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7467B - 機械出口 - Google Patents

機械出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7467B
TWI817467B TW111115970A TW111115970A TWI817467B TW I817467 B TWI817467 B TW I817467B TW 111115970 A TW111115970 A TW 111115970A TW 111115970 A TW111115970 A TW 111115970A TW I817467 B TWI817467 B TW I8174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strap
strip
adjustable fasten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5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3026A (zh
Inventor
馬修 A 鮑曼
克里斯多 A 理查
克里斯多福 歐布萊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韋克陶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韋克陶立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韋克陶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3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7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74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8Joining pipes to walls or pipes, the joined pipe axi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wall or to the axis of another pipe
    • F16L41/12Joining pipes to walls or pipes, the joined pipe axi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wall or to the axis of another pipe using attaching means embracing the pi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for branching pipes; for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21T- or cross-pie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4Tapping pipe walls, i.e. making connections through the walls of pipes while they are carrying fluids; Fitting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aper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械出口,其藉由使用一帶料將一管道元件固定至具有一導管之一鞍座上,形成一三通管接頭。該帶料及該鞍座之一端經由一可調整緊固件附接。當該緊固件繫緊時,該鞍座及帶料上之角度定向作用表面及反作用表面彼此嚙合,從而在該帶料上施加實質上符合該管道元件之一拉伸負載,且將其壓在該鞍座上。該帶料及鞍座之相對端經由一軛架及放大頭部彼此嚙合,允許此類端部脫離,以允許將該管道元件插入帶料與鞍座之間。

Description

機械出口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連接管道元件及其他組件之機械出口。
形成「三通管」接頭之鞍座式機械出口係有效的,但亦遭受一缺點,因為安裝通常需要由一技術員處置四個或更多分開之部件。因此,當待形成之接頭定位於擠滿其他管道、配件及設備之位置,或尷尬地經定位靠近一牆壁、地板或天花板,且通道受限時,安裝非常耗時,可能很困難。顯然,有機會改良機械出口,以更快地形成三通管接頭。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在一管道元件中形成一三通管接頭之一機械出口。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機械出口包括一鞍座,其部分地環繞用於接納管道元件之一中心空間。一導管延伸穿過鞍座且具有延伸進該中心空間之一內部部分。該內部部分可與管道元件中之一開口嚙合。一帶料部分地環繞著該中心空間。該帶料之一第一端經由一可調整緊固件附接至該鞍座之一第一端。該帶料之一第二端及該鞍座之一第二端包括用於將該帶料附接至該鞍座之一鉤總成。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的該第一端處樞轉該帶料,其中該帶料之該第二端未經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且該帶料之該第二端經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
