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1796B - 板式散熱器、板式散熱裝置及熱交換器 - Google Patents

板式散熱器、板式散熱裝置及熱交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1796B
TWI801796B TW110101201A TW110101201A TWI801796B TW I801796 B TWI801796 B TW I801796B TW 110101201 A TW110101201 A TW 110101201A TW 110101201 A TW110101201 A TW 110101201A TW I801796 B TWI801796 B TW I8017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rea
evaporation
horizontal direction
condens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1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9216A (zh
Inventor
林家羽
鄭善尹
Original Assignee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9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9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1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179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6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separate evaporating and condensing chambers connected by at least one conduit; Loop-type heat pipes; with multiple or common evaporating or condensing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83Means for filling or sealin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6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attachable to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12Elements constructed in the shape of a hollow panel, e.g. with channels
    • F28F3/14Elements constructed in the shape of a hollow panel, e.g. with channels by separating portions of a pair of joined sheets to form channels, e.g. by inf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2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elements, e.g.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electric devices
    • F28D2021/0029Heat s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6Hollow fins; fins with internal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Details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板式散熱器包含一內密合部、一外密合部及一儲液環部。外密合部將內密合部圍繞於內。儲液環部銜接內密合部與外密合部。儲液環部具有一儲液空間。內密合部包含一寬段及一窄段。

Description

板式散熱器、板式散熱裝置及熱交換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板式散熱器、熱交換鰭片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一種具有內密合部的板式散熱器、熱交換鰭片及其製造方法。
板式蒸發器為一種被普遍使用的導熱元件。板式蒸發器用以熱接觸於一熱源(如中央處理器),以利用熱傳導以及相變的原理來達到散熱的效果。一般來說,板式蒸發器係由如金屬等導熱率佳的材質所形成,其內設置有封閉腔體,且封閉腔體內容置有一液態工質。液態工質的沸點低於熱源的上限工作溫度。因此,當板式蒸發器接收到熱源傳來的熱能,且板式蒸發器的溫度高於液態工質的沸點時,封閉腔體中的液態工質會蒸發為氣態工質,且在壓力的作用下氣態工質會從板式蒸發器的受熱區流向冷卻區。接著,在冷卻區之氣態工質會釋放出熱量並重新凝結成液態工質。接著,液態工質會受到重力影響而自高處的冷卻區流回低處的受熱區而自然形成冷卻循環。
然而,目前板式蒸發器雖然能有效帶走熱源的熱能,但因為液態工質的填充量需達到封閉腔體高度的百分之70左右,且封閉腔體下半部有大部分的液態工質無法完全發揮其價值,故本領域研發人員應有必要在裝置重量、成本與效能間取得平衡。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板式散熱器、熱交換鰭片及其製造方法,藉以具有高散熱功效。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板式散熱器包含一內密合部、一外密合部及一儲液環部。外密合部將內密合部圍繞於內。儲液環部銜接內密合部與外密合部。儲液環部具有一儲液空間。內密合部包含一寬段及一窄段。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板式散熱器包含一基座及多個板式散熱器。這些板式散熱器凸出於基座之一側。板式散熱器包含一內密合部、一外密合部及一儲液環部。外密合部將內密合部圍繞於內。儲液環部銜接內密合部與外密合部。儲液環部具有一儲液空間。內密合部包含一寬段及一窄段。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熱交換器包含多個熱交換鰭片及一基板。每一熱交換鰭片包含一鰭片基部、一交換器增強件及一鰭片頂部。鰭片頂部與鰭片基部相對。些熱交換鰭片裝設於基板。其中,每一熱交換鰭片還包含一第一蒸發區域、一第二蒸發區域、一第一冷凝區域及一第二冷凝區域,第一蒸發區域和第二蒸發區域的外圍是由鰭片基部所界定以及第一冷凝區域和第二冷凝區域的外圍是由鰭片頂部所界定,第一蒸發區域和第二蒸發區域之下側外周分別由鰭片基部和鰭片頂部相連的一第一邊緣定義,以及第一蒸發區域和第二蒸發區域之上側外周緣分別由鰭片基部和鰭片頂部相連的一第二邊緣定義。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熱交換鰭片及其製造方法,透過內密合部之寬段的設計,來減少液態工質的填充量,透過內密合部 之窄段的設計來區隔熱區與冷區,讓板式散熱器維持原本的散熱效能。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1a:板式散熱裝置
10a:基座
20a、22a:熱源
100a、200a、300a、400a、500a、600a、700a、800a:板式散熱器
110a、210a、310a、410a、510a、610a、710a、810a:內密合部
111a、211a、311a、411a、511a、611a、711a、811a:寬段
112a、212a、312a、412a、512a、612a、712a、812a:窄段
120a、220a、320a、420a、520a、620a、720a、820a:外密合部
121a、221a、321a、421a、521a、621a、721a、821a:底邊
122a、222a、322a、422a、522a、622a、722a、822a:彎折結構
130a、230a、330a、430a、530a、630a、730a、830a:儲液環部
131a、231a、331a、431a、531a、631a、731a、831a:長邊
132a、232a、332a、432a、532a、632a、732a、832a:短邊
133a、233a、333a、433a、533a、633a、733a、833a:支撐部
10:熱交換器
100、300、400、500:熱交換鰭片
111:鰭片頂部
113、313、413、513:分隔擋流部
114:擋流部
115:交換器增強件
116、316、416、516:編織通道
119:鰭片基部
120:第一蒸發區域
121:下蒸發通道端
122:蒸發通道
130、330、430、530:第二蒸發區域
131:上蒸發通道端
141:第二蒸發側起始端
144、344、444、544:第二蒸發側
145、345、445、545:第二流動側
146、346、446、546:第二冷凝側
150、350、450、550:第二冷凝區域
151:第二冷凝側起始端
160:第一冷凝區域
161:上冷凝通道端
162:冷凝通道
171:下冷凝通道端
172:連接通道
182:第一熱源
183:第一金屬板
187:第二金屬板
188:第二熱源
190:基板
191:安裝表面
199:接觸表面
1920:安裝凹槽
192:安裝凹槽
916:工作通道
917:工作管
918:工作部分
D:間距
L1、L2、L3、L4:長度
S:儲液空間
S1:冷區
S2:熱區
SC:連通區
SC1、SC2:連通區之兩端
H:水平方向
G:重力方向
W1、W2、W3、W4:寬度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所述之板式蒸發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示例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正面示意圖。
圖11是根據示例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側視示意圖。
圖12為圖11之熱交換鰭片正面的平面示意圖。
圖13為圖11之熱交換鰭片背面的平面示意圖。
圖14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替代熱交換鰭片的立體示意圖。
圖15為圖14的平面示意圖。
圖16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替代熱交換鰭片的立體示意圖。
圖17為圖16的平面示意圖。
圖18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替代熱交換鰭片的立體示意圖。
圖19為圖18的平面示意圖。
圖20為圖12之熱交換鰭片的製造流程圖。
圖21為熱交換鰭片處於圖20的製造方法的步驟630之後的立體示意圖。
圖22為熱交換鰭片處於圖20的製造方法的步驟660之後的平面示意圖。
下面通過的各實施例來描述與板式散熱器、熱交換鰭片及其製造方法有關的各種原理,包含體現創新概念的金屬板,編織通道和擋流部的特定佈置和示例。更具體地但不限於本發明所揭露之各實施例描述的創新原理。此外,為了能夠簡潔和清楚地說明本發明之重點,以下實施例未詳細描述習知技術的功能或構造。也就是說,可以將一個或多個已知的原理併入本發明所揭露之各實施例,以實現各種可預期的結果,特性和/或性能標準中的任何一個。因此,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回顧了本公開之後將認識到的,本文未詳細描述的熱交換器系統和方法的實施例也落入本公開的範圍內。
