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0930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10930B TWI810930B TW111117867A TW111117867A TWI810930B TW I810930 B TWI810930 B TW I810930B TW 111117867 A TW111117867 A TW 111117867A TW 111117867 A TW111117867 A TW 111117867A TW I810930 B TWI810930 B TW I81093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display device
- display panel
- opening
- area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顯示面板、隔板以及反射鏡。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顯示面,且第一顯示面具有複數個第一像素區及設置於該些第一像素區之間之複數個第一透明區。第一像素區配置以朝向顯示面板之第一側顯示發光,且第一透明區之透光度高於第一像素區之透光度。隔板設置於顯示面板相反於第一側之第二側,且界定開口對應第一顯示面。反射鏡設置於顯示面板之第一側,且具有反射面朝向第一顯示面。第一顯示面、開口、及反射面在垂直投影於顯示面板所在之虛擬平面上時係相互重疊。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反射鏡的顯示裝置。
近年來,隨著顯示裝置之發展及普及,大眾期待可進一步改善或提升顯示裝置所顯示內容的深度感或立體感。承上所述,具有高度深度感或立體感的顯示裝置,可應用於各種領域以顯示更具真實感的顯示內容,或可進一步呈現或模擬真實場景。舉例而言,可應用於娛樂產業如電影或遊戲的呈現畫面、作為機械儀器訓練操作的虛擬實景、作為仿窗顯示裝置以模擬窗景,或可應用鋪設於整個空間牆壁上以打造虛擬空間場景等。然而,在有限的空間中裝設顯示裝置時,難以實現上述具有高度深度感或立體感的顯示效果。因此,期望能開發顯示裝置技術,以解決上述問題。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顯示面板,具有第一顯示面,且第一顯示面具有複數個第一像素區及設置於該些第一像素區之間之複數個第一透明區,其中,該些第一像素區配置以朝向顯示面板之第一側顯示發光,且該些第一透明區之透光度高於該些第一像素區之透光度;隔板,設置於顯示面板相反於第一側之第二側,且界定開口對應第一顯示面;以及反射鏡,設置於顯示面板之第一側,且具有反射面朝向第一顯示面。第一顯示面、開口及反射面在垂直投影於顯示面板所在之虛擬平面上時係相互重疊。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依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所提供之顯示裝置,可藉由反射鏡反射第一顯示面的顯示內容而產生虛像來顯示。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所提供之顯示裝置,可在有限的深度空間下產生更具深度感或立體感的顯示內容,從而改善或提升顯示內容的真實感。
下文中將描述各種實施例,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參照說明搭配圖式下,應可輕易理解本發明之精神與原則。然而,雖然在文中會具體說明一些特定實施例,這些實施例僅作為例示性,且於各方面而言皆非視為限制性或窮盡性意義。因此,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原則下,對於本發明之各種變化及修改應為顯而易見且可輕易達成的。
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包含反射鏡100、隔板200、以及設置於反射鏡100與隔板200之間之顯示面板300。具體而言,連同圖1參照圖2,顯示面板300係為具有預設透光能力之顯示面板。例如,顯示面板300可為透明顯示面板。承上,所述顯示面板300可具有第一顯示面310,且第一顯示面310配置以朝向顯示面板300之第一側S1進行顯示。例如,第一顯示面310可配置以朝向顯示面板300之第一側S1發光以進行顯示。
承上,根據本實施例,反射鏡10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300之第一側S1,且對應地具有一反射面105朝向第一顯示面310。另外,隔板20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300相反於第一側S1之第二側S2,且界定開口OP對應第一顯示面310。詳細而言,第一顯示面310、開口OP、及反射面105在垂直投影於顯示面板300所在之虛擬平面VN上時可相互重疊。因此,隔板200所界定之開口OP可實質上對應於第一顯示面310。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顯示面310、開口OP、及反射面105之中心點在垂直投影於顯示面板300所在之虛擬平面VN上時可相互重疊,但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則不限於此。
