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7940B -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 Google Patents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7940B
TWI797940B TW110149777A TW110149777A TWI797940B TW I797940 B TWI797940 B TW I797940B TW 110149777 A TW110149777 A TW 110149777A TW 110149777 A TW110149777 A TW 110149777A TW I797940 B TWI797940 B TW I7979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feel
adjustment
keyboard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6771A (zh
Inventor
楊宸
紀智耀
蕭紹崙
陳志豪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9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794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7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79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6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677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鍵盤包含多個按鍵、調整框及複合操作鈕。調整框對應多個按鍵設置,並且對應於多個按鍵中的至少其中一個進行移動與干涉。複合操作鈕包含手感切換器和非手感旋鈕。手感切換器包含切換軸和切換手柄;切換軸可轉動的連接調整框以移動調整框,切換手柄從切換軸向外延伸;非手感旋鈕至少部分的環繞手感切換器。其中,前述至少其中一個按鍵的手感回饋隨著手感切換器的轉動而改變,而隨著非手感旋鈕的旋轉可產生非手感訊號。

Description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本發明涉及一種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尤其涉及一種可調整按壓手感的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習知鍵盤的按鍵通常只提供一種按壓手感,因此使用者必須依據個人的按壓習慣在眾多不同按壓手感的鍵盤中選擇具有合適按壓手感的鍵盤。然而,當使用者在不同操作狀態(例如打字、玩遊戲等)時,通常希望有不同按壓手感,因此只提供單一按壓手感的鍵盤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使得使用者必須另外購置具有不同按壓手感的鍵盤,造成額外花費以及閒置鍵盤的收納問題。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其可調整按鍵的按壓手感並可提供非手感訊號。
於一實施例,一種手感調整鍵盤,包含:多個按鍵;調整框,對應前述多個按鍵設置,前述調整框可移動並且干涉前述多個按鍵中的至少其中一個;及複合操作鈕,包含:手感切換器,包含切換軸和切換手柄,前述切換軸可轉動的連接調整框以移動前述調整框,前述切換手柄從前述切換軸向外延 伸;及非手感旋鈕,至少部分的環繞前述手感切換器;其中,前述至少其中一個按鍵的手感回饋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轉動而改變,而隨著前述非手感旋鈕的旋轉可產生非手感訊號。
於另一實施例,一種手感調整鍵盤,包含:鍵盤外殼;多個按鍵,前述多個按鍵設置在前述鍵盤外殼上;及複合操作鈕,前述複合操作鈕設置在靠近前述鍵盤外殼的邊緣,前述複合操作鈕包括:旋鈕,前述旋鈕設置在前述鍵盤外殼的外表面;及切換器,前述切換器至少部分被前述旋鈕包圍,前述切換器包括切換軸和切換手柄,前述切換軸具有頂端部被設置於前述旋鈕的中間,前述切換手柄由前述切換軸的頂端部向外延伸;其中,前述切換手柄在第一手感位置和第二手感位置之間旋轉的期間,至少部分前述切換手柄的擺動投影與前述旋鈕重疊。
於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具有多個按鍵的手感調整鍵盤的複合操作鈕,包括:手感切換器,包括切換軸和切換手柄,前述切換軸可轉動的連接鍵盤,前述切換手柄從前述切換軸向外延伸,在前述切換手柄和前述切換軸旋轉時,前述手感切換器產生調整力量來干涉前述多個按鍵中的至少其中一個;及非手感旋鈕,前述非手感旋鈕至少部分地環繞前述手感切換器;其中,前述多個按鍵的其中之一的手感回饋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旋轉而改變,而隨著前述非手感旋鈕的旋轉可產生非手感訊號。
1、1B、1C、1F:鍵盤
10:上蓋
110:第一按鍵開口
120:開口
20、20A、20B、20C、20D、20E、20F:調整機構
201、211、211A、211B:調整件
210:調整框
212:第二按鍵開口
214:定位孔
215:框條
216:操作部
217:子框條
218:凸肋
219:定位結構
220、220A、230、240:調整部
222:水平段
224:直立段
225、226:凹口部
228:第一斜面
251:遮蔽件
260:緊固配件
261:限制部分
30、30A、30B、30C:按鍵
301:回復機構
302:殼體
303:定位孔
304:撞擊部
310:手感回饋件
312:定位部
314、364:延伸臂
316:扭簧本體
320:鍵帽
330:下殼體
331:定位座
3312:通孔
332:卡扣部
333:開口部
334:承靠部
335:側壁
336:容置空間
337:第二斜面
338:容置區
339:槽道
340:上殼體
342:通孔
344:扣孔部
350:活動軸
352:作動部
3521:下抵觸面
3522:上抵觸面
3523:頂點
354:致動部
356:限位部
358:接合部
360:回復單元
360A:複合彈性件
362:定位部
363:彈簧本體
370:彈性體
380:開關層
385:板件
390:開關單元
391:電路板
322:光發射器
394:光接收器
40、40F:操作鈕
410:槽孔
420:手感切換器
421:切換手柄
422:切換軸
430:非手感旋鈕
431:旋動件
432:編碼器
440:透光部件
450:樞軸板
451:滑動槽
452:磁鐵
453:橫向邊緣
460、470:發光件
50:定位塊
510:下塊部
520:上塊部
530:栓孔
540:通道
60:螺栓
d1、d1’、d2、d2’:距離
JA:軸向
M:馬達
TP1:第一手感位置
TP2:第二手感位置
Z:軸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鍵盤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及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2A及圖2B為可應用於圖1A的鍵盤的按鍵的回復機構實施例於不同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2C為圖2A的下殼體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3A至圖3C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調整機構定位於上蓋的分解示意圖、組合示意圖及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3D為圖3A的定位塊的放大示意圖。
圖3E為圖3A的調整機構的示意圖。
圖4A為圖1A的按鍵具有第一按壓手感的剖視示意圖。
圖4B及圖4C為顯示按鍵處於圖4A的狀態時調整機構與上蓋相對位置的底視圖及局部剖視圖。
圖5A為圖1A的按鍵具有第二按壓手感的剖視示意圖。
圖5B及圖5C為顯示按鍵處於圖5A的狀態時調整機構與上蓋相對位置的底視圖及局部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調整機構的示意圖。
圖7A為應用圖6的調整機構的鍵盤的按鍵具有第一按壓手感的剖面示意圖。
圖7B為圖7A的按鍵無下殼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8A為應用圖6的調整機構的鍵盤的按鍵具有第二按壓手感的剖面示意圖。
圖8B為圖8A的按鍵無下殼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9A及圖9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調整機構定位於上蓋的分解示意圖及組合圖。
圖9C為圖9A的調整機構的示意圖。
