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098B - 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098B
TWI807098B TW108133825A TW108133825A TWI807098B TW I807098 B TWI807098 B TW I807098B TW 108133825 A TW108133825 A TW 108133825A TW 108133825 A TW108133825 A TW 108133825A TW I807098 B TWI807098 B TW I8070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transmission
planetary gear
patent application
gear s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890A (zh
Inventor
約翰尼斯 卡爾騰巴赫
屋維 葛利斯邁爾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查發傅利得利夏芬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查發傅利得利夏芬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查發傅利得利夏芬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3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09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unchangeable rati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5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crank shafts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62M11/18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with a plurality of planetary gea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具有在殼體(2)中之手動驅動軸(1)、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軸向平行於該手動驅動軸(1)佈置的轉子(3)及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與該手動驅動軸(1)共軸地佈置的轉子(4),其中該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轉子(3)透過第一固定傳動裝置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耦合,其中該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轉子(4)透過第二固定傳動裝置與該手動驅動軸(1)耦合,其中該手動驅動軸(1)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該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耦合,且其中該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作為疊加變速器與從動裝置(5)耦合。

Description

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於電動輔助的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具有在殼體中之手動驅動軸且具有尺寸較大的第一電驅動器以及尺寸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此外,本發明還有關於一種具有該驅動裝置的電動輔助的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
例如公開案WO 2016/034574揭露過一種用於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在此驅動裝置中設有尺寸較大的第一電驅動器及尺寸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較大的驅動器與中軸曲柄軸共軸地佈置,而較小的驅動器與中軸曲柄軸軸向平行地設置。設有行星齒輪變速器作為疊加變速器,此行星齒輪變速器需要佔用較大的結構空間,因為疊加變速器必須呈現出較高的傳動比。第一驅動器與此行星齒輪變速器之太陽齒輪直接連接。由於太陽齒輪穿過中軸曲柄軸,因此,需要採用太陽齒輪的最小直徑。為支撐構建得較大的行星齒輪變速器之太陽齒輪,同樣需要相應地採用尺寸較大的第一驅動器,以實現用於駕駛者之踩踏力的必要支撐轉矩以及視情況用於第二電驅動器的輔助轉矩。習知驅動裝置的缺點在於,結構空間需求在軸向上及徑向上皆為巨大的。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出本文開篇所述類型的一種驅動裝置以及 一種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其可用來在儘可能最小化的結構空間需求中實現疊加功能。
根據本發明,此目的藉由請求項1及14之特徵而達成,其中,請求保護的有利改進方案可從附屬項以及說明書及圖式中獲得。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出用於馬達輔助的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之具有在殼體中之手動驅動軸的驅動系。為提供結構形式最佳的配置,根據本發明,設有第一電驅動器之軸向平行於該手動驅動軸佈置的轉子及第二電驅動器之與該手動驅動軸共軸地佈置的轉子,其中該第一電驅動器之轉子透過第一固定傳動裝置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耦合,其中該第二電驅動器之轉子透過第二固定傳動裝置與該手動驅動軸耦合,其中該手動驅動軸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耦合或連接,且其中該第一行星齒輪組作為疊加變速器與從動裝置耦合或連接。