基於上述配置,根據本實施例,當第一顯示面310進行顯示時,所述反射鏡100之反射面105可反射自第一顯示面310出射之光線,且反射的光線可穿過具有預設透光能力之顯示面板300,使得位於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的觀測者U可透過開口OP觀察到反射的光線。承上,在顯示裝置10實際運作時,雖然第一顯示面310並非朝著第二側S2進行顯示,但藉由自反射鏡100所反射的光線,第一顯示面310所顯示的內容可在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透過開口OP而呈現。例如,觀測者U可透過開口OP觀看到對應第一顯示面310所顯示內容而呈現在反射鏡100之反射面105中的虛像310’。如上所述,可能的觀測者U可通過開口OP自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來觀看顯示裝置10,且顯示裝置10藉由開口OP的邊界與虛像310’之間的視覺間距來創造視覺的透視感及深度感。
承上所述,可設置使得第一顯示面310所發出之光線之強度足夠高,以在經反射鏡100反射並穿過具有預設透光能力之顯示面板300後得以基於預定亮度進行顯示。例如,若反射鏡100之反射率為100%,顯示面板300之預設透光率為12%,需求透過開口OP呈現亮度為250 nit (其遠大於一般常見室內環境照度下物體所漫射的亮度),則第一顯示面310可以約2083 nit之亮度進行顯示。然而,上述僅為示例,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此原則,基於反射鏡100之反射率、顯示面板300之預設透光率、需求呈現亮度、環境照度等因素進行相對調整或變化,且在此將不再一一贅述。
根據一些實施例,參照圖3,為實現上述可使反射鏡100所反射光線穿過的透明顯示面板300,顯示面板300之第一顯示面310可至少具有複數個第一像素區P1及設置於該些第一像素區P1之間之複數個第一透明區T1。承上,根據本實施例,該些第一透明區T1之透光度可高於該些第一像素區P1之透光度。舉例來說,顯示面板300可包含具有透光性之基板305,且於其上配置作為顯示單元之第一像素區P1以及非作為顯示單元且具有較高透光度之第一透明區T1。其中,該些第一像素區P1可配置以朝向顯示面板300之第一側S1顯示發光,例如發出顯示光E1’。藉此,顯示光E1’自反射鏡100所反射的光線例如反射光E1可至少部分地通過第一透明區T1而穿過顯示面板300,從而出射至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
舉例而言,根據一些實施例,該些第一像素區P1可各別包含至少一自發光元件M1,例如但不限於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所述自發光元件M1可朝向顯示面板300之第一側S1發光。另外,該些第一像素區P1可各別包含第一遮光層B1設置於至少一自發光元件M1朝向第二側S2的一面,且該些第一透明區T1可例如為顯示面板300未設置第一遮光層B1的區塊。亦即,部分部件可能為第一像素區P1及第一透明區T1所共有,但第一像素區P1可配置為第一顯示面310進行顯示之顯示單元,且具有第一遮光層B1以避免自第一像素區P1所發出的光線如顯示光E1’直接穿過顯示面板300而出射至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與此相對,第一透光區T1可為介於第一像素區P1之間(例如但不限於第一像素區P1與第一透明區T1交替地設置),未設置第一遮光層B1且因此具有較高透光度的區塊。因此,顯示光E1’自反射鏡100所反射的光線例如反射光E1可至少部分地穿過第一透明區T1而穿過顯示面板300,從而出射至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
接下來,將進一步說明根據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之各部件或各部位之相對配置。
承上所述,如圖4所示,根據本實施例,顯示面板300與反射鏡100之間可相隔第一距離D1,且第一距離D1大於零。例如,第一顯示面310與反射面105之間可相隔第一距離D1,使得第一顯示面310與反射面105之間不相接觸。例如,第一距離D1可至少大於1公分。與此相對,根據本實施例,於顯示裝置10中,顯示面板300實質上可與隔板200緊鄰配置,使得顯示面板300之邊緣E與隔板200直接接觸疊合。例如,顯示面板300背向第一顯示面310且對應第一顯示面310靠近側邊的一部分及外圍不具顯示功能之側邊之邊緣E可與隔板200直接接觸疊合。亦即,顯示面板300之邊緣E可實際上被隔板200所直接覆蓋。在此情況下,顯示面板300與隔板200、及顯示面板300與隔板200所界定之開口OP之間的第二距離D2可實際上為零。
根據本實施例之相對配置,透過開口OP由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觀看顯示裝置10時,可看到自第一顯示面310發射後由反射鏡100之反射面105所反射呈現的虛像310’。承上,基於反射鏡100反射,由於反射鏡100與顯示面板300之間相隔第一距離D1,故反射鏡100所呈現的虛像310’之視覺深度看起來也像是與反射鏡100相隔第一距離D1。如上所述,第一顯示面310與虛像310’可相對於反射鏡100為中心而互相對稱。因此,若假設反射鏡100之厚度可忽略,則顯示面板300與虛像310’之間的視覺深度為兩倍的第一距離D1。承上,由於開口OP緊鄰顯示面板300,故若顯示面板300之厚度可忽略,則開口OP至虛像310’的視覺深度亦約為兩倍的第一距離D1。