圖10為應用圖9A的設計的鍵盤具有第一按壓手感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11為應用圖9A的設計的鍵盤具有第二按壓手感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12A及圖12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按鍵的分解示意圖及無上殼體的上視示意圖。
圖12C為圖12A的按鍵無上殼體的局部挖空視圖。
圖13為顯示圖12A的調整件的變化例的示意圖。
圖14為顯示圖12A的調整件的另一變化例的示意圖。
圖15為顯示圖14的調整件的變化例的示意圖。
圖16為顯示應用圖12A的按鍵的鍵盤的下殼體與調整機構的配置示意圖。
圖17為顯示圖1A的鍵盤的變化例的示意圖。
圖18為圖6的調整機構的變化例的示意圖。
圖19為調整機構的另一變化例的示意圖。
圖20為根據本發明變化例的手感調整鍵盤的示意圖。
圖21A和21B分別為顯示圖20中手感調整鍵盤的複合操作鈕的局部示意圖。
圖22為顯示圖21A中手感調整鍵盤的複合操作鈕的局部示意圖,其中按鍵、鍵盤外殼和電路板都被省略了。
圖23A及圖23B分別為根據本發明不同實施例的手感調整鍵盤的複合操作鈕及調整機構的部分底視圖。
圖24A和圖24B分別為根據本發明另一變化例的手感調整鍵盤的複合操作鈕及調整機構的橫截面圖。
為使對本發明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瞭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鍵盤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及局部剖視示意圖。如圖1A及圖1B所示,於一實施例,鍵盤1包含上蓋10、調整 機構20及多個按鍵30。上蓋10具有多個第一按鍵開口110。調整機構20設置上蓋10下方,且調整機構20包含調整框210及多個調整部220。調整框210包含多個框條215(示於圖3E),多個框條215定義多個第二按鍵開口212,多個第二按鍵開口212分別對應多個第一按鍵開口110,且每一調整部220鄰近於對應的第二按鍵開口212。每一按鍵30包含手感回饋件310,且每一按鍵30位於對應的第一按鍵開口110及第二按鍵開口212中,使得調整部220與對應的按鍵30的手感回饋件310對應。調整框210可相對於上蓋10移動,以藉由每一調整部220驅動手感回饋件310局部移動,進而改變按鍵30提供的按壓手感。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鍵盤1可為獨立裝置或整合於電子裝置作為外接或內建的輸入裝置。於此實施例,鍵盤1包含九個按鍵(例如按鍵30),並排列成3x3陣列形式,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鍵盤可包含至少一個按鍵,且鍵盤所包含的按鍵數目、按鍵的排列方式並不以實施例為限,例如鍵盤可為單一按鍵形式或為QWERTY鍵盤形式。
在此須注意,於本發明的鍵盤1中,按鍵可具有任何包含手感回饋件的按鍵結構(例如按鍵30、30A、30B、30C等),且不以實施例所示為限。按鍵30包含鍵帽320(示於圖1A及圖1B)及回復機構301。回復機構301設置於鍵帽320下方,以提供回復力,使鍵帽320於按壓後回復到按壓前的位置。此外,按鍵可還包含開關單元,用以產生觸發訊號。依據實際應用,按鍵亦可選擇性包含光源單元,用以產生光線,以形成發光按鍵。
於一實施例,如圖2A及圖2B所示,圖2A及圖2B為可應用於圖1A的鍵盤1的按鍵(例如按鍵30)的回復機構301實施例於不同視角的分解示意圖。回復機構301包含殼體302及回復單元360。回復單元360及手感回饋件310設置於 殼體302中,且殼體302的上部自第一按鍵開口110突出,且殼體302的下部至少部分位於第二按鍵開口212中。具體而言,殼體302包含下殼體330、上殼體340及活動軸350。下殼體330較佳由上蓋10所支承以穿設於第一按鍵開口110及第二按鍵開口212中。上殼體340與下殼體330結合以形成容置空間336,且上殼體340具有通孔342。活動軸350可活動地與上殼體340結合以自通孔342突出,且活動軸350具有作動部352。手感回饋件310及回復單元360位於容置空間336中,回復單元360設置於下殼體330及活動軸350之間。回復單元360提供回復力以帶動活動軸350及其上的作動部352朝遠離下殼體330的方向移動,且調整框210相對於上蓋10移動時,調整部220改變手感回饋件310相對於作動部352的位置。
具體而言,下殼體330較佳為沿X軸、Y軸及Z軸方向延伸的座體,而上殼體340為對應下殼體330的蓋體。下殼體330較佳與上殼體340結合而形成內有容置空間336的殼體302,以供容置例如回復單元360及手感回饋件310。舉例而言,下殼體330可具有卡扣部332,而上殼體340具有扣孔部344,使得下殼體330及上殼體340沿Z軸方向藉由卡扣部332及扣孔部344相互扣合。此外,下殼體330較佳具有承靠部334,用以承靠於上蓋10。具體而言,下殼體330較佳具有兩個承靠部334。兩個承靠部334沿Y軸方向設置於下殼體330上部的相對兩側,使得承靠部334可為下殼體330於Y軸方向朝外延伸的翼部。如圖1B所示,當殼體302設置於上蓋10的第一按鍵開口110中時,下殼體330的承靠部334承靠於上蓋10環繞第一按鍵開口110的部分,且上殼體340突出於上蓋10並藉由活動軸350耦接鍵帽320。
上殼體340的通孔342較佳對應活動軸350頂部形狀,使得活動軸350可自上殼體340的下方可移動地穿設於上殼體340的通孔342,且活動軸350的 頂部突出於通孔342。活動軸350較佳具有作動部352、致動部354、限位部356及接合部358。舉例而言,活動軸350較佳為柱狀帽蓋,作動部352及限位部356較佳沿柱狀帽蓋的下周緣設置,致動部354較佳自柱狀帽蓋的下端突出,而接合部358較佳設置於活動軸350的頂部。
具體而言,作動部352包含向下延伸的凸塊,且凸塊具有下抵觸面3521、上抵觸面3522與頂點3523,頂點3523位於下抵觸面3521與上抵觸面3522之間。舉例而言,凸塊可為角形塊,使得下抵觸面3521與上抵觸面3522較佳朝彼此斜向延伸連接於頂點3523,亦即頂點3523相對於下抵觸面3521與上抵觸面3522朝外(例如Y軸方向)突出。致動部354對應開關單元設置,且致動部354較佳為自柱狀帽蓋底部中央向下突出的柱體,用以觸發開關單元產生觸發訊號。限位部356較佳為自活動軸350兩側徑向突出的柱體,使得兩柱體末端部之間的距離大於上殼體340的通孔342的口徑,藉此可避免活動軸350相對於下殼體330移動時自上殼體340脫離。接合部358可為例如形成於活動軸350頂部的十字形卡合柱,用以與鍵帽320接合,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接合部358可為其他形式(例如卡合孔),以與鍵帽320接合。
於後同時參考圖1B及圖2A至圖2C,詳細說明各組件於下殼體330的配置。於此實施例,回復單元360較佳為彈簧,且下殼體330具有定位座331,使得回復單元360可定位於定位座331。舉例而言,定位座331為自下殼體330底部朝上殼體340延伸突出的環形柱體,使得彈簧(即回復單元360)的一端可套設於定位座331的外側,且活動軸350的致動部354插入環形柱體所環繞的通孔3312中,而使彈簧的另一端抵接活動軸350的底部,進而使活動軸350頂部突出於上殼體340的通孔342,彈簧(即回復單元360)設置於下殼體330及活動軸350之間。 藉此,按壓鍵帽320使得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時,活動軸350壓縮彈簧,而當按壓力釋放時,彈簧可提供彈性回復力使得活動軸350帶動鍵帽320朝遠離下殼體330的方向移動到按壓前的位置。
於此實施例,手感回饋件310包含定位部312及延伸臂314。延伸臂314對應作動部352延伸,且定位部312定位於下殼體330。具體而言,手感回饋件310可實施為扭簧。定位部312及延伸臂314自扭簧相對兩端延伸而出,且定位部312的延伸方向及延伸臂314的延伸方向之間具有夾角,夾角較佳不大於120度。舉例而言,定位部312及延伸臂314為自扭簧本體316相對兩端延伸而出的杆體,且兩杆體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較佳不大於120度。
如圖2C所示,對應於手感回饋件310,下殼體330具有定位孔303,用以供定位部312插設,以定位手感回饋件310。再者,下殼體330的側邊進一步具有開口部333,以供調整機構20的調整部220伸入下殼體330中。舉例而言,開口部333較佳為自鄰近定位孔303的側壁335中下段朝下殼體330的底部局部挖空的缺口,且開口部333連通容置空間336。當下殼體330的上部藉由承靠部334承靠於上蓋10的第一按鍵開口110時,下殼體330的下部(或底部)至少部分位於調整框210的第二按鍵開口212中,使得調整部220的位置對應開口部333。藉此,調整框210位於下殼體330的側邊(或下殼體330的下部至少局部被調整框210所圍繞),使得調整框210沿X軸方向及/或Y軸方向上的投影範圍至少部分落在下殼體330的側壁(例如335)上(即調整框210與下殼體330的側壁至少局部重疊),藉此降低調整框210在Z軸方向(或按鍵厚度方向)上所需空間,有效提升按鍵薄型化的可能性,或增進按鍵其他部件的設置空間,以強化各種按鍵結構的手感調整可行性。