相對於習知驅動裝置而言,基於電驅動器及其他傳動構件的本發明所提出的接合及配置,提供結構形式最佳的驅動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種改良方案,該第一電驅動器之尺寸大於該第二電驅動器。因此,該第一電驅動器之尺寸較大且該第二電驅動器之尺寸較小。透過如下方式提供結構形式極佳的驅動裝置:可改變踏頻的該二驅動器中之較大者或尺寸較大的電驅動器軸向平行地佈置,而與手動驅動軸固定連接之較小者或尺寸較小的電驅動器與手動驅動軸共軸地佈置。如此便產生以下優點:在手動驅動軸之區域內需要較小的結構空間,因為在佈置該處的為尺寸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較大的電驅動器軸向平行地佈置,因此,在該軸線上沿軸向產生更多的結構空間,因為在較大的第一驅動器中,在該區域內僅佈置有第一固定傳動裝置。
透過疊加變速器實現疊加功能,該疊加功能實現變速,亦即,可 透過改變第一電驅動器轉速,在給定的行駛速度中,透過疊加變速器之疊加功能來改變踏頻。出於該原因,毋須設置任何傳統的機械傳動裝置。因此,藉由本發明之驅動裝置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一CVT變速器,從而毋須設置任何傳統的機械傳動調節裝置,例如鏈切換器或輪轂切換器。術語「CVT」一般指可無級式調節的變速器。
在本發明之改良方案的範圍內,可設有單級或多級的正齒輪傳動裝置作為用於第一電驅動器之第一固定傳動裝置。相關領域通常知識者將術語「固定傳動裝置」理解為具有恆定的傳動值之傳動裝置。正齒輪傳動裝置例如可實施在副軸結構中,即具有副軸。但作為正齒輪傳動裝置之替代,亦可設有附加的行星齒輪變速器或行星齒輪組。正齒輪傳動裝置或行星齒輪組例如可透過鏈傳動裝置或帶傳動裝置或者透過中間齒輪與疊加變速器連接,使得第一電驅動器之驅動功率以恆定的傳動比作用於疊加變速器。
根據本發明之下一實施方案,設有諧波傳動裝置或諸如此類作為第二固定傳動裝置。諧波傳動裝置例如可在其功能方面與簡單的正行星齒輪組類似。諧波傳動裝置之一元件被固定在殼體上,使得第二驅動器之恆定的傳動比作用於手動驅動軸。作為諧波傳動裝置之替代,亦可設有行星齒輪變速器或行星齒輪組1作為用於第二電驅動器之第二固定傳動裝置。第二固定傳動裝置與相應的實施方案無關地作用於手動驅動軸,在此情形下,該驅動軸與疊加變速器連接。
與本發明之相應實施方案無關地,在驅動裝置中,第一固定傳動裝置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變速器的太陽齒輪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如此便將第一電驅動器之相應的驅動功率以恆定的傳動比傳遞至疊加變速器。手動驅動軸與行星輪架直接或間接地連接,且驅動裝置之驅動器與疊加變速器之內齒圈直接或間接地連接,或者手動驅動軸與內齒圈直接或間接地連接,且 驅動器與轉換變速器(Überlaufgetriebe)之行星輪架直接或間接地連接。
透過如下方式實現本發明之一種特別有利的實施方案:該手動驅動軸實施為中軸曲柄軸且該殼體實施為中軸殼體。因此,將本發明所提出之驅動裝置作為中置馬達設在該智能電動車之中軸殼體中。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在於,主張馬達輔助的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具有前述驅動裝置。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電CVT之智能電動車,該CVT具有本文開篇所述的與中軸曲柄軸共軸的耦合式電驅動器。其中,產生前文已描述過的以及其他的優點。
1:手動驅動軸或中軸曲柄軸
2:殼體或中軸殼體
3:第一電驅動器之轉子
4:第二電驅動器之轉子
5:從動裝置或者鏈輪或帶輪
6:波發生器
7:內套管
8:外套管
9:副軸
10:帶傳動裝置或鏈傳動裝置
11:第一行星齒輪組之太陽輪
12:第二行星齒輪組之行星輪架
13:第一行星齒輪組之內齒圈
14:第二行星齒輪組之行星輪架
15:第二行星齒輪組之太陽輪
16:第二行星齒輪組之內齒圈
17:第三行星齒輪組之太陽輪
18:第三行星齒輪組之內齒圈
19:第三行星齒輪組之行星輪架
EM 1:尺寸較大的第一電驅動器
EM 2:尺寸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
PS 1: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
PS 2:作為第二固定傳動裝置之第二行星齒輪組
PS 3: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之第三行星齒輪組
WG:作為第二固定傳動裝置之諧波傳動裝置
Z 1: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二級的第二齒輪
Z 2: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一級的第一齒輪
Z 3: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一級的第二齒輪
Z 4: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二級的第一齒輪
Z 6:中間齒輪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進行說明。其中:圖1為本發明的驅動裝置之第一實施變體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之第一實施變體的側視示意圖;圖3為該驅動裝置之第二實施變體的示意圖;圖4為該驅動裝置之第三實施變體的示意圖;圖5為圖4中之第三實施變體的側視示意圖;圖6為該驅動裝置之第四實施變體的示意圖;圖7為該驅動裝置之第五實施變體的示意圖;圖8為該驅動裝置之第六實施變體的示意圖;以及圖9為該驅動裝置之第七實施變體的示意圖。
圖1至圖9僅示例性地示出本發明之用於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的不同實施變體,因此,前述的或本案所主張的不同的結構替代方案 不具有限制性。
該驅動裝置包括在殼體2中之手動驅動軸1,其中驅動軸1在所示實施變體中示例性地實施為中軸曲柄軸且佈置在充當殼體2之中軸殼體中。就此而言,術語「手動驅動軸1」表示可藉由肌力驅動或操作之驅動軸。因此,踏板曲柄軸,即用腳踏的曲柄軸為手動驅動軸1之一示例性的實施方案。