承上,圖5A進一步示出圖4之顯示裝置10之俯視之簡單示意圖,且圖5B進一步示出圖4之顯示裝置10之立體之簡單示意圖。如上所述,連同圖4參照圖5A及圖5B,在第二距離D2為零的情況下,觀測顯示裝置10時透過開口OP可藉由反射鏡100看到對應第一顯示面310顯示內容之虛像310’,且虛像310’之視覺深度可至少為第一距離D1的兩倍(忽略顯示面板300及反射鏡100之厚度下)。因此,根據本發明之本實施例,可藉由實際設置厚度約為第一距離D1的顯示裝置10,來呈現視覺深度約為兩倍第一距離D1的顯示內容(亦即,虛像310’)。亦即,可基於相對佔據空間或設置深度較小的顯示裝置10之配置,來實現視覺深度較深或較遠之顯示內容如第一顯示內容A1之呈現。
舉例而言,當顯示裝置10係安裝於牆壁內時,實際上僅需要約第一距離D1之厚度或深度即可安裝顯示裝置10,且透過開口OP觀看虛像310’時之視覺感受至少為兩倍第一距離D1的厚度或深度。根據一些實施例,在這種情況下,看起來就像是顯示裝置10實際上安裝的厚度或深度至少有兩倍第一距離D1。
繼續參照圖4,根據本實施例,隔板200垂直投影於顯示面板300所在之虛擬平面VN時會重疊顯示面板30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可重疊第一顯示面310之至少一部分。基於此配置,開口OP平行於顯示面板300的面積OP1可小於第一顯示面310的面積W1。亦即,隔板200重疊一部分第一顯示面310,且使其界定之開口OP小於第一顯示面310。承上,由於虛像310’對應第一顯示面310,且因此虛像310’具有相同於面積W1之面積W1’。因此,開口OP平行於顯示面板300的面積OP1亦小於虛像310’平行於顯示面板300的面積W1’。
承上所述,圖6係為簡略地示意開口OP、顯示面板300、第一顯示面310(及對應的虛像310’)相對疊置的示意圖。連同圖4參照圖6,根據本實施例,顯示面板300之周緣R可對應隔板200而環繞開口OP設置,且第一顯示面310 (及對應的虛像310’)之周緣R1可對應隔板200而環繞開口OP設置。因此,第一顯示面310之面積W1 (及對應的虛像310’平行於顯示面板300之面積W1’)可大於開口OP之面積OP1。
基於此配置,請參照圖7A及圖7B,顯示裝置10之顯示面板300可自第一顯示面310朝第一側S1出射顯示光E1’而顯示第一顯示內容A1’。然後,反射鏡100之反射面105可在收到顯示光E1’後反射發出反射光E1而顯示第一顯示內容A1,且第一顯示內容A1可透過開口OP而呈現。因此,在使用顯示裝置10時,可自顯示面板300之第二側S2透過開口OP看到預期呈現之第一顯示內容A1。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顯示內容A1’及第一顯示內容A1可為相互呈現鏡像對稱的顯示內容。亦即,可針對預期呈現的第一顯示內容A1,設計鏡像對稱的第一顯示內容A1’讓第一顯示面310顯示。藉此,可在藉由反射鏡100反射後透過開口OP呈現預期呈現的第一顯示內容A1。
進一步,連同圖7A及圖7B參照圖7C及圖7D,根據本實施例,由於開口OP的面積小於第一顯示面310的面積,且因此透過開口OP呈現第一顯示內容A1時,實際上僅能呈現不完整的第一顯示內容A1。例如,如圖7C所示,當相對開口OP偏右的觀測者U朝左觀看顯示裝置10時,觀測者U實際上可看到對應第一顯示內容A1偏左之第一顯示內容A11。與此相對,如圖7D所示,當相對開口OP偏左的觀測者U朝右觀看顯示裝置10時,觀測者U實際上可看到對應第一顯示內容A1偏右之第一顯示內容A12。
承上所述,由於開口OP面積小於第一顯示面310且因此局部地呈現第一顯示內容A1,根據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可藉由錯位感而產生更具深度感及立體感的顯示內容。詳細而言,根據觀測的視角及位置,觀測者U可透過開口OP看到具有深度感之第一顯示內容A1之不同局部部分,且因此感覺到擬真的深度感及立體感。因此,根據本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可呈現更具真實感的顯示內容,且可進一步應用於各種需要擬真或需要深度感或立體感的顯示應用情境中。
接著,參照圖8,根據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相對於上述顯示裝置10可進一步具有蓋板V覆蓋於開口OP上以對應覆蓋至少部分的顯示面板300。承上,根據此實施例,蓋板V可保護顯示面板300,及/或可應用於在藉由顯示面板300顯示擬真影像時模擬窗口玻璃,以像是透過窗口玻璃觀看真實景象一般。然而,根據其他實施例,亦可直接利用顯示面板300反向於第一顯示面310之一面來直接模擬窗口玻璃,且在此所示蓋板V之態樣僅為示例。
另外,參照圖9,根據又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0,相對於上述顯示裝置10,位於開口OP與顯示面板300之間之第二距離D2可不為零。亦即,隔板200可非緊鄰接觸顯示面板300,且使得顯示面板300與開口OP之間相隔。在此實施例中,除了兩倍之第一距離D1以外,可藉著第二距離D2進一步增加開口OP與虛像310’之間之視覺深度感。或者是,可藉著第二距離D2拉開開口OP與顯示面板300之間的距離,以減少或避免透過開口OP非預期地碰觸或衝擊顯示面板300。
下文中,將例示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之具有深度感及立體感之顯示裝置可應用之設備或情境。