請參閱圖1。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100a包含一內密合部110a、一外密合部120a及一儲液環部130a。外密合部120a將內密合部110a圍繞 於內。儲液環部130a銜接內密合部110a與外密合部120a。儲液環部1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儲液空間S用以儲存工質,工質例如為水或冷媒。
外密合部1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121a。外密合部1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122a。彎折結構122a例如在外密合部120a之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122a用以讓外密合部120a便於和基座10a組接。基座10a用以與熱源20a、22a熱接觸。
內密合部110a包含一寬段111a及一窄段112a,且寬段111a較窄段112a靠近底邊121a。儲液環部1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131a及一短邊132a。寬段1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131a的一半長度L1。寬段111a的寬度大於短邊1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130a具有多個支撐部133a。這些支撐部1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110a之窄段1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熱區S2、一冷區S1及一連通區SC。熱區S2與冷區S1分別位於內密合部110a之窄段1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110a之寬段1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熱區S2及其相對側的冷區S1。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熱區S2與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異。詳細來說,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大於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小於冷區S1 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等,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1、W2例如等於任二相鄰支撐部133a的間距D。
請參閱圖2。圖2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裝置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裝置1a包含一基座10a及多個板式散熱發器100a。基座10a用以熱接觸於熱源20a,且這些板式散熱器100a之彎折結構122a插設於基座10a遠離熱源20a之一側,以令這些板式散熱器100a凸出於基座10a之一側。
請參閱圖3。圖3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200a包含一內密合部210a、一外密合部220a及一儲液環部230a。外密合部220a將內密合部210a圍繞於內。儲液環部230a銜接內密合部210a與外密合部220a。儲液環部2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
外密合部2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221a。外密合部2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222a。彎折結構222a例如在外密合部220a之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222a用以讓外密合部220a便於和基座(未繪示)組接。基座(未繪示)用以與熱源(未繪示)熱接觸。
內密合部210a包含一寬段211a及一窄段212a,且寬段211a較窄段212a靠近底邊221a。儲液環部3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231a及一短邊232a。寬段2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231a的一半長度L1。寬段211a的寬度大於短邊2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230a具有多個支撐部233a。這些支撐部2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210a之窄段2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冷區S1、一熱區S2及一連通區SC。冷區S1與熱區S2分別位於內密合部210a之窄段2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210a之寬段2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冷區S1及熱區S2。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冷區S1與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異。詳細來說,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大於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小於冷區S1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等,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1、W2例如大於任二相鄰支撐部233a的間距D。
請參閱圖4。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300a包含一內密合部310a、一外密合部320a及一儲液環部330a。外密合部320a將內密合部310a圍繞於內。儲液環部330a銜接內密合部310a與外密合部320a。儲液環部3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
外密合部3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321a。外密合部3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322a。彎折結構322a例如在外密合部320a之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322a用以讓外密合部320a便於和基座(未繪示)組接。基座(未繪示)用以與熱源(未繪示)熱接觸。
內密合部310a包含一寬段311a及一窄段312a,且寬段311a較窄段312a靠近底邊321a。儲液環部3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331a及一短邊332a。寬段3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331a的一半長度L1。寬段311a的寬度大於短邊3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330a具有多個支撐部333a。這些支撐部3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310a之窄段3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冷區S1、一熱區S2及一連通區SC。冷區S1與熱區S2分別位於內密合部310a之窄段3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310a之寬段3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冷區S1及熱區S2。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冷區S1與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同。詳細來說,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等於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小於冷區S1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等,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1、W2例如等於任二相鄰支撐部333a的間距D。
請參閱圖5。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400a包含一內密合部410a、一外密合部420a及一儲液環部430a。外密合部420a將內密合部410a圍繞於內。儲液環部430a銜接內密合部410a與外密合部420a。儲液 環部4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
外密合部4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421a。外密合部4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422a。彎折結構422a例如在外密合部420a之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422a用以讓外密合部420a便於和基座(未繪示)組接。基座(未繪示)用以與熱源(未繪示)熱接觸。