驅動裝置包括例如較大的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軸向平行於手動驅動軸1佈置的轉子3及例如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與手動驅動軸1共軸地佈置的轉子4。就此而言,名稱「較大」係指尺寸較大,名稱「較小」係指尺寸較小。因此,第一電驅動器EM 1具有與第二電驅動器EM 2相比更高的功率及/或更大的尺寸。第一電驅動器EM 1及第二電驅動器EM 2較佳分別實施為既可作馬達驅動又可作發電機驅動之電機。
在本發明所提出的驅動裝置中,第一電驅動器EM 1的轉子3透過第一固定傳動裝置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耦合。第二電驅動器EM 2的轉子4透過第二固定傳動裝置與手動驅動軸耦合。因此,第二電驅動器EM 2透過第二固定傳動裝置輸入耦合至中軸曲柄軸或手動驅動軸1。手動驅動軸1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連接,其中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作為疊加變速器與驅動裝置之從動裝置5連接。從動裝置5較佳可實施為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之鏈條或帶輪並且佈置在殼體2之外部或內部。因此,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與中軸曲柄軸或手動驅動軸1共軸地佈置。
圖1示例性地示出驅動裝置之第一實施變體,其中2級正齒輪傳動裝置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對應於第一電驅動器EM 1。第一電驅動器EM 1的轉子3與正齒輪傳動裝置的第一級的第一齒輪Z 2連接。第一齒輪Z 2與正齒輪傳動裝置的第一級的第二齒輪Z 3嚙合並且與副軸9以抗旋的方式連接。正齒輪傳動裝置的第二級的第一齒輪Z 4同樣以抗旋的方式與副軸9連接,並且透過帶傳動裝置 或鏈傳動裝置10與正齒輪傳動裝置的第二級的第二齒輪Z 1耦合,該齒輪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的太陽齒輪11連接。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行星輪架12與手動驅動軸1連接。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內齒圈13與從動裝置5連接。
諧波傳動裝置WG作為第二固定傳動裝置對應於第二電驅動器EM 2。諧波傳動裝置WG主要被稱作應力波傳動裝置或滑動楔子傳動裝置。諧波傳動裝置WG具有波發生器6、內套管7及外套管8。外套管8具有內齒且內套管7具有外齒,其例如透過兩個周向區段相互嚙合。外套管8之橫截面呈圓環狀。內套管7構建為可變形的。透過具有拉長的或橢圓形狀的波發生器6,將內套管7以其外齒透過例如兩個周向區段壓入外套管8之內齒。內套管7之外齒與外套管8之內齒的齒數互不相同。
諧波傳動裝置WG之波發生器6與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轉子4連接,並且自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角度視之形成驅動。具有諧波傳動裝置WG之外齒的可變形的內套管7與手動驅動軸1連接並且自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角度視之形成從動。具有諧波傳動裝置WG之內齒的外套管8被固定在殼體上。因此,諧波傳動裝置WG用作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第二固定傳動裝置。
因此,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EM 2與中軸曲柄軸或手動驅動軸1共軸地佈置。諧波傳動裝置WG用作相對於手動驅動軸1而言的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第二固定傳動裝置。由此產生之優點在於,僅透過第二電驅動器EM 2而非透過駕駛者之踩踏力來對諧波傳動裝置WG施加負荷。因此,諧波傳動裝置WG之尺寸可相應地較小,並且在有利地較小的結構空間需求下呈現出較高的傳動比。進一步地,例如透過連接片或行星輪架12將手動驅動軸1接合至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透過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內齒圈13實施驅動。透過2級正齒輪傳動裝置將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太陽齒輪11接合至第一電驅動器 EM 1。在此過程中,相對於習知驅動裝置產生如下優點:在太陽齒輪11上,中軸曲柄軸或手動驅動軸1僅需支撐較小的轉矩,因為手動驅動軸1與行星輪架12連接。較大的第一電驅動器EM 1軸向平行地佈置且透過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之2級正齒輪傳動裝置接合至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太陽齒輪11,由此產生的優點在於,與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EM 2相比,為較大的第一電驅動器EM 1提供更多軸向的結構空間。
對第一電驅動器EM 1而言,無法實現如對第二電驅動器EM 2而言那樣高的固定傳動比,因為第一電驅動器EM 1必須覆蓋與第二電驅動器EM 2相比更大的轉速範圍。在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轉速範圍內,在不同的行車速度中改變踏頻。第二電驅動器EM 2始終以與手動驅動軸1相同的比率旋轉,該驅動軸之轉速受到可由駕駛者所實現的可能的踏板曲柄轉速的限制。因此,2級正齒輪傳動裝置足以用於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之第一電驅動器EM 1。第一電驅動器EM 1與第二電驅動器EM 2相比需要更大的轉矩,該更大轉矩例如可透過電機之更大長度來實現。在所示示例中,用於第一驅動器EM 1之2級正齒輪傳動裝置由第一齒輪對Z2/Z3及第二齒輪對Z4/Z1構成。為克服軸距,可應用鏈條或齒帶作為鏈傳動裝置或帶傳動裝置10。
圖2示出圖1右邊的第一實施變體的側視圖,從中可看出不同傳動部件之外周邊。用實線在側視圖中標出處於前方的構件,而用虛線表示處於後方的平面之構件。點線又示出其他處於後方的平面之構件。此外,用箭頭給出智能電動車之行駛方向。自該視圖看出示例性的潤滑油方案。齒輪Z 1及Z 3例如可浸入殼體2之油池,從而將潤滑油送入相應的齒觸點或鏈觸點。