舉例而言,參照圖10A,根據一實施例,仿窗顯示裝置1000可設置於室內環境H中,以模擬與外界連通而可觀看外部風景之窗戶。承上,仿窗顯示裝置1000可藉由本發明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所實現,且可藉由反射鏡所產生之具有深度的虛像來顯示預設顯示內容A。在此應用情境中,上述各實施例所具體說明的隔板可為牆壁的一部分,開口則可配置以作為窗口WS,且觀測者可從窗口WS看到模擬窗景之預設顯示內容A。因此,根據此實施例,可在室內環境H中模擬窗景,且可調整預設顯示內容A來改變窗景。藉此,可提升或改善於室內環境H中居住或生活的舒適度或美感,或進一步增加感受的體驗。另外,若將仿窗顯示裝置1000設置於大面積之牆上如整面牆壁上,則可進一步塑造出虛擬仿真的情境,或可產生寬闊的空間感。
接著,參照圖10B,根據又一實施例,娛樂顯示裝置2000,例如可為電影播放裝置或遊戲播放裝置等等,可藉由本發明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所實現,且可藉由反射鏡所產生之具有深度的虛像來顯示預設顯示內容A。承上,娛樂顯示裝置2000可使得所呈現的虛擬娛樂內容更加具有深度感及立體感,且因此可使得娛樂例如觀影或遊戲的體驗層次變得更加豐富及有趣。
再者,參照圖10C,根據再一實施例,訓練顯示裝置3000亦可藉由本發明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所實現,且可藉由反射鏡所產生之具有深度的虛像來顯示預設顯示內容A。承上,訓練顯示裝置3000可作為各種真實操作設備或儀器等作業之前的預備訓練用裝置。例如,可模擬真實火車於鐵軌上具有深度感及立體感的行駛畫面,而讓預備成為火車駕駛員的學員如觀測者U接受訓練及操演。然而,上述僅為示例,且根據本發明不限於此。
如上所述,基於訓練顯示裝置3000,可藉由具有較佳真實感的預設顯示內容A,來增進及改善擬真作業訓練的品質及熟悉感。
下文中,將進一步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變化態樣。承上,此些變化態樣亦同樣適用於上述所舉例說明之各種應用情境及設備,且不限於本文所示者。
參照圖11,根據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0,可具有類似於上述顯示裝置10之配置及構成,且相同或類似的細節在此將不再贅述。承上,顯示裝置30與顯示裝置10之差異在於,顯示裝置30之顯示面板300’為一雙面顯示面板300’。具體而言,顯示面板300’除了朝著第一側S1顯示之第一顯示面310以外,可進一步具有第二顯示面320。第二顯示面320可對應開口OP,且配置以朝向第二側S2顯示。例如,第二顯示面320可朝著第二側S2顯示發光,以直接透過開口OP呈現其顯示內容。
連同圖11參照圖12,舉例而言,根據本實施例之雙面顯示面板300’可具有具預設透光度之透明基板305,且在透明基板305朝向第一側S1之一面上設置有複數個第一像素區P1及複數個第一透明區T1以構成第一顯示面310,而在透明基板305朝向第二側S2之一面上設置有複數個第二像素區P2及複數個第二透明區T2以構成第二顯示面320。承上,第二顯示面320可具有複數個第二像素區P2及設置於該些第二像素區P2之間之複數個第二透明區T2,且該些第二透明區T2之透光度高於該些第二像素區P2之透光度。
具體而言,上述第一像素區P1及第二像素區P2可分別作為第一顯示面310及第二顯示面320之基本顯示單元,且分別朝向第一側S1發射顯示光E1’及顯示光E2。承上所述,顯示面板300’可進一步具有遮光層B局部地設置於第一顯示面310與第二顯示面320之間。舉例而言,在第一像素區P1正好垂直投影對應於第二像素區P2之情況下,遮光層B可設置於對應之第一像素區P1與第二像素區P2之間。藉此,可減少或避免自第一像素區P1朝著第一側S1所發出之光線非預期地朝第二側S2發出,或減少或避免自第二像素區P2朝著第二側S2所發出之光線非預期地朝第一側S1發出。另外,未設置遮光層B之部位則相對應地於第一顯示面310及第二顯示面320形成該些第一透明區T1及該些第二透明區T2,從而允許自第一顯示面310出射之顯示光E1’被反射鏡100反射之反射光E1可通過顯示面板300’,從而朝第二側S2出射。
承上,在此實施例中,該些第一透明區T1及該些第二透明區T2係相互對齊。另外,根據其他實施例,該些第一透明區T1及該些第二透明區T2亦可錯位地設置,但該些第一透明區T1及該些第二透明區T2係至少部分地直接或間接疊置,使得被反射鏡100反射之反射光E1可至少部分地通過顯示面板300’而朝第二側S2出射而進行顯示。然而,上述僅為示例,且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則不限於此。承上,在具有第一顯示面310及第二顯示面320,且顯示面板300’可具有預設透光度使反射光E1可至少部分地通過下,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使用其他構成及變化。
承上所述,根據一些實施例,顯示裝置30之開口OP平行於顯示面板300的面積OP1可小於或等於第二顯示面320的面積W2。例如,如圖11所示之態樣,由於隔板200及隔板200所界定之開口OP與顯示面板300’緊鄰地設置(第二距離D2等於零),第二顯示面320與開口OP對應且透過開口OP直接顯示發光,故第二顯示面320之面積W2可設計為相同於開口OP的面積OP1。
根據本實施例,由於如上所述第一顯示面310的面積W1係設置大於開口OP平行於顯示面板300’的面積OP1,故第一顯示面310的面積W1亦大於第二顯示面320的面積W2。