舉例而言,該導管可進一步包括從該鞍座突起之一外部部分。一作用表面可經定位於鞍座之第一端附近,且一反作用表面可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附近以與該作用表面相對。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作用表面及該反作用表面相對於可調整緊固件之一縱軸成角度地經定向,使得當該可調整緊固件被調整以牽引該鞍座之該第一端及該帶料以朝向彼此嚙合該作用及反作用表面時,該帶料被提拉朝向該鞍座之該第一端。
在一實例實施例中,作用表面包括經定位於中心空間與可調整緊固件之間的一內側作用表面及一外側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作用表面與該外側作用表面之間。反作用表面包括經定位於該中心空間與該可調整緊固件之間的一內側反作用表面及一外側反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反作用表面與該外側反作用表面之間。
在一實例實施例中,鉤總成包括經定位於鞍座或帶料之第二端處之一軛架及經定位於該鞍座或該帶料之第二端處之一放大頭部。該頭部嚙合該軛架,用於將帶料之該第二端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在一具體實例中,該軛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二端,且該放大頭部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二端。
一實例實施例可進一步包括經定位於鞍座之第一端之一鞍座突部。該鞍座突部界定用於接納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一帶料突部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該帶料突部界定用於接納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該鞍座突部或該帶料突部中之至少一者界定與該可調整緊固件相鄰的之一間隙空間。舉例而言,該可調整緊固件可包括一螺栓及一螺母。在另一實例中,導管之外部外分包括圍繞其延伸之一圓周槽。以密封件可環 繞該導管之該內部部分。該導管之該外部部分可為螺紋的。
根據本發明,一實例機械出口可進一步包括一釋放區域,其經定位於帶料之第一端附近且面向中心空間。在一具體實例中,該釋放區域包括該帶料之一部分,其中該帶料之一表面之一曲率被改變以提供間隙,藉此更好地容納管道元件。
本發明進一步包括用於在一管道元件中形成一三通管接頭之一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包括一鞍座,該鞍座部分地環繞用於接納該管道元件之一中心空間。一導管延伸穿過該鞍座且具有延伸進該中心空間之一內部部分,且可與該管道元件中之一開口嚙合。一帶料部分地環繞該中心空間。該帶料之一第一端經由一可調整緊固件附接至該鞍座之一第一端。該帶料之一第二端及該鞍座的之一第二端包括用於將該帶料附接至該鞍座之一鉤總成。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在一第一或一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經提供。在該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下,該帶料在該第一端樞轉經一第一位置,其中該帶料之該第二端未經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在該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該帶料經樞轉進一第二位置,其中該帶料之該第二端經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
舉例而言,該導管進一步包括從該鞍座突起之一外部部分。同樣舉例而言,根據本發明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進一步包括經定位於鞍座之第一端附近之一作用表面。一反作用表面經定位於帶料之第一端附近,與該作用表面相對。該作用表面及該反作用表面相對於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縱軸成角度地經定向,使得當該可調整緊固件被調整以牽引該鞍座之該第一端及該帶料以朝向彼此嚙合該作用及反作用表面時,該帶料被提拉朝向該鞍座之該第一端。
在一實例實施例中,作用表面包括經定位於中心空間與可調整緊固件之間的一內側作用表面及一外側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作用表面與該外側作用表面之間。該作用表面亦包括包含經定位於該中心空間與該可調整緊固件之間的一內側反作用表面及一外側反作用表面的一反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反作用表面與該外側反作用表面之間。
在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實施例中,鉤總成包括經定位於鞍座或帶料之第二端之一軛架。一放大頭部經定位於該鞍座或該帶料之該第二端。該頭部嚙合該軛架,用於將該帶料之該第二端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舉例而言,該軛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二端,且該放大頭部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二端。