再者,下殼體330較佳還具有容置區338,用以供設置手感回饋件310的扭簧本體316。舉例而言,容置區338可為下殼體330利用多個壁面區隔出的空間,以限制手感回饋件310的活動範圍。當調整部220驅動手感回饋件310局部移動時(例如驅動定位部312或延伸臂314移動時),可將扭簧本體316局限在容置區338中而使得手感回饋件310產生不同形變。當手感回饋件310設置於下殼體330時,定位部312插入定位孔303,扭簧本體316定位於容置區338中,且延伸臂314朝活動軸350下方延伸而選擇性通過活動軸350的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亦即,定位部312實質沿Z軸方向插入定位孔303,而延伸臂314實質沿X軸方向延伸選擇性通過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再者,下殼體330還可具有撞擊部304,用以供延伸臂314敲擊而產生聲響。舉例而言,撞擊部304可為自下殼體330底部朝上殼體340突起的凸壁,且凸壁面對延伸臂314的壁面為撞擊面。
如圖1B所示,於一實施例,按鍵30還包含彈性體370及開關層380,以作為開關單元。彈性體370設置於殼體302的下方,且開關層380設置於彈性體370下方。當按壓鍵帽320時,彈性體370變形以觸發開關層380產生觸發訊號。具體而言,彈性體370對應活動軸350的致動部354設置於下殼體330的定位座331的通孔3312下方,即環形柱體所環繞的通孔3312下方。開關層380可實施為具有多層結構的薄膜開關層。當按壓鍵帽320時,致動部354沿通孔3312向下移動壓抵彈性體370,使得彈性體370變形,進而觸發開關層380產生觸發訊號。再者,按鍵30可選擇性包含板件385。板件385較佳設置於開關層380下方,以作為按鍵30的支撐件,但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依據實際應用,板件385可為底板或電路板,且開關層380可設置於板件385的上方或下方。
在此需注意,按鍵30雖以彈性體370及開關層380作為開關單元為例說明,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按鍵可藉由其他形式的開關部件以因應活動軸的移動而選擇性產生觸發訊號。舉例而言,於另一實施例,按鍵可包含電連接電路板的光發射器及光接收器作為開關單元(即光軸開關),使得按鍵可藉由活動軸朝下殼體移動時,改變光接收器自光發射器接收到的光量,來產生觸發訊號。於又另一實施例,按鍵可包含電連接電路板的電極模塊作為開關單元(即機械開關),使得按鍵可藉由活動軸朝下殼體移動時,改變電極模塊的導通狀態(例如導通或不導通),來產生觸發訊號。
再次參考圖1A及圖1B,上蓋10較佳為鍵盤1的上外殼,並可與鍵盤1的下外殼11結合,以於下外殼11及上蓋10之間形成容置空間336供容納按鍵30的部分部件,而使按鍵30的鍵帽320裸露於上蓋10外,供使用者操作,但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上蓋10可為鍵盤內部的板件,且鍵盤可還包含上外殼,以提升外觀表現。上蓋10較佳具有對應按鍵數目的第一按鍵開口110。舉例而言,於此實施例,對應按鍵30的數目,上蓋10形成有九個貫穿上蓋10的通孔作為第一按鍵開口110,且每一第一按鍵開口110較佳具有對應按鍵(例如對應按鍵30)的尺寸。舉例而言,第一按鍵開口110較佳對應下殼體330的尺寸,使得按鍵30設置對應第一按鍵開口110中時,下殼體330的承靠部334可承靠於上蓋10在第一按鍵開口110周圍的表面,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依據實際應用,按鍵可藉由其他定位機構相對於上蓋10定位於第一按鍵開口110中。
調整機構20依據對應的手感回饋件310的被調整部分(例如定位部312或延伸臂314),可具有不同的形式。如圖3E所示,於一實施例,調整機構20的調整框210由多個框條215較佳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相互連接而成,以定義具 有對應按鍵數目的第二按鍵開口212(例如9個)。換言之,調整框210可視為板件上形成有多個貫穿板件的通孔,使得多個通孔作為多個第二按鍵開口212,且圍繞多個通孔的板件部分則視為相互連接的多個框條215,使得調整框210具有網板形式。從另一觀點而言,調整機構20可視為對應多個按鍵30的多個調整件201(如圖3E的虛線框所示)相互連接整合而成的單一部件,且每一調整件201包含多個子框條217圍成對應按鍵30的開口(即第二按鍵開口212),使得每一調整件201具有框體形狀。亦即,當多個按鍵30整合於鍵盤1時,每一調整件201的多個子框條217相互連接成多個框條215而可構成調整框210。當調整機構20相對於上蓋10定位時,上蓋10的多個第一按鍵開口110分別對應調整機構20的多個第二按鍵開口212,亦即對應的第一按鍵開口110及第二按鍵開口212在貫穿開口的方向(例如Z軸方向)的投影範圍至少部分重疊,使得按鍵30的殼體302的上部可突出於第一按鍵開口110,且殼體302的下部至少部分容置於第二按鍵開口212。
於此實施例,調整部220為自對應的框條215(或子框條217)朝第二按鍵開口212延伸並彎折突出於調整框210的調整杆,且調整部220較佳伸入下殼體330中以對應手感回饋件310的延伸臂314。舉例而言,當下殼體330的下部(或底部)插置於調整框210的對應第二按鍵開口212中時,下殼體330的開口部333對應調整部220,使得調整部220伸入下殼體330的容置空間336中,而調整框210位於下殼體330的側邊並接近開口部333的缺口底面(即接近側壁335的中段)。
於一實施例,調整部220包含自框條215沿X軸方向朝第二按鍵開口212延伸的水平段222,以及自水平段222末端沿Z軸方向朝上彎折的直立段224。當下殼體330的下部(或底部)插置於調整框210的對應第二按鍵開口212中時,調整部220的水平段222長度較佳足以自下殼體330的側邊伸入開口部333至 下殼體330的容置空間336,以對應手感回饋件310的延伸臂314,而調整部220的直立段224的長度超過延伸臂314在Z軸方向的高度。於一實施例,調整部220較佳具有凹口部226,且凹口部226較佳為自直立段224面對延伸臂314的壁面向內凹陷,以對應於延伸臂314的長軸方向。舉例而言,凹口部226可為L形凹口,亦即直立段224的頂部具有階梯式頂面,以供延伸臂314跨置於調整部220的凹口部226,進而加強調整部220與延伸臂314的連動定位,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調整部220可不具有凹口部226,而藉由直立段224的壁面抵接延伸臂314。
再者,調整機構20較佳可移動地定位於上蓋10。圖3A至圖3C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調整機構20定位於上蓋10的分解示意圖、組合示意圖及局部剖視示意圖。如圖3A至圖3C所示,鍵盤1還包含定位塊50及螺栓60。定位塊50設置於上蓋10及調整框210之間,且螺栓60用以鎖固定位塊50於上蓋10。如圖3D所示,定位塊50為具有類似H形的塊體,且定位塊50具有定義栓孔530及通道540的結構。栓孔530供螺栓60穿設於其中,而調整框210可局部設置於通道540中。定位塊50包含下塊部510及上塊部520。栓孔530為貫穿上塊部520及下塊部510的通孔,且通道540形成於定位塊50的側邊並位於上塊部520及下塊部510之間。具體而言,下塊部510連接於上塊部520的下端並自上塊部520的側邊突出而形成翼狀部。於此實施例,下塊部510沿X軸方向延伸並自上塊部520沿Y軸方向的兩側朝外延伸而突出於上塊部520。上塊部520沿X軸方向的相對兩側相對於下塊部510局部內縮而形成通道540。換言之,通道540為藉由上塊部520及下塊部510在平行Y軸方向的側邊部分形成的夾設空間。
對應於定位塊50的設置,調整機構20的調整框210還具有定位結構219,定位結構219包含定位孔214及至少一個凸肋218,凸肋218朝定位孔214 突出,且定位塊50套設於定位孔214中。如圖3A及圖3E所示,定位結構219較佳為位於調整框210的側邊,並連接多個框條215的至少其中之一,使得定位結構219與多個框條215構成一體形式的調整框210,亦即定位結構219可視為調整框210自框條215延伸而出的部分。對應於定位塊50的形狀,定位孔214較佳為具有類似H形的通孔。定位孔214沿Y軸方向延伸,且定位孔214的兩端部沿X軸方向的孔寬大於中間部的孔寬,使得調整框210對應定位孔214的中間部的部分形成凸肋218。亦即,兩凸肋218沿X軸方向設置於定位孔214中間部的相對兩側。當定位塊50套設於調整框210的定位孔214時,凸肋218被下塊部510及上塊部520夾設於通道540中。舉例而言,凸肋218沿Y軸方向分別局部重疊下塊部510及上塊部520,進而限制調整框210在Z軸方向及X軸方向的位移,且容許調整框210在Y軸方向相對定位塊50移動。再者,上蓋10於底部可具有螺孔柱130,以對應於定位塊50的栓孔530。當定位調整機構20於上蓋10時,定位塊50藉由栓孔530套設於螺孔柱130,進而藉由螺栓60與螺孔柱130的螺孔鎖固,使得調整框210藉由定位塊50的夾設而可相對於上蓋10移動地定位於上蓋10。
在此須注意,於圖式中雖繪示調整機構20藉由三個定位結構219及三個定位塊50定位於上蓋10,但定位塊50的數目及位置不以實施例所示為限。再者,於其他實施例,調整機構20及上蓋10可藉由任何合宜的定位機構(例如卡勾/卡槽)可移動地定位。
