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4260B -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 Google Patents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4260B
TWI814260B TW111106630A TW111106630A TWI814260B TW I814260 B TWI814260 B TW I814260B TW 111106630 A TW111106630 A TW 111106630A TW 111106630 A TW111106630 A TW 111106630A TW I814260 B TWI814260 B TW I8142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dule
land
sea
f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3994A (zh
Inventor
歐陽盟
顏永哲
陳科宇
江明達
許達夫
葉紹均
陳坤向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Priority to TW111106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426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2333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3994A/zh
Publication of TWI814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426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包括一機架頂部設有一飛行模組,一行動輪模組跨設在機架兩側,以及一浮具模組設置在機架底部。其中行動輪模組包括一支撐桿設於機架頂部,且支撐桿突出於機架及飛行模組,支撐桿兩端更分別設有一行動輪。本發明可不受限行駛的環境,根據需求在水路、陸路或空路中行駛。同時行動輪模組的設置能保持無人行動載具的平衡,並保護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之結構,避免碰撞。

Description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運輸技術,特別是指一種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無人行動載具廣義上的定義為,駕駛員不需要進入行動載具駕駛,採用遠端遙控即可控制行動載具行駛。以飛行無人行動載具來說,飛行無人行動載具通常被使用在科學研究、場地探勘、軍事、農業或空中攝影等用途。
但目前的行動載具多半僅單獨被使用在水路、陸路或空路其中一路的行駛,或陸路及空路兩用的行動載具,較少有水路、陸路、空路三用的無人載具。以陸路及空路兩用的行動載具來說,目前結構係直接在無人飛行載具上直接加裝具有馬達的驅動輪,令驅動輪直接產生動力行駛,但此機構使得整體的無人飛行載具重量較一般無人飛行載具高出許多,對於長時間的飛行是非常不利的。
再者,目前無人飛行載具,飛行推進器多半採用螺旋槳推進器,但當螺旋槳轉動碰撞到物體時容易損壞,影響到無人飛行載具的飛行。因此當無人飛行載具應用在拍攝進行場地探勘時,則無法有效地靠近物體進行拍攝。雖目前已有在螺旋槳外側,安裝保護套保護螺旋槳的機構,但無人飛行載具的整體機身仍未完全保護到。為此,已有使用者在機身加裝彈性體,但此裝置在功能性上仍有些單一。因考 慮到人飛行載具對於載重顧慮,若彈性體未有更多有效功能,彈性體的加裝恐成為無人飛行載具的負擔。
有鑑於此,本發明遂針對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提出一種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以有效克服上述之該等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不受限行駛的環境,可根據需求在水路、陸路或空路中行駛。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行動輪模組的設置除了能提供陸路行駛之外,更能保持無人行動載具的平衡,同時保護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之結構,有效避免碰撞,令無人行動載具能緊貼壁面,或靠近天花板、地板移動。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包括一機架,機架頂部設有一飛行模組。一行動輪模組跨設在機架兩側,行動輪模組包括一支撐桿設於機架頂部,且支撐桿突出於機架及飛行模組,支撐桿兩端更分別設有一行動輪。一浮具模組設置在機架底部。
在本實施例中,行動輪模組更包括二軸承設置在支撐桿兩端,二行動輪透過軸承安裝在支撐桿上。
在本實施例中,行動輪直徑大於機架、飛行模組及浮具模組之組合的高度。
在本實施例中,飛行模組包括至少一安裝支架設置在機架上,安裝支架上設有一驅動器安裝部,以提供安裝至少一驅動器。至少一 飛行推進器安裝在驅動器上,並接收驅動器之驅動。一控制裝置設置在機架上,且連接驅動器,以控制驅動器之作動。
在本實施例中,浮具模組包括至少一支架,支架上設有一安裝件,安裝件上提供安裝一浮力棒。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1: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10:機架
20:飛行模組
22:安裝支架
220:驅動安裝部
24:驅動器
26:飛行推進器
28:控制裝置
280:無線收發器
30:行動輪模組
32:支撐桿
34:行動輪
36:軸承
40:浮具模組
42:支架
420:安裝件
