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294B - 倍流式增氧機 - Google Patents

倍流式增氧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294B
TWI805294B TW111112040A TW111112040A TWI805294B TW I805294 B TWI805294 B TW I805294B TW 111112040 A TW111112040 A TW 111112040A TW 111112040 A TW111112040 A TW 111112040A TW I805294 B TWI805294 B TW I8052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ransmission shaft
double
flow
sh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2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7316A (zh
Inventor
陳善南
陳聖文
Original Assignee
綠達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綠達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綠達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2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529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29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7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731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一種倍流式增氧機,包含一傳動單元、一增氧裝置,及一濾網單元。該傳動單元設置在該浮具,並包括一驅動件及一自該驅動件沿一頂底方向朝底側延伸的傳動軸組。該增氧裝置供該傳動軸組能轉動地設置,且包括一主體單元,該主體單元形成有一用於入水的入水口、一用於進氣的進氣口,及一用於出水的出水口。藉由增加該增氧裝置的該入水口的進水量,增加與該進氣口導入的外界空氣接觸的水流量,達到提升水中增氧的效果。

Description

倍流式增氧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水生動物的培育的設備,特別是指一種可增加水中氧氣含量的倍流式增氧機。
參閱圖1,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公開號202145882A所揭露的一種養殖池增氧機9,包括一可飄浮於一養殖池的浮架91、一安裝固定在該浮架91上的驅動馬達92,及一設置在該驅動馬達92的底端的增氧裝置93。該驅動馬達92具有一架設在該浮架91的本體921,及一由該本體921朝養殖池的水面下延伸的傳動軸922。該增氧裝置93具有一連接在該傳動軸922的底端且沉入水中的外殼931、一頂端凸伸出該水面並套設在該傳動軸922外且底端連接於該外殼931的進氣套管932、一固定連接於該傳動軸922且位於該外殼931內的葉輪組933,及一接設於該外殼931的一側並用來出水的氣液混合管(圖未示)。該外殼931形成有一位於該葉輪組933下方且用來入水的入水口930。
藉由該傳動軸922帶動該葉輪組933轉動以攪動水流由 該入水口930進入該外殼931,並透過該進氣套管932進氣,增大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得該氣液混合管將混合的氣液直接送入養殖池的池水內,進而達成提升養殖池內之水中溶氧量的效果。
然而,該養殖池增氧機9的該傳動軸922的底端會穿出該葉輪組933而突出於該外殼931,當該傳動軸922轉動時可能會捲入魚類而堵塞該入水口,且在外界環境造成養殖池水流有變化時,該養殖池增氧機9並無法變更該入水口930的角度來順應水流,造成入水量減少,這些都會影響增氧效果。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提高增氧效果的倍流式增氧機。
於是,本發明倍流式增氧機,適用於安裝在一浮具,該倍流式增氧機包含一傳動單元、一增氧裝置,及一濾網單元。