內密合部410a包含一寬段411a及一窄段412a,且寬段411a較窄段412a靠近底邊421a。儲液環部4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431a及一短邊432a。寬段4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431a的一半長度L1。寬段411a的寬度大於短邊4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430a具有多個支撐部433a。這些支撐部4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410a之窄段4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冷區S1、一熱區S2及一連通區SC。冷區S1與熱區S2分別位於內密合部410a之窄段4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410a之寬段4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冷區S1及熱區S2。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冷區S1與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異。詳細來說,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大於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小於冷區S1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異,且連通區SC之一端SC1在水平方向H上 的寬度W1例如大於任二相鄰支撐部433a的間距D,以及連通區SC之另一端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2例如等於任二相鄰支撐部433a的間距D。
請參閱圖6。圖6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500a包含一內密合部510a、一外密合部520a及一儲液環部530a。外密合部520a將內密合部510a圍繞於內。儲液環部530a銜接內密合部510a與外密合部520a。儲液環部5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
外密合部5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521a。外密合部5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522a。彎折結構522a例如在外密合部520a之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522a用以讓外密合部520a便於和基座(未繪示)組接。基座(未繪示)用以與熱源(未繪示)熱接觸。
內密合部510a包含一寬段511a及一窄段512a,且寬段511a較窄段512a靠近底邊521a。儲液環部5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531a及一短邊532a。寬段5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531a的一半長度L1。寬段511a的寬度大於短邊5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530a具有多個支撐部533a。這些支撐部5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510a之窄段5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冷區S1、一熱區S2及一連通區SC。冷區S1與熱區S2分別位於內密合部510a之窄段5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510a之寬段5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 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冷區S1及熱區S2。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冷區S1與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同。詳細來說,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等於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小於冷區S1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異,且連通區SC之一端SC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1例如大於任二相鄰支撐部533a的間距D,以及連通區SC之另一端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2例如等於任二相鄰支撐部533a的間距D。
請參閱圖7。圖7為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600a包含一內密合部610a、一外密合部620a及一儲液環部630a。外密合部620a將內密合部610a圍繞於內。儲液環部630a銜接內密合部610a與外密合部620a。儲液環部6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
外密合部6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621a。外密合部6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622a。彎折結構622a例如在外密合部620a之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622a用以讓外密合部620a便於和基座(未繪示)組接。基座(未繪示)用以與熱源(未繪示)熱接觸。
內密合部610a包含一寬段611a及一窄段612a,且寬段611a較窄段612a靠近底邊621a。儲液環部6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631a及一短邊632a。寬段6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631a的一 半長度L1。寬段611a的寬度大於短邊6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630a具有多個支撐部633a。這些支撐部6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610a之窄段6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冷區S1、一熱區S2及一連通區SC。冷區S1與熱區S2分別位於內密合部610a之窄段6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610a之寬段6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冷區S1及熱區S2。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冷區S1與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異。詳細來說,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大於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大於冷區S1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同,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1、W2例如等於任二相鄰支撐部633a的間距D。
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700a包含一內密合部710a、一外密合部720a及一儲液環部730a。外密合部720a將內密合部710a圍繞於內。儲液環部730a銜接內密合部710a與外密合部720a。儲液環部7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
外密合部7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721a。外密合部7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722a。彎折結構722a例如在外密合部720a之 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722a用以讓外密合部720a便於和基座(未繪示)組接。基座(未繪示)用以與熱源(未繪示)熱接觸。
內密合部710a包含一寬段711a及一窄段712a,且寬段711a較窄段712a靠近底邊721a。儲液環部7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731a及一短邊732a。寬段7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731a的一半長度L1。寬段711a的寬度大於短邊7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730a具有多個支撐部733a。這些支撐部7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710a之窄段7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冷區S1、一熱區S2及一連通區SC。冷區S1與熱區S2分別位於內密合部710a之窄段7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710a之寬段7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冷區S1及熱區S2。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冷區S1與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異。詳細來說,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大於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遠大於冷區S1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同,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1、W2例如等於任二相鄰支撐部733a的間距D。
請參閱圖9。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所述之板式散熱器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800a包含一內密合部810a、 一外密合部820a及一儲液環部830a。外密合部820a將內密合部810a圍繞於內。儲液環部830a銜接內密合部810a與外密合部820a。儲液環部830a具有一儲液空間S。
外密合部820a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821a。外密合部820a還可以具有一彎折結構822a。彎折結構822a例如在外密合部820a之一側U形彎折而形成。彎折結構822a用以讓外密合部820a便於和基座(未繪示)組接。基座(未繪示)用以與熱源(未繪示)熱接觸。
內密合部810a包含一寬段811a及一窄段812a,且寬段811a較窄段812a靠近底邊721a。儲液環部830a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831a及一短邊832a。寬段811a的長度L2大於長邊831a的一半長度L1。寬段811a的寬度大於短邊832a在水平方向H上的一半長度。