再者,如圖3A及圖3E所示,調整機構20還具有操作部216。操作部216自調整框210延伸並朝上蓋10的方向彎折,以供使用者控制調整機構20的位移。具體而言,操作部216的彎折方向與調整部220的彎折方向相同(例如沿Z軸方向朝上蓋10彎折)。上蓋10還具有開口120,對應於操作部216設置,以容許 操作部216延伸穿過開口120而突出於上蓋10。於一實施例,鍵盤1還包含操作鈕40。操作鈕40套設於操作部216,以增進使用者的操作手感及鍵盤的外觀美感。舉例而言,操作鈕40於底部具有槽孔410,以容許操作部216插置於槽孔410中,而使得操作鈕40套設於操作部216。
於後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的鍵盤1利用調整機構20調整按鍵30的按壓手感的操作。圖4A為圖1A的按鍵30具有第一按壓手感的剖視示意圖。圖4B及圖4C為顯示鍵處於圖4A的狀態時調整機構20與上蓋10相對位置的底視圖及局部剖視圖。如圖1A及圖4A所示,當調整機構20於Y軸方向位於第一位置(例如鍵盤1的操作鈕40朝A側的位置)時,延伸臂314相對於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位於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如圖4B及圖4C所示,當調整框210位於第一位置時,左側定位孔214的左緣與定位塊50的栓孔530中心之間的距離為d1,而右側定位孔214的右緣與定位塊50的栓孔530中心之間的距離為d2。於此實施例,當調整框210位於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時,延伸臂314較佳通過作動部352向下移動時的移動路徑(即移動路徑平行於Z軸方向),且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並帶動作動部352越過延伸臂314所需的按壓力為第一按壓力。換言之,當調整框210位於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時,延伸臂314較佳位於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中,使得作動部352向下移動時會與延伸臂314發生干涉,以提供第一按壓力的第一按壓手感。具體而言,當調整框210於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且施加第一按壓力於鍵帽320時,鍵帽320帶動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且作動部352壓抵延伸臂314,使延伸臂314先向下運動且沿下抵觸面3521滑動到頂點3523,並於越過頂點3523後向上運動,以提供第一按壓手感。在此需注意,延伸臂314抵達頂點3523時,延伸臂314與下殼體330或上殼體340的撞擊面具有第一發聲間距,且延伸臂314敲 擊撞擊面以產生第一聲響。於此實施例,撞擊面可為上殼體340或下殼體330對應延伸臂314的壁面,例如下殼體330的撞擊部304的撞擊面。
圖5A為圖1A的按鍵30具有第二按壓手感的剖視示意圖。圖5B及圖5C為顯示按鍵處於圖5A的狀態時調整機構20與上蓋10相對位置的底視圖及局部剖視圖。如圖1A及圖5A所示,當調整機構20沿Y軸方向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延伸臂314相對於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位於Y軸方向的第二位置。如圖5B及圖5C所示,當調整框210位於第二位置時,左側定位孔214的左緣與定位塊50的栓孔530中心之間的距離為d1’,而右側定位孔214的右緣與定位塊50的栓孔530中心之間的距離為d2’,其中d1’小於d1,d2’大於d2,且d1與d1’(或d2與d2’)之間的差異為調整框210朝B側移動的距離。換言之,調整框210沿Y軸方向朝B側移動,使得調整部220帶動延伸臂314朝下殼體330的外側方向移動,而改變延伸臂314與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在Y軸方向的相對位置,進而改變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並帶動作動部352越過延伸臂314所提供的按壓手感。舉例而言,依據調整框210朝B側移動的距離,當調整部220位於Y軸方向的第二位置時,延伸臂314與作動部352的相對位置可選擇性處於以下狀態:(1)延伸臂314較接近作動部352的頂點3523,且通過作動部352向下移動時的移動路徑,即調整部220沿Y軸方向朝下殼體330外側移動進而向外推動延伸臂314,而使得延伸臂314及定位部312之間的預壓增加,且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並帶動作動部352越過延伸臂314所提供的按壓力(即第二按壓力)不同於第一按壓力,且第二發聲距離小於第一發聲距離,使得延伸臂314敲擊撞擊部304產生的第二聲響較小;(2)延伸臂314相對於移動路徑實質位於對應作動部352的頂點3523位置時,定位部312及延伸臂314間形變產生的預壓過大,活動軸350無法下壓扭簧,進而將延伸 臂314從側邊推出,而產生頓挫手感,且由於作動部352並未下壓延伸臂314,使得延伸臂314僅側向位移,而不會下壓反彈敲擊撞擊部304,因此不會產生聲響;(3)延伸臂314偏移至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外時,作動部352向下移動時不與延伸臂314發生干涉而提供無聲的線性手感。換言之,依據調整框210朝B側移動的距離,調整部220帶動延伸臂314沿Y軸方向移動,而可提供不同於圖4A的按壓手感,例如不同按壓力、或頓挫手感、或線性手感。舉例而言,於圖5A所示的實施例中,當調整部220位於Y軸方向的第二位置時,按鍵30的延伸臂314偏移至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外,使得作動部352向下移動時不與延伸臂314發生干涉,而提供無聲的線性手感。
在此須注意,上述實施例雖以操作鈕40沿Y軸方向由第一位置朝B側移動調整機構20至第二位置為例說明,但不以此為限。使用者亦可藉由控制操作鈕40沿Y軸方向由第二位置朝A側移動調整機構20至第一位置,而改變按鍵30的按壓手感。此外,於此雖以兩個位置(例如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說明,但是依據實際應用,調整機構20可移動定位於兩個位置以上,而提供兩種以上的按壓手感供使用者選用。
於另一實施例,藉由改變調整部220及下殼體330的設計,按鍵可提供不同的按壓手感。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調整機構20A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調整機構20A及20的差異在於調整機構20A的調整部220A具有第一斜面228。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第一斜面228較佳設置於調整部220的直立段224的上部。第一斜面228對應延伸臂314設置為朝延伸臂314方向向下傾斜。調整框210相對於上蓋10移動時,延伸臂314可沿第一斜面228移動,以改變延伸臂314與作動部352之間的水平距離及垂直距離。
參考圖7A及圖7B,說明應用圖6的調整機構20A的按鍵30A的實施例。於後著重說明按鍵30A與按鍵30的差異,且按鍵30A的其餘組件細節可參考按鍵30的相關說明,於此不再贅述。圖7A為按鍵30A具有第一按壓手感的剖面示意圖,圖7B為圖7A的按鍵30A無下殼體330的剖面示意圖。如圖7A及圖7B所示,於此實施例,下殼體330可還具有第二斜面337,調整框210相對於上蓋10移動時,延伸臂314選擇性接觸第一斜面228或第二斜面337,且第一斜面228及第二斜面337與作動部352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同。舉例而言,下殼體330的第二斜面337可為自下殼體330的側壁朝容置空間336向上傾斜的突出面,或者可為設置於容置空間336中且自底部向上突起的柱體頂部的傾斜面。下殼體330的第二斜面337較佳與調整部220的第一斜面228具有相同的傾角,且在Z軸方向上,第一斜面228的位置較佳高於第二斜面337的位置,即第一斜面228較第二斜面337接近作動部352。藉此,當調整機構20A藉由調整框210沿Y軸方向移動時,延伸臂314可選擇性接觸第一斜面228或第二斜面337,以改變延伸臂314相對於作動部352在Z軸方向及Y軸方向的相對距離。
