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4775B -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4775B
TWI824775B TW111139126A TW111139126A TWI824775B TW I824775 B TWI824775 B TW I824775B TW 111139126 A TW111139126 A TW 111139126A TW 111139126 A TW111139126 A TW 111139126A TW I824775 B TWI824775 B TW I8247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roove
frame structure
accommodation space
adhes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9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9668A (zh
Inventor
顏彰慶
張政德
侯珮棻
Original Assignee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4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47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9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66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之框架結構界定有一第一方向,並包含內部具有至少一抽氣通道之一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貫孔之一貼附層及透過貼附層結合於第一框架之一第二框架,其中,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共同界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之一容置空間,抽氣通道連通容置空間及外部,貼附層位於容置空間中,將容置空間區分為經由貫孔相連通的一第一排氣通道及一第二排氣通道,容置空間中殘留的氣體能自所述抽氣通道向外部導出,透過減少殘留氣體以增加貼附層之貼附面積及貼附完整性,藉此提升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之間黏貼結合的強度,並提升框架結構的穩固性。

Description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本發明係一種框架結構,尤指能提升結合強度的框架結構,應用有所述框架結構的背光模組,及應用有所述背光模組的顯示器。
顯示器之顯示面板需要仰賴背光模組以供應光源,所述背光模組包含背板、設置於背板上的發光單元以及結合於背板周緣的膠框,由於現今之顯示器愈來愈朝向窄邊框的設計發展,使得所述背光模組之膠框的寬度亦需要縮減,而由於寬度變窄,所述膠框上難以設置用以結合於背板的卡扣結構,使得所述膠框只能以膠帶黏貼固定於所述背板上。
然而,由於所述膠框的寬度有限,而使膠帶的寬幅受限,造成膠帶的貼附面積受到限制,此外,當膠帶與所述膠框或所述背板貼合時,膠帶與所述膠框或所述背板之間可能會殘留氣體,造成膠帶貼附不完全,並使得膠帶的貼附面積減少,導致黏貼結合的強度不足,因此固定性不足,而有膠框剝落的風險。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希望藉此改善框架之間結合時膠帶貼附不完全及貼附面積不足,造成黏貼強度不足的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提供之框架結構界定有一第一方向,並包含:一第一框架,其內部具有至少一抽氣通道;一貼附層,具有至少一貫孔;及一第二框架,透過該貼附層結合於該第一框架;其中,該第一框架與該第二框架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一框架的所述抽氣通道連通該容置空間及該第一框架的外部,該貼附層位於該容置空間中,而將該容置空間區分為鄰近該第一框架的一第一排氣通道,及鄰近該第二框架的一第二排氣通道,該第一排氣通道與該第二排氣通道經由該貼附層的所述貫孔相連通;其中該第二框架具有一溝槽,設置於朝向該第一框架之一側,該溝槽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溝槽連通該第二排氣通道。
本發明框架結構的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係藉由該貼附層黏貼而結合,透過一外部真空裝置對該第一框架之抽氣通道抽氣,能使位於該貼附層及該第二框架之間的該第二排氣通道中的氣體,通過該貼附層的所述貫孔而導向該貼附層及該第一框架之間的該第一排氣通道,再從所述抽氣通道向外部導出,藉此能將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與該貼附層之間殘留的氣體抽出,使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更緊密地結合,並藉由減少殘留氣體而增加該貼附層的貼附面積及貼附完整性,而能藉此提升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之間黏貼結合的強度,並提升所述框架結構的穩固性。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之背光模組包含:一如前述之框架結構;一導光板,其設於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之間;及一發光單元,其設於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之間,並朝向該導光板。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之顯示器包含:一如前述之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其設於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其中一者,該導光板朝向該顯示面板。