儲液環部830a具有多個支撐部833a。這些支撐部833a位於儲液空間S並分別位於內密合部810a之窄段812a的相對兩側。
儲液空間S包含一冷區S1、一熱區S2及一連通區SC。冷區S1與熱區S2分別位於內密合部810a之窄段812a的相對兩側。連通區SC位於內密合部810a之寬段811a的外圍,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分別連通冷區S1及熱區S2。
先定義一水平方向H,水平方向H垂直重力方向G。在本實施例中,冷區S1與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W4相異。詳細來說,冷區S1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3遠大於熱區S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4,且熱區S2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4大於冷區 S1在重力方向G上的長度L3。此外,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相同,且連通區SC之相對兩端SC1、SC2在水平方向H上的寬度W1、W2例如等於任二相鄰支撐部833a的間距D。
本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熱交換鰭片及其製造方法涉及在內部空間抽真空後並充填有工作流體。本實施例之熱交換器包含多個熱交換鰭片和基板。每個熱交換鰭片包含其中具有通道的熱交換器增強件。通道由至少第一和第二金屬板形成。通道處於真空狀態下並且在其中具有工作流體。工作流體未填滿通道,並讓工作流體在通道內產生了非平衡壓力的條件,從而增強了讓工作流體於熱交換鰭片內自行流動的驅動力。通道的一部分使散熱和熱性能與散熱要求和熱性能要求更加兼容。功率較低且工作溫度上限較低的熱源較靠近地面,而功率較高且工作溫度上限較高的熱源較遠離地面。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示例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正面示意圖。圖11是根據示例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側視示意圖。熱交換器10可用於冷卻電子元件等熱源。參照圖10和圖11,熱交換器10包含多個熱交換鰭片100和基板190。多個熱交換鰭片100中的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包含鰭片基部119、交換器增強件115和鰭片頂部111。鰭片頂部111與鰭片基部119相對。基板190包含安裝表面191和與安裝表面191相對的接觸表面199。安裝表面191在其上具有多個安裝凹槽1920,且實質上平行併排。接觸表面199用以熱耦合熱源。
多個安裝凹槽1920中的每個安裝凹槽192的尺寸、深度和數量對應於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每個鰭片基部119的尺寸、高度和 數量。熱交換器10之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每個鰭片基部119可以通過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已知的釺焊技術焊接到每個安裝凹槽192。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只要可以有效地將熱量從基板190有效地傳遞到多個熱交換鰭片100,就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鰭片基部119可以具有折邊或卷邊設計,以增強其強度並增加散熱量,以及基板190與多個熱交換鰭片100熱接觸的表面積。
多個熱交換鰭片100在安裝表面191上佔據的面積可以根據應用和設計要求而變化。舉例來說,若熱交換鰭片100所佔據的面積較小,則安裝表面191有較多未被佔用的面積。反之,若熱交換鰭片100所佔據的面積較大,則熱交換鰭片100可能延伸至安裝表面191之邊緣。不過本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一個或多個熱源,如電氣和/或電子元件,設備和/或系統的和/或它們的任何組合,可以例如但不限於通過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已知其他固定方式熱耦合到接觸表面199,只要熱量可以有效地從一個或多個熱源傳遞到基板190即可。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熱源182和第二熱源188熱接觸基板190的接觸表面199。第一熱源182比第二熱源188更靠近地面,且第一熱源182的功率需求和工作溫度上限小於第一熱源182的功率需求和工作溫度上限。。
請額外參閱圖12與圖13。圖12為圖11之熱交換鰭片正面的平面示意圖。圖13為圖11之熱交換鰭片背面的平面示意圖。如圖10至圖13所示,每個熱交換鰭片100還包含第一蒸發區域120、第 二蒸發區域130、第一冷凝區域160及第二冷凝區域150。第一蒸發區域120和第二蒸發區域130的外圍是由鰭片基部119所界定以及第一和第二冷凝區域160、150的外圍是由鰭片頂部111所界定。第一和第二蒸發區域120、130之下側外周分別由鰭片基部119和鰭片頂部111相連的第一邊緣定義,以及第一和第二蒸發區域120、130之上側外周緣分別由鰭片基部119和鰭片頂部111相連的第二邊緣定義。第二邊緣相對於第一邊緣。交換器增強裝置115例如包含第一和第二蒸發區域120、130以及第一和第二冷凝區域160、150。
每個第二蒸發區域13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包含多個擋流部114以及至少一部分分隔擋流部113。這些擋流部114彼此分離並在周圍形成網狀編織通道116。分隔擋流部113具有第二蒸發側144、第二冷凝側146和第二流動側145。第二流動側145之相對兩側分別連接到第二蒸發側144和第二冷凝側146的上端。第二蒸發側144和第二冷凝側146分別大致平行地分開,並由第二蒸發側起始端141,第二冷凝側起始端151和連接的第二流動側145所界定。第二冷凝側146的上端比第二蒸發側144的上端更靠近第二蒸發區域130的上周邊與第二冷凝區域150的上周邊,從而有利於蒸汽從第二蒸發區域130流到第二冷凝區域150。並進一步增加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來讓第二冷凝區域150的液體回流至第二蒸發區域130。分隔擋流部113界定了熱交換鰭片100的中軸線。中軸線通常平行於鰭片基部119的邊緣,並且實質上是第二冷凝側146和第二蒸發側144的最遠分離點之間的中間平面。中軸分別界定了第一蒸發區域120、第二蒸發區域130、第一冷凝區域 160及第二冷凝區域150的內周邊。
多個擋流部114為大致呈圓形,具有交錯的節距。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理解,多個擋流部114的形狀和間距可以變化,例如具有更大和/或更小的和/或交錯和/或非交錯的間距和/或的六邊形形狀。取決於應用和設計要求,或者它們的任何組合,並且實施例不限於此。只要多個擋流部114在其周圍形成網狀編織通道116。
每個第一冷凝區域160包含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並且每個第一蒸發區域120包含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與第二冷凝區域150的編織通道116連通。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與第二蒸發區域130的編織通道116連通。每個第一冷凝區域160和每個第一蒸發區域120還包含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且連接通道172之相對兩端分別與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連通。冷凝通道162的下冷凝通道端171由冷凝通道162和連接通道172之連接處定,以及蒸發通道122的下蒸發通道端121由蒸發通道122和連接通道172之連接處界定。下蒸發通道端121比下冷凝通道端171離地面更遠,從而幫助向下流動的工作流體工作沿蒸發通道122向上流入第二蒸發區域130。冷凝通道162的上冷凝通道端161由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和第二冷凝區域150的連接處界定。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的上蒸發通道端131由蒸發通道122和第二蒸發區域130的編織通道116的連接處界定。上冷凝通道端161位於第一冷凝區域16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之間。上蒸發通道端131位於第一和第二蒸發區域120、130之 間。
第一蒸發區域120由鰭片基部119的一部分和鰭片頂部111的下部外圍的連接部分、鰭片基部119的外圍的一部分、中軸內周的一部分以及上蒸發通道端131的一部分界定。第一冷凝區域160由鰭片基部119的一部分與鰭片頂部111邊緣的下外周的連接部分、鰭片頂部111的外周的一部分、中軸內周的一部分以及上冷凝通道端161界定。第二蒸發區域130由鰭片基部119與鰭片頂部111的上外圍邊緣的連接部分、鰭片基部119外圍的一部分、中軸內周、與蒸發器的上蒸發通道端131界定。第二冷凝區域150由鰭片基部119和鰭片頂部111的邊緣連接部分、鰭片頂部111外周的一部分,中軸內周的一部分,以及上冷凝通道端161隔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存在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和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在替代實施例中,可以存在兩個或更多個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和/或兩個或更多個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和/或兩個或更多個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或者它們的任意組合量。舉例來說,可以存在兩個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與至少一個連接通道連通,或者可以存在兩個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與至少一個冷凝通道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連通。只要兩個或更多個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與第二冷凝區域150的多個擋流部114和編織通道116直接或間接連通,則兩個或更多個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直接或間接地連通。與第二蒸發區域130的多個擋流部114和編織通道116間接連通,並且兩個或更多個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與兩個或更多個至少 一個冷凝通道162以及兩個或更多個冷凝通道162直接或間接連通。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和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的流量分別大致均勻。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理解,垂直尺寸和水平尺寸可以分別根據應用和設計要求而變化。只要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與第二冷凝區域150直接或間接連通,則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與第二蒸發區域130以及至少一個連接通道直接或間接連通。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與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直接或間接連通。
