第六軸部的一第六滑槽,且第六軸部滑設於第六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基座及第二活動件的一者具有一第二限位滑槽,第二基座及第二活動件的另一者具 有對應於第二限位滑槽的一第二限位凸部,且第二限位凸部滑設於第二限位滑槽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的一第一厚度不同於第二機體的一第二厚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第一活動件經旋轉而平行於第一基座,且第二活動件經旋轉而平行於第二基座時,第一活動件及第二活動件適於支撐可撓顯示螢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模組包括一樞座、一第一作動件、一第一支架、一第二作動件以及一第二支架。第一作動件透過一第一轉軸樞設於樞座。第一支架連接第一作動件及第一機體。第二作動件透過一第二轉軸樞設於樞座。第二支架連接第二作動件及第二機體。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支撐結構中,在閉合狀態下,第一基座相對於第二基座閉合,第一活動件傾斜於第一基座而具有第一夾角,第二活動件傾斜於第二基座而具有第二夾角,且第一夾角相異於第二夾角,因此,支撐結構應用於第一基座、第一活動件一側者為連桿機構,且支撐結構應用於第二基座、第二活動件一側者為不同於連桿機構的滑動機構,也就是本發明採用非對稱設計,故其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性,且可客製化滿足更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
此外,在本發明的折疊式電子裝置中,可撓顯示螢幕設置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且連接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在閉合 狀態,第一活動件遠離第二活動件而具有容納可撓顯示螢幕的一容置空間,因此,第一機體所應用者為連桿機構,且第二機體所應用者為不同於連桿機構的滑動機構,也就是本發明採用非對稱設計,故其具有應用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等厚或不等厚的廣泛應用性,且可客製化滿足更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支撐結構
110:轉軸模組
111:第一軸部
112:第三軸部
113:第四軸部
114:樞座
115:第一作動件
116:第一支架
117:第二作動件
118:第二支架
119a:第一轉軸
119b:第二轉軸
120:第一基座
121:第一表面
122:第一滑槽
123:第一限位滑槽
130:第一活動件
131:第一支撐面
132:第一限位凸部
140:連桿機構
141:第一連桿
141a:第二滑槽
141b:第二軸部
142:第二連桿
142a:樞孔
150:第二基座
151:第二表面
152:第三滑槽
153:第五滑槽
154:第二限位滑槽
160:第二活動件
161:第二支撐面
162:第六滑槽
163:第二限位凸部
170:滑動機構
171:滑塊
171a:第四滑槽
171b:第五軸部
171c:第六軸部
180:同步機構
190:扭力模組
200:折疊式電子裝置
210:第一機體
211:第一限位部
220:第二機體
221:第二限位部
230:可撓顯示螢幕
240:外蓋
241:第一避讓空間
242:第一止擋部
243:第二避讓空間
244:第二止擋部
S:容置空間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θ1:第一夾角
θ2:第二夾角
θ3:第三夾角
θ4:第四夾角
X-Y-Z:直角坐標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閉合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3及圖4分別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5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右側視示意圖。
圖6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7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展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圖7的折疊式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9是圖7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右側視示意圖。
圖10是圖7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11是圖5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過渡狀態的右側視示意圖。
圖12是圖6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過渡狀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13至圖16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限位機制的作動原理示意圖。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閉合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圖3及圖4分別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分解示意圖。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坐標X-Y-Z以便於構件描述。請參考圖1、圖2、圖3及圖4,本發明的支撐結構100可應用於折疊式電子裝置200,折疊式電子裝置200例如但不限於筆記型電腦。折疊式電子裝置200包括上述的支撐結構100、一第一機體210、一第二機體220以及一可撓顯示螢幕230,其中第一機體210透過支撐結構100而可繞X軸旋轉而相對於第二機體220展開或閉合,且可撓顯示螢幕230設置於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換個角度來說,第二機體220亦可繞X軸旋轉而相對於第一機體210展開或閉合。