該傳動單元適用於設置在該浮具,且包括一可受電力驅動的驅動件,及一自該驅動件沿一頂底方向朝底側延伸的傳動軸組,該傳動軸組具有一連接於該驅動件且被該驅動件帶動而轉動的傳動軸,該傳動軸沿該頂底方向延伸並終止於一底端。
該增氧裝置供該傳動軸組能轉動地設置,該增氧裝置包括一主體單元、一設置在該主體單元且供該傳動軸能轉動地穿設的 無油軸套,及一設置在該傳動軸的底端且位在該主體單元內的轉動件,該主體單元形成有一用於入水的入水口、一用於進氣的進氣口,及一用於出水的出水口,該轉動件隨著該傳動軸轉動而轉動並用來攪動水流。
該濾網單元包括一設置在該主體單元並圍繞在該入水口外的濾網。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該無油軸套的使用特性,不需要在該轉動件的上下兩端設置傳統軸承供該傳動軸穿設,使該傳動軸的底端能位在該主體單元內而不會凸出該主體單元,能避免該轉動件在轉動時攪入魚蝦或水草而阻塞該入水口,因此能增加該入水口的進水量,增加與空氣接觸的水流量,來達到提升水中增氧的效果。
1:浮具
11:本體
100:倍流式增氧機
111:穿槽
12:連接部
121:安裝孔
13:固定件
131:橋部
132:接合桿部
133:狹縫
2:增氧裝置
21:支架
211:載台
212:支撐桿
22:主體單元
221:殼內空間
222:通道
223:射流管部
224:出水口
23:第一殼體
231:容孔
232:固定部
24:第二殼體
241:入水口
25:擴增管
251:連接管部
252:直管部
253:橫管部
254:進氣口
255:穿孔
26:轉動件
27:無油軸套
271:凹槽
28:調整組
281:調整件
282:定位件
283:固定壁
284:基壁
285:滑槽
286:進水口
29:噴射管
291:開孔
3:傳動單元
31:驅動件
32:傳動軸組
321:心軸
322:連軸器
323:傳動軸
324:底端
325:安裝段
4:濾網單元
41:濾網
411:底網部
412:環繞網部
413:環件
414:幅條
415:網片
42:側網
5:進氣管組
51:進氣管
52:三通管
8:水面
9:增氧機
91:浮架
92:驅動馬達
921:本體
922:傳動軸
93:增氧裝置
930:入水口
931:外殼
932:進氣套管
933:葉輪組
X:軸線
Z:頂底方向
L1:第一方向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剖視圖,並說明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公開號202145882A所揭露之一種養殖池增氧機;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並說明本發明倍流式增氧機的一第一實施例; 圖3是圖2的一立體組合圖;圖4是沿著圖3中的線IV-IV所截取的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增氧裝置與一傳動單元的連接關係;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擴增管的一立體示意圖;圖6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無油軸套的立體圖;圖7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8是圖7的一仰視示意圖;圖9是一組合示意圖,並說明本發明倍流式增氧機的一第二實施例;圖10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增氧裝置與一進氣管組的連接關係;圖11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一變化例;圖12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將數個該倍流式增氧機與數個浮具並接成一種倍流式增氧機組合;圖13是由底側朝頂側觀看圖12的一立體圖;圖14是一立體分解示意圖,說明將數個該增氧裝置串接成另一種倍流式增氧機組合;圖15是圖14的一組合示意圖;及圖16是圖15的一剖視示意圖。
參閱圖2至圖4,本發明倍流式增氧機100的一第一實施例,適用於安裝在一浮具1並用來放置在養殖池或沿海等場合,該倍流式增氧機100包含一增氧裝置2、一傳動單元3、一濾網單元4,及一進氣管組5。
該浮具1用於浮在該養殖池的一水面8上,並具有一沿一頂底方向Z貫穿頂底兩端的該穿槽111。
該增氧裝置2包括一連接該浮具1且由該穿槽111伸入該水面8下的支架21及一連接於該支架21的底端的主體單元22。該支架21具有一固定於該浮具1的載台211,及三個間隔設置且自該載台211延伸至該主體單元22的支撐桿212。
