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9322B -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9322B
TWI809322B TW109135950A TW109135950A TWI809322B TW I809322 B TWI809322 B TW I809322B TW 109135950 A TW109135950 A TW 109135950A TW 109135950 A TW109135950 A TW 109135950A TW I809322 B TWI809322 B TW I8093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rea
depth
groove
warp yar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8440A (zh
Inventor
陳元森
Original Assignee
陳元森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元森 filed Critical 陳元森
Priority to TW109135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93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8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9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932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的製造方法,包括準備、含浸、乾燥、導線置入、成型、切斷及組裝等步驟。在成型步驟中,基材上熱壓成型出導線彈波,包括本體和導線,本體包括波浪結構和導線設置區域,波浪結構包括波峰、波谷、內側壁和外側壁。導線設置區域形成鏤空部,導線延伸於鏤空部。導線設置區域外側經紗和內側經紗共同形成彈性調整區域。鏤空部在內、外側壁的深度小於在波峰和波谷的深度。藉此,導線不會熱壓而受損,導線設置區域和導線的組合和本體的其他區域的硬度、彈性和韌性一致。

Description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喇叭及其製造方法,尤其是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一般的動圈式喇叭是利用固定磁場的反作用力使另一個磁場反方向運動的原理(即,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產生聲音。進一步地說,功率放大器發出的功率交流電藉由導線傳送至音圈,以改變磁場極性,使音圈相對於磁迴裝置所產生的固定磁區產生反作用力。正向脈衝使振膜相對於磁鐵產生往外的運動,負向脈衝使振膜向內運動。當音圈推動振膜往復運動時,振膜推動空氣,空氣壓力產生改變以形成聲波。彈波負責保持音圈在磁鐵鐵心的間隙中的正確位置,確保音圈在受力時沿著軸線方向往復運動。
然而,在習知的喇叭中,導線是懸空的,並沒有任何東西支撐,所以導線單獨承受音圈所傳遞而來的振動力,以致於音圈急速且頻繁地運動一段時間以後,導線容易疲勞而斷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於是業界開始發展在彈波製造的過程中,將導線固定在彈波上。首先,將基材浸泡在液態的合成樹脂中,使基材吸收合成樹脂;接著,吸收合成樹脂的基材乾燥硬化;然後,導線黏固在基材的表面;再來,基材連同導線經過熱壓成型裝置的熱壓而成型出導線彈波;最後,切斷裝置將導線彈波從基材上切下。藉由導線彈波的本體支撐導線,提升導線的耐疲勞性而不易斷裂。
惟,導線黏固在導線彈波的本體的導線設置區域上,熱壓成型裝置在基材上熱壓成型出導線彈波時,導線無法將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經紗往外側撐開,使得導線突出於導線彈波的本體的表面,導致導線容易受到熱壓成型裝置的熱壓而受損。導線彈波因導線受損而無法使用,必須報廢,相當浪費。由此可見,習知的製造方法所製成的導線彈波的良率較低,製造成本高。
再者,因為導線比導線彈波的本體硬,導線的彈性和韌性比導線彈波的本體的彈性和韌性差,所以在導線無法將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經紗往外側撐開的情況之下,導線設置區域和導線的組合比導線彈波的本體的其他區域硬,導線設置區域和導線的組合的彈性和韌性比導線彈波的本體的其他區域的彈性和韌性差。因此,導線彈波的硬度、彈性和韌性不均勻,導致導線彈波的彈性回復力和抗疲勞性不均勻,使得導線彈波容易變形,進而影響喇叭輸出的音質。
此外,熱壓成型裝置需要較大的壓合力量才能夠在基材上成型出波浪結構的波峰和波谷,熱壓成型裝置需要較小的壓合力量才能夠在基材上成型出內側壁和外側壁。由此可見,熱壓成型裝置的壓合力量是不均勻的,因此熱壓成型裝置對導線的施力不均,造成以下二種問題:其一,導線容易因受力不均而變形;其二,變形的導線會造成導線彈波的整體結構不均衡。上述二種問題將會影響喇叭輸出的音質。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確保導線不會受到熱壓成型裝置的熱壓而受損,所製成的導線彈波的良率較高,製造成本低。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導線彈波具有均勻的硬度、彈性和韌性,從而具有均勻的彈性回復力和抗疲勞性,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熱壓成型裝置能夠對導線平均施力,使得導線能夠保持原有形狀,不會變形,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能夠確保導線彈波的整體結構較為均衡,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準備步驟:準備一基材,基材為單層布體結構並且由複數條經紗和複數條緯紗交織而成。
含浸步驟:基材含浸於一樹脂溶液中。
乾燥步驟:將基材乾燥,以形成一層樹脂固形層在基材上。
導線置入步驟:至少一條導線設置於基材上。
成型步驟:在基材上熱壓成型出一導線彈波,導線彈波包括一本體及至少一條導線,本體為單層片體結構,由該等經紗和該等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樹脂固形層,本體包括複數波浪結構及一中心孔及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該等波浪結構依序從本體的外側往中心孔設置,各波浪結構包括一波峰、一波谷、一內側壁及一外側壁,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從本體的外側通過該等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中心孔;其中,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 至少一鏤空部,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本體的內側及外側;其中,最靠近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該等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峰的深度,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谷的深度。
切斷步驟:從基材上將導線彈波切斷。
組裝步驟:一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一喇叭本體中,導線彈波的中心孔套設於音圈,導線彈波的至少一條導線連接音圈,以組裝成一喇叭。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準備步驟:準備一基材,基材為雙層布體結構並且包括一第一布體及一第二布體,第一布體由複數條第一經紗和複數條第二緯紗交織而成,第二布體由複數條第二經紗和複數條第二緯紗交織而成。
含浸步驟:第一布體和第二布體分別含浸於一樹脂溶液中。
乾燥步驟:將第一布體和第二布體乾燥,以形成一層第一樹脂固形層在第一布體上以及形成一層第二樹脂固形層在第二布體上。
導線置入步驟:先將至少一條導線設置於第一布體上,再將第二布體設置於第一布體上,以形成基材。
成型步驟:在基材上熱壓成型出一導線彈波,導線彈波包括一本體及至少一條導線,本體為雙層片體結構並且包括一第一片體及一第二片體,第一片體由複數條第一經紗和複數條第一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第一樹脂固形層,第一片體包括複數第一波浪結構及一第一中心孔及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該等第一波浪結構依序從第一片體的外側往第一中心孔設置,各第一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一波峰、一第一波谷、一第一內側壁及一第一外側壁,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從第一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一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第一中心孔,第二片體由複數條第二經紗和複數條第二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第二樹脂固形層,第二片體包括複數第二波浪結構及一第二中心孔及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該等第二波浪結構依序從第二片體的外側往第二中心孔設置,各第二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二波峰、一第二波谷、一第二內側壁及一第二外側壁,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從第二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二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第二中心孔;其中,第一片體結合於第二片體,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對應於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其中,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一溝槽以及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二溝槽,至少一第一溝槽和至少一第二溝槽共同形成至少一鏤空部,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第一片體和第二片體的內側及外側;其中,最靠近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一經紗彼此之 