根據本發明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之一實例實施例,其可進一步包括經定位於鞍座之第一端之一鞍座突部。該鞍座突部界定用於接納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一帶料突部經定位於該帶料之第一端。該帶料突部界定用於容納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該鞍座突部或該帶料突部中之至少一者界定與該可調整緊固件相鄰之一間隙空間。舉例而言,該可調整緊固件包括一螺栓及一螺母。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導管之外部部分包括圍繞其延伸之一圓周槽。一密封件可環繞該導管之內部部分。在一實例中,該導管之外部部分可為螺紋的。一釋放區域可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附近、面向該中心空間。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釋放區域包括該帶料之一部分,其中該帶料之一表面之一曲率被改變以提供間隙,且藉此更好地容納管道元件。
本發明進一步包括根據本發明使用一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 在一管道元件中形成一三通管接頭之一種方法。在一實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當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在第一或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經提供時:將該管道元件定位在中心空間內;將導管之內部部分嚙合至該管道元件中之開口;在該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下提供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時:圍繞該帶料之該第一端樞轉該帶料,藉此將該帶料之該第二端移動朝向鞍座之第二端;將該帶料之該第二端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且當在該第一或該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提供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時:調整該可調整緊固件,以牽引該鞍座之該第一端及該帶料一朝向彼此,藉此提拉該帶料朝向該鞍座之該第一端。
10:機械出口
12:鞍座
13:鉤總成
14:中心空間
15:管道元件
16:管道
17:開口
18:內部部分
19:凹槽
20:密封件
22:外部部分
24:圓周槽
25:釋放區域
26:帶料
28:帶料之第一端
30:鞍座之第一端
32:可調整緊固件/緊固件
34:螺母
36:螺栓
38:帶料之第二端
40:鞍座之第二端
42:鞍座突部/突部
44:帶料突部/突部
46:開口
48:開口
50:間隙
58:軸
60:作用表面
60a:內側作用表面
60b:外側作用表面
62:反作用表面
62a:內側反作用表面
62b:外側反作用表面
64:縱軸
66:定向角
68:軛架
70:放大頭部
72:凹表面
圖1及圖2係在一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下經展示之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機械出口之等角視圖;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機械出口之一橫截面圖;圖3A係圖3中所展示之機械出口之一部分之一放大截面圖;圖3B係圖3中所展示之機械出口之一部分之一放大截面圖;圖3C係圖3中所展示之經組裝具有一管道元件之實例機械出口之一橫截面圖;圖3D係圖3中所展示之正在經組裝於一管道元件上之實例機械出口之 一軸向視圖;及圖4及圖5係在一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經展示之一實例機械出口之等角視圖。
相關應用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基於2021年4月27日申請第63/180,115號之美國臨時申請案之優先權,該案特此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在一管道元件中形成一三通管接頭之一種機械出口。圖1及圖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機械出口10。機械出口10包括一鞍座12,其部分地環繞用於接納管道元件(未經展示)之一中心空間14。鞍座12經提供在具有不同曲率半徑之尺寸以適應不同管道直徑。一導管16延伸穿過鞍座12。如圖3中所示,導管16具有延伸進中心空間14之一內部部分18。內部部分18經設定尺寸以嚙合管道元件之側壁中之一開口。一密封件20環繞管道16之內部部分18,且在鞍座12與管道元件之間壓縮時提供一密封件。一實例密封件20由一橡膠化合物等一彈性體形成且可包括一簡單墊圈或一壓力啟動密封件,以引用一些實例密封件結構。在一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如下文經描述)中,最好將密封件20固定在鞍座12上,以免在一接頭組裝期間成為一可裝卸式部件。密封件20可經由一摩擦配合固定在一凹槽19內之內部部分18或鞍座上。如圖1至圖3中所示,導管16可進一步包括從鞍座12伸出且遠離中心空間14之一外部部分22。舉例而言,外部部分22可與另一組件嚙合,例如一閥門、一灑水器或另一管道元件。在此實例實施例中,導管16之外部部分22經提供有一圓周槽24,以允許經由一機械聯結器附接。外部部分22亦可為帶有內螺 紋的或外螺紋的,以與一特定組件相容。
