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8694B -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 Google Patents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8694B
TWI798694B TW110116884A TW110116884A TWI798694B TW I798694 B TWI798694 B TW I798694B TW 110116884 A TW110116884 A TW 110116884A TW 110116884 A TW110116884 A TW 110116884A TW I798694 B TWI798694 B TW I7986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communication software
receiving device
virtual camera
data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6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4914A (zh
Inventor
吳鎮吉
施嘉南
江進富
吳壯為
曾榮堃
Original Assignee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6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8694B/zh
Priority to US17/584,340 priority patent/US1184915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244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4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8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86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7Server bas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274Storing end-user multimedia data in response to end-user request, e.g. network recorder
    • H04N21/2747Remote storage of video programs received via the downstream path, e.g. from the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7Implementing a Virtual Machine [V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資料分享方法包含提供接收裝置及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接收裝置將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以及當接收裝置接收到由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傳來的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Description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本發明描述一種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尤指一種利用虛擬相機裝置變更硬體註冊碼的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各種投影機系統以及會議報告系統已經被快速地發展,並也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會議報告系統可以結合投影機系統而使報告者在呈現資料時的便利性增加。目前的會議報告系統大多以無線通訊的資料傳輸方式為主流。無線通訊的資料傳輸方式又可分為兩種模式。在第一種模式下,參與會議的成員所用的電腦必須要安裝好特定軟體,電腦可將硬碟、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或是唯讀記憶光碟(CD-ROM)等裝置進行識別。接著,將上述實體或是虛擬的存儲裝置內之資料,透過無線網路傳輸至螢幕或是顯示器上。在第二種模式下,參與會議的成員所用的電腦可與傳送裝置連接,當傳送裝置透過接收裝置與螢幕或是顯示器建立連結後,電腦內的資料即可投放於螢幕或是顯示器上。近年來,藉由利用無線通訊的資料傳輸方式進行會議報告,可增加操作效率以及增加便利性。
USB傳輸埠的管理是重視資訊安全必要注意的項目之一,原因為USB的資料存取功能是最常發生資訊安全問題的功能。在資訊安全管理的範疇中,最有效且最常用的方式為關閉USB的資料存取功能。換句話說,USB傳輸埠 僅保留5V(伏特)/0.5A(安培)以及5V/0.9A的電源供應功能。然而,在一般電腦的作業系統中,當USB傳輸埠連結於電腦後,電腦與USB連接埠會利用人體學介面裝置(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指令(Command)溝通。隨後,電腦即可辨識USB傳輸埠的硬體規格以及資料。USB傳輸埠的硬體規格以及資料可由裝置管理員介面檢視。然而,由於HID指令可由USB傳輸埠傳送至電腦,因此仍然會被質疑HID指令的安全性。換句話說,一般當USB連接於電腦時,由於HID指令視為侵入式輸入訊號,故仍有資訊安全的疑慮以及風險。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資料分享方法。資料分享方法包含提供接收裝置及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接收裝置將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以及當接收裝置接收到由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傳來的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資料分享系統。資料分享系統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及接收裝置。接收裝置連結於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接收裝置將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當接收裝置接收到由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傳來的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100:資料分享系統
NB1:第一影像資料源
NB2:第二影像資料源
TX1:第一傳送裝置
TX2:第二傳送裝置
V1及V2:影像資料訊號
RX:接收裝置
10:通訊模組
11:圖像處理器
12:記憶體
13a至13c:相機記憶體
14:中央處理器
15a:第一通訊軟體
15b:第二通訊軟體
15c:通訊軟體
16:顯示器
F1至F5:路徑
VC1及VC2:虛擬相機裝置
S301至S303:步驟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資料分享系統之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2圖係為第1圖之資料分享系統中,接收裝置內之作業系統在運作的示意圖。