於後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的鍵盤利用調整機構20A調整按鍵30A的按壓手感的操作。圖7A及圖7B為按鍵30A具有第一按壓手感的有/無下殼體330的剖視示意圖。如圖7A及圖7B所示,當調整機構20A於Y軸方向位於第一位置(例如鍵盤的操作鈕40朝A側移動的位置)時,調整部220較下殼體330的第二斜面337遠離延伸臂314(即較接近容置空間336的中央),使得延伸臂314接觸下殼體330的第二斜面337。換言之,延伸臂314相對於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位於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即與作動部352的頂點3523在Y軸方向上具有第一水平距離),且與作動部352在Z軸方向上具有第一垂直距離。於此實施例,當調整框210位於 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時,延伸臂314較佳通過作動部352向下移動時的移動路徑,且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並帶動作動部352越過延伸臂314所需的按壓力為第一按壓力。換言之,當調整框210位於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時,延伸臂314較佳位於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中,使得作動部352向下移動時會與延伸臂314發生干涉,以提供第一按壓手感。具體而言,當調整框210於Y軸方向的第一位置且施加第一按壓力於鍵帽320時,鍵帽320帶動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第一垂直距離後,作動部352壓抵延伸臂314,使延伸臂314沿下殼體330的第二斜面337先向下運動且沿下抵觸面3521滑動到頂點3523,並於越過頂點3523後向上運動,以提供第一按壓手感。在此需注意,延伸臂314抵達頂點3523時,延伸臂314與下殼體330或上殼體340的撞擊面具有第一發聲間距,且延伸臂314敲擊撞擊面以產生第一聲響。於此實施例,撞擊面可為上殼體340或下殼體330對應延伸臂314的壁面,例如下殼體330的撞擊部304的撞擊面。
圖8A及圖8B為按鍵30A具有第二按壓手感的有/無下殼體330的剖視示意圖。如圖8A及圖8B所示,當調整機構20A沿Y軸方向移動至第二位置(例如鍵盤的操作鈕40朝B側移動的位置)時,使得延伸臂314接觸調整部220的第一斜面228。換言之,延伸臂314相對於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位於Y軸方向的第二位置(即與作動部352的頂點3523在Y軸方向上具有第二水平距離),且與作動部352在Z軸方向上具有第二垂直距離。於此實施例,由於調整部220的第一斜面228高於下殼體330的第二斜面337,使得第二垂直距離小於第一垂直距離,且第二水平距離可小於或等於第一水平距離。換言之,當調整部220位於Y軸方向的第二位置(即延伸臂314接觸第一斜面228的位置)時,產生按壓手感的行程點較位於第一位置時早,亦即使用者較早感受到按壓的手感反饋。
再者,依據調整框210沿Y軸方向移動的距離而可提供例如上述的不同按壓力手感、頓挫手感、或線性手感。具體而言,於圖7A的實施例中,雖繪示下殼體330具有第二斜面337,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下殼體330可不具有第二斜面337,而僅藉由調整部220的第一斜面228與延伸臂314接觸,以使延伸臂314隨著調整框210移動而沿第一斜面228移動,進而改變延伸臂314與作動部352之間的水平距離(例如Y軸方向)及垂直距離(例如Z軸方向)。舉例而言,類似於上述圖5A的實施例,當延伸臂314接觸第一斜面228時,依據調整框210朝B側移動的距離,延伸臂314可選擇性接觸於第一斜面228的不同位置(即不同高度)且延伸臂314與作動部352在Y軸方向的相對位置可選擇性處於上述的幾種狀態。換言之,當延伸臂314接觸第一斜面228時,依據調整框210朝B側移動的距離,按鍵30A可提供觸發行程不同的按壓手感,且按壓手感可包含例如上述的不同按壓力手感、頓挫手感或線性手感。
於上述實例中,調整機構20、20A藉由調整部220調整手感回饋件310的延伸臂314來改變按壓手感,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藉由變化調整部的設計,調整機構可藉由調整部調整手感回饋件310的定位部312來改變按壓手感。圖9A及圖9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調整機構20B定位於上蓋10的分解示意圖及組合圖,且圖9C為圖9A的調整機構20B的示意圖。如圖9A至圖9C所示,於此實施例,調整部230自調整框210於第二按鍵開口212的邊緣朝第二按鍵開口212水平延伸,以對應定位部312。具體而言,調整部230較佳為自對應框條215(或子框條217)沿X軸方向朝第二按鍵開口212中水平延伸的凸柱,且調整部230的長度較佳足以自下殼體330的側邊伸入開口部333,以對應手感回饋件310的定位部312。於一實施例,調整部230較佳具有凹口部225,且凹口部225較佳 沿Z軸方向開設於調整部230的端面,以對應於定位部312的長軸方向,進而加強調整部230與定位部312的連動定位,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調整部230可不具有凹口部225,而藉由端面抵接定位部312。
於此實施例,下殼體330的定位孔303較佳為沿X軸方向開設的狹長孔洞,以容許手感回饋件310的定位部312於定位孔303中沿X軸方向位移。再者,於此實施例,對應於定位孔303沿X軸方向位移,調整框210的定位孔214較佳為沿X軸方向延伸的類似H形的通孔,使得定位孔214在X軸方向的兩端部沿Y軸方向的孔寬大於中間部的孔寬,使得調整框210對應定位孔214的中間部的部分形成沿X軸方向延伸的凸肋218。再者,於此實施例,定位塊50可與圖3A的結構相同,而設置方向不同。舉例而言,圖9A的定位塊50為圖3A的定位塊50旋轉90度,以對應沿X軸方向延伸的定位孔214及凸肋218。換言之,定位孔214、凸肋218及調整部230的延伸方向為實質平行X軸方向,使得調整機構20B藉由定位塊50的夾設而可移動於X軸方向地定位於上蓋10。
再者,於圖9A至圖11的實施例中,調整部230雖自對應框條215朝第二按鍵開口212中水平延伸而自下殼體330的側邊伸入卡扣部332對應手感回饋件310的定位部312,但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未繪示),可藉由變化手感回饋件的定位部312設計,使得定位部312自側邊伸出下殼體330而與框條215對應,藉此可藉由單一框條215或相鄰框條215作為帶動定位部312移動的調整部,而可不另外設置調整部230。
於後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的鍵盤1B利用調整機構20B調整按鍵301B的按壓手感的操作。圖10及圖11分別為鍵盤1B的按鍵30B具有第一按壓手感及第二按壓手感的剖視示意圖,其中左側按鍵30B未繪示下殼體330以便於說 明。如圖10所示,當手感回饋件310設置於下殼體330時,扭簧本體位於容置區338中,定位部312向下插入定位孔303且至少部分抵接調整部230(例如至少部分插入凹口部225),而延伸臂314延伸於作動部352的下方。於此實施例,調整框210可朝延伸臂314的延伸方向(例如X軸方向)移動,以改變手感回饋件310的形變,進而改變手感回饋件310的預壓力。如圖11所示,當調整框210沿X軸方向移動時,調整部230帶動定位部312於定位孔303中沿X軸方向移動,使得定位部312及延伸臂314相對於扭簧本體的位置改變(即產生不同形變),亦即扭簧的預壓改變(例如增加),進而可改變作動部352與手感回饋件310的作動關係,以提供不同的按壓手感,例如不同按壓力的按壓手感、頓挫手感、線性手感。
舉例而言,如圖10所示,調整部230抵接定位部312且位於X軸方向的第一位置(即調整部230自開口部333伸入的距離較小的位置),手感回饋件310具有第一形變,以使得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並帶動作動部352越過延伸臂314所需的按壓力為第一按壓力。如圖11所示,調整框210沿X軸方向移動(例如圖1A的朝右下移動),調整部230抵接定位部312且位於X軸方向的第二位置(即調整部230自開口部333伸入的距離較大的位置),手感回饋件310具有第二形變,以使得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並帶動作動部352越過延伸臂314時產生第二按壓手感。換言之,調整部230的第二位置可較第一位置接近作動部352,且調整部230朝下殼體330內側移動進而向內推動定位部312,而使得手感回饋件310的預壓增加。
具體而言,當調整部230沿X軸方向朝作動部352移動的距離不同時,手感回饋件310的第二形變可選擇性處於以下狀態,例如(1)可使扭簧具有不同的預壓力,以提供不同按壓力的按壓手感,並發出不同聲量的聲響;(2)當 扭簧的預壓達一定程度時,扭簧力量過大,作動部352無法下壓扭簧,而將延伸臂314從側邊推出,進而產生無聲的頓挫手感;(3)當調整部230沿X軸方向移動距離大到使手感回饋件310形變而位置偏移時,延伸臂314位於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外時,而可提供無聲的線性手感。依據實際應用,可藉由控制調整框210於X軸方向的移動距離,而選擇性提供二種以上的按壓手感。