間的距離小於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其中,最靠近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二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峰的深度小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峰的深度,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谷的深度大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谷的深度,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內側壁的深度,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外側壁的深度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外側壁的深度。
切斷步驟:從基材上將導線彈波切斷。
組裝步驟:一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一喇叭本體中,導線彈波的第一中心孔與第二中心孔套設於音圈,導線彈波的至少一條導線連接音圈,以組裝成一喇叭。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包括一喇叭本體、一音圈以及一導線彈波。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喇叭本體中。導線彈波包括一本體以及至少一條導線。本體為單層片體結構,由複數條經紗和複數條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樹脂固形層,本體包括複數波浪結構及一中心孔及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該等波浪結構依序從本體的外側往中心孔設置,各波浪結構包括一波峰、一波谷、一內側壁及一外 側壁,中心孔套設於音圈,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從本體的外側通過該等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中心孔;其中,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鏤空部;其中,最靠近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該等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峰的深度,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該等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谷的深度。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本體的內側及外側,至少一條導線的一端連接音圈。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包括一喇叭本體、一音圈以及一導線彈波。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喇叭本體中。導線彈波包括一本體以及至少一條導線。本體為雙層片體結構,並且包括一第一片體及一第二片體,第一片體由複數條第一經紗和複數條第一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第一樹脂固形層,第一片體包括複數第一波浪結構及一第一中心孔及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該等第一波浪結構依序從第一片體的外側往第一中心孔設置,各第一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一波峰、一第一波谷、一第一內側壁及一第一外側壁,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從第一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一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第一中心孔,第二片體由複數條第二經紗和複數條第二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第二樹脂固形層,第二片體包括複數第二波浪結構及一第二中心孔及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該等 第二波浪結構依序從第二片體的外側往第二中心孔設置,各第二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二波峰、一第二波谷、一第二內側壁及一第二外側壁,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從第二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二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第二中心孔,其中,第一片體結合於第二片體,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對應於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套設於音圈;其中,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一溝槽以及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二溝槽,至少一第一溝槽和至少一第二溝槽共同形成至少一鏤空部;其中,最靠近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一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其中,最靠近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二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和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峰的深度小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峰的深度,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谷的深度大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谷的深度,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內側壁的深度,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 一外側壁的深度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外側壁的深度。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第一片體和第二片體的內側及外側,至少一條導線的一端連接音圈。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導線設置區域能夠受到導線的壓迫而內凹形成鏤空部,確保導線不會受到熱壓成型裝置的熱壓而受損,所製成的導線彈波的良率較高,製造成本低。
再者,因為彈性調整區域能夠調整導線設置區域的硬度、彈性和韌性,所以導線設置區域變軟且彈性和韌性提升,使得導線設置區域和導線的組合的硬度、彈性和韌性相當於本體的其他區域的硬度、彈性和韌性。是以,導線彈波具有均勻的硬度、彈性和韌性,從而具有均勻的彈性回復力和抗疲勞性,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此外,由於深度不對稱的鏤空部能夠提供導線以不對稱分布的方式延伸於其中,所以熱壓成型裝置能夠對導線平均施力,使得導線能夠保持原有形狀,不會變形,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又,本發明能夠確保導線彈波的整體結構較為均衡,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10,10A:基材
101:第一布體
102:第二布體
11,111,112:經紗
11A,111A,112A:第一經紗
11B,111B,112B:第二經紗
12:緯紗
12A:第一緯紗
12B:第二緯紗
13:樹脂固形層
13A:第一樹脂固形層
13B:第二樹脂固形層
14:彈波成型區域
151:第一彈性調整區域
152:第二彈性調整區域
161: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
162: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
171: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
172: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
20:樹脂槽
21:樹脂溶液
30:烘乾裝置
31:上烘烤板
32:下烘烤板
40,40A,40B,40C:導線彈波
41,41A:本體
411:波浪結構
411A:第一波浪結構
411B:第二波浪結構
4111:波峰
4111A:第一波峰
4111B:第二波峰
4112:波谷
4112A:第一波谷
4112B:第二波谷
4113:內側壁
4113A:第一內側壁
4113B:第二內側壁
4114:外側壁
4114A:第一外側壁
4114B:第二外側壁
412:中心孔
412A:第一中心孔
412B:第二中心孔
413:導線設置區域
413A:第一導線設置區域
413B:第二導線設置區域