第3圖係為第1圖之資料分享系統中,執行資料分享方法的流程圖。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資料分享系統100之實施例的方塊圖。資料分享系統100包含第一傳送裝置TX1、接收裝置RX以及顯示器16。資料分享系統100也可以包含多個傳送裝置,例如包含第二傳送裝置TX2。接收裝置RX連結於第一傳送裝置TX1以及第二傳送裝置TX2。接收裝置RX可用無線的方式與第一傳送裝置TX1以及第二傳送裝置TX2進行資料傳輸,例如使用無線保真(Wi-Fi)的方式通訊。第一傳送裝置TX1耦接於第一影像資料源NB1。第二傳送裝置TX2耦接於第二影像資料源NB2。第一影像資料源NB1以及第二影像資料源NB2可為兩台電腦。第一影像資料源NB1以及第二影像資料源NB2內可安裝作業系統。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接收裝置RX可將至少一個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舉例而言,當第一傳送裝置TX1耦接於第一影像資料源NB1時,接收裝置RX可將原本顯示於第一影像資料源NB1(電腦)中之裝置管理員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強制變更為某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換句話說,第一影像資料源NB1(電腦)中之裝置管理員所顯示之硬體資料已經被變更過。因此,在裝置管理員之介面中僅顯示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如顯示:USB 2.0 HD UVC Webcam)的情況下,可以降低資料受到入侵的風險。並且,當接收裝置RX接收到由至少一個傳送裝置傳來的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可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舉例而言,接收裝置RX內可安裝Skype的通訊軟體,當接收裝置RX接收到由第一影像 資料源NB1透過第一傳送裝置TX1傳來的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可以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Skype的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如遠端桌面分享功能或是視訊功能)。資料分享系統100架構的細節於後文詳述。
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接收裝置RX內包含通訊模組10、圖像處理器11、記憶體12、相機記憶體13a至13c、中央處理器14、第一通訊軟體15a以及第二通訊軟體15b。接收裝置RX內的結構可以合理地變動,例如相機記憶體的數量以及通訊軟體的安裝數量可以合理變更。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接收裝置RX可以依據至少一個通訊軟體,產生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的資料於記憶體12中。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可將影音串流資料傳送至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的通訊平台,細節如下。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第一通訊軟體15a以及第二通訊軟體15b可為兩相異的通訊軟體。第一通訊軟體15a以及第二通訊軟體15b可以透過路徑F1,驅動中央處理器14發出指令訊號。中央處理器14發出的指令訊號可以透過路徑F2傳送至圖像處理器11。接著,通訊模組10可以透過路徑F3,接收由第一傳送裝置TX1傳來的影像資料訊號V1,以及接收由第二傳送裝置TX2傳來的影像資料訊號V2。接著,圖像處理器11會透過路徑F4,將相機記憶體13a至13c內存的虛擬相機裝置資料讀出,並緩存於記憶體12中。通訊模組10會與圖像處理器11溝通,並將影像資料訊號V1以及影像資料訊號V2傳至圖像處理器11。圖像處理器11可為顯示卡或是顯示晶片等等。圖像處理器11可由記憶體12內讀取虛擬相機裝置資料,並透過中央處理器14的輔助,將影像資料訊號V1以及影像資料訊號V2重新編碼,以兼容至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的通訊平台。例如,第一通訊軟體15a為「Skype」,其平台有遠端桌面分享功能以及視訊功能。第二通訊軟體15b為「Zoom」,其平台有遠端桌面分享功能以及視訊功能。影像資料訊號V1以及影像資料訊號V2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硬體註冊識別碼重新修正後,即 可以兼容第一通訊軟體15a及/或第二通訊軟體15b的遠端桌面分享功能以及視訊功能。換句話說,資料分享系統100並不需要實體的「相機設備」,可以透過接收裝置RX強制將至少一個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因此,資料分享系統100除了可以有高安全性外,也具有很高的操作便利性。並且,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使用者可以透過接收裝置RX的介面或是按鍵,以手動的方式將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設置為虛擬相機裝置。或者,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可以主動地請求接收裝置RX,將其設置為虛擬相機裝置。
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第一影像資料源NB1耦接於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第一傳送裝置TX1,用以產生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並且,接收裝置RX可以辨識第一傳送裝置TX1,例如使用辨識碼或是文字名稱,網路位址等等方式辨識。第一影像資料源NB1可透過第一傳送裝置TX1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傳送至接收裝置RX。接收裝置RX內第一通訊軟體15a被執行後,接收裝置RX可利用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如對應相機記憶體13a內存的虛擬相機資料),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轉換為對應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以上所述的資料轉換可更為一對一的轉換,亦即第一影像資料源NB1發出的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利用第一虛擬相機裝置,被轉換成對應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第一影像資料源NB1耦接於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第一傳送裝置TX1,用以產生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並且,接收裝置RX可以辨識第一傳送裝置TX1,例如使用辨識碼或是文字名稱,網路位址等等方式辨識。第一影像資料源NB1可透過第一傳送裝置TX1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傳送至接收裝置RX。接收裝置RX內第一通訊軟體15a以及第二通訊軟體15b被執行後,接收裝置RX利用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如對應相機記憶體13a及/或相機記憶體13b內存的虛擬相機資料)將 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轉換為對應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轉換為對應第二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以上所述的資料轉換可更為一對二的轉換,亦即第一影像資料源NB1發出的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利用第一虛擬相機裝置,被轉換成對應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以及對應第二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第一影像資料源NB1耦接於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第一傳送裝置TX1,用以產生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並且,第二影像資料源NB2耦接於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第二傳送裝置TX2,用以產生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接收裝置RX可以辨識第一傳送裝置TX1及第二傳送裝置TX2。第一影像資料源NB1透過第一傳送裝置TX1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傳送至接收裝置RX。第二影像資料源NB2透過第二傳送裝置TX2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傳送至接收裝置RX。