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3565B - 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觸發的准共置假設 - Google Patents

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觸發的准共置假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3565B
TWI803565B TW108102553A TW108102553A TWI803565B TW I803565 B TWI803565 B TW I803565B TW 108102553 A TW108102553 A TW 108102553A TW 108102553 A TW108102553 A TW 108102553A TW I803565 B TWI803565 B TW I8035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periodic csi
aperiodic
qcl
csi
qcl relationsh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3809A (zh
Inventor
瑪凱許普萊文 約翰威爾森
濤 駱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3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356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涉及針對根據NR技術進行操作的通訊系統中的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RS)的准共置假設。一種可以由UE執行的示例性方法包括:決定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及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非週期性CSI-RS。

Description

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觸發的准共置假設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8年1月24日提出申請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621,536號的利益和優先權,上述申請案被轉讓給本案的受讓人,並且據此將上述申請案的全部內容經由引用的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如同下文充分闡述一樣並且用於所有適用目的。
大體而言,本案內容係關於通訊系統,並且更特定言之,本案內容係關於用於在使用波束成形並且根據新無線電(NR)技術進行操作的通訊系統中決定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的准共置假設的方法和裝置。
無線通訊系統被廣泛地部署以提供諸如電話、視訊、資料、訊息傳遞以及廣播之類的各種電信服務。典型的無線通訊系統可以採用能夠藉由共享可用的系統資源(例如,頻寬、發射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的通訊的多工存取技術。此種多工存取技術的實例包括長期進化(LTE)系統、分碼多工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工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工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系統和分時同步分碼多工存取(TD-SCDMA)系統。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可以包括多個基地台,每個基地台同時支援針對多個通訊設備(另外被稱為使用者裝備(UEs))的通訊。在LTE或LTE-A網路中,一或多個基地台的集合可以定義e節點B(eNB)。在其他實例中(例如,在下一代或5G網路中),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可以包括與多個中央單元(CUs)(例如,中央節點(CNs)、存取節點控制器(ANCs)等)進行通訊的多個分散式單元(DUs)(例如,邊緣單元(EUs)、邊緣節點(ENs)、無線電頭端(RHs)、智慧無線電頭端(SRHs)、發送接收點(TRPs)等),其中與中央單元進行通訊的一或多個分散式單元的集合可以定義存取節點(例如,新無線電基地台(NR BS)、新無線電節點B(NR NB)、網路節點、5G NB、eNB等)。基地台或DU可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例如,針對從基地台到UE的傳輸)和上行鏈路通道(例如,針對從UE到基地台或分散式單元的傳輸)上與UE集合進行通訊。
已經在各種電信標準中採用了該等多工存取技術以提供使得不同的無線設備能夠在城市、國家、地區、以及甚至全球層面上進行通訊的共用協定。一種新興的電信標準的實例是新無線電(NR),例如,5G無線電存取。NR是對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發佈的LTE行動服務標準的增強集。其被設計為藉由提高頻譜效率、降低成本、改進服務、利用新頻譜以及在下行鏈路(DL)上和在上行鏈路(UL)上使用具有循環字首(CP)的OFDMA來與其他開放標準更好地整合,從而更好地支援行動寬頻網際網路存取,以及支援波束成形、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和載波聚合。
然而,隨著對行動寬頻存取的需求持續增長,存在對NR技術進行進一步改進的需求。優選地,該等改進應該適用於其他多工存取技術以及採用該等技術的電信標準。
本案內容的系統、方法和設備均具有若干態樣,其中沒有單個態樣單獨地負責其期望屬性。在不限制由隨後的請求項表達的本案內容的範圍的情況下,現在將簡要地論述一些特徵。在考慮該論述之後,並且尤其是在閱讀了標題為「具體實施方式」的部分之後,將理解本案內容的特徵如何提供優點,其包括無線網路中的存取點與站之間的改進的通訊。
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通常涉及針對根據新無線電(NR)技術進行操作的通訊系統中的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RS)的准共置假設。
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由使用者裝備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決定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及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該非週期性CSI-RS。
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由基地台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決定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及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該非週期性CSI-RS。
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由基地台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決定非週期性探測參考信號(S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及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該非週期性SRS。
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由使用者裝備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決定非週期性探測參考信號(S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及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該非週期性SRS。
各態樣通常包括如本文中參照附圖充分描述的並且經由附圖示出的方法、裝置、系統、電腦可讀取媒體和處理系統。
為了實現前述和相關的目的,一或多個態樣包括下文中充分描述並在請求項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以下描述和附圖詳細闡述了一或多個態樣的某些說明性的特徵。但是,該等特徵指示可以採用各個態樣的原理的各種方式中的僅幾種方式,並且該描述意欲包括所有此類態樣及其均等物。
本案內容的各態樣提供了用於新無線電(NR)(新無線存取技術或5G技術)的裝置、方法、處理系統和電腦可讀取媒體。
NR可以支援各種無線通訊服務,例如,以寬頻寬(例如,80 MHz以及更寬)通訊為目標的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服務、以高載波頻率(例如,27 GHz以及更高)通訊為目標的毫米波(mmW)服務、以非向後相容機器類型通訊(MTC)技術為目標的大規模機器類型通訊(mMTC)服務,及/或以超可靠低潛時通訊(URLLC)為目標的任務關鍵服務。該等服務可以包括潛時和可靠性要求。該等服務亦可以具有不同的傳輸時間間隔(TTI),以滿足相應的服務品質(QoS)要求。另外,該等服務可以共存於同一子訊框中。
本案內容的各態樣涉及針對根據NR技術進行操作的通訊系統中的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RS)的准共置假設。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提供了用於當非週期性CSI-RS是與PDSCH(例如,下行鏈路資料通道)分頻多工(FDM)及/或分時多工(TDM)時決定非週期性CSI-RS QCL關係的技術。
以下描述提供了實例,而不對請求項中闡述的範圍、適用性或實例進行限制。可以在不脫離本案內容的範圍的情況下,在論述的元素的功能和佈置方面進行改變。各個實例可以酌情省略、替換或添加各種程序或元件。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以與所描述的次序不同的次序來執行,並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組合各種步驟。此外,可以將關於一些實例描述的特徵組合到一些其他實例中。例如,使用本文所闡述的任何數量的態樣,可以實現裝置或可以實施方法。此外,本案內容的範圍意欲涵蓋使用除了本文所闡述的揭示內容的各個態樣以外或與其不同的其他結構、功能,或者結構和功能來實施的此種裝置或方法。應當理解的是,本文所揭示的揭示內容的任何態樣可以由請求項的一或多個元素來體現。本文使用「示例性」一詞來意謂「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被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未必被解釋為比其他態樣優選或具有優勢。
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被用於各種無線通訊網路,例如,LTE、CDMA、TDMA、FDMA、OFDMA、SC-FDMA以及其他網路。術語「網路」和「系統」經常可互換地使用。CDMA網路可以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的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變型。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和IS-856標準。TDMA網路可以實施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SM)之類的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以實施諸如NR(例如,5G RA)、進化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快閃-OFDMA等的無線電技術。UTRA和E-UTRA是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的一部分。NR是處於開發中的、結合5G技術論壇(5GTF)的新興的無線通訊技術。3GPP長期進化(LTE)和改進的LTE(LTE-A)是UMTS的使用E-UTRA的版本。在來自名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來自名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被用於上文提及的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以及其他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為了清楚起見,儘管本文可能使用通常與3G及/或4G無線技術相關聯的術語來描述各態樣,但是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可以應用於基於其他代的通訊系統(例如,5G及以後的技術(包括NR技術))。 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