4131,4131A,4131B:第一側
4132,4132A,4132B:第二側
414,414A:鏤空部
4141:第一溝槽
4142:第二溝槽
415:第一片體
416:第二片體
42,42A:導線
50:熱壓成型裝置
51:成型模具
511:上模
512:下模
60:切斷裝置
61:上切具
62:下切具
70,70A:喇叭
71:喇叭本體
711:底座
712:磁迴裝置
713:外框
714:振膜
715:防塵蓋
716:懸邊
72:音圈
D1,D2,D31,D32,D4,D5,D6,D7,D81,D82,D91,D92:深度
S1:準備步驟
S2:含浸步驟
S3:乾燥步驟
S4:導線置入步驟
S5:成型步驟
S6:切斷步驟
S7:組裝步驟
〔圖1〕是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的流程方塊圖。
〔圖2〕是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喇叭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的喇叭的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5〕是本發明的喇叭的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導線彈波的立體圖。
〔圖7〕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導線彈波的分解圖。
〔圖8〕是圖6的線A-A的剖面圖。
〔圖9〕是圖6的線B-B的剖面圖。
〔圖10〕是圖6的線C1-C1和線C2-C2的剖面圖。
〔圖11A〕和〔圖11B〕是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導線彈波的立體圖。
〔圖13〕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導線彈波的分解圖。
〔圖14〕是圖12的線D-D的剖面圖。
〔圖15〕是圖12的線E-E的剖面圖。
〔圖16〕是圖12的線F1-F1和線F2-F2的剖面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請參閱圖1至圖10,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準備步驟S1:如圖2所示,準備一基材10,基材10為單層布體結構並且由複數條經紗11和複數條緯紗12交織而成。
含浸步驟S2:如圖2所示,基材10含浸於一樹脂槽20內之一樹脂溶液21中,使該等經紗11和該等緯紗12吸附及黏著樹脂。
乾燥步驟S3:如圖2所示,一烘乾裝置30包含一上烘烤板31及一下烘烤板32,利用上烘烤板31和下烘烤板32的溫度,使基材10上的樹脂中的水分及揮發性物質去除,以烘乾基材10,同時樹脂滲入基材10內並且黏附於該等經紗11和該等緯紗12上而形成一樹脂固形層13。
導線置入步驟S4:如圖2所示,至少一條導線42設置於基材10的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上,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經紗11的長度方向,使得至少一條導線42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經紗11的長度方向。在第一實施例中,基材10上的每個彈波成型區域14的四個導線設置區域413上均設置有四條導線42。然而,設置在基材10上的每個彈波成型區域14的導線42數量不限於此。較佳地,如圖6至圖9所示,各導線42的橫截面為圓形。在其他實施例中,各導線42的橫截面亦可為扁平狀。
成型步驟S5:如圖2所示,一熱壓成型裝置50包含一成型模具51和一加熱裝置(圖未示),成型模具51包含一上模511及一下模512。上模511具有複數個凸起、複數個凹穴及一中央平坦部,下模512具有複數個凸起、複數個凹穴及一中央平坦部;當上模511和下模512合模時,上模511的該等凹穴與下模512的該等凸起共同在基材10上加壓形成複數個波峰4111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該等凸起與下模512的該等凹穴共同在基材10上加壓形成複數個波谷4112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該等凸起的外側與下模512的該等凸起的內側共同在基材10上加壓形成複數個內側壁4113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該等凸起的內側與下模512的該等凸起的外側共同在基材10上加壓形成複數個外側壁4114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中央平坦部與下模512的中央平坦部共同在基材10上加壓形成一中心孔預 成型區。每個波峰4111、每個波谷4112、每個內側壁4113及每個外側壁4114共同組成一個波浪結構411。受到上模511和下模512的加壓之下,至少一條導線42進一步壓迫基材10的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內凹形成至少一鏤空部414,且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兩旁的經紗111往外側撐開,進而至少一條導線42立刻進入至少一鏤空部414中。因此,該等波浪結構411、中心孔預成型區及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共同組成一本體41,且至少一條導線42延伸於至少一鏤空部414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本體41的內側及外側,進而本體41與至少一條導線42共同組成一導線彈波40。該等波浪結構411依序從本體41的外側往中心孔預成型區設置。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從本體41的外側通過該等波浪結構411徑向延伸至中心孔預成型區。如圖8至圖10所示,在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兩旁的經紗111往外側撐開之後,最靠近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的一第一側4131的外側的經紗111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的內側的經紗112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彈性調整區域151,最靠近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的一第二側4132的外側的經紗111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的內側的經紗112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彈性調整區域152,第一彈性調整區域151和第二彈性調整區域152的寬度相等,其餘經紗11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彈性調整區域151和第二彈性調整區域152的寬度。如圖8至圖10所示,在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413兩旁的經紗111往外側撐開之後,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內側壁4113的深度D31小於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波峰4111的深度D1,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外側壁4114的深度D32小於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波峰4111的深度D1,至少一鏤空部414的該等內側壁4113的深度D31小於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波谷4112的深度D2,至少一鏤空部414的該等外側壁4114的深度D32小於至 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波谷4112的深度D2。較佳地,如圖8和圖9所示,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波峰4111的深度D1等於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波谷4112的深度D2;如圖10所示,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內側壁4113的深度D31等於至少一鏤空部414在該等外側壁4114的深度D32。在第一實施例中,導線彈波40包括四條導線42,本體41包括四導線設置區域413,該等導線42分別設置於該等導線設置區域413上;該等導線設置區域413內凹形成四鏤空部414;該等導線42分別延伸於該等鏤空部414中。當上模511和下模512合模且對基材10及至少一條導線加壓時,加熱裝置通電以使上模511和下模512的溫度升高,藉以使基材10上的樹脂軟化。除了破開樹脂以外,亦使樹脂填滿間隙,而相連接形成樹脂固形層13的最終型態,以覆蓋於該等經紗11和該等緯紗12之間。
切斷步驟S6:如圖2所示,一切斷裝置60包含一上切具61及一下切具62,上切具61和下切具62從基材10上將導線彈波40切斷以及將中心孔預成型區切除,使得導線彈波40與基材10分離,且導線彈波具有一中心孔412。
組裝步驟S7:如圖2至圖5所示,喇叭本體71包含一底座711、一磁迴裝置712、一外框713、一振膜714、一防塵蓋715及一懸邊716,磁迴裝置712設置於底座711上,一音圈72可移動地設置於磁迴裝置712中,外框713設置於磁迴裝置712的外側並且支撐導線彈波40的本體41的外側,振膜714套設於音圈72,防塵蓋715設置於振膜714的一中心孔上,懸邊716設置於振膜714的頂緣與外框713之間。導線彈波40的中心孔412套設於音圈72,導線彈波40的該等導線42連接音圈72。藉此,喇叭本體71、音圈72和導線彈波40共同組裝成一喇叭70。
如圖3至圖10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70,包括一喇叭本體71、一音圈72以及一導線彈波40,喇叭本體71、音圈72和導線彈波40的結構及其連接關係如前所述。
藉此,因為該等導線42在設置於基材10上的時候並沒有黏固在基材10的若干紗線的表面上,所以熱壓成型裝置50在基材10上熱壓成型出導線彈波40的時候,該等導線設置區域413能夠受到該等導線42的壓迫而內凹形成該等鏤空部414,確保該等導線42不會受到熱壓成型裝置50的熱壓而受損,所製成的導線彈波40的良率較高,製造成本低。
