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291B - 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291B
TWI805291B TW111111707A TW111111707A TWI805291B TW I805291 B TWI805291 B TW I805291B TW 111111707 A TW111111707 A TW 111111707A TW 111111707 A TW111111707 A TW 111111707A TW I805291 B TWI805291 B TW I8052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atic
substructure
substrate
backlight module
diffus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6262A (zh
Inventor
虞宏達
Original Assignee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2104713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3584A/zh
Priority to US17/662,843 priority patent/US1178230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29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6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626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器的背光模組包含載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片與第一擴散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片排列在載板上。第一擴散板位於載板與發光二極體晶片上。第一擴散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一稜狀結構與複數個第一油墨結構。第一基板具有遠離載板的上表面。第一稜狀結構位於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其中第一稜狀結構包含第一稜狀子結構與第二稜狀子結構,第一稜狀子結構、第二稜狀子結構與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共同定義間隙。複數個第一油墨結構位於間隙中且接觸第一基板的上表面。

Description

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包含一種顯示器的背光模組,尤其是在擴散板的特定位置印刷油墨結構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隨著顯示器的解析度日漸提升,顯示器的研究方向也朝著提升背光模組出光均勻度的目標前進。提升背光模組出光均勻度的方法有很多種。舉例而言,可增加發光二極體(LED)的顆數以增加光學的涵蓋率,來解決光能量與光能量之間重疊的空缺。或者,也可改良擴散板以把LED發出的光再次擴散開來。目前背光模組的趨勢為採用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ED)增加光源密度,但mini LED封裝結構並沒有二次光學透鏡,因此仍需要新的光擴散技術來提升背光模組的出光均勻度。
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顯示器的背光模組,包含載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片與第一擴散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片排列在載板上。第一擴散板位於載板與發光二極體晶片上。第一擴散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一稜狀結構與複數個第一油墨結構。第一基板具有遠離載板的上表面。第一稜狀結構位於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其中第一稜狀結構包含第一稜狀子結構與第二稜狀子結構,第一稜狀子結構、第二稜狀子結構與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共同定義間隙。複數個第一油墨結構位於間隙中且接觸第一基板的上表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稜狀結構的第一稜狀子結構具有從第一基板突出的第一稜尖與接觸第一基板的上表面的複數個第二稜尖,且第一油墨結構相鄰第一稜狀子結構的至少一第二稜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稜狀結構更包含第三稜狀子結構,第三稜狀子結構與第一稜狀子結構之間形成V形凹槽,且第三稜狀子結構與第一稜狀子結構對稱於V形凹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油墨結構不在V形凹槽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稜狀結構具有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傾斜的複數個面,且第一油墨結構不在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背光模組更包含第二擴散板,位於第一擴散板上。第二擴散板包含第二基板與複數個第二油墨結構,複數個第二油墨結構位於第二基板的面對第一擴散板的一下表面,其中第一擴散板的第一稜狀子結構與第二稜狀子結構分別具有從第一基板突出的第一稜尖,且第二油墨結構分別位於第一稜狀子結構與第二稜狀子結構的第一稜尖的正上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擴散板更包含第二稜狀結構,第二稜狀結構包含複數個第四稜狀子結構,排列在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上,第二基板的上表面遠離第一擴散板,其中第四稜狀子結構的每一者包含從第二基板的上表面朝上突出的第三稜尖與接觸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上的複數個第四稜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擴散板的第一稜狀子結構的尺寸比第二擴散板的第四稜狀子結構的任一者還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擴散板更包含支撐結構,位於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且鄰近第一稜狀結構,支撐結構的高度比第一稜狀結構還高。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第一擴散板的間隙中的第一油墨結構的二氧化鈦的第一重量百分比比在第二擴散板的下表面的第二油墨結構的二氧化鈦的第二重量百分比還低。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背光模組更包含波長轉換膜片與光學膜片。波長轉換膜片位於第一擴散板上。光學膜片位於波長轉換膜片上。