圖1圖示可以在其中執行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例如用於實現連線性通信期和網際網路協定(IP)建立(如下文更加詳細描述的)的示例性無線網路100,例如,新無線電(NR)或5G網路。
如圖1中所示,無線網路100可以包括多個BS 110和其他網路實體。BS可以是與UE進行通訊的站。每個BS 11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在3GPP中,術語「細胞服務區」可以代表節點B的覆蓋區域及/或為該覆蓋區域服務的節點B子系統,這取決於使用該術語的上下文。在NR系統中,術語「細胞服務區」和eNB、節點B、5G NB、存取點、NR BS、NR BS或TRP可以互換。在一些實例中,細胞服務區可能未必是靜止的,而且細胞服務區的地理區域可以根據行動基地台的位置而移動。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以經由各種類型的回載介面(例如,直接實體連接、虛擬網路,或者使用任何適當的傳輸網路的介面)來彼此互連及/或與無線網路100中的一或多個其他基地台或網路節點(未圖示)互連。
通常,可以在給定的地理區域中部署任何數量的無線網路。每個無線網路可以支援特定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並且可以在一或多個頻率上操作。RAT亦可以被稱為無線電技術、空中介面等。頻率亦可以被稱為載波、頻率通道等。每個頻率可以在給定的地理區域中支援單個RAT,以便避免具有不同RAT的無線網路之間的干擾。在一些情況下,可以部署NR或5G RAT網路。
BS可以提供針對巨集細胞服務區、微微細胞服務區、毫微微細胞服務區及/或其他類型的細胞服務區的通訊覆蓋。巨集細胞服務區可以覆蓋相對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幾公里)並且可以允許由具有服務訂制的UE進行不受限制的存取。微微細胞服務區可以覆蓋相對小的地理區域並且可以允許由具有服務訂制的UE進行不受限制的存取。毫微微細胞服務區可以覆蓋相對小的地理區域(例如,住宅)並且可以允許由與該毫微微細胞服務區具有關聯的UE(例如,封閉用戶群組(CSG)中的UE、針對住宅中的使用者的UE等)進行受限制的存取。用於巨集細胞服務區的BS可以被稱為巨集BS。用於微微細胞服務區的BS可以被稱為微微BS。用於毫微微細胞服務區的BS可以被稱為毫微微BS或家庭BS。在圖1中示出的實例中,BS 110a、110b和110c可以分別是用於巨集細胞服務區102a、102b和102c的巨集BS。BS 110x可以是用於微微細胞服務區102x的微微BS。BS 110y和110z可以分別是用於毫微微細胞服務區102y和102z的毫微微BS。BS可以支援一個或多個(例如,三個)細胞服務區。
無線網路100亦可以包括中繼站。中繼站是從上游站(例如,BS或UE)接收資料傳輸及/或其他資訊以及將資料傳輸及/或其他資訊發送給下游站(例如,UE或BS)的站。中繼站亦可以是為其他UE中繼傳輸的UE。在圖1中示出的實例中,中繼站110r可以與BS 110a和UE 120r進行通訊,以便促進BS 110a與UE 120r之間的通訊。中繼站亦可以被稱為中繼BS、中繼器等。
無線網路100可以是包括不同類型的BS(例如,巨集BS、微微BS、毫微微BS、中繼器等)的異質網路。該等不同類型的BS可以具有不同的發射功率位準、不同的覆蓋區域以及對無線網路100中的干擾的不同影響。例如,巨集BS可以具有高發射功率位準(例如,20瓦),而微微BS、毫微微BS和中繼器可以具有較低的發射功率位準(例如,1瓦)。
無線網路100可以支援同步操作或非同步操作。對於同步操作,BS可以具有相似的訊框時序,並且來自不同BS的傳輸在時間上可以近似地對準。對於非同步操作,BS可以具有不同的訊框時序,並且來自不同BS的傳輸在時間上可以不對準。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同步操作和非同步操作二者。
網路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一組BS,以及提供針對該等BS的協調和控制。網路控制器130可以經由回載與BS 110進行通訊。BS 110亦可以例如經由無線或有線回載直接地或間接地相互通訊。
UE 120(例如,120x、120y等)可以散佈於整個無線網路100中,並且每個UE可以是靜止的或行動的。UE亦可以被稱為行動站、終端、存取終端、用戶單元、站、客戶駐地裝備(CPE)、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訊設備、手持設備、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站、平板設備、相機、遊戲設備、小筆電、智慧型電腦、超級本、醫療設備或醫療裝備、生物計量感測器/設備、可穿戴設備(例如,智慧手錶、智慧服裝、智慧眼鏡、智慧腕帶、智慧珠寶(例如,智慧指環、智慧手鏈等))、娛樂設備(例如,音樂設備、視訊設備、衛星無線電單元等)、車輛元件或感測器、智慧型儀器表/感測器、工業製造裝備、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或者被配置為經由無線或有線媒體來進行通訊的任何其他適當的設備。一些UE可以被認為是進化型或機器類型通訊(MTC)設備或進化型MTC(eMTC)設備。MTC和eMTC UE包括例如機器人、無人機、遠端設備、感測器、儀錶、監視器、位置標籤等,其可以與BS、另一個設備(例如,遠端設備)或某個其他實體進行通訊。無線節點可以經由有線或無線通訊鏈路來提供例如針對網路(例如,諸如網際網路或蜂巢網路之類的廣域網路)或到網路的連接。一些UE可以被認為是物聯網路(IoT)設備。
在圖1中,具有雙箭頭的實線指示UE與服務BS之間的期望傳輸,服務BS是被指定為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為UE服務的BS。具有雙箭頭的虛線指示UE與BS之間的干擾傳輸。
某些無線網路(例如,LTE)在下行鏈路上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以及在上行鏈路上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和SC-FDM將系統頻寬劃分成多個(K個)正交次載波,該多個正交次載波通常亦被稱為音調、頻段等。可以利用資料來調制每個次載波。通常,在頻域中利用OFDM以及在時域中利用SC-FDM來發送調制符號。相鄰次載波之間的間隔可以是固定的,並且次載波的總數(K)可以取決於系統頻寬。例如,次載波的間隔可以是15 kHz並且最小資源分配(被稱為「資源區塊」)可以是12個次載波(或180 kHz)。因此,針對1.25、2.5、5、10或20兆赫茲(MHz)的系統頻寬,標稱的FFT大小可以分別等於128、256、512、1024或2048。亦可以將系統頻寬劃分成次頻帶。例如,次頻帶可以覆蓋1.08 MHz(亦即,6個資源區塊),並且針對1.25、2.5、5、10或20 MHz的系統頻寬,可以分別存在1、2、4、8或16個次頻帶。
儘管本文描述的實例的各態樣可以與LTE技術相關聯,但是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可以與其他無線通訊系統(例如,NR)一起應用。NR可以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上利用具有CP的OFDM,並且可以包括支援使用分時雙工(TDD)的半雙工操作。可以支援100 MHz的單分量載波頻寬。NR資源區塊可以在0.1 ms持續時間內橫跨具有75 kHz的次載波頻寬的12個次載波。每個無線電訊框可以由2個半訊框組成,每個半訊框由5個子訊框組成,具有10 ms的長度。因此,每個子訊框可以具有1 ms的長度。每個子訊框可以指示用於資料傳輸的鏈路方向(亦即,DL或UL),並且可以動態地切換用於每個子訊框的鏈路方向。每個子訊框可以包括DL/UL資料以及DL/UL控制資料。用於NR的UL和DL子訊框可以如下文關於圖6和7更加詳細地描述的。可以支援波束成形並且可以動態地配置波束方向。亦可以支援具有預編碼的MIMO傳輸。DL中的MIMO配置可以支援多至8個發射天線,其中多層DL傳輸多至8個串流並且每個UE多至2個串流。可以支援具有每個UE多至2個串流的多層傳輸。可以支援具有多至8個服務細胞服務區的多個細胞服務區的聚合。替代地,NR可以支援除了基於OFDM的空中介面之外的不同的空中介面。NR網路可以包括諸如CU及/或DU之類的實體。
在一些實例中,可以排程對空中介面的存取,其中排程實體(例如,基地台)在其服務區域或細胞服務區內的一些或所有設備和裝備之間分配用於通訊的資源。在本案內容內,如下文進一步論述的,排程實體可以負責排程、指派、重新配置和釋放用於一或多個從屬實體的資源。亦即,對於被排程的通訊,從屬實體利用排程實體所分配的資源。基地台不是可以用作排程實體的僅有的實體。亦即,在一些實例中,UE可以用作排程實體,其排程用於一或多個從屬實體(例如,一或多個其他UE)的資源。在該實例中,UE正在用作排程實體,而其他UE利用該UE所排程的資源來進行無線通訊。UE可以用作同級間(P2P)網路中及/或網狀網路中的排程實體。在網狀網路實例中,除了與排程實體進行通訊之外,UE亦可以可選地彼此直接進行通訊。
因此,在具有對時間頻率資源的排程存取且具有蜂巢配置、P2P配置和網狀配置的無線通訊網路中,排程實體和一或多個從屬實體可以利用所排程的資源來進行通訊。
如上文提及的,RAN可以包括CU和DU。NR BS(例如,eNB、5G節點B、節點B、發送接收點(TPR)或存取點)可以與一個或多個BS相對應。NR細胞服務區可以被配置為存取細胞服務區(ACells)或僅資料細胞服務區(DCells)。例如,RAN(例如,中央單元或分散式單元)可以對細胞服務區進行配置。DCell可以是用於載波聚合或雙重連接、但是不是用於初始存取、細胞服務區選擇/重選或交遞的細胞服務區。在一些情況下,DCell可以不發送同步信號——在一些情況下,DCell可以發送SS。NR BS可以向UE發送用於指示細胞服務區類型的下行鏈路信號。基於細胞服務區類型指示,UE可以與NR BS進行通訊。例如,UE可以基於所指示的細胞服務區類型,來決定要考慮用於細胞服務區選擇、存取、交遞(HO)及/或量測的NR BS。
圖2圖示可以在圖1中示出的無線通訊系統中實施的分散式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00的示例性邏輯架構。5G存取節點206可以包括存取節點控制器(ANC)202。ANC可以是分散式RAN 200的中央單元(CU)。到下一代核心網路(NG-CN)204的回載介面可以在ANC處終止。到鄰點下一代存取節點(NG-ANs)的回載介面可以在ANC處終止。ANC可以包括一或多個TRP 208(其亦可以被稱為BS、NR BS、節點B、5G NB、存取點或某種其他術語)。如前述,TRP可以與「細胞服務區」互換地使用。
TRP 208可以是DU。TRP可以連接到一個ANC(ANC 202)或多於一個的ANC(未圖示)。例如,對於RAN共享、無線電作為服務(RaaS)和特定於服務的AND部署,TRP可以連接到多於一個的ANC。TRP可以包括一或多個天線埠。TRP可以被配置為單獨地(例如,動態選擇)或聯合地(例如,聯合傳輸)向UE提供訊務。
局部架構200可以用於示出前傳定義。該架構可以被定義成支援跨越不同部署類型的前傳方案。例如,該架構可以是基於發送網路能力(例如,頻寬、潛時及/或信號干擾)的。
該架構可以與LTE共享特徵及/或元件。根據各態樣,下一代AN(NG-AN)210可以支援與NR的雙重連接。NG-AN可以共享針對LTE和NR的共用前傳。
該架構可以實現各TRP 208之間和其間的協調。例如,可以經由ANC 202在TRP內及/或跨越TRP預先設置協調。根據各態樣,可以不需要及/或不存在任何TRP間介面。
根據各態樣,可以在架構200中存在分離的邏輯功能的動態配置。如將參照圖5更加詳細描述的,可以將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和實體(PHY)層適應性地放置在DU或CU(例如,分別是TRP或ANC)處。根據某些態樣,BS可以包括中央單元(CU)(例如,ANC 202)及/或一或多個分散式單元(例如,一或多個TRP 208)。
圖3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分散式RAN 300的示例性實體架構。集中式核心網路單元(C-CU)302可以主管核心網路功能。C-CU可以被部署在中央。C-CU功能可以被卸載(例如,卸載至高級無線服務(AWS))以便處理峰值容量。