承上所述,根據本實施例,連同圖11參照圖13,第一顯示面310及第二顯示面320可分別用於顯示第一顯示內容A1(第一顯示面310會先顯示第一顯示內容A1的鏡像內容再被反射鏡100所反射為第一顯示內容A1)及第二顯示內容A2。其中,第一顯示內容A1及第二顯示內容A2可不同。承上,藉由反射而產生之較大視覺深度之第一顯示內容A1及較靠近開口OP發光顯示而具有較小視覺深度之第二顯示內容A2可透過開口OP一併呈現為綜合顯示內容CE。因此,可於同一畫面中產生不同視覺深度的效果,從而提升了畫面的細膩度及豐富度。
舉例而言,根據一實施例,具有較大視覺深度之第一顯示內容A1可顯示一模擬遠景(例如山水風景),且具有較小視覺深度之第二顯示內容A2可顯示一模擬近景(例如窗台盆栽或窗格柵欄)。因此,由開口OP觀看綜合顯示內容CE時,可模擬透過窗戶眺望之景象,且從而增加了景象的立體感及真實感。
接著,參照圖14A,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40,可具有相同或類似於上述顯示裝置30之結構,且相同或類似之細節在此將不再贅述。承上,顯示裝置40與顯示裝置30之差異在於顯示裝置40之顯示面板300”與開口OP之間實質上可進一步相隔第二距離D2,且第二距離D2大於零。藉此,可使第二顯示面320所顯示之模擬近景,亦可基於開口OP之邊界為視覺參考基點進而產生所期望的深度感。
承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當具有第一顯示面310及第二顯示面320時,第一距離D1可大於零,且第二距離D2可大於或等於零。另外,為了使得第一顯示面310所產生之模擬遠景具有明顯較大之視覺深度,且第二顯示面320所產生之模擬近景具有明顯較小之視覺深度,可使第一距離D1大於第二距離D2。
根據圖14A所示之實施例,第一顯示面310的面積W1可大於第二顯示面320的面積W2,且第二顯示面320的面積W2又大於開口OP平行於顯示面板300”的面積OP1。藉此,基於相隔第二距離D2所產生之深度感,當觀測者由不同視角或位置觀看第二顯示面320時,可看到第二顯示面320之不同部位,從而產生類似於上文參照圖7C及圖7D所述之錯位感及立體感。
此外,根據一些實施例,亦可進一步使第二顯示面320的面積W2等於第一顯示面310的面積W1。例如,參照圖14B,根據又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50可類似於上述顯示裝置40,且其差異在於顯示裝置50之顯示面板330之第二顯示面320的面積W2進一步擴大而與第一顯示面310的面積W1相同。藉此,基於相隔第二距離D2所產生之深度感,當觀測者由不同視角或位置觀看第二顯示面320時,可看到第二顯示面320之不同部位,從而產生更接近於上文參照第一顯示面310所述之錯位感及立體感,且減少或避免觀測者由極端視角觀看顯示裝置50時,察覺設置深度較小的第二顯示面320之邊緣。
進一步,上述各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之反射面105之至少一部分可具有曲度。舉例而言,參照圖15所示之顯示裝置60,反射鏡100’的反射面105之邊緣e之至少一部分可具有曲度。藉此,可使較容易於反射鏡100’之邊緣e漏光的顯示光E1’被反射成為反射光E1朝向開口OP。因此,可改善顯示及反射的完整度。由不同視角之視線L透過開口OP觀看顯示裝置60時,亦較容易接收反射光E1看到顯示內容,而較不容易察覺顯示畫面的邊緣。
在此,顯示裝置60除了反射鏡100’之外,可為任何上述所具體說明的實施例之態樣,且其細節在此將不再重複贅述。
另外,參照圖16所示之顯示裝置70,根據一些實施例,亦可為反射鏡100”的反射面105整體形成為一曲形凹面。舉例而言,整個反射面105可皆具有曲度,且形成為凹面,從而使各方向的顯示光E1’皆可以盡量朝向開口OP之角度反射成為反射光E1。因此,可改善顯示及反射的完整度及減少或避免漏光。由不同視角之視線L透過開口OP觀看顯示裝置70時,亦較容易接收反射光E1看到顯示內容,而較不容易察覺顯示畫面的邊緣。
根據一些實施例,上述凹面之反射面105之曲度可為一致或變化如漸變的。承上,在可反射光線導引至開口OP下,根據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之反射面105之曲度之設置可有各種變化及態樣。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可藉由反射鏡所反射產生之虛像來實現具有較大視覺深度之顯示內容。因此,可在有限的顯示裝置之設置空間下,進一步改善及提升顯示內容之深度感及立體感。藉此,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可用於產生具有較高真實感的顯示內容,且可應用於各種需要顯示的領域,特別是需要擬真或建立特定環境空間感的應用領域。例如,可用於模擬窗景、提供娛樂、或模擬真實訓練情境等。承上所述,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明瞭,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可應用之情境可有各種變化,且不限於本文所具體例示的態樣。
上文中所述僅為本發明之一些較佳實施例。應注意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原則下,本發明可進行各種變化及修改。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明瞭的是,本發明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且在符合本發明之意旨下,各種可能置換、組合、修飾及轉用等變化皆不超出本發明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疇。