透過應用所述框架結構,將該第一框架與該第二框架所共同界定出的該容置空間,以該貼附層區分該第一排氣通道與該第二排氣通道,兩者再經由該貼附層的所述貫孔相連通。因此,當空氣經由該第一框架的所述抽氣通道進行導出後,除了可將殘留氣體排除,另外與所述抽氣通道連通的該容置空間也會產生負壓,使得該貼附層開始產生形變而堵住所述抽氣通道,該容置空間呈現真空狀態,並利用真空力輔助固定該第一框架與該第二框架,藉此使所述背光模組及所述顯示器能在達到窄框設計的同時提高裝配穩固性,此外,所述框架結構除了能應用於所述背光模組及所述顯示器以外,亦能夠應用於利用黏貼結合的不同構件,例如應用於貼附面積有限的結構上,或因寬度較窄而無法設計機械性固定的結構上,以提升黏著固定之強度,並提升本發明框架結構的應用範圍。
10:第一框架
11:抽氣通道
12:第一組裝部
13:凹槽
20:貼附層
21:貫孔
30:第二框架
31:溝槽
32:逃氣槽
33:第二組裝部
40:容置空間
41:第一排氣通道
42:第二排氣通道
50:導光板
60:發光單元
70:顯示面板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W:寬度
H:高度
圖1: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局部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局部的分解前視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局部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3之A-A剖面之局部示意圖。
圖5:為圖4之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第二框架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第二框架之局部仰視平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第二框架之局部前視剖面示意圖。
圖9:為圖3之B-B剖面之局部示意圖。
圖10:為圖9之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容置空間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顯示器之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剖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3,為本發明框架結構之一種較佳實施例,其界定有一第一方向D1,並包含一第一框架10、一貼附層20及一第二框架30。
如圖1及圖2所示,該第一框架10內部具有至少一抽氣通道11;該貼附層20具有至少一貫孔21;該第二框架30透過該貼附層20結合於該第一框架10。
其中,如圖3至圖5及圖11所示,該第一框架10與該第二框架30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間40,該容置空間40沿該第一方向D1延伸,該第一框架10的所述抽氣通道11連通該容置空間40及該第一框架10的外部,該貼附層20位於該容置空間40中,而將該容置空間40區分為鄰近該第一框架10的一第一排氣通道41,及鄰近該第二框架30的一第二排氣通道42,該第一排氣通道41與該第二排氣通道42經由該貼附層20的所述貫孔21相連通。
本發明框架結構的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係藉由該貼附層20黏貼而結合,透過一外部真空裝置對該第一框架10之抽氣通道11抽氣,能使位於該貼附層20及該第二框架30之間的該第二排氣通道42中的氣體,通過該貼附層20的所述貫孔21而導向該貼附層20及該第一框架10之間的該第一排氣通道 41,該第一排氣通道41中的氣體會自所述抽氣通道11向外部導出,藉此能將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與該貼附層20之間殘留的氣體抽出,另外,與所述抽氣通道11連通的該容置空間40也會產生負壓,使得該貼附層20開始產生形變而堵住所述抽氣通道11,該容置空間40呈現真空狀態,並利用真空力輔助固定,因此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分別會更緊密地與該貼附層20接觸黏貼,並藉由減少殘留氣體而增加該貼附層20的貼附面積及貼附完整性,因此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之間能更緊密地結合,並提升黏貼結合的強度及固定性,藉此提升所述框架結構的結構穩固性,避免產生框架剝落之風險。此外,該貼附層20較佳地為具有撓性且可變形的膠帶。