機械出口10亦包括一帶料26。帶料26可由與鞍座12相同之材料(例如球墨鑄鐵)形成,且部分地環繞中心空間14。如圖3中所示,帶料26之一第一端28經附接至鞍座12之一第一端30。在此實例中,經由包括一螺母34及螺栓36之一可調整緊固件32(以下簡稱「緊固件32」)進行附接。如圖1及圖2與圖4及圖5之一比較所展示,帶料26之一第二端38可經由一鉤總成13(如下文經描述)附接至鞍座12之一第二端40。圖1及圖2展示機械出口10中之一組態,其中帶料26之第二端38未經附接至鞍座12之第二端40。帶料26之此第一位置代表機械出口10之一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如下文經解釋。圖4及圖5展示處於一第二位置之帶料26,其包括一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其中帶料之第二端38經附接至鞍座12之第二端40。帶料26可在第一與第二位置之間的第一端28處樞轉。
在此實例實施例中,使用經定位於鞍座12之第一端30上之一鞍座突部42及經定位於帶料26之第一端28上之一帶料突部44實現在鞍座12與帶料26之間樞轉附接。鞍座突部42及帶料突部44兩者分別界定用於接納緊固件32之開口46及48(見圖3)。如圖1中之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所展示,緊固件32經調整使其將帶料26固定在鞍座12上,同時在突部42與44之間留出間隙50,從而允許帶料及鞍座相對彼此樞轉。此樞轉能力允許機械出口10在組裝過程中打開,以便在中心空間14中接納一管道元件。當環繞緊固件32進行樞轉運動時,有利的是,鞍座突部42及帶料突部44之各自開口46及48中之至少一個或兩個經設定形狀及尺寸以界定緊固件32周圍之一或多個突部中之間隙空間,從而允許鞍座12與帶料26之間的樞轉運動。
圖3、圖3A、圖3B及圖3C繪示機械出口10之一固定特徵。藉由在一作用表面60與一反作用表面62之間的嚙合實現固定特徵(圖3A)。作用表面60經定位於靠近其第一端30之鞍座12上,且反作用表面62經定位於靠近其第一端28之帶料26上。在此實例中,作用表面及反作用表面分別在鞍座突部42及帶料突部44上。作用表面60與反作用表面62相對。如圖3A及圖3B中所示,鞍座12上之作用表面60可被劃分為一「內側」作用表面60a及一「外側」作用表面60b,內側作用表面60a經定位於中心空間14與緊固件32之間,且緊固件32在外側作用表面60b與內側作用表面60a之間。類似地,反作用表面62可被劃分為一「內側」反作用表面62a及一「外側」反作用表面62b。內側反作用表面62a經定位於中心空間14與緊固件32之間;緊固件32經定位於外側反作用表面62b與內側反作用表面62a之間。
出口10經設計以容納一系列管道元件外徑公差,如圖3A及圖3B中所繪示。圖3A展示內側作用表面60a嚙合內側反作用表面62a,外側作用表面60b與外側反作用表面62b之間存在一間隙。當在緊固件32被繫緊前,在中心空間14內接納具有在外徑公差範圍之下端處之一外徑之一管道元件時,會出現此種情況。圖3B展示外側作用表面60b嚙合外側反作用表面62b,內側作用表面60a與內側反作用表面62a之間存在一間隙。當在緊固件32被繫緊前,在中心空間14內接納具有在外徑公差範圍之上端處之一外徑之一管道元件時,會出現此種情況。
作用表面60及反作用表面62最初相對於緊固件32之一縱軸64成角度地經定向,使得當調整(繫緊)緊固件以將其牽引進嚙合時,藉由緊固件32施加之壓縮力通過作用表面60與反作用表面62之間的成角度地 經定向之介面工作,引起帶料26經提拉朝向鞍座12之第一端30。因此,如圖3中所示,當帶料26之第二端38經附接至鞍座12之第二端40時,帶料26會產生張力。如圖3C中所示,施加至帶料26之張力將使作用表面60及反作用表面62朝向嚙合且將在中心空間14內經接納之一管道元件15壓縮到鞍座12上,藉此亦壓縮密封件20,以實現機械出口與管道元件之間的一流體緊密接頭。對於實際設計,作用表面60及反作用表面62與緊固件32之縱軸64之間的定向角66可在30°至60°之間,其中一定向角約為55°係有利的。若在未變形(圖3)時帶料26之曲率之半徑大於其嚙合之管道元件之外部表面之半徑,則更有利。此種尺寸關係允許管道元件更容易的插入進中心空間14,且亦允許帶料26實質上符合管道元件,以增強固定作用(圖3C)。鞍座12在未變形(圖3)時,有利地具有曲率之一半徑,其實質上匹配在一公差範圍內之管道元件之外部表面。
如圖3B中進一步所示,可使用外側作用表面60b及反作用表面62b作為一止動表面來限制在鞍座12與帶料26之間的樞轉運動。當帶料26之第二端38未經附接至鞍座12之第二端40時,作用表面60b及反作用表面62b之平面關係及其接近度(經由緊固件32控制)使得外側反作用表面62b可接觸外側作用表面60b,且藉此限制在帶料與鞍座之間環繞穿過在突部42與突部44之間的一軸58(見圖1)之樞轉運動之範圍,該軸實質上平行於在中心空間14內經接納之一管道元件(未經展示)之縱軸。
如圖2及圖3中所示,帶料26之第二端38及鞍座12之第二端40可使用鉤總成13可釋放地彼此附接。在此實例實施例中,鉤總成13包括接納一放大頭部70之一軛架68。在此實例實施例中,軛架68經定位於鞍座12之第二端40處,且放大頭部70經定位於帶料26之第二端38處,儘 管可顛倒位置。為在軛架68與放大頭部70之間提供正向機械嚙合,放大頭部可為圓柱形的,以在軛架68中形成之凹表面72內待經接納。