集中式RAN單元(C-RU)304可以主管一或多個ANC功能。可選地,C-RU可以在本端主管核心網路功能。C-RU可以具有分散式部署。C-RU可以較接近網路邊緣。
DU 306可以主管一或多個TRP(邊緣節點(EN)、邊緣單元(EU)、無線電頭端(RH)、智慧無線電頭端(SRH)等)。DU可以位於具有射頻(RF)功能的網路的邊緣處。
圖4圖示在圖1中示出的BS 110和UE 120的示例性元件,其可以用於實施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如前述,BS可以包括TRP。BS 110和UE 120中的一或多個元件可以用於實施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例如,UE 120的天線452、Tx/Rx 222、處理器466、458、464及/或控制器/處理器480,及/或BS 110的天線434、處理器460、420、438及/或控制器/處理器440可以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並且參照圖9-圖10示出的操作。
圖4圖示BS 110和UE 120(其可以是圖1中的BS中的一個BS以及UE中的一個UE)的設計的方塊圖。對於受限關聯場景,基地台110可以是圖1中的巨集BS 110c,以及UE 120可以是UE 120y。基地台110亦可以是某種其他類型的基地台。基地台110可以被配備有天線434a至434t,以及UE 120可以被配備有天線452a至452r。
在基地台110處,發送處理器420可以從資料來源412接收資料以及從控制器/處理器440接收控制資訊。控制資訊可以用於實體廣播通道(PBCH)、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CFICH)、實體混合ARQ指示符通道(PHICH)、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等。資料可以用於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等。處理器420可以分別處理(例如,編碼和符號映射)資料和控制資訊以獲得資料符號和控制符號。處理器420亦可以產生例如用於PSS、SSS和特定於細胞服務區的參考信號的參考符號。發送(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430可以對資料符號、控制符號及/或參考符號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編碼)(若適用的話),並且可以向調制器(MODs)432a至432t提供輸出符號串流。例如,TX MIMO處理器430可以執行本文針對RS多工描述的某些態樣。每個調制器432可以(例如,針對OFDM等)處理相應的輸出符號串流以獲得輸出取樣串流。每個調制器432可以進一步處理(例如,類比轉換、放大、濾波以及升頻轉換)輸出取樣串流以獲得下行鏈路信號。可以分別經由天線434a至434t來發送來自調制器432a至432t的下行鏈路信號。
在UE 120處,天線452a至452r可以從基地台110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並且可以分別向解調器(DEMODs)454a至454r提供接收的信號。每個解調器454可以調節(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以及數位化)相應的接收的信號以獲得輸入取樣。每個解調器454可以(例如,針對OFDM等)進一步處理輸入取樣以獲得接收符號。MIMO偵測器456可以從所有解調器454a至454r獲得接收符號,對接收符號執行MIMO偵測(若適用的話),以及提供偵測到的符號。例如,MIMO偵測器456提供偵測到的、使用本文描述的技術發送的RS。接收處理器458可以處理(例如,解調、解交錯以及解碼)所偵測到的符號,向資料槽460提供經解碼的針對UE 120的資料,以及向控制器/處理器480提供經解碼的控制資訊。
在上行鏈路上,在UE 120處,發送處理器464可以接收並且處理來自資料來源462的資料(例如,用於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和來自控制器/處理器480的控制資訊(例如,用於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發送處理器464亦可以產生用於參考信號的參考符號。來自發送處理器464的符號可以被TX MIMO處理器466預編碼(若適用的話),被解調器454a至454r(例如,針對SC-FDM等)進一步處理,以及被發送給基地台110。在BS 110處,來自UE 120的上行鏈路信號可以由天線434接收,由調制器432處理,由MIMO偵測器436偵測(若適用的話),以及由接收處理器438進一步處理,以獲得經解碼的由UE 120發送的資料和控制資訊。接收處理器438可以向資料槽439提供經解碼的資料,並且向控制器/處理器440提供經解碼的控制資訊。
控制器/處理器440和480可以分別導引基地台110和UE 120處的操作。處理器440及/或基地台110處的其他處理器和模組可以執行或導引例如在圖13中示出的功能方塊及/或用於本文描述的技術的其他過程的執行。處理器480及/或UE 120處的其他處理器和模組亦可以執行或導引用於本文描述的技術的過程。記憶體442和482可以分別儲存用於BS 110和UE 120的資料和程式碼。排程器444可以排程UE用於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的資料傳輸。
圖5圖示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用於實施通訊協定堆疊的實例的圖500。所示出的通訊協定堆疊可以由在5G系統(例如,支援基於上行鏈路的行動性的系統)中操作的設備來實施。圖500圖示通訊協定堆疊,其包括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510、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層515、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520、媒體存取控制(MAC)層525和實體(PHY)層530。在各個實例中,協定堆疊的各層可以被實施成分開的軟體模組、處理器或ASIC的各部分、經由通訊鏈路連接的非共置的設備的各部分,或其各種組合。共置和非共置的實現方式可以用在例如用於網路存取設備(例如,AN、CU及/或DU)或UE的協定堆疊中。
第一選項505-a圖示協定堆疊的分離的實現方式,其中對協定堆疊的實現被分離在集中式網路存取設備(例如,圖2中的ANC 202)和分散式網路存取設備(例如,圖2中的DU 208)之間。在第一選項505-a中,RRC層510和PDCP層515可以由中央單元來實施,而RLC層520、MAC層525和實體層530可以由DU來實施。在各個實例中,CU和DU可以是共置或非共置的。在巨集細胞服務區、微細胞服務區或微微細胞服務區部署中,第一選項505-a可以是有用的。
第二選項505-b圖示協定堆疊的統一實現方式,其中協定堆疊是在單個網路存取設備(例如,存取節點(AN)、新無線電基地台(NR BS)、新無線電節點B(NR NB)、網路節點(NN)等)中實現的。在第二選項中,RRC層510、PDCP層515、RLC層520、MAC層525和實體層530均可以由AN來實施。在毫微微細胞服務區部署中,第二選項505-b可以是有用的。
不管網路存取設備實施協定堆疊的一部分還是全部,UE皆可以實施整個協定堆疊505-c(例如,RRC層510、PDCP層515、RLC層520、MAC層525和PHY層530)。
圖6是圖示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的圖600。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可以包括控制部分602。控制部分602可以存在於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初始或開始部分。控制部分602可以包括與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各個部分相對應的各種排程資訊及/或控制資訊。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602可以是實體DL控制通道(PDCCH),如圖6中所指出的。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DL資料部分604。DL資料部分604有時可以被稱為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有效負荷。DL資料部分604可以包括用於從排程實體(例如,UE或BS)向從屬實體(例如,UE)傳送DL資料的通訊資源。在一些配置中,DL資料部分604可以是實體DL共享通道(PDSCH)。
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共用UL部分606。共用UL部分606有時可以被稱為UL短脈衝、共用UL短脈衝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術語。共用UL部分606可以包括與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各個其他部分相對應的回饋資訊。例如,共用UL部分606可以包括與控制部分602相對應的回饋資訊。回饋資訊的非限制性實例可以包括ACK信號、NACK信號、HARQ指示符及/或各種其他適當類型的資訊。共用UL部分606可以包括額外的或替代的資訊,例如,與隨機存取通道(RACH)程序、排程請求(SRs)有關的資訊和各種其他適當類型的資訊。如圖6中所示,DL資料部分604的結束在時間上可以與共用UL部分606的開始分離。此種時間分離有時可以被稱為間隙、保護時段、保護間隔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術語。此種分離提供了用於從DL通訊(例如,由從屬實體(例如,UE)進行的接收操作)切換到UL通訊(例如,由從屬實體(例如,UE)進行的發送)的時間。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理解的是,前文僅是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一個實例,並且在沒有必要脫離本文描述的各態樣的情況下,可以存在具有類似特徵的替代結構。
圖7是圖示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的圖700。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可以包括控制部分702。控制部分702可以存在於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初始或開始部分。圖7中的控制部分702可以類似於上文參照圖6描述的控制部分。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UL資料部分704。UL資料部分704有時可以被稱為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有效負荷。UL部分可以代表用於從從屬實體(例如,UE)向排程實體(例如,UE或BS)傳送UL資料的通訊資源。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702可以是實體DL控制通道(PDCCH)。
如圖7中所示,控制部分702的結束可以在時間上與UL資料部分704的開始相分離。此種時間分離有時可以被稱為間隙、保護時段、保護間隔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術語。此種分離提供了用於從DL通訊(例如,由排程實體進行的接收操作)切換到UL通訊(例如,由排程實體進行的發送)的時間。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共用UL部分706。圖7中的共用UL部分706可以類似於上文參照圖7描述的共用UL部分706。共用UL部分706可以另外或替代地包括與通道品質指示符(CQI)、探測參考信號(SRSs)有關的資訊和各種其他適當類型的資訊。本領域技藝人士將理解的是,前文僅是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一個實例,以及在沒有必要脫離本文描述的各態樣的情況下,可以存在具有類似特徵的替代結構。
在一些情況下,兩個或兩個以上從屬實體(例如,UE)可以使用側鏈路信號相互通訊。此種側鏈路通訊的現實生活的應用可以包括公用安全、接近度服務、UE到網路中繼、運載工具到運載工具(V2V)通訊、萬物聯網路(IoE)通訊、IoT通訊、任務關鍵網狀網,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應用。通常,側鏈路信號可以代表從一個從屬實體(例如,UE1)傳送到另一個從屬實體(例如,UE2)的信號,而不需要經由排程實體(例如,UE或BS)來中繼該通訊,即使排程實體可以用於排程及/或控制目的。在一些實例中,可以使用經授權頻譜來傳送側鏈路信號(與通常使用未授權頻譜的無線區域網路不同)。