再者,於上述實施例中,調整框210的第二按鍵開口212的尺寸實質對應下殼體330的尺寸,使得下殼體330的下部至少部分伸入第二按鍵開口212,例如各按鍵的調整件的子框條圍繞在下殼體330的外側,但不以此為限。圖12A及圖12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按鍵30C的分解示意圖及無上殼體340的上視示意圖。如圖12A及圖12B所示,於此實施例,按鍵30C的各部件(例如上殼體340、下殼體330、活動軸350等)具有與圖3A的實施例類似的結構,其結構細節及連接關係可參考上述相關的說明,於此不再贅述。於後著重說明按鍵30C與按鍵30的差異之處。
具體而言,於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回復單元360的彈性件與手感回饋件310為分開的部件。於此實施例,作為回復單元的彈簧與手感回饋件可整合為一體成形的單一部件。如圖12A所示,彈簧式回復單元與手感回饋件可整合為複合彈性件360A。於此實施例,複合彈性件360A包含彈簧本體363、定位部362及延伸臂364。彈簧本體363類似於圖3A實施例的彈簧形式的回復單元360,用以提供回復力使活動軸350朝遠離下殼體330的方向移動。定位部362連接彈簧本體363及延伸臂364,且定位部362定位於下殼體330的定位孔303,而延伸臂364對應作動部352延伸。具體而言,定位部362及延伸臂364較佳為自彈簧 本體363的一端(例如下端)延伸而出的杆體彎折而成,且定位部362及延伸臂364為作為按鍵30C的手感回饋件。
如圖12A所示,按鍵30C包含電連接電路板391的光發射器392及光接收器394作為開關單元390。舉例而言,光發射器392及光接收器394沿X軸方向設置於致動部354下方的相對兩側,使得按壓鍵帽320帶動活動軸350朝下殼體330移動時,按鍵30可藉由致動部354改變光接收器394自光發射器392接收到的光量,來產生觸發訊號。再者,依據實際應用,下殼體330可藉由定位機構(例如卡孔/凸柱)定位於下方的電路板,而使得下殼體330可具有或不具有上述的承靠部334。
於此實施例,調整件211包含多個子框條217,且多個子框條217圍成的第二按鍵開口212僅容許部分下殼體330伸入,使得每一按鍵30C的調整件211局部圍繞在下殼體330的外側且局部伸入下殼體330中作為驅動手感回饋件局部變形的調整部220。以單顆按鍵30C而言,調整部220可為調整件211的局部框體(例如子框條217),而以整個鍵盤(如圖16所示的鍵盤1C)而言,多個按鍵30C的調整件211的子框條217相互連接整合成多個框條215以界定調整機構20C的多個第二按鍵開口212,使得每一調整部220可視為調整機構20C鄰近第二按鍵開口212的框條215(或子框條217)。於此實施例,下殼體330較佳具有槽道339,且槽道339自下殼體330上表面向下凹陷,以容許部分的調整件211(或子框條211)通過槽道330進入容置空間336,以對應延伸臂364。舉例而言,槽道339沿Y軸方向開設於下殼體330的相對兩側壁頂部,使得調整件211沿Y軸方向延伸的其中之一框條通過槽道339進入容置空間336通過延伸臂364下方。藉此,下殼體330的上 部局部位於第二按鍵開口212中,進而可降低調整框210(或調整件)在按鍵厚度方向(例如Z軸方向)上所需空間,增進按鍵的薄型化。
參考圖12C說明按鍵30C調整按壓手感的操作,其中圖12C為圖12A的按鍵30C無上殼體340的局部挖空示意圖。如圖12C所示,調整件211局部插設於下殼體330的槽道339而使得通過延伸臂364下方的框體(例如子框條217)作為調整部220。換言之,調整部220為調整件211局部夾設在上殼體340及下殼體330之間的子框條217。藉由控制調整件211在槽道339中朝接近或遠離上殼體340的方向移動,以帶動延伸臂364變形而改變延伸臂364在平行作動部352的移動路徑上的位置,進而可改變按鍵30C提供按壓手感的行程。換言之,藉由控制調整件211在Z軸方向移動,以改變延伸臂364與作動部352之間沿Z軸方向的垂直距離來提供行程不同的按壓手感。
圖13為顯示圖12A的調整件211的變化例的示意圖。如圖13所示,調整件211在對應延伸臂364的子框條217可具有凹槽213,以供延伸臂364跨置於凹槽213。具體而言,凹槽213的延伸方向實質平行於延伸臂364的延伸方向,且較佳沿X軸方向橫越子框條217,以加強調整部220與延伸臂364的連動定位。
圖14為顯示圖12A的調整件211的另一變化例的示意圖。相對於圖12A的調整件211為封閉式框體,於圖14所示的實施例中,調整件211A可為開放式框體。具體而言,於此實施例,多個子框條217相互連接成「ㄇ」字形,而界定第二按鍵開口212為開放式開口。調整件211A僅局部圍繞於下殼體330的側邊,使得調整件211A的一端(例如其中之一子框條217的末端)伸入下殼體330中並對應延伸臂314,以作為調整部220。對應於調整件211A的開放式框體,下殼體330可僅開設一個槽道339。
在圖12C、圖13及圖14的實施例中,按鍵30C是藉由控制調整件211/211A在Z軸方向移動,以改變延伸臂364/314與作動部352之間沿Z軸方向的垂直距離來提供行程不同的按壓手感(即調整件的移動方向與延伸臂的移動方向相同),但不以此為限。圖15為顯示圖14的調整件的變化例的示意圖。如圖15所示,調整件211B作為調整部240的端部(例如其中之一子框條217的末端)較佳具有沿Y軸方向設置的梯狀結構。具體而言,調整部240與作動部352之間的垂直距離沿Y軸方向變化,例如越接近下殼體330外側,垂直距離越大。藉此,可藉由控制調整件211B在Y軸方向移動,以改變調整部240與延伸臂314接觸的位置,進而改變延伸臂314與作動部352之間沿Z軸方向的垂直距離來提供行程不同的按壓手感。換言之,於此實施例,調整件211B的移動方向與延伸臂314的移動方向不同,且較佳為實質正交。於另一實施例,圖15的梯狀結構可變化為斜面結構,亦可藉由控制調整件211B在Y軸方向移動,以改變斜面結構與延伸臂314接觸的位置,進而改變延伸臂314與作動部352之間沿Z軸方向的垂直距離來提供行程不同的按壓手感。
圖16為顯示應用圖12A的按鍵30C的鍵盤1C的下殼體330與調整機構20C的配置示意圖。如圖16所示,多個調整件211整合為單一調整機構20C,且每一按鍵30C的下殼體330部分位於對應的調整件211的多個子框條217圍成的開口(即第二按鍵開口212)中,使得調整件211伸入下殼體330的子框條217作為帶動延伸臂移動的調整部。
此外,於圖1A的實施例中,調整機構20的操作部216穿過上蓋10的開口120,使得操作鈕40位於上蓋10的表面,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可藉由變化操作部216的位置及設計,使得使用者可由鍵盤1的側邊或底部操控 調整機構20的移動。如圖17所示,於另一實施例,可藉由使得調整機構20的操作部216突出於鍵盤1的側邊,使得使用者可由鍵盤1的側邊操控調整機構20的移動。
再者,於圖1A至圖11的實施例中,調整機構定位於上蓋,但不以此為限。於又一實施例,如圖18所示,可藉由改變調整機構20D的操作部216及定位結構219的設計,調整機構20D可定位於鍵盤的其他部件(例如底板)。舉例而言,底板較佳設置於調整機構20D下方,且底板可為例如圖1A所示的下外殼11、支撐板或電路板(例如圖1B的板件385),且底板可具有類似前述上蓋10的螺孔柱130及開口120的設計。於此實施例,操作部216的彎折方向與調整部220A的彎折方向相反。藉此,調整機構20D的定位結構219可藉由定位塊50及螺栓60使得調整框210向下定位於底板,且調整機構20D的操作部216可自鍵盤底部露出(例如自下外殼11露出),以供使用者操作。
圖19為調整機構20E的另一變化例的示意圖。如圖19所示,調整機構20E包含由多個(例如九個)調整件211整合構成單一的調整框210,且定位結構219相對於調整框210向上彎折。每一調整件211的多個子框條217相互連接構成調整框210的多個框條215,以界定多個按鍵開口(例如第二按鍵開口212),且多個框條215鄰近多個按鍵開口(例如212)的部分(例如子框條217)作為多個調整部。於此實施例,定位結構219相對於調整框210向上彎折,依據實際應用亦可向下彎折,使得定位孔214沿Z軸方向延伸,且定位孔214的兩端部沿Z軸方向的孔寬大於中間部的孔寬而具有類似H形通孔的形式,且調整框210對應定位孔214的中間部的部分形成沿Z軸方向延伸且沿X軸方向或Y軸方向朝定位孔214突出的凸肋218。當定位塊50套設於調整框210的定位孔214時,凸肋218被下塊部 510及上塊部520夾設於通道540中。舉例而言,凸肋218沿Z軸方向分別局部重疊下塊部510及上塊部520,進而限制調整框210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的位移,且容許調整框210在Z軸方向相對定位塊50移動。類似於前述實施例,調整機構20可藉由定位塊50及螺栓60定位於鍵盤的對應部件,使得調整框210藉由定位塊50的夾設而可相對於上蓋10沿Z軸方向移動,藉此可局部帶動手感回饋件移動,以改變按鍵提供的按壓手感,例如改變按壓手感的行程點。
再者,上述的鍵盤實施例中,雖以每個按鍵具有對應的調整部為例說明,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可藉由選擇性在選定的按鍵位置設置對應手感回饋件的調整部,而使得部分的按鍵(例如鍵盤的W、A、S、D按鍵)具有可調整按壓手感的功能,而其餘按鍵不具有調整按壓手感的功能,以於滿足使用者不同情境(例如玩遊戲)的操作需求。當鍵盤僅部分按鍵需要有手感調整功能時,較佳可採用圖18的定位設計,使得調整框可具有對應該些按鍵的配置且操作部可鄰近該些按鍵自鍵盤下方露出,減少操作部裸露於上蓋時的外觀設計考慮。再者,上述的鍵盤實施例中,每個按鍵較佳具有相同的手感回饋件,以使得所有按鍵提供實質相同的按壓手感,但不以此為限。依據實際應用,鍵盤中部分的按鍵可具有不同的手感回饋件,以提供不同的按壓手感。