每個熱交換鰭片100還包含至少一第一金屬板183和至少一第二金屬板187。第一金屬板183和至少一第二金屬板187共同形成鰭片基部119和鰭片頂部111、包含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的熱交換器增強件115、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分隔擋流部113、多個擋流部114及網狀編織通道116。至少第一金屬板183包含第一內表面以及至少第二金屬板187包含第二內表面。第二內表面包含鰭片基部119、交換器增強件115、鰭片頂部111、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分隔擋流部113、多個擋流部114及網狀編織通道116。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熱交換鰭片100之內部空間抽真空後並充填有工作流體。工作流體以液態蒸氣團塊/氣泡的形式自然地分佈在整個編織通道116中。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包含主蒸發區域(第二 蒸發區域130),主冷凝區域(第二冷凝區域150),蒸氣透過網狀編織通道116從主蒸發區域朝冷凝區域流動,接著流向冷凝通道(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接著流向流體輸送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接著,流向蒸發通道(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當來自至少第一熱源182和至少第二熱源188的熱量分別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蒸發區域120、130(每個鰭片基部119)的周邊時,熱量將工作流體轉化為蒸氣,且蒸汽氣泡在第二蒸發區域130中變大。同時,在第二冷凝區域150中,熱量被去除並且氣泡的尺寸減小。體積膨脹歸因於蒸發,且體積收縮歸因於冷凝,並引起通道(編織通道116,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內工作流體的振盪運動。第二冷凝區域150的體積至少等於或大於第二蒸發區域130的體積,以促進振盪運動。第二蒸發區域13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之間的溫度梯度的淨效應以及在整個編織通道116及工作流體通道(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和至少一個一個蒸發通道122)產生非平衡壓力條件。在向下的工作流體流至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中的增加的輸出壓力增益,在整個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中增強了向上的振盪驅動力,並因改善了應用於垂直操作的電氣和/或電子元件、設備和系統的每個鰭片基部119時傳熱效率降低的問題,進而改善了散熱性能。下蒸發通道端121比下冷凝通道端171更遠離地面,以促進來自向下的工作流體流的工作流體從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被向上驅動進入第二蒸發區域130。通過自持的振動驅動力在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內提供流體輸送,藉此完全地藉由壓力脈動來驅動。
因此,分別通過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在第二蒸發區域13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的網狀編織通道116讓最佳填充率在大約40%至80%之間。與無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和第二蒸發區域13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的編織通道116的熱交換器相比,工作流體的用量減少了40%至60%。多個熱交換鰭片100的重量也減少了,從而不需要昂貴的接合材料或非標準的接合機器。此外,經由第二蒸發區域130的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和編織通道116,更大量的工作流體被包含在遠離地面的第二蒸發區域130中。因此,最大散熱效能處隨著工作流體向上流動而沿與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往上移,並降低第二蒸發區域130變乾的發生機率,進而避免電氣和/或電子元件,設備和/或系統過熱,發生故障或損壞。甚或,通過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更兼容地滿足較低功率與較小的最大工作溫度上限的電氣和/或電子元件和/或設備,使整體的散熱效率提高。與不包含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及至少一個冷凝器的熱交換器相比、蒸發通道122和第二蒸發區域13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的編織通道116相比,當存在不止一個熱源時,例如,在第一和第二熱源之間存在三個熱源而有第一熱源、第二熱源和第三熱源時,則熱交換器10對最接近第二蒸發區域13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的上部外周邊的第二熱源的散熱效率藉此提高。因此,通過更兼容的匹配附接到基板190的接觸表面199上的熱源的散熱效率和功率輸出以及最大熱耐受性,減少了電氣和/或電子元件,設備和/或系統的過熱,故障或損壞的發生機率。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理解,分隔擋流部113的形狀和寬度以及第二蒸發側144和第二冷凝側146的長度可以變化,例如具有波浪形狀,具有更大的取決於應用和設計要求,寬度分別小於或等於較小的寬度並且具有較長或較短的側面,和/或它們的任意組合,並且實施例不限於此。只要第二冷凝側146的上端分別比第二蒸發側144的上端更靠近第二蒸發區域130和第二冷凝區域150的上外周。第二冷凝區域150的編織通道116的體積至少等於或大於第二蒸發區域130的編織通道116的體積。
圖14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替代熱交換鰭片的立體示意圖。圖15為圖14的平面示意圖。參照圖10、11、圖14和15。在替代的熱交換鰭片300中,分隔擋流部313的第二蒸發側344的長度被加長以大於第二冷凝側346的長度。因此,對於電氣和/或電子元件,在垂直操作的裝置和系統中,最大散熱效率處朝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動,以兼容匹配具有功率輸出與最大耐熱性的熱源也更靠近地面的狀況。第二冷凝側346的第二流動側345的上端分別比第二蒸發側344的第二流動側345的上端更靠近第二蒸發區域330和第二冷凝區域350的上外周。第二冷凝區域350的編織通道316的體積至少等於或大於第二蒸發區域330的編織通道316的體積。圖16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替代熱交換鰭片的立體示意圖。圖17為圖16的平面示意圖。參照圖16和17。如圖10至圖15所示,在另一個替代性的熱交換鰭片400中,分隔擋流部413的第二蒸發側444的長度被加長甚至比第二冷凝側446的長度更長。因此,對於電氣和/或電子元件,在垂直操作的裝置和系統 中,最大散熱效率處朝更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動,以兼容匹配具有功率輸出與最大耐熱性的熱源也更靠近地面的狀況。第二冷凝側446的第二流動側445的上端分別比第二蒸發側444的第二流動側445的上端更靠近第二蒸發區域430和第二冷凝區域450的上外周。第二冷凝區域450的編織通道416的體積至少等於或大於第二蒸發區域430的編織通道416的體積。替代熱交換鰭片300和另一替代熱交換器的其他特徵和原理熱交換鰭片400大體上與上面的熱交換鰭片100的實施例相同並且在上面詳細描述,並且為了簡潔起見,此後將不再重複。
圖18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替代熱交換鰭片的立體示意圖。圖19為圖18的平面示意圖。參照圖18和圖19,以及參照圖10至圖17,在又一替代性熱交換鰭片500中,分隔擋流部513的第二蒸發側544的長度被加長以大於第二冷凝側546的長度,並且分隔擋流部513的寬度被加寬。從而減少第二蒸發區域530的編織通道516。因此,對於電氣和/或電子元件,在垂直操作的裝置和系統中,最大散熱效率處朝更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動,以兼容匹配具有功率輸出與最大耐熱性的熱源也更靠近地面的狀況。此外,亦可進一步減小了工作流體用量與熱交換鰭片500的重量。第二流動側545的第二冷凝側546分別比第二蒸發側544的第二流動側545的上端和第二冷凝器的編織通道516的體積更靠近第二蒸發區域530和第二冷凝區域550的上部外周。第二冷凝區域550至少等於或大於第二蒸發區域530的編織通道516的體積。又一替代熱交換鰭片500的其他特徵和原理通常與在圖1的實施例的實施例中詳細描述的相同。為了簡潔起見,下面不再重複上面的熱交 換鰭片100。