10、10’、20、30、40、50、60、70:顯示裝置
100、100’、100”:反射鏡
105:反射面
200:隔板
300、300’、300”、330:顯示面板
30:基板
310:第一顯示面
310’:虛像
320:第二顯示面
1000:仿窗顯示裝置
2000:娛樂顯示裝置
3000:訓練顯示裝置
A:預設顯示內容
A1、A1’、A11、A12:第一顯示內容
A2:第二顯示內容
B:遮光層
B1:第一遮光層
CE:綜合顯示內容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E:邊緣
e:邊緣
E1:反射光
E1’、E2:顯示光
H:室內環境
L:視線
M1:自發光元件
OP:開口
OP1:面積
P1:第一像素區
P2:第二像素區
R:周緣
R1:周緣
S1:第一側
S2:第二側
T1:第一透明區
T2:第二透明區
U:觀測者
V:蓋板
VN:虛擬平面
W1、W1’、W2:面積
WS:窗口
圖1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具有反射鏡之顯示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圖2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沿著圖1之剖面線A-A’所擷取的顯示裝置之剖視示意圖。
圖3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的構成示意圖。
圖4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各部件或各部位之相對面積及相對距離之示意圖。
圖5A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生成虛像之視覺深度之俯視示意圖。
圖5B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生成虛像之視覺深度之立體示意圖。
圖6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各部件或各部位之相對設置關係之示意圖。
圖7A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顯示第一顯示內容之示意圖。
圖7B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反射鏡反射而呈現第一顯示內容之示意圖。
圖7C及圖7D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於不同視角或不同位置透過顯示裝置之開口所觀測之第一顯示內容之變化之示意圖。
圖8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有蓋板之示意圖。
圖9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與開口相隔之示意圖。
圖10A至圖10C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應用情境或應用設備之示意圖。
圖11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具有雙面顯示面板之示意圖。
圖12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雙面顯示面板的構成示意圖。
圖13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透過開口一併呈現雙面顯示面板之第一顯示內容及第二顯示內容之示意圖。
圖14A及圖14B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雙面顯示面板與開口相隔之示意圖。
圖15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反射鏡之邊緣具有曲度之示意圖。
圖16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反射鏡整體為曲形凹面之示意圖。
無
10:顯示裝置
100:反射鏡
105:反射面
200:隔板
300:顯示面板
OP:開口
S1:第一側
S2:第二側
Claims (19)
-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顯示面,且該第一顯示面具有複數個第一像素區及設置於該些第一像素區之間之複數個第一透明區,其中,該些第一像素區配置以朝向該顯示面板之一第一側顯示發光,且該些第一透明區之透光度高於該些第一像素區之透光度;一隔板,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相反於該第一側之一第二側,且界定一開口對應該第一顯示面;以及一反射鏡,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該第一側,且具有一反射面朝向該第一顯示面;其中,該第一顯示面、該開口、及該反射面在垂直投影於該顯示面板所在之虛擬平面上時係相互重疊,且其中,該顯示面板進一步具有一第二顯示面,且該第二顯示面對應該開口,且配置以朝向該第二側顯示。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為一仿窗顯示裝置,且該開口係配置以作為窗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一像素區各別包含至少一自發光元件。