接收裝置RX內的第一通訊軟體15a被執行後,接收裝置RX可以利用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分別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轉換為對應第一通訊軟體15a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轉換為對應第一通訊軟體15a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換句話說,以上所述的資料轉換可視為二對一的轉換,亦即第一影像資料源NB1發出的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以及第二影像資料源NB2發出的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可被轉換為對應第一通訊軟體15a所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第一影像資料源NB1耦接於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第一傳送裝置TX1,用以產生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並且,第二影像資料源NB2耦接於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第二傳送裝置TX2,用以產生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接收裝置RX可辨識第一傳送裝置TX1及第二傳送裝置TX2。第一影像資料源NB1可透過第一傳送裝置TX1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傳送至接收裝置RX。第二影像資料源NB2可透過第二傳送裝置TX2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傳送 至接收裝置RX。接收裝置RX內的第一通訊軟體15a及第二通訊軟體15b被執行後,接收裝置RX可利用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分別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轉換為對應第一通訊軟體15a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以及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轉換為對應第二通訊軟體15b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換句話說,以上所述的資料轉換可視為二對二的轉換,亦即第一影像資料源NB1發出的第一影像資料訊號V1,可被轉換為對應第一通訊軟體15a所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第二影像資料源NB2發出的第二影像資料訊號V2,可被轉換為對應第二通訊軟體15b所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並且,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可切換為多種操作模式。舉例而言,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可執行延伸顯示能力識別(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模式,以支援多種影音傳輸埠,如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結合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或是支援C類型的通用序列匯流排(USB-Type C)。在通訊模組10將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所傳送的多媒體資料解封包後,可將壓縮的多媒體資料暫存至虛擬相機裝置的相機記憶體13a至13c。接著,圖像處理器11可以將壓縮的多媒體資料解壓縮,並進一步執行畫面合成。或者,在通訊模組10將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所傳送的多媒體資料解封包後,圖像處理器11可以直接將壓縮的多媒體資料解壓縮。而解壓縮後的多媒體資料再暫存至虛擬相機裝置的相機記憶體13a至13c。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可執行通用序列匯流排(USB)模式。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可以利用通用序列匯流排,透過USB取得第一影像資料源NB1及/或第二影像資料源NB2的畫面。接著,第一傳送裝置TX1及/或第二傳送裝置TX2可以產生無線影音封包。並且,在一般情況中,若是通訊軟體尚未啟動,則通訊模組10將多媒體資料解封包後,將壓縮的多媒體資料 暫存至圖像處理器11的記憶體12。接著,圖像處理器11可以直接將壓縮的多媒體資料解壓縮,並進一步執行畫面合成。
第2圖係為資料分享系統100中,接收裝置RX內之作業系統OS在運作的示意圖。接收裝置RX內可以安裝作業系統,例如Linux。作業系統OS下可運行通訊軟體15c、視訊擷取及裝置輸出框架(在Linux底下稱為:V4L2應用程式框架17)、以及圖像框架(Graphics Frame)18。接收裝置RX可以執行在作業系統OS之下的通訊軟體15c。在通訊軟體15c被執行後,接收裝置RX可以呼叫作業系統OS中的視訊擷取及裝置輸出框架(在Linux底下稱為:V4L2應用程式框架17)。V4L2應用程式框架17可以存取前述提及之相機記憶體13a至13c,以產生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如虛擬相機裝置VC1及VC2。虛擬相機裝置VC1及VC2的資料可存於圖像處理器11之記憶體12中。接著,圖像框架18,可以利用虛擬相機裝置VC1及VC2將影像資料訊號進行轉換。由於接收裝置RX可將原本顯示於裝置管理員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強制變更為某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因此,影像資料訊號可兼容於通訊軟體15c的功能或是格式。最後,兼容於通訊軟體15c之影像資料訊號即可被影像擷取模組19存取。例如,影像擷取模組19可為具有電腦桌面快照或是錄影的模組。影像擷取模組19可將資料傳送至上層軟體,以使通訊軟體15c可以提供給使用者各種服務。舉例而言,接收裝置RX可具有視訊分享模式以及桌面分享模式。在視訊模式時,接收裝置RX可利用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然而,在桌面分享模式時,接收裝置RX可將影音串流資料再利用圖像框架(Graphics Framework),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螢幕快照資料。換句話說,無論是動態畫面的視訊模式或是靜態畫面的桌面分享模式,接收裝置RX都可以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可兼容一個或多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資料。因此,資料分享系統100具有很高的操作便利 性。
在資料分享系統100中,還具備畫面分割的功能,說明如下。資料分享系統100可引入複數個影像資料源。該些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至少一個傳送裝置,用以產生複數個影像資料訊號。並且,該些影像資料訊號可透過至少一個傳送裝置傳送至接收裝置RX。接收裝置RX可驅動至少一個通訊軟體,以產生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接收裝置RX可以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後,執行分割畫面程序,以將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對應的至少一個影像合成。換句話說,在多個電腦連接於接收裝置RX的情況下,接收裝置RX除了可以將多個電腦的輸出影像資料訊號兼容於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外,接收裝置RX還可以對多個電腦的輸出影像資料之畫面進行合成。因此,資料分享系統100應用至諸如多方會議的場合時,可讓會議執行的流暢度增加。
應當理解的是,前述提及的「通訊軟體」可為任何具備雙方以影音通訊的應用程式。通訊軟體可有對應的通訊平台。接收裝置RX可將影音串流資料傳送至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的通訊平台。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通訊平台之介面,將影音串流資料透過通訊平台分享至其他的使用者。
第3圖係為資料分享系統100中,執行資料分享方法的流程圖。資料分享系統100執行資料分享方法的流程包含步驟S301至步驟S303。步驟S301至步驟S303的說明如下。