多個熱交換鰭片100之網狀編織通道116處於真空狀態下在並具有工作流體,從而使散熱和熱性能與附接到接觸表面的不止一個熱源的散熱要求和熱性能要求兼容地匹配基板190的接觸表面199。這是實心散熱鰭片作不到的。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362、462、5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372、472、5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322、422、522、由錯開的多個擋流部114、314、414、514和分隔擋流部113、313、413、513形成的編織通道116、316、416、516,讓非平衡壓力的狀況增加,從而增強了流道內部工作流體的循環效果,以驅動工作流體依序流過一個冷凝通道162、362、462、5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372、472、5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322、422、522和編織通道116、316、416、516。因此,防止了熱源壁周圍的絕緣覆蓋層形成並限制了熱傳遞。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板183和第二金屬板187的第一內表面和第二內表面分別結合在一起,並且在除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362、462、562以外的區域處一體形成。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372,472,5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322,422,522,以及分隔阻塞物113,313,413,513和編織通道116,316,416,516形成區域,並且實施例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由鋁,或鋁合金等製成,並且通過輥壓接合形成。圖20為圖12之熱交換鰭片100的製造流程圖。請參照圖20,並參照圖10至圖19,在真空狀態製造具有工作 流體的多通道薄熱交換器之方法大致上包含提供步驟610、圖案印刷步驟615、輥壓結合步驟620、充氣步驟(inflating Step)640、插設及抽真空步驟650以及密封及切割步驟660。第一步驟,即步驟610,包含提供至少一第一金屬板和至少一第二金屬板。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第一金屬板及至少一第二金屬板為金屬盤(metal coil),且以開捲器(unwinder)展開並接著由合適的滾輪架(roller stand)對準。接下來,在步驟615中,將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以及編織通道的圖案印刷在至少第一金屬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板體會被清理並通過網版印刷製程(screen printing process)印刷將編織通道的石墨圖案印刷在板體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熱交換鰭片100還包含工作部分918的工作通道916,其從編織通道116的一端延伸到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外邊緣。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過網版印刷製程(screen printing process)印刷將石墨圖案另印刷延伸的工作通道916。隨後,在步驟620中,至少第一金屬片的第一內表面和至少第二金屬片的第二內表面在除通道印刷區域以外的區域中整體結合。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意識到能夠使用石墨作為脫模劑(release agent)而防止至少一第一及第二金屬板一體地結合於至少施加有圖案化加的編織通道的區域,但實施例並不限於此。對於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而言,已知和通用的任何類型的方法或材料都可以用作脫模劑。只要防止至少第一和第二金屬板在輥壓結合步驟之後在所施加的編織通道的至少區域中整體結合即可。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第一和第二金屬板的厚度在約 0.250mm至3.00mm之間。至少第一和第二金屬板中的每一個的減小量在約40%至60%之間。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意識到,至少第一和第二金屬板中的每一個的厚度和減小可以或多或少地取決於材料、起始厚度、板的數量、所採用的工藝和設計。有效和高效的熱性能要求。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形狀是四邊形的;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理解,每個熱交換鰭片可以具有除四邊形之外的形狀,並且可以根據應用和設計要求由不止一種形狀組成。只要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至少一個蒸發通道和編織通道增加了不平衡壓力條件的產生,則能增強工作流體在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至少一個蒸發通道和編織通道中冷卻循環的驅動力,使散熱和熱性能與散熱要求和熱性能要求更加兼容,其中散熱要求和更低功率且更低的最高工作溫度的第一熱源連接到熱交換器更靠近地面,並且功率更大且最大的最大工作溫度允許第二熱源附接到最遠離地面的熱交換器。
圖21為熱交換鰭片處於圖20的製造方法的步驟630之後的立體示意圖。參照圖21,並且參照圖5至圖7。參照圖1A至5,接下來,在步驟630中,將工作管917插入並固定到工作通道916,工作管917從編織通道116的一端延伸到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外邊緣。工作管允許連通外部空氣和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至少一個蒸發通道和編織通道。隨後,在步驟640中,通過壓力被配置成使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內的氣體均勻膨脹的通道來對通道進行膨脹。然 而,實施例不限於此。在替代實施例中,氣體可以是氮氣,氧氣,氬氣,氫氣,二氧化碳或任何通常可買到的商業氣體或其相容混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第一和第二金屬板183、187在充氣之前被插入模具中,以便在每個熱交換鰭片100上均勻充氣。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以及編織通道的高度或半徑從橫截面來看在約0.125mm與1.50mm之間;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理解,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以及編織通道的高度或半徑可以更大或更小和/或變化,或它們的任何組合,取決於材料、起始厚度、薄片數量、所採用的工藝以及有效和高效熱性能的設計要求。
接下來,在步驟650中,將工作物質插入工作管中,然後將空氣抽空。圖22為熱交換鰭片處於圖20的製造方法的步驟660之後的平面示意圖。參照圖22,並且參照參照圖10至圖21,在步驟660中,通過將工作管917弄平並隨後黏合而將其關閉並密封,並且在冷卻之後,切割工作通道916,包含工作通道916和工作管917的工作部分918,從而形成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包含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以及編織通道。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擋流部114的直徑是相同的並且在大約0.500mm和6.00mm之間;並且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理解,取決於材料、起始厚度、片材的數量以及有效和高效的熱性能的設計要求、多個擋流部114的直徑可以更大 或更小。只要由交錯的節距形成的編織通道116、多個擋流部114就增加了編織通道116內不平衡壓力條件的產生,從而增強了工作流體在通道內冷卻循環的驅動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第一金屬板183和至少一第二金屬板187由鋁或鋁合金等製成,並且通過輥壓結合形成;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理解,取決於材料和製造要求,可以採用其他製造工藝來形成至少第一金屬板183和至少第二金屬板187,例如沖壓。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還可以容易地理解,至少一第一金屬板183和至少一第二金屬板187可以由銅或銅合金等或其他可延展的金屬導熱材料製成。取決於應用和設計要求的具有相對高導熱率的材料。只要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可以通過輥壓結合或壓印等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190由鋁或鋁合金等製成,並且適合於利用釬焊技術將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每個鰭片基部119永久釬焊至每個安裝凹槽192。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取決於應用和設計要求,基板190也可以由銅、銅合金等或具有相對較高的熱導率的其他可延展的金屬導熱材料製成。只要每個鰭片基部119可以被熱和機械地永久地安裝到每個安裝凹槽192即可。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190由具有相對較高的導熱率的固態可延展金屬導熱材料製成。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在替代實施例中,基板190處於真空下,並且在其中具有工作流體。在又一替代實施例中,基板190具有入口和出口,工作流體在其中和附近流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果使用沖壓工藝等形成每個熱交換鰭 片100,則相關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任何連接方法,例如超聲焊接,擴散焊接,激光焊接等,都可以。在除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至少一個蒸發通道和編織通道的形成區域以外的區域,採用“第一內表面”和“第二內表面”將第一內表面和第二內表面整體結合在一起,以實現真空密封。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果採用沖壓工藝等,則根據尺寸和應用,可在內部形成具有三角形、矩形、梯形、凹角等橫截面幾何形狀的軸向或圓周芯結構。至少一冷凝通道、至少一連接通道、至少一蒸發通道以及編織通道的表面。毛細結構可用於通過毛細作用力促使冷凝流體流回到蒸發表面,從而使蒸發表面保持較大的熱通量。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以容易地理解,在替代實施例中,可以在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整個製造方法中採用進一步的熱處理工藝,並且實施例不限於所描述的那些。另外,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意識到,可以將附加步驟添加到該過程中,以便將附加特徵併入成品中。同樣,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更改步驟。作為示例,但不限於此:合金化,鑄造,剝皮和預熱的準備步驟:中間步驟,例如中間退火;可以採用諸如固熔熱處理或最終退火,拉伸,整平,縱切,修邊和時效等精加工步驟。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包含具有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至少一個蒸發通道以及編織通道的一側膨脹的輥壓片。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在替代實施例中,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可包含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至少一個蒸 發通道以及在其兩側上經由兩個側向膨脹的輥壓黏合片的編織通道。在又一替代實施例中,包含具有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以及編織通道的一側膨脹的輥壓黏合片的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可以用為一個獨立熱交換器,並且實施例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工作流體由丙酮製成;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對於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以使用其他工作流體。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工作流體可包含環戊烷或正己烷。只要工作流體可以被熱源汽化並且蒸氣可以凝結回到工作流體並流回熱源處。