-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自發光元件為OLED、mini LED、micro LED。
-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一像素區各別包含一第一遮光層設置於該至少一自發光元件朝向該第二側的一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開口平行於該顯示面板的面積小於該第一顯示面的面積,且該隔板垂直投影於該顯示面板所在之虛擬平面時重疊該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與該隔板緊鄰配置,使得該顯示面板之邊緣與該隔板直接接觸疊合。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之周緣對應該隔板而環繞該開口設置。
-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顯示面之周緣對應該隔板而環繞該開口設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進一步具有一遮光層局部地設置於該第一顯示面與該第二顯示面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與該反射鏡之間相隔一第一距離,且該顯示面板與該開口之間相隔一第二距離,且其中,該第一距離大於零,且該第二距離大於或等於零。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顯示面及該第二顯示面分別顯示一第一顯示內容及一第二顯示內容,且該第一顯示內容及該第二顯示內容不同。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開口平行於該顯示面板的面積小於或等於該第二顯示面的面積。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顯示面的面積大於或等於該第二顯示面的面積,且該第一顯示面的面積大於該開口平行於該顯示面板的面積。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顯示面具有複數個第二像素區及設置於該些第二像素區之間之複數個第二透明區,且該些第二透明區之透光度高於該些第二像素區之透光度;且其中,該些第一透明區及該些第二透明區係至少部分地直接或間接疊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鏡的該反射面之邊緣之至少一部分具有曲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鏡的該反射面整體形成為一凹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顯示面所發出之光線,經該反射鏡所反射後至少部分地通過該些第一透明區而穿過該顯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17867A TWI810930B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顯示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17867A TWI810930B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顯示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10930B true TWI810930B (zh) | 2023-08-01 |
TW202344905A TW202344905A (zh) | 2023-11-16 |
Family
ID=8858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17867A TWI810930B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810930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293358A1 (en) * | 2012-10-23 | 2015-10-15 | Lusospace, Projectos Engenharia Lda | See-through head or helmet mounted display device |
TW201730629A (zh) * | 2015-12-07 | 2017-09-01 | 國立大學法人宇都宮大學 | 顯示裝置及空中像的顯示方法 |
CN108431666A (zh) * | 2016-03-03 | 2018-08-21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反射式led微型显示面板的显示器 |
US20180345867A1 (en) * | 2017-05-31 | 2018-12-06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Display system, electronic mirror system, and moving body |
-
2022