具體而言,支撐結構100,包括一轉軸模組110、一第一基座120、一第一活動件130、一連桿機構140、一第二基座150、一第二活動件160以及一滑動機構170。
轉軸模組110可動地連接第一基座120及第二基座150。 第一活動件130可轉動地設置於第一基座120,而適於繞X軸旋轉。連桿機構140可動地連接轉軸模組110、第一基座120及第一活動件130。第二活動件160可轉動地設置於第二基座150,而適於繞X軸旋轉。滑動機構170可動地連接轉軸模組110、第二基座150及第二活動件160。
此外,可撓顯示螢幕230連接第一基座120及第二基座150,而平貼並支撐於第一基座120及第二基座150之上。第一基座120、第一活動件130、連桿機構140及可撓顯示螢幕230設置於第一機體210,第二基座150、第二活動件160、滑動機構170及可撓顯示螢幕230設置於第二機體220,且轉軸模組110連接於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二者,以使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適於相對彼此閉合或展開。
圖5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右側視示意圖。圖6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在此將折疊式電子裝置200於圖1、圖2、圖5及圖6所示的狀態定義為一閉合狀態,在此閉合狀態下,第一機體210相對於第二機體220閉合,第一基座120相對於第二基座150閉合。換句話說,第二機體220重疊於第一機體210之上,第一機體210的延伸方向及第二機體220的延伸方向皆平行於X-Y平面,第一基座120的延伸方向及第二基座150的延伸方向同樣地平行於X-Y平面。
第一活動件130傾斜於第一基座120而具有一第一夾角θ1,第二活動件160傾斜於第二基座150而具有一第二夾角θ2, 其中第一夾角θ1相異於第二夾角θ2。換句話說,第一活動件130的延伸方向傾斜於第一基座120的延伸方向及X-Y平面,且第二活動件160的延伸方向傾斜於第二基座150的延伸方向及X-Y平面。在此狀態下,第一活動件130遠離於與第一基座120樞接處的一端位於相對負Z軸向處,且第二活動件160遠離於與第二基座150樞接處的一端位於相對正Z軸向處,故第一活動件130相對遠離於第二活動件160而具有容納可撓顯示螢幕230的一容置空間S。
圖7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展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8是圖7的折疊式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圖9是圖7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右側視示意圖。圖10是圖7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在此將折疊式電子裝置200於圖7、圖8、圖9及圖10所示的狀態定義為一展開狀態,在此展開狀態下,第一機體210相對於第二機體220展開。第一基座120相對於第二基座150展開,換句話說,第二機體220並列於第一機體210之旁側,第一機體210的延伸方向及第二機體220的延伸方向皆平行於X-Y平面,第一基座120的延伸方向及第二基座150的延伸方向同樣地平行於X-Y平面。
相對於閉合狀態而言,第一活動件130經旋轉而平行於第一基座120,且第二活動件160經旋轉而平行於第二基座150,故第一活動件130及第二活動件160適於支撐可撓顯示螢幕230。換個角度來說,第一活動件130的延伸方向平行於第一基座120 的延伸方向及X-Y平面,且第二活動件160的延伸方向平行於第二基座150的延伸方向及X-Y平面。在此狀態下,第一活動件130遠離於與第一基座120樞接處的一端已朝向相對正Z軸向移動,且第二活動件160遠離於與第二基座150樞接處的一端已朝向相對負Z軸向移動,並且第一活動件130的延伸方向及第二活動件160的延伸方向約略齊平。
圖11是圖5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過渡狀態的右側視示意圖。圖12是圖6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在過渡狀態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在此將折疊式電子裝置200於圖11及圖12所示的狀態定義為一過渡狀態,在此狀態下,連桿機構140已被轉軸模組110帶動並進而驅動第一活動件130繞正X軸旋轉,且滑動機構170已被轉軸模組110帶動並進而驅動第二活動件160繞負X軸旋轉。換句話說,在從閉合狀態轉換至展開狀態的過程中,連桿機構140驅動第一活動件130旋轉,且滑動機構170驅動第二活動件160旋轉。
因此,支撐結構100應用於第一基座120、第一活動件130一側者為連桿機構140,且支撐結構100應用於第二基座150、第二活動件160一側者為不同於連桿機構140的滑動機構170,第一活動件130及第二活動件160各自依靠不同的機構產生旋轉作動,也就是本發明採用非對稱設計,故其具有應用於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等厚或不等厚的廣泛應用性,且可客製化滿足更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210的一第一厚度T1不同於第二機體220的一第二厚度T2。