步驟S301:提供接收裝置RX及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TX1;步驟S302:接收裝置RX將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TX1的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虛擬相機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步驟S303:當接收裝置接收到由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TX1傳來的至少 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步驟S301至步驟S303的細節已於前文中詳述,故於此將不再贅述。在本發明的資料分享系統100中,由於接收裝置RX可利用虛擬相機裝置,強制修改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因此,對於電腦端(影像資料源)而言,由於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已經變更,故可以增加資訊安全等級。
綜上所述,本發明描述一種資料分享系統以及資料分享方法。資料分享系統之接收裝置內的軟體可以產生虛擬相機之資料,故接收裝置可以強制修改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因此,本發明的資料分享系統至少具有兩個優點。第一、由於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已經變更,故可以增加資訊安全等級。第二、傳送裝置的硬體註冊識別碼兼容於至少一個通訊軟體之虛擬相機裝置。換句話說,無論是通訊軟體支援之動態畫面的視訊模式或是靜態畫面的桌面分享模式,接收裝置都可以將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可兼容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資料。因此,本發明的資料分享系統具有很高的操作便利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資料分享系統
NB1:第一影像資料源
NB2:第二影像資料源
TX1:第一傳送裝置
TX2:第二傳送裝置
V1及V2:影像資料訊號
RX:接收裝置
10:通訊模組
11:圖像處理器
12:記憶體
13a至13c:相機記憶體
14:中央處理器
15a:第一通訊軟體
15b:第二通訊軟體
16:顯示器
F1至F5:路徑

Claims (20)

  1. 一種資料分享分法,包含:提供一接收裝置及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該接收裝置將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的一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一虛擬相機裝置的一硬體註冊識別碼;及當該接收裝置接收到由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傳來的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利用該虛擬相機裝置,將該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該接收裝置依據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產生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的資料於一記憶體中;及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將該影音串流資料傳送至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的一通訊平台。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該接收裝置辨識一第一傳送裝置;該第一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一傳送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及執行一第一通訊軟體,以使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該接收裝置辨識一第一傳送裝置;該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一傳送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及執行一第一通訊軟體及一第二通訊軟體,以使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一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二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一第二影像資料源產生一第二影像資料訊號;該接收裝置辨識一第一傳送裝置及一第二傳送裝置;及執行一第一通訊軟體,以使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一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分別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一第二影像資料源產生一第二影像資料訊號;該接收裝置辨識一第一傳送裝置及一第二接收裝置;及執行一第一通訊軟體及一第二通訊軟體,以使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 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一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分別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二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在該接收裝置安裝一作業系統;執行一通訊軟體;在該通訊軟體被執行後,呼叫該作業系統中的一個視訊擷取及裝置輸出框架(Framework),以產生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並將其資料儲存於一記憶體中;及該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利用該視訊擷取及裝置輸出框架傳輸至該虛擬相機裝置,以轉換為該影音串流資料。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複數個影像資料源產生複數個影像資料訊號;該些影像資料訊號透過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傳送至該接收裝置;驅動至少一個通訊軟體,以產生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在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虛擬相機裝置,將該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後,執行一分割畫面程序,以將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對應的至少一個影像合成。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另包含:該接收裝置將該影音串流資料傳送至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的一通訊平台,以使該影音串流資料透過該通訊平台分享至一使用者。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接收裝置具有一視訊分享模式以及一桌面分享模式,在該視訊模式時,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將該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以及在桌面分享模式時,該接收裝置再將該影音串流資料利用一圖像框架(Graphics Framework),轉換為對應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螢幕快照資料。