UE可以在各種無線電資源配置中操作,該等無線電資源配置包括與使用專用資源集合來發送引導頻相關聯的配置(例如,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專用狀態等),或者與使用共用資源集合來發送引導頻相關聯的配置(例如,RRC共用狀態等)。當在RRC專用狀態下操作時,UE可以選擇用於向網路發送引導頻信號的專用資源集合。當在RRC共用狀態下操作時,UE可以選擇用於向網路發送引導頻信號的共用資源集合。在任一情況下,UE發送的引導頻信號可以被一或多個網路存取設備(例如,AN或DU或其部分)接收。每個接收網路存取設備可以被配置為接收和量測在共用資源集合上發送的引導頻信號,並且亦接收和量測在被分配給UE(針對該等UE而言,該網路存取設備是針對UE進行監測的網路存取設備集合中的成員)的專用資源集合上發送的引導頻信號。接收網路存取設備中的一或多個,或者接收網路存取設備向其發送引導頻信號的量測結果的CU可以使用量測結果來識別用於UE的服務細胞服務區,或者啟動對用於該等UE中的一或多個UE的服務細胞服務區的改變。
在NR中,UE可以由一或多個BS或TRP使用單個或多個波束來服務,如圖8中圖示的。圖8圖示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800,其中UE 802由TRP 810使用發射波束820來服務。UE的接收波束830通常與發射波束820對準。TRP(或例如BS)能夠經由一或多個其他發射波束822a-822f進行通訊。類似地,UE能夠經由一或多個其他接收波束832a-832d進行通訊。BS的每個發射波束820、822可以與BS的接收波束共置。類似地,UE的每個接收波束830、832可以與UE的發射波束共置。 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的示例性准共置假設
多波束操作是NR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個特徵,並且已經在網路通訊標準中指定了多波束操作的一些態樣。在該等指定的操作中,是對傳輸配置指示(TCI)狀態的使用,該TCI狀態已經被指定用於指示針對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波束(例如,由BS用來發送PDSCH的發射波束和由UE用來接收PDSCH的接收波束)的准共置(QCL)狀態(亦即,指示哪些天線埠用於對諸如解調參考信號(DM-RS)和CSI-RS之類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狀態)。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可以用信號通知TCI狀態,並且接收UE使用TCI狀態來匯出針對PDSCH波束的QCL關係。亦即,UE可以接收DCI,該DCI包括針對PDSCH的授權並且指示TCI狀態,並且UE可以基於所指示的TCI狀態來決定經授權的資源中的哪些RE包含RS。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可以指定在對傳輸資源的下行鏈路(DL)授權(例如,在可以在PDCCH中傳遞的DCI中)與對應的DL資料傳輸(例如,經由經授權的傳輸資源發送的PDSCH)之間的延遲,以允許接收UE有足夠的時間來(例如,從先前用於從BS接收傳輸的接收波束)切換其(接收)波束。
在先前的已知技術中,當(亦即,由UE)沒有決定該延遲(在本文中亦被稱為偏移參數)時,在接收下行鏈路傳輸期間的UE行為是沒有被定義的。在DCI將DL傳輸排程為在DCI的傳輸的不久之後發生的特定情況下,UE可以在未決定延遲時開始接收DL傳輸,這使得UE在DL傳輸開始時仍然在對傳遞DCI和對應TCI的控制通道進行解碼。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亦指定了當該延遲(亦即,在接收對傳輸資源的授權與接收對應的DL傳輸之間的延遲)小於閾值(例如,閾值,諸如在UE快速切換波束的能力上的限制,該限制可以是UE固有的)時的UE行為。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亦是NR無線通訊系統的一個特徵。對非週期性(AP)CSI-RS(AP CSI-RS)的使用包括:觸發(例如,由BS進行的)非週期性CSI-RS的傳輸,以及由設備(例如,UE)基於處理CSI-RS來報告通道狀態資訊(CSI)。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提供了用於當AP CSI-RS是與PDSCH分頻多工(FDM)及/或分時多工(TDM)時決定AP CSI-RS QCL關係的技術。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若UE被配置有針對用於排程PDSCH的控制資源集合(CORESET)(亦即,在其中發送PDCCH的CORESET,PDCCH用於排程PDSCH)被設置為「賦能」的較高層參數TCI-PresentInDCI (TCI存在於DCI中),則UE假設在CORESET上發送的PDCCH的DL DCI中存在傳輸配置資訊(TCI)欄位。UE使用TCI-States (TCI狀態),該TCI-States 可以是在UE上(例如,在RRC訊號傳遞中)根據偵測到的PDCCH的DCI中的傳輸配置指示欄位的值來配置的,用於決定PDSCH天線埠准共置(亦即,來決定包含RS的RE)。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若UE被配置有針對用於排程PDSCH的CORESET(亦即,在其中發送用於排程PDSCH的PDCCH的CORESET)被設置為「去能」的TCI-PresentInDCI ,則,為了決定PDSCH天線埠准共置,UE假設用於PDSCH的TCI狀態與應用於用於對應的PDCCH傳輸的CORESET的TCI狀態相同。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若在接收DL DCI(授權用於去往UE的PDSCH的傳輸資源)與對應的PDSCH(亦即,在DL DCI中授權的資源上發送的PDSCH)之間的偏移等於或大於閾值Threshold-Sched-Offset (閾值排程偏移),則UE可以假設由服務細胞服務區發送的PDSCH的一個DM-RS埠群組中的天線埠與RS集合中的RS是關於由所指示的TCI狀態提供的QCL類型參數准共置的。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對於TCI-PresentInDCI =「賦能」的情況和TCI-PresentInDCI =「去能」的情況兩者,若偏移小於閾值(例如,閾值),則UE可以基於用於一或多個CORESET在其中被配置用於UE的最近時槽中的最低CORESET-ID的PDCCH准共置指示的TCI狀態,來假設服務細胞服務區的PDSCH的一個DM-RS埠群組中的天線埠是准共置的。亦即,若偏移小於閾值,則UE可以假設PDSCH的QCL關係與具有最低識別符(CORESET-ID)的CORESET的PDCCH的QCL關係相同。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PDCCH可以向UE傳遞偏移值k0,但是PDCCH解碼花費一些時間。因此,期望的是,當UE亦不知道偏移時(例如,UE在與該UE接收PDCCH相同的傳輸時間間隔中接收由PDCCH所排程的PDSCH)指定UE行為。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對於TCI-PresentInDCI =「賦能」的情況和TCI-PresentInDCI =「去能」的情況,若偏移亦沒有被決定或者偏移小於閾值,則UE可以基於用於一或多個CORESET在其中被配置用於UE的最近時槽中的最低CORESET-ID的PDCCH准共置指示的TCI狀態,來假設服務細胞服務區的PDSCH的一個DM-RS埠群組中的天線埠是准共置的。亦即,若偏移亦沒有被決定或者偏移小於閾值,則UE可以假設PDSCH的QCL關係與具有最低識別符(CORESET-ID)的CORESET的PDCCH的QCL關係相同。
期望的是,針對與上文關於PDSCH描述的情況類似的情況來指定針對非週期性CSI-RS的QCL關係。亦即,期望的是,指定接收UE在如下情況下可能做出的、關於針對非週期性CSI-RS和另一個傳輸(例如,實體通道(例如,PDSCH))的QCL關係的假設:當UE正在接收該另一個傳輸,而UE還沒有決定延遲(亦即,在接收對用於另一個傳輸的傳輸資源的授權與接收該另一個傳輸之間的延遲)時。
圖9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900。操作900可以由UE(例如,圖1中示出的UE 120和圖8中示出的UE 802)執行。
操作900可以在方塊902處開始於如下操作:UE決定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例如,(圖8中示出的)UE 802可以決定非週期性CSI-RS與實體通道的QCL關係。在該實例中,非週期性CSI-RS和實體通道兩者是由TRP 810發送的。
在方塊904處,操作900繼續進行如下操作:UE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非週期性CSI-RS。繼續該實例,UE 802根據在方塊902處(由UE)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非週期性CSI-RS(例如,量測CSI-RS並且決定CSI)。
圖10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1000。操作1000可以由BS(例如,NB)(例如,圖1中示出的BS 110和圖8中示出的TRP 810)執行。操作1000可以與上文參照圖9描述的操作900互補。
操作1000可以在方塊1002處開始於如下操作:BS決定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例如,(圖8中示出的)TRP 810可以決定非週期性CSI-RS與實體通道的QCL關係。在該實例中,非週期性CSI-RS和實體通道兩者是由TRP 810發送的。
在方塊1004處,操作1000繼續進行如下操作:BS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非週期性CSI-RS。繼續該實例,TRP 810根據在方塊1002處(由BS)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非週期性CSI-RS。
圖11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示例性傳輸等時線1100。在1102處圖示BS(圖1中示出的BS 110或圖8中示出的TRP 810)進行的傳輸,而在1120處圖示UE的接收波束行為。在1140處圖示第一時槽,而在1142處圖示第二時槽。在第一時槽中配置CORESET 1104、1106和1108,並且BS使用如CORESET的不同陰影所指示的不同QCL關係來發送每個CORESET中的控制通道。類似地,UE在1122、1124和1126處利用對應的接收波束來在第一時槽中接收每個CORESET的控制通道,該對應的接收波束使用與BS在該CORESET上發送控制通道時使用的QCL關係相同的QCL關係。在該示例性等時線中,經由CORESET 1108發送的控制通道(例如,PDCCH)排程PDSCH 1116以在時槽1142中傳輸給UE。CORESET 1110、1112和1114被配置在第二時槽1142中。UE在1130、1132和1134處利用對應的接收波束來在第二時槽中接收每個CORESET的控制通道。UE利用接收波束1136來接收PDSCH,該接收波束1136與BS在發送PDSCH時使用的QCL關係相匹配。BS亦利用在CORESET 1110期間發送的控制通道來指示BS將發送非週期性CSI-RS 1118。控制通道指示非週期性CSI-RS將與PDSCH分時多工和分頻多工。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 BS可以決定用於傳輸非週期性CSI-RS的QCL關係,並且在1138處,UE可以決定用於處理非週期性CSI-RS的QCL關係。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若非週期性CSI-RS與指示該非週期性CSI-RS的DL DCI之間的偏移(例如,k0)亦沒有被決定或者小於閾值(例如,用於UE切換接收波束的最小時間),則非週期性CSI-RS可以由BS使用具有最低識別符(亦即,在CORESET的所有識別符當中的最低識別符)CORESET-ID的CORESET的PDCCH的QCL來發送並且由UE使用該QCL來處理。根據該原則進行操作的系統可能遭遇困難,這是因為當PDSCH與非週期性CSI-RS彼此分頻多工時,接收波束在UE處衝突。例如,可以用信號通知具有大於閾值的偏移的PDSCH使用具有第一QCL關係的第一波束(亦即,由UE經由具有第一QCL關係的第一波束來接收),而可以由具有小於閾值的偏移的DCI來觸發非週期性CSI-RS,其指示用於處理CSI-RS的、與第一波束不同的預設波束,並且導致要求UE同時利用第一波束和預設波束進行接收。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若傳遞用於指示非週期性CSI-RS的DCI的DL控制通道與非週期性CSI-RS之間的偏移還沒有被決定或者小於閾值,則時間及/或頻率資源集合中的非週期性CSI-RS可以使用基於時間及/或頻率資源中的先前的顯式QCL指示(例如,針對另一個傳輸的較早授權)而決定的QCL關係。亦即,若UE接收到具有DCI的控制通道,該DCI是用於指示將在頻率資源集合上發送非週期性CSI-RS的,並且UE還沒有決定偏移參數或者偏移參數大於在接收DCI與發送非週期性CSI-RS之間的偏移(亦即,時段),則UE可以在彼等頻率資源上使用在針對下行鏈路通道(亦即,另一個傳輸,例如PDSCH、被排程有較大偏移的另一個非週期性CSI-RS、週期性CSI-RS或半持久CSI-RS)的先前授權中指示的QCL來接收非週期性CSI-RS。或者,若一直不存在顯式的QCL指示,則UE可以使用用於在時槽或微時槽中與非週期性CSI-RS分頻多工及/或分時多工的另一個傳輸(例如,單播PDSCH)波束的QCL來接收非週期性CSI-RS。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可以在授權(例如,針對另一個傳輸的授權)中傳遞顯式的QCL指示。例如,在圖11中示出的(在CORESET 1108中發送的)用於排程PDSCH 1116的第一DCI可以傳遞顯式的QCL指示。該顯式指示可以指示速率匹配位元映像並且指定用於在PDSCH周圍進行速率匹配的資源元素(REs)的QCL關係,並且用於經速率匹配的RE的QCL關係可以不同於用於PDSCH的QCL關係。