44:浮力棒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之前視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使用狀態前視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使用狀態前視圖。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在水、路、空三種環境行駛,同時具有防護機身功能的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請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之結構包括一機架10、一飛行模組20、一行動輪模組30以及一浮具模組40。其中飛行模組20係設置於機架10頂部,用以提供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的飛行功能。行動輪模組30跨設在機架10兩側,提供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在路上行駛,能保持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的平衡,同時可保護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整體結構,有效避免因碰撞造成的傷害。浮具模組40則設置在機架10底部,提供在水中行駛時,令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可浮動於水面。
請持續請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首先說明飛行模組20之結構,飛行模組20包括至少一安裝支架22、至少一驅動器24、至少一飛行推 進器26以及一控制裝置28。在本實施例中,飛行模組20具有四個安裝支架22、四個驅動器24及四個飛行推進器26及一控制裝置28。四個安裝支架22安裝在機架10頂部,且分別往不同方向延伸。每一個安裝支架22上分別設有一驅動器安裝部220,以提供分別安裝一驅動器24。每一驅動器24上分別安裝有一飛行推進器26。飛行推進器26被驅動器24驅動,使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能飛行。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器24為馬達,飛行推進器26為螺旋槳推進器。前述安裝支架22、驅動器24及飛行推進器26的結構設置,提供分別控制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移動。
控制裝置28設置在機架10上,且連接四個驅動器24,以控制四個驅動器24之作動,控制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在飛行方向的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28包括一無線接收器280,用以接收外部的遠端控制訊號,令控制裝置28根據遠端控制訊號控制驅動器24驅動,藉此控制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移動。
接著說明行動輪模組30之結構,行動輪模組30包括一支撐桿32以及二行動輪34。支撐桿32可為碳纖維支撐桿。支撐桿32設於機架10的頂部,且支撐桿32的長度突出於機架10及飛行模組20。支撐桿32兩端更設有二軸承36,令二行動輪34透過軸承36安裝在支撐桿32上。行動輪34的直徑大於機架10、飛行模組20及浮具模組40之組合的高度。因此行動輪模組30的設置除了可提供陸路行駛之外,更能有效的覆蓋到機架10、飛行模組20及浮具模組40,作為抵擋外部物件接觸到機架10、飛行模組20及浮具模組40的防護裝置,令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能緊貼壁面、天花板及地板移動,而不擔心碰撞。當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上加裝攝影裝置時,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即可有效接近,拍攝 天花板、地板或壁面上的物體。行動輪模組30使二行動輪34跨設在機架10的兩端,更能保持無人行動載具1的平衡。
浮具模組40包括至少一支架42及一浮力棒44。支架42上設有一安裝件420,在本實施例中,安裝件420為C型安裝件,提供安裝浮力棒44。浮具模組40之浮力棒44的設置可提供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在水中行駛時,漂浮在水平面上。
除上述實施例之外,使用者更可根據需求拆卸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的的裝置,以減少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重量。請參照第三圖,當使用者判斷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不需在水路行駛時,可將浮力棒44由安裝件420拆下,減少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的重量,提升飛行效率。
當使用者判斷不需在陸路及水路行駛時,可如第四圖所示,將浮力棒44由安裝件420卸下,以及將支撐桿32以及二行動輪34由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卸下,即可有效減少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1的重量,提升飛行效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不受行駛的環境的限制,可根據需求在水路、陸路或空路中行駛。再者,本發明之行動輪模組的設置除了能提供陸路行駛之外,更能保持無人行動載具的平衡,同時保護飛行模組之結構,有效避免碰撞,令無人行動載具能緊貼壁面,或靠近在天花板、地板移動。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10:機架 20:飛行模組 22:安裝支架 220:驅動安裝部 24:驅動器 26:飛行推進器 28:控制裝置 280:無線收發器 30:行動輪模組 32:支撐桿 34:行動輪 36:軸承 40:浮具模組 42:支架 44:浮力棒

Claims (7)