請參考圖20、圖21A、圖21B、圖22、圖23A、圖23B、圖24A和圖24B。上述設計的手感調整鍵盤具有不同的操作鈕和調整機構在上述實施例和附圖中做了介紹,在按壓過程中產生並傳遞調整力量來干涉一個或多個按鍵,這也可能適用於普通尺寸的獨立鍵盤1F。鍵盤1F包括設置在鍵盤外殼上的多個按鍵30(例如由下層外罩11和蓋板10形成的殼體)。複合操作鈕40F設置成在鍵盤1F的鍵盤外殼的頂部表面上及接近鍵盤外殼的邊緣,並與調整機構20F的 調整框210可旋轉和/或可移動地連接。調整機構20F及其調整框210在鍵盤1F的多個按鍵30的下方或中間延伸,如此,上述調整部分220可以從調整框210延伸,並在切換操作時選擇性地達成(沿X、Y或Z軸)干涉或不干涉每個特定按鍵30的手感回饋部件310,從而調整特定按鍵30的按壓手感。必要時,調整機構20F及其調整框210可沿X軸和Y軸延伸,以達到對應於所有特定按鍵30的鍵盤1F的整個區域。為了清楚地介紹操作按鈕40F和調整機構20F,在本實施例和以下實施例中省略了按鍵30的詳細結構。必要時請同時再度參考圖1B、2A、2B和2C。
與之前實施例中的線性操作鈕40不同之處,於圖21A、圖21B、圖22、圖23A、圖23B、圖24A及圖24B中的操作鈕40F包含可旋轉部位,其轉換成線性地移動調整機構20F和其調整框210。複合操作鈕40F具有手感切換器(或稱切換器)420、非手感旋鈕(或稱旋鈕)430及透光部件440,其可能全部都是至少有部分是圓形或環形,且以共用軸向JA一個接一個地同軸配置。手感切換器420和非手感旋鈕430兩個之間可以獨立地隨著共用軸向JA旋轉而不互相干涉,而透光部件440則可以不移動。
手感切換器420為旋轉切換器且至少部分地被非手感旋鈕430包圍,其包括切換手柄421和切換軸422。切換軸422沿共用軸向JA穿透非手感旋鈕430和透光部件440,並與調整機構20F及其調整框210樞軸連結(例如從其底部用螺絲固定)。切換手柄421從切換軸422的頂端部向外延伸超過切換軸422、非手感旋鈕430和透光部件440的外圍,並具有一個比使用者手指更大面積的放大操作部分。在另一實施例中,切換手柄421可以至少對稱於操作鈕40F的共用軸向JA,切換手柄421的橫向兩端超過或不超過操作鈕40F的外圍,同時其上端延伸 到足夠高的位置,以便使用者有足夠的握持區域。然而,於另一實施例中,選擇性的馬達M可為隨著手感切換器420的旋轉而驅動調整框210移動的設置(參閱圖23A和圖23B)。在這個例子中,切換手柄421的尺寸和形狀變得不那麼關鍵,只要切換手柄421能藉由觸發所伴隨的切換器來啟動馬達M。
操作鈕40F某些部分具有可見的或可辨識的表面處理,用以指示使用者至少有兩個操作部分。例如,兩個有圖案的、非光滑的指示表面,如圖20、圖21A、圖21B和圖22中介紹的網格溝紋,其分別形成在手感切換器420的切換手柄421的端部和圍繞非手感旋鈕430的環形部分(旋動件431)上。這些圖案的表面提供至少有兩個功能:兩個可操作部件的視覺指示,及供使用者手指操作的高摩擦表面。
請參考圖21A和21B。當切換手柄421旋轉時,切換手柄421在第一手感位置TP1和第二手感位置TP2之間旋轉時,至少部分的擺動投影(例如切換手柄421旋轉時在Z軸方向上掃過面積的正投影)與非手感旋鈕430重疊。轉動切換手柄421來移動調整機構20F和調整框210可能需要幾十公斤的力。切換手柄421要具有足夠長的長度作為槓桿臂工作,讓使用者以較小的力量產生足夠的扭力矩。切換手柄421上端部的三角形、圖樣化的非光滑表面處提供較高的摩擦力有助於使用者的轉彎操作。相似地,在非手感旋鈕430(旋動件431)周圍的環形部分上的非光滑帶區、花紋表面有助於在使用者的手指滑動操作中提供足夠的摩擦力。
透光部件440作為透光的光學組件,可安裝在手感切換器420、非手感旋鈕430的其中一個之中,或者直接安裝在鍵盤1F的鍵盤外殼上表面。手感切換器420、非手感旋鈕430和透光部件440的設置和堆疊順序在不同的實施例中 可以有所不同。儘管已揭示透光部件440至少部分地環繞非手感旋鈕430且設置在非手感旋鈕430的底側,然而透光部件440也可以選擇性地安裝在手感切換器420和非手感旋鈕430之間。在另一實施例中,手感切換器420可以設置在外部和下部區域,而透光部件440則設置在上部中心區域。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若有必要則可以省略透光部件440。或者,透光部件440可以整合為切換軸422的露出部分(例如設置在頂端部)。於圖23A和圖23B中,複合操作鈕40F進一步包括設置在調整機構20F的調整框210之下且在共用軸向JA處與切換軸422緊密固定的樞軸板450,以便在切換手柄421旋轉時,樞軸板450可與切換軸422同步旋轉。樞軸板450包括一個弧形的滑動槽451。滑動槽451和共用軸向JA的間距為逐漸變化的。同時,在調整框210的後表面突出一個定位塊50延伸到滑動槽451中。於手感切換器420的切換手柄421和切換軸422旋轉時,樞軸板450同步旋轉,樞軸板450的滑動槽451隨著定位塊50從滑動槽451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此時,通過滑動槽451的弧形邊緣向定位塊50施加一個推/拉力。因此,調整機構20F及其調整框210和調整部分220隨著切換手柄421的旋轉而線性移動,並由樞軸板450的滑動槽451推送。因此,移動調整部分220來干涉或不干涉某些按鍵30的手感回饋件310,從而機械地改變某些按鍵30的按壓手感。一個或多個器件可以增加在樞軸板450在旋轉過程中或在靠近滑動槽451兩端的定位塊50的停止點處的穩定性,例如一個或多個磁鐵452。磁鐵452可以提供相對於調整框210、緊固配件260或任何其他磁吸部件的磁力,以便將樞軸板450固定在所需位置。
請參照圖24A和24B,非手感旋鈕430可以包括旋動件431和編碼器432。編碼器432是與電路板391電連接的環形感測器,並隨著旋動件431的旋轉產生非手感訊號。旋動件431可設置成與編碼器432同軸(在共用軸向JA處)來對 應於編碼器432旋轉,且旋動件431可不受拘束地自由旋轉而不干涉手感切換器420的操作。此處,切換軸422穿透旋動件431和編碼器432,接著穿透電路板391、調整框210和樞軸板450。調整框210的緊固配件260(例如設置在調整框210和電路板391之間)可適用於操作鈕40F,以保持堆疊結構的安全和牢固。緊固配件260也可用於提供額外的定位功能,例如沿樞軸板450的橫向邊緣453延伸出兩個擋板的限制部分261。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非手感訊號可能包括音頻音量控制訊號、網頁滾動訊號、放大/縮小訊號或任何其他與按鍵30的手感回饋無關但有助於控制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或平板電腦等計算裝置的某些功能的適用訊號。
請參閱圖24A和24B,如圖所示某些按鍵30的手感回饋已經改變,來自於鍵盤1F的人類可讀指示(不一定是鍵盤1F的外觀)可以隨著調整機構20F的調整框210移動而觸發,或隨著手感切換器420的切換手柄421的轉動而觸發。例如,發光件460和470與電路板391電連接,且分別與透光部件440和/或按鍵30光連接,用以照射透光部件440和/或按鍵30。從調整框210延伸出來的遮蔽件251可以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以覆蓋或暴露發光件470。當切換手柄421在第一手感位置TP1和第二手感位置TP2之間移動時,調整機構20F的調整框210與遮蔽件251一起同時線性移動,從而觸發光學變化作為對使用者的指示。這種光變化對應於某些按鍵30中的每一個則能藉由任何種類的背光效果來實現,包括但不限於光色變化、亮度變化和燈光開/關。光變化可以從不同的出光口部分來提供,例如從鍵帽320或從按鍵30的側向外圍提供。類似地,發光件460可與遮蔽件251一起應用,以隨著手感切換器420的旋轉或調整框210的移動而被覆蓋或暴露。
另一方面,光變化可由發光件460和操作鈕40F的透光部件440來提供。請參考圖23A和23B。霍爾感測器480可以設置成對應磁鐵452。當磁鐵452與樞軸板450、切換手柄421和/或調整框210一起移動,從而改變霍爾感測器480感應到的磁通量時,可以產生一個訊號。這種訊號可用於在手感切換器420旋轉過程中觸發鍵盤1F上的人類可讀指示,例如來自發光件460的光變化並從透光部件440明顯地顯示出來。當然,人類可讀指示可以包括由機器或設備產生的其他類型。例如,隨著調整機構20F的調整框架210的移動或手感切換器420的切換手柄421旋轉時,上述切換訊號可以觸發揚聲器(來自鍵盤或主機系統)的聲音指示,或者壓電組件或振動馬達的振動等等。
簡言之,透過手感切換器420和非手感旋鈕430,以上所介紹的複合操作鈕40F專門為手感調整鍵盤1F提供至少兩種功能。由於切換軸422與鍵盤1F可旋轉地連接設置,以及切換手柄421從切換軸422外部延伸,手感切換器420在切換手柄421和切換軸422旋轉時產生從調整框210、調整部分220和手感回饋件310傳遞的調整力量來干涉按鍵30。最終,每個受干涉按鍵30的手感回饋隨著手感切換器420的旋轉而改變,而非手感訊號則隨著非手感旋鈕430的旋轉而產生。然後,前面介紹的人類可讀指示隨著手感切換器420的旋轉而在手感調整鍵盤1F上產生,以通知使用者受干涉按鍵30的手感回饋已被改變。