其中,藉由所述貫孔21與所述抽氣通道11至少部份重合的設計,該第二排氣通道42能通過所述貫孔21連通所述抽氣通道11,當所述貼附層20受真空吸力影響而下凹附著於該第一框架10,該第二框架30與該貼附層20之間殘留的氣體仍能通過所述貫孔21而自所述抽氣通道11而被抽出,藉此提升該第二框架30與該貼附層20的黏貼強度,較佳地,如圖3及圖5所示,所述貫孔21的直徑大於所述抽氣通道11的直徑,當工作人員將該貼附層20及該第一框架10黏貼結合時,便於所述貫孔21與所述抽氣通道11之對位,提升組裝所述框架結構之便利性,且所述貫孔21較佳地是能完整涵蓋所述抽氣通道11的開口,因此能於該貼附層20被真空吸力吸附變形時,仍確保所述第二排氣通道42能與所述抽氣通道11連通。再者,在抽氣產生負壓時,空氣的流動路徑是由大孔徑往小孔徑流動,且所述抽氣通道11之截面積突然減小,因此壓力值也突然降低,進而加快氣體流速,使得空氣可以順利地由所述抽氣通道11抽出,不容易產生流動受阻的效果。
較佳地,該第一框架10具有複數抽氣通道11,該貼附層20具有複數貫孔21,藉此能提升排氣效率。再者,所述抽氣通道11能呈直線狀或彎曲 狀,只要所述抽氣通道11的兩端分別連通該容置空間40及該第一框架10的外部,使所述抽氣通道11能用以抽出所述容置空間40中的氣體即可。
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所述框架結構界定有一第二方向D2,該第一方向D1與該第二方向D2互不平行,該第一框架10之抽氣通道11係沿該第二方向D2貫通該第一框架10,該貼附層20之貫孔21沿該第二方向D2貫通該貼附層20,較佳地,該第一方向D1與該第二方向D2相互垂直,能提升該第一框架10之抽氣通道11之加工便利性,並能使所述抽氣通道11與該容置空間4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藉此能提升抽吸效率。
如圖6、圖9及圖10所示,該第二框架30具有一溝槽31,設置於朝向該第一框架10之一側,該溝槽31沿該第一方向D1延伸,該溝槽31連通該第二排氣通道42,透過該溝槽31之設置,使該第二框架30與該貼附層20之間的殘留氣體能沿該溝槽31排出,提升殘留氣體之排出效率。該第一框架10具有一凹槽13,設置於朝向該第二框架30之一側,該凹槽13沿該第一方向D1延伸並連通所述抽氣通道11,該貼附層20至少有一部分是位於該凹槽13中,該第一排氣通道41連通所述凹槽13。當抽氣產生負壓時,由於該凹槽13與該溝槽31皆是沿該第一方向D1延伸,能便於空氣沿著該第一方向D1朝向該凹槽13與該溝槽31的中間位置流動,然後再經由所述抽氣通道11沿著該第二方向D2排出,如此一來,可以藉由該凹槽13與該溝槽31來增加空氣排出效率。
再者,該第二框架30還具有至少一逃氣槽32,所述逃氣槽32係連通該溝槽31並朝遠離該溝槽31的方向延伸,藉由所述逃氣槽32連通該溝槽31,使該第二框架30與該貼附層20之間的殘留氣體能通過所述逃氣槽32排出,有效增加該第二框架30與該貼附層20之間的殘留氣體排出量。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框架30具有複數逃氣槽32,該複數逃氣槽32間隔地連通該溝槽31並朝遠離該溝槽31的方向延伸,且該複數逃氣槽32連通該溝槽31的不同位 置,可以在該溝槽31的不同位置增加空氣排出效率,進一步使殘留氣體更容易進入所述逃氣槽32中並被排出,且該貼附層20能夠填充於該第二框架30之溝槽31及逃氣槽32中,增加該貼附層20之貼附面積而提升黏貼強度,此外,透過該複數逃氣槽32沿該溝槽31交錯排列,使該複數逃氣槽32較平均地分布於該第二框架30上,以增加氣體排出量及該貼附層20之黏貼強度。
較佳地,所述框架結構界定有一第三方向D3,該第三方向D3係不平行於該第一方向D1及該第二方向D2,如圖6及圖7所示,所述逃氣槽32係沿所述第三方向D3延伸,並藉由該貼附層20填充於所述逃氣槽32中,而能提升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沿該第一方向D1及該第三方向D3之結合強度,較佳地,該第三方向D3與該第一方向D1及該第二方向D2均呈垂直,藉此提升所述框架結構於三維方向上的組裝穩固性。
另外,如圖6及圖7所示,所述逃氣槽32遠離該溝槽31之一側的截面積小於連通該溝槽31之一側的截面積,當所述真空裝置通過所述抽氣通道11抽吸所述框架結構中的氣體時,由於所述逃氣槽32之截面積的變化,會使所述逃氣槽32中產生壓差,所述逃氣槽32遠離該溝槽31之一側的截面積較小因此壓力較大,而所述逃氣槽32連通該溝槽31之一側截面積較大因此壓力較小,藉此促進氣體通過該溝槽31連通之該貼附層20的貫孔21而自所述抽氣通道11導出,能進一步提升氣體排出之效率,且能增加該貼附層20的貼附緊密性。因此,在所述逃氣槽32遠離該溝槽31之尾端也有空氣流通的效果,另外也利於增加額外貼附力。
再者,如圖6至圖8所示,藉由改變所述逃氣槽32之截面的寬度W或高度H,能使所述逃氣槽32的截面積產生變化,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逃氣槽32之截面的寬度W係平行於該第一方向D1,所述逃氣槽32之截面的高度H係平行於該第二方向D2,較佳地,如圖7所示,所述逃氣槽32遠離該溝槽 31之一側的寬度W小於連通該溝槽31之一側的寬度W,且如圖8所示,所述逃氣槽32遠離該溝槽31之一側的高度H小於連通該溝槽31之一側的高度H,就能提升所述逃氣槽32中氣體排出之效率,而只要所述逃氣槽32之截面的寬度W或高度H的其中一者,符合於鄰近該溝槽31之一側較大而於遠離該溝槽31的一側較小的條件,就能達成提升氣體排出效率的效果。
另外,如圖1及圖2所示,該第一框架10具有沿該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一第一組裝部12,該第二框架30於朝向該第一框架10之一側具有一第二組裝部33,該第一組裝部12及該第二組裝部33分別結合於該貼附層20的兩側,該第一組裝部12及該第二組裝部33中的其中一者凸出,另一者凹陷,該容置空間40形成於該第一組裝部12及該第二組裝部33之間,藉由該第一組裝部12及該第二組裝部33呈凹凸配合,能便於工作人員於組裝時導引對位,而提升組裝便利性,較佳的是,凹凸配合之設計使所述框架結構能於一定的寬度限制下增加該第一組裝部12及該第二組裝部33與該貼附層20的接觸面積,從而提升該貼附層20之貼附面積,藉此提升黏貼強度。較佳地,該第一框架10的該凹槽13係位於該第一組裝部12之中央且連通所述抽氣通道11,該第一框架10之該第一組裝部12呈凹陷狀,該第二框架30之第二組裝部33呈凸出狀,藉由所述抽氣通道11連通凹陷的該第一組裝部12,使該第一框架10與該第二框架30之間的容置空間40呈朝向所述抽氣通道11下凹的型態,藉此能於抽吸時增加排氣效率及真空吸力。