綜上所述,擴散板上的油墨結構印刷在特定的位置,以達到更好的混光效果。因此,可提高顯示器的畫面均勻度。此外,也可減少顯示器的背光模組中發光二極體晶片的使用量。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揭露之複數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瞭解到,在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並非必要的,因此不應用以限制本揭露。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包含具有油墨結構的擴散板。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擴散板上的油墨結構印刷在特定的位置,以達到更好的混光效果。因此,可提高顯示器的畫面均勻度。此外,也可減少顯示器中發光二極體晶片的使用量。
第1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100的側視圖,顯示器的背光模組100被容納於顯示面板與背板或框體所形成的空間中(未繪示)。顯示器背光模組100可包含載板110、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反射板130、第一擴散板140、波長轉換膜片160與光學膜片170。發光二極體晶片120排列在載板110上。第一擴散板140位於載板110、發光二極體晶片120與反射板130上。反射板130位於載板110與發光二極體晶片120上與第一擴散板140下。波長轉換膜片160位於第一擴散板140上。光學膜片170位於波長轉換膜片160上。顯示器的背光模組100作為顯示面板的光源提供顯示畫面所需的亮度,使顯示面板能夠顯示畫面給觀看的使用者。
第2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100的載板110、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反射板130與第一擴散板140的爆炸圖。載板110可為電路板。發光二極體晶片120排列在載板110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為mini LED、微發光二極體、或其他小型化發光二極體晶片。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可以任何適合的封裝類型排列在載板110上,例如晶片直接封裝(chip on board,COB)或板上封裝體(package on board,POB)。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可呈陣列狀地排列在載板110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可發出藍光,發出的藍光可透過波長轉換膜片160(參見第1圖)轉換成白光。反射板130位於發光二極體晶片120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射板130具有底面與圍繞著底面的側壁。底面具有複數個洞口,分別對應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位置,使得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光可穿過反射板130。反射板130的側壁則可用於反射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光,以確保所有的光皆往上射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射板130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形成,且反射率高於99%。
第一擴散板140位於反射板130上,且可用於擴散從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射出的光,以提升畫面均勻度。第一擴散板140的詳細構造參考第3圖與第4圖。第3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一擴散板140的立體圖,第4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一擴散板140的上視圖。第一擴散板140包含第一基板142、第一稜狀結構144與複數個第一油墨結構154。第一基板142為一平板,且具有遠離載板110的上表面142S。亦即,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不朝著載板110,且朝著載板110的反方向。
第一稜狀結構144位於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上。第一稜狀結構144包含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第一稜狀結構144的每個稜狀子結構(例如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具有在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上傾斜的複數個面144S。此外,第一稜狀結構144的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各具有從第一基板142突出的第一稜尖144A與接觸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的複數個第二稜尖144B。具體而言,第一稜狀結構144的其中一個稜狀子結構的複數個面144S定義出一個朝上突出的第一稜尖144A,且任兩個相鄰的面144S定義出在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的第二稜尖144B。