該主體單元22具有一第一殼體23、一與該第一殼體23相互對合的第二殼體24,及一連接於該第一殼體23與該第二殼體24的擴增管25。
該第一殼體23與該第二殼體24配合界定出一實質上呈圓餅狀的殼內空間221、一與該殼內空間221斜向延伸出的通道222,及一連接於該通道222的射流管部223,該射流管部223透過該通道222與該殼內空間221空間連通。該第一殼體23具有一沿一軸線X延伸且高於該殼內空間221的容孔231,及三個位於外周緣且供該等支撐桿212穿設的固定部232,其中,該軸線X平行於該頂底 方向Z。本第一實施例的該固定部232為圓孔。該第二殼體24的底部形成有一對準於該軸線X且用於入水的入水口241,該射流管部223遠離該入水口241的一端形成有一用於出水的出水口224。
值得一提的,該第一殼體23為一體成型,該第二殼體24為一體成型,兩者分別製造後再上下組合,但並不限於此,該第一殼體23與該第二殼體24也能是左右殼體組合或可以由數個元件組合,只要能形成該殼內空間221與該射流管部223即可。
參閱圖2、圖4與圖5,該擴增管25套設該出水口224外並與該出水口224空間相通,該擴增管25具有一連接於該主體單元22的連接管部251、一垂直連接於該連接管部251的直管部252,及兩個分別形成於該直管部252的頂底兩端的橫管部253。該連接管部251的頂面形成有一進氣口254,該直管部252與該等橫管部253遠離該主體單元22的一側形成有數個相間隔且截面呈細長狀的穿孔255,該直管部252的該等穿孔255的延伸方向平行於該頂底方向Z,該等橫管部253的該等穿孔255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頂底方向Z,但該等穿孔255也能是圓孔、橢圓孔或長形孔,其形狀並非本發明的一限制。其中,每一該橫管部253遠離該直管部252的一端為封閉,使該擴增管25形成一渦流空間,自該出水口224流入該擴增管25的該連接管部251內的水流攪動而形成一水壓,該水壓會加壓水流自該等穿孔255噴出。
應當說明的是,由於該擴增管25的該直管部252與該等橫管部253的特殊形狀設計,當該擴增管25內的水流自該等穿孔255噴出的同時,會形成壓力差而帶動周圍的池水形成一股強大水流與該等穿孔255所噴出的水流同步流動,更增加增氧效果。
參閱圖2至圖4,該傳動單元3安裝於該支架21的該載台211且包括一設置於該載台211的驅動件31,及一自該驅動件31沿該軸線X朝底側延伸並自該穿槽111伸入該水面8的傳動軸組32。該等支撐桿212環繞於該傳動軸組32外。本第一實施例的該驅動件31是馬達。該傳動軸組32具有一連接於該驅動件31的心軸321、一連接該心軸321的連軸器322,及一連接該連軸器322的傳動軸323。該傳動軸323沿該頂底方向Z延伸並終止於一底端324,該底端324位於該殼內空間221。該驅動件31透過該支架21被定位在該浮具1,且藉由該浮具1的浮力使該驅動件31高於該水面8,能保護該驅動件31並延長其使用壽命。該驅動件31受電力驅動而帶動該傳動軸組32沿該軸線X轉動。
詳細來說,該增氧裝置2還具有一位於該殼內空間221且設置在該傳動軸323的該底端324並隨著該傳動軸323轉動的轉動件26、一設置在該第一殼體23的該容孔231且供該傳動軸323能轉動地穿設的無油軸套27,及一能調整地設置在該第二殼體24的調整組28。利用該轉動件26的轉動能攪動由該入水口241流入該殼內 空間221的水流,並藉由離心力使水流快速通過該通道222並由該出水口224進入該擴增管25,最後由該等穿孔255高速流出。本第一實施例的該轉動件26為葉輪,但也能是葉扇或其他轉動元件。
參閱圖4與圖6,該無油軸套27由石墨材質製成且內周緣形成有數個沿該頂底方向Z延伸並相間隔的凹槽271,藉由該等凹槽271供流體注入以減少該傳動軸323與該無油軸套27間的摩擦性。本發明利用該無油軸套27的使用特性,不需要在該轉動件26的上下兩端設置傳統軸承供該傳動軸323穿設,因此該傳動軸323的底端324被包覆在該殼內空間221而不會凸出該第二殼體24,能避免該轉動件26在轉動時攪入魚蝦或水草而阻塞該入水口241,因此本發明能提高進水量,增加與空氣接觸的水流量,進而提升水中含氧量。
值得說明的是,該無油軸套27也可由其他材質的軸套取代,例如陶瓷材料。
參閱圖7與圖8,該調整組28設置在該第二殼體24的底側,並具有一鄰近於該入水口241的調整件281,及一用於固定在該第二殼體24的定位件282。該調整件281具有一螺鎖安裝在該第二殼體24的底側且呈U型的固定壁283,及一自該固定壁283朝遠離該第二殼體24方向延伸的基壁284。該固定壁283形成有一能相對於該定位件282滑移的滑槽285,該基壁284形成有一空間連通於 周圍環境與該入水口241的進水口286。藉由鬆開該固定壁283並轉動該調整件281以調整該滑槽285相對於該定位件282的位置,能改變該進水口286相對於該入水口241的角度,進而使該調整件281的該進水口286能順應水流的方向而更增加進水量,利用增加與空氣接觸的水流量來提升水中含氧量。但能理解的是,本第一實施例也能省略該調整組28。
