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9096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9096B
TWI799096B TW111102691A TW111102691A TWI799096B TW I799096 B TWI799096 B TW I799096B TW 111102691 A TW111102691 A TW 111102691A TW 111102691 A TW111102691 A TW 111102691A TW I799096 B TWI799096 B TW I7990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layer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2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1379A (zh
Inventor
徐嘉均
王媛慈
Yu Ping Kuo
鄭孝威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2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9096B/zh
Priority to CN202210644139.4A priority patent/CN115036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9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909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37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71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a change of the texture state of a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5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e.g. plate or f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基板、驅動元件、多個發光元件以及膽固醇型液晶層。驅動元件位於基板上。多個發光元件位於基板上,且電性連接驅動元件。膽固醇型液晶層位於多個發光元件上,且具有第一區及第二區,其中,第二區與驅動元件的距離大於第一區與驅動元件的距離,且第二區的d/p值大於第一區的d/p值,其中d為膽固醇型液晶層的厚度,且p為膽固醇型液晶層中的膽固醇型液晶分子的螺距。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LED)顯示裝置具有省電、高效率、高亮度及反應時間快等優點。為了實現全彩化,目前的一種做法是將色轉換材料設置於需要進行光色轉換的微型發光二極體上,以將微型發光二極體的光色轉換成不同的光色。然而,從實測光譜可以發現,色轉換材料仍存在色轉換效率(color conversion efficiency)不足的問題。舉例而言,請參照圖1,圖1是現有的顯示裝置中藍色微型發光二極體發出的藍光分別經過綠及紅色轉換材料轉換光色後測得的光譜圖,其中曲線S1表示經綠色轉換材料轉換後測得的透射率光譜,曲線S2表示經紅色轉換材料轉換後測得的透射率光譜。從圖1可以看出,曲線S1、S2在約460nm的藍光波長附近仍有明顯的波峰出現,表示其仍有漏藍光的現象,且還導致色域(color gamut)廣度不足。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具有提高的色轉換效率及更廣的色域。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基板;驅動元件,位於基板上;多個發光元件,位於基板上,且電性連接驅動元件;以及膽固醇型液晶層,位於多個發光元件上,且具有第一區及第二區,其中,第二區與驅動元件的距離大於第一區與驅動元件的距離,且第二區的d/p值大於第一區的d/p值,其中d為膽固醇型液晶層的厚度,且p為膽固醇型液晶層中的膽固醇型液晶分子的螺距。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區及第二區分別對應至少一個發光元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色轉換層,位於多個發光元件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反射式偏光片,位於多個發光元件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四分之一波片,位於反射式偏光片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式偏光片的穿透軸與四分之一波片的慢軸之間的夾角為45度或135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補償膜,位於四分之一波片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濾光 層,位於膽固醇型液晶層上。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電路基板;多個發光元件,位於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電路基板;膽固醇型液晶層,位於多個發光元件上;反射式偏光片,位於多個發光元件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四分之一波片,位於反射式偏光片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以及色轉換層,位於多個發光元件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發光元件發藍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式偏光片的穿透軸與四分之一波片的慢軸之間的夾角為45度或135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色轉換層位於多個發光元件與反射式偏光片之間、反射式偏光片與四分之一波片之間、或四分之一波片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補償膜,位於四分之一波片與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補償膜為+C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濾光層,位於膽固醇型液晶層上。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20、30、40: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驅動元件
130、131、132、133:發光元件
140:膽固醇型液晶層
1m、1n:區域
A-A’:剖面線
A1:第一區
A2:第二區
A3:第三區
AH:黏著層
B2:藍光
Bo:射出光
CF:濾光層