  1. 一種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包括:一機架;一飛行模組,設置於該機架頂部;一行動輪模組,跨設在該機架兩側,該行動輪模組包括:一支撐桿,設於該機架頂部,且該支撐桿突出於該機架及該飛行模組;及二行動輪,分別設置在該支撐桿兩端;以及一浮具模組,設置在該機架底部;其中該浮具模組包括至少一支架,該支架上設有一C型安裝件,該C型安裝件上提供安裝一浮力棒。
  2. 請求項1所述之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中該行動輪模組更包括二軸承設置在該支撐桿兩端,該二行動輪透過該軸承安裝在該支撐桿上。
  3. 請求項1所述之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中該支撐桿為碳纖維支撐桿。
  4. 請求項1所述之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中該行動輪直徑大於該機架、該飛行模組及該浮具模組之組合的高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中該飛行模組包括:至少一安裝支架,設置在該機架上,該安裝支架上設有一驅動器安裝部:至少一驅動器,安裝在該驅動器安裝部上;至少一飛行推進器,安裝在該驅動器上,並接收該驅動器之驅動;及一控制裝置,設置在該機架上,且連接該驅動器,以控制該驅動器之作動。
  6. 請求項5所述之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中該驅動器為馬達。
  7. 請求項5所述之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其中該飛行推進器為螺旋槳推進器。
TW111106630A 2022-02-23 2022-02-23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TWI814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6630A TWI814260B (zh) 2022-02-23 2022-02-23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6630A TWI814260B (zh) 2022-02-23 2022-02-23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3994A TW202333994A (zh) 2023-09-01
TWI814260B true TWI814260B (zh) 2023-09-01

Family

ID=8892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6630A TWI814260B (zh) 2022-02-23 2022-02-23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42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9465A (zh) * 2015-02-18 2015-06-17 刘跃进 一种水陆空三栖抗碰撞型飞行器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法
CN108819631A (zh) * 2018-06-15 2018-11-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两旋翼平衡车水陆空多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82825A (zh) * 2016-04-08 2018-11-23 富世华股份有限公司 储藏容器,特别是一种储藏箱体
US20190263206A1 (en) * 2018-02-28 2019-08-29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ulti-environment flexible vehicle
CN212243801U (zh) * 2020-06-11 2020-12-29 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US20220041280A1 (en) * 2019-02-20 2022-02-10 Shanghai Autoflight Co., Ltd. Amphibious Aerial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9465A (zh) * 2015-02-18 2015-06-17 刘跃进 一种水陆空三栖抗碰撞型飞行器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法
CN108882825A (zh) * 2016-04-08 2018-11-23 富世华股份有限公司 储藏容器,特别是一种储藏箱体
US20190263206A1 (en) * 2018-02-28 2019-08-29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ulti-environment flexible vehicle
CN108819631A (zh) * 2018-06-15 2018-11-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两旋翼平衡车水陆空多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041280A1 (en) * 2019-02-20 2022-02-10 Shanghai Autoflight Co., Ltd. Amphibious Aerial Vehicle
CN212243801U (zh) * 2020-06-11 2020-12-29 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3994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2841B2 (ja) 陸上(および可能な場合は水上を)走行可能なプロテクトフレーム付き飛行体および自動充電装置
WO2016204180A1 (ja) 浮揚型飛行体
JP3861224B2 (ja) 空中乗物
JP6693650B2 (ja) プロテクトフレーム軸の傾きと独立に飛行体本体を水平にできる陸上走行可能な飛行体
US20230126449A1 (en) Rotary wing aircraft
WO2006006311A1 (ja) 急速風量発生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それを機体側面に取り付けた航空機
JP2015501751A (ja) 垂直/短距離離着陸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108282A1 (en) Floating mobile object and floating mobile system using the same
KR20120060590A (ko) 지상 주행이 가능한 쿼드로콥터
JP2012111475A (ja) Wing−Rotorによる垂直離着陸無人航空機
CN112498681A (zh) 一种水陆空三栖机器人
JP2021518310A (ja) 航空機用の構造物および構造物を含む航空機
JP6661199B2 (ja) 飛行体
TWI814260B (zh)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CN114013230A (zh) 一种具备墙面栖停与爬行能力的四旋翼机器人
KR20210128321A (ko) 보조 암을 이용한 벽면 등반형 무인 항공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0070521A1 (en) Powered transportation device
CN102555710A (zh) 水陆空多功能飞鱼
JP2015000602A (ja) 垂直離着陸機
CN104325850A (zh) 新型雪地船
KR101984540B1 (ko) 현가기능의 주행과 비행이 가능한 하이브리드 무인항공기
CN215850605U (zh) 一种陆空两栖多旋翼无人机
GB2586955A (en) Drone apparatus
RU2424159C2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тяжелее воздуха с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 взлетом
JP2005199902A (ja) 飛行船および飛行船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