參閱圖2至圖4,該濾網單元4包括一圍繞在該主體單元22外且套接於該等支撐桿212的濾網41,該濾網41具有一低於該入水口241且形成有數個放射狀的幅條414的底網部411、一由該底網部411的周緣朝該等支撐桿212延伸並形成有數個交錯設置的網片415的環繞網部412,及數個設置於該環繞網部412的頂側且供該等支撐桿212套接的環件413。
該進氣管組5包括一沿該頂底方向Z延伸並連接於該擴增管25的進氣管51,該進氣管51的一端與外界流體連通,而另一端與該進氣口254相連通。
參閱圖4,將該第一實施例放置在該養殖池時,先調整該調整件281的該進水口286順應該養殖池內的水流方向,使進水量最大化。該養殖池內的水流會經由該進水口286進入該入水口241,該驅動件31帶動該傳動軸組32連動該轉動件26同步轉動以攪動並吸入水流,使水流順著切線方向往該通道222流動至該射流管 部223。同時該進氣管51將外界氣體由該進氣口254導入該增氧裝置2,由於該射流管部223為文氏管構造,能加速噴出的水流和氣體混合,氣液混合後的水流通過由該出水口224流至該擴增管25,並透過該擴增管25所產生的渦流推力使水流由該等穿孔255加速噴出,達到水中增氧的效果。
此外,本發明還透過該濾網單元4圍繞在該入水口241外,能防止水中魚蝦或水草捲入該入水口241而阻塞該入水口241,本發明能維持該入水口241的暢通而確保進水量為較佳化,以提升增氧效果。
參閱圖9與圖10,本發明倍流式增氧機100的一第二實施例,其與該第一實施例相似,不同的地方在於:本第二實施例的該增氧裝置2的該主體單元22省略該擴增管25(見圖4),該主體單元22還包括一噴射管29,該噴射管29的一端套接於該第一殼體23與該第二殼體24且形成有該進氣口254,該噴射管29的另一端形成有一開孔291。該進氣管組5的該進氣管51連接於該噴射管29的該進氣口254並與該射流管部223空間連通。
將該第二實施例放置在該養殖池時,該驅動件31帶動該傳動軸組32連動該轉動件26同步轉動以攪動該養殖池內的水形成水流,水流被吸入並經由該進水口286進入該入水口241,使水流 順著切線方向往該通道222流動至該射流管部223。同時該進氣管51將外界氣體由該噴射管29的該進氣口254導入該增氧裝置2的該射流管部223並與水流混合,氣液混合後的水流通過該出水口224後由該開孔291噴出。本第二實施例同樣可達到水中增氧的效果。
參閱圖11,在一些變化例中,該進氣口254形成在該第一殼體23,該進氣管51連接於該第一殼體23的該進氣口254,氣液混合後的水流通過該出水口224後由該開孔291噴出,同樣可達到水中增氧的效果。
參閱圖12與圖13,為了提高增氧效果,於實際應用時,也能將數個該倍流式增氧機100與數個該浮具1並接組合成倍流式增氧機組合來增加進水量。
該等浮具1沿一第一方向L1並接,每一該浮具1包括一呈中空矩形且形成有該穿槽111的本體11,及四個設置在該本體11的四個角落的連接部12。每一該連接部12具有一呈圓形的安裝孔121。
每一該固定件13用於連接相鄰的兩該浮具1,並具有一橋部131,及兩個分別自該橋部131兩端朝下延伸的接合桿部132。藉由每一該接合桿部132形成有一狹縫133,使該等接合桿部132能彈性變形地被壓入於相鄰的兩該浮具1的安裝孔121而使每一該固定件13接合於兩該連接部12,從而使得該等浮具1並接固定。
該等倍流式增氧機100分別設置在所對應的該等浮具1,每一該倍流式增氧機100的詳細結構及作用已說明於前,於此不再多加贅述。
值得一提的,該倍流式增氧機組合的該等浮具1與該等倍流式增氧機100除了一對一的配合方式,也能採用一對多的方式,其組合方式不限,只要能將數個該倍流式增氧機100並接使用即可。
透過並接式的該倍流式增氧機組合,能達成數個該倍流式增氧機100同時容置於該養殖池,藉由增加總體的進水量來提高增氧效果。
參閱圖14至圖16,為了增加進水量,除了前述的並接方式,還能將數個該增氧裝置2串接而成為另一種倍流式增氧機組合。於是該倍流式增氧機組合適用於安裝在一該浮具1,該倍流式增氧機組合包含三個該增氧裝置2、一該傳動單元3、一濾網單元4及一進氣管組5。
該等增氧裝置2沿該頂底方向Z間隔串接設置於該傳動軸組32。每一該增氧裝置2的詳細結構及作用已說明於前,於此不再多加贅述,不同的是最上層的該增氧裝置2的該支架21具有該載台211與該等支撐桿212,其他兩層的該增氧裝置2的該支架21僅具有該等支撐桿212,該等增氧裝置2的該等支撐桿212沿該頂底方向Z串接接合。