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與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共同定義間隙144G。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一稜狀子結構146之間形成V形凹槽144R,且如第4圖,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一稜狀子結構146對稱於V形凹槽144R。換句話說,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的面144S與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的面144S不會有實體接觸,而是藉由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互相連接,因此第一稜狀子結構146與第二稜狀子結構148之間具有間隙144G,且間隙144G的底部即為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換句話說,間隙144G的底部為平坦表面。另外,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的面144S與第三稜狀子結構150的面144S為直接接觸,因此第一稜狀子結構146與第三稜狀子結構150之間形成V形凹槽144R,且V形凹槽144R不會暴露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換句話說,V形凹槽144R的底部不為平坦表面,而為尖角。因此第一稜狀子結構146與第二稜狀子結構148之間的距離較第一稜狀子結構146與第三稜狀子結構150之間的距離遠。此外,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之間也具有間隙144G,且第四稜狀子結構152與第二稜狀子結構148對稱於線B-B。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之間的距離較第一稜狀子結構146與第三稜狀子結構150之間的距離遠。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可組合成一稜狀子結構單位,而此稜狀子結構單位可呈二維陣列排列(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以形成第一稜狀結構144。另外,每一稜狀子結構單位之間皆相距一距離(例如相距如間隙144G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擴散板140由可透光材料製成,且第一稜狀結構144可由精密滾輪以滾壓的方式形成。因此,下方的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發出的光可穿透第一擴散板140,且從第一稜狀結構144折射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擴散板140的可透光材料中可摻雜擴散劑。關於光在第一擴散板140中的行徑路線的相關細節將在第14A圖至14D圖中描述。
第一油墨結構154位於間隙144G中且接觸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第一油墨結構154可位於間隙144G中的任何適合的位置。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油墨結構154相鄰第一稜狀子結構146(或是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第四稜狀子結構152)的至少一個第二稜尖144B,如第4圖所示。當第一油墨結構154置於第二稜尖144B附近時,可有效地反射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光(如第14B圖與第14C圖所示)。
在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油墨結構154也可沿著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或第四稜狀子結構152的邊,在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上排列,以增加反漫射效率。換句話說,第一油墨結構154不在V形凹槽144R中與第一稜狀結構144的稜狀子結構的面144S上。因此,從發光二極體晶片120射出的光可穿透第一稜狀結構144的稜狀子結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藉由將油墨印刷至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以形成第一油墨結構15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油墨可包含二氧化鈦。因此,第一油墨結構154也包含二氧化鈦。第一油墨結構154可包含二氧化鈦的金紅石型、銳鈦型或其組合。包含二氧化鈦的第一油墨結構154具有對藍光的高反射率。當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藍光從第一擴散板140折射出,進入上方的波長轉換膜片160後,少部分的光會反射回第一擴散板140。容易反射藍光的第一油墨結構154便可將藍光反射回波長轉換膜片160,使得藍光在第一擴散板140與波長轉換膜片160之間進行漫反射,以提供更高的混光效率。
此外,二氧化鈦對紫光與紫外線的吸收率較高,因此可透過調整第一油墨結構154或第一擴散板140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來調整吸收紫光與紫外線的效果。藉此,可提高藍光的純度並提升光在經過波長轉換膜片160之後的色彩表現能力。此外,也可減少顯示器光線對人眼的傷害。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擴散板140上的第一油墨結構154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在0.01%至0.1%之間。若第一油墨結構154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不在所揭露的範圍內,第一油墨結構154中的二氧化鈦的量可能不足以反射來自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光,或是第一油墨結構154中的二氧化鈦的量可能太多以造成光的穿透率不足。