提供了包含多個熱交換鰭片100和基板190的熱交換器500。每個熱交換鰭片100包含具有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的熱交換器增強件115,以及形成編織物的多個擋流部114以及周圍的網狀編織通道116。編織通道116由每個熱交換鰭片100的至少第一金屬板183和至少第二金屬板187形成。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及編織通道116處於真空中並且在其中具有工作流體。至少一個冷凝通道162、至少一個連接通道172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122以及編織通道116增加了不平衡壓力條件的產生,從而增強了工作流體在通道內自行冷卻循環的驅動力,更兼容地匹配散熱和熱性能,其中散熱要求和熱性能要求為連接到熱交換鰭片100的更接近地面的功率較低且最大的最高工作溫度的第一熱源182和功率較高且最高允許最大工作溫度的第二熱源188附接到距離地面最遠的熱交換鰭片100。
在實施例中,提供了在真空中在其中具有工作流體的多個 熱交換鰭片,每個熱交換鰭片包含至少第一金屬板和至少第二金屬板。至少第一和第二金屬板形成鰭片基部和鰭片頂部,以及包含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至少一個蒸發通道、分隔擋流部、多個擋流部和編織物的熱交換器。熱交換器的多個熱交換鰭片中的每個熱交換鰭片的通道。與實心的熱交換器相比,每個熱交換鰭片處於真空狀態且在至少一個冷凝通道、至少一個連接通道及至少一個蒸發通道和編織通道中具有工作流體,從而增加了其散熱和熱性能。通過增加非平衡壓力條件的產生來增強工作流體在通道內自行冷卻循環的驅動力。因此,防止了熱源壁周圍的絕緣覆蓋層形成並限制了熱傳遞。而且,由於通道的緣故,可以減少工作流體的用量,從而減小了熱交換鰭片的重量,從而不需要昂貴的接合材料或非標準的接合機器。
此外,由於工作流體在靠近安裝表面之一側要沿反重力方向向上流時會受到重力的引響而導致上升效率下降,故本實施例藉由冷凝器區域的編織通道的容積至少等於或大於蒸發器區域的編織通道的容積、在向下的工作流體流中增加輸出壓力增益、在整個至少一個方向上增強向上的振盪驅動力來改善連接通道和至少一個蒸發通道連接到蒸發器區域的編織通道之特徵來改善,藉以增加工作流體於通道內受熱影響自行流動的驅動力。更明顯地,對於垂直運行的電氣和/或電子元件、設備和系統,由於溫度上升,與高功率電氣和/或電子元件和/或設備相比,功率較低的電氣和/或電子元件和/或設備。每個熱交換器鰭片的最大散熱效率為不靠近地面,大多數工作流體由於重力而聚集,但離地面較遠。因此,更相容的散熱和熱性能匹配與散熱要求和熱性能要求,低 功率和較低的最大工作溫度第一熱源更接近地面和更高功率和更大的最大工作溫度允許第二熱源遠離地面。
目前揭露的發明概念並不以於此呈現的實施例為限,而是應根據以於此揭露之觀念為基準的原理解釋發明概念的完整範圍。元件的方向及標號,如「上」、「下」、「頂」、「底」、「水平」、「垂直」、「左」、「右」等,不是指絕對的關係、位置及/或位向。諸如「第一」及「第二」等元件的用語非為字面上的意思而僅為分辨用語。於此,用語「包含」或「包含」、「包涵」及「具有」具體指出元件、步驟及/或上述之群組或結合的存在,且不會排除額外的一或多個元件、步驟及/或上述之群組或結合的存在。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步驟的順序不是絕對的。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單數元件的用語,如使用「一」,並不代表「僅一」的意思,而是代表「一或多個」的意思。於此,「及/或」代表「及」或者「或」以及「及」且「或」。於此,範圍及子範圍表示所有範圍,包含在其中的整個及/或部分的量值,且界定或修改範圍及子範圍的用語(如「至少」、「大於」、「小於」、「不少於」等)代表子範圍及/或上或下限。通篇揭露中描述的各種實施例的元件之所有熟悉本技藝者熟知或將熟知的結構上及功能上之相等物應屬於於此描述之特徵及請求項的範疇。此外,無論所揭露的內容最終有沒有於請求項中詳細提及,任何於此揭露的內容皆不應被解釋為習知技術。
鑑於可以應用所公開的原理的許多可能的實施例,我們保留要求保護本文描述的特徵和動作的任何和所有組合的權利,包含要求保護屬於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之內的所有權利。在本申請的整個起訴期 間,或在要求本申請的利益或優先權的任何申請中,前述權利要求以及在所附權利要求書中以及在任何時候提出的任何權利要求中在字面上和等效地敘述的前述描述以及組合。
此外,根據上述實施例之板式散熱器、熱交換鰭片及其製造方法,透過內密合部之寬段的設計,來減少液態工質的填充量,透過內密合部之窄段的設計來區隔熱區與冷區,讓板式散熱器維持原本的散熱效能。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界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a:板式散熱裝置
10a:基座
20a、22a:熱源
100a:板式散熱器
110a:內密合部
111a:寬段
112a:窄段
120a:外密合部
121a:底邊
122a:彎折結構
130a:儲液環部
131a:長邊
132a:短邊
133a:支撐部
D:間距
L1、L2、L3、L4:長度
S:儲液空間
S1:冷區
S2:熱區
SC:連通區
SC1、SC2:連通區之兩端
H:水平方向
G:重力方向
W1、W2、W3、W4:寬度

Claims (26)

  1. 一種板式散熱器,包含:一內密合部;一外密合部,將該內密合部圍繞於內;以及一儲液環部,銜接該內密合部與該外密合部,該儲液環部具有一儲液空間;其中,該內密合部包含一寬段及一窄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儲液環部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及一短邊,該寬段的長度大於該長邊的一半長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定義一水平方向,該水平方向垂直於一重力方向,該儲液環部之外輪廓具有相連的一長邊及一短邊,該寬段的寬度大於該短邊在該水平方向上的一半長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外密合部之外輪廓具有一底邊,該寬段較該窄段靠近該底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儲液環部具有多個支撐部,該些支撐部位於該儲液空間並分別位於該內密合部之該窄段的相對兩側。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儲液空間包含一熱區、一冷區及一連通區,該熱區與該冷區分別位於該內密合部之該窄段的相對兩側,該連通區位於該內密合部之該寬段的外圍,且該連通區之相對兩端分別連通該熱區及該冷區。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定義一水平方向, 該水平方向垂直該重力方向,該熱區與該冷區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相等。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熱區與該冷區在重力方向上的長度相異。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定義一水平方向,該水平方向垂直該重力方向,該熱區與該冷區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相異。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熱區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大於該冷區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且該冷區在重力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該熱區在重力方向上的長度。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冷區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大於該熱區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且該冷區在重力方向上的長度大於該熱區在重力方向上的長度。
  12.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定義一水平方向,該水平方向垂直該重力方向,該連通區之相對兩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相等。
  13.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儲液環部具有多個支撐部,該些支撐部分別位於該內密合部之該窄段的相對兩側,該連通區之相對兩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等於任二相鄰該支撐部的間距。
  14.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儲液環部具有多個支撐部,該些支撐部分別位於該內密合部之該窄段的相對兩側,該連通區之相對兩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大於任二相鄰該支撐部的間距。
  15.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定義一水平方向,該水平方向垂直該重力方向,該連通區之相對兩端在水平方向上的寬度相 異。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式散熱器,其中該外密合部具有一彎折結構,該彎折結構用以組接於一基座。