CFb:藍色濾光結構
CFg:綠色濾光結構
CFr:紅色濾光結構
CT:色轉換層
CV:蓋板
d:厚度
D1、D2、D3:距離
Go:射出光
Gr:藍光
p:螺距
Pc:圓偏振光
PS:補償膜
Pw:P波
Ro:射出光
RP:反射式偏光片
S1、S2、S3、S4、S5、S6:曲線
SPb、SPg、SPr:子畫素
T1、T2:色轉換結構
WL:導線
WP:四分之一波片
Ws:S波
圖1是現有的顯示裝置中藍色微型發光二極體發出的藍光分別經過綠及紅色轉換材料轉換光色後測得的光譜圖。
圖2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2B是沿圖2A的剖面線A-A’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2C是圖2A的顯示裝置20的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A是如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透射率模擬結果。
圖3B是顯示裝置的光強度模擬結果。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7A是如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色偏模擬結果。
圖7B是如圖6所示的顯示裝置40的色偏模擬結果。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 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地,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接」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而不脫離本文的教導。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或「下方」可以包括上方 和下方的取向。
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圖2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的局部上視示意圖。圖2B是沿圖2A的剖面線A-A’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2C是圖2A的顯示裝置10的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圖式的表達較為簡潔,圖2A示意性繪示顯示裝置10的基板110、驅動元件120、發光元件130以及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並省略其他構件。
請參照圖2A至圖2C,顯示裝置10包括:基板110;驅 動元件120,位於基板110上;多個發光元件130,位於基板110上,且電性連接驅動元件120;以及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上,且具有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其中,第二區A2與驅動元件120的距離D2大於第一區A1與驅動元件120的距離D1,且第二區A2的d/p值大於第一區A1的d/p值。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可以是電路基板,基板110中可以設置顯示裝置10需要的元件或線路,例如驅動元件120、開關元件、儲存電容、電源線、驅動訊號線、時序訊號線、電流補償線、檢測訊號線等等。另外,基板110還可以包括位於其表面上的多個接墊,且此些接墊可用於電性連接基板110中設置的元件或線路與基板110外部的元件或線路,例如驅動元件120或發光元件130。
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元件120可以設置於基板110上與發光元件130相同的一側,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元件120可以設置於基板110上與發光元件130相對的一側或其他適當之處。
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0可以是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LED),且發光元件130例如是於生長基板上製造後,透過巨量轉移製程轉置於基板110上,並分別透過導線WL電性連接至驅動元件120,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0可以分別透過例如銲料或導電膠電性連接至基板110的多個接墊,再通過此些接墊電性連接至驅動元件120。發光元件130可以 包括發光元件131、發光元件132以及發光元件133,其中發光元件131、132、133可以皆為藍色發光二極體,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1、132、133可以視需要具有不同的光色。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1、132、133可以分別構成顯示裝置10的子畫素SPr、SPg、SPb,且子畫素SPr、SPg、SPb可以共同構成顯示裝置10的一個畫素。
請參照圖2C,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中的膽固醇型液晶分子呈螺旋結構,且具有螺距p。當膽固醇型液晶層140具有厚度d時,厚度d與螺距p的比值d/p越大,則其反射率將越高。舉例而言,根據本發明的模擬結果,當以圓偏光入射螺距p為0.295μm的膽固醇型液晶層140時,d/p值與反射率最大值的對應關係如下表1所示。
Figure 111102691-A0305-02-0010-1
請參照圖2A,由於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第二區A2與驅動元件120的距離D2大於第一區A1與驅動元件120的距離D1,第二區A2對應的發光元件130因電阻壓降(IR drop)造成的亮度降低將大於第一區A1對應的發光元件130因IR drop造成的亮度降低。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可以使膽固醇型液晶層140 的第二區A2的反射率大於第一區A1的反射率,藉以補償第二區A2對應的發光元件130的光強度,使得發光元件130能夠在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呈現近似或實質上相同的亮度。換言之,可以使第二區A2的d/p值大於第一區A1的d/p值,亦即使第二區A2的厚度大於第一區A1的厚度。藉由使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各個區具有不同的厚度,能夠調整各個區的光強度,進而提高顯示裝置10的整體亮度均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膽固醇型液晶層140還可以具有第三區A3,且第三區A3與驅動元件120的距離D3大於第二區A2與驅動元件120的距離D2。同樣地,藉由使第三區A3的d/p值(或厚度)大於第二區A2的d/p值(或厚度),能夠使第三區A3的反射率大於第二區A2的反射率,進而補償第三區A3對應的發光元件130因IR drop造成的亮度降低,使得發光元件130能夠在第一區A1、第二區A2以及第三區A3皆呈現近似或實質上相同的亮度。