第5圖至第6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一稜狀結構144的橫截面視圖。第5圖繪示第一稜狀結構144沿著第4圖的線A-A的橫截面視圖,第6圖則繪示第一稜狀結構144沿著第4圖的線B-B的橫截面視圖。應注意,為了簡化圖示,第5圖與第6圖未繪示第一油墨結構154。在第5圖中,相鄰的第二稜狀子結構148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的相對稜邊之間具有角度D1,相鄰的第一稜狀子結構146與第三稜狀子結構150的相對稜邊之間具有角度D2。在第6圖中,相鄰的第一稜狀子結構146與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的在側面視角上重疊的稜邊之間具有角度D3。角度D1、D2與D3可在約90度至130度之間。當角度D1、D2與D3在所揭露的範圍內時,第一擴散板140可具有較好的能量折射分配效果。此外,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具有高度H1,高度H1可在約0.3毫米至約0.5毫米之間。
回到第1圖,顯示器的背光模組100的波長轉換膜片160位於第一擴散板140上。波長轉換膜片160中填充有量子點或螢光粉等波長轉換物質,以將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發出的光轉換成不同的波長。舉例而言,波長轉換膜片160中可包含將藍光轉換成紅光的紅量子點與將藍光轉換成綠光的綠量子點。當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光經過第一擴散板140至波長轉換膜片160後,藍光與經波長轉換而產生的紅光與綠光可混合而形成白光。光學膜片170位於波長轉換膜片160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光學膜片170可為稜鏡片(prism)、擴散片(diffuser)、微透鏡膜片(micro lens)、反射式偏光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或者複合式膜片架構。
第7圖繪示本揭露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的側視圖。第8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的一部分的爆炸圖。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與背光模組100的差異為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更包含第二擴散板180。第二擴散板180位於第一擴散板140的上方與波長轉換膜片160的下方。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的其他元件與第一擴散板140類似或相同,因此將不再贅述其他元件的相關細節。
第9圖繪示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二擴散板180的立體圖,第10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二擴散板180的上視圖,而第11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二擴散板180的下視圖。第二擴散板180包含第二基板182與複數個第二油墨結構194。第二油墨結構194位於第二基板182的面對第一擴散板140的下表面182S1,且第二油墨結構194分別位於第一稜狀結構144的稜狀子結構(例如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的第一稜尖144A的正上方。當光從第一稜狀結構144的第一稜尖144A折射出,第二油墨結構194可將光反射回第一擴散板140,以增加反漫射效率。
第二油墨結構194的排列方式如第10圖所示。第二油墨結構194與第一油墨結構154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因此第二油墨結構194也包含二氧化鈦。可依照不同情況來調整第二擴散板180上的第二油墨結構194中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在一些實施方式,在第一擴散板140上的第一油墨結構154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比在第二擴散板180上的第二油墨結構194中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還低。在一些實施方式,在第二擴散板180上的第二油墨結構194的重量百分比在約0.1%至約0.5%之間。當第一油墨結構154與第二油墨結構194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在所揭露範圍內時,光在第一擴散板140與第二擴散板180之間具有較好的漫反射效果,且較高的第二擴散板180的二氧化鈦重量百分比可兼顧光的穿透並解決反射的能量損失問題。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擴散板180更包含第二稜狀結構184,第二稜狀結構184包含第五稜狀子結構186、第六稜狀子結構188、第七稜狀子結構190與第八稜狀子結構192。第五稜狀子結構186、第六稜狀子結構188、第七稜狀子結構190與第八稜狀子結構192排列在第二基板182的上表面182S2上,且第二基板182的上表面182S2遠離第一擴散板140,其中第四稜狀子結構186的每一者包含從第二基板182的上表面182S2朝上突出的第三稜尖184A與接觸第二基板182的上表面182S2上的複數個第四稜尖184B。第五稜狀子結構186、第六稜狀子結構188、第七稜狀子結構190與第八稜狀子結構192分別與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類似,差別在於第一稜狀子結構146、第二稜狀子結構148、第三稜狀子結構150與第四稜狀子結構152的尺寸比第五稜狀子結構186、第六稜狀子結構188、第七稜狀子結構190與第八稜狀子結構192還大且第二稜狀結構184的間隙之間不具有油墨結構。此外,第二基板182與第一基板142也是由類似或相同的材料製成。
如第7圖所示,第二油墨結構194的排列方式會對齊第一擴散板140的第一稜狀結構144,但不一定會對齊第二擴散板180的第二稜狀結構184。亦即,第二油墨結構194的排列方式可能不對齊第二擴散板180的第二稜狀結構184。
第12圖至第13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二稜狀結構184的橫截面視圖。第12圖繪示第二稜狀結構184沿著第10圖的線C-C的橫截面視圖,第13圖則繪示第二稜狀結構184沿著第10圖的線D-D的橫截面視圖。應注意,為了簡化圖示,第12圖與第13圖未繪示第二油墨結構194。在第12圖中,相鄰的第六稜狀子結構188與第八稜狀子結構192的相對稜邊之間具有角度D4,相鄰的第五稜狀子結構186與第七稜狀子結構190的相對稜邊之間具有角度D5。在第13圖中,相鄰的第五稜狀子結構186與第六稜狀子結構188的在側面視角上重疊的稜邊之間具有角度D6。角度D4、D5與D6可在約90度至130度之間,且角度D4、D5與D6分別與第5圖與第6圖的角度D1、D2與D3相同。當角度D4、D5與D6在所揭露的範圍內時,第二擴散板180可具有較好的能量折射分配效果。此外,第五稜狀子結構186、第六稜狀子結構188、第七稜狀子結構190與第八稜狀子結構192具有高度H2,高度H2可在約0.1毫米至約0.3毫米之間。