  11. 一種資料分享系統,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及一接收裝置,連結於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其中該接收裝置將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的一硬體註冊識別碼變更為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之一虛擬相機裝置的一硬體註冊識別碼,以及當該接收裝置接收到由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傳來的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時,利用該虛擬相機裝置,將該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接收裝置包含一記憶體,該接收裝置依據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產生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的資料於該記憶體中,及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將該影音串流資料傳送至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的一通訊平台。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該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一第一傳送裝置,用以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 其中該接收裝置辨識該第一傳送裝置,該第一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一傳送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且該接收裝置內一第一通訊軟體被執行後,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該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一第一傳送裝置,用以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其中該接收裝置辨識該第一傳送裝置,該第一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一傳送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且該接收裝置內的一第一通訊軟體及一第二通訊軟體被執行後,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一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二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該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一第一傳送裝置,用以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及一第二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該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一第二傳送裝置,用以產生一第二影像資料訊號;其中該接收裝置辨識該第一傳送裝置及該第二傳送裝置,該第一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一傳送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該第二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二傳送裝置將該第二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且 該接收裝置內的一第一通訊軟體被執行後,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一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分別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16.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另包含:一第一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該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一第一傳送裝置,用以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及一第二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該至少一個傳送裝置中的一第二傳送裝置,用以產生一第二影像資料訊號;其中該接收裝置辨識該第一傳送裝置及該第二傳送裝置,該第一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一傳送裝置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該第二影像資料源透過該第二傳送裝置將該第二影像資料訊號傳送至該接收裝置,且該接收裝置內的一第一通訊軟體及一第二通訊軟體被執行後,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中的一第一虛擬相機裝置及/或一第二虛擬相機裝置分別將該第一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一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及將第二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該第二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接收裝置安裝一作業系統,該接收裝置執行在該作業系統之下的一通訊軟體,在該通訊軟體被執行後,該接收裝置呼叫該作業系統中的一個視訊擷取及裝置輸出框架(Framework),以產生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並將其資料儲存於一記憶體中。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另包含:複數個影像資料源,該些影像資料源耦接於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用以產生複數個影像資料訊號;其中該些影像資料訊號透過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傳送至該接收裝置,該接收裝置驅動至少一個通訊軟體,以產生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且在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虛擬相機裝置,將該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後,執行一分割畫面程序,以將該至少一個第一傳送裝置對應的至少一個影像合成。
  19.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接收裝置將該影音串流資料傳送至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對應的一通訊平台,以使該影音串流資料透過該通訊平台分享至一使用者。
  20.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接收裝置具有一視訊分享模式以及一桌面分享模式,在該視訊模式時,該接收裝置利用該至少一個虛擬相機裝置將該至少一個影像資料訊號轉換為對應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影音串流資料,以及在桌面分享模式時,該接收裝置再將該影音串流資料利用一圖像框架(Graphics Framework),轉換為對應該至少一個通訊軟體支援的螢幕快照資料。
TW110116884A 2021-05-11 2021-05-11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TWI798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6884A TWI798694B (zh) 2021-05-11 2021-05-11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US17/584,340 US11849156B2 (en) 2021-05-11 2022-01-25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data sharing system capable of changing hardware registr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6884A TWI798694B (zh) 2021-05-11 2021-05-11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4914A TW202244914A (zh) 2022-11-16