使用機械出口10以形成一三通管接頭始於機械出口在圖1及圖2(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或圖4及圖5(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中所示之兩種工廠預組裝狀態之一者中經接納之機械出口。機械出口10可如展示般經提供,或一組件(諸如一閥門或一灑水器)可經提供以經附接至導管16之外部部分22。帶料26之第一端28及鞍座12之第一端30藉由緊固件32鬆散地彼此附接。帶料26之第二端38及鞍座12之第二端40可經嚙合,亦可不經嚙合。在第一或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一管道元件(未經展示)可經定位於藉由鞍座及帶料環繞之中心空間14內。當機械出口10處於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圖4及圖5)時,可藉由將管道元件之一自由端插入中心空間14,管道元件可經定位於中心空間14中。當機械聯結器10處於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圖1及圖2)時,藉由將管道元件穿過帶料26之各自脫離端38及40與鞍座12之間的管道元件中間端,將管道元件定位在中心空間14內。如圖3C中所示,導管16之內部部分18接著將嚙合管道元件15中之一開口17,其中密封件20最初經壓縮於管道元件與鞍座12之間。如圖1至圖3及圖3C中所示,若處於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帶料26在其第一端處圍繞軸58樞轉,藉此將帶料之第二端38移動朝向鞍座之第二端40。接著,藉由將放大頭部70與軛架68之凹表面72嚙合,帶料26之第二端38經附接至鞍座12之第二端40。接著,繫緊緊固件32以將帶料26之第一端28及鞍座12之第一端30牽拉朝向彼此以使作用表面60與反作用表面62嚙合(見圖3B)。緊固件32之進一步繫緊會引起作用及反作用表面相互滑動,藉此將帶料26提拉朝向鞍座12之第一端30。帶料26上之張力引起其變形,且將 管道元件固定鞍座,壓縮密封件20,以在管道元件與機械出口10之間形成一流體緊密接頭。接著,可將諸如一第二管道元件、一閥門、一灑水器等(未經展示)之一組件附接至導管16之外部部分22(若尚未存在)。例如,可通過使用一機械聯軸器嚙合凹槽24來實現附接,或可根據需要螺紋化外部部分22附接(內螺紋或外螺紋),以容納所需之特定組件。如圖2、圖3及圖3D中所示,有利的是在帶料26上包含一釋放區域25,該釋放區域經定位於帶料26之第一端28附近,且面向中心空間14。釋放區域25包括帶料26之一部分,其中帶料之一表面之曲率被改變以提供間隙且在機械出口10之組裝期間更好地容納管道元件15。釋放區域25有利於第一及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兩者之組裝,且例如可在帶料26之鑄造期間形成,或帶料可經加工以包含釋放區域25。
根據本發明之機械出口有望提供許多優點,包含一連接之更有效的總成,因為無需處理可裝卸式部件,且只需繫緊一螺栓以牢固接頭。襯墊與襯墊之間的嚙合提供了組裝完成的視覺訓示,無需量測施加在緊固件上的扭矩。墊對墊嚙合亦避免因一緊固件扭矩過大而導致突部從帶料或鞍座上剪切下來之故障模式。
本文所描述之所主張之發明之所有實施例僅以實例之方式明確地經提供。在不偏離本發明之概念之情況下,可對本文所描述之實例實施例進行無數變化及修改。額外地,本發明之範圍旨在涵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描述及附圖中所示之所有元件、特徵及態樣之任何及所有修改及組合。任何及所有此類修改及組合均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10:機械出口
12:鞍座
13:鉤總成
14:中心空間
16:管道
22:外部部分
24:圓周槽
26:帶料
28:帶料之第一端
30:鞍座之第一端
32:可調整緊固件/緊固件
34:螺母
36:螺栓
38:帶料之第二端
40:鞍座之第二端
42:鞍座突部/突部
44:帶料突部/突部
50:間隙
58:軸

Claims (29)

  1. 一種機械出口,其用於在一管道元件中形成一三通管接頭,該機械出口包括:一鞍座,其部分地環繞用於接納該管道元件之一中心空間,一導管延伸穿過該鞍座且具有延伸到該中心空間之一內部部分且與該管道元件中之一開口相嚙合;一帶料,其部分地環繞該中心空間,該帶料之一第一端經由一可調整緊固件附接至該鞍座之一第一端,該帶料之一第二端及該鞍座之一第二端包括用於將該帶料附接至該鞍座之一鉤總成;其中該帶料可在該第一端處,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樞轉,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帶料之該第二端未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在該第二位置時,該帶料之該第二端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
  2. 如請求項1之機械出口,其中該導管進一步包括從該鞍座突起之一外部部分。
  3. 如請求項1之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一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一端附近;一反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附近,以與該作用表面相對;其中該作用表面及該反作用表面相對於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縱軸成角度地經定向,使得當該可調整緊固件被調整以牽引該鞍座之該第一端及該帶 料以朝向彼此嚙合該作用及反作用表面時,該帶料被提拉朝向該鞍座之該第一端。
  4. 如請求項3之機械出口,其中該作用表面包括:一內側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中心空間與該可調整緊固件之間;一外側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作用表面與該外側作用表面之間;且其中該反作用表面包括:一內側反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中心空間與該可調整緊固件之間;及一外側反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反作用表面與該外側反作用表面之間。