隨後,對數值示例進行描述。諧波傳動裝置WG之傳動比之值可以為50。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的固定傳動比可以為負2。藉此,太陽齒輪11與行星輪架12之轉矩傳動比約為3,且內齒圈13與行星輪架12之轉矩 傳動比為1.5。從動裝置與智能電動車之後輪的傳動比為1.125。後輪之車輪周長為2.1m。第一電驅動器EM 1與太陽齒輪11之2級正齒輪傳動比為17。在下文的數值示例中,效率可忽略不計。以上數據並非精確的。
舉例而言,在啟動時的行駛狀況在通過駕駛者施加之手動驅動軸1上具有150Nm的較大轉矩。總轉速為0。第二電驅動器EM 2上的轉矩為零,其原因在於,由於駕駛者施加較大的踏板力而不存在任何輔助。太陽齒輪11上的轉矩為50Nm。第一電驅動器EM 1上的轉矩為3Nm。內齒圈13上的轉矩為100Nm。後輪上的轉矩為113Nm。
下文對僅受到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輔助的相同行駛狀況進行描述。通過駕駛者施加在手動驅動軸1上之轉矩為50Nm。第二電驅動器EM 2上的轉矩為2Nm,並且在諧波傳動裝置WG用作固定傳動裝置之後產生100Nm。結合駕駛者又會施加150Nm。第二電驅動器EM 2上及後輪上之轉矩為相同的。
在另一行駛狀況下,在例如以25km/h且以較高的功率(例如350瓦特總功率)行駛時,在上坡時產生60rpm之踏頻、16Nm之蹬踏轉矩,即駕駛者產生101瓦特之功率。第二電驅動器EM 2簡單地在3000rpm下提供0.13Nm之輔助,即40W之功率。轉速在後輪上為198rpm,在內齒圈13上為約223rpm,在太陽齒輪上為約負266rpm(向後轉動)且在第一電驅動器EM 1上為約負4530rpm(向後轉動)。行星輪架12上之轉矩由第二電驅動器EM 2與駕駛者之轉矩的總和產生,6.5Nm加16Nm等於22.5Nm。太陽齒輪11上之轉矩為7.5Nm,即第一電驅動器EM 1上之轉矩為0.43Nm。內齒圈13上之轉矩為15Nm,且後輪上之轉矩為17Nm。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功率為209瓦特。駕駛者與第一電驅動器EM 1以及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總功率為350瓦特。
在另一行駛狀況下,例如在以25km/h行駛時,無法提供電輔助。第一電驅動器EM 1必須在疊加變速器之太陽齒輪11上對由駕駛者所施加的轉矩 進行支撐,從而強制性地引入電功率。剛好該功率必須藉由第二電驅動器EM 2由發電機產生,因為該功率無法自電池獲得。此點相當於無電池的(batterieneutralen)功率分流的工作模式,其中第二電驅動器EM 2制動地起作用。
相關的數值示例為:假定30km/h,200瓦特之行駛功率,70rpm之踏頻,27Nm之駕駛者的蹬踏轉矩(產生200瓦特之功率),負5540rpm之第一電驅動器EM 1的轉速,約0.21Nm之第一電驅動器EM 1的轉矩,約121瓦特之第一電驅動器EM 1的功率,約負121瓦特之第二電驅動器EM 2的需產生的功率,約3500rpm之第二電驅動器EM 2的轉速,以及0.33Nm之第二電驅動器EM 2的轉矩,約負121瓦特之第二電驅動器EM 2的需放出的功率。
圖3示例性地示出驅動裝置之第二實施變體。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變體不同,以在徑向上透過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嵌套的方式佈置2級正齒輪變速器或2級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二級的第二齒輪Z 1。以該方式在在手動驅動軸1上之軸向上產生縮短的結構長度。另一優點自如下情形產生:兩級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二級的較大齒輪Z 3與第一級之齒輪Z 4相比進一步地佈置在殼體2更深處,並且可使得殼體2略朝外傾斜。
圖4示例性地示出該驅動裝置之第三實施變體。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變體不同,應用中間齒輪Z 6作為鏈條或帶傳動裝置10之替代。例如可以將中間齒輪Z 6支承在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轉子軸或轉子3上。
圖5示出第三實施變體之側視圖,其中示出已結合圖2描述過的有利潤滑方案。
圖6示出驅動裝置之第四實施變體,其中與第一實施變體不同,手動驅動軸1接合在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的內齒圈13上且從動裝置5接合在行星輪架12上。因此,接合互換。由此產生如下優點:可在共用的 構件中實施手動驅動軸1與內齒圈13之連接以及手動驅動軸1與諧波傳動裝置WG之連接。另一優點自如下情形產生: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之兩級正齒輪傳動裝置的第二級的較大的第一齒輪Z 3與第二齒輪Z 4相比進一步地佈置在殼體2上的更深處,並且可使得殼體2略朝外傾斜。為在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太陽齒輪11上支撐更大的轉矩,可透過第一固定傳動裝置呈現出更大的傳動比或者設計具有更大轉矩的第一電驅動器EM 1。
圖7示出驅動裝置之第五實施變體。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變體不同,應用行星齒輪變速器或第二行星齒輪組PS 2作為用作用於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第二固定傳動裝置的諧波傳動裝置WG之替代。在所示實施例中,第二行星齒輪組PS 2實施為具有多級行星齒輪,以便呈現出儘可能高的傳動比。在該實施方案中,多級行星齒輪具有兩個支承在行星輪架14上之行星齒輪,其中該一行星齒輪與內齒圈16嚙合且該另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組PS 2之太陽齒輪15嚙合。其中,產生如下優點:可將第二行星齒輪組PS2之行星輪架14與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內齒圈13實施為共用的構件,並且可接合至手動驅動軸1上。第二行星齒輪組PS2之太陽齒輪15與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轉子4連接,而第二行星齒輪組PS2之內齒圈16被固定在殼體上。