其中,無論該第一組裝部12或該第二組裝部33中的何者呈凸出狀而何者呈凹陷狀,皆具有導引對位及增加貼附面積的效果,再者,該第一組裝部12及該第二組裝部33中凸出之一者呈弧面,該第一組裝部12及該第二組裝部33中凹陷之一者呈兩相對的斜面,當組裝所述框架結構時,工作人員將該第二框架30之該第二組裝部33及該第一框架10之該第一組裝部12分別結合於該貼 附層20的兩側,此時,藉由該二斜面可以相切於該弧面之設計,使該第一組裝部12與該第二組裝部33剛結合時,不會如貼附於平面上直接與該貼附層20整面貼合,而是形成二直線狀區域的接觸,即僅有部分接觸,因此能便於工作人員微調該第一框架10或該第二框架30之位置,且具有導引對位的效果,節省組裝工時與精度。
如圖11所示,在其他的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框架10與該第二框架30結合時形成該容置空間40,即便不具有凹凸配合之設計,例如該第一框架10不設有該第一組裝部12,和/或該第二框架30不設有該第二組裝部33,該容置空間40之該第一排氣通道41及該第二排氣通道42仍會形成於該貼附層20的兩側。
此外,因為該凹槽13與該溝槽31的設計,會使該第一框架10與該第二框架30產生表面不平整的貼附形態,而非兩平面互相接觸的貼附形態,可藉此增加該貼附層20的貼附面積,而提升黏貼強度。較佳地,該第一框架10之凹槽13及該第二框架30之溝槽31沿該第二方向D2上位置重疊,即該凹槽13、該貼附層20之貫孔21及該溝槽31沿著該第二方向D2直接連通,因此於氣體沿該溝槽31移動時能順暢地被導入該凹槽13中,以增加氣體排出之流暢性,而提升殘留氣體之排出效率,且該凹槽13及該溝槽31分別垂直於所述抽氣通道11,能提升氣體抽吸效果。
另外,該第一框架10之凹槽13沿該第一方向D1之兩端呈封閉狀,該第二框架30之溝槽31沿該第一方向D1之兩端呈封閉狀,於該第二框架30結合於該貼附層20後,該第二框架30之逃氣槽32遠離該溝槽31的一端呈封閉狀,使該第一框架10與該第二框架30之間的該容置空間40內的殘留氣體能確實地透過所述真空裝置抽出。
請參閱圖12,為本發明背光模組之一種較佳實施例,其包含所述框架結構、一導光板50及一發光單元60。該導光板50設於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之間;該發光單元60設於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之間,並朝向該導光板50。具體來說,該導光板50與該發光單元60容設於該第一框架10內,該第二框架30透過該貼附層20而與該第一框架10結合,使該導光板50及該發光單元60位於該第一框架10與該第二框架30之間,且該第二框架30覆蓋該導光板50的外圍。
於本發明背光模組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10為一背板,所述第二框架30為一膠框,由於所述背板通常為金屬材質而較不易加工,所述膠框為塑膠材質,因此於所述膠框上加工形成所述逃氣槽32或凸出狀的第二組裝部33之複雜結構較為便利、成本亦較低,而所述抽氣通道11沿該第二方向D2貫通所述第一框架10之設計也較易加工,此外,所述第一框架10及所述第二框架30之間形成的容置空間40可以是環繞所述背光模組,或是形成於所述背光模組的任一側邊,皆能夠提升所述背光模組之裝配穩固性,降低膠框的固定性不佳或剝落之風險。
請參閱圖13,為本發明顯示器之一種較佳實施例,其包含所述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70,該顯示面板70設於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其中一者,該導光板50朝向該顯示面板70。具體來說,當所述背光模組之第一框架10為所述背板,所述第二框架30為一膠框,且該導光板50與該發光單元60容設於該第一框架10內時,該顯示面板70組設於該第一框架10,並位於該第二框架30相對於該導光板50之另一側,且該顯示面板70覆蓋該導光板50。
透過應用所述框架結構,由於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不需要藉由體積較大的機構性卡勾進行固定,只需利用該貼附層20來黏貼該第一框架10及該第二框架30,因此,可以使所述顯示器能在達到窄框設計的同時提 高裝配穩固性,藉此使所述顯示器適合應用於窄額緣之顯示器機種,例如車載產品。而且對於因為窄額緣而使得貼附面積縮小的機種,還可以在不追加額外構件以及有限貼附範圍的前提下,利用抽氣產生負壓的方式,讓該貼附層20產生形變而以真空力輔助固定,能夠進一步強化部品之間的固定效果及穩定性。除此之外,抽氣產生負壓的方式也能進一步降低組裝重工工時及產品損耗,降低產品售後所造成的損壞風險。
此外,所述框架結構除了能應用於所述背光模組及所述顯示器以外,亦能夠應用於利用黏貼結合的不同構件上,以提升黏著固定之強度,例如應用於貼附面積有限的結構上,或因寬度較窄而無法設計機械性固定的結構上,而能夠提升裝配穩固性,並提升本發明框架結構的應用範圍。
10:第一框架
11:抽氣通道
12:第一組裝部
20:貼附層
21:貫孔
30:第二框架
33:第二組裝部
40:容置空間
41:第一排氣通道