  5. 如請求項1之機械出口,其中該鉤總成包括:一軛架,其經定位於該鞍座或該帶料之該第二端;一放大頭部,其經定位於該鞍座或該帶料之該第二端,該頭部嚙合該軛架,用於將該帶料之該第二端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
  6. 如請求項5之機械出口,其中該軛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二端,該放大頭部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二端。
  7. 如請求項1之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一鞍座突部,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一端上,該鞍座突部界定用 於接納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一帶料突部,其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上,該帶料突部界定用於接納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
  8. 如請求項7之機械出口,其中該鞍座突部或該帶料突部中之至少一者界定與該可調整緊固件相鄰之一間隙空間。
  9. 如請求項1之機械出口,其中該可調整緊固件包括一螺栓及一螺母。
  10. 如請求項2之機械出口,其中該導管之該外部部分包括圍繞其延伸之一圓周槽。
  11. 如請求項1之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環繞該導管之該內部部分之一密封件。
  12. 如請求項2之機械出口,其中該導管之該外部部分係螺紋的。
  13. 如請求項1之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附近、且面向該中心空間之一釋放區域。
  14. 如請求項13之機械出口,其中該釋放區域包括該帶料之一部分,其中該帶料之一表面之一曲率被改變以提供間隙,藉此更好地容納該管道元件。
  15. 一種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用於在一管道元件中形成一三通管接頭,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包括:一鞍座,其部分地環繞用於接納該管道元件之一中心空間,一導管延伸穿過該鞍座且具有延伸到該中心空間之一內部部分且可與該管道元件中之一開口嚙合;一帶料,其部分地環繞該中心空間,該帶料之一第一端經由一可調整緊固件附接至該鞍座之一第一端,該帶料之一第二端及該鞍座之一第二端包括用於將該帶料附接至該鞍座之一鉤總成;其中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係以一第一或一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提供,其中:在該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下,該帶料在該第一端經樞轉進一第一位置,其中該帶料之該第二端未經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及其中,在該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該帶料經樞轉進一第二位置,其中該帶料之該第二端經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
  16. 如請求項15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導管進一步包括從該鞍座突起之一外部部分。
  17. 如請求項15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一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一端附近;一反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附近以與該作用表面相對;其中 該作用表面及該反作用表面相對於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縱軸成角度地經定向,使得當該可調整緊固件被調整以牽引該鞍座之該第一端及該帶料以朝向彼此嚙合該作用及反作用表面時,該帶料被提拉朝向該鞍座之該第一端。
  18. 如請求項17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作用表面包括:一內側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中心空間與該可調整緊固件之間;一外側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作用表面與該外側作用表面之間;其中該反作用表面包括:一內側反作用表面,其經定位於該中心空間與該可調整緊固件之間;及一外側反作用表面,該可調整緊固件經定位於該內側反作用表面與該外側反作用表面之間。
  19. 如請求項15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鉤總成包括:一軛架,其經定位於該鞍座或該帶料之該第二端;一放大頭部,其經定位於該鞍座或該帶料之該第二端,該頭部嚙合該軛架,用於將該帶料之該第二端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
  20. 如請求項19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軛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二端,且該放大頭部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二端上。