圖8示出驅動裝置之第六實施變體。與圖1所示第一實施變體不同,應用第三行星齒輪組PS3作為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第一固定傳動裝置。第三行星齒輪組PS3之太陽齒輪17與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轉子3連接。第三行星齒輪組PS3之內齒圈18被固定在殼體上,而第三行星齒輪組PS3之行星輪架19與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二級的第一齒輪Z 4連接。
圖9示出驅動裝置之第七實施變體,其中與圖3所示第二實施變體不同,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之單級正齒輪傳動裝置對應於第一電驅動器EM 1。
傳動級接合至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之太陽齒輪11上。為此,為第 一電驅動器EM 1設計數個轉矩。基於單級的正齒輪傳動裝置,有更大的用於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結構長度可供使用,因為不再設置第二正齒輪級。有利地產生更簡單的機構。可藉由鏈傳動裝置或帶傳動裝置將正齒輪級之齒輪Z 2與齒輪Z 1連接在一起。作為替代方案,亦可設置中間齒輪6。
1:手動驅動軸或中軸曲柄軸
3:第一電驅動器之轉子
4:第二電驅動器之轉子
5:從動裝置或者鏈輪或帶輪
6:波發生器
7:內套管
8:外套管
9:副軸
10:帶傳動裝置或鏈傳動裝置
11:第一行星齒輪組之太陽輪
12:第二行星齒輪組之行星輪架
13:第一行星齒輪組之內齒圈
EM1:尺寸較大的第一電驅動器
EM2:尺寸較小的第二電驅動器
PS1: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
WG:作為第二固定傳動裝置之諧波傳動裝置
Z1: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二級的第二齒輪
Z2: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一級的第一齒輪
Z3: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一級的第二齒輪
Z4:正齒輪傳動裝置之第二級的第一齒輪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具有在殼體(2)中之手動驅動軸(1)、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軸向平行於該手動驅動軸(1)佈置的轉子(3)及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與該手動驅動軸(1)共軸地佈置的轉子(4),其中該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轉子(3)透過第一固定傳動裝置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耦合,其中該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轉子(4)透過第二固定傳動裝置與該手動驅動軸(1)耦合,其中該手動驅動軸(1)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該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耦合,且其中該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作為疊加變速器與從動裝置(5)耦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第一電驅動器(EM 1)之尺寸大於該第二電驅動器(EM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設有單級或多級的正齒輪傳動裝置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設有第三行星齒輪組(PS 3)作為第一固定傳動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第一固定傳動裝置透過中間齒輪(Z 6)或者鏈傳動裝置或帶傳動裝置(10)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該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耦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設有諧波傳動裝置(WG)作為第二固定傳動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諧波傳動裝置(WG)之波發生器(6)與該第二電驅動器(EM 2)之轉子(4)連接,使得具有該諧波傳動裝置(WG)之外齒的可變形的內套管(7)與該手動驅動軸(1)連接,以及具有該諧波傳動裝置(WG)之內齒的外套管(8)被固定在殼體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設有第二行星齒輪組(PS 2)作為第二固定傳動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第二行星齒輪組(PS 2)實施為具有多級行星齒輪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第一固定傳動裝置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的太陽齒輪(11)連接,該手動驅動軸(1)與行星輪架(12)連接且該從動裝置(5)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該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的內齒圈(13)連接,或者該手動驅動軸(1)與內齒圈(13)連接且該從動裝置(5)與作為疊加變速器之該第一行星齒輪組(PS 1)的行星輪架(12)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手動驅動軸(1)實施為中軸曲柄軸且該殼體(2)實施為中軸殼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從動裝置(5)實施為鏈輪或帶輪。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驅動裝置,其中,該第一電驅動器(EM 1)及該第二電驅動器(EM 2)分別實施為既可作馬達驅動又可作發電機驅動之電機。
