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3801U -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3801U
CN212243801U CN202021071217.9U CN202021071217U CN212243801U CN 212243801 U CN212243801 U CN 212243801U CN 202021071217 U CN202021071217 U CN 202021071217U CN 212243801 U CN212243801 U CN 212243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montant
rotor unmann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12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鹏
石晓雨
陈冲
李树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aitian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12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3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3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3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涉及无人机领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架,所述机架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一竖杆,所述机架通过所述第一竖杆可拆卸连接有浮筒装置,所述浮筒装置包括:两个浮筒,两个所述浮筒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下方,且所述浮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无人机的滑行方向平行,所述浮筒下方设置有水下推进器;连接杆,包括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一端与所述浮筒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杆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第二竖杆通过所述螺纹套与所述第一竖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较方便的实现浮筒的更换和拆卸。

Description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多旋翼无人机具有价格低廉,体积较小、反应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拍,检测等众多领域,随着多旋翼无人机的使用范和领域围的不断扩大,在河流、湖泊,以及海洋上方使用无人机进行作业已经越来越普遍。无人机面向江海湖泊的应用作业主要用于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物资输送,水上搜救等。
现有的水上无人机和水陆两栖无人机采用浮筒式脚架,但是浮筒无法较方便的更换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可以较方便的实现浮筒的更换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架,所述机架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一竖杆,所述机架通过所述第一竖杆可拆卸连接有浮筒装置,所述浮筒装置包括:
两个浮筒,两个所述浮筒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下方,且所述浮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无人机的滑行方向平行,所述浮筒下方设置有水下推进器;
连接杆,包括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一端与所述浮筒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转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第二竖杆通过所述螺纹套与所述第一竖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均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一端下方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水下推进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远离所述水下推进器的一端的下方开设有流线型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对称设置有多个旋翼桨叶。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内设置有水用控制模块和空用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水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水下推进器工作;
所述空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航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旋翼桨叶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
无线模块,与遥控器、所述水用控制模块和所述空用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发送的所述飞行控制指令和所述航行控制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防水机盖。
进一步的,所述水下推进器上设置有防护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方案在第一竖杆靠近第二竖杆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套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在转动螺纹套时,可以将第一竖杆结合到螺纹套上,从而实现与第二竖杆的连接,因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螺纹套来实现浮筒装置与机架之间的安装或者拆卸,方便快捷。通过浮筒的可快速安装和拆卸,可实现水空两用,当无人机在水面使用时,安装上浮筒,可以在水面上安全起降和航行需求,防止沉入水底,可完成水上作业;无人机在陆面飞行时,可以快速卸下浮筒,更换成普通起落架,减少额外载荷,延长飞行时间;
2、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器向无线模块发送控制指令,来控制无人机在水面或者空中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水用控制模块和空用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空中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11、防水机盖;2、机架;21、旋翼桨叶;22、第一竖杆;3、浮筒;31、流线型弧面;32、容纳槽;33、水下推进器;331、防护罩;4、第二竖杆;41、螺纹套;51、遥控器;52、无线模块;53、水用控制模块;54、空用控制模块;6、空中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如图1-5所示,包括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是通常的现有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机身1和机架2,机架2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一竖杆22,机架2通过第一竖杆22可拆卸连接有浮筒3装置,即浮筒3装置可以拆卸,当不需要浮筒3装置的时候,拆卸下来即可。
其中,无人机的机身1上可以设置有防水机盖11,以对机身1起到保护作用,机架2上对称设置有多个旋翼桨叶21,用于给无人机提供飞行的动力。
浮筒3装置包括两个浮筒3和连接杆。其中,浮筒3用于支撑机身1和机架2,使得机身1和机架2可以在水面上漂浮,连接杆用于将浮筒3连接到机架2上,与机架2和机身1形成一个整体。
浮筒3设置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机架2的下方,以保证机身1和机架2的平衡,另外,且浮筒3的长度方向与无人机的滑行方向平行,浮筒3下方设置有水下推进器33。可以理解,浮筒3的长度方向与无人机的滑行方向平行可以在水下推进器33的作用下,使得无人机可以在水面上较顺利的航行。
其中的水下推进器33也设置有两个,无人机在水面上航行时,可以通过控制水下推进器33的动作,来控制无人机的方向,以及来控制无人机停止或者前进,可以控制无人机在水面上自由的航行,从而可以完成环境监测、水质取样等各种任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筒3一端下方开设有容纳槽32,水下推进器33位于容纳槽32内,且水下推进器33上设置有防护罩331,以减少水中的水草等杂质对水下推进器33运行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浮筒3远离水下推进器33的一端的下方可以开设有流线型弧面31,以减缓水流对浮筒3前进的影响,可以使得浮筒3较顺利的在水面上航行。