再者,因為該等第一彈性調整區域151和該等第二彈性調整區域152能夠調整該等導線設置區域413的硬度、彈性和韌性,所以該等導線設置區域413變軟且彈性和韌性提升,使得該等導線設置區域413和該等導線42的組合的硬度、彈性和韌性相當於本體41的其他區域的硬度、彈性和韌性。是以,導線彈波40具有均勻的硬度、彈性和韌性,從而具有均勻的彈性回復力和抗疲勞性,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此外,熱壓成型裝置50必須對每一條導線42平均施力,才能夠確保每一條導線42不會因受力不均而變形,但是熱壓成型裝置50需要較大的壓合力量才能夠熱壓成型出該等波峰4111和該等波谷4112,熱壓成型裝置50需要較小的壓合力量才能夠熱壓成型出該等內側壁4113和該等外側壁4114。因此,在該等導線42將該等導線設置區域413兩旁的經紗111往外側撐開之後,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內側壁4113的深度D31小於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波峰4111的深度D1,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外側壁4114的深度D32小於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波峰4111的深度D1,該等鏤空部414的該等內側壁4113的深度D31小於該等鏤空部 414在該等波谷4112的深度D2,該等鏤空部414的該等外側壁4114的深度D32小於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波谷4112的深度D2。換言之,該等鏤空部414的深度不對稱。由於深度不對稱的該等鏤空部414能夠提供該等導線42以不對稱分布的方式延伸於其中,所以熱壓成型裝置50能夠對每一條導線42平均施力,使得該等導線42能夠保持原有形狀,不會變形,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該等導線42在保持原有形狀的情況之下,該等導線42在該等波峰4111和該等波谷4112有較大體積位在該等鏤空部414中,該等導線42在該等內側壁4113和該等外側壁4114有較小體積位在該等鏤空部414中,該等導線42在該等波峰4111和該等波谷4112有較小體積裸露在本體41的表面,該等導線42在該等內側壁4113和該等外側壁4114有較大體積裸露在本體41的表面。
又,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波峰4111的深度D1等於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波谷4112的深度D2,使得該等導線42在該等波峰4111和該等波谷4112位在該等鏤空部414中的體積一致,該等導線42在該等波峰4111和該等波谷4112裸露在本體41的表面的體積一致。更且,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內側壁4113的深度D31等於該等鏤空部414在該等外側壁4114的深度D32,使得該等導線42在該等內側壁4113和該等外側壁4114位在該等鏤空部414中的體積一致,該等導線42在該等內側壁4113和該等外側壁4114裸露在本體41的表面的體積一致。藉此,導線彈波40的整體結構較為均衡,具有均勻的硬度、彈性和韌性,從而具有均勻的彈性回復力和抗疲勞性,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請參閱圖1及圖11A至圖16,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的製造方法,第二實施例的製造方法與第一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差異如下:
準備步驟S1:如圖11A所示,基材10A為雙層布體結構並且包括一第一布體101及一第二布體102,第一布體101由複數條第一經紗11A和複數條第一緯紗12A交織而成,第二布體102由複數條第二經紗11B和複數條第二緯紗12B交織而成。
含浸步驟S2:如圖11A所示,第一布體101和第二布體102分別含浸於一樹脂溶液21中。
乾燥步驟S3:如圖11A所示,將第一布體101和第二布體102乾燥,以形成一層第一樹脂固形層13A在第一布體101上以及形成一層第二樹脂固形層13B在第二布體102上。
導線置入步驟S4:如圖11A所示,先將至少一條導線42設置於第一布體101的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上,再將第二布體102設置於第一布體101上,至少一條導線42設置於第二布體102的至少一第二導線區域413B上,且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對應於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一經紗11A的長度方向,且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二經紗11B的長度方向,使得至少一條導線42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一經紗11A與該等第二經紗11B的長度方向。
成型步驟S5:如圖11B所示,當上模511和下模512合模時,上模511的該等凹穴與下模512的該等凸起共同在第一布體101上加壓形成複數個第一波峰4111A且共同在第二布體102上加壓形成複數個第二波峰4111B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該等凸起與下模512的該等凹穴共同在第一布體101上加壓形成複數個第一波谷4112A且共同在第二布體102上加壓形成複數 個第二波谷4112B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該等凸起的外側與下模512的該等凸起的內側共同在第一布體101上加壓形成複數個第一內側壁4113A且共同在第二布體102上加壓形成複數個第二內側壁4113B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該等凸起的內側與下模512的該等凸起的外側共同在第一布體101上加壓形成複數個第一外側壁4114A且共同在第一布體102上加壓形成複數個第二外側壁4114B且同時對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上模511的中央平坦部與下模512的中央平坦部共同在第一布體101上加壓形成一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且共同在第二布體102上加壓形成一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每個第一波峰4111A、每個第一波谷4112A、每個第一內側壁4113A及每個第一外側壁4114A共同組成一個第一波浪結構411A,且每個第二波峰4111B、每個第二波谷4112B、每個第二內側壁4113B及每個第二外側壁4114B共同組成一個第二波浪結構411B。受到上模511和下模512的加壓之下,至少一條導線42進一步壓迫第一布體101的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至少一條導線42進一步壓迫第二布體102的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和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共同形成至少一鏤空部414A,且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兩旁的第一經紗111A往外側撐開,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兩旁的第二經紗111B往外側撐開,進而至少一條導線42立刻進入至少一鏤空部414A中。因此,該等第一波浪結構411A、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及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共同組成一第一片體415,且該等第二波浪結構411B、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及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共同組成一第二片體416,第一片體415結合於第二片體416並且共同組成為一本體41A,且至少一條導線42延伸於至少 一鏤空部414A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第一片體415和第二片體416的內側及外側,進而本體41A與至少一條導線42共同組成一導線彈波40A。該等第一波浪結構411A依序從第一片體415的外側往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設置。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從第一片體415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一波浪結構411A徑向延伸至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該等第二波浪結構411B依序從第二片體416的外側往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設置。