  21. 如請求項15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一鞍座突部,其經定位於該鞍座之該第一端上,該鞍座突部界定用於接納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一帶料突部,其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上,該帶料突部界定用於接納該可調整緊固件之一開口。
  22. 如請求項21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鞍座突部或該帶料突部中之至少一者界定與該可調整緊固件相鄰之一間隙空間。
  23. 如請求項15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可調整緊固件包括一螺栓及一螺母。
  24. 如請求項16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導管之該外部部分包括圍繞其延伸之一圓周槽。
  25. 如請求項15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環繞該導管之該內部部分之一密封件。
  26. 如請求項16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導管之該外部部分係螺紋的。
  27. 如請求項15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進一步包括一釋放區域,其經定位於該帶料之該第一端附近且面向該中心空間。
  28. 如請求項27之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其中該釋放區域包括該帶料之一部分,其中該帶料之一表面之一曲率被改變以提供間隙,且藉此更好地容納該管道元件。
  29. 一種用於使用如請求項15之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在一管道元件中形成一三通管接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當在該第一或該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提供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時:將該管道元件定位於該中心空間內;將該導管之該內部部分與該管道元件內之該開口嚙合;當在該第一工廠預組裝狀態下提供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時:圍繞該第一端樞轉該帶料,藉此將該帶料之該第二端移動朝向該鞍座之該第二端;將該帶料之該第二端附接至該鞍座之該第二端;且當在該第一或該第二工廠預組裝狀態下提供該工廠預組裝機械出口時:調整該可調整緊固件以朝向彼此牽引該鞍座之該第一端及該帶料之該第一端,藉此提拉該帶料朝向該鞍座之該第一端。
TW111115970A 2021-04-27 2022-04-27 機械出口 TWI8174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80115P 2021-04-27 2021-04-27
US63/180,115 2021-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3026A TW202303026A (zh) 2023-01-16
TWI817467B true TWI817467B (zh) 2023-10-01

Family

ID=8369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5970A TWI817467B (zh) 2021-04-27 2022-04-27 機械出口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1527A1 (zh)
EP (1) EP4330585A1 (zh)
JP (1) JP2024510271A (zh)
KR (1) KR20230130125A (zh)
CN (1) CN117222838A (zh)
AU (1) AU2022264706A1 (zh)
BR (1) BR112023017307A2 (zh)
CA (1) CA3215961A1 (zh)
IL (1) IL307952A (zh)
TW (1) TWI817467B (zh)
WO (1) WO202223195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4772A (zh) * 2011-11-13 2013-05-15 江苏海达管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三通管接头
CN103775777A (zh) * 2012-10-18 2014-05-07 新沂市骆马湖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管道连接机构
US20160040816A1 (en) * 2013-03-15 2016-02-11 Shurjoint Piping Products, Inc. Mechanical pipe fit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44727A (en) * 1920-02-24 1923-02-06 Adelbert E Burdin Pipe fitting
US2790652A (en) * 1951-07-03 1957-04-30 Dresser Ind Insulated saddle type pipe fitting