該傳動單元3的該傳動軸組32的該傳動軸323由三個軸桿組合而成,該傳動軸323具有數個相間隔且分別對應該等增氧裝置2的安裝段325,最底側的該安裝段325形成在該傳動軸323的底側。每一該增氧裝置2的該轉動件26設置在所對應的該安裝段325。藉由該驅動件31帶動該傳動軸323轉動,使該等增氧裝置2的轉動件26同步轉動以攪動水流。
該濾網單元4包括一設置在最底側的該增氧裝置2的該濾網41,及數個環繞設置於相鄰的兩該增氧裝置2之間的側網42。該等側網42圍繞並安裝在相鄰的兩該增氧裝置2的該等支撐桿212外,同樣能防止水中魚蝦或水草捲入該入水口241。
該進氣管組5包括該進氣管51,及三個由該進氣管51延伸出且分別對應該等增氧裝置2的三通管52,每一該三通管52連通於所對應的該進氣口254。
應當說明的是,該倍流式增氧機組合的該等增氧裝置2的數量並不限於三個,可根據該養殖池的深淺並改變該傳動軸323的軸桿的數量來調整所需使用的該增氧裝置2的數量。
通過串接式的該倍流式增氧機組合可彈性變化該等增氧裝置2的數量,除了能增加總體的進水量來提高增氧效果外,還適用於不同深淺水位的該養殖池,適用性佳。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倍流式增氧機100利用該無油軸套 27的使用特性,使該傳動軸323的該底端324位於該殼內空間221而不會凸出該第二殼體24,能避免該轉動件26在轉動時攪入魚蝦或水草而阻塞該入水口241。同時,本發明還透過該濾網單元4圍繞在該入水口241外,能避免該入水口241被魚蝦或水草阻塞,以維持該入水口241的暢通,確保進水量為較佳化,所以,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倍流式增氧機
2:增氧裝置
21:支架
211:載台
212:支撐桿
22:主體單元
221:殼內空間
222:通道
223:射流管部
224:出水口
23:第一殼體
231:容孔
24:第二殼體
241:入水口
25:擴增管
254:進氣口
255:穿孔
26:轉動件
27:無油軸套
28:調整組
281:調整件
286:進水口
3:傳動單元
31:驅動件
32:傳動軸組
321:心軸
322:連軸器
323:傳動軸
324:底端
4:濾網單元
411:底網部
5:進氣管組
51:進氣管
8:水面
X:軸線
Z:頂底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倍流式增氧機,適用於安裝在一浮具,該倍流式增氧機包含:一傳動單元,適用於設置在該浮具,且包括一可受電力驅動的驅動件,及一自該驅動件沿一頂底方向朝底側延伸的傳動軸組,該傳動軸組具有一連接於該驅動件且被該驅動件帶動而轉動的傳動軸,該傳動軸沿該頂底方向延伸並終止於一底端;一增氧裝置,供該傳動軸組能轉動地設置,該增氧裝置包括一具有一殼內空間的主體單元、一設置在該主體單元且供該傳動軸能轉動地穿設的無油軸套,及一設置在該傳動軸的底端且位在該殼內空間的轉動件,該主體單元形成有一空間連通於該殼內空間且用於入水的入水口、一用於進氣的進氣口,及一空間連通於該殼內空間且用於出水的出水口,該傳動軸的底端位於該殼內空間,該轉動件隨著該傳動軸轉動而轉動並用來攪動水流;及一濾網單元,包括一設置在該主體單元並圍繞在該入水口外的濾網。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無油軸套由石墨材質製成且內周緣形成有數個沿該頂底方向延伸且相間隔的凹槽。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主體單元還具有一第一殼體,及一與該第一殼體相互對合的第二殼 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配合界定出該殼內空間,該第一殼體具有一沿一軸線延伸且高於該殼內空間的容孔,該無油軸套設置在該容孔。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增氧裝置還包括一支架,該支架具有一用來連接於該浮具的載台,及數個間隔設置且自該載台延伸至該主體單元的支撐桿,該驅動件設置在該載台。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濾網具有一低於該入水口的底網部,及一由該底網部的周緣朝該等支撐桿延伸的環繞網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濾網的環繞網部具有數個互相交錯設置的網片,該底網部形成有數個放射狀的幅條,該濾網還具有數個設置於該環繞網部的頂側且供該等支撐桿套接的環件。