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從第二片體416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二波浪結構411B徑向延伸至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如圖14至圖16所示,在至少一條導線42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兩旁的第一經紗111A往外側撐開之後,最靠近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的一第一側4131A的外側的第一經紗111A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的內側的第一經紗112A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161,最靠近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的一第二側4132A的外側的第一經紗111A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的內側的第一經紗112A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162,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161和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162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一經紗11A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161和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162的寬度。如圖14至圖16所示,在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兩旁的第二經紗111B往外側撐開之後,最靠近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的一第一側4131B的外側的第二經紗111B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的內側的第二經紗112B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171,最靠近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的一第二側4132B的外側的第二經紗111B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的內側的第二經紗112B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172,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171和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172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二經紗11B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 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171和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172的寬度。如圖14至圖16所示,在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兩旁的第一經紗111A往外側撐開之後,以及在至少一條導線42將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兩旁的第二經紗111B往外側撐開之後,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峰4111A的深度D4小於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峰4111B的深度D5,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谷4112A的深度D6大於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谷4112B的深度D7,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內側壁4113A的深度D81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內側壁4113B的深度D91,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外側壁4114A的深度D82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外側壁4114B的深度D92。較佳地,如圖14和圖15所示,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峰4111A的深度D4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谷4112B的深度D7,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峰4111B的深度D5等於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谷4112A的深度D6;如圖16所示,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內側壁4113A的深度D81等於至少一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外側壁4114A的深度D82,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內側壁4113B的深度D91等於至少一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外側壁4114B的深度D92。在第二實施例中,導線彈波40A包括四條導線42,第一片體415包括四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第二片體416包括四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該等導線42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和該等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上;該等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內凹形成四第一溝槽4141,該等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內凹形成四第二溝槽4142,該等第一溝槽4141和該等第二溝槽4142共同形成四鏤空部414A;該等導線42分別延伸於該等鏤空部414A中。當上模511和下模512合模且對第一布 體101、第二布體102及至少一條導線42加壓時,加熱裝置通電以使上模511和下模512的溫度升高,藉以使第一布體101、第二布體102上的樹脂軟化。除了破開樹脂以外,亦使樹脂填滿間隙,而相連接形成樹脂固形層13的最終型態,以覆蓋於該等經紗11和該等緯紗12之間。
切斷步驟S6:如圖11B所示,上切具61和下切具62從基材10A上將導線彈波40A切斷以及將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與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切除,使得導線彈波40A與基材10A分離,且導線彈波40A具有一第一中心孔412A及一第二中心孔412B。
組裝步驟S7:如圖11B所示,第一中心孔412A和第二中心孔412B共同套設於音圈。
如圖12至圖16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70A,第二實施例的喇叭70A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喇叭70的結構差異如前所述。
藉此,因為該等導線42在設置於第一布體101上的時候並沒有黏固在第一布體101的若干紗線的表面上,所以熱壓成型裝置50在基材10A上熱壓成型出導線彈波40A的時候,該等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和該等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能夠受到該等導線42的壓迫而內凹形成該等第一溝槽4141和該等第二溝槽4142,該等第一溝槽4141和該等第二溝槽4142能夠進一步形成該等鏤空部414A,確保該等導線42不會受到熱壓成型裝置50的熱壓而受損,所製成的導線彈波40A的良率較高,製造成本低。
再者,因為該等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161和該等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162能夠調整該等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的硬度、彈性和韌性,該等第一上 彈性調整區域171和該等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172能夠調整該等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的硬度、彈性和韌性,所以該等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和該等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變軟且彈性和韌性提升,使得該等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該等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和該等導線42的組合的硬度、彈性和韌性相當於本體41A的其他區域的硬度、彈性和韌性。是以,導線彈波40A具有均勻的硬度、彈性和韌性,從而具有均勻的彈性回復力和抗疲勞性,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此外,熱壓成型裝置50必須對每一條導線42平均施力,才能夠確保每一條導線42不會因受力不均而變形,但是熱壓成型裝置50需要較大的壓合力量才能夠熱壓成型出該等第一波峰4111A、該等第一波谷4112A、該等第二波峰4111B和該等第二波谷4112B,熱壓成型裝置50需要較小的壓合力量才能夠熱壓成型出該等第一內側壁4113A、該等第一外側壁4114A、該等第二內側壁4113B和該等第二外側壁4114B。