在目前已知的NR技術中,沒有指定用於要在PDSCH周圍進行速率匹配的RE的QCL關係。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當不存在在授權中指示的、用於經速率匹配的RE(例如,與PDSCH速率匹配的非週期性CSI-RS的RE)的QCL關係時,則可以由BS使用針對RE與其進行速率匹配的傳輸(例如,PDSCH)所指示的QCL關係來發送(並且由UE使用該QCL關係來處理)經速率匹配的RE中的非週期性CSI-RS。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當存在在授權中指示的、用於經速率匹配的RE的QCL關係時,則可以由BS使用在針對經速率匹配的RE的授權中指示的QCL關係來發送(並且由UE使用該QCL關係來處理)經速率匹配的RE中的非週期性CSI-RS。例如,非週期性CSI-RS可以與PDSCH分時多工,並且CSI-RS可以被指示使用具有與PDSCH不同的QCL關係的不同波束。亦即,BS可以使用第一QCL關係來發送實體通道(例如,PDSCH),並且使用第二QCL關係在與實體通道速率匹配的RE上發送非週期性CSI-RS。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可以在用於排程上行鏈路傳輸(例如,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的授權中指示其QCL關係的一些頻率和時間資源周圍對該上行鏈路傳輸進行速率匹配。隨後,觸發發送上行鏈路傳輸的UE在彼等經速率匹配的資源上發送非週期性探測參考信號(SRS),並且UE使用在授權中指示的QCL關係(其可以不同於針對上行鏈路傳輸所指示的QCL)來在經速率匹配的資源上發送非週期性SRS。
在本案內容的各態樣中,可以觸發UE在UE已經被授權用於發送上行鏈路傳輸(例如,PUSCH)的時間和頻率資源集合中發送非週期性SRS。若用於觸發非週期性SRS的DCI與非週期性SRS之間的偏移小於閾值,則UE可以使用預設的經配置的UL波束(例如,經由RRC訊號傳遞配置的波束)或者使用與具有最低CORESET-ID的CORESET相關聯的UL波束(「與……相關聯的UL波束」意為從用於接收PDCCH的DL波束匯出的UL發射波束)。
圖12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1200。操作1200可以由BS(例如,NB)(例如,圖1中示出的BS 110和圖8中示出的TRP 810)執行。
操作1200可以在方塊1202處開始於如下操作:BS決定非週期性探測參考信號(S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例如,(圖8中示出的)TRP 810可以決定非週期性SRS與實體通道的QCL關係。在該實例中,非週期性SRS是由UE 802發送的,並且實體通道可以是由UE 802或由TRP 810發送的。
在方塊1204處,操作1200繼續進行如下操作:BS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非週期性SRS。繼續該實例,TRP 810根據在方塊902處(由TRP)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非週期性SRS。
圖13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1200。操作1300可以由UE(例如,圖1中示出的UE 120和圖8中示出的UE 802)執行。操作1300可以與上文參照圖12描述的操作1200互補。
操作1300可以在方塊1302處開始於如下操作:UE決定非週期性探測參考信號(SRS)與實體通道的准共置(QCL)關係。例如,(圖8中示出的)UE 802可以決定非週期性SRS與實體通道的QCL關係。在該實例中,非週期性SRS是由UE 802發送的,並且實體通道可以是由TRP 810或由UE 802發送的。
在方塊1304處,操作1300繼續進行如下操作:UE根據所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非週期性SRS。繼續該實例,UE 802根據在方塊1302處(由UE)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非週期性SRS。
本文所揭示的方法包括用於實現所描述的方法的一或多個步驟或動作。在不脫離請求項的範圍的情況下,該等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以彼此互換。換句話說,除非指定了步驟或動作的特定次序,否則,在不脫離請求項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特定步驟及/或動作的次序及/或使用進行修改。
如本文所使用的,提及項目列表「中的至少一個」的用語代表彼等項目的任意組合,包括單個成員。舉例而言,「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涵蓋a、b、c、a-b、a-c、b-c和a-b-c、以及與相同元素的倍數的任意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
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決定」包括多種多樣的動作。例如,「決定」可以包括計算、運算、處理、匯出、調查、檢視(例如,在表、資料庫或另一資料結構中檢視)、確定等等。此外,「決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取(例如,存取記憶體中的資料)等等。此外,「決定」可以包括解析、挑選、選擇、建立等等。
提供前面的描述以使本領域的任何技藝人士能夠實施本文描述的各個態樣。對該等態樣的各種修改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以及本文所定義的整體原理可以應用到其他態樣。因此,請求項並不意欲限於本文所示出的態樣,而是被賦予與文字請求項相一致的全部範圍,其中除非特別聲明如此,否則對單數形式的元素的引用不意欲意謂「一個且僅僅一個」,而是「一或多個」。除非另外明確地聲明,否則術語「一些」指的是一或多個。貫穿本案內容描述的各個態樣的元素的所有結構和功能均等物以引用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以及意欲由請求項來包含,該等結構和功能均等物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而言是已知的或者將要已知的。此外,本文中沒有任何所揭示的內容是想要奉獻給公眾的,不管此種揭示內容是否明確記載在請求項中。沒有請求項元素要根據專利法施行細則第18條第8項的規定來解釋,除非該元素是明確地使用用語「用於……的構件」來記載的,或者在方法請求項的情況下,該元素是使用用語「用於……的步驟」來記載的。
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以由能夠執行相應功能的任何適當的構件來執行。該等構件可以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元件及/或模組,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處理器。通常,在存在圖中所示出的操作的情況下,彼等操作可以具有帶有類似編號的相應的配對手段功能元件。
例如,用於發送的構件、用於處理的構件及/或用於接收的構件可以包括以下各項中的一項或多項:基地台110的發送處理器420、TX MIMO處理器430、接收處理器438或天線434,及/或使用者裝備120的發送處理器464、TX MIMO處理器466、接收處理器458或天線452。另外,用於產生的構件、用於多工的構件、用於決定的構件、用於處理的構件及/或用於應用的構件可以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例如,基地台110的控制器/處理器440及/或使用者裝備120的控制器/處理器480。
結合本案內容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的邏輯方塊、模組和電路可以利用被設計成執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邏輯設備(PLD)、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硬體元件,或者其任意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商業上可獲得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實施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或者任何其他此種配置。
若用硬體來實施,則示例性硬體配置可以包括無線節點中的處理系統。處理系統可以利用匯流排架構來實施。根據處理系統的特定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器。匯流排可以將包括處理器、機器可讀取媒體和匯流排介面的各種電路連接在一起。除此之外,匯流排介面亦可以用於將網路配接器經由匯流排連接至處理系統。網路配接器可以用於實施PHY層的信號處理功能。在使用者終端120(參見圖1)的情況下,使用者介面(例如,小鍵盤、顯示器、滑鼠、操縱桿等)亦可以連接至匯流排。匯流排亦可以連接諸如時序源、外設、電壓調節器、功率管理電路等的各種其他電路,該等電路在本領域中是公知的,並且因此將不再進一步描述。處理器可以利用一或多個通用及/或專用處理器來實施。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DSP處理器和可以執行軟體的其他電路。本領域技藝人士將認識到,如何根據特定的應用和施加在整體系統上的整體設計約束,來最佳地實施針對處理系統所描述的功能。
若用軟體來實施,則該等功能可以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經由其進行傳輸。無論是被稱為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軟體皆應當被廣義地解釋為意謂指令、資料或其任意組合。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兩者,通訊媒體包括促進將電腦程式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任何媒體。處理器可以負責管理匯流排和通用處理,其包括執行在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的軟體模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可以耦合到處理器,以使得處理器可以從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以及向該儲存媒體寫入資訊。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可以是處理器的組成部分。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傳輸線、由資料調制的載波,及/或與無線節點分開的其上儲存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所有該等可以由處理器經由匯流排介面來存取。替代地或此外,機器可讀取媒體或其任何部分可以整合到處理器中,例如,該情況可以是快取記憶體及/或通用暫存器檔案。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的實例可以包括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唯讀記憶體)、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暫存器、磁碟、光碟、硬驅動器,或任何其他適當的儲存媒體,或其任意組合。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體現在電腦程式產品中。