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明的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實施例並未限制本發明的範圍。相反地,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
20F:調整機構
210:調整框
220:調整部
260:緊固配件
261:限制部分
40F:操作鈕
420:手感切換器
421:切換手柄
422:切換軸
430:非手感旋鈕
431:旋動件
440:透光部件
450:樞軸板
453:橫向邊緣
JA:軸向

Claims (20)

  1. 一種手感調整鍵盤,包含:多個按鍵;調整框,對應前述多個按鍵設置,前述調整框可移動並且干涉前述多個按鍵中的至少其中一個;及複合操作鈕,包含:手感切換器,包含切換軸和切換手柄,前述切換軸可轉動的連接調整框以移動前述調整框,前述切換手柄從前述切換軸向外延伸;及非手感旋鈕,至少部分的環繞前述手感切換器;其中,前述至少其中一個按鍵的手感回饋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轉動而改變,而隨著前述非手感旋鈕的旋轉可產生非手感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其中,前述切換手柄在第一手感位置和第二手感位置之間旋轉。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其中,至少部分的前述切換手柄在旋轉過程中的擺動投影與前述旋鈕重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其中,前述至少其中一個按鍵包括手感回饋件,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旋轉,前述調整框干涉前述手感回饋件。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含透光部件,前述透光部件環繞至少部分的前述非手感旋鈕。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含發光件,前述發光件光連接前述透光部件,前述發光件隨著前述切換手柄的旋轉或前述調整框的移動而照射前述透光部件或產生光變化。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含發光件,前述發光件光連接前述至少其中一個按鍵,前述發光件隨著前述切換手柄的旋轉或前述調整框的移動而照射前述至少其中一個按鍵或產生光變化。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其中,前述調整框延伸的遮蔽件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以覆蓋或暴露前述發光件。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其中,前述非手感旋鈕包括旋動件及編碼器,前述編碼器隨著前述旋動件的轉動而產生前述非手感訊號。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括樞軸板和至少一個磁鐵,其中,前述切換軸穿透前述非手感旋鈕以連接前述樞軸板,在前述樞軸板與前述手感切換器同步旋轉後,前述磁鐵將前述樞軸板固定在所需位置。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括霍爾感測器,當前述霍爾感測器感應前述手感切換器旋轉過程中的磁通量變化時,前述霍爾感測器觸發人類可讀指示。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括馬達,前述馬達被設置為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旋轉而驅動前述調整框移動。
  13. 一種手感調整鍵盤,包含:鍵盤外殼;多個按鍵,前述多個按鍵設置在前述鍵盤外殼上;及複合操作鈕,前述複合操作鈕設置在靠近前述鍵盤外殼的邊緣,前述複合操作鈕包括:旋鈕,前述旋鈕設置在前述鍵盤外殼的外表面;及切換器,前述切換器至少部分被前述旋鈕包圍,前述切換器包括切換軸和切換手柄,前述切換軸具有頂端部被設置於前述旋鈕的中間,前述切換手柄由前述切換軸的頂端部向外延伸; 其中,前述切換手柄在第一手感位置和第二手感位置之間旋轉的期間,至少部分前述切換手柄的擺動投影與前述旋鈕重疊。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手感調整鍵盤,其中,前述切換器與前述旋鈕為同軸設置。
  15. 如請求項13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括透光部件,前述透光部件至少部分圍繞前述旋鈕。
  16. 如請求項13的手感調整鍵盤,進一步包括兩個圖案表面,前述兩個圖案表面分別形成在前述切換器的前述切換手柄的一段和圍繞前述旋鈕的環形部分上。
  17. 一種用於具有多個按鍵的手感調整鍵盤的複合操作鈕,包括:手感切換器,包括切換軸和切換手柄,前述切換軸可轉動的連接鍵盤,前述切換手柄從前述切換軸向外延伸,在前述切換手柄和前述切換軸旋轉時,前述手感切換器產生調整力量來干涉前述多個按鍵中的至少其中一個;及非手感旋鈕,前述非手感旋鈕至少部分地環繞前述手感切換器;其中,前述多個按鍵的其中之一的手感回饋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旋轉而改變,而隨著前述非手感旋鈕的旋轉可產生非手感訊號。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複合操作鈕,進一步包括透光部件,前述透光部件為至少部分環繞前述非手感旋鈕。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複合操作鈕,進一步包括發光件,前述發光件與前述透光部件彼此光連接,前述發光件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旋轉而照射前述透光部件或產生光變化。
  20. 如請求項17所述的複合操作鈕,其中,隨著前述手感切換器的旋轉可產生人類可讀指示呈現於前述手感調整鍵盤上。
TW110149777A 2021-12-30 2021-12-30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TWI797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777A TWI797940B (zh) 2021-12-30 2021-12-30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777A TWI797940B (zh) 2021-12-30 2021-12-30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7940B true TWI797940B (zh) 2023-04-01
TW202326771A TW202326771A (zh) 2023-07-01

Family

ID=8694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9777A TWI797940B (zh) 2021-12-30 2021-12-30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7940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6771A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3291B (zh) 旋鈕機構
TWI711063B (zh) 光開關按鍵
CN110211833B (zh) 按键结构
TWI420349B (zh) 可改變按鍵觸壓力量之滑鼠裝置
US10637470B2 (en) Optical keyswitch
CN110323094B (zh) 键盘
US20190393004A1 (en) Keyboard
US20110037696A1 (en) Wheel mouse
CN111739752B (zh) 键盘及其按键与调整机构
TWI797940B (zh) 手感調整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US11604518B2 (en) Tactile-adjustable keyboard and hybrid operation button thereof
TWI739596B (zh) 可點擊的觸控板模組及組裝其之電子裝置
TWI722524B (zh) 鍵盤
CN217061863U (zh) 手感调整键盘及复合操作钮
US10365734B2 (en) Clickable control pad
TWI745965B (zh) 鍵盤及其按鍵與調整機構
TWM631698U (zh) 鍵盤及其複合操作鈕
TW202205325A (zh) 鍵盤裝置
TWI699805B (zh) 按鍵結構
CN116417278A (zh) 手感调整键盘及复合操作钮
TWI733464B (zh) 具有靈敏度切換功能之滑鼠
TWI734224B (zh) 滑鼠裝置
TWI699804B (zh) 按鍵結構
US11705294B2 (en) Input device and key structure thereof
CN110888541B (zh) 鼠标装置