第14A圖繪示第一擴散板140與第二擴散板180的相對位置。當顯示器具有兩個擴散板,例如第一擴散板140與第二擴散板180時,第一擴散板140可更包含一些支撐結構156,如第14A圖所示。支撐結構156位於第一基板142的上表面142S上且鄰近第一稜狀結構144。舉例而言,第一擴散板140可包含至少三個支撐結構156,且支撐結構156可分散在第一稜狀結構144中。支撐結構156的高度比第一稜狀結構144還高。因此,支撐結構156接觸第二擴散板180的第二基板182的下表面182S1,使得第一擴散板140的第一稜狀結構144不碰觸第二擴散板180,且第一稜狀結構144與第二擴散板180相隔距離L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擴散板180的第二基板182的下表面182S1具有凹槽182R,使得支撐結構156可接觸凹槽182R。支撐結構156接觸凹槽182R後,便可固定住第一擴散板140與第二擴散板180的相對位置,例如第一擴散板140的第一稜狀結構144與第二擴散板180之間的距離或是第二油墨結構194與第一稜狀結構144的相對位置。當第一擴散板140的第一稜狀結構144與第二擴散板180之間具有距離L1時,空氣與擴散板之間的折射率差異可提供光在擴散板之間的良好折射效果。
第14B圖至第14D圖繪示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光在顯示器的背光模組100中的多個經過路徑。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光可從第一擴散板140的下表面進入第一擴散板140,並從第一稜狀結構144的傾斜面折射出,如第14B圖所示。折射出的光可被第二擴散板180中的擴散劑(或是當沒有第二擴散板180時,波長轉換膜片160中的量子點)反射,使得光被反射回第一擴散板140。當光被反射至第一擴散板140的第一油墨結構154時,第一油墨結構154可將光反射回第二擴散板180(或是當沒有第二擴散板180時,反射回波長轉換膜片160)。藉此,光可在第一擴散板140與第二擴散板180(或波長轉換膜片160)間進行漫反射,從而提高混光效果並提高畫面的均勻度。
除了第14B圖,光也可像第14C圖一樣,從第一擴散板140的上表面142S未塗佈第一油墨結構154的部分穿透出。穿透出的光可進入第二擴散板180的第二稜狀結構184,且光可被第二稜狀結構184折射回第一擴散板140的第一油墨結構154。此外,光也可從第一擴散板140的第一稜狀結構144的第一稜尖144A射出,如第14D圖。從第一稜狀結構144射出的光可直接射至第二油墨結構194。光可再從第二油墨結構194反射回第一擴散板140。藉此,光可在第一擴散板140與第二擴散板180間進行漫反射,從而提高混光效果並提高畫面的均勻度。此外,若顯示器具有背光模組100或背光模組200,不僅可有效地減少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數量,還可達到與具有更多數量的發光二極體晶片120的顯示器相同的均勻度,可有效降低顯示器的製造成本。
第15A圖繪示習知技術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亮度均勻度,第15B圖則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的亮度均勻度分布。第15A與15B圖的Y軸表示標準化亮度均勻度,第15A與15B圖的X軸表示水平或垂直距離。在第15A圖中,曲線301繪示習知技術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水平方向亮度均勻度分布,曲線302繪示習知技術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垂直方向亮度均勻度分布。在第15B圖中,曲線303繪示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的水平方向亮度均勻度分布,曲線304繪示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的垂直方向亮度均勻度分布。從第15B圖可看出顯示器的背光模組200的亮度均勻度分佈曲線皆比習知技術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亮度均勻度還要平滑,因此亮度均勻度明顯較習知技術改善許多。
綜上所述,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具有在特定至塗佈油墨結構的擴散板。舉例而言,第一擴散板的油墨結構可位於第一稜狀結構之間的間隙,而第二擴散板的油墨結構可位於第一稜狀結構的第一稜尖的正上方。如此一來,從發光二極體晶片發出的光可在第一擴散板與第二擴散板之間進行漫反射,使混光效果提升,進而提升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光均勻度。此外,若顯示器的背光模組具有上述結構,減少顯示器的背光模組中發光二極體晶片的使用量也可達到同樣效果,使得顯示器的成本可降低。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背光模組
110:載板
120:發光二極體晶片
130:反射板
140:第一擴散板
142:第一基板
142S:上表面
144:第一稜狀結構
144A:第一稜尖
144B:第二稜尖
144G:間隙
144R:V形凹槽
144S:面
146:稜狀子結構
148:稜狀子結構
150:稜狀子結構
152:稜狀子結構
154:第一油墨結構
156:支撐結構
160:波長轉換膜片
170:光學膜片
180:第二擴散板
182:第二基板
182R:凹槽
182S1:下表面
182S2:上表面
184:第二稜狀結構
184A:第三稜尖
184B:第四稜尖
186:稜狀子結構
188:稜狀子結構
190:稜狀子結構
192:稜狀子結構
194:第二油墨結構
200:背光模組
301:曲線
302:曲線
303:曲線
304:曲線
A-A:線
B-B:線
C-C:線
D-D:線
D1:角度
D2:角度
D3:角度
D4:角度
D5:角度
D6:角度
H1:高度
H2:高度