- 2022-05-12 TW TW111117867A patent/TWI81093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293358A1 (en) * | 2012-10-23 | 2015-10-15 | Lusospace, Projectos Engenharia Lda | See-through head or helmet mounted display device |
TW201730629A (zh) * | 2015-12-07 | 2017-09-01 | 國立大學法人宇都宮大學 | 顯示裝置及空中像的顯示方法 |
CN108431666A (zh) * | 2016-03-03 | 2018-08-21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反射式led微型显示面板的显示器 |
US20180345867A1 (en) * | 2017-05-31 | 2018-12-06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Display system, electronic mirror system, and moving bod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44905A (zh) | 2023-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76323B2 (en) | Switching dual layer display with independent layer content and a dynamic mask | |
JP4576390B2 (ja) | 立体的二次元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的二次元画像表示方法 | |
US10591814B2 (en) | Synthetic image displaying device | |
US2010002679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8836755B2 (en) | Two dimensional media combiner for creating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s | |
KR101258584B1 (ko) | 부피표현방식 3차원 영상표시장치 | |
JP2018197844A (ja) | 空間分離映像装置 | |
CN108475005B (zh) | 用于显示真实环境的三维图像和视频的设备 | |
TWI810930B (zh) | 顯示裝置 | |
WO2010095486A1 (ja) | 立体表示装置 | |
KR20180009307A (ko) | 투명 전광판 장치 | |
JP4137714B2 (ja) | オブジェクト表示方法およびオブジェクト表示装置 | |
JP6513376B2 (ja)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枠 | |
KR20160001246U (ko) | 2d,3d 공간 영상 표시 장치 | |
JP2000187276A (ja) |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型映像投影装置 | |
RU2664781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объёмного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в трёхмерн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с реальными объектами | |
KR101958288B1 (ko) | 3차원 영상 표시장치 | |
JP2792253B2 (ja) | 立体表示装置とその表示方式 | |
US20240297976A1 (en) | A display assembly arranged to create a percep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scene | |
RU178441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объёмного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в трёхмерн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с реальными объектами | |
KR20080112832A (ko) | 입체영상 표시시스템 | |
CN108461038A (zh) | 一种虚实影像结合显示的剧场 | |
KR101294747B1 (ko) | 확대된 영상을 표시하는 멀티 뷰 영상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 |
CN108469684B (zh) | 一种透明显示器及一种显示系统 | |
JP2005074094A (ja) | 遊技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