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主體單元還具有一與該出水口相通的擴增管,該擴增管具有該進氣口,該擴增管形成有數個相間隔的穿孔,自該出水口流入該擴增管內的水流攪動並形成一水壓,該水壓會加壓水流自該等穿孔噴出。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擴增管具有一連接於該主體單元的連接管部、一垂直連接於該連接管部的直管部,及兩個分別形成於該直管部的兩端的橫管部,該等穿孔形成在該直管部與該等橫管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其中,該傳動軸組還 具有一連接於該驅動件的心軸,及一連接該心軸與該傳動軸的連軸器。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倍流式增氧機,還包含一進氣管組,該進氣管組包括一設置該主體單元且連通於該進氣口並用於導入外界流體的進氣管。
TW111112040A 2022-03-29 2022-03-29 倍流式增氧機 TWI805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2040A TWI805294B (zh) 2022-03-29 2022-03-29 倍流式增氧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2040A TWI805294B (zh) 2022-03-29 2022-03-29 倍流式增氧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5294B true TWI805294B (zh) 2023-06-11
TW202337316A TW202337316A (zh) 2023-10-01

Family

ID=8780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2040A TWI805294B (zh) 2022-03-29 2022-03-29 倍流式增氧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529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608545U (zh) * 2020-10-30 2021-03-01 陳宜婷 曝氣增氧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608545U (zh) * 2020-10-30 2021-03-01 陳宜婷 曝氣增氧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7316A (zh) 202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3852B1 (ko) 하수처리장용 수중 폭기장치
TWI805294B (zh) 倍流式增氧機
JP4374069B2 (ja) 微細気泡拡散装置及び方法
TWI805295B (zh) 倍流式增氧機
CN207072854U (zh) 一种潜水式曝气增氧机
CN201095614Y (zh) 外管式磁化曝气增氧机
CN104304154B (zh) 高效吸气射流式鱼塘增氧机
CN209759128U (zh) 一种具有高气泡量的沉水曝气机
WO2017094647A1 (ja) 養殖用旋回流気液混合装置
CN204244925U (zh) 高效吸气射流式鱼塘增氧机
CN108244024B (zh) 一种螺旋射流式增氧机
TWM540131U (zh) 深水曝氣機之導撥結構
GB2230204A (en) Water aeration device
CN212520480U (zh) 养殖池增氧机
CN213037509U (zh) 一种环形换流式微纳米微孔曝气增氧装置
KR200449930Y1 (ko) 부유식 수면 폭기장치
KR101622397B1 (ko) 미세 기포 발생용 펌프
TWI802341B (zh) 水產養殖增氧機及其傳動系統
TWI830509B (zh) 下沖式增氧機
JP2004000897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0308897A (ja) 水質浄化装置及び水流造成装置
TWI802342B (zh) 水產養殖增氧機及其傳動系統
KR102501371B1 (ko) 용존산소량 증대형 버블 생성장치
TWI789319B (zh) 密集養殖之循環水系統
CN214257668U (zh) 增氧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