L1:距離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1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側視圖。 第2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載板、發光二極體晶片、反射板與第一擴散板的爆炸圖。 第3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一擴散板的立體圖。 第4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一擴散板的上視圖。 第5圖繪示第一稜狀結構沿著第4圖的線A-A的橫截面視圖。 第6圖則繪示第一稜狀結構沿著第4圖的線B-B的橫截面視圖。 第7圖繪示本揭露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側視圖。 第8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載板、發光二極體晶片、反射板、第一擴散板與第二擴散板的爆炸圖。 第9圖繪示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二擴散板的立體圖。 第10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二擴散板的上視圖。 第11圖繪示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第二擴散板的下視圖。 第12圖繪示第二稜狀結構沿著第10圖的線C-C的橫截面視圖。 第13圖則繪示第二稜狀結構沿著第10圖的線D-D的橫截面視圖。 第14A圖繪示第一擴散板與第二擴散板的相對位置。 第14B圖至第14D圖繪示發光二極體晶片的光在顯示器的背光模組中的多個經過路徑。 第15A圖繪示習知技術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均勻度,且第15B圖繪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方式的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的均勻度。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背光模組
110:載板
120:發光二極體晶片
130:反射板
140:第一擴散板
160:波長轉換膜片
170:光學膜片

Claims (11)

  1. 一種顯示器的背光模組,包含:一載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片,排列在該載板上;以及一第一擴散板,位於該載板與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上,其中該第一擴散板包含:一第一基板,具有遠離該載板的一上表面;一第一稜狀結構,位於該第一基板的該上表面上,其中該第一稜狀結構包含一第一稜狀子結構與一第二稜狀子結構,該第一稜狀子結構、該第二稜狀子結構與該第一基板的該上表面共同定義一間隙;以及複數個第一油墨結構,位於該間隙中且接觸該第一基板的該上表面,該些第一油墨結構具有可反射藍光的材質;以及一反射板,位於該載板與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上與該第一擴散板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稜狀結構的該第一稜狀子結構具有從該第一基板突出的一第一稜尖與接觸該第一基板的該上表面的複數個第二稜尖,且該些第一油墨結構相鄰該第一稜狀子結構的至少一該些第二稜尖。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稜 狀結構更包含一第三稜狀子結構,該第三稜狀子結構與該第一稜狀子結構之間形成一V形凹槽,且該第三稜狀子結構與該第一稜狀子結構對稱於該V形凹槽。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第一油墨結構不在該V形凹槽中。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稜狀結構具有在該第一基板的該上表面上傾斜的複數個面,且該些第一油墨結構不在該些面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二擴散板,位於該第一擴散板上,其中該第二擴散板包含:一第二基板;以及複數個第二油墨結構,位於該第二基板的面對該第一擴散板的一下表面,其中該第一擴散板的該第一稜狀子結構與該第二稜狀子結構分別具有從該第一基板突出的一第一稜尖,且該些第二油墨結構分別位於該第一稜狀子結構與該第二稜狀子結構的該些第一稜尖的正上方。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擴散板更包含一第二稜狀結構,該第二稜狀結構包含複數個第四稜狀子結構,排列在該第二基板的一上表面上,該第二基板的該上表面遠離該第一擴散板,其中該些第四稜狀 子結構的每一者包含從該第二基板的該上表面朝上突出的一第三稜尖與接觸該第二基板的該上表面上的複數個第四稜尖。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擴散板的該第一稜狀子結構的一尺寸比該第二擴散板的該些第四稜狀子結構的任一者還大。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擴散板更包含一支撐結構,位於該第一基板的該上表面上且鄰近該第一稜狀結構,該支撐結構的一高度比該第一稜狀結構還高。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在該第一擴散板的該間隙中的該些第一油墨結構的二氧化鈦的一第一重量百分比比在該第二擴散板的該下表面的該些第二油墨結構的二氧化鈦的一第二重量百分比還低。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含:一波長轉換膜片,位於該第一擴散板上;以及一光學膜片,位於該波長轉換膜片上。
TW111111707A 2021-12-22 2022-03-28 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TWI805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1314.4A CN116343584A (zh) 2021-12-22 2022-04-28 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US17/662,843 US11782307B2 (en) 2021-12-22 2022-05-10 Backlight module of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8283 2021-12-22
TW110148283 2021-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5291B true TWI805291B (zh) 2023-06-11
TW202326262A TW202326262A (zh) 2023-07-01

Family