  14. 一種自行車,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驅動裝置。
  15. 一種智能電動車,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驅動裝置。
TW108133825A 2018-09-25 2019-09-19 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 TWI807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16378.2 2018-09-25
DE102018216378 2018-09-25
DE102018217883.6A DE102018217883B4 (de) 2018-09-25 2018-10-18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Fahrrad oder Pedelec
DE102018217883.6 2018-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890A TW202023890A (zh) 2020-07-01
TWI807098B true TWI807098B (zh) 2023-07-01

Family

ID=69725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825A TWI807098B (zh) 2018-09-25 2019-09-19 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4362B2 (zh)
EP (1) EP3856627A1 (zh)
CN (1) CN112770967B (zh)
DE (1) DE102018217883B4 (zh)
TW (1) TWI807098B (zh)
WO (1) WO20200641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11477A1 (de) * 2021-05-04 2022-11-10 Brose Antriebstechnik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erlin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Elektrofahrrad
DE102021213522B3 (de) 2021-11-30 2023-03-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Fahrrad oder Pedelec
DE102022210892B4 (de) 2022-10-14 2024-05-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muskelkraftbetriebenes Fahrzeug und Fahrzeug mit dieser Antriebseinrichtung
DE102022211598B4 (de) 2022-11-03 2024-05-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 Fahrrad oder Pedelec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5093U (en) * 2011-07-29 2012-03-21 J D Components Co Ltd Power output mechanism for electric power-assisted bicycle
US20150122565A1 (en) * 2012-04-27 2015-05-07 E2 Drives Sa Power train for a pedal vehicle
US20170240247A1 (en) * 2014-10-23 2017-08-24 Robert Bosch Gmbh Coaxially situated friction-ring gear unit for a vehicle that is able to be operated using motor power and/or pedaling power
CN108128400A (zh) * 2018-01-16 2018-06-08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传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9018527U1 (de) * 2008-12-11 2012-01-18 Robert Bosch Gmbh Hybridantrieb für ein Elektrofahrrad
GB0902356D0 (en) * 2009-02-12 2009-04-01 Nexxtdrive Ltd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s
DE102010017829A1 (de) * 2010-04-20 2011-10-20 Inwall Ag Motor-Getriebe-Einheit
WO2014147583A1 (de) 2013-03-20 2014-09-25 Tq-Systems Gmbh Harmonisches pinring-getriebe
BE1022240B1 (fr) * 2014-09-02 2016-03-04 E2 Drives Sa Groupe motopropulseur pour un vehicule a pedales
JP6325430B2 (ja) * 2014-12-17 2018-05-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JP6513992B2 (ja) 2015-03-25 2019-05-15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通信方法