根據本實施例的模擬結果,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第一區A1、第二區A2以及第三區A3的d/p值、反射率以及經膽固醇型液晶層140補償前、後的光強度如下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第一區A1、第二區A2以及第三區A3的補償後光強度大致相同,表示顯示裝置10的亮度均勻性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
Figure 111102691-A0305-02-0011-2
Figure 111102691-A0305-02-0012-4
在一些實施例中,膽固醇型液晶層140還可以依據顯示裝置10的顯示畫面的亮度分布狀況而被區分為更多個區,各個區可以對應一個或多個發光元件130,且同一區內的多個發光元件130可以具有相近的補償前光強度,以進行相同程度的光強度補償。各個區對應的發光元件130的數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在某些實施例中,各個區可以對應一個發光元件131、一個發光元件132、或一個發光元件133,藉以個別調整子畫素SPr、SPg、SPb的射出光Ro、Go、Bo的亮度。
請參照圖2B,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可以包括色轉換層CT,色轉換層CT可以位於發光元件131、132、133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以使發光元件131、132、133可以視需要分別搭配不同的色轉換材料來構成全彩化的畫素。色轉換層CT的材質可以包括量子點(QD)、螢光材料或性質類似的波長轉換材料,例如矽酸鹽類、矽氮化物類、硫化物類、量子點類或石榴石類等,以讓發光元件131、132、133發出的色光分別轉換成具有所需色彩的光線。舉例而言,色轉換層CT可以包括色轉換結構T1、T2,其中,色轉換結構T1可以對應發光元件131設置, 以將發光元件131發射的藍光轉換為例如紅光,且色轉換結構T2可以對應發光元件132設置,以將發光元件132發射的藍光轉換為例如綠光,發光元件133發射的藍光則不需進行色轉換,如此一來,發光元件131、132、133可以構成一個全彩化的畫素。
由於膽固醇型液晶分子遵守布拉格反射定律,可以透過調整液晶分子的螺距p來使膽固醇型液晶層140反射特定波長的入射光。在本實施例中,膽固醇型液晶層140可被設置成用以反射發光元件131、132發出的藍光。舉例而言,膽固醇型液晶層140可以具有區域1m及區域1n,其中,由發光元件131發出後未經色轉換結構T1轉換就離開色轉換結構T1的藍光可再被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區域1m反射回到色轉換結構T1進行再次光色轉換,且由發光元件132發出後未經色轉換結構T2轉換就離開色轉換結構T2的藍光可再被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區域1n反射回到色轉換結構T2進行再次光色轉換。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可以包括黏著層AH,黏著層AH可以位於發光元件130與色轉換層CT之間,以增加色轉換層CT與發光元件130之間的結合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黏著層AH還可以位於發光元件131、132、133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可以包括反射式偏光片RP,反射式偏光片RP可以位於發光元件131、132、133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式偏光片RP可以位於色轉換層CT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換言之,色轉換層 CT可以位於發光元件131、132、133與反射式偏光片RP之間,但不限於此。發光元件131、132、133發出的非極化光中的P波會穿過反射式偏光片RP,而S波可被反射式偏光片RP反射回色轉換層CT。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可以包括四分之一波片WP,且四分之一波片WP可以位於反射式偏光片RP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以將通過反射式偏光片RP的P波轉為圓偏振光。在某些實施例中,反射式偏光片RP的穿透軸與四分之一波片WP的慢軸(slow axis)之間的夾角可以為45度或135度,以使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反射頻譜能夠匹配藍色發光二極體的光頻譜。由於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反射具有極化選擇性,藉由設置反射式偏光片RP與四分之一波片WP能夠提高發光元件131、132、133的光利用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可以包括濾光層CF,且濾光層CF可以位於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上。濾光層CF可以包括例如紅色濾光結構CFr、綠色濾光結構CFg以及藍色濾光結構CFb,其中,紅色濾光結構CFr可以重疊於發光元件131,綠色濾光結構CFg可以重疊於發光元件132,且藍色濾光結構CFb可以重疊於發光元件133。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可以包括蓋板CV,蓋板CV可以位於濾光層CF上,且蓋板CV可以是透明基板,且其材料可以包括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其他適合的材料。
圖3A是如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透射率模擬結果。曲線S3表示顯示裝置10的發光元件132發出的藍光波峰位於約450nm處。曲線S4表示針對包括發光元件132的子畫素SPg測得的透射率隨波長的變化。從曲線S4可以看出,在圖2B中,發光元件132發出的藍光B2先經色轉換層CT的色轉換結構T2進行色轉換,接著P波Pw通過反射式偏光片RP且S波Ws被反射式偏光片RP反射,之後P波Pw通過四分之一波片WP且轉為圓偏振光Pc,接著膽固醇型液晶層140的區域1n將圓偏振光Pc中的藍光Gr反射回色轉換結構T2進行再次色轉換,使得子畫素SPg的射出光Go中藍光的比例能夠明顯降低,亦即能夠消除漏藍光的現象。類似地,包括發光元件131的子畫素SPr的射出光Ro中也能夠具有降低的藍光比例。
圖3B是顯示裝置的光強度模擬結果,其中,曲線S5顯示對子畫素SPg測得的光強度對波長的變化,且曲線S6顯示子畫素SPg中未設置膽固醇型液晶層140、反射式偏光片RP以及四分之一波片WP所測得的光強度對波長的變化。從圖3B可以看出,曲線S5的綠光強度比曲線S6提高了約1.3倍,表示色轉換效率提升了30%,且曲線S5在450nm附近並無明顯波峰,而曲線S6在450nm附近仍可測得明顯波峰,表示顯示裝置10確實能夠消除漏藍光的現象,進而有效提高色轉換效率。此外,經由模擬結果得知,其Rec.2020色域(color coverage)還能夠從77%提高到88%以上。