ID=8780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1707A TWI805291B (zh) 2021-12-22 2022-03-28 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529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8939A (zh) * 2005-06-29 2007-01-03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棱镜片和使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
CN101000387A (zh) * 2006-01-14 2007-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模组
TW200846774A (en) * 2007-05-14 2008-12-01 Lg Display Co Ltd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090033730A (ko) * 2007-10-01 2009-04-06 주식회사 코오롱 휘도향상용 플레이트
KR20090075288A (ko) * 2008-01-04 2009-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학시트와 이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
US20190094619A1 (en) * 2017-09-28 2019-03-28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095088A (zh) * 2018-10-19 2020-05-01 深圳市珏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8939A (zh) * 2005-06-29 2007-01-03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棱镜片和使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
CN101000387A (zh) * 2006-01-14 2007-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模组
TW200846774A (en) * 2007-05-14 2008-12-01 Lg Display Co Ltd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090033730A (ko) * 2007-10-01 2009-04-06 주식회사 코오롱 휘도향상용 플레이트
KR20090075288A (ko) * 2008-01-04 2009-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학시트와 이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
US20190094619A1 (en) * 2017-09-28 2019-03-28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095088A (zh) * 2018-10-19 2020-05-01 深圳市珏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6262A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406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US7385653B2 (en) LED packag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for LCD comprising the same
JP7122832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7223944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US10962827B2 (en) Back-light module
JP6912747B1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面状光源
JP2020087541A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11308778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TWI750935B (zh) 擴散板及具擴散板的背光模組
JP7042432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JP2010102905A (ja) 面状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9004104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TWI805291B (zh) 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CN11494586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0102906A (ja) 面状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4236905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100125A (ja) プリズムレンズ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平面型発光装置
US11782307B2 (en) Backlight module of display device
KR10182403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06334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6184350A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
CN114624799B (zh) 扩散板及具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CN21697952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994767B2 (en) Lighting device us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89435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