42:第二排氣通道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框架結構,其界定有一第一方向,並包含:一第一框架,其內部具有至少一抽氣通道;一貼附層,具有至少一貫孔;及一第二框架,透過該貼附層結合於該第一框架;其中,該第一框架與該第二框架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一框架的所述抽氣通道連通該容置空間及該第一框架的外部,該貼附層位於該容置空間中,而將該容置空間區分為鄰近該第一框架的一第一排氣通道,及鄰近該第二框架的一第二排氣通道,該第一排氣通道與該第二排氣通道經由該貼附層的所述貫孔相連通;其中該第二框架具有一溝槽,設置於朝向該第一框架之一側,該溝槽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溝槽連通該第二排氣通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該第二框架還具有至少一逃氣槽,所述逃氣槽係連通該溝槽並朝遠離該溝槽的方向延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該第二框架具有複數逃氣槽,該複數逃氣槽分別連通該溝槽並朝遠離該溝槽的方向延伸,且該複數逃氣槽連通該溝槽的不同位置。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所述逃氣槽遠離該溝槽之一側的截面積小於連通該溝槽之一側的截面積。
  5.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所述逃氣槽遠離該溝槽之一側的寬度小於連通該溝槽之一側的寬度。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該第一框架具有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組裝部,該第二框架於朝向該第一框架之一側具有一第二組裝部,該第一組裝部及該第二組裝部分別結合於該貼附層的兩側, 該第一組裝部及該第二組裝部中的其中一者凸出,另一者凹陷,該容置空間形成於該第一組裝部及該第二組裝部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該第一組裝部及該第二組裝部中凸出之一者呈弧面,該第一組裝部及該第二組裝部中凹陷之一者呈兩相對的斜面。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該第一框架具有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組裝部,該第一框架具有一凹槽,該凹槽係位於該第一組裝部之中央且連通所述抽氣通道,該貼附層至少有一部分是位於該凹槽中,該第一排氣通道連通所述凹槽。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所述貫孔與所述抽氣通道至少部份重合。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所述貫孔的直徑大於所述抽氣通道的直徑。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框架結構,其中所述框架結構界定有一第二方向,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互不平行,該第一框架之抽氣通道係沿該第二方向貫通該第一框架。
  12.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含:一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框架結構;一導光板,其設於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之間;及一發光單元,其設於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之間,並朝向該導光板。
  13. 一種顯示器,其包含:一如請求項12所述之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其設於該第一框架及該第二框架其中一者,該導光板朝向該顯示面板。
TW111139126A 2022-08-26 2022-10-14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TWI824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0689.3 2022-08-26
CN202211030689 2022-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4775B true TWI824775B (zh) 2023-12-01
TW202409668A TW202409668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12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9126A TWI824775B (zh) 2022-08-26 2022-10-14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1478A (zh)
TW (1) TWI824775B (zh)
WO (1) WO2024040713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0042A (ja) * 2002-05-17 2003-11-19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TW201506736A (zh) * 2013-08-01 2015-02-16 Compal Electronics Inc 觸控模組與其組裝方法
US20190339560A1 (en) * 2018-05-04 2019-11-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rigid guide member