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機體的第一厚度相同於第二機體的第二厚度。
請對照參考圖3、圖4及圖5,第一基座120具有一第一表面121,第一活動件130具有一第一支撐面131,第二基座150具有一第二表面151,且第二活動件160具有一第二支撐面161。
請對照參考圖1、圖2、圖5及圖6,在閉合狀態下,第一表面121及第二表面151皆平行於X-Y平面,而第一支撐面131及第二支撐面161皆傾斜於X-Y平面。換句話說,第一支撐面131相對於第一表面121具有第一夾角θ1,且第二支撐面161相對於第二表面151具有第二夾角θ2。
請對照參考圖7、圖8、圖9及圖10,在展開狀態下,第一表面121及第二表面151同樣平行於X-Y平面,而第一支撐面131及第二支撐面161已平行於X-Y平面。換句話說,第一支撐面131相對於第一表面121具有一第三夾角θ3,且第二支撐面161相對於第二表面151具有一第四夾角θ4,其中第一夾角θ1大於第三夾角θ3,且第二夾角θ2大於第四夾角θ4。
須說明的是,本發明所指的各個夾角,是以特定的平面的朝向起算指至對應的支撐面作為定義方式。例如,請參考圖5,第一表面121的朝向本身為正Z軸向,故以第一表面121朝向正Z軸向作為出發點,於繞負X軸旋轉後最終指至第一支撐面131, 作為第一夾角θ1及第三夾角θ3的計算方式。第二夾角θ2及第四夾角θ4亦同此原理,在此不另贅述。
請對照參考圖1、圖2、圖5及圖6,轉軸模組110包括一樞座114、一第一作動件115、一第一支架116、一第二作動件117、一第二支架118、一第一轉軸119a以及一第二轉軸119b。
第一作動件115透過第一轉軸119a而遶X軸樞設於樞座114,且第二作動件117透過第二轉軸119b而遶X軸樞設於樞座114。第一支架116連接第一作動件115及第一機體210,且第二支架118連接第二作動件117及第二機體220。
支撐結構100還包括一同步機構180及一扭力模組190。同步機構180及扭力模組190皆設置於轉軸模組110。同步機構180用以使第一轉軸119a及第二轉軸119b同步地反向旋轉,例如在第一轉軸119a遶正X軸旋轉時使第二轉軸119b繞負X軸旋轉相同的轉動量。扭力模組190用以使第一轉軸119a及第二轉軸119b得以隨停於任意位置。
請對照參考圖2、圖4、圖5及圖6,連桿機構140包括一第一連桿141以及一第二連桿142。第一連桿141的一端滑設於轉軸模組110,且第一連桿141以其兩端之間繞X軸樞設於第一基座120。第二連桿142的一端樞接於第一活動件130以作為驅動第一活動件130繞X軸轉動的驅動端,且第二連桿142的另一端樞接於第一連桿141的另一端以作為受第一連桿141驅動的受動端。
轉軸模組110具有自第一作動件115朝負X軸向延伸的一第一軸部111,第一基座120具有沿Y軸向延伸並對應於第一軸部111的一第一滑槽122,且第一軸部111穿過並滑設於第一滑槽122。換句話說,第一軸部111能夠沿Y軸向往復滑移。第一連桿141的一端具有對應於第一軸部111的一第二滑槽141a,且第一軸部111進一步穿入第二滑槽141a並滑設於第二滑槽141a。
第一連桿141及第二連桿142的一者具有一第二軸部141b,第一連桿141及第二連桿142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第二軸部141b的一樞孔142a,且第二軸部141b穿入並樞接於樞孔142a。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桿141具有第二軸部141b,第二連桿142具有樞孔142a,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進一步對照參考圖8、圖9及圖10,隨著第一軸部111沿Y軸向往復滑移,第一軸部111會在第二滑槽141a往復滑移,並使第一連桿141繞X軸旋轉。當第一連桿141繞X軸旋轉時,第二軸部141b隨之運動,使得第二連桿142透過第二軸部141b及樞孔142a的樞轉配合產生作動。最後,第二連桿142推動第一活動件130繞X軸旋轉。
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連桿具有第二軸部,第一連桿具有樞孔。
請繼續參考圖2、圖4、圖5及圖6,第一基座120及第一活動件130的一者具有一第一限位滑槽123,第一基座120及第一活動件130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第一限位滑槽123的一第一限 位凸部132,且第一限位凸部132穿入滑設於第一限位滑槽123內,用以限制第一活動件130相對於第一基座120旋轉時的極限,達到限位。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座120具有第一限位滑槽123,第一活動件130具有第一限位凸部132,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活動件具有第一限位滑槽,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限位凸部。
請對照參考圖1、圖3、圖5及圖6,滑動機構170包括一滑塊171。轉軸模組110滑設於滑塊171,滑塊171沿Z軸滑設於第一基座120,且第二活動件160滑設於滑塊171。
轉軸模組110具有自第二作動件117朝正X軸向延伸的一第三軸部112,第二基座150具有沿Y軸向延伸並對應於第三軸部112的一第三滑槽152,且第三軸部112穿入並滑設於第三滑槽152。換句話說,第三軸部112能夠沿Y軸向往復滑移。
轉軸模組110具有自第二作動件117朝負X軸向延伸的一第四軸部113,滑塊171具有對應於第四軸部113的一第四滑槽171a,且第四軸部113穿入並滑設於第四滑槽171a。第四滑槽171a有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為傾斜於Y軸向並傾斜於Z軸向的走向。
滑塊171還具有朝負X軸向延伸的一第五軸部171b,第二基座150具有沿Z軸向延伸並對應於第五軸部171b的一第五滑槽153,且第五軸部171b穿入並滑設於第五滑槽153。換句話說,五軸部171b能夠沿Z軸向往復滑移。