軟體模組可以包括單一指令或許多指令,並且可以分佈在若干不同的代碼區段上,分佈在不同的程式之中以及跨越多個儲存媒體而分佈。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多個軟體模組。軟體模組包括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諸如處理器之類的裝置執行時使得處理系統執行各種功能。軟體模組可以包括發送模組和接收模組。每個軟體模組可以常駐於單個儲存設備中或跨越多個儲存設備而分佈。舉例而言,當觸發事件發生時,可以將軟體模組從硬驅動器載入到RAM中。在軟體模組的執行期間,處理器可以將指令中的一些指令載入到快取記憶體中以增加存取速度。隨後可以將一或多個快取記憶體行載入到通用暫存器檔案中以便由處理器執行。將理解的是,當在下文提及軟體模組的功能時,此種功能由處理器在執行來自該軟體模組的指令時來實施。
此外,任何連接被適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者無線技術(例如,紅外線(IR)、無線電和微波)從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者無線技術(例如,紅外線、無線電和微波)被包括在媒體的定義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碟(disk)和光碟(disc)包括壓縮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磁性地再現資料,而光碟則用雷射來光學地再現資料。因此,在一些態樣中,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有形媒體)。另外,對於其他態樣,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信號)。上文的組合亦應當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圍之內。
因此,某些態樣可以包括用於執行本文提供的操作的電腦程式產品。例如,此種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具有儲存(及/或編碼)在其上的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等指令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操作。例如,該等指令可以包括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並且在圖9-圖10中示出的操作的指令。
此外,應當瞭解的是,用於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模組及/或其他適當的構件可以由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在適用的情況下進行下載及/或以其他方式獲得。例如,此種設備可以耦合至伺服器,以便促進傳送用於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構件。替代地,本文所描述的各種方法可以經由儲存構件(例如,RAM、ROM、諸如壓縮光碟(CD)或軟碟之類的實體儲存媒體等)來提供,以使得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在將儲存構件耦合至或提供給該設備之後,可以獲取各種方法。此外,可以使用用於向設備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任何其他適當的技術。
應當理解的是,請求項並不限於上文示出的精確配置和元件。在不脫離請求項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上文所描述的方法和裝置的佈置、操作和細節進行各種修改、改變和變化。
100‧‧‧無線網路 102a‧‧‧巨集細胞服務區 102b‧‧‧巨集細胞服務區 102c‧‧‧巨集細胞服務區 102x‧‧‧微微細胞服務區 102y‧‧‧毫微微細胞服務區 102z‧‧‧毫微微細胞服務區 110‧‧‧BS 110a‧‧‧巨集BS 110b‧‧‧巨集BS 110c‧‧‧巨集BS 110r‧‧‧中繼站 110x‧‧‧微微BS 110y‧‧‧毫微微BS 110z‧‧‧毫微微BS 120‧‧‧UE 120r‧‧‧UE 120x‧‧‧UE 120y‧‧‧UE 130‧‧‧網路控制器 200‧‧‧分散式無線電存取網路(RAN) 202‧‧‧存取節點控制器(ANC) 204‧‧‧下一代核心網路(NG-CN) 206‧‧‧5G存取節點 208‧‧‧發送接收點(TRP) 210‧‧‧下一代AN(NG-AN) 300‧‧‧分散式RAN 302‧‧‧集中式核心網路單元(C-CU) 304‧‧‧集中式RAN單元(C-RU) 306‧‧‧分散式單元(DU) 412‧‧‧資料來源 420‧‧‧處理器 430‧‧‧發送(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 432a‧‧‧調制器(MOD) 432t‧‧‧調制器(MOD) 434a‧‧‧天線 434t‧‧‧天線 436‧‧‧MIMO偵測器 438‧‧‧接收處理器 439‧‧‧資料槽 440‧‧‧控制器/處理器 442‧‧‧記憶體 444‧‧‧排程器 452a‧‧‧天線 452r‧‧‧天線 454a‧‧‧解調器(DEMOD) 454r‧‧‧解調器(DEMOD) 456‧‧‧MIMO偵測器 458‧‧‧接收處理器 460‧‧‧處理器 462‧‧‧資料來源 464‧‧‧發送處理器 466‧‧‧TX MIMO處理器 480‧‧‧控制器/處理器 482‧‧‧記憶體 500‧‧‧圖 505-a‧‧‧第一選項 505-b‧‧‧第二選項 505-c‧‧‧協定堆疊 510‧‧‧RRC層 515‧‧‧PDCP層 520‧‧‧RLC層 525‧‧‧MAC層 530‧‧‧PHY層 600‧‧‧圖 602‧‧‧控制部分 604‧‧‧DL資料部分 606‧‧‧共用UL部分 700‧‧‧圖 702‧‧‧控制部分 704‧‧‧UL資料部分 706‧‧‧共用UL部分 800‧‧‧無線通訊系統 802‧‧‧UE 810‧‧‧TRP 822a‧‧‧發射波束 822b‧‧‧發射波束 822c‧‧‧發射波束 822d‧‧‧發射波束 822e‧‧‧發射波束 822f‧‧‧發射波束 832a‧‧‧接收波束 832b‧‧‧接收波束 832c‧‧‧接收波束 832d‧‧‧接收波束 900‧‧‧操作 902‧‧‧操作 904‧‧‧操作 1000‧‧‧操作 1002‧‧‧操作 1004‧‧‧操作 1100‧‧‧傳輸等時線 1102‧‧‧BS進行的傳輸 1104‧‧‧CORESET 1106‧‧‧CORESET 1108‧‧‧CORESET 1110‧‧‧CORESET 1112‧‧‧CORESET 1114‧‧‧CORESET 1116‧‧‧PDSCH 1118‧‧‧非週期性CSI-RS 1120‧‧‧接收波束行為 1122‧‧‧接收波束 1124‧‧‧接收波束 1126‧‧‧接收波束 1130‧‧‧接收波束 1132‧‧‧接收波束 1134‧‧‧接收波束 1136‧‧‧接收波束 1138‧‧‧操作 1140‧‧‧第一時槽 1142‧‧‧第二時槽 1200‧‧‧操作 1202‧‧‧操作 1204‧‧‧操作 1300‧‧‧操作 1302‧‧‧操作 1304‧‧‧操作
為了可以詳細地理解本案內容的上述特徵,可以經由參照各態樣來做出更加具體的描述(上文所簡要概述的),其中一些態樣在附圖中示出。然而,要注意的是,附圖僅圖示本案內容的某些典型的態樣並且因此不被認為限制其範圍,因為該描述可以允許其他同等有效的態樣。
圖1是概念性地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電信系統的方塊圖。
圖2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分散式RAN的示例性邏輯架構的方塊圖。
圖3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分散式RAN的示例性實體架構的圖。
圖4是概念性地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BS和使用者裝備(UE)的設計的方塊圖。
圖5是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實施通訊協定堆疊的實例的圖。
圖6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
圖7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
圖8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
圖9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
圖10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
圖11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示例性傳輸等時線。
圖12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各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
圖13圖示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無線通訊的示例性操作。
為了促進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已經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來標出對於附圖而言共用的相同元素。預期的是,在一個態樣中揭示的元素可以有益地用在其他態樣上,而不需要具體的敘述。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100‧‧‧傳輸等時線
1102‧‧‧BS進行的傳輸
1104‧‧‧CORESET
1106‧‧‧CORESET
1108‧‧‧CORESET
1110‧‧‧CORESET
1112‧‧‧CORESET
1114‧‧‧CORESET
1116‧‧‧PDSCH
1118‧‧‧非週期性CSI-RS
1120‧‧‧接收波束行為
1122‧‧‧接收波束
1124‧‧‧接收波束
1126‧‧‧接收波束
1130‧‧‧接收波束
1132‧‧‧接收波束
1134‧‧‧接收波束
1136‧‧‧接收波束
1138‧‧‧操作
1140‧‧‧第一時槽
1142‧‧‧第二時槽

Claims (6)

  1. 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裝備(UE)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決定一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與一實體通道的一准共置(QCL)關係,以用於處理該非週期性CSI-RS;及根據該所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該非週期性CSI-RS;其中若傳遞排程該非週期性CSI-RS的一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的一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及該非週期性CSI-RS之間的一偏移還沒被決定或低於一閾值,決定使用在另一個傳輸的時間和頻率資源的一較早授權中指示的一先前的顯式QCL關係。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授權中指示的該QCL關係包括:在針對一下行鏈路資料通道的一授權中指示的、用於經速率匹配的資源元素(REs)的一QCL關係,其中處理該非週期性CSI-RS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處理該經速率匹配的RE中的該非週期性CSI-RS。