因此,在該等導線42將該等第一導線設置區域413A兩旁的第一經紗111A往外側撐開之後,以及在該等導線42將該等第二導線設置區域413B兩旁的第二經紗111B往外側撐開之後,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峰4111A的深度D4小於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峰4111B的深度D5,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谷4112A的深度D6大於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谷4112B的深度D7,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內側壁4113A的深度D81等於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內側壁4113B的深度D91,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外側壁4114A的深度D82等於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外側壁4114B的深度D92。換言之,該等鏤空部414A的深度不對稱。由於深度不對稱的該等鏤空部414A能夠提供該等導線42以不對稱分布的方式延伸於其中,所 以熱壓成型裝置50能夠對每一條導線42平均施力,使得該等導線42能夠保持原有形狀,不會變形,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該等導線42在保持原有形狀的情況之下,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一波峰4111A和該等第二波峰4111B之間的空間的直徑等於該等導線42的直徑,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一波谷4112A和該等第二波谷4112B之間的空間的直徑等於該等導線42的直徑,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一內側壁4113A和該等第二內側壁4113B之間的空間的直徑等於該等導線42的直徑,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一外側壁4114A和該等第二外側壁4114B之間的空間的直徑等於該等導線42的直徑。
又,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峰4111A的深度D4等於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谷4112B的深度D7,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波峰4111B的深度D5等於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波谷4112A的深度D6,使得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一波峰4111A和該等第二波峰4111B之間的空間的直徑等於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一波谷4112A和該等第二波谷4112B之間的空間的直徑。更且,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內側壁4113A的深度D81等於該等第一溝槽4141在該等第一外側壁4114A的深度D82,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內側壁4113B的深度D91等於該等第二溝槽4142在該等第二外側壁4114B的深度D92,使得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一內側壁4113A和該等第一外側壁4114A之間的空間的直徑等於該等鏤空部414A,該等鏤空部414A在該等第二內側壁4113B和該等第二外側壁4114B之間的空間的直徑等於該等鏤空部414A。藉此,導線彈波40A的整體結構較為均衡,具有均勻的硬度、彈性和韌性,從而具有均勻的彈性回復力和抗疲勞性,不易變形和脆裂,提高喇叭輸出的音質。
重要的是,因為該等導線42被第一布體101和第二布體102夾住,所以不會接觸到熱壓成型裝置50,確保該等導線42不會受到熱壓成型裝置50的熱壓而受損,所製成的導線彈波40A的良率較高,製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發明精神下所作有關本發明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的範疇。
S1:準備步驟
S2:含浸步驟
S3:乾燥步驟
S4:導線置入步驟
S5:成型步驟
S6:切斷步驟
S7:組裝步驟

Claims (8)

  1. 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準備步驟:準備一基材,該基材為單層布體結構並且由複數條經紗和複數條緯紗交織而成;含浸步驟:該基材含浸於一樹脂溶液中;乾燥步驟:將該基材乾燥,以形成一層樹脂固形層在該基材上;導線置入步驟:至少一條導線設置於該基材的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上;其中,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經紗的長度方向,使得該至少一條導線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經紗的長度方向;成型步驟:對該基材及該至少一導線加壓加熱,該基材形成複數波浪結構及一中心孔預成型區,該至少一條導線進一步壓迫該基材的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鏤空部,且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經紗往外側撐開,進而該至少一條導線立刻進入該至少一鏤空部中,使得該等波浪結構、該中心孔預成型區及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共同組成一本體,且該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該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該本體的內側及外側,進而該本體與該至少一條導線共同組成一導線彈波;其中,該等波浪結構依序從該本體的外側往該中心孔預成型區設置,各該波浪結構包括一波峰、一波谷、一內側壁及一外側壁,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從該本體的外側通過該等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該中心孔預成型區;其中,在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經紗往外側撐開之後,最靠近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 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彈性調整區域,該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在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經紗往外側撐開之後,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該等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峰的深度,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該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谷的深度;切斷步驟:從該基材上將該導線彈波切斷以及將該中心孔預成型區切除,使得該導線彈波與該基材分離,且該導線彈波具有一中心孔;以及組裝步驟:一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一喇叭本體中,該導線彈波的該中心孔套設於該音圈,該導線彈波的該至少一條導線連接該音圈,以組裝成一喇叭。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成型步驟中,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峰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外側壁的深度。
  3. 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準備步驟:準備一基材,該基材為雙層布體結構並且包括一第一布體及一第二布體,該第一布體由複數條第一經紗和複數條第二緯紗交織而成,該第二布體由複數條第二經紗和複數條第二緯紗交織而成;含浸步驟:該第一布體和該第二布體分別含浸於一樹脂溶液中;乾燥步驟:將該第一布體和該第二布體乾燥,以形成一層第一樹脂固形層在該第一布體上以及形成一層第二樹脂固形層在該第二布體上;導線置入步驟:先將至少一條導線設置於該第一布體的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上,再將該第二布體設置於該第一布體上,該至少一條導線設置於該第二布體的至少一第二導線區域上,且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對應於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一經紗的長度方向,且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二經紗的長度方向,使得該至少一條導線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一經紗與該等第二經紗的長度方向;成型步驟:對該第一布體、該第二布體及該至少一條導線加壓加熱,該第一布體形成複數第一波浪結構及一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且該第二布體形成複數第二波浪結構及一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該至少一條導線進一步壓迫該第一布體的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一溝槽,該至少一條導線壓迫該第二布體的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二溝槽,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和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共同形成該至少一鏤空部,且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第一經紗往外側撐開,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第二經紗往外側撐開,進而該至少一條導線立刻進入該至 