以下,使用圖4至圖6繼續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並且,沿用圖2A至圖2C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相關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圖2A至圖2C的實施例,在以下的說明中不再重述。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顯示裝置20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30,位於基板110上,且電性連接基板110;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上;反射式偏光片RP,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四分之一波片WP,位於反射式偏光片RP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色轉換層CT,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濾光層CF,位於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上;以及蓋板CV,位於濾光層CF上。
與如圖2A至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相比,圖4所示的顯示裝置2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20的色轉換層CT可以位於反射式偏光片RP與四分之一波片WP之間。如此一來,發光元件130發出的藍光可以先經過反射式偏光片RP濾出P波、接著經過色轉換層CT進行色轉換、接著經過四分之一波片WP轉為圓偏振光、接著再由膽固醇型液晶層140將藍光反射回色轉換層CT進行再次色轉換,藉以提高顯示裝置20的色轉換效率。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顯示裝置30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30,位於基 板110上,且電性連接基板110;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上;反射式偏光片RP,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四分之一波片WP,位於反射式偏光片RP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色轉換層CT,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濾光層CF,位於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上;以及蓋板CV,位於濾光層CF上。
與如圖2A至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相比,圖5所示的顯示裝置3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20的色轉換層CT可以位於四分之一波片WP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如此一來,發光元件130發出的藍光可以先經過反射式偏光片RP濾出P波、接著經過四分之一波片WP轉為圓偏振光、接著經過色轉換層CT進行色轉換、接著再由膽固醇型液晶層140將藍光反射回色轉換層CT進行再次色轉換,藉以提高顯示裝置30的色轉換效率。
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顯示裝置40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30,位於基板110上,且電性連接基板110;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上;色轉換層CT,位於多個發光元件130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反射式偏光片RP,位於色轉換層CT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四分之一波片WP,位於反射式偏光片RP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濾光層CF,位於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上;以及蓋板CV,位於濾光層CF上。
與如圖2A至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相比,圖6所示的 顯示裝置40的不同之處在於:顯示裝置40還可以包括補償膜PS,補償膜PS可以位於四分之一波片WP與膽固醇型液晶層140之間,且補償膜PS可以是+C板(+C plate),但不限於此。
圖7A是如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色偏模擬結果。圖7B是如圖6所示的顯示裝置40的色偏模擬結果。相較於圖7A的模擬結果,從圖7B可以看出,顯示裝置40的色偏情況明顯改善,尤其在大視角的色差量有大幅降低,表示補償膜PS確實有助於改善色偏的情況。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藉由設置膽固醇型液晶層來將未經色轉換層成功轉換光色的光反射回色轉換層,同時藉由設置反射式偏光片及四分之一波片來提高發光元件的光利用率,使得顯示裝置能夠具有更高的色轉換效率和更廣的色域。另外,本發明的顯示裝置藉由膽固醇型液晶在不同的d/p值下的反射率不同,能夠產生不同的光強度增益,如此一來,能夠對光強度不同的各個區域進行不同程度的光強度補償,從而有效改善顯示裝置的亮度均勻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驅動元件
130:發光元件
140:膽固醇型液晶層
A-A’:剖面線
A1:第一區
A2:第二區
A3:第三區
D1、D2、D3:距離
WL:導線

Claims (8)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基板;驅動元件,位於所述基板上;多個發光元件,位於所述基板上,且電性連接所述驅動元件;以及膽固醇型液晶層,位於所述多個發光元件上,且具有第一區及第二區,其中,所述多個發光元件位於所述基板與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所述第二區與所述驅動元件的距離大於所述第一區與所述驅動元件的距離,且所述第二區的d/p值大於所述第一區的d/p值,其中d為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的厚度,且p為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中的膽固醇型液晶分子的螺距。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區及所述第二區分別對應至少一個所述發光元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色轉換層,位於所述多個發光元件與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反射式偏光片,位於所述多個發光元件與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四分之一波片,位於所述反射式偏光片與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反射式偏光片的穿透軸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慢軸之間的夾角為45度或135度。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補償膜,位於所述四分之一波片與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濾光層,位於所述膽固醇型液晶層上。