  3. 一種用於由一基地台(BS)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決定一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 (CSI-RS)與一實體通道的一准共置(QCL)關係,以用於處理該非週期性CSI-RS;及根據該所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該非週期性CSI-RS;其中若傳遞排程該非週期性CSI-RS的一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的一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及該非週期性CSI-RS之間的一偏移還沒被決定或低於一閾值,決定使用在另一個傳輸的時間和頻率資源的一較早授權中指示的一先前的顯式QCL關係。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授權中指示的該QCL關係包括用於與該實體通道進行速率匹配的資源元素(RE)的一QCL關係,並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根據另一個QCL關係來發送該實體通道。
  5. 一種用於由一基地台(BS)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決定一非週期性探測參考信號(SRS)與一實體通道的一准共置(QCL)關係,以用於處理該非週期性CSI-RS;及根據所該決定的QCL關係來處理該非週期性SRS;其中若傳遞排程該非週期性CSI-RS的一下行鏈路 控制資訊(DCI)的一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及該非週期性CSI-RS之間的一偏移還沒被決定或低於一閾值,決定使用在另一個傳輸的時間和頻率資源的一較早授權中指示的一先前的顯式QCL關係。
  6. 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裝備(UE)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決定一非週期性探測參考信號(SRS)與一實體通道的一准共置(QCL)關係,以用於處理該非週期性CSI-RS;及根據該所決定的QCL關係來發送該非週期性SRS;其中若傳遞排程該非週期性CSI-RS的一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的一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及該非週期性CSI-RS之間的一偏移還沒被決定或低於一閾值,決定使用在另一個傳輸的時間和頻率資源的一較早授權中指示的一先前的顯式QCL關係。
TW108102553A 2018-01-24 2019-01-23 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觸發的准共置假設 TWI803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21536P 2018-01-24 2018-01-24
US62/621,536 2018-01-24
US16/253,642 US11239893B2 (en) 2018-01-24 2019-01-22 Quasi co-location assumptions for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iggers
US16/253,642 2019-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809A TW201933809A (zh) 2019-08-16
TWI803565B true TWI803565B (zh) 2023-06-01

Family

ID=6729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553A TWI803565B (zh) 2018-01-24 2019-01-23 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觸發的准共置假設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11239893B2 (zh)
EP (1) EP3744040B1 (zh)
JP (1) JP7296403B2 (zh)
KR (1) KR20200108850A (zh)
CN (1) CN111656725B (zh)
AU (1) AU2019212127A1 (zh)
BR (1) BR112020015047A2 (zh)
SG (1) SG11202005697UA (zh)
TW (1) TWI803565B (zh)
WO (1) WO2019147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0052B (zh) * 2015-11-10 2021-03-01 美商Idac控股公司 無線傳輸/接收單元和無線通訊方法
WO2018030949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overhead in sidelink transmissions
EP3591858A4 (en) * 2017-03-02 2020-12-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
US10652893B2 (en) * 2017-11-17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determination during a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11239893B2 (en) 2018-01-24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 co-location assumptions for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iggers
CN113055147A (zh) * 2018-02-11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准共址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057166B2 (en) * 2018-02-16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search spaces for beam indication
US20190239093A1 (en) * 2018-03-19 2019-08-01 Intel Corporation Beam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0474745B (zh) * 2018-05-11 2021-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准共址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877275B2 (en) * 2018-06-08 202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184888B2 (en) 2018-09-25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matching for a downlink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s
CN110971367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确定方法、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JP7193550B2 (ja) * 2018-10-31 2022-12-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1148268B (zh) * 2018-11-02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A3072491A1 (en) * 2019-02-14 2020-08-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Transmission/recep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867094B (zh) * 2019-04-30 2024-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826568B1 (en) * 2019-05-03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multiple default beams
EP4016870A4 (en) * 2019-08-15 2023-04-12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414382B2 (ja) 2019-08-23 2024-01-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10535617A (zh) * 2019-09-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US10973044B1 (en) * 2019-10-03 2021-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fault spatial relation for SRS/PUCCH
EP4059178A4 (en) * 2019-11-12 2022-12-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QUASI-COLOCATION CONFIGURATION
EP4068831A4 (en) * 2019-11-28 2023-08-02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582761B2 (en) * 2019-12-13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 co-loc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s
EP4106467A4 (en) * 2020-02-10 2023-07-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S FROM MULTIPLE TRANSMIT/RECEIVE POI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65722B2 (en) 2020-02-13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QCL assumption for A-CSI-RS configured with multi-TRP
WO2021168645A1 (en) * 2020-02-25 2021-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itching techniqu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11723041B2 (en) 2020-04-09 202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33664A1 (en) * 2020-04-10 2023-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eiving time overlapp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and channels
WO2021229760A1 (ja) * 2020-05-14 2021-11-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EP4133846A4 (en) * 2020-05-15 2023-06-07 Apple Inc. HANDLING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MULTI-TRIP TRANSMISSIONS
CN115606111A (zh) * 2020-05-15 2023-01-13 苹果公司(Us) 无线电资源管理信号接收
US11917424B2 (en) 2020-09-16 2024-02-27 Apple Inc. Signaling a quasi-colocation update with aperiodic reference signals