TWI798694B true TWI798694B (zh) 2023-04-11

Family

ID=83998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6884A TWI798694B (zh) 2021-05-11 2021-05-11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9156B2 (zh)
TW (1) TWI79869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0964A (zh) * 2011-07-21 2013-06-01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行動通訊裝置、系統和方法
US20190199773A1 (en) * 2012-08-01 2019-06-27 Ricoh Company, Ltd.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0231924A (zh) * 2019-06-06 2019-09-13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视讯会议系统及其传送端装置
CN110460890A (zh) * 2018-05-07 2019-11-15 青岛海尔多媒体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多路视频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2009774A (zh) * 2018-08-14 2020-03-01 潘人豪 能安全傳輸圖檔之方法
CN112153406A (zh) * 2020-09-27 2020-12-2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数据生成方法、显示设备及服务器
US20210037095A1 (en) * 2013-11-07 2021-02-04 Cole Asher Ratia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on multiple computing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8361B2 (ja) * 2010-11-22 2015-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コンテンツ送受信システム
US20160066159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ProSports Technologies, LLC Current event and outside event data transmission to eventgoer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0964A (zh) * 2011-07-21 2013-06-01 Proteus Digital Health Inc 行動通訊裝置、系統和方法
US20190199773A1 (en) * 2012-08-01 2019-06-27 Ricoh Company, Ltd.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210037095A1 (en) * 2013-11-07 2021-02-04 Cole Asher Ratia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on multiple computing devices
CN110460890A (zh) * 2018-05-07 2019-11-15 青岛海尔多媒体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多路视频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2009774A (zh) * 2018-08-14 2020-03-01 潘人豪 能安全傳輸圖檔之方法
CN110231924A (zh) * 2019-06-06 2019-09-13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视讯会议系统及其传送端装置
CN112153406A (zh) * 2020-09-27 2020-12-2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数据生成方法、显示设备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68955A1 (en) 2022-11-17
TW202244914A (zh) 2022-11-16
US11849156B2 (en)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40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ipheral communication with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11528156B2 (en) Secondary-stream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isplay method for use in conference, conference system, and peripheral device
CN112367543B (zh) 显示设备、移动终端、投屏方法及投屏系统
US11457177B2 (en)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transmitter thereof
JP2007311957A (ja)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
US11496708B2 (en)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WO202216122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图像处理芯片和电子设备
CN109753259B (zh) 一种投屏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312565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895437B2 (en)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TWI798694B (zh) 資料分享方法與資料分享系統
US20210081160A1 (en) Image transmission device, image display system capable of remote screenshot, and remote screenshot method
WO2023125659A1 (zh) 图像处理电路及数据传输方法
EP4344221A1 (en) Multi-application scree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495903B2 (ja) Av伝送装置
KR102168948B1 (ko) 모바일 영상 관제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11506458U (zh) 可实现无线投屏的智能视频通讯控制电路及投屏装置
CN115328842A (zh) 资料分享方法与资料分享系统
CN220137604U (zh) 智能平板及智能平板系统
CN220191033U (zh) 用于大屏显示设备的耳机接口电路及大屏显示设备
WO2017086610A1 (ko) 사물인터넷 기능이 부가된 학습용 휴대형 피코 프로젝터
WO202402098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会议系统、无线传屏器和存储介质
JP2001008053A (ja) 画像投影装置
WO2023165580A1 (zh) 语音连麦的合流方法及设备
CN113992898A (zh) 一种支持多显示接口输入的投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