滑塊171還具有朝負X軸向延伸的一第六軸部171c,第二活動件160具有對應於第六軸部171c的一第六滑槽162,且第六軸部171c穿入並滑設於第六滑槽162。
請進一步對照參考圖7、圖9及圖10,隨著第三軸部112在第三滑槽152中沿著Y軸往復滑移,第四軸部113亦同步與第二作動件117作動,當第四軸部113沿Y軸向往復滑移時,透過第四軸部113及傾斜走向的第四滑槽171a之間的配合作用,滑塊171被轉移為沿Z軸向往復滑移,第五軸部171b在第五滑槽153中沿Z軸往復滑移,以起到限位作用,最後,滑塊171的整體同步帶動第六軸部171c沿Z軸向往復滑移,使得第六軸部171c在第六滑槽162中往復滑動,從而驅動第二作動件117繞X軸往復旋轉。
請對照參考圖1、圖2、圖3及圖4,第二基座150及第二活動件160的一者具有一第二限位滑槽154,第二基座150及第二活動件160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第二限位滑槽154的一第二限位凸部163,且第二限位凸部163穿入並滑設於第二限位滑槽154內,用以限制第二活動件160相對於第二基座150旋轉時的極限,達到限位。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基座150具有第二限位滑槽154,第二活動件160具有第二限位凸部163,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活動件具有第二限位滑槽,第二基座具有第二限位凸部。
圖13至圖16是圖1的折疊式電子裝置的限位機制的作動原理示意圖。請對照參考圖15及圖16,折疊式電子裝置200還包括一外蓋240,外蓋240罩復於於前述的轉軸模組之外,並位於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之間。第一機體210具有一第一限位部211,外蓋240具有一第一避讓空間241及一第一止擋部242,且第一止擋部242位於第一避讓空間241內。第一止擋部242能夠對第一限位部211起到止擋作用,用以限制第一機體210的最大展開角度。
請對照參考圖13及圖14,第二機體220具有一第二限位部221,外蓋240還具有一第二避讓空間243及一第二止擋部244,且第二止擋部244位於第二避讓空間243內。第二止擋部244能夠對第二限位部221起到止擋作用,用以限制第二機體220的最大展開角度。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支撐結構中,在閉合狀態下,第一基座相對於第二基座閉合,第一活動件傾斜於第一基座而具有第一夾角,第二活動件傾斜於第二基座而具有第二夾角,且第一夾角相異於第二夾角,因此,支撐結構應用於第一基座、第一活動件一側者為連桿機構,且支撐結構應用於第二基座、第二活動件一側者為不同於連桿機構的滑動機構,也就是本發明採用非對稱設計,故其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性,且可客製化滿足更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
此外,在本發明的折疊式電子裝置中,可撓顯示螢幕設 置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且連接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在閉合狀態,第一活動件遠離第二活動件而具有容納可撓顯示螢幕的一容置空間,因此,第一機體所應用者為連桿機構,且第二機體所應用者為不同於連桿機構的滑動機構,也就是本發明採用非對稱設計,故其具有應用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等厚或不等厚的廣泛應用性,且可客製化滿足更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支撐結構
110:轉軸模組
112:第三軸部
113:第四軸部
116:第一支架
117:第二作動件
118:第二支架
119a:第一轉軸
119b:第二轉軸
120:第一基座
121:第一表面
130:第一活動件
131:第一支撐面
140:連桿機構
141:第一連桿
141b:第二軸部
142:第二連桿
142a:樞孔
150:第二基座
151:第二表面
152:第三滑槽
153:第五滑槽
154:第二限位滑槽
160:第二活動件
161:第二支撐面
163:第二限位凸部
170:滑動機構
171:滑塊
171a:第四滑槽
180:同步機構
190:扭力模組
200:折疊式電子裝置
210:第一機體
220:第二機體
X-Y-Z:直角坐標

Claims (20)

  1. 一種支撐結構,包括:一轉軸模組;一第一基座,該轉軸模組可動地連接該第一基座;一第一活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第一基座;一連桿機構,可動地連接該轉軸模組、該第一基座及該第一活動件;一第二基座,該轉軸模組可動地連接該第二基座;一第二活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第二基座;以及一滑動機構,可動地連接該轉軸模組、該第二基座及該第二活動件,其中,在一閉合狀態下,該第一基座相對於該第二基座閉合,該第一活動件傾斜於該第一基座而具有一第一夾角,該第二活動件傾斜於該第二基座而具有一第二夾角,且該第一夾角相異於該第二夾角,其中該滑動機構包括:一滑塊,該轉軸模組滑設於該滑塊,該滑塊滑設於該第二基座,且該第二活動件滑設於該滑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在一展開狀態下,該第一基座相對於第二基座展開,該第一活動件平行於該第一基座,該第二活動件平行於該第二基座。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在從該閉合狀態轉換至一展開狀態的過程中,該連桿機構驅動該第一活動件旋轉,且該滑動機構驅動該第二活動件旋轉。