EP4266621A3 (en) * 2020-09-20 2023-11-01 Ofinno, LLC Downlink signal reception in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US11956791B2 (en) * 2021-01-25 2024-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verage enhancements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CN116113051A (zh) * 2021-11-09 2023-05-1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0872B2 (en) * 2013-04-17 2018-02-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
JP6175187B2 (ja) * 2013-06-19 2017-08-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干渉除去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WO2015133811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743392B2 (en) * 2015-01-30 2017-08-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dic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LTE operation
US10285170B2 (en) * 2016-01-19 2019-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structure for adv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188674B1 (ko) * 2016-04-01 2020-12-08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Srs 스위칭, 송신, 및 강화들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DE112016006854T5 (de) * 2016-05-13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QCL (Quasi-Co-Lokalisierung) für DM-RS-(Demodulationsreferenzsignal)-Antennenports für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US11082286B2 (en) * 2017-01-06 2021-08-03 Sony Corporation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0560851B2 (en) * 2017-01-13 202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beam management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US10148337B2 (en) * 2017-02-01 2018-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m management of downlink data channel an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5G next radio systems
CN108400855B (zh) * 2017-02-07 2022-09-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噪声导频的配置、确定、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18156696A1 (en) * 2017-02-27 2018-08-30 Intel IP Corporation Exit condition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s and beam based mobility state estimation
US10972158B2 (en) * 2017-03-16 2021-04-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tributed FD-MIMO: cellular evolution for 5G and beyond
US10771211B2 (en) * 2017-03-28 2020-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acquisition with DL and UL reference signals
US10616896B2 (en) * 2017-05-05 2020-04-07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performs beam management using nested reference signals
US10506587B2 (en) * 2017-05-26 201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indi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JP7139413B2 (ja) * 2017-07-21 2022-09-2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チャンネル状態情報参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US10686574B2 (en) * 2017-08-17 2020-06-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 radio resource to a recei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77301B2 (en) * 2017-09-07 2022-03-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nifi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beam management
WO2019099659A1 (en) * 2017-11-15 2019-05-23 Idac Holdings, Inc.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973013B2 (en) * 2017-11-15 2021-04-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US10945251B2 (en) * 2017-11-15 2021-03-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US20190158205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CN110771197B (zh) * 2017-11-24 2022-11-2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AU2018282267B2 (en) * 2017-11-28 2020-03-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11050478B2 (en) * 2017-12-19 2021-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reporting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US10863494B2 (en) * 2018-01-22 2020-12-08 Apple Inc.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US11239893B2 (en) 2018-01-24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si co-location assumptions for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igger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網路文獻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data (Release 15)", 3GPP, 2017-12,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TSG_RAN/TSGR_78/Docs/RP-172416.zi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212127A1 (en) 2020-07-16
JP2021511762A (ja) 2021-05-06
WO2019147631A1 (en) 2019-08-01
BR112020015047A2 (pt) 2020-12-08
EP3744040B1 (en) 2023-09-20
CN111656725B (zh) 2023-05-02
CN111656725A (zh) 2020-09-11
EP3744040A1 (en) 2020-12-02
SG11202005697UA (en) 2020-08-28
US20240022304A1 (en) 2024-01-18
JP7296403B2 (ja) 2023-06-22
US20220103219A1 (en) 2022-03-31
US11811477B2 (en) 2023-11-07
US20190229792A1 (en) 2019-07-25
TW201933809A (zh) 2019-08-16
US11239893B2 (en) 2022-02-01
KR20200108850A (ko) 2020-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3565B (zh) 針對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觸發的准共置假設
US1194377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patterns for scheduling ser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TWI757420B (zh) 非活動狀態下的資料傳輸
US11540256B2 (en) Timing advance granularity for uplink with different numerologies
US11997043B2 (en) Aperiodic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TWI756376B (zh) 同步時槽中的資料傳輸
US10645748B2 (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entity selection for RRC messages
US10856288B2 (en) Multi-level slot bundling design
TWI762631B (zh) 用於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的波束程序資訊
US11212062B2 (en) Limits on quantity of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processed
TWI756450B (zh) 在新無線電中將解調參考信號和同步信號進行多工處理
TWI797236B (zh) 上行鏈路功率控制配置
JP2019533949A (ja) Ue支援型物理リソースブロックグループ(prg)の構成およびシグナリング
TWI766043B (zh) 短脈衝通道設計及多工
TWI760520B (zh)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序列配置
TWI756406B (zh) 用於同步的依賴頻帶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