JP2016182851A (ja) * 2015-03-25 2016-10-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JP2017088092A (ja) * 2015-11-16 2017-05-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JP2017114449A (ja) 2015-12-25 2017-06-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JP2017132439A (ja) * 2016-01-29 2017-08-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駆動装置
DE102016225165A1 (de) 2016-12-15 2018-06-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Fahrrad
DE102016225145A1 (de) * 2016-12-15 2018-06-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Fahrrad
BE1025518B1 (fr) * 2017-08-30 2019-04-03 E2 Drives Sa Groupe motopropulseur
DE102017219398A1 (de) * 2017-10-27 2019-05-02 Brose Antriebstechnik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erlin Hybridantrieb für ein Elektrofahrrad
DE102018001795B4 (de) * 2018-03-06 2024-02-01 Brose Antriebstechnik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erlin Antriebssystem
FI20195587A1 (en) * 2019-06-28 2020-12-29 Revonte Oy Power unit and method
JP7430110B2 (ja) * 2020-05-07 2024-02-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補助車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5093U (en) * 2011-07-29 2012-03-21 J D Components Co Ltd Power output mechanism for electric power-assisted bicycle
US20150122565A1 (en) * 2012-04-27 2015-05-07 E2 Drives Sa Power train for a pedal vehicle
US20170240247A1 (en) * 2014-10-23 2017-08-24 Robert Bosch Gmbh Coaxially situated friction-ring gear unit for a vehicle that is able to be operated using motor power and/or pedaling power
CN108128400A (zh) * 2018-01-16 2018-06-08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传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0967B (zh) 2022-10-25
DE102018217883B4 (de) 2020-06-04
DE102018217883A1 (de) 2020-03-26
US11884362B2 (en) 2024-01-30
WO2020064197A1 (de) 2020-04-02
CN112770967A (zh) 2021-05-07
TW202023890A (zh) 2020-07-01
US20220048595A1 (en) 2022-02-17
EP3856627A1 (de)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7098B (zh) 自行車或智能電動車的驅動裝置
TWI822784B (zh) 用於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之行星齒輪結構的踩踏軸承齒輪箱
US8210974B2 (en) Hubs incorporating a variable ratio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0785344B (zh) 具有包括功率分流的电驱动器的自行车
US8012057B2 (en) Drive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KR101172307B1 (ko) 전기자전거용 허브 모터 유닛
WO2016143303A1 (ja) 電動自転車
US20200086950A1 (en)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JP6904214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TW201902781A (zh) 用於自行車之傳動機構
WO2020260773A1 (en) Power unit and method
EP2373538B1 (en) Transmission unit for a bicycle
JP2007051720A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のオイルポンプ駆動装置
US20220388597A1 (en) Front Motor Drive Bicycle With Side Mounted Wheels
JP2015105012A (ja) 電動車両の駆動装置
WO2018224921A1 (en) A vehicle
JP2001234990A (ja) 変速装置
CN107804162A (zh) 变速驱动系统
TWI836102B (zh) 人力驅動車用之變速裝置及具備該變速裝置之人力驅動車用之輔助系統
WO2024029381A1 (ja) 自転車の電動アシストユニット及び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JP2017141929A (ja) 伝動装置
CN117529433A (zh) 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驱动单元
GB2617391A (en) Drive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