连接杆包括有第二竖杆4,第二竖杆4的一端与浮筒3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竖杆22,第一竖杆22转动连接有螺纹套41,第二竖杆4通过螺纹套41与第一竖杆22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在第二竖杆4靠近第一竖杆2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与螺纹套41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在转动螺纹套41时,可以将第二竖杆4结合到螺纹套41上,从而实现与第一竖杆22的连接。因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螺纹套41来实现浮筒3装置与机架2之间的安装或者拆卸,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通过浮筒3的可快速安装和拆卸,可实现水空两用,当无人机在水面使用时,安装上浮筒3,可以在水面上安全起降和航行需求,防止沉入水底,可完成水上作业;无人机在陆面飞行时,可以快速卸下浮筒3,更换成普通起落架,减少额外载荷,延长飞行时间。
为了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可以在机身1上设置有无线模块52、水用控制模块53和空用控制模块54。
其中,无线模块52,与遥控器51、水用控制模块53和空用控制模块54连接,用于接收遥控器51发送的飞行控制指令和航行控制指令。可以理解,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器51向无线模块52发送控制指令,来控制无人机的动作。
在实际应用中,遥控器51可以采用2.4GHZ无线电信号通过天线与无线模块52连接。
水用控制模块53用于根据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水下推进器33工作。即需要控制无人机在水面上航行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发送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水下推进器33工作。
空用控制模块54用于根据航行控制指令控制旋翼桨叶21工作。即需要控制无人机在飞行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发送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旋翼桨叶21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无人机在水面航行时,除了风阻,还要面对较大水面阻力,如在水下推进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对无人机水面上航行的控制,可以在无人机第一竖杆22上安装可拆卸的空中推进器6,空中推进器6可以由螺旋桨、电机、固定结构所组成,可以理解,空中推进器6可以有遥控器51控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1)和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一竖杆(22),所述机架(2)通过所述第一竖杆(22)可拆卸连接有浮筒(3)装置,所述浮筒(3)装置包括:
两个浮筒(3),两个所述浮筒(3)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2)下方,且所述浮筒(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无人机的滑行方向平行,所述浮筒(3)下方设置有水下推进器(33);
连接杆,包括第二竖杆(4),所述第二竖杆(4)一端与所述浮筒(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2)连接,所述第一竖杆(22)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套(41),所述第二竖杆(4)通过所述螺纹套(41)与所述第一竖杆(2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22)和所述第二竖杆(4)均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3)一端下方开设有容纳槽(32),所述水下推进器(33)位于所述容纳槽(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3)远离所述水下推进器(33)的一端的下方开设有流线型弧面(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对称设置有多个旋翼桨叶(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水用控制模块和空用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水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飞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水下推进器(33)工作;
所述空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航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旋翼桨叶(21)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模块,与遥控器、所述水用控制模块和所述空用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发送的所述飞行控制指令和所述航行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防水机盖(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推进器(33)上设置有防护罩(331)。
CN202021071217.9U 2020-06-11 2020-06-11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Active CN212243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1217.9U CN212243801U (zh) 2020-06-11 2020-06-11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1217.9U CN212243801U (zh) 2020-06-11 2020-06-11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3801U true CN212243801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1217.9U Active CN212243801U (zh) 2020-06-11 2020-06-11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38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0307A (zh) * 2023-04-25 2023-06-23 江苏雨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流速大断面防水无人机
TWI814260B (zh) * 2022-02-23 2023-09-01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4260B (zh) * 2022-02-23 2023-09-01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海陸空無人行動載具
CN116280307A (zh) * 2023-04-25 2023-06-23 江苏雨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流速大断面防水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1777B (zh) 一种水空两栖无人救援平台
CN109703705B (zh) 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
CN103303438B (zh) 一种快速拆装组合的浅潜水线式无人船
CN205311877U (zh) 一种水面无人艇航向控制装置
CN212243801U (zh) 电动水空两用多旋翼无人机
CN109250054A (zh) 一种可变翼形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6627010A (zh) 一种水空两栖无人机
JP2007276609A (ja) 水中グライダー
CN107878670B (zh) 小回转半径箱式连接桥远距离海水采样太阳能双体无人船
CN103661818B (zh) 一种无人驾驶智能测量船
CA2945751A1 (en) Airborne rigid kite with on-board power plant for ship propulsion
CN110696966B (zh) 节能自守位声纳定位浮标及控制方法
CN108945366A (zh) 一种支持风帆推进的水中航行器
CN207496895U (zh) 新型多功能水面监测三体船
CN104743091A (zh) 一种双翼波浪推进远程无人艇
CN110282100A (zh) 鱼雷型主体多自由度操纵的水下航行器
CN110803256A (zh) 一种坐底式可移动多功能浮标
CN203293816U (zh) 一种快速拆装组合的浅潜水线式无人船
CN115891532A (zh) 一种水空一体无人系统、使用方法及其用途
CN204310028U (zh) 一种飞艇两轴联动螺旋桨矢量推进装置
CN108082400A (zh) 航拍飞行器水上停机坪
CN204587282U (zh) 一种双翼波浪推进远程无人艇
CN111891351B (zh) 一种空潜两用的无人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145804B1 (en)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CN211711014U (zh) 一种坐底式可移动多功能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