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表面,該第一活動件具有一第一支撐面,該第二基座具有一第二表面,該第二活動件具有一第二支撐面,在該閉合狀態下,該第一支撐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具有該第一夾角,且該第二支撐面相對於該第二表面具有該第二夾角。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在一展開狀態下,該第一支撐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三夾角,且該第二支撐面相對於該第二表面具有一第四夾角,其中該第一夾角大於該第三夾角,且該第二夾角大於該第四夾角。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第一基座及該第一活動件的一者具有一第一限位滑槽,該第一基座及該第一活動件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該第一限位滑槽的一第一限位凸部,且該第一限位凸部滑設於該第一限位滑槽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轉軸模組具有一第三軸部,該第二基座具有對應於該第三軸部的一第三滑槽,且該第三軸部滑設於該第三滑槽。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轉軸模組具有一第四軸部,該滑塊具有對應於該第四軸部的一第四滑槽,且該第四軸部滑設於該第四滑槽。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滑塊具有一第五軸部,該第二基座具有對應於該第五軸部的一第五滑槽,且該第五軸部滑設於該第五滑槽。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滑塊具有一第六軸部,該第二活動件具有對應該第六軸部的一第六滑槽,且該第六軸部滑設於該第六滑槽。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第二基座及該第二活動件的一者具有一第二限位滑槽,該第二基座及該第二活動件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該第二限位滑槽的一第二限位凸部,且該第二限位凸部滑設於該第二限位滑槽內。
  12. 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至11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撐結構;一第一機體,該第一基座、該第一活動件及該連桿機構設置於該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該第二基座、該第二活動件及該滑動機構設置於該第二機體,且該轉軸模組連接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以使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適於相對彼此閉合或展開;以及一可撓顯示螢幕,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且連接該第一基座及該第二基座;其中,在該閉合狀態下,該第一活動件遠離該第二活動件而具有容納該可撓顯示螢幕的一容置空間。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活動件經旋轉而平行於該第一基座,且該第二活動件經旋轉而平行於該第二基座時,該第一活動件及該第二活動件適於支撐該可撓顯示螢幕。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的一第一厚度不同於該第二機體的一第二厚度。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折疊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轉軸模組包括:一樞座;一第一作動件,透過一第一轉軸樞設於該樞座;一第一支架,連接該第一作動件及該第一機體;一第二作動件,透過一第二轉軸樞設於該樞座;以及一第二支架,連接該第二作動件及該第二機體。
  16. 一種支撐結構,包括:一轉軸模組;一第一基座,該轉軸模組可動地連接該第一基座;一第一活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第一基座;一連桿機構,可動地連接該轉軸模組、該第一基座及該第一活動件;一第二基座,該轉軸模組可動地連接該第二基座;一第二活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第二基座;以及一滑動機構,可動地連接該轉軸模組、該第二基座及該第二 活動件,其中,在一閉合狀態下,該第一基座相對於該第二基座閉合,該第一活動件傾斜於該第一基座而具有一第一夾角,該第二活動件傾斜於該第二基座而具有一第二夾角,且該第一夾角相異於該第二夾角,其中該連桿機構包括:一第一連桿,一端滑設於該轉軸模組,且以兩端之間樞設於該第一基座;以及一第二連桿,一端樞接於該第一活動件,且另一端樞接於該第一連桿的另一端。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轉軸模組具有一第一軸部,該第一基座具有對應於該第一軸部的一第一滑槽,且該第一軸部滑設於該第一滑槽。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轉軸模組具有一第一軸部,該第一連桿具有對應於該第一軸部的一第二滑槽,且該第一軸部滑設於該第二滑槽。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支撐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的一者具有一第二軸部,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的另一者具有對應於該第二軸部的一樞孔,且該第二軸部樞接於該樞孔。