US3471176A (en) * 1968-06-10 1969-10-07 Vega Manuf Tapping saddle
US3999785A (en) * 1974-11-18 1976-12-28 Victaulic Company Of Canada, Ltd. Mechanical pipe outlet
US4915418A (en) * 1989-05-19 1990-04-10 Urdan Industries (Usa), Inc. Hinged pipe coupling
US6651272B2 (en) * 1997-10-24 2003-11-25 Dennis E. Bowman Reject water drain line install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under sink reverse osmosis filter system
US6412824B2 (en) * 1999-01-22 2002-07-02 Victaulic Company Of America Pipe branch fitting
US7988386B2 (en) * 2008-02-22 2011-08-02 Bulk Tank, Inc. Split collar with offset hook and hinge hopper assembly
IL209938A (en) * 2010-12-12 2014-06-30 Eliezer Krausz Mounting clamp with bushing for clamping element
US8556302B2 (en) * 2011-04-05 2013-10-15 Victaulic Company Pivoting pipe coupling having a movable gripping body
US20150300549A1 (en) * 2013-03-15 2015-10-22 Tyco Fire Products Lp Mechanical Pipe Fitting
CA3152755A1 (en) * 2019-09-30 2021-04-08 Richard Marakovits Outlet coupl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4772A (zh) * 2011-11-13 2013-05-15 江苏海达管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三通管接头
CN103775777A (zh) * 2012-10-18 2014-05-07 新沂市骆马湖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通管道连接机构
US20160040816A1 (en) * 2013-03-15 2016-02-11 Shurjoint Piping Products, Inc. Mechanical pipe fit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41527A1 (en) 2022-10-27
WO2022231956A8 (en) 2023-08-24
TW202303026A (zh) 2023-01-16
CN117222838A (zh) 2023-12-12
BR112023017307A2 (pt) 2023-11-14
IL307952A (en) 2023-12-01
KR20230130125A (ko) 2023-09-11
WO2022231956A1 (en) 2022-11-03
CA3215961A1 (en) 2022-11-03
JP2024510271A (ja) 2024-03-06
AU2022264706A1 (en) 2023-08-24
EP4330585A1 (en) 202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9571B2 (en) Captured element coupling
US10927988B2 (en) Pipe joint restraint
US7789434B2 (en) Coupling with concave bearing surface
US4779900A (en) Segmented pipe joint retainer glands
JP3948818B2 (ja) 管継手の固定構造
JP2803383B2 (ja) 高圧流体用継手
JP2007537414A (ja) 変形可能なメカニカル管継手
JP2019509449A (ja) タブ付きリテーナを有するカップリング
KR20180071346A (ko) 역 테이퍼 샤프트를 가지는 밸브 및 밸브 커플링
CA1092623A (en) Junction coupling for providing a fluid flow branch from a main conduit
US20050081380A1 (en) Pipe coupling methods
TWI817467B (zh) 機械出口
JP5192979B2 (ja) 管継手構造
JP2024012556A (ja) 管接続部の離脱防止構造
JP3006731U (ja) 配管側締付部材を備えたホースバンド
JPH0942550A (ja) 管継手
JP7427322B2 (ja) 管継手離脱防止構造
JP2004316710A (ja) 管継手部の回転防止装置
CA2697763C (en) Pipe joint restraint
JP2935721B2 (ja) 金属配管接続用継手
JPH1030777A (ja) 管路の分岐部の構造
JP2003287170A (ja) 管接続部の耐震離脱防止治具の端部固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