CN112782890A (zh) * 2021-03-15 2021-05-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2414B2 (ja) * 2001-04-24 2012-10-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6078936A (ja) * 2004-09-13 2006-03-23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65042B2 (ja) * 2011-04-26 2015-08-1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モジュール
CN103235429B (zh) * 2013-05-07 2016-09-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胶框
CN105785625A (zh) * 2016-05-23 2016-07-20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装置
CN10947128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18735633U (zh) * 2022-08-26 2023-03-24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0042A (ja) * 2002-05-17 2003-11-19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TW201506736A (zh) * 2013-08-01 2015-02-16 Compal Electronics Inc 觸控模組與其組裝方法
US20190339560A1 (en) * 2018-05-04 2019-11-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rigid guide member
CN112782890A (zh) * 2021-03-15 2021-05-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1478A (zh) 2024-04-26
TW202409668A (zh) 2024-03-01
US20240134111A1 (en) 2024-04-25
WO2024040713A1 (zh)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0438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with frame including light sour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JP521113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8803143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121991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TWI718740B (zh) 顯示裝置
KR20090114766A (ko) 사출성형 금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도광판, 이 도광판을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616876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24775B (zh) 框架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CN218735633U (zh)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WO2018232791A1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胶框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
CN106681057A (zh) 一种基于eled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KR100313246B1 (ko) 도광판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093673B (zh) 一种反组装背光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1306674A (zh) 軟性電路板
US20240230981A9 (en) Frame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528867U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202886790U (zh) Lcm模组
CN216673498U (zh) 一种显示屏背光源铁框和胶框一体式结构
TWI745762B (zh) 顯示裝置及框架組合
CN211831378U (zh) 一种fpc软板平整定位治具
CN111025762A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JP2005250269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構造
TW202117518A (zh) 顯示裝置
KR10054218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20085576U (zh) 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