TW111102691A 2022-01-21 2022-01-21 顯示裝置 TWI799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691A TWI799096B (zh) 2022-01-21 2022-01-21 顯示裝置
CN202210644139.4A CN115036341A (zh) 2022-01-21 2022-06-08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691A TWI799096B (zh) 2022-01-21 2022-01-21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9096B true TWI799096B (zh) 2023-04-11
TW202331379A TW202331379A (zh) 2023-08-01

Family

ID=83123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691A TWI799096B (zh) 2022-01-21 2022-01-21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6341A (zh)
TW (1) TWI7990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7903A1 (en) * 2001-02-22 2006-09-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bodies containing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04090431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胆甾相液晶聚合物取向层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CN106098962A (zh) * 2016-07-08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振光学组件、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71286A (zh) * 2018-12-17 2019-03-15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7903A1 (en) * 2001-02-22 2006-09-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bodies containing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04090431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胆甾相液晶聚合物取向层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CN106098962A (zh) * 2016-07-08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振光学组件、oled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71286A (zh) * 2018-12-17 2019-03-15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6341A (zh) 2022-09-09
TW202331379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0690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16507165A (ja) 高色域量子ドットディスプレイ
JP48189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液晶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アレイ基板
US10135034B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pixel-integrated black matrix and elliptical polarizer
US10203545B2 (en) Display panels and polarizers thereof
TW201234085A (en) Display panel
US10401677B2 (en) Optical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01337320A (ja) 半透過型の液晶表示素子
TW202038493A (zh) 顯示面板
JP2004287323A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US1093585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072041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JP2011018554A (ja) 表示装置
WO2023173527A1 (zh) 混接显示装置以及拼接显示装置
TWI799096B (zh) 顯示裝置
TWI804456B (zh) 顯示裝置
TW539894B (en) Planar display device
TWI224224B (en) Color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90383988A1 (en) Composite optical film,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TWI703725B (zh) 顯示裝置
TWI691765B (zh) 顯示裝置
KR10194707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40022634A (ko) 퀀텀 로드 발광 표시장치
TWI839694B (zh) 顯示裝置
TWI759241B (zh) 畫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