  20. 一種折疊式電子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6至1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撐結構;一第一機體,該第一基座、該第一活動件及該連桿機構設置 於該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該第二基座、該第二活動件及該滑動機構設置於該第二機體,且該轉軸模組連接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以使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適於相對彼此閉合或展開;以及一可撓顯示螢幕,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且連接該第一基座及該第二基座;其中,在該閉合狀態下,該第一活動件遠離該第二活動件而具有容納該可撓顯示螢幕的一容置空間。
TW112109179A 2022-08-19 2023-03-13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831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99220P 2022-08-19 2022-08-19
US63/399,220 2022-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1642B true TWI831642B (zh) 2024-02-01
TW202410781A TW202410781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824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9179A TWI831642B (zh) 2022-08-19 2023-03-13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164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6170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US20200166974A1 (en) * 2015-09-11 2020-05-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And Hinges
CN113719525A (zh) * 2021-07-16 2021-11-30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66974A1 (en) * 2015-09-11 2020-05-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And Hinges
CN108076170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3719525A (zh) * 2021-07-16 2021-11-30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1261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0029062A1 (zh) 转轴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的设备
TWI401560B (zh) 電子裝置
US93546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592168U (zh) 電子裝置
CN106704352A (zh) 电子装置及其枢轴机构
TWI38492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676097B (zh) 轉軸結構與應用此轉軸結構的電子裝置
TWM573006U (zh) 電子裝置
TWI633413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699154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202241243A (zh) 雙軸式鉸鏈
TW201719034A (zh) 樞轉機構
US115313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831642B (zh)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582291U (zh)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751907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410781A (zh) 支撐結構及折疊式電子裝置
KR20230002272U (ko) 힌지 및 이것을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TWI529313B (zh)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2954919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1165227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616931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715198B (zh)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15405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