少一鏤空部中,使得該等第一波浪結構、該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及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共同組成一第一片體,且該等第二波浪結構、該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及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共同組成一第二片體,該第一片體結合於該第二片體並且共同組成為一本體,且該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該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該第一片體和該第二片體的內側及外側,進而該本體與該至少一條導線共同組成一導線彈波;其中,該等第一波浪結構依序從該第一片體的外側往該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設置,各該第一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一波峰、一第一波谷、一第一內側壁及一第一外側壁,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從該第一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一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該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其中,該等第二波浪結構依序從該第二片體的外側往該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設置,各該第二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二波峰、一第二波谷、一第二內側壁及一第二外側壁,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從該第二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二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該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其中,在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第一經紗往外側撐開之後,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該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一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其中,在該至少一條導線將 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第二經紗往外側撐開之後,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該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二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在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第一經紗往外側撐開之後,以及在該至少一條導線將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兩旁的第二經紗往外側撐開之後,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峰的深度小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峰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谷的深度大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內側壁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外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外側壁的深度;切斷步驟:從該基材上將該導線彈波切斷以及將該第一中心孔預成型區與該第二中心孔預成型區切除,使得該導線彈波與該基材分離,且該導線彈波具有一第一中心孔及一第二中心孔;以及組裝步驟:一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一喇叭本體中,該導線彈波的該第一中心孔與該第二中心孔套設於該音圈,該導線彈波的該至少一條導線連接該音圈,以組裝成一喇叭。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成型步驟中,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峰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峰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外側壁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外側壁的深度。
  5. 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包括:一喇叭本體;一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喇叭本體中;以及一導線彈波,包括:一本體,為單層片體結構,由複數條經紗和複數條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樹脂固形層,該本體包括複數波浪結構及一中心孔及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該等波浪結構依序從該本體的外側往該中心孔設置,各該波浪結構包括一波峰、一波谷、一內側壁及一外側壁,該中心孔套設於該音圈,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從該本體的外側通過該等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該中心孔;其中,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鏤空部;其中,最靠近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經紗與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彈性調整區域,該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經 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第一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該等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峰的深度,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和該等外側壁的深度小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谷的深度;以及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該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該本體的內側及外側,該至少一條導線的一端連接該音圈;其中,該至少一導線設置區域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經紗的長度方向,使得該至少一條導線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經紗的長度方向。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喇叭,其中,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峰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鏤空部在該等外側壁的深度。
  