  17. 一種板式散熱裝置,包含:一基座;以及多個板式散熱器,凸出於該基座之一側,每一該板式散熱器包含:一內密合部;一外密合部,將該內密合部圍繞於內;以及一儲液環部,銜接該內密合部與該外密合部,該儲液環部具有一儲液空間;其中,該內密合部包含一寬段及一窄段。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板式散熱裝置,其中該外密合部具有一彎折結構,該彎折結構插接於該基座。
  19. 一種熱交換器,包含:多個熱交換鰭片,每一該熱交換鰭片包含一鰭片基部、一交換器增強件及一鰭片頂部,該鰭片頂部與該鰭片基部相對;以及一基板,該些熱交換鰭片裝設於該基板;其中,每一該熱交換鰭片還包含一第一蒸發區域、一第二蒸發區域、一第一冷凝區域及一第二冷凝區域,該第一蒸發區域和該第二蒸發區域的外圍是由該鰭片基部所界定以及該第一冷凝區域和該第二冷凝區域的外圍是由該鰭片頂部所界定,該第一蒸發區域和該第二蒸發區域之下側外周分別由該鰭片基部和該 鰭片頂部相連的一第一邊緣定義,以及該第一蒸發區域和該第二蒸發區域之上側外周緣分別由該鰭片基部和該鰭片頂部相連的一第二邊緣定義;其中,每一該第二蒸發區域和每一該第二冷凝區域更各包含一分隔擋流部之至少一部分,該分隔擋流部具有一第二蒸發側、一第二冷凝側和一第二流動側,該第二冷凝側的上端比該第二蒸發側的上端更靠近該第二蒸發區域的上周邊與該第二冷凝區域的上周邊。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每一該第二蒸發區域和每一該第二冷凝區域各包含多個擋流部,該些擋流部彼此分離並在其周圍形成一編織通道。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二流動側之相對兩側分別連接到該第二蒸發側和該第二冷凝側的上端。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分隔擋流部的該第二蒸發側的長度大於該第二冷凝側的長度。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分隔擋流部的該第二蒸發側的長度小於該第二冷凝側的長度。
  24.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第二冷凝區域的該編織通道的體積大於等於該第二蒸發區域的編織通道的體積。
  25. 如請求項20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每一該第一冷凝區域包含至少一冷凝通道,每一該第一蒸發區域包含至少一蒸發通道,每一該第一冷凝區域和每一該第一蒸發區域還包含至少一連接通道,該 至少一冷凝通道之一端透過該至少一連接通道與該至少一蒸發通道連通之一端,該至少一冷凝通道之另一端與該至少一蒸發通道連通之另一端連通於該編織通道。
  26.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熱交換器呈垂直擺放而讓每一該第一蒸發區域與每一該第二蒸發區域的最高水平高度高於每一該第一冷凝區域與每一該第二冷凝區域的最高水平高度。
TW110101201A 2020-01-13 2021-01-13 板式散熱器、板式散熱裝置及熱交換器 TWI801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1118 2020-01-13
TW109101118 2020-01-13
US202062970731P 2020-02-06 2020-02-06
US62/970,731 2020-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9216A TW202129216A (zh) 2021-08-01
TWI801796B true TWI801796B (zh) 2023-05-11

Family

ID=7412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1201A TWI801796B (zh) 2020-01-13 2021-01-13 板式散熱器、板式散熱裝置及熱交換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48662B1 (zh)
CN (3) CN216694602U (zh)
FI (1) FI3848662T3 (zh)
TW (1) TWI8017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48662B1 (en) * 2020-01-13 2022-11-16 Cooler Master Co., Ltd. Heat exchanger fin and manufacturing mehtod of the same
WO2024067973A1 (en) * 2022-09-29 2024-04-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oling apparatu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uch a cooling apparatu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8130A1 (en) * 2010-07-21 2012-01-2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Thermal siphon structure
TW201314158A (zh) * 2011-09-29 2013-04-01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用於中高壓變頻器的散熱裝置
EP2677261A1 (en) * 2012-06-20 2013-12-25 ABB Technology AG Two-phase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5115331A (zh) * 2015-10-01 2015-12-02 张娇 一种平板热管及其应用方法
CN205262267U (zh) * 2015-11-23 2016-05-25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平板式环路热管散热器系统
CN106686947A (zh) * 2016-12-30 2017-05-17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通信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6065U1 (de) * 2002-10-18 2003-04-03 Liau Ian Fu Wärmesenke
CN204404869U (zh) * 2015-01-20 2015-06-17 华北电力大学 集成并行多通道回路热管的散热装置
CN105140194B (zh) * 2015-07-03 2018-02-02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热超导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41401B (zh) * 2018-12-07 2023-11-17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散热翅片及级连嵌槽散热器
EP3848662B1 (en) * 2020-01-13 2022-11-16 Cooler Master Co., Ltd. Heat exchanger fin and manufacturing mehtod of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8130A1 (en) * 2010-07-21 2012-01-2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Thermal siphon structure
TW201314158A (zh) * 2011-09-29 2013-04-01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用於中高壓變頻器的散熱裝置
EP2677261A1 (en) * 2012-06-20 2013-12-25 ABB Technology AG Two-phase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5115331A (zh) * 2015-10-01 2015-12-02 张娇 一种平板热管及其应用方法
CN205262267U (zh) * 2015-11-23 2016-05-25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平板式环路热管散热器系统
CN106686947A (zh) * 2016-12-30 2017-05-17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通信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7134U (zh) 2021-12-14
CN113108633B (zh) 2022-12-23
EP3848662A1 (en) 2021-07-14
FI3848662T3 (fi) 2023-03-06
CN216694602U (zh) 2022-06-07
EP3848662B1 (en) 2022-11-16
TW202129216A (zh) 2021-08-01
CN113108633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1796B (zh) 板式散熱器、板式散熱裝置及熱交換器
KR100606283B1 (ko) 히트 파이프 유니트 및, 히트 파이프 유형의 열교환기
US6789611B1 (en) Bubble cycling heat exchanger
US7007504B2 (en) Condenser
TWI738602B (zh) 多通道薄熱交換器
CN107917554A (zh) 平板热管扩展式冷凝装置
CN214950816U (zh) 热交换器鳍片
US11725885B2 (en) Heat exchanger fi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214582691U (zh) 热交换鳍片组及热交换器
CN114001572A (zh) 一种散热器
CN218353007U (zh) 散热器及通信设备
KR101907592B1 (ko) Tv용 판형 진공 열전달 장치
CN115052461B (zh) 一种脉动热管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CN220733292U (zh) 一种翼型均温板
JP2596720Y2 (ja) 半導体素子用放熱器
CN217929007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7283907U (zh) 大功率脉动热管导热结构
US20220120520A1 (en) Three dimensional pulsating heat pipe
CN116916627A (zh) 一种翼型均温板及其热量传递方法
KR101618355B1 (ko) 탑 플레이트 타입 방열핀의 성형툴조립체
CN114485233A (zh) 一种冲击回流式重力热虹吸管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TW201224352A (en) Heat sink for LED 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