7. 一種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包括:一喇叭本體;一音圈,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喇叭本體中;以及一導線彈波,包括:一本體,為雙層片體結構,並且包括一第一片體及一第二片體,該第一片體由複數條第一經紗和複數條第一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第一樹脂固形層,該第一片體包括複數第一波浪結構及一第一中心孔及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該等第一波浪結構依序從該第一片體的外側往該第一中心孔設置,各該第一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一波峰、一第一波谷、一第一內側壁及一第一外側壁,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從該第一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一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該第一中心 孔,該第二片體由複數條第二經紗和複數條第二緯紗交織而成並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層第二樹脂固形層,該第二片體包括複數第二波浪結構及一第二中心孔及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該等第二波浪結構依序從該第二片體的外側往該第二中心孔設置,各該第二波浪結構包括一第二波峰、一第二波谷、一第二內側壁及一第二外側壁,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從該第二片體的外側通過該等第二波浪結構徑向延伸至該第二中心孔;其中,該第一片體結合於該第二片體,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對應於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該第一中心孔和該第二中心孔套設於該音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一溝槽以及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內凹形成至少一第二溝槽,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和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共同形成該至少一鏤空部;其中,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一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內側的第一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該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一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第一下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下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其中,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一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最靠近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一第二側的外側的第二經紗與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中的第二經紗之間共同形成一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該第一上彈性調整 區域和該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相等,其餘第二經紗彼此之間的距離小於該第一上彈性調整區域和該第二上彈性調整區域的寬度;以及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峰的深度小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峰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谷的深度大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內側壁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外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外側壁的深度;以及至少一條導線,延伸於該至少一鏤空部中並且其兩端分別貫穿該第一片體和該第二片體的內側及外側,該至少一條導線的一端連接該音圈;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導線設置區域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一經紗的長度方向,且該至少一第二導線設置區域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二經紗的長度方向,使得該至少一條導線的長度方向平行於該等第一經紗與該等第二經紗的長度方向。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喇叭,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峰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波峰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波谷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一溝槽在該等第一外側壁的深度,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內側壁的深度等於該至少一第二溝槽在該等第二外側壁的深度。
TW109135950A 2020-10-16 2020-10-16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TWI809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5950A TWI809322B (zh) 2020-10-16 2020-10-16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5950A TWI809322B (zh) 2020-10-16 2020-10-16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8440A TW202218440A (zh) 2022-05-01
TWI809322B true TWI809322B (zh) 2023-07-21

Family

ID=82558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950A TWI809322B (zh) 2020-10-16 2020-10-16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932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43476U (zh) * 2018-05-16 2018-11-23 东莞市郁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孔导线弹波
TWM586024U (zh) * 2019-07-19 2019-11-01 陳元森 具有導線不對稱移位設置的單側導線彈波
TWM600976U (zh) * 2020-01-17 2020-09-01 大原祐子 具有可控制導線位置導線彈波之模具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43476U (zh) * 2018-05-16 2018-11-23 东莞市郁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孔导线弹波
TWM586024U (zh) * 2019-07-19 2019-11-01 陳元森 具有導線不對稱移位設置的單側導線彈波
TWM600976U (zh) * 2020-01-17 2020-09-01 大原祐子 具有可控制導線位置導線彈波之模具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8440A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06533A (en) Porous products of foamed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TWI809322B (zh)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及其製造方法
CN213403493U (zh) 具有可局部调整弹性的导线弹波的喇叭
TWM612023U (zh) 具有可局部調整彈性的導線彈波的喇叭
CN100384301C (zh) 扬声器振动膜及动态扬声器
TW201731303A (zh) 喇叭振動片及其製作方法
CN106658335B (zh) 防止变形的弹波制作方法
CN101594567B (zh) 用于电容式传声器的振动片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容式传声器
CN101282596B (zh) 扬声器振动膜的制造方法
CN208783105U (zh) 喇叭振动片的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14390408A (zh) 具有可局部调整弹性的导线弹波的喇叭及其制造方法
TWI669002B (zh) Horn horn vibrating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reducing material elasticity
US20230164505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oudspeaker having wire damper with locally adjustable elasticity
CN107690122B (zh) 喇叭振动片的制造方法
CN113163321B (zh) 可控制导线位置的导线弹波的制造方法
CN107482949B (zh) 摩擦部件及制备摩擦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US11317229B1 (en) Loudspeaker having damper with woven wi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682804B (zh) 应用定位结构的喇叭振动片制造方法
CN107786933B (zh) 预热成型的喇叭振动片制造方法
CN213186418U (zh) 具有织入式导线弹波的喇叭
CN113498007A (zh) 具有抗噪层的喇叭振动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16587098U (zh) 隔音垫的结构
TWM609804U (zh) 具有織入式導線彈波的喇叭
TWI723821B (zh) 局部設置有抗噪層的喇叭振動片及其製造方法
CN110876110B (zh) 成型切断的喇叭振动片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